第一章第1节声音是什么(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章第1节声音是什么

【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引导学生总结从物理现象中归纳一般

规律的方法。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3.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向开放性和独立性方向发展。

4.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教学难点】

对声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声音的产生: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

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目标定学:

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推理法

三、预习探学:

做一做:

(1)展示让一张纸、一个笔套发出声音,想一想:上述物体在发声与不发声时有

什么不同?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2)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是否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把发声的音叉轻触面颊,有什么感觉?

四、合作与交流:

(一)声音的产生

交流展示“预习探学”做一做(1)、(2)、(3)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信息快递: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

作为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议一议:老师讲课时,大家坐在教室各处都能听到,老师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到你们的耳朵里呢?通常情况下人耳产生听觉的条件是什么?

2.分组活动:

①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子的中央,当你的同桌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把

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再由你的同桌敲打,你还能听见衣架发声吗?

②你把耳朵紧贴着课桌的一端,你的同桌在另一端用铅笔轻轻敲击,你听到声音

吗?将耳朵离开桌面,再听敲击声,比较一下两次声音是否一样?(提示:食

指堵住了耳朵,声音靠空气已经不能传播到耳膜。但此时仍会产生听觉,这是由

于声音靠固体(细绳、食指、耳道)传播至耳膜。

2.猜一猜: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在水中,如教材图1-3所示,你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我们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介质。

4.活动:将一部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中央,再把瓶内空气抽出。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如果瓶内空气越来越接近真空,那么声音还能传播出来吗?当然我们不可能把

瓶内空气完全抽掉,但我们可以把条件理想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实验推理法。

结论: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真空(能/不能)传声。

(三)声音是一种波

1.信息快递:一块石头掉入水中,水波会从落点向四周传播。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向外振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形成“密部”);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被拉伸(形成“疏部”)。音叉持续的振动便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向四周传播的空气波——声波。当声波传入人耳时,会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

2.结论:声音是一种,我们把它叫做。

3.声音是一种波: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

(1)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说一说:什么实验证明声音具有能量?声

能有什么应用?

(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

介绍: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

(四)声速

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

要测量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需要测量出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1)空气中的声速:340m/s。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 ld >v液>v气。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1.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如左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

说明;如右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而发声的;在

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耳的。

4.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百米跑计时员不根据发令枪声计时

B、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的弦只要张紧就能发声

B.真空中听不到声音,因而没有声源

C.被埋在废墟里的人用硬物敲击墙壁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方法

D.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掌声则不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6.在敲响大钟后,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7.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8.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点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计得的百米成绩是12.5

秒,这个成绩准确吗?为什么?实际成绩应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从简答题入手(形成推理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