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疾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多在青春期发病。
2、初起为粉刺(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可逐渐发展为 炎性丘疹、脓疱(脓肿)、结节、囊肿及瘢痕等。
3、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及颏部,其次是胸部、 背部、肩部及臀部。
4、通常无自觉症状,当继发感染时有疼痛感。
5、病程慢性,时轻时重,本病有自限性,一般至二十四 五岁时逐渐缓解而自愈。
第二十章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男性型秃发
第六节 多汗症 第七节 臭汗症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1、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发病 率40%(15~40岁)。 2、青春期发病, 26岁左右自愈。 30岁以后发 病者称迟发性痤疮。 3、多形性皮疹,粉刺为基本损害,严重可毁 容。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本病后天发生,皮损为乳白色斑,周边有色
素沉着,无自觉症状等可诊断。
鉴别:与花斑癣、贫血痣、先天性无色素痣相鉴别。
治 疗
1、光疗法:8-MOP内服或外涂后照UVA或日光照射可
刺激黑素生成。进行期禁用。
2、 氮芥乙醇:激活洛氨酸酶,加速黑素细胞产生黑素。
用于稳定期、消退期。
诊断及鉴别诊断
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典型损害为带有腻性鳞屑的黄 红色的斑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慢性经过。 与头部银屑病、玫瑰糠疹、体癣相鉴别。
治疗
(一)外用药:溶脂、角质剥脱、消炎、止痒 1、2%酮康唑霜、头部损害可用采乐洗剂 2、硫磺制剂、雷琐辛、水杨酸、煤焦油、硫化硒 3、弱效皮质类固醇霜剂 (二)内用药 1、伊曲康唑 2、B族维生素 3、强的松 4、抗生素 5、抗炎药
Pillsbury分类法
• • • • Ⅰ度:粉刺、丘疹,散发 Ⅱ度:脓疱,丘疹数量多 Ⅲ度:结节,其他部位 Ⅳ度:囊肿、瘢痕
• 粉刺、炎性 丘疹、脓疱 结节
• 闭合性粉刺
• 开放性粉刺
• 丘疹、脓疱
• 结节、囊肿
• 虫蚀状瘢痕
• 囊肿
• 瘢痕疙瘩
• 激素性痤疮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基本损害为粉刺、丘
鼻赘期
男性多见。鼻尖部皮脂
腺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
红色结节状或肿瘤状突起, 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
张显著。
眼酒渣鼻
• 发生率为58%,鼻赘期几乎都有。 • 症状:眼干、痒、光敏。睑缘炎、结膜 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诊断及鉴别诊断
面中部的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病程 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中年发病等可以诊断 。 与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临床表现
1、无明显自觉症状。 2、慢性病程 3、部位:面中部(鼻、两颊、额及颏部),对称分布。 4、皮损:根据皮损特点,分为三期,即红斑期、丘疹脓 疱期及鼻赘期。
红斑期
•
红斑,浅表毛细血管扩 张,对称分布。 • 开始时隐时现,食刺激 性食物时明显。
丘疹脓疱期
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 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 结节,鼻部,面颊部的毛囊 扩大,似痤疮样损害。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纵 横交错。
1%克林霉素(特丽仙)、3%红霉素+5%过氧苯甲酰
4、硫磺、水杨酸 (二)内用药物 1、抗生素 四环素族和大环内酯类,给药数月、数年。 2、异维A酸( isotretinoin)
0.5-1mg/kg/d, 4-8w。
副作用:皮肤、黏膜干燥,致畸。 3、雌激素 4、糖皮质激素 (三)物理疗法:去粉刺、面膜 (四)外科治疗囊肿、瘢痕
斑秃(alopecia areata)
是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秃发,头皮正常、 无炎症,无自觉症状,俗称“鬼剃头”。有自 愈倾向,但可复发。发病率为1.7%,15-29岁多 见。
• 全秃:全头毛发脱光。 • 普秃:除毛发外,眉毛、胡须、腋毛、阴毛、 毳毛等均可脱落。
病 因
尚不明了。 (一)遗传因素:早发、家族聚集,有遗传过敏 体质者易患。与HLA-DR、DQ有关。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其它自身免疫病,毛 囊周围T细胞浸润。 (三)精神、神经因素。
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雀斑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四节 黑变病
白癜风(vitiligo)
是一种常见的后天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发病率为0.1~2%。初发于儿童、青壮年,10~30
岁占62.6%
病因
(一)自身免疫学说
1、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病,2、抗黑素细胞抗体,滴度与病情相关。3、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多见于儿童、青壮年。 皮损特点 :为局部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周围可有色素沉着,毛发亦 可变白, 进展期可有同形反应。无自觉症状。 部位: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及腰骶部等易受光 照及摩擦损伤部位。 病程慢性,持续终生也可自行缓解。
根据白斑范围和分布分为5型:
①局限型②散发型:最常见③泛发型:面积>50% 肢端颜面型节段型 :儿童多见。
酒渣鼻(rosacea)
是一种发生在面中部、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 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两个特征 1、血管改变:红斑、潮红、毛细血管扩张 2、痤疮样皮损:丘疹、脓疱、囊肿、皮脂 腺增生(鼻赘)。
病因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引起毛细血管持久扩张。
1、毛囊蠕形螨:数量多,诱导肉芽肿样异物反应。 2、幽门螺杆菌:检出率88%,刺激胃泌素合成, 释放血管活性毒素。甲硝唑、克拉霉素有效。 3、热、酒、辛辣、精神及情绪因素。
白斑边缘淋巴细胞聚集。4、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二)黑素细胞自毁学说
好发于暴露部位,黑素细胞功能亢进、早衰,中间产物积聚,抑制黑
素产生。氢醌单苯醚对黑素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 (三)神经化学因子学说
沿神经节段分布,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如乙酰胆碱、神经肽等,
损伤黑素细胞。 (四)遗传学说 25~30%有家族史
皮损特点
黄红色斑片,油腻、干 燥性鳞屑或痂皮。部位 不同形态各异。 [头皮] 1、灰白糠枇状鳞屑 —头皮糠疹。 2、油腻性、鳞屑性红 斑、渗出、结痂。
[面、颈、躯干]: 黄红斑片、油腻性或细 糠状鳞屑。好发于鼻颊 沟、额、眼睑、胸、肩 胛骨间。
[皱襞部]: 红斑、鳞屑、糜烂、渗 出,易继发感染。
治疗
(一)去除诱因,禁酒、辛辣,大便通畅。避免冷热、 紧张。 (二)局部治疗: 1、抗生素制剂:抗炎、抗菌,抑制白细胞趋化。 2、1%甲硝唑霜:对血管直接作用,抗炎。 3、0.2%异维A酸 4、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 (三)内用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及甲硝唑、异维A酸 (四)物理治疗:氩离子激光、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毛细 血管扩张。 (五)鼻赘期可采用外科切除整形。
疹或脓疱,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与酒渣鼻鉴别: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颜 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 细血管扩张。
治 疗
原则:去脂、溶角质、杀菌、抗炎。 (一)外用药物 1、过氧苯甲酰(平美): 透进皮脂滤泡,释放氧,抗P.acne,减少游离脂肪酸 抑制炎症,溶解粉刺。 副作用:刺激、脱皮 2、维A酸(0.025%-0.05%) 调节毛囊角化,溶解粉刺,抗炎、抑制细菌。 每晚一次,8-12w。 副作用 :刺激、红斑。 3、抗生素
2、免疫、遗传、精神、饮食和环境等因素均与本病的发
生有一定的影响。 3、AIDS最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是脂溢性皮炎,占 46~87%。 4、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易患脂溢性皮炎。
临床表现
成人、青春期后20~50岁。新生儿(生后一个月)
好发部位:头皮、面(鼻唇沟、眉、眼睑)、耳、 躯干、皱褶部。即多脂、多毛、多汗的部位。 自觉症状:不同程度的瘙痒。 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治疗
1、去除可能诱发因素,减轻心理负担,纠正失眠。
2、 若范围小,强效皮质类固醇外用,或局部注射。
3、2~5%敏乐啶溶液--改善血循环,促进毛发生长,抗雄 激素作用。 4、光化学疗法(PUVA):外用8-MOP,1小时后照射 UVA,每周2次,20~40次。 4、对迅速广泛的全秃、普秃,口服强的松15~30mg/d . 5、中药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 为2-5%。 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鲜红或黄红色 斑片,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于皮脂腺较多 的部位。成人及新生儿多见。
病 因
尚不清楚。 1、动物实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可诱发类似疾病,酮康唑 治疗有效。
3、自体表皮移植:适用于稳定期、小片皮损的治疗。 4、糖皮质激素:系统应用适用于泛发性、进展期、病程短 的皮损的治疗。限局性皮损局部使用强效激素或封闭。 5、免疫调节剂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剧烈瘙痒、慢性病 程,不难诊断。 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任何部位,对称分 布。浸润肥厚,周边有小丘疹。
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见,突然发生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1~5cm, 头皮正常,无自觉症状,病程数月至数年。
1、进行期: 脱发区边缘头发松动,易于拨下。
2、静止期:脱发区边缘的头发不再松动,大多数患者在 静止3~4个月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新毛发细软色浅,灰白毳毛,渐粗黑。
诊 断 突然发生、呈斑状脱发,头皮正常, 无自觉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血清雄激
素水平正常),使皮பைடு நூலகம்腺增大,皮脂
分泌增加。 2、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使毛囊口变小,
皮脂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定植。产生脂 酶能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
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
4、炎症及免疫反应 5、其它:药物、月经、紧张等。
临床表现
2、初起为粉刺(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可逐渐发展为 炎性丘疹、脓疱(脓肿)、结节、囊肿及瘢痕等。
3、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及颏部,其次是胸部、 背部、肩部及臀部。
4、通常无自觉症状,当继发感染时有疼痛感。
5、病程慢性,时轻时重,本病有自限性,一般至二十四 五岁时逐渐缓解而自愈。
第二十章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男性型秃发
第六节 多汗症 第七节 臭汗症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1、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发病 率40%(15~40岁)。 2、青春期发病, 26岁左右自愈。 30岁以后发 病者称迟发性痤疮。 3、多形性皮疹,粉刺为基本损害,严重可毁 容。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本病后天发生,皮损为乳白色斑,周边有色
素沉着,无自觉症状等可诊断。
鉴别:与花斑癣、贫血痣、先天性无色素痣相鉴别。
治 疗
1、光疗法:8-MOP内服或外涂后照UVA或日光照射可
刺激黑素生成。进行期禁用。
2、 氮芥乙醇:激活洛氨酸酶,加速黑素细胞产生黑素。
用于稳定期、消退期。
诊断及鉴别诊断
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典型损害为带有腻性鳞屑的黄 红色的斑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慢性经过。 与头部银屑病、玫瑰糠疹、体癣相鉴别。
治疗
(一)外用药:溶脂、角质剥脱、消炎、止痒 1、2%酮康唑霜、头部损害可用采乐洗剂 2、硫磺制剂、雷琐辛、水杨酸、煤焦油、硫化硒 3、弱效皮质类固醇霜剂 (二)内用药 1、伊曲康唑 2、B族维生素 3、强的松 4、抗生素 5、抗炎药
Pillsbury分类法
• • • • Ⅰ度:粉刺、丘疹,散发 Ⅱ度:脓疱,丘疹数量多 Ⅲ度:结节,其他部位 Ⅳ度:囊肿、瘢痕
• 粉刺、炎性 丘疹、脓疱 结节
• 闭合性粉刺
• 开放性粉刺
• 丘疹、脓疱
• 结节、囊肿
• 虫蚀状瘢痕
• 囊肿
• 瘢痕疙瘩
• 激素性痤疮
诊断及鉴别诊断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基本损害为粉刺、丘
鼻赘期
男性多见。鼻尖部皮脂
腺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
红色结节状或肿瘤状突起, 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
张显著。
眼酒渣鼻
• 发生率为58%,鼻赘期几乎都有。 • 症状:眼干、痒、光敏。睑缘炎、结膜 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诊断及鉴别诊断
面中部的充血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病程 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中年发病等可以诊断 。 与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相鉴别。
临床表现
1、无明显自觉症状。 2、慢性病程 3、部位:面中部(鼻、两颊、额及颏部),对称分布。 4、皮损:根据皮损特点,分为三期,即红斑期、丘疹脓 疱期及鼻赘期。
红斑期
•
红斑,浅表毛细血管扩 张,对称分布。 • 开始时隐时现,食刺激 性食物时明显。
丘疹脓疱期
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 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 结节,鼻部,面颊部的毛囊 扩大,似痤疮样损害。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纵 横交错。
1%克林霉素(特丽仙)、3%红霉素+5%过氧苯甲酰
4、硫磺、水杨酸 (二)内用药物 1、抗生素 四环素族和大环内酯类,给药数月、数年。 2、异维A酸( isotretinoin)
0.5-1mg/kg/d, 4-8w。
副作用:皮肤、黏膜干燥,致畸。 3、雌激素 4、糖皮质激素 (三)物理疗法:去粉刺、面膜 (四)外科治疗囊肿、瘢痕
斑秃(alopecia areata)
是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秃发,头皮正常、 无炎症,无自觉症状,俗称“鬼剃头”。有自 愈倾向,但可复发。发病率为1.7%,15-29岁多 见。
• 全秃:全头毛发脱光。 • 普秃:除毛发外,眉毛、胡须、腋毛、阴毛、 毳毛等均可脱落。
病 因
尚不明了。 (一)遗传因素:早发、家族聚集,有遗传过敏 体质者易患。与HLA-DR、DQ有关。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其它自身免疫病,毛 囊周围T细胞浸润。 (三)精神、神经因素。
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雀斑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四节 黑变病
白癜风(vitiligo)
是一种常见的后天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发病率为0.1~2%。初发于儿童、青壮年,10~30
岁占62.6%
病因
(一)自身免疫学说
1、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病,2、抗黑素细胞抗体,滴度与病情相关。3、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多见于儿童、青壮年。 皮损特点 :为局部色素脱失斑,呈乳白色,周围可有色素沉着,毛发亦 可变白, 进展期可有同形反应。无自觉症状。 部位: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及腰骶部等易受光 照及摩擦损伤部位。 病程慢性,持续终生也可自行缓解。
根据白斑范围和分布分为5型:
①局限型②散发型:最常见③泛发型:面积>50% 肢端颜面型节段型 :儿童多见。
酒渣鼻(rosacea)
是一种发生在面中部、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 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两个特征 1、血管改变:红斑、潮红、毛细血管扩张 2、痤疮样皮损:丘疹、脓疱、囊肿、皮脂 腺增生(鼻赘)。
病因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引起毛细血管持久扩张。
1、毛囊蠕形螨:数量多,诱导肉芽肿样异物反应。 2、幽门螺杆菌:检出率88%,刺激胃泌素合成, 释放血管活性毒素。甲硝唑、克拉霉素有效。 3、热、酒、辛辣、精神及情绪因素。
白斑边缘淋巴细胞聚集。4、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二)黑素细胞自毁学说
好发于暴露部位,黑素细胞功能亢进、早衰,中间产物积聚,抑制黑
素产生。氢醌单苯醚对黑素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 (三)神经化学因子学说
沿神经节段分布,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如乙酰胆碱、神经肽等,
损伤黑素细胞。 (四)遗传学说 25~30%有家族史
皮损特点
黄红色斑片,油腻、干 燥性鳞屑或痂皮。部位 不同形态各异。 [头皮] 1、灰白糠枇状鳞屑 —头皮糠疹。 2、油腻性、鳞屑性红 斑、渗出、结痂。
[面、颈、躯干]: 黄红斑片、油腻性或细 糠状鳞屑。好发于鼻颊 沟、额、眼睑、胸、肩 胛骨间。
[皱襞部]: 红斑、鳞屑、糜烂、渗 出,易继发感染。
治疗
(一)去除诱因,禁酒、辛辣,大便通畅。避免冷热、 紧张。 (二)局部治疗: 1、抗生素制剂:抗炎、抗菌,抑制白细胞趋化。 2、1%甲硝唑霜:对血管直接作用,抗炎。 3、0.2%异维A酸 4、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 (三)内用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及甲硝唑、异维A酸 (四)物理治疗:氩离子激光、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毛细 血管扩张。 (五)鼻赘期可采用外科切除整形。
疹或脓疱,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与酒渣鼻鉴别:多于中年发病,好发于颜 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 细血管扩张。
治 疗
原则:去脂、溶角质、杀菌、抗炎。 (一)外用药物 1、过氧苯甲酰(平美): 透进皮脂滤泡,释放氧,抗P.acne,减少游离脂肪酸 抑制炎症,溶解粉刺。 副作用:刺激、脱皮 2、维A酸(0.025%-0.05%) 调节毛囊角化,溶解粉刺,抗炎、抑制细菌。 每晚一次,8-12w。 副作用 :刺激、红斑。 3、抗生素
2、免疫、遗传、精神、饮食和环境等因素均与本病的发
生有一定的影响。 3、AIDS最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是脂溢性皮炎,占 46~87%。 4、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易患脂溢性皮炎。
临床表现
成人、青春期后20~50岁。新生儿(生后一个月)
好发部位:头皮、面(鼻唇沟、眉、眼睑)、耳、 躯干、皱褶部。即多脂、多毛、多汗的部位。 自觉症状:不同程度的瘙痒。 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治疗
1、去除可能诱发因素,减轻心理负担,纠正失眠。
2、 若范围小,强效皮质类固醇外用,或局部注射。
3、2~5%敏乐啶溶液--改善血循环,促进毛发生长,抗雄 激素作用。 4、光化学疗法(PUVA):外用8-MOP,1小时后照射 UVA,每周2次,20~40次。 4、对迅速广泛的全秃、普秃,口服强的松15~30mg/d . 5、中药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 为2-5%。 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鲜红或黄红色 斑片,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于皮脂腺较多 的部位。成人及新生儿多见。
病 因
尚不清楚。 1、动物实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可诱发类似疾病,酮康唑 治疗有效。
3、自体表皮移植:适用于稳定期、小片皮损的治疗。 4、糖皮质激素:系统应用适用于泛发性、进展期、病程短 的皮损的治疗。限局性皮损局部使用强效激素或封闭。 5、免疫调节剂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剧烈瘙痒、慢性病 程,不难诊断。 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任何部位,对称分 布。浸润肥厚,周边有小丘疹。
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见,突然发生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1~5cm, 头皮正常,无自觉症状,病程数月至数年。
1、进行期: 脱发区边缘头发松动,易于拨下。
2、静止期:脱发区边缘的头发不再松动,大多数患者在 静止3~4个月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新毛发细软色浅,灰白毳毛,渐粗黑。
诊 断 突然发生、呈斑状脱发,头皮正常, 无自觉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1、青春期雄激素的产生增加(血清雄激
素水平正常),使皮பைடு நூலகம்腺增大,皮脂
分泌增加。 2、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使毛囊口变小,
皮脂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定植。产生脂 酶能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
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
4、炎症及免疫反应 5、其它:药物、月经、紧张等。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