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合集下载

夏天不爱吃饭 小心“外热内寒”

夏天不爱吃饭 小心“外热内寒”

夏天不爱吃饭小心“外热内寒”
李雨廷
【期刊名称】《《乐活老年》》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室外烈日当空照,花儿低下头,室内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大汗淋漓,老人却对着满桌饭菜望而生却,为何夏天一到就没了食欲呢?著名中医养生专家王彤表示,从中医学角度讲,脾胃受凉是食欲不振的重要诱因。

夏季到来后,人们打开冰箱时自然而然地会把关注点转移到冷冻层,冷饮、西瓜这些食物很容易让胃部受凉。

脾胃受凉后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

因此,夏天想要避免“外热内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驱散胃寒。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李雨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4.22
【相关文献】
1.夏天吃水果还要分"寒""热"? [J], 佩真
2.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J], 李志敏;姬爱冬
3.夏天吃水果先分“寒”与“热” [J], 谢天
4.温肺散寒涤饮法治疗外寒内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 [J], 赵东凯;杨桂仙
5.夏天吃水果分“寒”与“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的病因

中医的病因
症状。 风邪侵袭---头眩目晕、肢体震颤、口眼歪斜.
如外伤受风---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4)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也。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 ①风邪有兼邪同病的特点.
②风邪致病广泛.
第十三页,共127页。
(二)寒邪
1、寒邪的概念 寒——冷也,指气温的下降,---冬季主气.
寒邪——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外寒病——感受外界的寒邪为病。
多汗
耗伤津液 气随津脱
津气两虚
口渴喜饮
尿赤短少
气短乏力
甚则昏倒 不省人事
第三十七页,共127页。
(3)暑多挟湿:
暑季炎热多 雨潮湿热蒸 湿动湿气弥

暑热证:发热、烦渴 湿阻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
大便溏而不爽
寒————阴邪 热————阳邪 六淫属性归类 风、燥————阳中之阴邪 湿————阴中之阳邪 暑————
第十六页,共127页。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
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缩,牵引样的特性。
感受寒邪---“寒则气收”---气机收敛闭塞
病在肌表---腠理收缩,汗孔不开---无汗
病在经络---筋脉收引,气血不通---关节屈伸
不利,拘挛作痛
伤阳 伤阳---加重寒凝.收引
凝滞 寒凝 寒邪致收病引 收引
第三十五页,共127页。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所化,具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暑为阳邪。
暑邪伤人
其性炎热---高热、面赤、
目红、脉洪大
易扰心神---
心烦不宁、甚则 突然昏倒、不省
人事
第三十六页,共127页。

中医“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中医“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中医“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热证与寒证1.热证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阴液受损,或是亏损而阳气偏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而表现为“温、热”等症状的特点。

热证分为实热证和虚热证。

2.寒证阴邪致病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受抑制而表现为“冷、凉”等症状的特点。

寒证分为实寒证与虚寒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调经论》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即是此义。

二、热证的证候表现热证因外感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寒湿郁而化热,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等导致体内阳热过盛所致。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等。

1.实热证病势急骤,形体壮实者,多为实热证。

2.虚热证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多为虚证。

3.表热证风热之邪袭于表者,多为表热证。

4.里热证热邪盛于脏腑,或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为里热证。

三、寒证的证候表现寒证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冷所致。

主要表现为: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蜷卧,局部冷痛,口淡不渴,痰、涕、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1.实寒证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多为实寒证。

2.虚寒证因内伤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偏胜者,多为虚寒证。

3.表寒证寒邪袭于表者,多为表寒证。

4.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虚阴盛所致者,多为里寒证。

四、真热假寒证是指疾病的本质是热证,却出现某些“寒象”,又称“热极似寒”。

这些“寒象”与寒证的表现有所不同,如虽四肢厥冷,但胸腹灼热,不欲近衣被;虽脉沉迟,但按之有力。

是热证发展到较为严重、复杂阶段的表现,也是阳热内盛的反映,只不过较常规热证的病机和表现更为复杂。

五、真寒假热证是指疾病的本质寒证,却出现某些“热象”,又称“寒极似热”。

这些“热象”与热证的表现有所不同,如自觉发热,但触之胸腹无灼热,且欲加衣被;虽面色红,但为两颧浮红,时隐时现,虽口渴,却欲渴热水,且饮水不多;脉虽浮大或数,但按之有力。

中医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表寒里热证中医病证名。

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

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

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表寒重里热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素问·调经论》

《素问·调经论》
所藏之五神,通过经脉的传导作用,分别支配着五体的活动。所以原 文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魂,
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 •
(二)调理经脉,处治百病: 人体经脉具有运送气血等精微物质的功能。五 脏所产生的气血,凭借着经络运送至全身,营 养着脏腑的形体、五官九窍。经脉具有调节机 体平衡的重要作用。
• 指阴寒上逆,久留胸中,损伤胸阳,血 脉凝涩的病机 • 胸闷不舒,甚至心胸疼痛,舌暗脉涩
瓜蒌薤白白酒汤
现代:包括阴寒上逆,胸阳受损在内的一切 脏腑的阴寒内盛证
【原文】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 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 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顷, 补写奈何?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 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
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 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 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 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 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 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 故守经隧焉。
• 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 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 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 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 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 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 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 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 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 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

外寒内热治疗原则外寒内热治疗原则外寒内热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寒热并调:对于外寒内热的病症,需要同时调理寒热两个方面。

在用药时,需要选择具有温阳散寒和清泄里热的药物,以达到平衡寒热的目的。

2.温阳散寒:外寒内热的病症常常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腹泻便溏等阳虚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温阳散寒,选用干姜、桂枝、花椒等温阳散寒的药物。

3.清泄里热:内热是外寒内热病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常常表现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热象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芩等。

4.发汗解表:外寒内热的病症常常与表邪有关,表现为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

在治疗时需要选用具有发汗解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以解除表邪。

5.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在治疗外寒内热的病症时,需要注重调理脾胃,以促进气血生化,增强机体免疫力。

可以选用健脾和胃的药物,如党参、茯苓、白术等。

6.补益气血:气血不足是导致外寒内热病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补益气血,可以选择当归、黄芪、熟地黄等补益气血的药物。

7.调和营卫:营卫不和是外寒内热病症的常见表现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注重调和营卫,可以选择桂枝汤等方剂进行调理。

总之,对于外寒内热的病症,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注重寒热并调、温阳散寒、清泄里热、发汗解表、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等方面。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中医知识:外感六淫

中医知识:外感六淫

中医知识:外感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风、寒、暑、湿、燥、热(火),本是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因素,合称为"六气"。

人生存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各种气候变化"打交道"。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各种自然气候的变化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自然气候有序的变化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如果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关系被打破,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就会导致疾病。

此时,六气相对于人体就成为致病的因素,中医学把这类致病因素叫做"六淫"。

六淫可以是气候的反常变化,也可以是正常的气候因素。

当气候发生反常变化时,人群中多数人不能适应,所以会有较多的人感受外邪而生病,只有体质特别强健的人才可以避免。

但是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也会有一部分人感受外邪而生病,是因为这部分人体质较弱,或因为某种原因降低了他们对正常环境的适应能力,于是就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六淫邪气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以相互兼挟侵入人体而使人发病。

如风邪可兼寒、湿、燥、热等邪,而形成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证。

(3) 六淫所致疾病的性质可以与其原始性质一致,也可以因个体的体质因素及其反应性的差异而发生转化。

如感受寒邪,可以入里化热,湿邪蕴积日久也可以化热。

感受各种邪气,还可以因其体质不同而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疾病,中医学把这种现象叫做"从化"。

如素体阳盛或阴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素体阴盛或阳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寒化;素体湿盛或脾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湿化等。

(4)六淫邪气往往从外感受而发病,或从皮肤侵入肌表,或从口鼻侵入肺卫。

因此,外感六淫早期多先出现表证,然后逐步向里传变。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感受六淫外邪,而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类似于风、寒、湿、燥、热(火)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气"等,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之类。

(完整版)肾部专业知识

(完整版)肾部专业知识

肾部专业知识1、肾的形状:肾的外形像蚕豆,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侧,内侧圆中凹陷处叫肾门,肾门主要有:血管、淋巴管、神经、输尿管的出入之门。

肾脏是为:静脉、动脉、侧枝循环、肾小盏、肾大盏、肾俞以脂肪所构成。

肾大盏、肾小盏起过滤作用,肾是一对的,重量约150克一个,左高右低,肾的内侧拐角处有一个肾上腺,肾功能下降会导致肾门闭合。

久坐导致动脉、静脉循环不畅。

肾脏是排泄总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器官,人的血液每两小时会经过肾过滤一次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过肾脏的过滤,然后再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如肾功能下降,体内的排毒无法进行,长期如此,血液的毒素排泄不掉而产生色斑,这种面部的色斑称为血锈,身体会出现血痣。

血痣是指血液过稠,黑痣,严重的会出现肿瘤,会诱发其他部位的病症,因为肾是过滤血液,当肾功能下降,当血液循环于人体各个部位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

维持蛋白质的平衡,如人体蛋白质不足会引起发育不良,影响肝脏功能,维持人体的精力。

2、肾是人体的根本,是生命的源泉,是先天之本,肾精是胚胎发育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是由弱---盛---衰竭等过程,因此肾精的强盛在人体中起决定作用,肾精的强盛在人体起决定性的作用,肾精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在怀孕期间,出现吐是肾功能虚的现象,人的自然生命按西医中的细胞分裂,生命适应在120岁3、肾主骨,生精,精生髓,髓生血《女人靠血养》,如肾虚则会出现肾精稀少,会引起男女生殖系统疾病,久而久之,会严重的会导致血虚或贫血,血虚会出现闭经或提前闭经,牙是骨之余,发是骨之根,如肾虚,则会出现:脱发、白发、断发,尤其是早年白发,牙齿松动,脱落,到老年会出现骨质疏松弯腰驼背,易骨折。

4、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如肾虚则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老年完全耳聋,尿频,尿急憋尿,尿不尽等现象,严重的拉肚子、便秘。

5、肾主水主津液,调节水液作用,它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将有用的水分,主要津液,营养身体,润滑身体《津液是指骨头里的香液》,肾虚会出现下肢水肿,尤其是下午五点,时间长久会出现腰腹部肥胖,眼袋加重,体型虚胖,严重者到老年会出现骨质疏松,也会引起肾脏的疾病,如肾积水、肾炎或结石,严重会诱发尿毒症。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分析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分析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表寒里热证中医病证名。

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

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

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表寒重里热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一、八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二、八纲的概念: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三、八个辨证的纲领:1、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2、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3、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4、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第一节】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里的相对性:↓↓ ↓ 表里的狭义性:↓↓↓表--躯壳、腑、经络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内脏、脏、脏腑里--脏腑、骨髓表证:1、概念: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时所产生的证候。

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3、表证的特点:起病急,病程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除肺以外,一般不影响其他脏腑。

广州中医诊断学教学里证:1、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里证的病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3、七情、饮食、劳倦等。

3、临床表现:无寒无热,但寒不热,但寒不热,脉沉,舌象有明显变化,有内脏症状4、范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的特定证侯,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畴,即“非表即里”5、特点:病因复杂,病情较重,影响气血,病位深而广泛,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表证里证的鉴别↓↓↓表证:↓↓↓里证:↓↓↓寒热情况:恶寒发热并见但发热或单畏寒脏腑症状:不突出突出病程的长短:短长舌象、脉象:舌象无明显变化,脉浮舌象有明显变化,脉沉半表半里证: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整理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
1、辨病论治的基本原则:以阴阳调和为主,运用辩证思维和方剂治疗。

2、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托和养法,温补调理,固本培元。

3、内热与外热的界定:内热主要指肝脾阳明气血的病变,包括血热,
气热,湿热等;外热主要指病变的肌皮肤,表现为热毒、湿毒等。

二、气机学
1、气机学概述:气机学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体有气
津液入脏络,进而构成中、外气机的关系。

2、气机分类:三焦、经络、腠理、筋骨、络脉等。

3、气机的作用:三焦气机主要调整内脏的活动,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经络气机主要调节内脏的活动,维持两脏相应的健康;腠理气机主要调节
体内的气机循环;筋骨气机主要调节肌肉的活动,维持关节的正常运动;
络脉气机主要调节脉血活动,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三、内分泌学
1、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由腺体发出的有组织的分泌物,在血液中
传递至身体的其它器官,直接影响身体各机能的体内调节系统。

2、内分泌器官:主要是脑下垂体、垂体、胰腺、性腺、肾上腺、甲状
旁腺等。

中医术语大全(阴阳五行)-学中医必看!

中医术语大全(阴阳五行)-学中医必看!

【晬时】晬时,即一周时。

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

【子气】在五行相生关系中,“我生”者为子气。

如火为木所生,则火为木的子气。

【子盗母气】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称。

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

例如土生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脾气运化的功能。

【重阴必阳】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

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

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

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阴】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

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

故称重阴。

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

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重阳必阴】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

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

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

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阳】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

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

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

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

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

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举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不能过度克土。

其余类推。

【至阴】至,即到。

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

《黄帝内经》如何区分上热下寒、实火虚火

《黄帝内经》如何区分上热下寒、实火虚火

《黄帝内经》如何区分上热下寒、实火虚火上热下寒,就是阳不归位!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二实火虚火,如何区分?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

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

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

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

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三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阳主升,阴主降。

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说明,药物的味与成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确实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阳虚外寒,阴虚内热【原文】夫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阴阳相济,则外邪不侵,内证不生,偏寒偏热断难成矣。

今寒邪来犯,动作不慎,阴阳各失其主,遂有阳虚不温而外寒,阴虚不润而内热。

盖肺居上焦,为阳受气之部,主皮毛者也,以膀胱气化上输于胸,由胸而上呈于肺,布散于肌表,温皮肤分肉以御外邪,是为卫气。

若寒气郁表,阻遏阳路,胸肺之阳不能外达,则上焦不通,卫气不温于表,而寒气独留于外,振振然乃为寒栗。

此阳虚则外寒也。

至于阴虚生内热者,以脾掌消磨水谷之权,主四肢,合肌肉。

过劳生热则伤脾阴,脾不健运,手足困倦无气以动,津液亏损,肌肉不荣,则身形之气衰少。

脾虚水谷不化,则谷气不盛。

且中焦乃太阴之部位,上焦下脘全赖脾之转枢,则清升浊降。

肺处上焦,主气以下布,脾阴虚,水谷之精不能上输于肺,则肺失濡养,而上焦降气之令不行,于是机关涩滞,转枢不利,浊气不能达于下脘,清阳不能上布,则胃腑因郁而生热,热气薰胸,蒸蒸然而发热也。

是知阴阳必得其平,则为气者常温,为班有吊码。

阴阳大具和,则为热为寒。

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信然也。

【议】气属阳,能温煦人体;津精血液属阴,能濡养人体。

阴阳相济,则外邪不能侵犯,病不内生;若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

如阳虚不能温煦,则生寒证;阴虚不能濡养,则生热证。

因肺位于人体上焦,为华盖,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通调水道,合皮毛;膀胱气化津液上输于胸,由胸而上呈于肺,布散于肌表,温煦皮肤、肌肉,以抵御外邪,为卫气。

若寒气郁于肌表,阻遏阳气,胸肺之阳不能外达,则上焦不通,卫气不温于表,寒气袭于外,出现畏寒、寒栗等证,此为阳虚外寒。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虚损,于内不足以温煦脏腑,推动血液运行,参与血、精、津、液的气化,固摄津、精、体液;于外不足以防御外邪。

临床所见阳虚者,常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卧、自汗、脉微等症,其性质皆属于寒。

若阳虚不能制约阴,阴相对偏盛,还会出现阴盛则内寒的病症。

若阳卫之气不得温于表,寒气客于外,故而出现寒懦。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三)

中医辩证施治纲要(三)

审证求因一、辩风的病因 外风症是由一般风邪所致疾病,内风就是在某些内伤病的过程中出现的风的症状如突现发生抽搐,摇头等。

内风是由于病久体虚液亏虚所致,如血虚生风,液燥生风等,产生风的机制,肝与肾有着密切联系。

风的主要见证 1、外风:外伤肌腠,营卫不和则为伤风,也叫感冒。

证见恶风,无汗或有汗,头痛,鼻塞清涕,咽痒,咳嗽声重,痰多,发热,脉浮。

中伤脏腑经络则为中风,轻则证见眩晕,舌僵直不能言语,皮肤麻木,肢体酸痛,重则突然跌倒昏迷,口不能言,痰声漉漉,抽搐半身不遂,兼有六经形证者。

2、内风:突然出现搐搦,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角弓反张,眩晕等证,如因血虚生风者,必兼有血虚内燥的症状,如因热盛生风者,必兼有热的症状,因肾亏而引起的内风,必兼有肾阴不足的症状,因肝气郁结化风或肝阳亢盛化风而引起的,则有肝经症状。

风的兼证1、风寒冬:即伤风的症状,再加恶寒,骨节痛,气喘,脉浮紧。

2、风热;头痛,目赤,鼻流黄浊涕,咽喉痛,乳蛾红肿痛,口渴,心烦,小便黄色,脉浮洪数。

3、风温:身热,微恶风或不恶寒,出汗,头痛,咳嗽,口渴,心烦,便秘,小便黄赤而少,脉浮数,病较重时,有昏迷,谵妄,癍疹,舌红绛等。

4、风湿A 、在皮肤:如癣,湿疹,风疹等,都有痒的症状,有的有水渗出,有的此起彼落,窜走不定。

B、在表:头痛而重,全身骨节疼痛(窜走不定)微肿,汗出,恶风,气短,发热(午后热甚)小便少。

C、在里:肠呜,腹痛,泄泻,泄出清水。

5、风第 1页水:全身浮肿,面目浮肿较重,颈胀,嗽咳恶风、出汗不渴,脉浮。

6、风燥:便秘,消渴,皮肤干而皱,指甲干枯。

辨风的要点:1、辨别风应结合其特点,如发病急,消退快,善动而善变。

内风,常见摇头,因风性轻扬,易侵入之上部,外感之风,则常见恶风,风邪伤及皮肤可以发痒。

2、辩风证时,应注意风中于人体的哪一部位所中的程度,如中风有中经络(口眼歪斜,手臂麻木,肌肉类不仁,身体重着)脏腑(口流痰涎,舌强语蹇,昏不知人)之不同,并在程度上也有轻重之不同。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咳嗽是肺疾病临床症状表现,我国传统中医对咳嗽治疗的相关研究经过历代积累,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经验。

今天,既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经验方,也要进行创新。

慢性咳嗽界定标准一般是咳嗽连续时间在8周以上时间,中医辨证思路明确,中医名医张景岳提出:“以表里为纲,外感和内伤”,表证为余邪未清,里证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者会引起内伤,实者会表现出寒、热、风、痰、瘀等症。

本文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进行辨证分析,以此总结学术经验,探讨中药配伍规律,以此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发扬传统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和经验,仅供参考。

1.慢性咳嗽病证分析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独立性病证,有“百病唯咳嗽难医”的说法,治咳难度很大。

咳嗽成为顽固疾病,持续咳嗽存在,也称作慢性咳嗽。

西医将之分成慢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呼吸综合征及变应性咳嗽等在中医都归类于咳嗽的范畴。

研究发现,咳嗽初诊时治疗主要是祛邪,辨证重点是痰,当咳嗽有痰,表明痰为水饮聚,有痰有湿,所以,治疗基本原则是燥湿化痰,在常用药物方剂中药物可以选择半夏、南星、苍术、白术等。

其中半夏、南星每日用量控制在15g,无需煎,将生南星与金锁温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痰湿。

将生半夏配合黄连、干姜和黄芩也能起到兼顾肺胃的作用。

由于痰属湿,观察痰黄表明火,痰绿为风,可以选择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紫地丁、鱼腥草等药物,专门用于治疗风火引起的痰疾。

医圣张仲景的化痰峻剂,选择桔梗白散和皂荚丸,将桔梗配合皂荚,具有破坚散结的功效,配合川贝和枇杷叶,可以帮助润肺化痰。

现代研究发现,佛耳草和矮地茶均有较强的化痰效果。

中医认为治痰先治气,对痰在上时可以选择瓜蒌、杏仁,对痰在中时可以选择枳实和川朴、柴胡、郁金等,均有较好的顺气作用。

痰而咳,胸闷及气促症状,选择泻肺方剂,例如:葶苈子、熟军和白芥子、桃仁等类药物。

为避免咳痰时间过长,使痰瘀到经络,可以选择三棱、郁金、蜈蚣、地龙及川芎、丹参等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

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

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

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

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

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

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称为寒热错杂。

寒热借来有上下寒热情杂和表里寒热借杂的不同。

1。

上下寒热错杂: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

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

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

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

(1)上寒下热: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

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

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

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

(2)上热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

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2。

表里寒热错杂:患者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

包括表寒里热和表热里寒两种情况。

(1)表寒里热;患者表里同病,寒在表热在里的一种证候。

常见于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病证。

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

(2)里寒表热:患者表里同病,表有热里有寒的一种证候。

常见于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的病证。

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瘤的表热证,又可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关键在于分清寒热的多少。

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二)寒热转化1。

寒证转化为热证:患者先有寒证,后来出现热证,热证出现后,寒证便渐渐消失,这就是寒证转化为热证。

多因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见于治疗不当,过服温燥药物的病人。

例如感受寒邪,开始为表寒证,见恶寒发热,身病无汗,苔白,脉浮紧。

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热化,恶寒症状消退,而壮热,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相继出现,这就表示其证候由表寒而转化为里热。

2。

热证转化为寒证:患者先有热证。

后来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便渐渐消失,就是热证转化为寒证。

多因邪盛或正虚,正不胜邪,机能衰败所致;也见于误治、失治,损伤阳气的患者。

这种转化可缓可急。

如热痢日久,阳气日耗,转化为虚寒痢,这是缓慢转化的过程。

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脱,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虚寒证(亡阳)这是急骤转化的过程。

寒热证的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

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三)寒热真假当寒证或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这些假象常见于病情危笃的严重关头,如不细察,往往容易贻误生命。

1。

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

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其表现如;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象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

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症状。

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2。

真热假寒: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阳热内盛,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而形成,或者阳盛于内,拒阴于外,故也称为“阳盛格阴”、根据其阳热闭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点习惯上又把它叫“阳厥”或“热厥”。

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

其表现如:手足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四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症。

这种情况的手足厥冷,脉沉就是假寒的现象,而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

辨别寒热真假的要领,除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体察:(l)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如实反映着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方面为主要依据。

(2)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晃白而仅在颧颊上见浅红娇嫩之色,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

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则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寒证、热证与表里相互联系。

可形成多种证候,除上述表寒里热、表热里寒外,尚有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

里热证。

兹分述如下:(一)表寒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

【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受伤,不能温煦肌表而恶寒,正与邪争,阳气被遏则发热,寒为阴邪,故恶寒重而发热轻。

寒邪凝滞经脉,经气不利则头身疼痛。

寒邪收敛,腠理闭塞故无汗,脉浮紧是寒邪束表之象,表寒证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而紧。

(二)表热证是热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征候分析】热邪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干微渴。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则汗出,热邪上扰则头痛。

舌边尖红赤,脉浮数均为温热在表之征。

表热证也是表证之一种,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常常有汗,脉浮而数。

(三)里寒证是寒邪内侵脏腑或阳气虚衰的病症。

【临床表现】形寒肢冷,面色晃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证候分析】寒邪内侵脏腑损伤阳气,或脏腑机能减退,阳气虚衰,均不能温煦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晃白。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喜热饮。

寒属阴主静,故静而少言。

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均为里寒之征。

(四)里热证是热邪内侵脏腑或阴液亏损致虚热内生的病证。

【临水表现】面红身热,口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黄苔,脉数。

【征候分析】里热亢盛,蒸腾于外,故见面红身热,热伤津液,故口渴冷饮。

热属阳,阳主动,故躁动不安而多言。

热伤津液,故小便黄赤。

肠热液亏,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里热之征。

外热内寒病证名。

见《伤寒论》。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

参见真寒假热条。

.“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

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真寒假热: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产生机理是阴盛格阳,临床表现:真寒——可见精神萎靡,形体倦怠,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假热——仔细分辨,面虽红,但如妆,或游移不定;口虽渴,但喜热饮,饮量不多;身虽热,但喜近衣取暖;脉虽大,但无力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

详表热里寒条。

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

患者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或因外邪未解而过服寒凉而致脾胃阳气不足。

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

又同时出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证。

外寒内热病证名。

见《伤寒论》。

①外假寒而内真热。

参见真热假寒条。

.“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

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产生机理是阳盛格阴,临床表现:真热——可见身热恶热,烦渴喜冷饮,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假寒——四肢厥冷,但却不欲近衣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