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人应天地(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应天地(续)

我们这一节课再接着讲人与天地相应。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人与天地”放在一开始讲呢?是因为人天地与相应的这一个思想,是我们中医养生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一个最根本的思想。这个思想如果不理解,直接去讲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就有点不易懂。但是先讲这个呢,也有点问题。就是“人与天地”这块内容啊,在内经里是个大头,内容蛮多的,很难很快的把它讲过去。所以我们已经讲了一次课……两次课,今天是第三次课。我预计还有两次课才能把这一部分讲完。这些个条文,还是按着我们第一次课里的三分类来讲:分为天地生人,人应天地,人法天地三部分。我们今天讲的属于人与天地相应这部分。实际上这部分我们上节课我们也有提过一部分。

这节课我们第一个要讲的条文是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的这一段。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

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

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

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

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这是一段;“清阳上天,法阻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这是一段;“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这是一段;“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隘yi,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嗌即可以读ai,也可读yi,在这儿要读yi,是咽的意思。到这是一段。“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上节课我们提到过)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这是一段。为什么说这是一段,那是一段?事实上是讲,这一段里他们的含义可以告一段落了,它反应了一个中心含义。我们可以把一篇內经原文分成若干段条文,每一段条文里有分成若干个小节,这样的目的是方便我们去理解、记忆它。实际上当你把每一节的内容理解了以后,你要把它们联系起来看,你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它有上下文的起承转合,在这可以看出它的一种逻辑特点出来。让我们一段段来看:

我们先来解释几个字,第一个是“天有精”的“精”和“地有形”的“形”。什么是“精”?精,导择者也。简单的说,就是把好的米挑出来,所以是精英的、比较好的东西。“精”在我们中国传统哲学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精气”。我们知道在《內经》里面,我们不停的讲气,讲阴阳。但是气最早的时候,我们不叫它“气”,而是叫“精气”。这就是先秦所谓的“精气学说”。代表就是《管子》,其中“管子四篇”就是专门论述精气的。这里的“精”,就是指精气,在《黄帝內经素问集注》里讲:“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成之形。”所生,所成,你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跟我们前面讲“天地生人”里面的思想是不是很接近?实际上,这里反映的就是天有精气。精气是无形的,天属阳,无形属阳;地属阴,地有所成之形。天有精,地有形,放在一起的含义就是说:天地之间有他们的自然规律,那就是无形之精气化生有形之形体,有形之形体再化生为无形之精气。那么这个过程我们是怎么看到、观察到?怎么去理解的呢?

接下来,《内经》又说了,“天有八纪,地有五理”。这个化生过程的外在表现就是天有

八纪,地有五理。纪,就是规律的意思,考纪就是把它记下来,记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是重要的东西,是能反应内在规律的东西。

天有八纪,这个八纪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八风。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的八风吗?就是八个最重要的节气,他实际上是对四时阴阳变化的概括。掌握了八风,就掌握了四时寒暑的变化。这个是“天”气变化规律最重要的体现。所以,天有八纪就是八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地有五理,什么是理?我们常说道理,道就是路的意思。各式各样的路实际上就代表着各式各样的规律。理呢?就是纹理。纹理也是规律,代表事物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所以地有五理,就是地有五种道理、纹理,五种特殊的道理。所以有人解释为五方之分理。五方,就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冯氏锦囊秘录》里就说这是指“五行化育之理”。在素问第一个注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有这段话,“天有八风之纪,纪生万物,地有五行之理,理成万物,故为父母也。”这跟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的天地合气,能生万物是一个概念。是反复地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观点。正因为有天地合气,能生万物,地有五理,以生万物,所以天地能为万物之父母。谁为万物之父母?天地是万物之父母!所以我们当然就要遵循天地的规律。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所以天地的规律实际上就是阴阳的规律。“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什么是天地之动静?动静就是变化。我们说:“你去看看房间里有什么动静?”意思就是问在屋子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有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天地之动静谁来管?神明为之纲纪!神明来管。纲纪就是“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意思。什么是神明呢?当然不是“神灵”的意思。“阴阳不测谓之神”,所以“神明”在《内经》里大多数时候指的含义,尤其是讲天地的条文里面,就是阴阳的变化。所以说“神明者,阴阳之情状也”。阴阳往来,然后变化生焉。正因为“神明为之纲纪”,以产生天地的各种变化。所以天地就能够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这个过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把它单独挑出来讲?因为这就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变化。天在生长收藏,地也在生长收藏,或者说“天有寒来暑往地有生长收藏”。那么人生长在天地间,人就有与“生长收藏”对应的“生长壮老已”。这就是天地之间的大规律。

那么,生长收藏也好,寒来暑往也好,生长壮老已也好,它由什么产生的呢?它是由阴和阳产生的“神明”为纲纪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想养生,我们就必须“服天气而通神明”,就是说必须要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怎么顺应呢?会养生的人,贤人,他们“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这个其实就是讲取法天地,以养人身的意思。那么简单的说,我们想要养生,就必须要顺应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当然,这句话是一个总纲。那么分别上配,下配地,中傍人事,就是一些个具体的法则。

所以,“清阳在上,故头配天以养其清”。天德是什么?藏德不止啊。天要“藏德不止”,还要“清净光明”。所以头要清净。我们一烦的时候,脑子就很乱,那这时就属于一个病态。你要是越清净,你脑子就越是一个清明的状态。这就是“清以养头”。

地呢?应是充实的、安静的、有形体的。“坤德载物”嘛。所以要“静以养足”。这个足不光是指脚,我们所有的下半身都可以认为是足,腰、膝、腿都是。我们在临床上遇见腰膝腿痛的病人,考虑到的是什么?考虑到他是精气的不足、肾精的亏虚、阴精的不足,阴精是不是属于地的啊?

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这句话就太丰富了。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在学《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里面经常会引用《素问·灵兰秘典论》里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lin)之官,五味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