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色层分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柱底流出的流动相为空白溶剂,故在色谱图上从 进用中样利到用柱与中流溶动剂相流性出质柱相的近时,间在为色死谱时柱间上tD。无实保际留的应 溶质通过色谱柱的时间来测定。
tD
H U
H:色谱柱固定相总高 U:溶剂(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ⅱ)保留时间tR:
tR 为 溶 质 通 过 色 谱 柱 所 需 时 间 , UX 为 溶 质 谱 带平均移动速度。
VR小的组分色谱峰高且窄, VR大的组分色谱峰低且宽.
2)理论塔板数与理论塔板高度 色谱峰呈高斯曲线分布 高斯曲线峰的区域宽度可用标准偏差度量
W 4 4VR
N
N 16(VR )2 W
W可以用时间、体积、距离表示。
N 16( VR )2 16( t R )2 16( X )2
WV
Wt
Wx
术语: (1)峰高h (2)峰区域宽度
①标准偏差 ②半峰高宽度 ③峰底宽 ④峰面积
2xi 2
2x 2.354 1 2 W 4
§ 4.2.3 保留值
保留值反映了溶质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大小,是
色谱过程热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通常用保留时间 和保留体积表示。
1.比移值
溶质谱带平均迁移速度UX小于流动相迁移速度U,定义 UX与U之比值为比移值Rf.
(优选)色层分离法
§ 4.2.2 色谱图
色谱图:由于不等速迁移,各组分随流动相流出色谱柱,同时 所形成的连续色谱峰, 称为色谱图.
分配等温线
图4-1 不同类型的等温线及其对应的流出色谱峰
• 色谱图描述了组分在柱出口流动相中的浓 度分布,它的基本特征为:
(ⅰ)每一组分有一对应的色谱峰 (ⅱ)色谱峰宽度与组分洗出时间一般呈线性关系
e 1
N 2
( VR Vm VR
)
2
即洗出的溶质浓度最大.
1
C max
( N )2
2
M VR
Cmax-洗出的最大溶质浓度
由上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ⅰ)Cmax与M成正比,M越大Cmax越大 (ⅱ)Cmax与N成正比,VR一定,N越多Cmax越大 (ⅲ)Cmax与VR成反比,M与N一定,VR越小Cmax 越大。 即
3.淋洗色谱流出曲线方程
1)色谱流出曲线方程:
C
(N
2
) .e 1 2
N ( VR VM )2
2
VR
M
VR
C-色层柱洗出溶质的浓度;N-理论塔板数;VR-保留 体积;Vm-流动相体积; M-待分离溶质量 .
表示色层柱洗出溶质的浓度随流动相体积变化的方程 式,即洗出溶质的浓度变化曲线,或溶质的分布密度曲 线。当Vm=VR时:
Rf
溶质谱带平均移动速度 溶剂(流动相)的移动 速度
UX U
– R律f代得表知了,溶溶质质在分流子动在相流中动的相停中留停时留间时分间数分。数从等统于溶计质学分规 子瞬间分布在流动相中的总分子分数。
Rf
UX U
nm ns nm
1 1 k
2. 保留时间
(ⅰ)死时间(tD) 溶剂不与固定相作用,故其流速比溶质大,开始
图4-4 Martin塔板模型
Martin理论假设:
(ⅰ)色层柱内径及柱内填料填充均匀。想象将色层柱切割 成无数等高小池,每一小池称为一个理论塔板,当小池 高h足够小时,小池中两相浓度是均匀的,此时如图4-4 (a)所示,小池内的平均浓度等于小池中心浓度。两相 浓度达到平衡。
(ⅱ)流动相以线速度U向下移动,假设一观察者以速度向 下移动(图4-4(b))。实际结果相当于固相向上移动, 流动相向下移动(图4-4(c)),因而色层分离变成类 似于精馏塔中液相向下运动,汽相向上运动的情况。
VR=VD(1+k)
§ 4.2.4 相对保留值与选择性系数
两组分调整保留值之比为相对保留值,以α表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R2
t, R1
因为t,R=tR-tD=tD(1+k)-tD=ktD

t, R2
V' R2
k2
t, R1
V' R1
k1
保留值之比称为选择性系数,以 ,表示:
' tR2 1 k2
tR1 1 k1
tR
H UX
(ⅲ)调整保留时间
溶质通过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包括它在流动相和 固定相所消耗的时间。各组分在流动相消耗的时间 基本相同,因而定义溶质在固定相上的滞留时间为 调整保留时间,以tR,表示
tR,=tR-tD
(ⅳ)分配容量k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tR
H UX
tD
H U
∴ tRUX=tDU
tR
t DU UX
色层柱高为H,故理论塔板高度h=H/N。
4、平衡塔板理论的评价
成功之处在于: (ⅰ)初步揭示了色层分离的真实过程,导出了色谱流 出曲线方程,初步阐明了溶质分布随流经色谱柱流动 相体积的变化规律。 (ⅱ)证明了淋洗色谱流出曲线经过足够的塔板后接近 高斯分布,对淋洗色谱图的各组分的色谱峰“前矮而 宽,后高而窄”的特点作了合理解释。 (ⅲ)证明了排代色谱的排代曲线接近双对数曲线。 (ⅳ)导出了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形象而定量描述 色谱柱的柱效,为其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ⅲ)溶质在各塔板上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与溶质在 每个塔板上的量无关,即呈线性分配等温线。
2.排代法界面公式
谱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色谱过程就相当于全回流的精馏过 程。
(X A)m (1 X A ) m
( X A ) m1 (1 X A ) m1
B A
h
lg B A
H lg Po Pn
离开第零级的水相中A对B的摩尔份数比为P0;离开第N 级水相中A对B的摩尔份数比为Pn.
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实际过程很难达到真正的平衡,与它的基本假设有出入,
因而对影响色谱峰展开的一些因素如涡流扩散、分子扩 散均未考虑,因而使理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
因 t R2 t R1,且 ,与 总是大于1, ,与 越大,柱子的
选择性越高。
§4.3 基本理论
§ 4.3.1 平衡塔板理论 (Martin塔板理论) 1.基本假设
实际情况:流动相在色层柱内 不断向下移动时,组分在两相间 发生分配,此时柱内的组分浓度 在两相中的变化是连续的,分配 是不平衡的。
tR
tD UX
tD 1
t D (1 k)
U 1 k
3. 保留体积
保留体积=保留时间×流动相体积流速
因此同样有下述一系列关系:
(ⅰ)死体积VD VD=tD·Q Q-流动相体积流速
(ⅱ)保留体积VR VR=tR·Q
(ⅲ)调整保留体积VR,
VR,=(tR-tD)·Q=VR-VD
(ⅳ)保留体积与分配容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