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高速公路拥堵的经济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庆节高速公路拥堵的经
济学分析
邝文俊201211034020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拥挤的经济学分析
201211034020 邝文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摘要:城市道路拥堵的现象已经渐渐升级成为一个综合性问题,而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拥挤则是这一问题的重点反映,尤其是今年十一节假期间政府采取的高速公路免费的措施加剧了高速公路的拥堵现象。这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方便,还对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高速公路的拥堵,反映的是交通资源供求失衡的本质和交通系统不佳的状态,隐含着政府——交通系统——市民三者间的复杂关系。剖析拥堵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观点上探究,结合直观的图形分析,同时适当地引入管理学的一部分原理对其作进一步解释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国庆节高速公路城市拥堵经济学
引文: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拥挤的交通惨况愈演愈烈。尤其是政府在今年十一节假日期间推出的全国高速公路免费的政策,更加加剧了高速公路的拥堵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供求失衡的实质,并以图的形式直观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深入该问题的核心。
正文:车辆的通行、道路的利用、设施的管理均离不开城市交通系统的运作,通常来说,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主要有道路系统、流量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良好的交通系统有利于交通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使得行人与车辆流动迅速、道路通行能力良好。其中道路系统可视作供给方,流量系统可视作需求方。
而城市交通系统的一般特征有:(1)相关性: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互相关联和牵制,互相制约和依存。具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权衡选择。”道路系统的运转效率高低对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有影响。(2)动态平衡性:城市交通系统的供求及各方面的均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动态螺旋式状态中变化。(3)结构性:子系统不同的结构方式对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过程会产生不同的质量和结果的影响。因此,依据华盛顿合作定律的“1+1大于2”的优化结构定律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有重大的意义。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反映的是城市道路系统服务能力欠佳的状态,即未找到各系统之间的平衡点。它主要表现在道路的拥挤上,对其深入的探究,还应该首先从城市交通道路本身的分析展开。城市道路因情况的不同,本质属性也不相同:不拥挤不收费的道路属于公共产品,不拥挤收费的道路属于自然垄断,拥挤不收费的道路属于公共资源,拥挤收费的道路属于私人物品。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曾指出,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纯公用产品和纯私用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而道路交通设施就属于准公共产品。“在一定的路网容量下,个人出行并不影响他人对道路的使用,然而一旦超过容量临界点,拥挤就会出现。”当人们选择为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人争夺使用道路资源时,道路的非竞争性转化为竞争性,同时产生排他性。这是城市道路的属性。
而城市道路拥挤的实质是城市交通道路资源的供求不均衡。
下面以国庆节期间的高速公路拥堵现象为城市道路拥挤问题的一例进行分
析。
交通需求即一定的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需要,它具有时间性、空间性、经济负担性的特点。因为国庆节属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总是选择外出旅游、回家探亲,因此对交通设施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交通需求曲线弹性减弱;而交通供给的定义为公共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对道路的供给量,它主要体现在交通资源分布在一定空间的能力以及供给的质量这两个方面上。一般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转换分为长期和短期过程,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通常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短期效应通常被描述为需求的扩大刺激市场产量(供给量)的增加,引起物价的上涨或其他原因又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减少。这两者始终处于一种双向制约和依存的关系。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交通供给量大于交通需求量;反之供给量小于需求量。而国庆节期间,交通资源的供给与平时相比基本不发生变化,即供给曲线弹性小。综上分析,由于节假日里人们对交通资源的需求增加,大大超过高速公路的交通容载量,所以常常导致高速公路的拥堵。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只要不断扩大道路设施供给就可以满足需求,不再出现拥堵现象。往年政府都致力于交通设施、资源的完善,希望高速公路供给的扩大能对拥堵现象的缓解带来一定作用。“2008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转折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剧烈动荡,给各国经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中国为抵消对外出口和国内消费下降带来的拖累效应,保障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政府近期安排了4万亿的资金计划,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期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当斯定律解释了这个错误的决策导致拥堵问题进一步加剧的现象。
人们的利己性往往促使他们坚持在拥挤路段上出行,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理性人考虑边际利益。”人们通常会比较出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在综合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如出行时间、地点、方式以及个人收益、愿景等其它因素后,做出最佳判断。“独立的决策由用户独立的选择,而没有考虑社会成本。”近年来私人汽车数量的持续高涨,以及人们坚持在特定的拥挤的国庆节假日时段、高速公路路段出行反映的是人们的利己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考虑自己出行的方便程度以及平均可变成本的多少。“一般说来,每个用户出行的直接成本主要由车辆运行费用和时间费用组成。”车辆费用指的是燃料消耗、轮胎消耗等行车产生的客观物质的消耗,时间费用指的是出行用时对出行者和车辆的价值。显而易见,在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上,交通拥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增加一辆车所产生的额外车辆费用相对变化较小,而时间费用增量较大,因为增加一辆车并不存在很多燃料、轮胎等消耗,但是所有行车者因公路的更加拥挤而等待的时间却延长了很久。据专家研究,“通常时间费用可由出行时间消耗与单位时间价值VOT 的乘积来计算,出行时间可根据车速流量的关系求出,若单位时间价值确定,易求得单位距离的时间费用,然后与单位距离的车辆运行成本叠加,就可得单位距离出行总成本,即为用户出行平均可变成本。”据边际成本定义,在车辆拥堵时,加入的一个边际用户所要承担的费用即为平均可变成本,也即边际用户成本。在达到拥挤情况之前,新增加的边际用户使用高速公路的边际成本可以认为是零,而车辆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后,边际成本出现突变,由零跳跃至某一值后迅速上升(如图1)。由此看来,出行者的坚持出行往往忽视了城市道路的扩容不足问题——导致“负外部效应”。“用户对出行成本的错误感知将导致道路的需求过高和交通量无节制地增长,从而造成路网中某些路段上流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