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毒理学基本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三节 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和暴露特征 二、剂量-反应关系和量反应、质反应 三、量反应和剂量-效应曲线 四、质反应和剂量-反应曲线 五、毒物兴奋效应 六、时间因素
Paracelsus
Swiss/German/Austrian physician Paracelsus (1493-1541) credited with being “the father of modern toxicology.”
第一节 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
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
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 质”。 (Gr. Xenos meaning “strange”)*
三、选择性毒性、靶器官和高危险人群
• 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一般指物种之间的毒性差异。现认为是毒作用的普遍特点,
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器官或系统之间(易感器官为
靶器官)和群体内个体之间(易感人群为高危险人群)。 Selective toxicity means that a chemical produces injury to one kind of living matter without harming another form of life even though the two may exist in intimate contact.
一、毒效应谱 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毒理学基本概念ppt
● 伴随生命科学进展,损害作用指标和概念将不停得以更新, 一些过去认为是非损害作用生物学作用,可能会重新判断为损害作用。
毒理学基本概念ppt
第11页
三、毒效应谱
当外源化学物经暴露吸收进入生物体内作用强度较低
通常在毒理学试验中所观察到效应,是否属于有害效应,主要依赖 于这种效应性质,往往需要教授判断。比如: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引发 血浆胆碱酯酶抑制不应该认为是毒性效应,仅可作为暴露标志物。
另外,一些试验研究外源化学物引发试验动物肝重量可逆性增
加可能是适应性反应,而不是毒效应,需要深入研究。
外源化学物损害作用(有害作用)也有称之为健康效应
------咱们人类最早对毒物认识,主要是动、植物中天然毒素以 及一些有毒矿物质,比如蛇毒、乌头、大麻、大黄和硫磺、铅、汞、 砷等。这些能够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靠游猎与采集可食动植物为生时 候,就注意到了一些对人、畜有毒动植物,以确保食用安全。
------以后,又逐步知道了利用有毒物质(如箭毒、乌头等)作为狩 猎工具和武器。
(剂量或浓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机体生理适应和抗
损伤过程相对较强时,机体保持相对稳定,仅有负荷增加
或生理意义不明确一些改变,不出现损害作用。
通常,机体这种自稳机制是有程度,假如外源化学
物作用强度较强(剂量和能度较高,相对作用时间较长),
引发损害作用,机体进行病理性适应,通常这种病理性适
应是可逆,包含组织改建、代偿性肥大和增生、化生等。
毒理学基本概念ppt
第8页
7 . 医用化学品 比如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剂型药品、用于诊疗化学物质, 各种造影剂、消杀剂(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各种传染病预防预案等)
毒理学基本概念
相对性和发展性。
毒效应谱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机体接触外源化 学物后可引起多种生物学变化,称为毒效应谱。
毒效应谱表现为: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甚至死亡
靶器官
靶器官 (target organ): 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
返回
毒 性
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该物
质的毒性(toxicity)。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 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需要较大 的剂量,才呈现毒性。但是一个物质的“有毒”与 “无毒”,毒性的大小也是相对的,关键是此种物 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 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 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 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物及其分类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的靶器官。 许多化学物质有特定的靶器官,另有一些则作用于同 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 制可能不同。 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靶器官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卫生毒理学
8. 军事毒物
9. 放射性物质
食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5/6/2022
6
化学物质分类(续)
♦ 按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 毒性级别 ♦ 毒作用性质和部位 ♦ 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5/6/2022
7
毒性及其分级
♦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
机体损害的能力。
♦ 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
5/6/2022
43
♦ 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
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单位为mg/ kg体重、mg/cm2皮肤等。
♦ 在接触环境污染物时,则根据空气、水、食
品等介质中存在的浓度(分别为mg/m3,mg /L和mg / kg)乘以进入体内的介质总量来 计算剂量。
♦ 当一种化学物质经由不同途径与机体接触时,
学物质,其毒性越高。
♦ 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
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 剂量是化学物质毒性的决定因素。
5/6/2022
8
影响毒性的因素
♦ 剂量 ♦ 接触途径 ♦ 接触期限、速率、频率
5/6/2022
9
★ 接触途径 同一种化学物质经由不同途径与机体接触 时,其吸收系数(即入血量与接触量之比) 不同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卫生毒 理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剂量;效应与反应;剂量-效应关
系和剂量-反应关系;剂量-反应(效应) 曲线;致死剂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 量;毒作用带。
♦ 熟悉:毒物及其分类;毒性及其分级;毒
性作用及其分类。非损害作用;损害作用
5/6/2022
2
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要求(一)学习目标1. 掌握毒理学中毒物、毒性、毒效应和剂量、反应、效应的概念、内涵及其关系。
2. 熟悉暴露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应用;毒性参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3. 了解安全限值概念及其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1. 毒性与毒效应的内涵。
2.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应用。
3. 毒性下限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二、学习笔记(一)毒性毒性(toxicity)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化学物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内在的固有的能力。
毒性是物质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根据毒物暴露剂量与时间不同,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根据引起的毒效应类型,毒性又可分为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
选择性毒性一般是指物种之间的毒性差异。
目前,选择性毒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现在认为,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个体内器官或系统之间(易感器官为靶器官)或和群体中个体之间(易感人群为高危险人群)。
(二)毒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为毒效应,也常称为毒性作用或毒作用(toxic effects)。
毒效应和毒性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内在属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是化学物内在毒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由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随剂量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构成,毒效应谱还可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
适应(adaptation)、抗性(resistance)和耐受(tolerance)是与毒效应相关的概念,但含义不同。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效应可进行以下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或全身毒作用3.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毒理学基本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正如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一个决然的分界,还存在亚健康状态和亚疾病状态一样,有时也难以判断化学物引起的到底是损害作用还是非损害作用。
1
2
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学改变、病理损伤、功能紊乱,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 特点: 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和不可逆的; 造成机体功能的各项指标改变; 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 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下降; 对其它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使机体正常形态和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毒性与其结构有关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 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在化合物结构中增加卤素就会使分子的极化程度增加,更容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增强。 基团的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电负性基团如硝基(-NO2)、苯基(-C6H5)、氰基(-CN)、醛基(-CHO)、酮基(-COR)、酯基(-COOR)、乙烯基(-CH=CH2)、乙炔基(-C≡CH)、三氟甲基(-CF3)等,均可与机体中带正电荷的基团相互吸收,从而使毒性增强。 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动物体内的酶对光学异构体有高度的特异性。当外源化学物为不对称分子时,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光学异构体。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损害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值仍在正常值范围内,可是在停止接触受试物后,这种差异在一段时间内仍继续存在。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值虽仍在正常值范围内,但是在机体处于功能或生化应激状态下时,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添加标题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添加标题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医学毒理学基础学习资料
解毒能力耗竭 解毒酶失活 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 解毒过程有时产生潜在有害副产物
第二节 靶分子的反应
▪ 反应的类型
非共价结合 共价结合 去氢反应 电子转移 酶促反应
▪ 毒物对靶分子的影响
靶分子的功能失调 靶分子的结构破坏
第三节 细胞调节功能障碍
▪ 毒物引起细胞调节功能障碍 (一)基因表达调节异常
第五节 血液毒理学研究方法
▪ 动物模型与血液检测 ▪ 体外骨髓实验及应用
第十三章 免疫毒理学
第一节 免疫生物学基础概述
▪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 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病理反应
第二节 免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 免疫抑制 ▪ 超敏反应 ▪ 自身免疫
第三节 免疫毒性作用的试验方法与评价
▪ 检测方案 ▪ 检测方法 ▪ 评价
第一部分 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一、描述毒理学 二、机制毒理学 三、管理毒理学 四、毒理学科学与艺术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性和毒效应
▪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几个基本概念: 毒理学,外源化学物,毒性,中毒,毒物
毒物的分类:9大类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性和毒效应
▪ 心脏毒性的毒作用机制 ▪ 血管毒性的毒作用机制
第四节 心血管毒性的检测与评价
▪ 心血管毒理学研究方法 ▪ 心血管毒理学实验方法 ▪ 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测与评价
第二十章 皮肤毒理学
第一节 概述 ▪ 皮肤作为毒物靶器官 ▪ 皮肤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皮肤毒作用类型和机制
▪ 接触性皮炎 ▪ 光毒理学 ▪ 痤疮 ▪ 色素异常 ▪ 肉芽肿 ▪ 荨麻疹 ▪ 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 ▪ 皮肤肿瘤
第2章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其中具有商业用途 已投入市场和使用者 包括工业用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 农药、化妆品 药品
超过 65 万种 约 7 万种 约 5 万种 约 1 万种 各约 4000 种 约 2000 种
2020/9/28
6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类
1.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 剂等;三聚氰胺事件
在通常情况下,因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质含有氮, 因此凯氏定氮法能准确测定蛋白质含量。但是如果往样品 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质,就可以造成凯氏定氮法的蛋白质 含量虚高。
2010年乳品新国标:在生乳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 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
10
三聚氰胺的影响层面
2020/9/28
4
毒物(poison):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 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 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020/9/28
5
2. 毒物的分类
人类最早接触的毒物是主要是动物植物中的天然毒素。而十 九世纪以来,大量化学合成品进入人类生产生活领域,人类 接触的毒物种类迅速增加。2002年登记注册的化学物质总数 为40718818 种,全球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品1500-2000 种。
2020/9/28
7
苏丹红
苏丹红Ⅰ、Ⅱ为三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人类未证实; 苏丹红Ⅲ、Ⅳ为三类致癌物,但其代谢产物为二类致癌物,
即人类可能的致癌物。
2020/9/28
8
三聚氰胺问题
三聚氰胺分子式是C3H6N6,含氮量为66.6%。三聚氰胺是 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 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毒理学PPT课件
7. 生物毒素 8. 军事毒物
环境毒理学
9. 放射性物质
19.09.2020
6
化学物质分类(续)
按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毒性级别 毒作用性质和部位 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19.09.2020
7
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 机体损害的能力。
✓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 学物质,其毒性越高。
10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1次或24小时内多次对 实验动物高剂量染毒。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至少1个月以 上,对动物反复多次低剂量染毒。
除了强度差别外,有时还有性质差别。
速率:相同化学物质即使染毒剂量相同,
吸收速率不同则中毒表现也将不同 。
频率:接触的间隔时间如短于其生物半减
期(t1/2)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排出量, 易于积累至一个高水平,从而引起中毒。 反之,如接触的间隔时间长于t1/2时,就 不易引起中毒(高剂量接触时除外)。
19
毒性终点(endpoint toxicity)
急性毒性试验毒性终点:受试物引起的 机体死亡;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毒性终点:受试 物造成的生理、生化、代谢等过程的异 常改变;
遗传毒性试验终点:受试物导致的基因 突变、染色体畸变、畸形、肿瘤形成。
19.09.2020
20
毒性分级
急性毒性:根据LD50将化学物质分为极 毒、剧毒、中等毒、低毒、微毒、无毒 等数个等级。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from a remedy.
化学物质分类
◆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
毒理学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1. 个体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完全相同 直线 2.个体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不一致,正态分布 ,对称S形曲线。 3.个体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不一致,偏态分布 ,非对称S形曲线。
(figures, next slide)
实验动物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分布和(2)剂量-反应关系的模式图
§MEANINGS OF ALL SEGMENTS OF THE CURVE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物和毒效应 §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结构-活性关系 §时间-反应关系 §选择毒性、靶器官和高危人群 §生物标志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已讲过) §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1 毒物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1.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外环境中存在
exogenous bioactive substances
是法规管理名词。 有阈值的: 无阈值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剂 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 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 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物的分类(按用途及分布范围):
(1)工业化学品
(2)环境污染6)生物毒素 (7)医用化学品 (8)军事毒物 (9)放射性核素
某些人有先天性的遗传缺陷,因而对于某些化学物表现出异常 (过强或过弱)的反应性。例子: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
胆碱酯酶(分解琥珀酰胆碱作用)/病人胆碱酯酶缺少 / 肌肉松弛时间长
§2 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和暴露特征 (一)剂量(dose, dosage) 1. 暴露剂量(exposure dose)
三、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毒理学中,随外源化学物剂量的增加,对机体 的毒效应强(程)度增加,或出现某种效应( 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增 加。
第二章__毒理学基本概念HYN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第一节毒物、毒性和毒效应一、毒物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内源化学物:机体内已经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物(t o x i c s u b s t a n c e,toxicant,poison)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进入机体,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为毒物。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that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remedy.——Paracelsus(1493-1541)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任何化学物质都有引起机体损伤的潜力⏹例如,药物在其治疗剂量范围内发挥疗效,而超出该范围达到中毒剂量时,则成为毒物。
⏹另一方面,人体内经常有痕量的铅、汞等重金属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重金属中毒。
⏹由此可见,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使二者之间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二、毒性与毒效应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能够引起机体损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某个靶器官组织或者某些高危人群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其它器官组织或者其他人群无害.☐反应停对人类和兔子有明显的致畸作用,但对大鼠和小鼠则无此作用。
☐脑是甲基汞的靶器官,肾是镉的靶器官。
☐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易发生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机体易发生肺癌。
☐肝炎伴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的危险性高。
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如细菌有细胞壁,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利用这些差异研制出来的各种抗菌药物,可以杀死致病菌而对人体细胞无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毒物的分类
化 学 物
农用化学品 工业化学品 化工产品 药物及医用化学品 食品添加剂 日用化学品 各种环境污染物 生物霉菌毒素 化学致癌物 军事毒物等
2. 毒素(toxin)
由活的机体产生,在生存过程中自身合成后存在于机体 内或排到机体外、对人和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的化学物
质。
植物毒素(phytotoxin)
电负性基团:硝基(-NO2)、苯基(-C6H5)、氰基(-CN)、酯 基(-COOR)、酮基(-COR)、醛基(-CHO)等,均可与机体中带 正电荷的基团吸引,使毒性加强。 ❖ 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
动物体内酶对光学异构体有高度特异性,不同的光学异构体的理化 性质、通透能力、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代谢速度均不相同,一般左旋异构 体对机体作用较强。
2.选择毒性 (selective toxicity)
• 系指一种化学毒物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 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 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
砷引起人类皮肤、肝、肺、胃肠道癌症,反 应
停引起人和猴等灵长类敏感,但对大鼠和小鼠等 实验动物不敏感。
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的情况下,该外源化学物引起的损害 作用达到社会“可接受的”危险性水 平。
三、毒性参数
• (一)致死剂量: • 绝对致死量 • 最小致死量 • 最大耐受量 • 半数致死量
1.绝对致死剂量.
•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l00)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 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如再降 低剂量,就有存活者。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 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高耐受性或高敏 感性的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的波动性。
•
※从定性和定量概念对xenobiotics可能与人类接触的
实际情况做出估计,包括可能接触的人群范围,可能受损
害的人数和程度。
•
※对xenobiotics在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对人群健康
损害的程度作出估计,并用定量与概念将其表示。
4.安全性(safety)
• 安全性与危险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 机体在建议使用的剂量和接触方式
细 菌 毒 素 ( bacterial toxin ) (endotoxin)
内毒素
外毒素
(exotoxin)
霉菌毒素(mycotoxin)
动物毒素(zootoxin)
(1)植物毒素(phytotoxin)
(2)细菌毒素(bactrial 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在细菌生活时不扩散、不释放 到环境中,仅当细菌死亡后崩解释放出来,其毒作用无 特异性(毒性及病理变化相似)。如鼠伤寒杆菌等。
的化学物中筛选特异性的医用药物等用于医学临床 、农业、畜牧业各个领域.
3.危险度与安全性
• (1)危险度(risk)
• 文献中也称危险性,系指一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 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一 般根据化学毒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和与机体 可能接触的程度,以定量的概念进行估计并用预 期频率表示。
• 对外来化合物的危险度进行估计是毒理学的主 要任务之一。
(2)危险度估计
• 危险度估计或称危险度评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
※从定性角度阐明xenobiotics对body可能存在的
adverse effect。
•
※以定量的概念确定body接触xenobiotics数量与其对
机体adverse effect的相关关系。
•
2.最小致死剂量
•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01)指化学物质引 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 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 能引起死亡。•-- 影响毒物来自性的因素影响毒物的因素
(1)理化性质:溶解度、解离度、pH、旋光 度等
(2) 化学结构: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基团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 光学异构与毒性的关系
❖ 功能团与毒性的关系:
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增加卤素,会使分子的极化性增加,更 易与酶系统结合,使毒性增大。CH4不具致癌作用,而CH3I,CH3Br、 CH3Cl均有致癌作用。 ❖ 基团电荷性与毒性的关系:
⑴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⑵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生物转化 过程的差异: ⑶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 ⑷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的修复 能力的差异:
•
-- 选择毒性的原因
选择毒性的意义
• 选择毒性反映了生物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使毒理学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至人发生困难; • 同样是由于选择毒性的存在,人类得以从不同
•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物质有毒与无
毒是相对的,任何一种化合物进入机体,只要达到一定剂
量,均能对健康产生有害作用。影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是
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
• ⑴与机体接触数量是决定因素。
• ⑵与机体接触的方式、途径。
• ⑶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
• ⑷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外毒素(exotoxin):在细菌生活时释放到环境中,且 有明显的毒作用特异性。如大肠杆菌,内毒梭菌等。
(3)霉菌毒素(mycotoxin):由霉菌产生。
(4) 动物毒素(zootoxin):由低等动物产生。
毒物作用的三个时相
• 毒物发生效应取决于机体吸收后分布全身,最后在靶器官 中达到一定剂量与该器官相互作用后,才出现毒性效应。 常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三个时相:
• 接触相(exposure phase) • 毒物动力相(toxicologytic phase) • 毒效相(toxic effect phase)
毒物
毒物存在的 剂型和剂量
可吸收的毒物
吸收、分布 代谢、排出
活性物质的 靶器官中与 有效剂量 受体相互作用
出现
效应
•
二.毒性、危险性、及安全性
1.毒性
第二章 动物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1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
• 1.毒物(Poison) • 在一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
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定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外 来)化学物质称为毒物(toxicant poison)。 • 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的这类物质称为 环境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