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4 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它处于平面几何学习的中期阶段。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几何证明、解三角形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全等三角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特别是SSS、SAS、ASA、AAS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和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课堂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和性质。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解决,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并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在八年级的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常对解决问题和探索数学概念充满热情。这些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快速理解和应用新的数学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的兴趣较弱,他们可能更擅长直观和形象的学习方式,需要更多的实际例子和实际应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有的则更倾向于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4.应用题:
(1)判断下列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三角形A:3cm, 4cm, 5cm
三角形B:3cm, 4cm, 5cm
(2)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求矩形ABCD对角线AC的长度。
(3)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D=90°。求梯形ABCD的面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学习全等三角形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包括三角形的性质、角度和边长的基本关系等。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够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几何定理和性质。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投影仪、白板、黑板、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剪刀、胶水等。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如学习通、雨课堂等,用于发布教学材料、布置作业和进行在线交流。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全等三角形》,是浙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四节内容。

在本章中学生已学过认识三角形、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三角形的高,构成本章内容的基础,为下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紧接着安排了本节课内容,由探讨一个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上升到探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后续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好基础。

课文中安排了一些美丽的全等图片及利用透明纸片进行折叠活动等情景,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提出了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基础课。

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不难,但利用概念说明三角形全等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同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叠合等方法判定两个图形是否全等;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力与过程目标: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

采用引导探究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另外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和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而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数学论中的直观性和可接受。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互相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教学难点: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全等三角形(一)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全等三角形(一)

全等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定义判定两个图形全等。

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掌握SSS及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知识点一、全等图形及全等三角形仔细观察下列各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全等图形: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E表示:△ABC≌△DEF对应顶点: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边:能互相重合的边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能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否是全等三角形?【例题】1、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B. C. D.【课堂练习】1、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2、下列各图形中,不是全等形的是()A. B. C. D.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几何语言:∵△ABC≌△DFE∴ AB=DE, BC=FE, 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D,∠B= ∠E ,∠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例题】1、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点E在线段AB上,若∠AED+∠BCE=52°,则∠ACD的大小为()A.25°B.26°C.27°D.28°2、如图所示,△ABC≌△AEF,AB=AE,有以下结论:①AC=AE;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个数是()A.1B.2C.3D.43、已知:△ABC≌△DCB,若BC=10cm,AB=5cm,AC=7cm,则CD为()A.10cmB.7cmC.5cmD.5cm或7cm【课堂练习】1、如图,△ABC≌△ADE,点A,B,E在同一直线上,∠B=20°,∠BAD=50°,则∠C的度数为()A.20°B.30°C.40°D.50°2、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20,AB=5,BC=8,则DF长为()A.5B.8C.7D.5或83、若△ABC≌△DEF,若BE=2,则CF的长为()A.2B.3C.4D.5知识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1、SSS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 ,5cm ,7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画法:画线段AB=5cm ;分别以A 、B 为圆心,4cm 和7cm 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C ;连结AC 、BC ;△ABC 就是所求的三角形。

1.4 全等三角形 说课稿: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 全等三角形 说课稿: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第4个单元,该单元主要讲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条件。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是理解和应用其他相关定理的基础,还在几何图形的分类、构造和证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且能够使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条件;–能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美感和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条件。

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如何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判定条件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而应用问题则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几个简短的问题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然后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能找到哪些例子属于全等三角形呢?2. 引入新知通过展示课件和幻灯片的方式,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条件。

首先,给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然后,详细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包括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和AAS(角角边)。

3. 知识点讲解利用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通过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指导学生进行判断。

强调判定条件的顺序要求,即如果前两个条件相同,则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只有两个条件相同,则无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数学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 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 教案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记法、符号的意义,读法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能较好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和对应边。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

4、学会找全等三角形,设计全等三角形,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边、角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温故,引入新课:看一看:(考考你的眼力):下图中的两副图片全等吗?(1)两X照片(2)飞机模型(3)两个略有不同的商标。

(4)两个三角形(位置不同)二、概念教学:1、让学生猜想,剪纸验证。

让学生探究后,教师讲授: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黑板上另外画出全等三角形)。

记做:ΔABC≌ΔDEF,“≌”表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5分)说一说:2、(课件中的两个三角形都标上字母)AB=7,BC=5,∠ABC=45°,∠BCA=70°,你能求出DE、EF的长及∠DEF、∠EDF的度数吗?为什么?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获得了什么经验?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学生回答为什么后,教师讲授:(1)、能完全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有:点A与点E,点B与点F,点C与点F。

(2)、能完全重合的边叫对应边:对应边有AB与DE,BC与EF,AC与DF,注意:相对应的字母应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3)、能完全重合的角叫对应角,对应角有:∠ABC与∠DEF,∠BCA与∠EFD,∠CAB与∠FDE(板书)。

注意:在平时的书写过程中,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反过来,这种标记相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图形。

(5分)三、巩固练习:3、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些我们平时喜欢的一些玩具:找一找:A 风车,用七巧板拼成的船。

请你在图中找出两对全等的三角形,并指出其中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4 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全等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解决几何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工具。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教具,如三角板、剪刀等。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全等三角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
应顶点,记作DEF
∆.

ABC∆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观察下图,
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24页的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 同步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 同步教案

1.4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借助具体情境,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等全等图形的概念发生过程,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2、会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判定两个图形全等;3、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4、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地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教学难点】例2是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该例的解题方法和过程表述,学生缺乏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播放课件显示“连连看”游戏的画面,思考如何快速成为“连连看”游戏高手,这其中蕴含什么数学知识。

总结:要成为本游戏高手,是要能快速找出游戏中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并且颜色也相同的图形”。

二、课本导学(一)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阅读与思考一:1、请阅读课文第22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①②③④观察以上各对图形,你发现了它们每对图形的和都相同,如果把每一对中的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它们能。

2、总结:能够的两个称为全等图形。

3、完成课文第22页“做一做”4、归纳:找出全等图形的要素有“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两个,即可以“完全重合”。

5、巩固:完成课文第24页“课内练习”第1题、“作业题”第2题。

(二)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阅读与思考二:阅读课文第23页第1、2、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叫做全等三角形.2、请同学们准备好一个含60°角的三角板,完成下面的操作:(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之后得到的图形,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变,还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2)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之后得到的新三角形,请观察它们的边、角的位置变化,完成以下问题:我们把互相重合的边或角,叫做或,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用符号“≌”表示,其中“∽”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全等.如图1.4-1,△ABC与△A′B′C′全等,记作△ABC≌△A′B′C′,对应顶点为:点与点A′,点与点B′,点与点C′;对应边为:AB与,AC与,BC与;对应角为:与∠A′,与∠B′,与∠C′。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案4一. 教材分析《1.4 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后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分类等。

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3.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动形象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巩固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4.运用例题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全等三角形的PPT课件。

3.练习题和测试题。

4.三角板和剪刀等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从中找出全等的三角形吗?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些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判定方法。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边边边定理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要求学生会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边边边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有利于证明几何题中角相等和线段相等的问题,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习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分类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完成边边边定理几何语言格式的书写,且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3.会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4.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教学重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复习回顾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教师讲授:钱塘江大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建成于1937年,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桥上有许多全等的三角形结构.学生认真听讲教师提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教师带领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学生回顾旧知,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跟随教师回顾旧知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导入有利于衔接新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进行切入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环节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教师活动2:△ABC和△A'B'C'全等,说出它们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答案:对应边:BC和B'C',CA和C'A',AB和A'B'对应角:∠A和∠A',∠B和∠B',∠C和∠C'思考:从六个条件中至少选出几个条件可以使得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讲授:一个条件:有一个角相等或一条边相等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角为50°的三角形和一条边为3cm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一个角相等或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学生活动2:学生回顾旧知,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定全等教师讲授:两个条件:有两个角对应相等、有两条边对应相等、或一条边,一个角对应相等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角为60°和一个角为45°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画出一条边为5cm和一条边为7cm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画出一条边为5cm和一个角为40°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一条边对应相等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动手操作:画出三个角都为60°的三角形,与同桌互相比较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教师讲授: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用刻度尺和圆规在一张透明纸上画△DEF,使其三边长分别为1.3cm,1.9cm和2.5cm.画法:如图1.画线段EF=1.3cm.2.分别以点E,F为圆心,2.5cm,1.9cm长为半径画两条圆弧,交于点D(或D').3.连结DE,DF (或D'E,D'F).△DEF(或△D'EF)即所求作的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互相重合吗?教师讲授:一般地,我们有如下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SSS ”).几何语言:在△ABC和△A'B'C'中∵{AB=A'B' BC=B'C' CA=C'A’∴△ABC≌△A'B'C'(SSS)教师讲授:让我们动手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把两根木条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可以自由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连结另两个端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随之改变.如果把另两个端点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根木条上,那么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架、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以起到稳固的作用.学生认真听讲,了解边边边定理的几何语言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认真听讲,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认知更直观,使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对数学结论的认可程度。

八年级数学浙教版上册教案:1.4 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浙教版上册教案:1.4 全等三角形

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步:课堂引入出示一组图片,并将它们粘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片。

老师准备了几组图片,现在请大家观察每组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生:每组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都一样。

师: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谁到前面来验证一下?生1:一同学到前面来验证(移动其中一图形与另一图形重合)生2:一同学到前面来验证(移动其中一图形与另一图形重合)生3:一同学到前面来验证(移动其中一图形与另一图形重合)师:它们能……生齐答:能够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很棒,上面几组图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

数学中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形。

师:板书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形。

【评析】创设富有新意,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中,教师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能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此过程的关键所在.师:那现实生活中有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生1: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生2:人和镜子里的像是完全重合的师: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形?并指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2)生:它们不是全等形。

在图(1)里的两个图形都是八边形,但是它们的大小不相同。

在图(2)中两个图形都是由三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组合而成的,帮他们大小相同,但形状不相同。

师:同学们他回答的好吗?(好!)那是不是应该掌声鼓励。

(啪啪。

)这位同学不仅观察力很棒,并且语言组织能力也强。

同学们也要像他一样不紧要善于观察更应该要善于总结。

如果上面两组图形不是全等形,那么全等形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呢?生:全等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

师:哦。

说的很好。

(板书)全等形的特征:全等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评析】在活动中,教师重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师:(活动)既然只要保证形状大小相同就可以得到全等形,那么请同学们在纸板上动手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把它们取下来。

1.4全等三角形-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全等三角形-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 全等三角形-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3.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作证明。

二、教学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2.能够应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例法;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1. 概念和性质1.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边角对应相等、角对应相等、边对应相等可以推出全等);3.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几何意义,描绘全等三角形的图形。

2.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1.在ABCDE五个点中,给出三条边分别为AB、BC、AC的三角形ABC和ADE,让学生求证当AE=AB,DE=BC时,∠DAE=∠ABC,并写出证明过程;2.在右边的图形中,给出两条边分别为AB、AC的三角形ABC和ADE,让学生分析余下的两条边DE和BC是否相等,并作证明;3.在三点共线情况下,给定等边三角形ABC和DEF,即AB=AC, DE=DF,且∠FDE=∠CAB,让学生证明EC=FB,并写出证明过程。

3.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1.提出一个具体问题,例如:在图形中,∠E=∠H,AD ⊥ EF,DE ⊥ AC,垂足分别为B、G,证明BE=GH;2.让学生分析该问题的条件,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几何关系,运用全等三角形作出正确证明。

六、教学评价1.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3.能够指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作证明;4.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年级-浙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

八年级-浙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4 全等三角形每对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问题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1)(2)(1)不是,大小不同;(2)不是,形状不同.问题3、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吗?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 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2.两个正方形是全等图形.(×)3.面积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图形.(×)二、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全等图形?如图,验证下面的两个三角形是否是全等图形?你是怎么判断的?平移后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所以它们是全等图形.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可以得到与原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的位置改变,但形状、大小不变.平移两个图片,你会发现什么?平移后,顶点A、B、C和顶点D、E、F一一对应重合;边AB、BC、AC和边DE、EF、DF一一对应重合;∠ A、∠B、∠C和∠D、∠E、∠F一一对应重合.重合的顶点称为对应顶点;重合的边称为对应边;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例:指出下列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解:△AOC≌△BOD因为∠A与∠B是对应角,所以其余的对应角是:∠AOC与∠BOD,∠ACO与∠BDO;对应边是:OA与OB,OC与OD,AC与BD.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对应顶点会变吗?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有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对应顶点不会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大小均没有变化.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几何语言:∵△ABC ≌△DEF,∴AB =DE,BC =EF,AC =DF∠A =∠D,∠B =∠E,∠C =∠F解:∵∠A=50°,∠B=48°(已知),∴∠C=180°-50°-48°=8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BC≌△DEF(已知),∴∠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E=A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F=82°,AB=10 cm.【点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不要将对应边(对应角)弄错,也就是要求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书写规范.1.判一判.(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 已知:△ABC ≌△DEF.(1)若DF =10 cm,则AC 的长为 10cm ;(2)若∠A =100°,则∠D 的度数为 100° .3.如图,△ABC≌△ADE,如果AB=5 cm,BC=7 cm,AC=6 cm,那么DE的长是( C )A.6 cm B.5 cmC.7 cm D.无法确定解析:∵△ABC≌△ADE,∴DE=BC,∵BC=7 cm,∴DE=7 cm.如图,DE=BC(AB≠AC),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作出()个.A. 2个B.4个C.6个D.8个解析:不妨设△FDE与△ABC全等,由于DE=BC,故点A与点F对应,点B、C与点D、E有两种不同的对应方法:(1)当点F在DE上方时,可作下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2)当点F在DE下方时,可作图(2)所示的两个三角形.规律总结: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关键要找准对应顶点,然后根据对应顶点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本质,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度量,边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

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应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变换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几何画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同时,给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几组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三角形的边和角,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几何问题,如: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在三角形剖分,三角形拼接等问题中,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1.4 全等三角形 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1.4  全等三角形  教案

1.4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借助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识图、推理和有条理地表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生活中具体情境抽象出全等图形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考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1.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难点: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观察下列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每一对中的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它们能重合吗?【探究新知】能够的两个图形称为图形。

【练一练】下列各对图形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1)边长为5cm的两个正方形。

(2)三个角都为30°,60°,90°的两个三角形。

(2)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创设情境】如图△ABC和△DEF是全等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A EFBD图(1)C图形2D C B A 图形3F E D C B A 图形421DC B AC B 【探究新知】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 。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 ,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 ,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 。

如上图,△ABC 和△DEF 全等,点A 和 , 和点E ,点C 和 分别是对应顶点;AB 和 , 和EF , 和DF 分别是对应边;∠A 和∠D , 和 ,∠C 和 分别是对应角。

“全等”可用符号“≌”来表示,如△ABC 和△DEF 全等,记做“△ABC △DEF ”,读做 “三角形ABC 全等于三角形DEF ”。

【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练一练】如图2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B 和DC ,AC 和DB 是对应边, 用符号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BC ≌△ ,还有一组对应边是 和 ,对应角是∠BAC 和 ,∠ABC 和 ,∠ACB 和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教师提问: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已经有哪些方法?教师带领回顾:教师活动2:教师提问: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 △A′B′C′,使∠C′=90°,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作法:(1)画∠DC’E=90°;(2)在射线C’E上截取B'C'=BC;(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D于点A';(4)连接A'B'.教师提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教师讲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教师提问:你可以用几何语言表述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吗?教师讲授:几何语言:∵∠C=∠C′=90°,∴在Rt△ABC和Rt△A′B′C′中,∴Rt△ABC≌Rt△A′B′C′(HL).教师提问:你可以用数学的语言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吗?已知:如图,在△ACB和△A'C'B'中,∠C=∠C'=Rt∠,AB=A'B' ,AC=A'C'.求证:Rt△ABC≌Rt△A'B'C'.分析:因为AC=A'C' ,所以可考虑以AC为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和Rt△A'B'C'全等,然后只要证明所作的直角三角形和Rt△ABC全等.证明:如图,延长BC至D,使CD=B'C',连结AD.∵AC=A'C' (已知),∠ACD=Rt∠=∠C', CD=B'C'∴△ADC≌△A'B'C'(SAS),∴AD=A'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AB (已知)∴AD=AB.又∵AC⊥BD,∴BC=D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而AC=AC(公共边),∴△ADC≌△ABC (SSS),∴△ABC≌△A'B'C'. 学生听讲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和讲解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听讲AB=A′B′, BC=B′C′,教师活动3:例1.已知:如图1,P是∠AOB内一点,PD⊥OA,PE⊥OB,D,E 分别是垂足,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分析:如图2,要证明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可以转化为证明射线OP平分∠AOB.证明:如图2,作射线OP .∵PD⊥OA,PE⊥OB(已知),∴∠PDO=∠PEO=Rt∠.又∵OP=OP(公共边),PD=PE(已知),∴Rt△PDO≌Rt△PEO( HL).∴∠1=∠2,即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角平分线的定义)。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 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 教案

1.4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经历全等图形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2、会用全等图形的的定义判定两个图形全等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4、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难点:例题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该范例的解题方法和过程表述,学生缺乏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几幅有意思的图,并说说你的感想?【设计意图】:生活中有许多相同的图案组成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全等图形的美,为接下去学习全等图形做铺垫,引起学生学习全等图形兴趣。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由4对图形组成,学生会发现他们每一对都一样,可能会说出“一模一样、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教师:像这类形状相同、大小同等的图形可是重叠,我们把两个能够重叠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发现两个图形形状、大小都相等可以重叠,引出全等图形的概念。

活动一::火眼金睛辨图形:找出下列图形中分别与①②③是全等的图形。

针对g,有些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适当提醒:全等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得到教师提问:为什么不选c?学生可能回答:大小不一样总结:形状、大小相同,位置可以不同【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对学生全等图形的定义的理解,并利用定义判定两个全等图形全等活动二:你说我说共交流你能再举一些生活中全等的图形吗?例如:同一张底片洗出的照片两张一起剪出来的窗花等【设计意图】:举出生活中全等的图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体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活动三:集思广益下定义画在透明纸上的△ABC和△A’B’C’是全等图形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可能回答:通过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发现他们是重叠的,然后判断是全等图形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着重学习全等三角形(给出课题,板书)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如A和A’、B和B’、C和C’;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如AB和A’B’、BC和B’C’、CA和C’A’;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如∠A和∠A’、∠B和∠B’、∠C和∠C’“全等”符号:≌如:△ABC≌△A’B’C’注意点: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三的小问题,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给出课题问题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利用手头上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固定一个三角形,摆放另一个使其拼凑成一个新的图形,分组操作要求第一组有对顶角,第二三组有公共边,第四组有公共角,画出图形并标上顶点字母,写出对应边和对应角.学生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思考:观察这些图,怎样正确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有简便方法吗?有对顶角,对顶角是对应角有公共边,公共边是对应边有公共角,公共角是对应角大对大,小对小;(大边对大边,小边对小边. 大角对大角,小角对小角)可以利用“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方便找对应角、对应边【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对应边对应角,总结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并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基本图形,全等三角形也是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得到的问题二:观察这些图形,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问题三:填空∵△OAC≌△OBD∴OA=OB, OC=OD, AC=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 ∠B, ∠C= ∠D , ∠AOC= ∠BO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设计意图】: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练习和巩固例题解析、当堂练习例:图1,AD平分∠BAC,AB=AC,(1)△ABD与△ACD全等吗?(2)BD与CD相等吗?∠B与∠C呢?请说明理由解:∵AD平分∠BAC∴∠1=∠2 因此将图形(图1)沿AD对折时,射线AC与射线AB重合∵AB=AC∴点C与B重合,即△ABD与△ACD重合(图2)∴△ABD≌△ACD∴BD=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教师总结: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4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1.4 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学习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学的其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联系和应用能力,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能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全等三角形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以便于直观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学习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剪刀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例如:在制作衣服时,需要测量身体的尺寸,这里的尺寸就是一个全等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全等三角形》,是浙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四节内容。

在本章中学生已学过认识三角形、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三角形的高,构成本章内容的基础,为下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做好准备.因
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紧接着安排了本节课内容,由探讨一个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上升到探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后续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打好基础。

课文中安排了一些美丽的全等图片及利用透明纸片进行折叠活动等情景,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全等图形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提出了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基础课。

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并不难,但利用概念说明三角形全等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同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叠合等方法判定两个图形是否全等;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力与过程目标: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

采用引导探究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

另外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和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而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数学论中的直观性和可接受。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互相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展示几组图形(全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猜想,再利用动画效果进行验证,使学生对图形的全等有了感性认识。

情景2:利用动画,将展示的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两个图形一模一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概念。


二、学习概念,探讨性质。

1、板书概念1: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全等图形的例子吗?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讨论、举例,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3、剪一剪:利用剪刀,你能剪出一些全等的图形吗?(学生间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学生不难理解。

通过学生举例和动手操作,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体验
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4、做一做:教科书第22页,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让学生用透明纸进行验
证。

(揭示课题)再用多媒体作动画演示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同时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

5、板书概念2: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有概念1为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2。


6、看一看:(如下图用动画演示,把△ABC 移到△DEF 的位置,让学生看见在
移动的过程中△ABC 与△DEF 会互相重合,再让学生填空。


如果△ABC 与△DEF 会互相重合,顶点A 与顶点___重合,顶点B 与顶点___重合,顶点C 与顶点___重合。

AB 边与_____ 边重合, BC 边与 _____ 边重合,AC 边与_____边重合。

∠A 与_____重合,∠B 与 _____重合,∠C 与 ___重合。

设计意图:在动画演示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看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的边会重合。

7、引出相关的概念: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记作:全等的符号为“≌”。

注意: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
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例如:如图,△ABC 与△A′B′C′全等,记作△ABC ≌△A′B′C′,
对应顶点为:点A 与点A′,点B 与点B′,点C 与点C′;对应边为:AB 与A′B′,
AC 与A′C′,BC 与B′C′;对应角为:∠A 与∠A′,∠B 与∠B′,∠C
与∠C′。

注意:记全等三角形时,应将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C B A F
E D
8、猜一猜:同桌间相互合作,拿出事先准备的规格相同的30 0三角板,分别指出它们的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并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来。

猜猜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数量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9、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动手实践与猜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归纳其性质。

10、几何语言:如上图:∵△ABC≌△A′B′C′
∴AB=A′B′,AC=A′C′,BC=B′C′,
∠A=∠A′,∠B=∠B′,∠C=∠C′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领会符号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11、试一试,摆一摆:用符号来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并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O
设计意图:本题用动画演示,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
的角是对应角。

12、想一想: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找出下图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A
O
E
B
C
D A
B
B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与三角形的位置没关系。

并巩固全等图形的概念,并加强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三、理清思路,体验应用。

1、例 如图, AD 平分∠BAC ,AB=AC ,△ABD 与△ACD 全等吗?BD 与CD 相等吗?∠B 与∠C 呢?请说明理由。

分析:利用概念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应强调“能够重合”这四个字,并建议利用活动投影片或通过动画,将△ADC 沿边AD 翻折。

解: ∵AD 平分∠BAC
∴ ∠1= ∠2,因此将图形沿AD 对折时,射线AC 与射线AB 重合.
∴点C 与点B 重合,也就是△ABD 与△ACD 重合
∴ △ABD ≌ △ACD
∴BD=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解题思路,师生共同完成解题步骤,注意
格式应规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解后反思:(1)、沿AD 对折,使射线AC 与AB 重合时,应注意先满足角相等。

(2)、解题时,应培养学生观察每一步得到的条件是什么,加深学生对
已学定理的应用和理解。

解后反思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练一练:
(1)△ABC ≌ △BAD ,A 和B 、C 和D 是对应点,如果 AB=5cm , BD=4cm ,AD=6么BC 的长是 ( ) D B C
A
A )6cm (
B )5cm (
C )4cm (
D )无法确定
(2)在上题中, ∠CAB 的对应角是( )
(A)∠DAB (B) ∠ DBA (C) ∠ DBC (D) ∠ CAD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拓展新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备选例题:
1、如图,△ABC ≌△EFD ,A 和E 、
B 和F 是对应顶点,则它们的对应边是 。

2、如图,将△ABC 绕其顶点A 顺时针旋转30 o 后,得△ADE 。

(1)、△ABC 与△ADE 的关系如何?
(2)、求∠BAD 的度数。

设计意图:第1题是巩固学生对对应边的理解,第2题说明通过旋转后所得的三
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去回顾、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

五、总体设计思路: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全等图形的观察,并利用电脑动画效果,使学生对全等图形有了感性认识。

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全等图形的特征,再通过剪一剪,
C A
D O B
D A B C
E
F A
D E C B
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全等,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然后利用透明纸的覆盖,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利用三角板的重叠效果,使学生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理解,体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建构新知 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再创设情
境,引导探

发现全等三角形性质 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