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
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关系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成人依恋和情绪智力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界的热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和情绪智力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系统梳理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为引言、成人依恋理论概述、情绪智力理论概述、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情绪智力现状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促进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策略和结论。
2 成人依恋理论概述2.1 成人依恋的定义与分类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成年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的情感倾向和行为模式。
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并在他的依恋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
成人依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依赖,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和冲突。
2.焦虑型依恋:这类个体对伴侣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常常担心伴侣对自己的关爱程度,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焦虑和紧张。
3.回避型依恋:这类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较低程度的信任和依赖,对伴侣的亲密需求较低,有时甚至抗拒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2.2 成人依恋的形成与发展成人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早期亲子关系、个体经历和性格特点等。
以下是这些因素对成人依恋发展的影响:1.早期亲子关系:个体的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引言: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迈向成人的重要阶段,不仅意味着离开家庭成为独立个体,还要适应学业压力、建立社交关系等多重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人依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原因以及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1.1 成人依恋与婴幼儿依恋的区别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成人依恋与婴幼儿依恋存在一定的区别。
成人依恋是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家庭、友谊和爱情等亲密关系产生的依赖与关注。
与婴幼儿依恋不同的是,成人依恋具有更为复杂的心理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情感上的依赖,还包括对他人欢乐、悲伤等情绪状态的共享。
1.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表现形式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对恋人、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依恋。
在恋爱中,大学生常常对恋人的表现和态度高度关注,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意产生强烈的需求。
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可能更依赖于父母的经济支持和情感安抚。
而在朋友之间,大学生也希望能获得友谊中的支持和理解。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原因2.1 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依恋样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大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安全的依恋样式,并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可能会转化到恋爱或友谊中。
相反,如果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体验到冷漠、忽视甚至虐待,可能会导致不安全的依恋样式。
2.2 心理成熟度不足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心理成熟度方面可能还不足够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成熟度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特殊需求,从而表现出成人依恋的特征。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尊的关系3.1 自尊与依恋的关系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研究发现,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成人依恋样式,他们对情感支持和关注的需求较强烈。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引言大学期间是青少年转变为成年人的重要阶段,也是职业决策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成人面临着依恋关系、自我分化、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他们职业决策困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关系、自我分化、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结构关系,旨在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依恋关系与职业决策困难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在大学生成人时期,他们面临着与家人依恋关系的转变和与同伴依恋关系的加强。
中国社会中,传统家庭观念和“家长意见重于一切”的观念使得大学生成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家庭的强烈影响,这种依恋关系的影响可能导致他们职业决策过程中的犹豫、困惑和焦虑。
大学生成人在自我分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依恋关系中,能够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盲目依赖和服从他人。
研究表明,自我分化程度越高的个体,其职业决策过程中更加独立和坚定,相反,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外部依恋关系的影响,职业决策困难更加明显。
大学生成人的自我分化水平也会对其职业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了依恋关系和自我分化,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家庭支持和同伴支持两大类。
研究发现,足够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个体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包括职业决策困难。
在大学生成人时期,他们面临着成年人的自我责任和社会支持的转变。
家庭和同伴成为了他们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
如果大学生成人能够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他们在职业决策上会更加理性和自信;相反,缺乏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成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缺乏信心,更容易产生职业决策困难。
依恋关系、自我分化、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关系。
依恋关系和自我分化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成人的职业决策困扰。
一个不能独立思考和决策的大学生成人,往往会在职业规划中迷茫和犹豫。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引言:大学生时代被认为是一个人从青少年走向成年的重要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面临着来自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抑郁情绪因此而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社会支持两个因素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尝试探索它们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抑郁的关系1.1 成人依恋的概念与特点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成年期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和依赖,成人依恋的发展主要受到童年早期依恋经历和亲密关系发展的影响。
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研究发现,相较于安全型依恋者,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1.2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抑郁的关系大学生时期是个体从青少年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此时的依恋模式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例如,焦虑型依恋者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孤独,从而增加抑郁的风险。
而回避型依恋者则更倾向于避免情感的接触和亲密关系,导致缺乏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也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2.1 社会支持的概念与类型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可以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实质性和情感性的支持,可以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师生支持等。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提供情感支持等积极作用。
2.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大学生时期是人际关系最为丰富和多变的时期,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师生支持都与抑郁情绪有显著相关。
缺乏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而有良好社会支持网络的大学生则更能够应对压力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综合关系3.1 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的关系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成人依恋和人格特点是心理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和适应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成人依恋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在成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依恋行为和情感反应,它是从儿童期依恋模式延续和发展而来的重要心理特征。
成人依恋的类型和质量直接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人格特点的相关理论,包括人格特质的分类、测量及其在个体差异中的表现。
人格特点是个体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稳定组合,它在个体的心理功能和适应环境中起着核心作用。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需求。
接着,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
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手段,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以揭示不同依恋类型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还将讨论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基于研究发现,提出针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和人格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人格培养建议。
通过加强依恋安全教育、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等措施,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成人依恋理论起源于 Bowlby (1969, 1973, 1980) 的工作,他提出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强烈而持久的情感纽带。
随后的研究者们,如 Ainsworth (1978) 和 Main (1990),进一步发展了依恋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成人关系中。
这些研究表明,依恋风格在成年后仍然稳定存在,并影响个体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行为。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心理特征,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依恋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其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人依恋方面,大学生因受到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这对其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牺牲动机则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愿意为他人付出和牺牲的内在驱动力,对于维持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亲密关系满意度,它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某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成人依恋量表、牺牲动机量表和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以安全型依恋为主,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问题。
不同依恋类型的学生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时,表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二)大学生牺牲动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牺牲动机普遍较高,多数学生愿意在亲密关系中为对方付出和牺牲。
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牺牲动机,这与其个人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具体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而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学生在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上相对较低。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1.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成人依恋作为个体与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的早期情感联系模式,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首先概述了成人依恋、自尊和社会支持的概念。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2.文献综述成人依恋理论起源于Bowlby(1969)和Ainsworth等人(1978)对幼儿依恋模式的研究,后来扩展到成年,特别是Hazard和Shaver (1987)提出的成人依恋三分类模型,包括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
这一理论框架强调了亲密关系中个体行为模式、情绪反应和心理表征与其早期依恋体验的连续性(Collins-Feney,2000)。
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学者们通常关注其对个体心理健康(Mikulincer-Shaver,2015)、人际关系(Scharfe-Bartholomew,1994)和压力应对能力(Mikulinser et al.,2003)的影响。
具有安全依恋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心理适应性、更健康的人际沟通模式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Feeney-Noller,1996),而回避型和焦虑型冲突依恋可能与心理困扰、关系冲突和生活质量较低有关(Bartholomew-Horowitz,1991)。
自尊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Rosenberg,1965),是对个体自身价值的全面评价。
在大学背景下,自尊对学生的学业成绩(Marsh-Craven,2006)、心理健康(Orth et al.,201)和社会功能(Leary et al.,2007)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成人依恋是个体在成年后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延续和表现,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感稳定等密切相关。
牺牲动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愿意为对方做出妥协和牺牲的心理倾向。
而亲密关系满意度则是个体在恋爱或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其依恋模式、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质量。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
问卷包括成人依恋量表、牺牲动机量表和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以测量大学生的依恋模式、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
同时,结合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1.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多样,其中安全型依恋占比较大;牺牲动机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表现出愿意为亲密关系做出妥协和牺牲的倾向;亲密关系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2.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与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具体表现为安全型依恋的学生更愿意为亲密关系做出牺牲,且其亲密关系满意度也较高;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学生在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上表现较差。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及其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
成人依恋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他人的情感依赖模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成人依恋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还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及其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成人依恋的理论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其与相关人格特质(如自尊、自我控制、情绪稳定性等)之间的关系。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大学生成人依恋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成人依恋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依恋理论自Bowlby(1969)提出以来,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依恋是指个体与特定对象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纽带,它是个体早期生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依恋理论逐渐被应用于成人阶段,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还与其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成人依恋的测量,目前较为常用的工具是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ECR)。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社会对他们的重要要求之一。
然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感依恋问题成为影响他们与他人良好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1.1 家庭依恋与成人依恋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与家庭的依恋较过去有所减弱。
然而,新的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压力增加,往往使大学生重新体验到了与家庭的依恋。
家庭依恋对于个体的情感发展和自我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成人依恋表现出情感需要家庭感的特点,如对家庭成员的关注、倚赖和寄托等。
1.2 社交依恋与恋爱依恋除了家庭关系,大学生还面临着无法避免的社交和恋爱问题。
在面对新的社交环境时,大学生成人依恋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注和寄托。
大学生普遍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如果无法获得外部的关爱,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孤独感增强等问题。
此外,大学生的恋爱依恋也是影响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那些更加倚赖于他人的大学生而言,恋爱依恋往往表现为对伴侣的过分依赖和不安全感。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2.1 自我认同与人际交往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往往体现在他们对自我认同的建构上。
在情感上寻求安全感的大学生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渴望他人认可的倾向。
同时,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追求他人所期望的样子,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和不稳定。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过分依赖他人的情况,而不具备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2.2 承诺与人际交往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还可以从承诺的角度来解读。
成人依恋较强的大学生往往有着更强的依赖他人的情感需求,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回避与他人的交往冲突,以避免对方的反对和冲突带来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到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交流和合作。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引言大学生是一个关键的人生阶段,他们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决策,其中包括职业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经历着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成人依恋成人依恋指的是个体在与伙伴建立关系时表现出的情感和亲近的倾向。
成人依恋通常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
研究表明,成人依恋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
安全型成人依恋与适应性决策行为、更健康的职业成就有关。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成人依恋与决策困难和不良的职业成果有关。
自我分化自我分化是一个人在个性发展过程中独立性和与他人联系之间的平衡。
高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能独立思考、做出决策,而低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自我分化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高度自我分化的个体更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而低度自我分化的个体则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困惑和犹豫。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他人对个体提供的情感、信息和实质性的帮助。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供信息和建议,减少不确定性,增加自信,从而降低决策困难。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困难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和犹豫。
这种困难可以来自个体的不确定性、焦虑、因果解释和社会期望等。
职业决策困难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和幸福感有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及其结构关系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关系成人依恋、自我分化和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困难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成人依恋通过影响个体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和决策风格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自我分化通过影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对自己的认知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社会支持通过提供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来帮助个体减少决策困难。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_归因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_归因的中介作用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 归因的中介作用引言:大学是一个浪漫的年龄阶段,许多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开始建立感情关系。
然而,他们的依恋风格和亲密关系的质量会对他们的感情稳定性和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侣的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归因的中介作用。
一、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的关系:1. 成人依恋: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寻求安全感和依赖的需求方式。
研究发现,大学生情侣的成人依恋风格对他们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安全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质量正向相关,而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风格与亲密关系质量负向相关。
2. 亲密关系质量:亲密关系质量是指情侣之间的信任、满意度、亲密感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表现。
研究表明,亲密关系质量与夫妻或情侣的幸福感和感情稳定性密切相关。
良好的亲密关系质量有助于提高感情的满足度和夫妻或情侣的幸福感。
二、归因对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归因是个体为了解释心理和行为事件而进行的对内和对外因素的解释。
大学生情侣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困难和冲突时,会进行归因,以揭示原因和寻找解决办法。
归因过程可以中介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
1. 归因类别:根据内外因素和稳定性、可控性的区分,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归因、外因归因、稳定性归因和可控性归因等不同的类别。
内因归因主要指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于个体内在特质或行为,而外因归因则将其归因于外部环境和他人行为。
稳定性归因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为永久存在,而可控性归因则将其归因为可以通过个体行为来改变。
2. 归因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归因在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扮演着中介的角色。
例如,当大学生情侣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安全依恋者倾向于进行可控性和内因归因,他们更愿意主动解决问题,不会将责任全部归因于对方。
这样的归因方式有助于改善亲密关系质量,增强彼此的沟通和理解。
相反,回避依恋者和焦虑依恋者倾向于进行外因归因和稳定性归因,他们容易将困难和冲突归因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并认为这些问题无法解决或长期存在。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引言: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经历了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转变。
人际关系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恋爱是大学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
然而,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往往受到其成人依恋类型的影响。
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的关系。
一、成人依恋1. 成人依恋的定义和类型成人依恋是指人们在成年阶段对他人的情感、信任和归属感的需求和态度。
根据Bowlby的研究,成人的依恋类型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对他人充满信任,能够积极寻求支持和保护,同时具有独立性;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独立,拒绝依赖他人,内向且不太表达情感;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常常担心他人的离开,对关系的稳定性心存恐惧,需要持续的接触和反馈。
2. 影响成人依恋的因素成人依恋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个人心理特点等。
例如,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童年环境对于发展安全型依恋至关重要。
而一些负面的早期经历,如亲子关系冲突、缺乏关爱等,可能导致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的形成。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特点1. 大学生安全型依恋的特点相比其他依恋类型,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大学生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经历了独立和成长的过程有关。
安全型依恋的大学生在恋爱中更容易表达情感,更好地应对关系冲突,并且通常拥有更稳定的恋爱关系。
2. 大学生回避型依恋的特点大学生中回避型依恋的比例较低,但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个体。
回避型依恋的大学生倾向于独立,不愿意过多地依赖他人,对恋爱关系持有较为冷漠的态度。
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可能会避开亲密接触和情感表达,对伴侣的期望和需求相对较少。
3. 大学生焦虑型依恋的特点相较于其他依恋类型,焦虑型依恋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低。
然而,一些大学生成人在恋爱中可能仍然表现出焦虑的依恋样式。
这类大学生对关系稳定性和伴侣的反应过度关注,必要时会采取过渡的亲密行为来保持关系的稳定。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的质量尤为重要。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高校心理教育和人际关系指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二、文献综述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倾向和模式。
牺牲动机则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愿意为对方做出个人牺牲的倾向。
而亲密关系满意度则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过去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成人依恋模式有助于建立高满意度的亲密关系,而牺牲动机在维持关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三者的关系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成人依恋、牺牲动机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数据。
问卷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并针对大学生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数据收集完成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果1.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点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较为健康,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安全的依恋特征。
其中,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是两种较为常见的非安全依恋类型。
2. 大学生牺牲动机的特点在亲密关系中,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牺牲动机,但牺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差异。
其中,情感型牺牲动机和责任型牺牲动机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3. 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满意度整体较高,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影响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双方沟通、信任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4. 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成人依恋、牺牲动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成人依恋对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影响_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
成人依恋对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影响_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成人依恋对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引言:恋爱是大学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和幸福感具有深远影响。
而成人依恋则是影响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依恋如何对大学生恋爱满意度产生影响,并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在这种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一、成人依恋与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关系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对亲密关系产生的情感依赖和期望。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的成人依恋类型将影响其恋爱满意度。
根据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安全依恋者更容易建立和维持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而回避依恋者则倾向于独立和疏远,焦虑依恋者则更容易出现担心和不安的情绪。
因此,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满意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Simpson等人(1992)的研究,安全依恋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更加满意,而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大学生则更容易感受到不满和不安。
这表明成人依恋与大学生的恋爱满意度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了解成人依恋对大学生恋爱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恋爱至关重要。
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亲友、同伴和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对恋爱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拥有更多社会支持的大学生在恋爱中更加满意。
这是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信息上的帮助以及行为上的支持。
获得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构建健康稳定的恋爱关系,从而提高恋爱满意度。
那么,成人依恋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恋爱满意度产生影响呢?研究发现,安全依恋者通常能够积极主动地争取和获取社会支持,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恋爱中的支持和帮助,更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从而增强恋爱满意度。
相反地,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大学生可能对寻求社会支持存在障碍。
回避依恋者可能过度独立和自立,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导致在恋爱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从而降低其满意度。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关系的研究背景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成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大学生成人的依恋自我分化水平与其职业决策困难有一定的关联性,而社会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职业决策困难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结构关系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
深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成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成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从而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好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大学生成人的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结构关系,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对大学生成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概念,探讨其内涵和特点,以及其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探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影响机制,了解社会支持如何促进或阻碍大学生成人的自我分化过程;接着,研究职业决策困难对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影响,分析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困难对大学生成人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对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结构关系,探讨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理解大学生成人的心理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帮助大学生成人有效应对挑战和困难提供启示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研究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在于为大学生成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特点和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互动过程。
研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外部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为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提供参考。
异地恋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沟通姿态的中介作用
异地恋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沟通姿态的中介作用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异地恋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沟通姿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异地恋作为一种特殊的恋爱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并不罕见。
由于地理距离的隔离,这种恋爱模式对个体的情感依恋和沟通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成人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童年时期的依恋经历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依恋风格,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包括恋爱关系。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异地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及其对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沟通在异地恋中的重要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沟通姿态如何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的数据,以期为理解异地恋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提升其恋爱关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文献综述在撰写《异地恋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沟通姿态的中介作用》文章的“文献综述”部分时,我们将首先概述异地恋、成人依恋、恋爱关系满意度以及沟通姿态这四个关键概念的相关研究。
接着,我们将探讨这些概念在异地恋背景下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沟通姿态如何在这些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我们将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异地恋,或称为远距离恋爱,是指情侣双方因地理距离而分隔两地的一种恋爱模式。
异地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维持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提高关系满意度。
研究发现,信任、沟通、承诺和情感支持是维持异地恋的关键因素(Stafford Dainton, 2006)。
异地恋情侣通常需要更高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Guldner Swensen, 1995)。
成人依恋是指个体在其成年期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和维持亲密、安全感的倾向。
成人依恋风格通常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Fraley, 2002)。
研究表明,成人依恋风格与个体的恋爱关系满意度密切相关。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而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面临更多关系问题(Mikulincer Shaver, 2007)。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依恋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探讨个体如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时。
成人依恋作为依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成年人在情感和行为上对他人的依赖和亲近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各种情感挑战和社交压力,因此研究他们的成人依恋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情绪体验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情绪体验的变化尤为显著,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带来的情绪波动,还要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处境,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共情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个体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共情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上的差异,以及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如何影响个体的依恋模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领域,依恋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了研究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视角。
依恋,指的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
随着研究的深入,依恋理论逐渐扩展至成人依恋,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成人依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指他们在成年早期阶段与亲密伙伴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
这种联结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和情感表达,还与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密切相关。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成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个体在成年后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和行为模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业、社交、就业等多重压力,其成人依恋模式对其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类型进行界定和分类,明确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在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对人格特质的影响。
本研究还将考察成人依恋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类型的成人依恋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差异。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对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为样本,探讨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在问卷设计方面,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常用的成人依恋量表、人格特质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
成人依恋量表采用Bartholomew和Horowitz的依恋问卷(AQ),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恐惧型依恋。
人格特质量表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
应对方式量表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该问卷包括两个维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在样本选取方面,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大学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抽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
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可以反映大学生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普遍特征。
大学生成人依恋 沟通模式与沟通行为对恋爱质量的影响
感谢观看
二、沟通模式与恋爱质量
沟通模式是人们在沟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习惯和方式。不同的沟通 模式对恋爱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开放式的沟通模式有助于增进彼此 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恋爱质量。相反,封闭式的沟通模式则可能导致关系紧 张和分手。因此,大学生在恋爱中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以适应不同的 情境和需求。
一、背景
大学生代际沟通问题一直是家庭和社会的焦点。由于年龄、生活经历、价值 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与父母等家庭成员在沟通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容 易出现分歧。家庭沟通模式作为家庭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解决大学生代 际沟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
1.沟通方式
家庭沟通模式对大学生代际沟通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在父母主导型沟通模 式中,父母通常会给予孩子过多的和干涉,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抗和逆反心理;而 在孩子主导型沟通模式中,孩子可能会过于依赖父母,导致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沟通行为对恋爱质量的影响
1、表达情感:在恋爱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应 该学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便让伴侣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彼此的 信任。
2、倾听和理解对方:倾听和理解是维系恋爱关系的关键。大学生在沟通时 应该积极地倾听伴侣的意见和感受,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以增加彼 此的共鸣。
4、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包括善于倾听、 理解对方、给予积极反馈等,以增强彼此的感情和维护恋爱关系的稳定。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个体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在众多情感领 域中,依恋和恋爱行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话题。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依 恋和恋爱行为的关系对于理解他们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回顾 相关文献,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 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涯脱离,进入到一个自由、多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心理带来较大的改变。
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产生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容易形成焦虑,是自身人际关系复杂。
归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自我怀疑。
文章从性别、年级、专业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能力
引言
成人依恋起源于弗洛伊德时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会产生对应的依恋行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依恋的范围转为成人,包括对朋友、爱人等依恋,对于成人依恋的对象是自己信任、稳定的长期关系。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对想要实现目标的信心与信念,分为高自我效能感与低自我效能感。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较为自信,通常不会怀疑自己,在面对苦难时认真努力,期望能够获得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常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够完成任务,反而削弱了自己完成任务能力。
情绪管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通过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这三者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依恋焦虑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依恋焦虑比男生要高,也就是说明女生更容易在依恋关系中感受到焦虑情绪。
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生在POS(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DES(沮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ANG(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两方面高于女生。
结合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女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交流互动网络,通过交流来分享和诉说,这种方式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而男生之间交流比较少。
男生有打球、玩游戏等爱好,帮助男生发泄消极情绪,而女生习惯把消极情绪闷在心里,自我消化。
性别的差异导致了男女生之间的依恋焦虑、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表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男女t
依恋回避 2.94(0.81) 2.89(0.81) 0.586
依恋焦虑 3.29(0.99) 3.67(1.07) -3.436***
POS 3.96(0.69) 4.10(0.70) -1.996*
DES 3.46(0.69) 3.11(0.74) 4.778***
ANG 3.34(0.65) 3.04(0.76) 4.025***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在表二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各个年级的表现效果不同,依恋回避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依恋焦虑在年级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一的学生回避程度要高于大四学生,这是因为大一新生刚刚进入校园,接触到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际。
而其他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依恋回避情绪,这也证实了Bowlby的理论,依恋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相对于其他的行为来说较为稳定。
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方面来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沮丧、生气等情绪上没有明显差异,从积极情绪来看大四的学生的积极请需要高于其他年级,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从学校踏进了社会,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对于大四学生而言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大学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大四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在年龄上、社会经历上都要超过其他年级,因此情绪与自我效能感都得到提升。
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在年级上波动不大。
表二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年级上的差异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F LSD
依恋回避 3.03(0.85) 2.91(0.89) 2.90(0.77) 2.71(0.69) 2.726* 大一>大四
依恋焦虑 3.69(1.16) 3.46(1.00) 3.51(0.95) 3.47(1.11) 1.092
POS 3.99(0.69) 4.05(0.70) 3.97(0.75) 4.29(0.57) 4.453* 大四>大二、大一、
大三DES 3.14(0.73) 3.26(0.70) 3.23(0.71) 3.28(0.82) 0.802
ANG 3.08(0.85) 3.18(0.61) 3.14(0.72) 3.16(0.74) 0.331 大四、大一>大三、
大二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三种我们发现专业对于大学生成人依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理工科、文史类专业学生依恋回避要高于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学生,文史类依恋焦虑要比艺术类高许多。
这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各省参加过艺考,加上这类专业活动、交际更多,讲究的人际交往也更加频繁,而理工科、文史科恰巧相反,他们的专业知识都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哪怕有团队作业也是个人负责个人的板块,需要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上,因此依恋回避要高于其他专业,而学习文史类的学生情感更加细腻,他们对情感要求更高,使得他们的依恋焦虑更高。
在情绪管理与自我效能感上,对于积极的情绪管理不同专业没有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沮丧、生气情绪管理上不同专业有着显著差异。
具体表现为文史类学生要低于理工、艺体类学生。
这是因为文史类学生情感更加细腻,在生气时难以自我调节,理工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进行调节,而艺体类的则通过人际交往等方式调节。
加上社会中理工、艺体类专业学生更好找到工作,文史类的倾向于感性思维,降低调节消极情绪的信心。
表三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专业上的差异
理工文史艺体 F LSD
依恋回避 3.08(0.77) 2.92(0.82) 2.76(0.77) 3.805* 理工、文史>艺体依恋焦虑 3.52(1.22) 3.67(1.04) 3.31(0.93) 4.656* 文史>艺体
POS 4.06(0.65) 4.08(0.76) 4.01(0.61) 0.364
DES 3.33(0.74) 3.08(0.72) 3.42(0.71) 9.963*** 文史<理工、艺体ANG 3.22(0.66) 3.02(0.77) 3.30(0.69) 9.266*** 文史<理工、艺体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的分析中,不安全依恋人数比例较高,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处于正常数据。
因此大学生要重视自身的依恋焦虑与回避,更好的调整情绪,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佳佳, and 曾天德.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牡丹江大学学报4(2012):147-149.
[2]李厅. 大学生成人依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Diss.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赵胜利, and 高维.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研究."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2014):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