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术后随访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随访护理需求现状,并对此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2021.01-2022.03在本院接受TKA的75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个人信息调查表及随访护理需求表,根据统计结果对患者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随访护理需求总得分较高,其中功能锻炼需求维度平均每项得分最高,且患者的受教育水平、是否独居、疾病认知情况、膝关节功能水平以及自我效能均为影响患者随访护理需求的因素。
结论:大多数TKA患者需要出院后提供随访护理,建议护理人员可通过多种途径予以患者具有针对性的随访护理。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针对性护理干预;满意度随访护理作为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之一,即护理人员以多种途径保持与曾经住院患者的联系,及时掌握患者出院时疾病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协助[1]。
近年来随着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均在院外完成,缺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康复训练的指导,从而使其康复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TKA患者出院时给予连续有效随访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次研究使用问卷形式对TKA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随访护理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接受TKA的 75例患者。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②接受TKA;③自愿参与本次调查。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
1.2方法本次研究运用问卷形式对TKA患者展开调查,问卷为个人信息调查表及随访护理需求表,调查方式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并在回收时对问卷是否存在遗漏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问卷的可研究性和有效性。
1.3统计学方法通过专业的软件SPSS23.0处理,得出本次研究数据,若P<0.05,表示差异较大,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TKA患者出院后随访护理需求得分情况从结果来看,患者随访护理需求较高,且功能锻炼需求平均得分最高。
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观察
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观察发表时间:2018-04-08T15:19:44.0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期作者:汤志辉[导读] 观察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其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变化。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湘潭 410011)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其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变化。
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2月份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HS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组间护理后的HSS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组间对比,p<0.05。
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膝关节功能康复可起到改善作用,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个体化护理干预;膝关节功能康复;影响骨科常用手术方式中,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医务人员经手术能够将患者畸形的膝关节纠正,维持及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1]。
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膝关节过于复杂以及附着过多,实施置换手术后患者通常要求关节能够正常负重及屈伸,并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2]。
为此,术后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给予患者康复护理,不仅关系到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还是保证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
本文对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以期为临床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提供部分参考数据,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2月份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3.48±2.93)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73±0.84)年。
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研究进展当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治疗各种晚期膝关节炎的一种持久有效方法,对减轻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良好的解剖力线,具有良好的效果。
晚期膝关节炎患者通常伴有各种膝关节畸形,最常见的为内翻畸形和外翻畸形。
然而,膝外翻畸形对矫形外科医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骨缺损、外侧副韧带的挛缩或内侧副韧带松弛对TKA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如何达到关节的平衡,恢复膝关节力线成为TKA的关键。
1 膝外翻畸形的流行病学随着TKA技术日渐成熟,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为各种晚期膝关节炎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美国,2008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例数超过650,000例[1]。
大于50岁人群中,约4.8%的女性和约3.4%的男性已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2]。
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TKA最主要的病因,约占94%-97%[3]。
需行TKA手术的患者中,伴随有膝外翻畸形的约占10%-15%,男女比例约为1:9[4]。
2 膝外翻畸形的分型Ranawat AS[5]把膝外翻畸形分为3型。
其中1型外翻小于10度,在内翻应力下可畸形纠正,约占膝外翻总数的80%,此类患者中内侧副韧带未受损。
2型患者外翻在10-20度,内侧副韧带虽然被过度拉伸,但保留部分功能,约占15%。
3型外翻大于20度,内侧副韧带功能丧失,约占5%,此类病例在选择人工膝关节假体时,需要优先选用限制性假体。
3 膝外翻畸形的手术入路选择对于膝外翻畸形患者,充分的软组织松解是手术的关键和挑战,而选择有利于软组织松解的手术入路,则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髌旁内侧入路在80年代以前较流行,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为大多数骨科医生所采用[6]。
吕厚山等[7]对87例膝外翻患者使用内侧髌旁入路行TKA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3.8个月,指出对于膝外翻畸形的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配合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疗效观察史法见;张锦洪;王芳;丁志勇【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ethods and efficacy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in patients with valgus knee deformity. Methods From July 2001 to June 2008,29 TKA were performed by means of 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standard osteotomy and Whiteside style lateral soft tissue release with posterior stabilized implants on 25 patients (5 men and 20 women) with valgus deformity. Operation evaluations including the tibial and femur angle (T-F angle) and Knee Society Score System(KSS) were followed-up. Results One patient go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inpatient department,who recovered after thrombolysis therap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bout 12 months to 48 months,No complication such as infection,damage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 patellar dislocation or knee instability wasobserved. TheaverageT-Fangle ( 7.42 ± 1.80 ), average KSS ( 82.47 ± 5.38 ) andaverage functionscore ( 86.47 ± 4. 83)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had statistical improvement,compared with pre-operation. (P<0. 05). Conclusion The TKA can provides excellent results through techniques of osteotomy and soft tissue releasingcorrectly,keeping good move trajectory of hip bone,preventing the damage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algus knee deformity.%目的探讨膝外翻畸形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膝外翻畸形患者25例29膝,男5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3岁.手术采用髌旁内侧人路,模具引导下截骨,按Whiteside方法进行外侧软组织松解,采用后方稳定型假体.对比手术前、后股胫角变化,采用KS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全部患者获12~48个月随访,无感染、腓总神经损伤、髌骨脱位、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平均股胫角(7.42+1.80)°,KSS临床评分(82.47±5.38)分,功能评分(86.47±4.83)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外翻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中正确截骨,合理软组织松解,保持髌骨良好运行轨迹,防止腓总神经损伤,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8【总页数】3页(P701-703)【关键词】伞膝关节置换;外翻畸形;软组织平衡【作者】史法见;张锦洪;王芳;丁志勇【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48;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48;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48;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京,2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2膝外翻畸形患者常伴有股骨外髁发育不良、胫骨外侧平台缺损、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挛缩等改变,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难度大,术后效果往往不如膝内翻畸形患者。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护理我科2007年8月7日收治了1例严重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该手术创伤较大,易发生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因右膝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2年于2007年8月7日入院,患者患膝疼痛、肿胀、屈曲内翻畸形及伸屈功能障碍。
膝关节X线片显示:严重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下肢力线异常、膝内翻。
患者右膝关节行走疼痛严重、活动受限、下蹲明显受限,严重影响生活。
患者有2年的脑血栓病史,但无明显后遗症。
于8月14日在硬膜外麻下行右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历时5小时。
术后予抗炎、右下肢弹力绷带捆绑、抗凝、对症处理,患肢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等措施,术后创口甲级愈合。
1.2结果: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HSS评分满分100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
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尚可,60分以下为差。
根据术前及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X线片股骨、胫骨轴线角度,检查膝关节前、后向及内、外向的稳定性。
膝关节由术前40分提高到91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45度提高到95度。
2术后护理2.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1)床边心电监护48小时,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1次。
(2)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皮肤黏膜色泽及患者有无血容量不足的早期征象,如面色改变、烦躁、头晕等。
(3)注意观察切口有否渗血、出血及引流量,正确记录尿量及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2.2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创腔放置引流管2根,据文献报道[1],高负压(79.8 kPa)吸引的切口引流量明显多于低负压(46.6 kPa)吸引,术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也相对较低。
全膝关节置换修复膝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随访评价
全膝关节置换修复膝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随访评价李广伟;王红军;孙晓智;陈林斌;高宇亮;白忠旭;程新胜【摘要】背景:膝关节内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大,涉及面多,包括手术入路、术中截骨、软组织松解顺序、方法及程度、软组织平衡等,目前意见不统一,争议较多。
n<br>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的1年以上随访结果。
n<br> 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对31例(35膝)膝内翻畸形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力线和软组织平衡,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前后拍X射线片测量胫股角,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 和McMaster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
n<br>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6个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随访。
胫股角由置换前平均内翻17.69°(5°-30°)纠正至置换后的5.66°(2°-8°),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4.29°(60°-95°)提高到置换后119.46°(105°-130°);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6.60分(14-42分)提高到置换后89.03分(82-95分),优28膝,良7膝;WOMAC评分由42.83分(28-54分)提高到置换后90.17分(85-95分)。
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提示,所有病例置换后胫股角、膝关节活动度、HSS及WOMAC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 <0.01)。
置换后X射线片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区,关节力线正常,无髌骨低位、髌骨骨折。
提示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1年以上随访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明显改善,修复效果满意。
微信随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评估
微信随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评估发表时间:2018-10-26T10:03:35.0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周燕敏[导读] 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微信随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析微信随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月于我院骨科住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
结果出院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评结果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微信随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微信随访;应用价值膝关节疾病是临床高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持续升高[1]。
膝关节疾病主要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有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临床主要用于严重膝关节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直接,利用人工材料替换病变的膝关节,代替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但是TKA属于大型手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术后早期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肿胀,不利于术后恢复[2]。
本文以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微信随访在术后健康教育教育中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根据随机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48~75岁,中位年龄为(60.3±3.5)岁。
全膝关节随访内容(一)
全膝关节随访内容(一)
全膝关节随访内容
1. 随访目的
•评估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
•监测术后并发症
•提供相关康复和保健建议
2. 随访时间
•随访第1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第48周、第60周、第72周、第84周、第96周、第108周、第120周
3. 随访内容
体格检查
•检查膝关节活动度
•观察膝关节肿胀程度
•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及畸形
X光检查
•检查关节间隙宽度
•观察骨缺损或异常增生
功能评估
•使用评分表评估疼痛程度
•评估患者步态及活动能力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监测
•观察术后感染情况
•检测人工关节松动或脱位
•检查人工关节磨损情况
康复建议
•提供物理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
4. 随访记录
•将随访结果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包括患者相关信息、随访日期、检查结果、医师建议等内容•随访记录要便于查询和参考
以上是针对全膝关节随访内容的一些相关信息,通过定期随访和综合评估,可以有效监测患者康复情况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随访记录的准确和详尽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及制定后续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畸形17例(22膝)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畸形17例(22膝)分析作者:郭林崔大平杨磊田丰德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8期[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伸屈间隙软组织平衡的方法。
方法:17例(22膝)因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伸屈间隙的软组织平衡采用针对软组织的不平衡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挛缩软组织进行松解。
结果:90.9%的膝关节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伸屈间隙内外侧平衡,伸屈间隙相等,优72.7%,良18.2%。
结论:松解挛缩组织可以较好地解决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伸屈间隙软组织不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73-02本院2002~2004年共对17例(22膝)膝骨关节炎外翻畸形行全膝置换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膝外翻畸形17例(22膝)均系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男12例,女10例;65~84岁,平均70.5岁。
根据膝外翻畸形Keblish分级,正常5°~7°;轻度30°,轻度畸形l5膝,中度畸形5膝,重度畸形2膝。
平均外翻19°,行单膝置换12例,双膝同时置换5例,同时行髌骨置换3例4膝。
术后进行了不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个月。
1.2 方法采用经典膝关节正中切口,内侧入路暴露膝关节,进行股骨和胫骨标准截骨。
当截骨、假体大小及位置均正确后,软组织平衡参照如下方法。
(1)术前存在屈曲畸形:首先明确是否完全去除膝关节后方骨赘,并适当松解后方关节囊。
(2)术中存在膝关节内侧间隙的紧张:当膝关节屈曲内外侧平衡而伸直时内侧紧张,首先松解内侧副韧带的深层和后内侧关节囊,若仍然存在内侧紧张,再进行内侧副韧带后束松解,后内侧的关节囊松解需要协同进行。
(3)术中存在膝关节外侧间隙的紧张:当膝关节屈曲内外侧平衡而伸直时外侧紧张,在关节线水平松解髂胫束,若不能平衡,再松解后外侧关节囊来平衡伸直间隙。
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随访管理
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随访管理一、随访目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不同于一般的内植物手术,人工关节植入人体后行使关节运动和负重等功能,人工关节的材料、设计、病人的职业和使用习惯、医生的手术技巧等都影响其长期疗效。
良好的随访可以让医生追踪监测病人术后关节的功能状态,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早日恢复到术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及时发现病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由这些问题引发更复杂和更昂贵的治疗结局。
此外,良好的随访机制为临床医生搜集病人术后相关资料也提供了便利。
二、随访时间设定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出院当天、出院后第3、7、10天由专人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时间一般为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满一年以后每年门诊随访一次。
前3个月的随访主要为病人提供术后早期手术侧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指导,并指导病人按需服用镇痛、辅助睡眠的相关药物,3个月以后的随访则是为了进一步的功能康复、指导病人逐步恢复社交和工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早发现与预防。
具体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术后康复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其中术后3周左右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是三个最为重要的随访节点。
术后3周左右时的随访要重点病人的疼痛、睡眠关节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如病人主诉有疼痛或睡眠障碍需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继续使用镇痛药物或辅助睡眠药物;病人伤口愈合良好予以拆除缝线。
若术后3周随访时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可酌情跳过术后6周的门诊随访,改为电话或邮件随访;若术后3周时的随访病人康复锻炼进展受阻,则需病人每周门诊随访一次,由门诊医生督促病人锻炼并检验锻炼效果。
术后3个月内是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功能锻炼的黄金时期,术后3个月的随访以检验病人关节功能为主,同时可借助Harris评分或HSS评分等关节量表初步评估病人康复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病人穿鞋袜、洗脚、下蹲等日常动作,并指导病人逐步由康复过度至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疗效观察
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是否有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用时记录术后FTA、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并于术前比较。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时间3 ~ 2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术后FTA为1°–8°,平均4.54±1.67°,FTA角度值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00°–120°,平均108.12±5.43°,膝关节自由度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为83–96分,平均89.74±4.73分,HS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严重膝关节外翻患者(45膝)。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是否有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用时记录术后FTA、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并于术前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时间3 ~ 2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术后FTA为1–8度,平均4.54±1.67度;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00–120度,平均108.12±5.43度;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为83–96分,平均89.74±4.73分;各参数较术前有明显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流程及步骤,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地缓解膝盖外翻畸形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个体化护理对45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45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个体化护理;膝关节置换;功能康复骨性关节炎属于临床上慢性关节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内研究显示60岁以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高达50%。
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等不适感,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已成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解除膝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但是,术后由于护理措施不当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延迟。
笔者对膝关节置换患者采取了个体化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
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1~88岁,平均年龄(6521±45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8±10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3~89岁,平均年龄(6573±449)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7±112)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服务。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分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分析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膝外翻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探讨。
方法临床选取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68例,分两组,其中一组实施粗隆间外展截骨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为观察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TA角(4.5±2.14)°要比对照组的(27.0±3.57)°明显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KSS评分(88.7±2.38)分要比对照组的(28.9±5.95)分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标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经是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臨床治疗中的主要方法,手术成功的重点也就是在与正确截骨和软组织平衡技术。
这一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技术发展也足够成熟。
但是在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中,其手术依旧具有较大难度,特别是在对软组织平衡方面,其具有较多争议,因此加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手术研究,也已经成为临床骨科一个重要研究项目。
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膝外翻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探讨,该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68个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改善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外翻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TKA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7例(32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6膝关节,女21例,26膝关节,年龄31~72岁,平均68.7岁,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结果置换后随访12~48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腓总神经麻痹发生,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50°~105°,平均(68.50±17.56)°,术后90°~125°,平均(108.50±26.78)°,股胫角术前11°~31°,平均(18.2±5.1)°,术后3°~11°,平均(8.5±2.1)°,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术前28~54分,平均(39.0±4.57)分,术后45~100分,平均(88.2±1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外翻畸形可采用常规截骨、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后稳定型假体植入,能较好地矫正外翻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I effects of totaI knee arthroplasty(TKA)for valgus knee deformit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7 cases of valgus knee deformity (32 knees)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4.There were 6 males(6 knees)and 21 females(26 knees),at the age from 31 to 72 years,with an average age of 68.7 years. Clinical efect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lasted from 12 to 48 months. All cuts had healed,no infection,and no peroneal nerve paralysis.Joint range of motion were rectified from preoperatively(68.5±17.6)°(range,50°-105°)to preoperatively(108.5±26.8)°(range,90°-125°)on average. Femorotibial angle were rectified from preoperatively(18.2±5.1)°(range,11°-31°)to postoperatively(8.5±2.1)°(range,3°-11°).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were rectified from preoperatively 39.0±4.57 (range,28-54)39.0 to postoperatively 88.2±15.8 (range,45-100)(P<0.05).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s of standard osteotomy and only lateral soft tissue release with posterior stabilized implants can deal with a valgus knee deformity very successfull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nd provide excellent results.[Key words] Knee valgus;Total knee arthrophasty;Lateral soft tissue release;HSS score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疾患已经很普及,患者多伴随内翻畸形,少部分患者伴随外翻畸形,膝外翻畸形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外侧髁发育不良,既往创伤史,曾经有过改变下肢承重力线手术史,常发生胫骨外旋畸形,由于股骨外侧髁于胫骨后面相关节,外翻畸形常见胫骨后外侧缺损,股骨外侧髁常发育不良,常合并外侧支持带挛缩,TKA手术难度大,需松解外侧支持结构,外侧关节囊,腘肌腱等结构,术中精确的韧带平衡技术是保证术后假体的稳定性、寿命和良好功能的关键[1,2]。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疗效观察张宪;杨镇;宋伟;郑江【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膝外翻患者39例(43膝)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测量股胫角(FTA)、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FTA由术前的17°~38°(26.3°±2.3°)降低至1°~7°(4.2°±1.6°),P<0.05;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62°~91°(63.7°±4.1°)提高到102°~120°(106.9°±5.1°),P<0.05;KSS评分由术前的17~39(23.8±2.5)分提高到83 ~97 (88.6±4.1)分,P<0.05.结论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6(019)001【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膝外翻;软组织平衡【作者】张宪;杨镇;宋伟;郑江【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科,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科,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关节科,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科,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2;R687.4膝关节外翻畸形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大骨节病等膝关节疾病的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病理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并累及软骨下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黄润华;尚希福;胡飞;唐国霖【摘要】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gonarthrosis combined with valgus knee deformity b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Methods Total 54 patients with end-stage gonarthrosis combined with valgus knee deformity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received TKA.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ibiofemoral angle,knee range,the HSS score,VAS,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recorded.Resul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16 months.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tibiofemoral angle,knee activity of patients and the H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VA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Conclusions TKA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patients with end-stage gonarthrosis combined with valgus knee deformity by 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osteotomy and Ranawat soft tissue release.The correction of deformity and improvement of joint function can be achieved significantly.%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4例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的老年患者经髌骨旁内侧入路行TKA.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进行HSS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采用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髌骨旁内侧入路,通过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和恰当的截骨进行TKA治疗老年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效果满意.【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7(020)003【总页数】5页(P310-313,317)【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外翻畸形;膝关节病变【作者】黄润华;尚希福;胡飞;唐国霖【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安徽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R687.4膝关节病变是常见的骨关节病,其中又以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变多见。
个体化电话随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个体化电话随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陆晓华;黄嘉宝;胡丹【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8(018)005【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电话随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两家医院TKA术后患者1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第1和3个月行常规门诊复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电话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和3个月时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WOMAC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SF-36各项评分和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体化电话随访可促进TKA患者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减少计划以外返院复诊次数.【总页数】5页(P553-557)【作者】陆晓华;黄嘉宝;胡丹【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西院区马山头社康中心,广东深圳,518106;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疼痛科,广东深圳,518100;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护理部,广东深圳,51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个体化术前康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6周功能转归的影响 [J], 杨延砚;吴同绚;张巧云;周谋望;李子剑;张克;陈仲强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 [J], 张素珍;张飞兰;张芙蓉3.个体化电动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J], 潘安娜; 黄进福; 林岩龄4.特殊个体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J], 陈芹;殷媛媛;霍丽娟;董跃福5.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J], 班月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修复膝关节外翻畸形:中期随访
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修复膝关节外翻畸形:中期随访郭江;张忠杰;夏波;张才东;范忠伟;吴天昊;杨洪彬;谭美云【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00)031【摘要】BACKGROUND:Legacy posterior stabilized prosthesis has advantages in theoretic design,in vitro kinematics and abrasion, but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its clinical outcomes for vaglus knee deformity are better than Legacy 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 prosthesis.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idterm folow-up effect of Legacy posterior stabilized prosthesi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valgus knee deformit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6 to November 2013 in Department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eg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as used to treat valgus knee deformity in 33 cases(35 knees). Parapatelar medial approach was used. Precise osteotomy was utilized to correct limb alignment. Lateral soft tissue received selective release. Finaly, an equal type of Legacy posterior stabilized prosthesis (Zimmer, USA) was implanted and fixed with antibiotic bone cement. The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femoral tibial angle, and maximum flexion and extension angle, as wel as X-ray film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replacement.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patelar clicking, unstable knee,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injury were recorded after surger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 patients were folowed up for 24-50 months. The incision was healed in one-stag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appeared. Thre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ommon peroneal nerve palsy, which was cured at half a year after surgery by expectant treatment such as trophic nerve. Two cases suffered from knee instability after replacement, which was improved at 1 month after external fixation with a brace. One case experienced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which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ticoagulation. During final folow-up,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increased from (51.85±4.15) preoperatively to (85.77±2.50) postoperatively (P < 0.01). There were excelent in 20 knees, good in 11 knees, with an excelent and good rate of 89%. X-ray films showed that hindlimb alignment was apparently corrected, prosthetic position was good, no loosening occurred.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parapatelar medial approach, obtained good correction outcomes through the accurate amputation to correct hindlimb alignment and selective release of the soft tissue with Legacy posterior stabilized prosth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valgus knee deformity.%背景:虽然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理论上的设计先进性以及体外运动学和磨损方面的优势,但用于外翻膝关节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髁限制性假体目前尚不明确。
全膝关节置换技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技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对膝外翻畸形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5例(18膝)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查记录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
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治疗,手术均由髌旁内侧入路,选择性松解软组织,模具引导截骨,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假体安装。
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疗效显著,是膝外翻畸形治疗有效途径。
【关键词】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膝外翻指膝关节向外翻转,两足并立时膝关节相碰,足裸无法靠拢,又有“八字腿”、“K型腿”之称,与膝内翻畸形(O型腿)相反,膝外翻畸形发生率为内翻畸形的5%左右,临床比较少见[1]。
外翻畸形膝外翻治疗通常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通过锻炼、绑腿、夹板等进行矫正,适用于轻度膝外翻及无骨性畸形患者;手术治疗通过膝关节内外侧稳定结构恢复及外侧副韧带松弛矫正膝外翻,适用于严重膝外翻、骨性畸形患者。
我院近年来对15例膝外翻患者行全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18膝)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5膝),女11例(13膝),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6.2±6.9)岁,双膝外翻3例,单膝外翻12例,病程2~23年,平均(8.4±3.7)年,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4膝),骨性关节炎8例(10膝),大骨节1例(1膝);膝外翻畸形分级(Keblish):重度2例(3膝),中度13例(15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术后随访分析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进行术前个体化分析以及术中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分析。
方法对14例(17膝)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3岁。
术前进行个体化影像学分析,以及术中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射线检测膝外翻角度及HS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1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3个月(12个
月,60个月)。
术前测量膝外翻角度为(14.7?7.9),,术后为(4.6?2.5),;活动范围
术前平均(71.5?16.7),,术后为(113.6?17.8),;术前HSS膝关节评分(38.20?12.32)分,置换后为(85.83?9.34)分。
置换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轻度畸形7膝,中度5膝,重度1膝。
手术原因:主要为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
临床症状表现为严重的疼痛、跛行、活动受限等。
术前HSS评分 (38.20?12.32)分。
1.2 假体类型假体均由Smith&Nephew公司提供。
1.3 术前分析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双下肢站立位片,膝关节CT平扫,依据
外翻畸形情况、下肢力线、平台局部骨质情况,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前影像学测量与分析:术前利用TraumaCad 2.0软件进行术前分析,测量FTA角(外翻角,即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夹角的补角),评估下肢力线、截骨位置、截骨量、平台骨缺损情况,并根据假体骨质覆盖情况决定是否行结构性植骨,以便于术中参考(见图1,图3)。
1.4 方法 ?取仰卧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情况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常规采用止血带,于屈曲位与伸直位评估内外侧软组织张力及评估软组织状况。
?软组织松解:取膝关节前方正中髌旁内侧切口,彻底切除髌上囊、滑膜、及髌
下脂肪垫,在胫骨内侧缘进行小范围松解及骨赘切除后外翻髌骨,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切断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外翻畸形对手术技巧要求相对内翻畸形要高,手术难度较内翻畸形大。
软组织松解时,可于屈伸状态下测试外侧软组织张力,采取针对性的软组织平衡程序进行软组织松解。
松解膝外侧副韧带和,肌腱可矫正屈曲间隙外侧紧张,松解髂胫束和后外侧关节囊可以矫正伸直间隙外侧紧张。
膝关节内侧骨赘清除后,切开关节囊,常规行髂胫束松解延长,我们的方法是在髂胫束上作多个平行关节线的横行小切口,以此延长髂胫束,中重度膝外翻畸形还可与Gerdy结节骨膜下松解髂胫束止点。
测试屈曲间隙外侧紧张,则进一步松解外侧副韧带以及,肌腱,从股骨侧和胫骨侧骨膜下松解外侧副韧带附丽点,注意松解勿使其附丽点完全切断,保持韧带结构与周围滑膜及关节囊组织的连续性,这样松解的部分韧带残端可在发生少量回缩后与周围结构愈合而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
?截骨:极度屈膝下,咬除胫骨平台及股骨远端边缘骨赘,依次行胫骨、股骨截骨、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正常切模截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的二次追加截骨,其中胫骨平台外侧磨损严重者要以外侧最低点进行测量和截骨,然后用厚垫片来维持稳定。
选择合适的假体试模,安装后测试下肢力线及伸、屈关节间隙、关节活动度以及内、外翻平衡,均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
髌骨不常规置换,仅咬除周缘增生骨赘,修整髌骨软骨面,周围用电刀烧灼1w,减少髌周神经引起的术后膝前区疼
痛。
术中注意充分止血,防止血管、神经损伤,冲洗清除骨质碎片后,膝关节内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严密缝合伤口。
1.5 术后处理 ?术后3 d内给予镇痛泵持续止痛。
?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必要
时术后可多次输血。
?适当加压包扎患肢,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根据具体引流情况72 h内拔引流管。
?常规应用抗生素3d,术后第2d开始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d,防止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拔除引流管后即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
帮助下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主动活动欠佳还可使用CPM机辅助练习膝关节功能。
1.6 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患者功能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制定的
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价。
满分为100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活动(包括走路、爬楼梯和使用交通工具)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 0分,使用拐杖或有关节伸直受限时要减分。
总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