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吕厚山
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护理体会
6 岁 。 膝2 7 , 7 单 0 例 双膝 1 例 , 置换 人工关 节2 5 。 9 共 4膝
2 护理 体会
与患 者 交流 , 患 者情 绪愉 快 , 身放 松 , 使 全 以提 高 患 者 痛 阈值 。 经过 观察 . 大多数 患者 采用常 规 口服止痛 药物 效果 明显 ,如 盐 酸 曲马 多 片 , 2片/ , 次 3次/ 日, 连服 3天 。 处 均为加 压包扎 , 须密切 观察 膝关节 术 必 有 无肿 胀 、 紫 以及末 梢感觉 血运 等 。 后抬 高患 肢 青 术 2 。 3 。并 置 功能 位 , 持 足尖 向上 , 止膝关 节倾 0一 0 , 保 防 斜成 角 、 平移 或轴 向旋 转 。 有变 化 , 时通知 医生 。 如 及 人工关 节置 换术 后 .下 肢静 脉血 栓形成 的发 生率 可 达 4 .%Ⅲ, 且 高热 、 胖 、 功 能 不 全 、 71 而 肥 心 长期 制 动 等均 为深静 脉血栓 形成 的危 险 因素 。 术后 当 日, 麻醉 清醒后 , 应用 双下 肢气 压治疗 , 连续 7 2小 时 。 行有 进 效 的股 四头 肌静力 舒缩 运动 患者 平卧 ,足尖 朝上 , 进 行 翘 足趾 、 足跟 , 续 5 1 放 松 , 蹬 持 ~ 0秒 如此 反 复 ,
[ 3 1
乏。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措施。 ③进行
有效 的心 理沟通 ,对 患者 进行 耐心 、细心 的解 释安 慰 , 例说 明同种病 例 的效果 , 举 消除 患者 的恐惧 。术 前一周 左 右开始 训 练床上 大小便 。指导其 进食 营养 丰 富的流食 、 流食 , 半 既保 证 营养 , 又防止 大便 干燥 。 保证 充足 的睡 眠 ,同时要 进行 股 四头肌 的舒缩 训练 及踝 关 节 的伸 屈旋 转 等训 练 。术前 常 规 的备 皮 、 备 血、 尿, 导 经过 有效 的训 练和 交 流 , 者能 积 极 配合 患 治疗护 理 。 大 部分 患者 疼痛 较剧 烈 , 选止 痛泵 , 首 也可 硬膜 外 留置 导管 . 时推 注布 比卡 因 . 可 以按 时 口服止 定 还 痛药 物 。一 般疼 痛 的急性 期 为 2 3天 , 外 还 可 以 ~ 另 指导患 者放 松 、 呼吸 、 音乐 , 深 听 分散 其注 意力 , 也可
7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其感染因素分析
7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其感染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2-07-25T16:23:55.3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李娜[导读] 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其感染因素。
李娜(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目的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其感染因素。
方法调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其基本情况,分析几种因素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护理健康教育前相比,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吸烟及饮酒率明显降低。
规律服药、适量运动、平衡膳食、保持乐观心态的等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升高(P<0.01)。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是感染部位与病原菌种类。
结论加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其医院感染监测,增强护理健康教育,规范抗生素使用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护理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本课题对我院外科膝关节置换术后70例病人进行了护理健康教育,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的相关因素,找出影响其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为调查对象,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年龄51.69±14.12岁。
其中男性为37人,平均年龄52.18±14.75岁;女性为33人,平均年龄50.43±14.36岁。
1.2研究方法1.2.1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由护理人员专人负责对入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个出院病人都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通过发放宣传单及面对面讲解等形式继续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接受护理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以及对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2.2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的基本知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神经阻滞篇
▪ 腘区:坐骨神经、胫神经、闭孔神经分支,分布于后斜韧带、后 侧关节囊、并穿过它们进入关节内支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机制
▪ 切口痛(伤害性刺激、缺血、炎症、神经损伤) ▪ 深部组织损伤 ▪ 周围疼痛 ▪ 中枢敏化(3-6h) ▪ 围术期预防性和多模式镇痛策略的理论基础
膝关节成型术后康复训练
▪ 手术当天:保持关节功能位 ▪ 术后2-7天:被动锻炼 ▪ 术后第二周:主动锻炼 ▪ 术后第三周-3个月:主动锻炼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原因
▪ 痛性神经瘤(隐神经髌下肢损伤、内侧副韧带神经损伤)应用收 肌管或股骨下端隐神经阻滞+闭孔神经
膝关节成形术疼痛原因
▪ 关节腔内原因(松弛、不稳:表现为上下楼疼痛,休息时缓解。) ▪ 髌骨源性疼痛(半脱位,脱位、外侧倾斜、髌骨症候群、缺血) ▪ 假体源性疼痛(由于假体的尺寸、位置、距离造成的软组织或内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神 经阻滞篇
副标题
前言
▪ 慢性术后疼痛(CPSP)是临床上一项重要问题,可对人的身心和 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其定义为在术后出现或加重、持续至少 三个月且对生活有负面影响,术后急性痛的延续或持续以及术后 任意时间段无症状突发、疼痛多发于手术区域或神经支配区,且 排除其他原因(感染、肿瘤等)的疼痛。术后慢性疼痛已被认定 为手术后的一种重要并发症。
膝部神经支配
▪ 浅层(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隐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股 外侧皮神经、股后皮神经、闭孔神经皮支
▪ 深层(四区):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关节内 ▪ 髌上区: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末梢延续,分布到髌骨上缘附近的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吕厚山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9(022)006
【摘要】在本期《中国骨伤》杂志发表了10篇与人工关节置换外科相莱的文章。
从髋、膝、踝、跖趾关节置换到生物涂层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从无柄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改进到手术室人员、器械采样细菌分析,从血友病关节置换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总页数】2页(P405-406)
【作者】吕厚山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2014·广东骨科学·院士论坛暨广州骨科研究所微创关节置换术培训中心成立大会及《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关节外科国外文献》首发专题学术研讨会将在穗举行 [J], 本刊编辑部
2.激情、理性、被“追赶”——一名70后“老”记者的感悟 [J], 张刚
3.第二届关节外科研讨会——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规范与进展会议通知 [J], 本刊编辑部
4.第二届关节外科研讨会——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规范与进展会议通知 [J], 本刊
编辑部
5.重视“三基”训练,树立微创理念,立志成为一名合格关节外科医师 [J], 杨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分析_吕厚山
·优秀临床工作·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分析吕厚山■,袁燕林,寇伯龙,关振鹏,周殿阁,冯传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关键词]膝关节,人工;假体;关节炎/外科学;关节成形术[摘 要]目的:通过对14年所行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探讨我国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特点及不同的处理方法。
方法:1987年4月~2001年12月926名患者共1336个膝关节置换,其中单膝关节置换术516人,双膝同时置换410人820个膝关节。
诊断分别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
畸形包括内翻、外翻、屈膝挛缩、屈膝骨性强直、屈膝半脱位骨性强直及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多发关节破坏。
结果:有些被文献认为是膝关节表面置换禁忌的严重畸形,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高度屈膝畸形的术后并发症比早期起步阶段明显减少。
结论:(1)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病例的难度、传统观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比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2)假体选择必须早定型以便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3)康复对临床效果至关重要,应建立专职康复队伍;(4)假体早日国产化,是推动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发展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R6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7X (2002)05-0618-05Clinic analysis of 1336total knee arthroplastyLU Hou -Shan ■,YUAN Yan -Lin ,KOU Bo -Long ,GUAN Zhen -Peng ,ZHOU Dian -Ge ,FE NG Chuan -Han (Arthritis Institute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 '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China )KEY WORDS Knee ,prosthesis ;Prosthesis ;Arthritis /surg ;Arthr oplastySUMMA RY Objectiv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 onducted on 1336total knee replacements (TKR )dur -ing past 14year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and knee defor mities in our center ,and to search for the right way to treat them .Methods :From April 1987to December 2001,1336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 were performed in 926patients .There were 516unilateral TKRs in 516patients ,and 820bilateral TKRs in 410patients .Patients surfered from all the diseases below :osteoarthritis (synovial chondromatosis and kaschin -beck diseas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some rare rheumatic diseases such as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tuberculous arthritis ,Charcot arthritis ,hemophilic arthrit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Patients in our group also had several kinds of severe defor mities such as varus deformity with dislo -cation or medial plateau defect ,valgus deformity ,flexion contracture of knee ,flexion defor mity with bony fu -sion ,flexion bony fusion with subluxation and defor mity in the low extremities with multiple joints involved in junior ankylopoietic spondylarthrisis (JAS )patients and junior rheumatic arthritis (JR A )patients .Results :Some severe defor mities were considered as contraindication of surfacing TKR ,but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go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operation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urgical skill ,the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knee flexion deformity are no w less than those in the early time .Conclusion :(1)Our TKR is facing mor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han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2)The prosthesis should be selected ma -ture in order to get the good result .(3)Physical therap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rehabilitation after TKR ,which is essential for a full -time physical therapist team .(4)TKR could not be developed rapidly without home -made ■Correspondinding author email ,lu _hous han @yahoo .co m·618·J OURN AL OF PEKING UNIVER SITY (HEALTH SCIENCES ) Vol .34 No .5 Oct .2002 pr osthesis in China.(J Peking Univ[Health Sc i],2002,34:618-62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被公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其15年成功率已超过90%[1]。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刘璞;蔡谞;吴厦【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膝关节间隙的影响。
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5月因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致膝内翻畸形在我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83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术中进行软组织平衡过程中,A组顺序使用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两种方法,B组仅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一种方法。
使用关节间隙测量器分别在上述处理前后测量关节在伸膝(0°)和屈膝(90°)时的内、外侧间隙大小及上述处理后的张开幅度。
结果 A组中,经过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后伸膝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膝位内、外侧间隙均显著增大,其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使屈曲内、外侧间隙分别由(15.55±0.42)mm和(19.58±0.53)mm增大至(16.88±0.53)mm和(20.60±0.63)mm(t=5.514、2.985,P=0.000、0.011)。
上述方法对内、外侧间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中,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后,伸直和屈曲位的关节内侧间隙分别由(18.67±0.54)mm和(15.62±0.68)mm增加至(19.53±0.53)mm和(16.50±0.70)mm(t=3.180、3.705,P=0.007、0.002),且对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A、B组对比,两种方法联合使用(A组)时屈膝内、外侧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单独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t=3.949、5.687,P=0.002、0.000),而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并无显著差异。
切断后叉的基础上再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A组)对比单独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前者的屈膝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后者(t=2.880、3.088,P=0.012、0.007),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差异不明显。
下肢骨折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渐由被动 活动过渡 到主动 活动。②泌 尿 系感染 。要鼓励患者多喝水 , 日应摄 入 每
10 2 0 m , 50~ 0 0 l增加排尿量 , 清洁尿道 , 预 防感 染 。③ 疮 : 者 多 喜 欢 平躺 易致 骶 患 尾 部 压 疮 , 持 床 铺 整 洁 、j 、 渣 屑 , 保 尢 燥 骨 突处可垫海绵圈或气 圈, 协助 2小 时翻 身 1欠。④便秘 : 7 患者因年龄较 大 、 受伤 、
使 之 f然 苏 醒 。 j 低血压患者给 了 对症处理 后血压 不 : 能 lY , 停 止 使 用镇 痛 药 物 。  ̄ l应 I- 尿潴 留 患 者应 给予 诱 导 排 尿 , 流 水 听 声 , 时辅 以 耐 心 的解 释 , 尿 道 外 口温 同 或 热敷法。温热 敷后温 热的液体 可 以刺 激
不 同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方案 , 促进 人 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最短 时间、 大限 最 度恢复关节 功能 , 减轻病痛 , 高生活 质 提 量。1 例平均 7. 1 94天完 全弃拐 行走 , 牛 活 1理 , 短 4 完 全 放 弃 拐 行 走 , 效 3 最 5天 疗 评定均 为优 , 痛 消 失 , 能 佳 , 活 自 疼 功 生
总 之 , 后 急 性 疼 痛 时对 患者 病 理 生 术 婵 影 响 很 大 , 利 于 患 者 术后 恢 复 。 因此 小 术后镇痛的 目的小仪解除患者的痛苦 , 而 且对 预 防 术 后 并 发 症 有 重 要 意 义 。 通 过
对5 0例骨折术后硬膜外麻醉镇痛泵的应 用 , 强观察 , 加 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 无严重 并发症 出现 。患者安全康复 出院 。
并应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患者 5 0例, 2 男 7 例, 2例, 女 3 年龄 2 ~ 5岁, 16 平均 4 0岁。 止 痛 方 法 : 术 后 留置 硬 膜 外 镇 痛 手 泵 , 痛 液 内含 吗啡 6 g+ 理 盐 水 1ml 镇 m 生 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以及年纪轻、 术后活动多的患者术前应充分综合考虑, 视为相对禁忌症 。 参考 文献
【】 吕厚 山, 关节 外科 学【J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6 16—19 . l 膝 M. 人 2 0 :55 7 5
【】 李子恢, 2 曹力,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O和队的近期疗效分析【 A J 实用 ]
和股骨远端骨赘。 股骨关节面切除采用髓内定位系统 , 截骨时保持外翻 7, 。 外旋3 。 。 胫骨关节面切除采用髓外定位系统 , 截骨厚度限制在8 一 lmm, O 保持截骨面后倾5 。 。利用试模调试, 达到 良好的软组织平衡、 屈伸、 正常的下肢力线, 正确的髌骨轨迹以及内外翻稳定。 术中视髌骨情况决定
该患者于20 0 .O 09.93诊为急性白血病,00叭 .f ̄脉港植 ^ 2 1 . 21. 5r 术,00
人 工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治 疗 骨 关 节 炎 的疗 效 观 察
黄 金 赵 良虎 陈志 强
四川 攀枝 花 670 ) 1 0 0 ( 四川省攀枝花市 中西医结合 医院
【 摘要 】 目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T A 对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8 的: (K ) 对6 剀骨关节炎患者均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
高水平 的专家给予正确指教 。 6 另一例 为始发急性 白血病 惠者 该 患者共行两?P C . 2  ̄ I C管置入术 , 次 , 两 选取左侧手臂不 同静脉穿刺( 因其右上肢 内侧软 组织感染 )结果导 管部是行 , 至腋下静 脉。 虑可能与血 管解 剖的个体差 异有关系 。 考
参考 文献
骨 科杂 志 ,06 1 ()59 5 1 20 .26 :4- 5
改善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虽疗效肯定 , 但手术适应症应
病例讨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合并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时,或
从内科治疗角度要求安静休息时。 膝关节部位禁止做任何理疗、按摩等,防止 加重局部损伤。 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感染。
康复训练
术后第一阶段:急性期治疗(1—5天):重点集中在减轻
水肿、消除术后反应、尽量屈伸膝关节 术后第二阶段(2—8周):集中在减轻水肿、尽量恢复膝 关节ROM、改善下肢力量减轻病理步态和平衡障碍 术后第三阶段(9-16周):重点在最大限度恢复ROM,以便 患者能够完成更高级的功能活动。
膝关节PROM、AROM障碍。
膝关节肌力低下,股四头肌/腘绳肌萎缩 膝关节周围肌肉轻度肿胀
利弊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患者康复意识强、性格开朗
家庭环境尚可 家庭支持 不利因素:儿女不在身边,丈夫同样为膝关节性退化 家住5楼 市医保不报销
康复目标
患者及家属目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功能。
远期目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功能
目标1(1—5天):PROM屈膝90°,无辅助转移,无
辅助利用适当器械在平地行走或上下台阶, 能够独立 进行家庭练习方案,主动屈曲大于等于80 °(坐位) 伸直小于等于-10 °(仰卧位)
目标2(2—8周):AROM屈膝105 °,主动辅助伸膝0
°,尽量减轻术后水肿,迈上10CM高的台阶,独立进 行家庭练习方案,辅助工具下恢复正常步态,独立进 行ADL。
左侧膝关节置换术后
ADL部分障碍
社会功能障碍
既往康复治疗史
无
康复评定(术后)
伤口长度:16com 步态及步行能力:助行器步态,20m。 左膝肌力:屈肌4级,伸4级, PROM:屈曲45°,伸0°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体温持续3.℃以上,应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征象,遵医嘱检查血常规 8 5
白细胞计数 ,正确使用抗生素 。
3 . 口疼痛及 引流管 的护理 2伤
人 工膝关节置换 术后常置引流管 ,妥善 固定并低于床平面 ,防止 逆行引起感染 ,管道防止 扭曲、反折 、受压 引起引流不畅 ,定 期挤压 防止堵塞 。严 密观察引流 液的颜色 、量及性 质并做好记录 ,引流管术 后4 ~7h 8 2 引流量少于 5m 可拔管 。观察并评 估患者伤 口疼痛程度 , 0l
减少局 部压 迫 。④早 期积极 活动 ,促 进静 脉 回流。 ⑤预 防性 抗凝 治
Hale Waihona Puke 肤 ,做 皮试 、备血。为预防伤 口感染术前晚及术 中给与抗生素应
用 。避 免上 呼吸道 感染 ,嘱患 者禁 烟 ,以防止 术后 痰多 ,教 会患 者
做 扩胸 练 习 ,深 呼吸 、 咳嗽增 加肺 活 量 。通 知患 者术 前 1 h 食 , 2禁
术 前4 禁水 ,防止患 者在 麻醉 手术 中发 生呕 吐 、误 吸 ,而 引起 吸人 h 性肺 炎 、窒息 等 。 由于 人 工膝 关节置 换术 后患 者 ,必须 卧床 一段 时
间 ,术 前需 要指 导患者 练 习床上 大小 便 ,使用 便器 ,以免术 后 出现
疗 的护理 ,术 后给予低分 子右旋糖酐5 0 L 0 m ,静 脉输注 ,低分子肝 素 0 mL . 腹壁皮下注射 ,每 日1 ,维持7 。 4 次 d 35预 防褥疮 . 因患者 卧床时 间久 、活动少 ,容 易出现褥疮 ,给予气垫床应用 ,
以上 的关 节活 动。结 论 认 真做 好 术前 准备 ,手 术 中严格 无茵操作 及 术后 完善 的护 理措 施 、周 到 的康 复指 导 ,可 预 防或减 少术后 并发 症的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_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
·专论·在本期《中国骨伤》杂志发表了10篇与人工关节置换外科相关的文章。
从髋、膝、踝、跖趾关节置换到生物涂层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从无柄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改进到手术室人员、器械采样细菌分析,从血友病关节置换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与过去几年的文章相比,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说明我国人工关节外科事业显著的学术进步。
本期的责任编辑,希望我能写一个评论或者自己的感悟。
我想本期文章的涉及面太广泛了,自己的水平有限,很难写出既有针对性,又不顾此失彼的评论来。
自己专职从事关节外科至今已24年多了,作为一名老兵,在欣喜之际,愿将自己一点点体会与感悟讲给大家,特别是年轻的同道们批评和指正。
当你在决定给患者实施手术之前,一定要问自己3个问题:①手术应不应该做?②患者能否承受这个手术?③手术的效果是否会满意?有些年轻同道也许会觉得我的3个问题很可笑,说句心里话,对这3个问题,本人至今还常常处理不好。
1手术该不该做?作者曾经遇到一位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身多关节损害,高度屈膝达100°,髋屈曲30°畸形,已经卧床8年了,严重的骨质疏松,X线片显示骨骼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密度几乎相同,年龄刚刚35岁,人工关节再好,也是假的,理想的人工关节置换年龄是60~70岁,这么高的屈膝畸形该做吗?这么严重的骨质疏松该做吗?这么年轻的患者该做吗?但是如果不做,难道还让患者再在床上躺25年吗?如果不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如何体现?如果手术出现血管和神经损伤、骨折、假体松动又该怎么办?这里往往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甚至有理念上的许多问题。
在门诊,我也看到40岁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被实施了THR手术后感染的病例,我也问自己这样的病例是应该先行复位内固定还是应该马上做THR?2患者能否承受这个手术?实际是建立在对患者术前身体状况认真检查和周密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回答的问题。
周树敏: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
谢谢大家
[17]孙振辉,刘军,王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 志,2010(6):708-713.
[18]徐远坤,柯岩,林剑浩.人工髋膝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6):446450
[19]刘明,王岩.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3):146-148,176
参考文献
[1]沈松坡,翁习生,冯宾.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疼痛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科杂 志,2018(17):1082-1088. [2]李奎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伤残医学,2019(1):90-91. [3]史斌,安静,陈龙刚,张男,田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7):993-997. [4]聂勤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2):121-122. [5]梁维平,杨鹏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的相关分析[J].心理医生,2017(25):92-93 [6]潘宏鑫,赵博,关燕,邵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 报,2016(2):182-184. [7]夏木斯亚·阿不来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 子版),2017(50):9788. [8]李超,张广源.髌骨成形术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疼痛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7(1):78-80 [9]马毅民,程晓光,苏永彬,王晨,王倩倩.WAPP-TSE序列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临床 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8):575-581. [10]潘京华,查振刚.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膝部疼痛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 版),2015(2):83-85.
膝关节置换术后十年真实感受
膝关节置换术后十年真实感受
我是一个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距离我做这个手术已经过去了十年。
在这十
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化,让我对生活和健康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膝关节置换手术给了我新生。
在手术前,我的膝关节疼痛严重,行走困难,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手术后的康复过程虽然并不轻松,但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步态和活动能力,能够自由地走路、上下楼梯,重新享受生活。
这种改善让我感到十分感激和幸运。
然而,十年时间里也有许多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膝关节置换手术并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需要更加注重锻炼和保养,以保持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有时候,我会感到膝关节周围的疼痛和不适,需要定期就医和接受理疗。
这种需要持续关注和照顾的感受让我更加珍惜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另外,膝关节置换手术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
我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对膝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损伤。
我也学会了更加注重饮食和体重控制,以减轻对膝关节的负担。
这种调整让我更好地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也让我更加关注健康和健康管理。
总的来说,膝关节置换手术带给我了新生,让我重新恢复了行走的自由和独立。
十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康复和挑战,感受到了健康和生活的珍贵。
我会继续努力保持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珍惜每一天的幸福和快乐。
以上是我十年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真实感受,希望可以给正在面临同样情况的
人一些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吕厚山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是要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一个无痛、稳定而又有功能的新关节。
因此,术后持续疼痛无论对病人还是对术者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重要并发症,必须引起严重的关切和及时妥善的处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原因很多,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分析来充分评估。
病史采集过程中重点要分析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的定位,是局部疼痛还是放射痛?疼痛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导致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以及疼痛的强度。
体格检查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皮温增高或发红;膝关节的力线、活动度;关节积液或摩擦音和韧带的稳定性。
膝关节周围压痛点的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肌腱炎、滑囊炎和皮下神经瘤(Tinel征阳性)。
跛行步态和膝关节横向不稳往往提示力线不良或韧带不稳。
足部的过度内旋或外旋提示胫骨假体旋转不良,当然,判断股骨假体或胫骨假体旋转不良程度最好通过CT检查确定。
体检中还要确定是否存在腰椎或髋关节病变导致膝关节放射痛的可能。
此外,还要对神经和血管进行详细检查。
心理评估也很重要。
Ayers研究发现,SF-36评估表中心理部分<50分常常与TKA术后疼痛增加和功能减低有关[1]。
一. 术后关节感染或假体松动的诊断感染是造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最主要原因。
造成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2]、肥胖[3]、激素使用[4]、皮肤溃疡、术前住院时间过长以及内科合并症的存在(如类风湿关节炎[5]、糖尿病[6]、银屑病关节炎[7]和既往膝关节感染史[8]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TKA术后疼痛的原因是由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常用的化验检查包括ESR、CRP、血相分析以及分类、关节穿刺行细胞计数和培养。
ESR往往在TKA术后3-6月内一直处于升高状态[9]。
Barrack研究发现,ESR大于30mm/h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2.5%[10]。
但是,Levitsky等人研究发现,ESR大于30mm/h对于感染确诊的敏感度为60%,而特异度为65%[11]。
CRP一般在TKA术后3周恢复到正常水平。
联合应用ESR、CRP和血相分析与分类可以增加感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但是,对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来说,ESR和CRP本身就随着病情进展而改变,因此ESR或CRP增高不足以提示感染的存在。
为了提高膝关节穿刺检测感染的准确率,要在穿刺后尽早行涂片或培养检测。
如果高度怀疑感染,初次培养阴性时,可以行多次关节穿刺。
另外,患者在穿刺前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时间,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关节液检查白细胞数量>2500/mm3,多形核白细胞比例>60%常常可以确诊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和95%)[12,13]。
影像学上,对TKA术后疼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双膝关节常规或应力下X线检查、关节造影或者核素扫描检查来帮助分析疼痛的原因。
应该常规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来评估假体的固定情况、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假体失败或者假体周围骨溶解。
髌骨轴位片可以帮助评估髌骨位置和轨迹。
下肢全长X线检查有利于排除膝关节远端是否存在骨不愈合、肿瘤和应力性骨折发生,这在常规膝关节X线检查中容易被忽略。
其他的检查包括骨盆正位片,检查应力性骨折或者髋关节骨关节炎,后者可以沿闭孔神经的隐神经分支反射到膝关节周围。
回顾分析膝关节术前X线检查有利于确定疼痛的确切原因;术后每次随访时间点都要进行的X线检查,便于发现假体固定界面透亮线的进行性发展、假体移位以及骨溶解和其他的影像学表现。
应力下X线检查有利于检测韧带不稳。
内翻或外翻应力下行X线检查便于分析侧副韧带的稳定性。
关节造影仅用来判断TKA术后有无假体松动,而且对胫骨假体松动诊断的准确性高于股骨假体[14]。
核素扫描在TKA术后评估中的作用尚不确定。
最常用的是99锝-HDT,枸橼酸镓(Gallium Citrate),111铟标记白细胞和胶体硫(Sulfur Colloid)骨髓扫描。
大多数核素扫描的敏感度很高,但是特异性不佳。
Rand研究结果显示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5%,而诊断准确性为84%[15]。
在类风湿关节炎或者大块骨溶解时,偶尔存在假阳性。
核素扫描结果阴性可以排除感染和松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段时间内99锝核素摄取增加,髋关节置换术后6-12月99锝核素摄取才恢复到正常水平,Rosenthal等人报道TKA术后1年后89%胫骨假体和63%的股骨假体都会表现99锝摄取增加[16]。
因此,单纯应用99锝不足以确定TKA术后感染的存在[17]。
Dannis Dogllas建议首先采用99锝-HDP扫描,如果结果阳性,但是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再行标记白细胞的核素扫描[18]。
而Henry D.Clarke则建议联合采用三种核素扫描来鉴别感染、无菌性松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和假体周围应力性骨折,因为联合应用可以将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到95%以上[19]。
CT检查比常规影像学检查更有助于判断骨溶解的位置和程度以及假体旋转对线情况[20]。
CT检查对胫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诊断要优于髌骨假体和股骨假体。
采用消除金属伪影的软件进行MRI检查对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诊断好于CT检查,但是在临床上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21]。
二.除感染以外的疼痛原因分析和诊断除了感染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造成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根据造成疼痛因素的部位可以分为关节内因素和关节外因素。
1. 关节外因素引起TKA术后疼痛的关节外因素包括:腰椎病变(腰椎管狭窄、神经源型跛行、腰椎神经根病)、髋关节疾病、血管疾病(血管功能不良、动脉瘤、血栓形成);肌腱炎/滑囊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心理疾病等。
关节外因素是引起TKA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其中腰椎病变最为常见。
80%以上行TKA的中老年人,腰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其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改变,除了特别严重者外,一般这些患者腰部平时并无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腰部神经根受压迫引起的窜痛,患者也误认为是由膝关节病变造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严重病变的膝关节,特别当双膝关节屈曲畸形时,腰部自然也弯曲,使椎管容积扩大,这就增加了椎管的宽度,减少了压迫症状。
当TKA术后,双膝关节完全伸直后,患者腰椎代偿性弯曲改为伸直位,加之活动范围和行走距离增加后,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加重,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小关节不稳或者椎体滑脱改变时更为明显。
此时患者会出现腿痛症状,也可能有无力、酸麻、窜痛等感觉,术前如果仔细进行体检,就会发现上述问题,并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图1)。
在作者近4000例TKA的病例中,常发现此类问题,如果术前不能发现相应的腰椎病变,并认真判断拟行TKA的患者到底有多少疼痛是源于腰椎,并在术前向患者告知,而术后由于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往往会引起患者的不满。
如果术前进行认真判断,并告知患者腰椎病变的情况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术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理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并能顺利接受腰部的手术治疗。
当术前检查发现患者的腰骶椎病变和膝关节病变同时都很严重时,为了让病人了解TKA术后的手术效果,我们术前采用“封闭评估法”,即常规采用1%利多卡因10ml行膝关节内注射的方法。
当患者腿痛症状主要来源于膝关节病变时,关节内利多卡因封闭后,患者的症状会明显的减轻或者完全消失,此时可以判断腰椎病变对腿痛的影响不大。
反之,如果关节内封闭之后,患者仍然有疼痛、沉胀等症状时,可以劝患者先接受腰椎手术[22]。
我们曾报道过20余例拟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由于发现腿痛的症状主要是由腰椎病变引起,劝说患者先行腰椎手术,除其中5例后来又接受了TKA之外,其余病人均感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而未再行TKR手术[23]。
2.关节内因素引起TKA术后疼痛的关节内因素包括:感染、不稳(包括轴向和屈曲位不稳)、力线不良(包括轴向和旋转力线不良)、假体松动、聚乙烯磨损、假体周围骨溶解、关节纤维化、软组织撞击、伸膝装置异常(髌骨轨迹不良、髌骨骨折、伸膝装置断裂和髌骨源性疼痛,如髌骨未置换、髌骨假体过小导致外侧方撞击征、低位髌骨,髌骨骨床与假体超过术前髌骨最高厚度等)。
尽管引起TKA术后疼痛的关节内因素很多,首先要通过检查排除感染因素的存在,髌骨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近来发现,屈膝位不稳也是TKA术后疼痛的关节内因素之一,而且需要仔细体检排查。
(1)关节屈曲位不稳TKA术后屈膝位不稳常常由于前后松弛度过大。
屈曲位不稳通常容易发生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当PCL发生迟发型断裂后出现。
通过负重情况下完全伸直位和最大屈膝位X线检查来判断后交叉韧带的松弛度。
如果深度屈膝位时胫骨假体和股骨假体接触点较完全伸直位时明显前移,则说明PCL松弛。
慢性PCL松弛的患者常常表现深度屈膝位,如下楼梯或从矮凳子上起立时出现慢性疼痛。
PCL松弛患者常常表现为关节积液、胫骨下沉试验阳性,伸膝装置、鹅足肌腱复合体以及髂胫束远端处存在压痛。
屈膝位不稳也可因术中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不对称造成。
对于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来说,当股骨髁间横杆(Cam)相对于胫骨立柱(Spine)向前脱位时,会发生屈膝位不稳。
此时,患者突然疼痛,患膝不能伸直。
当然,不要误以为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屈曲位不稳只会发生这种急性脱位,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一样,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也会发生慢性屈膝位不稳症状。
主要表现:疼痛、肿胀、上楼梯和从座位上起立困难[24]。
后稳定假体由于存在横杆-立柱作用,限制胫骨向后移位,而屈膝位不稳主要表现在屈膝90°位时前抽屉试验阳性。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因为没有横杆-立柱作用限制,除了前抽屉试验阳性外,还可以表现后抽屉试验和下沉试验阳性。
在很多屈膝位不稳的患者,还会有反复关节积液表现。
(2)假体安放位置不良(旋转或非中心化)最常见的假体旋转不良是股骨和胫骨假体过度内旋。
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内旋安置将导致髌骨轨迹异常和不稳定。
在术中,股骨假体参照股骨内外上髁轴安置,术后关节动力学检测效果最佳[25]。
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标志尚未确定,临床上多参照胫骨结节内1/3放置。
而CT测量发现,以胫骨结节内1/3作为标志,会导致胫骨假体外旋。
在中国,合并膝内翻畸形的骨关节炎患者胫骨本身多存在明显的内向扭转,胫骨近端明显外旋,如果仍然以胫骨结节内1/3作为旋转定位标志,将导致明显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之间旋转对线不良,引发术后疼痛[26]。
对存在膝关节明显旋转畸形的患者,术前CT检查有利于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标记,通过手术矫正旋转畸形。
另外,在严重内翻或外翻畸形患者,胫骨平台截骨后,由于病变严重侧的骨赘没有彻底清理,常常导致胫骨平台假体安放位置不当,因此,内翻畸形患者胫骨平台截骨后应以胫骨外侧缘为基础定位,外翻畸形患者应以内侧胫骨平台边缘为定位点,并将增生侧的骨赘切除,防止胫骨平台安放位置“非中心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