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会自然地理知识点小结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题作为考生在理科类目中的一项重要科目,涉及到丰富的知识点和广泛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对地理题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问题。
在本文中,将对高考地理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形状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同时,掌握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大气环境与气候:学习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变化规律,理解气候带和季风气候等概念,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判断与气候相关的问题。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生命的源泉,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规律、水资源分布和管理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变动: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变动是地质灾害和地震的重要原因,学习这一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质灾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了解人口的迁移规律和人口问题对于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学习城市化和城市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意义。
3. 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经济地理研究经济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旅游与文化: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经济和环境状况等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边界、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等,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3. 区域差异与地区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发展现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地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题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复杂,覆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地理科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接下来将对高考地理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地理科目。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大气圈大气圈是指地球表层上空的空气包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它的特点是气压逐渐下降,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水资源的总称,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等。
地表水主要是由河流、湖泊、海洋等组成,而地下水则主要存在于土壤和岩石的裂隙中。
3.陆地形态地球表面上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其中,平原一般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地势平坦;丘陵相对较高,山地则更高且较陡峭;高原则是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地。
4.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地壳运动和地震、火山等现象的重要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大板块,它们不断地相互移动和碰撞,形成了地壳变动的现象。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类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人口分布与地理条件相关,人口在河流、平原、海滨等地区较为集中,而在高山和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3.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地理密切相关。
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在河流、湖泊等地区,水路交通相对发达,而在山地和高原地区,铁路和公路交通更为重要。
4.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和经济条件等都会对经济地理产生影响,如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通常会发展矿业经济。
以上是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地理是一门全面、综合性的学科,考查高考地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广。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方便同学们理清思路,更好地备战高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归纳1. 地球与地球运动1.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1.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3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2. 气候与气象2.1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2.2 大气环流和降水分布2.3 气象要素和天气变化3. 水资源与水循环3.1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3.2 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4.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4.1 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4.2 地貌类型和地貌发育4.3 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归纳1. 人口与城市1.1 人口数量和分布1.2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1.3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2. 农业与工业2.1 农业类型和农业区划2.2 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2.3 工业类型和工业布局2.4 工业发展和工业区划3. 交通与通信3.1 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手段3.2 交通网络和交通流量3.3 通信发展和通信技术4. 城市化与区域发展4.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4.2 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差距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和归纳1. 中国自然地理1.1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域特点1.2 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2. 中国人文地理2.1 中国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2.2 中国农业和工业发展3. 中国经济地理3.1 中国经济区划和经济发展3.2 区域发展差距和扶贫问题4. 中国交通与通信4.1 中国交通网络和交通流量4.2 中国通信发展和通信技术总结:通过对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理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抓住重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框架,做到内容准确无误。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大家顺利通过高考,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高三自然地理知识重点总结
高三自然地理知识重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1 地球形状、结构及运动•地球形状:略呈扁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公转产生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1.2 地图阅读与制作•地图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阅读:掌握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注记等要素。
•地图制作:学会用画图软件或手工制作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
二、自然地理要素2.1 气候•气候类型: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海洋、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气候现象:全球气压带、风带、气候带。
2.2 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脉阻挡冷空气和暖空气,形成地形雨;高原山地气候高寒。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坡度、流向、水能。
2.3 水文•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
•地下水:地下径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
•水文过程:降水、蒸发、径流。
2.4 生物•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湿地、沙漠。
•生物因素:光照、水分、温度、土壤、人类活动。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5 土壤•土壤类型:黑土、黄土、红土、紫色土等。
•土壤形成: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土壤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
三、人文地理要素3.1 人口•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人口分布:纬度、海陆、地形、经济、交通。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负担。
3.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类型: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
•城市化进程:起步、发展、成熟。
•城市化问题:城市病、城乡差距。
3.3 农业•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
3.4 工业•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高三自然地理重点概要总结
高三自然地理重点概要总结自然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高三自然地理重点概要总结如下:一、地球与地图1.1 地球形状、结构与运动•地球形状: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1.2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地图投影:墨卡托、高斯-克吕格、瓦利斯等。
•坐标系:经纬度、平面直角坐标系。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空间分析功能的计算机技术。
•应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资源评估等。
二、气候2.1 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
2.2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地中海、高原、沙漠、季风等。
2.3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湿度、风。
2.4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拉尼娜、厄尔尼诺等。
三、水文与水资源3.1 水资源分布•地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3.2 水资源类型•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
3.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库、引水、南水北调、节水、水资源保护。
四、土壤与植被4.1 土壤类型与分布•水稻土、黑土、黄土、红土等。
4.2 土壤肥力与改良•有机质、养分、酸碱度、盐碱化。
4.3 植被类型与分布•草原、森林、荒漠、湿地。
4.4 植被与人类活动•林业、农业、生态保护。
五、地貌5.1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
5.2 内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剥蚀、沉积作用。
5.3 地貌与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
六、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6.1 自然资源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6.2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替代能源。
6.3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丧失。
6.4 环境保护与治理•法律法规、防治措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七、人文地理7.1 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城市化、城市规划。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学科。
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地形大地形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四种地貌类型。
山地是地球表面隆起的部分,高原是海拔相对较高的平坦地区,盆地是相对平坦、四周环山的地区,平原是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地区。
1.2 水系水系是由各种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特征所组成的。
常见的水系有黄河、长江、亚马逊河、尼罗河等。
1.3 气候气候是一定区域的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数据。
常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在人文地理方面,人口与城市是重要的内容。
人口分布不均匀,一般呈现出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少区的结构。
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区。
2.2 城市化与乡村发展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的增加,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乡村发展则指农村地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交通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方式,通信则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3. 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点3.1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内部存在着构造板块,它们不断运动和碰撞,形成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3.2 大气圈与气候变化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包含了大气的组成、运动规律以及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3.3 水圈与水资源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储存和循环系统。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4.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综合性技术。
4.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远距离的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自然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地理是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自然地理知识点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自然地理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直径约为12756.274km。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基础。
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引起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倾斜与地区气候地球赤道与黄道面之间的倾角引起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是其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比最大。
2. 大气层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各层之间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气压特点。
3. 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表现为风,垂直运动表现为对流和垂直气旋。
4. 天气与天气变化天气是指地球上一定时期内的气候状态,其变化受到热带气旋、锋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水资源与水循环1.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下渗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水在不同形态循环流动。
3. 水循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会影响水循环的过程,湿润气候条件下水资源丰富,干旱气候条件下水资源匮乏。
第四部分:地表水与地下水1. 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地表水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其分布受地形、降水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
2. 地表水的利用与污染地表水的利用包括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然而,过度开发和污染对地表水造成威胁。
3.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主要来自降水的入渗和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的分布具有多样性。
4.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类型: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如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类型与特征:山地河流、平原河流。
- 湖泊的分类与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地貌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因素:母岩、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 土壤类型:砖红壤、棕壤、黑土、黄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功能区的划分。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 农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气候、土壤、市场、技术。
- 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
- 工业布局的原则与影响因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
-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4.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原则。
-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32个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表物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和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就对自然地理的32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点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固体表面,它由矿物质和岩石构成,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3. 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有矽酸盐岩石、玄武岩石和火成岩石等,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
4. 地球的地表形态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火山、峡谷、河流、湖泊、湿地等,它们是地球表面的主要地貌类型。
5. 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
6. 地球上的自然界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它们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
7.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水、淡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它们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8.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是地球上各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9.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10.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雪灾等,这些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陆地地理知识点11. 高山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陆地地表突出地表的山峰,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冰川的重要来源地。
12. 平原是指地球表面与海拔相对稳定、水流平缓、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区域之一。
13. 盆地是指地表形成一圈圈的山峰环绕的地区,它是地球上的自然围合地形景观。
14. 丘陵是指海拔较低、地形起伏较小且土地肥沃的地区,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是高考生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考生们比较关注的一门科目。
地理知识博大精深,涵盖面广,复习备考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表现象及其原因地球的各种地表现象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湖泊、河流等,都是地质历史和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例如地壳运动、风力蚀变、水力蚀变、冰川作用等。
2.地表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咸水两种。
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冰川、湖泊、河流、井、水库等地方。
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3.大气环流和气候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大气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大气环流可以分为全球环流、季节性环流和局地环流。
气候因素包括纬度、海拔、陆地和海洋、地形和地质等。
4.地震和火山地球上的地壳运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震是指地球上某一地方地壳发生破裂和变形而产生的震动,而火山则是地球表面向地下喷发岩浆、气体和灰尘等。
5.生物地理生物地理研究生物和地理的相互关系,即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
生物地理可以分为动物地理和植物地理两个方面。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居民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由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的现象。
人口迁移一般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
2.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城市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建筑风格等进行规划和设计。
3.交通运输和通信交通运输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
陆路交通主要包括公路和铁路,水路交通主要包括港口和航道,空中交通主要包括航空港和航线。
4.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产业布局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产业分布情况。
5.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地理问题和地理学方法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害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1.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和水圈。
解释: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球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过程。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地幔位于地核之上,由硅、镁和氧等元素组成的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也是人类居住的区域。
大气圈和水圈则环绕在地球表面,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解释: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为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周期为365天,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这两种运动方式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日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
3.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解释:当地球自转时,不同地区的朝向太阳或背对太阳,形成白天和夜晚。
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连续的,因此白天和夜晚的交替也是连续的。
这个现象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地球上的许多其他生物的活动节律。
4. 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
解释: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在某一地区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大,温度也最高,反之则温度最低。
这种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5. 地貌形成:各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解释: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自然力量,如风、水、冰、重力等。
这些力量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塑造了各种地貌形态,如山脉、河流、峡谷、平原和沙漠等。
6.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释:气候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纬度、地形、洋流、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速等。
了解气候的形成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7. 水循环: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不断循环的过程。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地理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自然地理的基础是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理论。
地球的大地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等。
重点包括地壳构造理论、板块运动理论等。
2.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了解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地球自转引发了日照变化、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了解气候因素的相互关系,熟悉各种气候类型和气候区划,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4. 水文地理了解水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水文循环过程,熟悉各类型水体的特征和地理分布,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知识点。
5.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主要是研究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掌握生物地理的常用概念、地理分布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与影响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基本概念,熟悉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地理特征,掌握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的地理特征,理解人口与城市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等。
2.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主要是研究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的利用。
掌握农业区位和农业区划,了解农业资源类型和分布,熟悉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现代化等。
3.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主要是研究工业的地理分布和工业地理环境。
理解工业分布规律,掌握工业分类和区位选择的原则,了解工业区划和产业转移等。
4. 交通与通信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地理条件,熟悉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方式的特点,掌握交通与通信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
5. 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熟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原则,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实现路径等。
2024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它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大的领域,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相关规律。
以下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大的领域。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如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
二、地球的形态与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它由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地球椭球形状扁平。
2.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日。
3.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年。
4.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轴线与公转平面倾斜23.5°,这个倾斜引起了地球的东西两极区域间的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大气圈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由气体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
大气由对流圈、平流圈、中间圈、热层和外层等组成。
2.大气循环:大气圈中气体的不断变化和运动形成了大气循环,包括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等。
四、地球的水圈1.水圈的概念:地球的水分分布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体内,它们通过水的循环不断变化和转移。
2.水循环: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和转移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
五、地球的岩石圈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由岩石组成。
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2.地球的地壳:地壳是岩石圈最外层的一部分,包括陆壳和海壳。
地壳由岩石层、土壤层和岩土层等组成。
六、地球的地貌与水文1.地球的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不同高低起伏形成的地势形态,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原等。
2.地球的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球表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在地表形成了河谷和洪水平原等地貌。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的知识点。
以下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圈1. 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氮氧。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
2. 气压和温度的分布: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气温是指大气中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气压和温度的分布是由大气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引起的,其中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高空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3. 气象要素和气象要素的测量: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等。
测量气象要素的常用仪器有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和雨量计等。
4. 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层内的颗粒运动,主要包括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形式。
天气系统是指由气压分布和气压的变化引起的天气现象,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暖锋和冷锋、气旋和反气旋等。
5. 气候和其变化: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天气条件和气象要素的统计数据。
气候的变化是指气候长期平均值和气候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
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太阳活动、地球自转轨道变化、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等因素。
二、水圈1.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等。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蒸散、地下水补给等。
2. 水的物理性质和水文要素: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比热容、凝固点、沸点等。
水文要素包括降水、径流、蒸发、融化等。
3. 湖泊和地下水:湖泊是指地表蓄水的自然或人造水体,包括淡水湖、咸水湖和碱湖等。
地下水是指地下储存的水资源,是重要的地下水资源。
4. 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地域性差异明显。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背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背诵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经纬度系统:地球表面上的点位通过经纬度来确定。
经度表示东西位置,纬度表示南北位置。
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解释符号含义的图表。
4.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 气候系统:包括哈德莱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水位等。
3. 地貌:-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 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沉积等。
4. 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与母岩、气候、植被、时间等因素有关。
土壤类型包括沙土、黏土、壤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 人口迁移的类型: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
2. 城市化:-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地域的扩大。
-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城市病、环境污染等。
3.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受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影响。
4.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政策等。
- 工业布局: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
5. 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 交通网络布局:交通干线和交通节点。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捕捉、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广泛的地球自然与人文现象。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个必考科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高考地理,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扁球的形状,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薄的一层,由陆壳和海壳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格局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地球上存在着七大洲和五大洋,大洲和大洋之间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和地理现象。
3. 大气环境地球的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其中对流层最为重要,与人类的生活和气候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4. 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全球水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淡水资源利用及污染治理都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5. 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统计平均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拔高度等。
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分布特点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的方法。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资源,而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产物。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都是人文地理学习的要点。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于地理学习来说非常重要,而工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布局则是经济地理的重要内容。
3.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专业化和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4. 区域发展差异世界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人文地理研究的焦点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政策支持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等都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5. 文化和旅游文化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地理条件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详解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学知识点详解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而自然地理学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高考地理中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距离太阳约 15 亿千米。
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影响,比如干扰地球的无线电通信、产生磁暴等。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约为 24 小时;同时,由于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公转周期约为 365 天。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对地球起到保温、保护等作用。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与其他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所占比例最大。
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四、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后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升温,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高考地理必考总结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总结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理网格-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近似为椭球体,分为两极、赤道和中纬度区。
- 经纬度系统: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线,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线;经纬度测量地球表面的位置。
1.2 大气环流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等。
- 气候与季风: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地球上形成的不同气候与季风有关。
1.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与分布: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较少,其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 水循环与水的变化: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等。
1.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分布: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数量和分布受到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差异很大。
- 城市化与城市系统: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系统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2.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类型与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其农业类型和区域差异较大。
- 工业类型与布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类型各不相同,工业布局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2.3 交通与通信- 交通网络与发展:交通发展促进了区域的联系和经济的繁荣,不同地域的交通网络发展水平不同。
-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 区域合作组织与合作模式: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组建区域合作组织实现互利共赢。
地理高考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的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太阳系中位于第三位的行星,是宇宙中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
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是指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陆地圈。
大气圈是地球表面气体体系,由对流层、平流层、跨声层和电离层组成;水圈是地球上的水分体系,包括地表水、冰川和地下水等;陆地圈是地球上的陆地和岛屿。
3.地球的自然地理分布地球的自然地理分布包括经纬度分布、气候分布、地形分布、地貌分布等。
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貌、植被和水文等。
4.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向等;天气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里瞬时的气象条件。
5.地球的地理环境问题地球的地理环境问题是指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6.地球的资源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科技资源等。
7.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的环境保护是指对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
我们要正确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减少人类对地球的污染,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指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人类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生产生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提高生产力。
2.人类的聚居和迁徙人类的聚居和迁徙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迁移现象。
人类主要集中聚居在地球上的河流、湖泊、海洋、平原和丘陵地带,迁徙则是人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流动。
3.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生产生活,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和贸易等。
4.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
5.人类的政治和行政人类的政治和行政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政治组织、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会自然地理知识点小结
自然地理知识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 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 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 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4、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5、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动方向。
18、判读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风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安第斯山脉南部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降水量丰富。
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3、能源与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资源,还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资源。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4、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 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5、台风和飓风虽然都是热带气旋,但要注意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热带气旋。
36、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
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7、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应试小技巧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