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导学案(教师版)
《边城》导学案(教师版)
《边城》导学案(教师版)【温馨心语】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
(切斯特菲尔德)【学习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知识链接】(一)、作者作品及背景探寻(详见《新学案》P14)(二)、沈从文和他的小说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素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2.沈从文的作品有一种忧郁气质,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基调。
沈从文以温和的心境,尽量看取人性的真与善。
沈从文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就是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才具备了生命力。
他有一句名言,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
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实人性和神性的爱。
一方面是经营希腊小庙,一方面现实却是人欲横流,红尘滚滚,这样就必然产生孤独和悲凉,他的作品又温馨又哀伤是自然而然的。
(三)、简述《边城》的情节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关于《边城》教案4篇
关于《边城》教案4篇关于《边城》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边城》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边城》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重、难点: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预习导读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神往倾心间或悲悯信口开河自言自语(3)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4)赏读第一部分:A、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
“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
”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B、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C、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D、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E、“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F、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G、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H、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作用不尽相同。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导学案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交流分享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巩固小说阅读中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认识。
2.梳理故事情节,把握《边城》中的“端午节”线索。
3.合作探究小说人物的刻画,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法指导】小说阅读方法归纳1.小说定义:在一定环境中,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发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在怎样的环境中遇到了怎样的事?塑造了怎样的人?反映了什么(主题)?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怎样的环境中?风雪黑暗腐朽的北宋末年晴朗的天气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遇到了怎样的事?○1沧州遇故知○1漫画事件○2酒店窥阴谋○2骑车事件○3接管草料场○3争吵事件○4风雪山神庙塑造了怎样的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刚强正直沙皇卫道士胆小孤僻顽固保守随遇而安手刃仇敌奋起反抗害怕新事物维护旧制度反映了什么(主题)?官逼民反讽刺和批驳了那些守旧思想的旧势力的卫道者苟延残喘;赞美了新生进步力量自由民主的全新思想。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乡巴佬”和“文学大师”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
1902年诞生于凤凰古城。
14岁投身行伍。
从未上过大学,仅小学毕业。
1923年寻新文学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因湘西土话和衣衫褴褛被人讥讽为“乡巴佬”,成为了一个不被北京接受的乡下人。
住在冰冷的小屋,没钱,没棉衣,靠微薄的稿酬勉强度日。
后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并经胡适、徐志摩、郁达夫、朱光潜等人扶持,这个乡下人最终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名校教授。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科院工作,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创作结集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二)《边城》评价: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沈从文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必修5《边城》导学案(教师版)
1.3《边城》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用时:80分钟共8页 2014年3月18日【学习目标】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
2、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把握对人物的描写。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4、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
缠绵: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宛转动人。
俨然:形容庄严;形容整齐。
3、浏览课文,回答问题⑴课文节选部分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明确:端午节⑵具体写了几个端午节?课文是如何安排的?明确:第三节:眼前的第四节:两年前的第五节:一年前第六节:又回到眼前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明确:翠翠⑷第五节当中多次暗示翠翠对傩送心有所属,你能找出来吗?⑸分析翠翠、傩送、外祖父的人物形象明确:翠翠:情窦初开、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淳朴善良、自然清纯的乡村少女。
傩送:英俊、淳朴、壮健、幽默。
祖父:对翠翠亲情无限,疼爱有加;善良淳朴、重义轻利。
⑹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参考]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吃鱼吃肉、放鞭炮、包尖角粽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这些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氛围。
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探究案】探究点一:作者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理应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
谈谈文中写了哪些美?明确:1、湘西的青山绿水(生活环境美;月夜景色美)2、边民纯朴的风情(如兄弟的“君子风度”,二老不爱碾坊爱渡船)3、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爷爷身体硬朗,为孙女婚事操心)4、翠翠纯真的初恋之情(翠翠本人的玫瑰梦,翠翠母亲的朦胧美)。
边城导学案
3.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沈从文善于运用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描写,使整个叙述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性。他的语言曲折含蓄,极具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湘西的边城小镇,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三、预习检测题
一、填空题
1.《边城》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2.《边城》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省边境的一个小镇上,展现了当地独特的_______和_______。
3.翠翠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她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
1.《边城》中的男主角是谁?
第四部分:社会风俗与人物关系的描绘。段落八:介绍茶峒地方的建筑特色、社会风俗以及人物间的相互关系。段落九:通过描绘各种社会活动和人物交往,进一步展现湘西社会的风土人情。
第五部分:结尾与感慨。段落十:以翠翠的等待和期盼作为结尾,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段落十一:作者的感慨与思考,对人性、爱情、命运等主题的深入探讨。
从故事背景来看,《边城》以湘西边陲小镇茶峒为舞台,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气息的世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真挚。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和谐,这是现代都市生活中所难以体验到的。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各具特色。主人公翠翠、老船夫以及天保、傩送等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命运和情感纠葛。翠翠的纯真善良、老船夫的淳朴善良以及两位年轻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与真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让我们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也让我们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VIP专享]边城教学导学案(教师版)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乡土小说的风格。
2、赏析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
【重点难点】1、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探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预习案《边城》内容精要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
(小说原文一段: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
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兵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
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
经过一番考虑后,屯戍兵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
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
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
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
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
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
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
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
《边城》导学案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学习重点)2.、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学习重点)3、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学习难点)4、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培养健康淳朴的思想情操。
【学习步骤】1、两课时。
2、课前充分预习,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识记生字词(音形义)、知人论世(勾画资料中的重要信息,了解作者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感知文章大意。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自学质疑,做好预习二、交流展示,分享成果1、交流疑问,解决存疑的生字词。
2、交流作者及创作背景中的主要信息。
三、自学辅导、知识梳理文意梳理1、速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2、找出文中描写翠翠的语句,分析其人物形象。
例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例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
大老也很好。
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例3:(祖父)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3、简要概括爷爷的形象。
四、当堂训练1、阅读“那水上名人……在下青浪滩呢?”,完成1-4题。
(1)祖父为何不许别人关心翠翠的婚事,且一提此事便闭口不谈?(2)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有怎样的含意?(3)爷爷提到假如大老请人做媒时,翠翠为什么会“怏怏”?(4)联系上下文,翠翠为什么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第二课时一、文本探究1、跳读课文,讨论《边城》中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2、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讨论并概括小说的主旨:二、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1、结合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精选《边城》教案四篇
精选《边城》教案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精选《边城》教案四篇精选《边城》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边城》教师导学案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土人情之美。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要点】人物形象分析一、导入:有人说:“《边城》是一首圆润悲婉的乡土抒情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一支情歌,是一曲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
他描绘了一种充满化外之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为被现代文明撕裂灵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恍若隔世亦真亦幻的人性理想。
是一块行将失落而未曾失落的古朴的生命绿洲。
”那么今天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呢?下面我们将继续走进《边城》。
二、进一步研习(学生讨论,然后自由回答。
)1.分析翠翠形象请一女生朗读课文(从开头至“忽然哭起来了”。
)①提问:翠翠为何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缺了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明确:此时的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朦胧的爱情已经注入了她的情怀,她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
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②提问:翠翠为什么要想象离开爷爷?学生讨论,然后自由回答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
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③“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明确:翠翠对爷爷明知自己心思还要追问自己选大老还是二老,很不满。
但她明白爷爷是一番好心,希望自己忘记二老,答应大老的提亲。
可感情不是买卖,翠翠实在不愿意做违心的选择,她面对百般疼爱自己的祖父,‚不敢生气‛,只能勉强笑着。
她可能气二老不和自己一样对爱情执著,不再坚持唱歌示爱;也可能气自己,明知王团总想把女儿许配给二老,还心存幻想,气自己不能和王团总之千金平等竞争。
部编版《边城》教案、导学案(共三篇)
《边城》教案【教材分析】《边城》以撑船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比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在这“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在节选的四个部分中,风物人情之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理解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人性之美是本此教学的重点。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人物构筑这样一个环境的深意,也就是小说主题的把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小说情节发展,体味小说环境描写。
方法目标: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情感目标:1、领略作品通过散文化的叙事笔调所营造的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感受作品中表现的淳厚民风,人情和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重点分析翠翠形象。
从而体会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
2、通过对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并由此触及对小说主旨的思考。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文学的天地中,我们可以走南闯北,跨越国界。
我们可到水泊梁山,看看水浒好汉的侠肝义胆,也可到俄国,见识一下套中人的保守愚昧。
今天,我们将到湘西边城,认识沈从文笔下的一个姑娘翠翠。
翠翠是一位怎样的女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二、边城之事1、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边城的事在一个古老的节日中缓缓展开,什么节日呢?(端午节)文中写了几次端午节?明确: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巧遇傩送)—上一年的端午(初识天保)—眼前的端午2、那么,翠翠念念不忘的是哪个端午?两年前的端午,巧遇傩送三、边城之人1、巧遇傩送这部分集中对翠翠进行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部分在那些情节里?①分角色朗读:P18“码头上已无别的人”至“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翠翠怎样的性格特点?“是谁人?”“我是翠翠。
”——单纯“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可爱“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边城》教案模板6篇
《边城》教案模板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边城》教案模板6篇《边城》教案模板6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边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的社会。
2、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品析文中主要人物(如翠翠)的人物形象。
二、知识连接1、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2、创作背景:《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
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
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
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边城》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1、谈谈你对《边城》这个小说题目的理解?2、结合自己的思考为《边城》续写一个结局。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边城》 教师版 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边城》导学案(共2学时)【教师版】一、学习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2.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3.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
二、重点难点预测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教学难点:剖析纯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三、学时安排:2学时四、导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第一学时一、本节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边城》。
2.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及用意。
3.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美,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预习资料(一)知人论世关于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笔名有休芸芸、凤哥、小兵、炯之、上官壁等。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新月社,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的教授。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其巨著《中国服饰史》为学界所重。
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著名作家汪曾祺对他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1988年病逝于北京。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关于《边城》:1.湘西地域小说:沈从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
他长期生活在湘西,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名状的同情与温暖。
将表现一种“优美讲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艺术追求,体现了自己确认与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
便是这类小说的深层主旨。
这类小说兼以抒情诗合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边城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边城》导学案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乡土小说的风格。
2、赏析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
【重点难点】1、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探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作者生平: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笔名有休芸芸、凤哥、小兵、炯之、上官壁等。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新月社,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的教授。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其巨着《中国服饰史》为学界所重。
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着名作家汪曾祺对他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1988年病逝于北京。
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和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2《边城》内容精要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
(小说原文一段: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
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兵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
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
经过一番考虑后,屯戍兵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
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
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
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乡土小说的风格。
2、赏析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
【重点难点】1、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2、“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探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预习案《边城》内容精要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
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
(小说原文一段: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
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兵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
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
经过一番考虑后,屯戍兵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
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
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
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三岁了。
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
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
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
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
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三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
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
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
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大老唱的,大老讲实情讲出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大老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
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
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
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
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
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
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
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创作背景:《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小组合作探究1、本文节选了《边城》(共二十一章)的第三至第六章,虽是节选,但也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请分别概括这四章主要内容。
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
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与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
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弓I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2、浏览文章,用你敏锐的心灵,选择一段话,用你最充沛的感情美读出来,再来点简单的鉴赏写在下面3、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你能否从小说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人物性格: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
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
这样体现美好人性的事例在《边城》全篇中几乎比比皆是,充分表现了边城人淳朴的民风。
风俗习惯:如边城的端午:“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边城人赛龙舟,“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古老的风俗是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的。
更有趣的是捉鸭子比赛:“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目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这样的习俗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
还有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4、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历来为人称赞,试分析节选的部分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小说没有细微地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
翠翠吃惊、羞涩,默然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不说话却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
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同岁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
5、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边城》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
酿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多数论者把它归结于天保意外而死的偶然因素,以及迫使老船夫做出“老而好事”的举动的社会因素一一封建宗法和买卖婚姻。
这种说法有理有据,似乎已把握了悲剧的全部构因,然而仔细一推敲,我们会发现,它仅仅抓住了悲剧构因的客观方面,而把主观方面一一在爱情中起决定作用的顺顺及傩送的心理缺陷相对忽略了。
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
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
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
先是“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
再是傩送虽然面临爱情与金钱抉择时选择了爱情,却未能向着翠翠再靠近一步,并只身下了桃源。
6、沈从文曾说:“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犊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 如何理解作者这段话?《边城》被许多读者看做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
“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凝定为“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概念,然而深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这一美丽的光环,而人物的非正常死亡、离家出走、爱情破灭等故事的阴影却被人们所“忽略”。
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说的“买犊还珠”。
多数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野蛮与优美”交织的客观实在。
7、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以景物、风俗描写为主,具有散文化的倾向。
探讨一下本文的写作风格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叙事,他叙事的方式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紧密联系的。
在此基础上,联系小说的具体内容,研讨其散文化倾向。
创新设计上有。
【归纳小结】《边城》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
表现了边城“天朗、风轻、水清”的风景美,“淳朴、原始、和乐”的风俗美和“古朴、善良、淳厚”的人情美。
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
【当堂检测】仿句:《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是一幅用水墨绘就的水彩画。
(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学习反思】我这节课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疑惑: _______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