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考博《教学论》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体育大学考博《教学论》复习笔记
(本文档一共55页,全都是精华,您如果复习好,就一定能过)
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两章可以不用看。

命题可能行比较低,题型是两个题型,简答和论述。

三选二选择性作答。

只有两道题的分。

第一章绪论(提示:教学的概念地位和任务作,这种基础性问题,结合体育教学经验,体育教学的任务等等就有价值了。

总体的实践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提倡的是全面发展的任务,人格情感和态度,性趣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等,三纬健康观念,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三节,教学要素的系统分析,考过,但是还是比较重要。

基础问题的基本任务,七个要素,课程方法,反馈机制等等以及各个要素的关系。

15页的图。

以及重要的下面解释,主要阐述关系,比较重要)
1.什么是教学?教学有哪些任务?
●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为什么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任务?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是专门教育机构,其中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一定的方向与规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就学校实施的教育途径而言,除教学以外,还有生产劳动、体育运动、各项竞赛,还有党、团、队及其他课外活动。

但在这些中间,教学是最基本的。

这是因为它所产生的教育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占去的时间也最多。

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

教学是社会经验在生产的主要方式;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主体部分和教育基本途径。

教学的任务: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时间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审美情趣乃至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美个性的形成。

中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施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教学论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有何联系和区别?
●教学论研究对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目的。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就这一点说,它与教学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许多地方它给教学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但是它并不涉及教学的方向与内容。

因此,它与教学论的界限与范围显然是不一样的。

学科教学法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法。

它所讲的内容也应该是属于规律性的东西。

但它必须根据并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它和教学论的关系属于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显然,这两门学科谁也不能代替谁,各有其独立的范围。

但是,这两门学科之间也极为密切的:教学论为各科教学法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

反过来,各科教学法的研究成果也会丰富教学论的内容。

●教学论的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经常可以使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个案法,对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

文献法,利用学校有关文献、记录进行研究,对学生作业分析也属于这种。

调查法,包括书面与口头的。

经验总结法,实验法。

●●●●●3.教学活动中包含哪些要素?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教学活动的七个要素: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环境、反馈、教师。

教学诸要素之间关系: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达成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身上来体现。

为了达成目的,必须通过课程和方法中介。

这种影响情况如何?目的任务是否已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从学生方面发挥来的反馈信息如何来判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教师和学生也会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设法控制或适应环境,使其对学生产生有利的影响。

由上可知,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说,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或者是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向前面也已提到的,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为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服务的。

也可以说,一切为了学生,而且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完成目的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二章过程论(教学过程和过程论,教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和规律,功能作为论述已经出过。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重要的,本质的研究也我国比较深刻,个学派我们不管,我们只看结论,23页。

教学过程概念一定要背下来,动态概念,根据研究对象来理解。

一节课,一个单元等等都是。

教学理论基础可以简单了解。

把规律改成特点,四大特点四大部分,内容和任务受制于社会需要宏观,2教学内部特点教学与发展和教与学)
●●●●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统一的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过程的一
般规律。

教学过程特点:
(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与社会的需要首先一定学校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其次,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一定的教学目的总和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相适应的。

再次特定的社会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和促进发展具有三个方面含义: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受制于学生发展的水平;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

教与学各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其中教师事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

(1)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他遵循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本应由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而应当引导、启发、帮助和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2)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首先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学生对教师所施予的影响,并不只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以能动的主体的姿态去思考和抉择,主动积极的作出反应。

其次,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教的行为,目
的是引起学生学得行为。

教师教的过程,也就是为学生学的服务过程。

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的依据。

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只有依赖于学生的学,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要素都在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最佳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简单相加,而是在诸要素之间中形成一种合力。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掌握,知识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统一学生思想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统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2.你是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1)、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从而避免了以往的片面、机械的观点。

(2)、教学过程的心理学、生理学基础教学过程的实质上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那么研究和组织教学过程就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特点和规律。

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身体发育、大脑神经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基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同时,不要忽视教学中群体交往与合作因素,善于借助多种社会学因素来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过程的系统科学基础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现象、建立教学模式,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具体化、深入化,还能得到许多新的启发和认识。

人类学、伦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也为教学过程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

●●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你是怎样认识的?
(1)知识传递功能:传授知识是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础,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间接经验,根据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领会教材,通过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

学生理解知识以后,还需要巩固和运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后,随即进行初步的巩固工作如用提问、课堂测验、做习题的方法进行巩固,在一段时间以后,还需进行系统的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强化记忆。

对于学生来说,运用知识应该主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如完成各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试验和实习等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作业练习的目的和
要求、精选作业内容、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加大难度和分量。

此外,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

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技能形成功能:技能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逐渐达到熟练程度。

形成熟练的技能之后,便可以大大简化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如在实验中,如果没有相当熟练的实验技能,学生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实验动作上。

而当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之后,才可以不假思索地操纵实验仪器、完成实验动作,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实验对象的观测和计算、分析和记录上。

技能形成是有阶段性的,要求教育者在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在技能训练初期,教师首先应配合示范动作,力求讲清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方法、顺序,使学生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去模仿和练习;每次练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分析和评价,使学生了解其练习的结果,又错误及时纠正;练习次数和时间应适当安排,过少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过多又会引起疲劳、丧失兴趣,同样不会有好的效果。

(3)智能培养功能:培养智能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统一过程中进行的。

知识一方面是智力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获取和运用知识活动本身,就是锻炼智力和能力,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作用;技能则大大简化智力活动过程,使智力活动更经济,更有效,提高智力活动水平,实际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历来被看作智力和能力的构成要素,离开知识和技能,智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代教育论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就不仅要强调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而且要考虑怎样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

一般认为,学生从探索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合实际问题的探索
活动中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是培养智能最好途径。

培养智能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先决条件。

(4)个性发展功能: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智能,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一定的原有经验背景和生理条件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智能结构,成为个性发展的基础。

但是学生个性发展还取决于另外几个方面,即思想、品德、价值体系、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培养。

身体素质的健美,也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对发展学生个性的这几个方面,也有着积极影响。

第三章目的论
1.我国学校教育目的有哪些组成部分?他们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999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之中去,我们可以说教学目标就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

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课程内容为媒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学目标分类方式
在对教学目标分类可以从三个纬度展开:第一个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即德智体
美劳;第二是通过教育教学所要形成的学生个性心理要素包括知识、智能(智力、能力、创造力)价值(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意(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和行为(动作技能、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第三四个部分和各要素的发展水平。

教育目的的各组成部分和作为教育教学结果的个性心理要素是统一的,“五育“中的每一育都包括知识、智能、价值、行为等主要个性心理要素,并与其发展水平有着对应关系。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什么
加涅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

他又进一步把智力技能区分为鉴别作用、获得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掌握规则和高级规则;认知策略也可以分为编码的策略、记忆探究策略、检索策略和思考策略等;对言语信息和运动技能,加涅没有进一步区分,但他认为把态度区分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后果是正确的。

对知识的掌握也使用了“言语信息”这个术语,似乎意在强调言语在掌握知识中的作用,这也是他考虑问题突出特点。

3.你对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什么看法?
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怎样的规格要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培养目标;二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规定各门课程设置,提出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有哪些作用?怎样确定?
(1)目标的指向作用目标的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注意而实现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人的活动中就会把注意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
干扰。

(2)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激发了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动力,教学目标能否起到激励作用,还要看该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也就是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3)目标的标准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就成了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

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另一方面教学效果也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做出必要的调整。

确定教学目标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一般目标上,而要以一般目标为指导,确定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科书的编写中需要对具体目标作出规定,直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更需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确定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二者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为因果。

(2)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是对待特定学生的共同要求,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最基本目标。

个人目标则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原有基础和志趣、能力倾向和发展方向确定的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目标。

个人目标都必须全面达到最基本的集体目标。

(3)难度适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从本校本班出发,从个人实际出发。

(4)便于检查教学目标要发挥标准作用,就必须是可检测的。

●教学目标表述明确、具体,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
一般目标是“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式。

”但是,这一目标不够明确、具体。

请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加以表述并做以说明。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时,应当从四个方面作出规定:(1)完成作业的条件(2)完成作业的速度(3)完成作业的质量(4)作业的类型。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对上述“学会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般目标做出进一步限定“通过这一单元教学(共五课时),全班学生都必须学会参照课文例解或其它参考资料在40分钟内独立解答至少10题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者算不及格,须采取补习措施。

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则可进一步限定条件,提高速度和质量的要求,或者提供更多变化大、难度高的典型试题,让他们在课余时间量力完成。

●5.请选择中学或小学课程中一项具体内容,试确定并陈述其教学目标。

以植物学为例,“植物的生长”这一单元(1)正确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四个因素,这项作业目标表明,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类型是“事实”;知识掌握水平是“正确”;智力操作方式是“记忆”;智力活动水平是“再现”。

如果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达到“熟练”而不仅仅是“正确”的话,还可以对上述目标稍加修正。

(2)连贯、迅速地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各个要素,把(1)中的四个改称各个,消除了数量上的提示,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连贯、迅速这两项要求,从而对熟练程度做出了界定。

(3)解释为什么黑暗地方不长草?这项作业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类型是概念;智力操作方式除记忆外,还有分析、推理;智力活动水平是变式应用。

(4)设计一个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实验。

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动员不止一门科学知识,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综合应用现有的全部有关知识,使
用除教科书以外的多种资料和工具。

第四章原则论
1.试述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制定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包括教学整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创造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原则的依据:(1)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人们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对教学规律有所认识,从而制定了教学原则。

(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用以指导教学工作。

教学原则既有它的客观性规律,又具有时代的特点。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规律决定教学原则。

(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它本身没有阶级性。

但是人们在制定、解释、运用教学原则时,无不受到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

任何一个教学原则或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必须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的。

●●●2.试述教学整体性原则的意义及其实施要求。

教学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

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

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协调好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教学要素有机配合起来,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整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