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及其作用。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弹力的测量:介绍弹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4.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弹力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绳子、泡沫球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签字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原状的过程,引出弹力的概念。
2. 讲解弹力的定义: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能够使物体恢复原状。
3. 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必须发生形变,且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 讲解弹力的作用: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6. 讲解弹力的测量方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形变下的弹力,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7. 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布等。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作用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5. 弹力的测量方法6.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请说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请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掌握较好,但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弹力的测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2. 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3. 弹力的测量;4. 弹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2. 弹力的测量方法;3. 弹力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弹簧测力计;2. 弹簧;3. 绳子;4. 钩子;5. 滑轮组;6. 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拉伸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弹力。
2. 讲解弹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向学生解释弹力的概念,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3.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弹力,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讲解弹力的测量方法:向学生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测量弹力。
5.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弹簧的弹力,并记录数据。
6. 讲解弹力的应用:向学生讲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门、弹簧床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弹簧的弹力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弹力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方向:与形变恢复方向相同测量:弹簧测力计应用:弹簧门、弹簧床等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 思考:弹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案:1. (略);2.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比如弹簧门、弹簧床、弹簧座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弹力的存在。
通过讲解和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测量方法。
在应用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弹力应用实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弹力的计算公式、弹簧的弹性系数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沟通与表达: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阐述观点、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5.责任与担当: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团队、对科学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弹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时,学生可能会对形变的概念产生困惑。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弹力大小的测量和弹力方向的理解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可能对弹力作用点的确定感到困惑。
针对学生的学习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弹力现象,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弹力的相关知识。
9.弹力的计算:
-题目:请简述如何计算弹力的大小。
-答案: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胡克定律等公式进行计算。
10.弹簧的弹性系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于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第2节《弹力》。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其中一个物体发生形变。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弹力的测量和应用。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我将以我的经验为基础,为你们设计一节有趣的幼儿园课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弹力的概念,体验弹力带来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难点:体验弹力带来的乐趣,并运用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力球、弹簧、橡皮筋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弹力球,一本笔记本,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弹力的概念,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哪些物体具有弹力。
2. 实践:让孩子们亲手体验弹力球,感受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3. 小组活动:孩子们分成小组,用弹簧和橡皮筋制作弹力玩具,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思维: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弹力球和其它材料创作有趣的弹力游戏,激发创新思维。
5. 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共同思考解决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难点:体验弹力带来的乐趣,并运用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弹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弹力的乐趣,并运用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弹力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1. 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哪些物体具有弹力,并记录下来。
2. 家长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制作弹力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倾注心血,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程。
本节课的主题是弹力,我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感受弹力的存在,并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弹力的存在,从而理解弹力的概念。
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难点: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橡皮筋、气球、塑料尺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弹力的故事,如“弹簧怪兽”,激发学生对弹力的好奇心。
2. 讲解弹力的概念:通过展示弹簧、橡皮筋等教具,讲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用手拉伸弹簧,观察弹簧的弹性变形,并记录下来。
b. 让学生用橡皮筋制作弹力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c. 让学生用气球制作弹力球,观察球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难点: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反思本次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弹力的现象,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弹力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有趣、实用的课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的设计我选择了弹簧、橡皮筋、气球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体验弹力的存在。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弹力的作用,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明确产生弹力的条件。
-胡克定律:掌握弹力与物体形变程度的关系,并能运用公式F=kx进行计算。
-弹力的方向:了解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应用: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测力计、弹跳球等。
举例解释:
-弹力的概念:强调弹力产生的前提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如拉伸弹簧、压缩橡皮筋等。
-胡克定律: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理解公式F=kx中k为弹簧常数,x为弹簧伸长量。
-弹力的方向:以压缩弹簧为例,说明弹力方向与弹簧压缩方向相反。
举例解释:
-弹力的方向判断: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明白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恢复方向一致,而非施力方向。
-胡克定律的应用:通过具体例题,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弹簧常数k,并进行计算。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通过举例、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家积极参与,展示成果时也能看出他们对弹力的理解有所加深。但我也注意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存在一定问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觉得这个环节很有意义,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帮助他们聚焦关键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2. 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体必须具有形变,二是形变必须能够恢复。
3. 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弹力的概念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弹簧被拉伸和压缩时产生的力。
2. 讲解弹力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
3. 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
4. 讲解弹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弹力的作用效果。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弹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弹力的计算和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作用效果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答案: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产生条件是物体必须具有形变且形变必须能够恢复,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请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比如弹簧门、弹簧床垫、弹力衣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但在实验操作和例题讲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2)鼓励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对弹力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3)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弹力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1)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它是一种接触力。
(2)弹力的产生原因: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恢复原状的力,即弹力。
(3)弹力的作用: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弹力的工具,其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来计算弹力的大小。
3.实验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钩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果涉及实验,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弹力的作用效果,增强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准备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方便教师进行板书和演示。
(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弹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弹力的知识。
(6)建议学生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如制作弹力小制作、参与弹力实验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弹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器材准备】教师演示用: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钩码(10个)学生实验用:学生4人一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粗导线、测力计、铜块各一个、钩码一组【学习过程】复习检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自学指导一:弹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面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进行实验。
要求:1、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直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相互交流。
交流后,自学课本P52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观看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你认为该怎样保护它?自学指导二:弹簧测力计自学课本P52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下面进行实验探究。
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 个、3个、4个200克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挂一次钩码时的位置,最后测量每次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
并将结果填表:实验次数钩码的重力(N)弹簧原长(cm)弹簧长度 (cm) 弹簧伸长 (cm)1234 分析表格数据,你的结论为: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自学指导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给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教与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教与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实验法、分析归纳法【学习重、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教学用具】弹簧、铅丝、纸条、刻度尺、木板等;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课堂目标】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的特性叫。
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和组成、4、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测量)原理:在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①观察;②观察;③检查指针是否指在,若没有,需、二、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情境导入】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
引入“弹性”概念知识点一:弹力●阅读课本第6页《弹力》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将手边的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铝丝等分别用力使它们发生形变,去掉力后,观察哪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结论:塑料尺、橡皮筋、弹簧、气球等这些物体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铝丝等这些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我们在压塑料尺、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手会感觉到有一种来自塑料尺(或“橡皮筋”或“弹簧”)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请你利用弹簧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 2 节《弹力》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认识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弹力产生的原由,认识生活中常有的弹力。
2.经过实验,研究并考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重的兴趣,领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经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研究,培育学生乐于研究平时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感情、培育学生研究新器件的能力。
3.经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育学生勤于着手的科学态度和谨慎仔细的科学作风。
二、教课重难点与弹力相关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常常有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术。
对弹力的观点只需求认识它是如何产生的,不用剖析它的三因素,要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研究边思虑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此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碰到新器械,需要研究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课策略经过前方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一些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成效,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许多,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弹簧随地可见, 弹力的应用也好多, 所以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课。
教课中要着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表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观点变为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 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悉识、提高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丈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
通过研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指引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进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能够指引学生阅读说明书、察看结构、练习使用、沟通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育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物操作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弹力的产生和作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并能够运用弹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弹力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能够通过实物操作和观察,体验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难点:弹力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橡皮筋、气球、塑料尺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弹簧、橡皮筋、气球等教具,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这些物品的特性。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弹力的概念,即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并解释弹力的产生原因。
3. 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弹簧、橡皮筋、气球等物品在拉伸或压缩后的恢复情况。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弹力的作用和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 练习:让孩子们运用弹力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用弹簧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难点:弹力的作用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到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但在弹力的应用方面,部分孩子还不太能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弹力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关于弹力的产生和作用,我通过展示弹簧、橡皮筋、气球等教具,让孩子们亲眼看到这些物品在拉伸或压缩后的恢复情况,从而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初中_物理_人教版_八年级下_第七章力_第2节弹力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力的第2节弹力。
2. 详细内容:a.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b. 弹力的测量单位及计算公式;c. 弹力与形变的关系;d. 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测量单位;2. 使学生掌握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能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测量单位及计算公式;2. 难点: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弹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钩码等;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3. 测量与计算:讲解弹力的测量单位及计算公式。
4. 关系探讨:引导学生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5. 实例分析:分析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门、弹簧床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弹力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测量单位及计算公式;4. 弹力与形变的关系;5. 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弹力知识解释下列现象:a. 弹簧门为什么能自动关闭?b. 为什么弹簧床越压越硬?c. 橡皮筋为什么会弹回?2. 答案:a. 弹簧门能自动关闭是因为弹簧受到压缩,释放能量时产生弹力,使门自动关闭;b. 弹簧床越压越硬是因为弹簧受到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从而使床越压越硬;c. 橡皮筋会弹回是因为受到拉伸时产生弹力,释放能量时弹力使橡皮筋弹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测量单位及计算公式;2. 拓展延伸:探讨弹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科技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2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2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力的作用点: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形变部分。
5. 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产生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弹力的方向。
2. 教学重点:弹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产生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泡沫球、木板。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泡沫球,观察泡沫球产生的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产生条件。
3. 实验探究: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弹簧在不同形变程度下的弹力大小,并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弹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弹簧门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与弹力相关的题目。
7. 板书设计:弹力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点:形变部分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形变8. 作业设计题目1:判断题(1)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无关。
()(3)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
()答案:(1)√(2)×(3)×题目2: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弹力的特点?()A. 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B.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无关。
C.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
D. 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形变部分。
答案:A(2)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弹力的产生条件?()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
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
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
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四、认识弹性势能
1、用橡皮筋拉长后,一端松手,会有什么感觉?体验一下,并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弹性势能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是指。
)
叫做弹性势能
3、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4、参照课本上的实例,试举一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且被人们加以利用的实例。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具有能量
B.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C.物体受到力体积发生变化,物体一定没有弹性势能
D.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无关
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5.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6.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7.如图7-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填上方、下方)。
8.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10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床表面发生,而获得能。
11.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
1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