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脏苦欲补泻

合集下载

五脏苦欲补泻之探析

五脏苦欲补泻之探析

五脏苦欲补泻之探析
方光平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2(23)2
【摘要】@@ “五脏苦欲补泻”之说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后世医家多有不同的阐释,其中首推张洁古,他所著的《医学启源》对《内经》之说目识心融,且有发挥.然张氏惜无详析,尚有附会之憾.我们通过学习《内经》,结合临床,对于“五脏苦欲”之说有进一步的认识,试加分析如下,敬请同道指正是幸.rn1五脏苦欲补泻的含义rn所谓“五脏苦欲”之“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难以忍受之意.“欲”者,喜也,即需要之意.五脏所苦,实属五脏之病理变化;五脏所欲,乃是五脏生理之特性.因此,遂本脏所欲,顺其……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方光平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县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
2.张智龙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治疗失眠经验探析
3.张元素对五脏苦欲补泻理
论的发挥4.苦欲补泻,顺应五脏天性;升降浮沉,参合脏气法时5.基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探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脏补泻的理解与应用

五脏补泻的理解与应用

五脏补泻的理解与应用五脏补泻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调理方法之一,通过对五脏进行调理,可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补泻即是通过药物、饮食、运动、按摩等手段,对五脏进行补益和疏泻,调理五脏功能。

本文将从五脏功能角度探讨五脏补泻的理解与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了解五脏补泻的方法和效果。

一、肝脏补泻1.1 理解肝脏在中医术语中被称为“将军”,主管藏血、疏泄气机、调理情绪等功能。

肝脏的补泻即是通过药物、食物或调理情绪,调理肝脏功能,使其运转正常。

肝脏功能失调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失眠、头痛等症状。

1.2 应用肝脏功能失调者适宜通过养生保健、合理饮食来进行补泻。

比如可采用中药养肝汤剂,如柴胡、郁金、白芍等,以及多食用红枣、山药等对肝脏有益的食物。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也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二、心脏补泻2.1 理解心脏在中医术语中被称为“君主”,主管血脉、主持心神、调理情绪等功能。

心脏的补泻即是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手段,调理心脏功能,使其运转正常。

心脏功能失调常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2.2 应用心脏功能失调者适宜通过中医药物疗法进行补泻。

例如可以采用养心安神丸、天王补心丸等中药药剂来调理心脏功能。

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保持愉快的情绪,对于调理心脏功能也有积极作用。

三、脾脏补泻3.1 理解脾脏在中医术语中被称为“后天之本”,主管运化水谷、提升气血、调理肌肉四肢等功能。

脾脏的补泻即是通过药物、食物、运动等手段,调理脾脏功能,使其运转正常。

脾脏功能失调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体力不足、肥胖等症状。

3.2 应用脾脏功能失调者适宜通过饮食调理进行补泻。

比如可以采用中医养脾方剂,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以及多食用山药、茯苓等有益于脾脏功能的食物。

保持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对调理脾脏功能有积极作用。

四、肺脏补泻4.1 理解肺脏在中医术语中被称为“将军”,主管呼吸、化生水液、调节肺气等功能。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4] 时多离不 开 酸 味 药 。 如 治 虚 劳 虚 烦 不 得 眠 的 酸 肾阴不足的黄连阿胶 枣仁汤中酸枣仁 ; 治心火亢盛 、
本草 》 之 首。 明 · 缪 希 壅 从 而 发 挥 解 释, 载入所著 《本草经疏 》 。 其云: “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 第 一 义 。 五脏之内 , 各有其 神 , 神 各 有 性, 性 复 各 殊, 神 也 者, 阴阳不测 之 谓 也 。 苦 欲 者 , 犹 言 好 恶 也, 违其性故 苦, 遂其性故欲 , 欲者 , 是本神之所好也 , 即补也 。 苦 , , 。 者 是本脏之神所恶也 即泻也 补泻系于苦欲 。 苦 不属五行 , 未落阴阳 , 其神用之谓欤 ? ” 欲因乎脏性 , 因此 , 我 们 可 知: ( 1 ) 五 脏 苦 欲 补 泻 是 有 规 律 的, 是根据脏腑的 喜 恶 来 决 定 的 , 喜 好 者 为 补, 恶者 为泻 ;( 2 ) 五脏苦欲补泻 不 能 用 阴 阳 五 行 来 套 , 与阴 阳五行无直接的 关 系 。 如 苦 入 心 不 一 定 补 心 ; 甘 能 入脾却能补 脾 ;( 3 ) 五 脏 苦 欲 补 泻 法 则 是 根 据 脏 腑 性能与五味基本作用来决定的 。 3 五脏苦欲补泻原理的应用 这种补泻法则虽未有人系统地论述 , 但历代许多 名家在组方配伍时常体现这种精神 , 并应用于临床 ,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现仍以肝 、 心两脏为例详述之 。 3. 1 “肝苦急 , 急食甘以缓之 ” 所谓急是指急迫之 症 状 , 突 然 而 起, 迅速( 即为 肝风之证 ) 。 如 抽 搐 、 震 颤、 麻 木、 惊 厥 等。 肝 病 无 其归宿多引起肝风 。 因此 , 肝苦急是肝 论寒热虚实 , 病最突出 、 最根本的表现 。 临床上治疗肝病时 , 无论 何型都可酌加甘味药 。 如清肝热的羚角钩藤汤中有 生地 、 桑叶 、 菊花 、 甘草等 , 散肝寒的暖肝煎中有枸杞 子、 茯苓 , 疏肝气的 逍 遥 散 中 有 当 归 、 白 术、 甘 草;补 “以 甘 肝阴的一 贯 煎 中 有 生 地 、 甘 草、 麦 冬 。 因 此, 是根据肝病 的 生 理 病 理 特 点 而 产 生 的 最 基 本 缓之 ” [3] 的治法 。 3. 1. 1 “以 辛 补 之 ” 如 朱 丹 溪 的 越 鞠 丸 , 则 。 : “ 是根据此 一 原 则 制 定 的 代 表 方 朱 氏 认 为 气 血 冲和 , 万病不生 , 一有怫郁 , 诸病生焉 。 故人身诸病 , ” 多生于郁 。 所 谓 郁 者, 即 结 聚 不 散, 虽有气血痰火 食湿六郁 , 然六郁中以气郁 、 肝郁为主 。 其正是用辛 香宜达之品而发越郁遏之气 , 舒畅不展之气机 , 故名 亦是根据 越鞠丸 。 又如张景 岳 创 制 的 柴 胡 疏 肝 散 , 此一原则 , 所用药物如柴胡 、 枳壳 、 川芎 、 香附等皆多 辛味 。 3. 1. 2 “以酸泻之 ” 至 于 酸 以 泻 肝 的 例 子 也 是常见的 。 凡肝气 疏 泄 太 过 、 肝阳亢盛的证总离不 开酸苦的白芍 , 结 合 重 镇 潜 阳 之 品, 如 镇 肝 息 风 汤; 又如刘草窗的白术芍药散 , 即是治疗肝气太旺 、 疏泄 太过 、 肝旺克脾 、 肝脾不调的名方 。 其正是运用五脏

治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对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解

治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对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解

治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对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解宋末金初,中医学的发展一改前人依赖“考据”、“训释”陈腐之风,造就一批具有医学变革精神的大家,张元素、刘守真即为其突出代表,他们对经典理论多持实用、致用态度,而不是迂腐于书本。

在这种环境下,亦开创了当时的医学流派之争,为脏腑、六气辨证奠定了根基,亦开创了后世温补、寒凉之争的先河。

今天我们要讲的张元素就是后世知名补土派医家李东垣的老师,亦是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易水县)人,生卒年不详,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龄略小,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温补学派的奠基者。

后人称其为易水老人。

张元素从小天资聪慧,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岁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下第。

感叹命运多舛的他静下心来,醉心于医学,后因治愈当时的名医刘完素而名传天下。

他虽未列入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其学术造诣深厚,对后世影响也十分巨大。

任应秋在《医学启源·点校序言》中评价“张洁古、刘守真、张子和、李明之四人者作,医道于是乎中兴”。

张元素从小努力刻苦,一心想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他的科举道路并不顺畅,二十七岁那年考进士时,在答卷上犯了“庙讳”(庙讳,就是用了皇上祖宗十八代名字里其中的字),因古时对这些十分的忌讳,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得遵守,因此仕途之路断绝了。

后来,张元素转头学习医学。

但他在学医路上并没有考科举进步那么快,行医之初,他只是个寂寂无名之辈,让他名传天下还是因为这件事:有一次,在社会上盛名已久的医家刘完素(金元四大家之一)病了,感伤寒八天难以进食,刘完素自己以及他的弟子都束手无措,多方诊治皆无好转。

张元素听闻名医病了,遂前去探病。

刘完素见张元素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脸转过去冲着墙壁并不理睬他。

张元素问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呢?见我有何羞耻?”在他弟子的劝说下终于愿意让张元素为其诊脉。

脉诊结束,又询问刘完素一些症状。

刘完素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六气过甚皆能化火”,故用药多以寒凉药物。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六腑六臟用藥氣味補瀉 (1)五臟五味補瀉 (1)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1)引經報使(潔古《珍珠囊》) (5)六腑六臟用藥氣味補瀉肝、膽(溫補涼瀉。

辛補酸瀉。

)心、小腸(熱補寒瀉。

咸補甘瀉。

)肺、大腸(涼補溫瀉。

酸補辛瀉。

)腎、膀胱(寒補熱瀉。

苦補鹹瀉。

)脾、胃(溫熱補,寒涼瀉,各從其宜。

甘補苦瀉。

)三焦、命門(同心。

)張元素曰︰五臟更相平也。

一臟不平,所勝平之。

故云︰安穀則昌,絕穀則亡。

水去則營散,穀消則衛亡,神無所居。

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

血溫氣和,營衛乃行,常有天命。

五臟五味補瀉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酸瀉之(赤芍藥),實則瀉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虛則補母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以甘瀉之(甘草、參、),實則瀉子(甘草)。

欲軟,急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以苦瀉之(黃連),實則瀉子(桑白皮)。

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炙甘草),以甘補之(人參),虛則補母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訶子),以辛瀉之(桑白皮),實則瀉子(澤瀉)。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補母(五味子)。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知母),以鹹瀉之(澤瀉),實則瀉子(芍藥)。

欲堅,急食苦以張元素曰︰凡藥之五味,隨五臟所入而為補瀉,亦不過因其性而調之。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鹹主軟。

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軟;鹹能軟堅;淡能利竅。

李時珍曰︰甘緩、酸收、苦燥、辛散、咸軟、淡滲,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變者也;其或補或瀉,則因五臟四時而迭相施用者也。

溫、涼、寒、熱,四氣之本性也;其於五臟補瀉,亦迭相施用也。

此特潔古張氏因《素問》飲食補瀉之義,舉數藥以為例耳,學人宜因意而充之。

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肝藏魂,屬木。

膽火寄於中。

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諸風眩暈,僵仆強直,驚癇,兩脅腫痛,胸肋滿痛,嘔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經病。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的运用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的运用

•784.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平2月第36#第2期CJTCMP,February 2021,Vol.36, No.2•论著•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的运用崔亚东,刘晓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X)029)摘要:五脏W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九脏进行补汚调节治疗,宋代陈尤择所撰之《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r《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苫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应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组方规律,将五运六气、五脏虚实、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等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为今后构架五运六气的运气方组方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五脏苦欲补泻;五味;三因司天方;五运六气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716),第四批全N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B (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n the five zang v iscera like or dislike inSanyin Sitia n FangC U I Y a-d o n g,L I U X i a o-y a n(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 h i n a )Abstract! T h e theory of the five z a n g viscera like or dislike is main l y derived f r o m the Huongdi Neijing,that i s, describing the treatments w h i c h use five flavors to adjust the function of five zan g viscera. Sanyin Sitian Fang w a s written byC H E N W u-z e in S o n g dynasty, that is a clinical m o n o g r a p h based o n the theory of five evolutive phases a n d six climatic factorsin Huangdi Neijing. Sanyin Sitian Fang solves the p r o b l e m that the Huangdi Neijing has only the theory of five evolutivephases and six climatic factors but n o prescriptions. In this paper, w e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n the theory of five za n g visceralike or dislike in Sanyin Sitian Fang.W e lind that the theory of five z ang viscera like or dislike dose have an important guidingsignificance in the Sanyin Sitian Fang.B 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five zang viscera like or dislike in the SanyinSitian Fang,this paper s u m m a r i z e d the law of the Sanyin Sitian Fan^.T h 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volutive phasesa n d six climatic factors, with the deficiency a n d excess of five zan g viscera, a n d with the theory of five flavors, that provides an e w idea for the future f r a m e w o r k of m a k i n g u p the prescriptions in clinic by using the theory of five evolutive phases a n d sixclimatic factors.Key W〇rdS! Five zang viscera like or dislike: Five flavors: Sanyin Sitian Fang:Five evolutive phases a n d six climatic factors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 h i n a (No.81973716), Fourth Batch of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Basic) Outstand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 (N〇.[2017)24)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 《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为前提,从五味出发,结合 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而提出的中医临床用药 法则。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作者:李宇航来源:《世界中医药》2018年第02期摘要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称“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

此用药之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本文以《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为依据,梳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启迪临证组方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五味;经方;藏气法时论;伤寒论;金匮要略Abstract Miao Xiyong emphasized in Commentary on ‘Shen Nong′s Classic of the Materia Medica′ that “Tonification and purgation according to likes and dislikes of five viscera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medication”, which has been valued by doctors of all dynasties. According to Plain Questions·Discussion 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Zang-qi with the Four Seasons, we reviewed the medication paradigm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focused on the “five flavors regulate five viscera function in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in order to inherit and develop Zhongjing′s academic ideas, to inspire the thoughts of clinical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 Five flavor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Discussion 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Zang-qi with the Four Seasons;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8.02.0131 导言1.1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与“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源于《黄帝内经》。

从五脏体用观谈中医临床脏腑之补泻

从五脏体用观谈中医临床脏腑之补泻

1472 环球中医药2017年12月第10卷第1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 2017,Vol.10,No.12㊃临床经验㊃作者单位:100095 北京老年医院肾病科(李亚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曹云松),门诊办公室(王敏)作者简介:李亚伟(1980-),硕士,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病㊂E⁃mail:sanjingye@通信作者:曹云松(1983-),硕士,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肾病㊂E⁃mail:sanglianjie@从五脏体用观谈中医临床脏腑之补泻李亚伟 曹云松 王敏【摘要】 五脏皆体阴而用阳,但具体到各个脏器及用药则各有偏颇,临床中心阴㊁肺阳㊁脾阴并不少见㊂心阴具有滋养㊁润泽之作用,不足则虚火上炎或邪气易侵,可见心悸怔忡或神昏蒙昧等,治以滋阴养营㊁清心开窍;肺阳具有温煦㊁防御之作用,不足则易感外邪或宣布不畅,可见感冒频发或咳喘痰嗽等,治以温肺补气㊁祛邪固表;脾阴具有濡润㊁滋养百骸之作用,不足则脾运不健或润燥失养,可见乏力神疲㊁腹胀腹泻等,治以养脾运脾㊁养津生液㊂应予以重视,有利于临床实际㊂【关键词】 五脏; 体用观; 脏腑补泻【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2.013 关于五脏阴阳属性的问题历代看法不同,衍生出不同的五脏辨证体系,联系到对疾病的诊断㊁治疗及用药,而各有特点及差异㊂‘临证指南医案㊃肝风“中指出[1]24: 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㊂”其实,体阴用阳”不仅是肝的特性,笔者结合‘黄帝内经“及后世的相关思想,来探索五脏阴阳属性㊁用药差异,旨在对临床辨病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1 五脏阴阳属性及喜恶的认识1.1 五脏皆体阴用阳叶天士言 肝体阴而用阳”,但具有这一特性的脏器,不仅指肝,五脏应均具此性㊂‘素问㊃金匮真言论篇“曰: 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㊂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㊂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㊂”从原文来看,很明显可以得出五脏皆为阴,六腑皆为阳,所以可以说五脏皆体阴而用阳,六腑皆体阳而用阴,因为原文中已明确提出 藏者为阴,府者为阳”,那么在五脏为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致地分出阴阳属性,后世医家多强调某一脏器的生理特点,比如肝体阴而用阳㊁肺体阳用阴等,强调了特点,忽视了共性㊂具体到每个脏器的时候,也一定有偏向,因为心肺同属于上焦,多属于阳性,功能偏于温煦㊁推动;而肝肾同属下焦,多属于阴性,功能偏于收藏㊁静养㊂所以说,具体到某一脏腑本身特性的时候,需要细致地辨别,根据阴阳属性的多少来制定具体的用药及治疗方法㊂1.2 五脏皆喜补恶攻‘素问㊃五藏别论篇“曰: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㊂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㊂”这是关于五脏六腑功用很精确的论述,由此可以看出,五脏一般多用补法,以补为常,而六腑多用泻法,以通为顺㊂而且脏腑特性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感受疾病的不同,如肺不耐寒热㊁脾喜燥恶润㊁肝喜调达恶抑郁㊁肾喜补恶攻泻等,这是脏腑特性之同气相求,相互感召的结果㊂‘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今人概言补虚,不知五脏六腑各有补法㊂即一脏一腑之中,又有体用相反之殊㊂脏属阴,其数五者,阴反用奇也;腑属阳,其数六者,阳反用偶也㊂故五脏六腑体阴者,用必阳;体阳者,用必阴㊂”虽然吴鞠通以术数来解释脏腑之体用有所欠妥,但对五脏六腑补泻有指导意义㊂根据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来理解㊁运用于临床实际,经过实践后再反思理论,结合五脏六腑之特性来指导临床用药,才是最终的目的㊂2 五脏所居不同,阴阳再次划分五脏者,皆体阴而用阳,藏精气而不泻,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对五个脏器进行阴阳属性细致划分㊂2.1 心阳固重要,心阴不可少心为阳中之阳,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为万事之根本㊂体为阴,但位居上焦,以阳气行事㊂阴寒㊁痰浊㊁瘀血阻滞心阳,伤及心中阳气,凝滞心脉,闭阻气血,临床可见胸闷㊁胸痛等表现,仲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㊁瓜蒌薤白半夏汤㊁枳实薤白桂枝汤等用来驱寒化浊,通畅心脉,后世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通络㊂心为阳中之阳,以阳气用事,故以阳气充足㊁温煦推动为主,心阳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是由心这一脏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㊂近代大部分医家喜用补气温阳㊁活血化瘀之法来治疗心系疾病,有效者甚多㊂但是,作为五脏基本属性为阴之一的心,亦不能忽视心阴方面所致的疾病,如心阴不足,虚火上炎,可出现心悸㊁怔忡㊁失眠㊁心烦等,故仲景亦有黄连阿胶汤㊁炙甘草汤来治疗心阴不环球中医药2017年12月第10卷第1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2017,Vol.10,No.121473足㊁虚火内生之疾患;后世温病学家更加重视心阴㊁心营的顾护,心之阴血的亏虚,易出现温热㊁湿热之邪逆入或蒙蔽心包,出现神昏谵语㊁蒙昧不清㊁夜热早凉等表现,清营汤㊁清宫汤㊁安宫牛黄丸㊁至宝丹等方药可解㊂心阳故重要,心阴亦不可缺㊂2.2 肺为清虚脏,阴阳皆当调肺为阳中之阴,相傅之官,主一身之气,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㊂肺脏具有清虚娇嫩,易受邪侵的特性㊂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㊂外感风寒㊁风热均可致病,久病耗伤肺气㊁肺阴亦属常见,如治疗外感之桑菊饮㊁银翘散㊁止嗽散㊁三拗汤㊁桑杏汤等;治疗肺阴虚之沙参麦冬汤㊁百合固金汤等;治疗肺气虚之保元汤㊁玉屏风散等;但论及肺阳者较少,肺阳主温煦㊁宣发,阴寒之邪易伤及肺阳,张景岳曰: 寒气在脏也,以阳气虚也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3]: 周身之热力,借心肺之阳,为之宣通㊂心肺阳旺,则阴分之火自然潜伏,心肺之阳下济,大能温暖脾胃消化痰饮㊂”近贤蒲辅周先生说: 五脏皆有阳虚阴虚之别,肺阳虚,则易感冒㊂”在治疗肺阳虚的方药中,‘伤寒论“之甘草干姜汤㊁‘千金要方“之半夏汤方㊁‘医门法律“之温肺汤等,均为常用方药,可见肺之阴阳也不可偏执一端㊂但因肺为阳中之阴,喜凉润恶燥热,故临床确实以肺失宣降㊁肺阴不足者为多,肺阳虚较少,这也是肺脏本身特点所决定的㊂心肺同属上焦,位置在背,同为阳,但心为阳中之阳,故表现为温煦㊁推动㊁流动的特性多一些,反应在疾病中,也是以阳气受损㊁病邪阻滞心阳等方面多一些,心阴受损相对少一些;而肺为阳中之阴,故表现为滋养㊁润泽㊁肃降的特性多一些,反应在疾病中,也是以阴液受损㊁邪气上犯等方面多一些,肺阳不足相对少一些;但多少者,与脏器特性及感受邪气不同有关,不应以心阴㊁肺阳出现较少而被忽视㊂2.3 肾含真阴阳,平调自可疗肾为阴中之阴,作强之官,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肾藏精,主生长发育㊂关于肾阴肾阳的论述历代医家均比较重视,只是因为各个医家的喜好而略有不同,但整体来讲,并未出现较大的偏移㊂‘景岳全书㊃传忠录“中说[4]51: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㊂”后世由此分离出了肾阴和肾阳的概念㊂临床常用的滋补肾阴之六味地黄丸㊁大补阴丸㊁左归饮㊁左归丸等,温壮肾阳之右归饮㊁右归丸㊁五子衍宗丸等,故关于肾阴肾阳的论述兹不赘述㊂2.4 肝为将军官,阳平阴方窕肝为阴中之阳,为将军之官,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为刚脏,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㊂叶天士有 肝体阴而用阳”之说,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曰[5]: 肝之体阴而用阳,是故养肝之体,必借酸甘;泄肝之用,苦辛为要㊂”历代医家以养肝阴㊁滋肝血㊁疏肝气㊁平肝阳㊁泄肝火等为主,因肝体为阴,用则为阳,临床以肝气郁滞㊁肝火上炎㊁肝血亏虚㊁肝阴不足为主,这与肝本脏特性相关㊂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㊁龙胆泻肝汤㊁滋水清肝饮㊁一贯煎等㊂而肝阳论及者较少,‘千金要方㊃肝虚实“云[6]: 左手关上脉阴虚,足厥阴肝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来,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㊂”张景岳在‘求证录㊃真阴论“中论及肝阳虚[7]: 或拘挛痛痹者,以本脏之阳虚,不能容筋也㊂”近贤蒲辅周指出: 五脏皆有阴虚㊁阳虚之别;肝阳虚则筋无力,恶风,善惊惕,囊冷,阴湿,饥不欲食㊂”在肝阳虚的治疗上,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指出治肝阳虚之药: 一法曰:补肝阳,肉桂㊁川椒㊁苁蓉㊂”[8]蒲辅周主张: 肝阳虚亦可用附子汤㊁肾气丸㊂”吴茱萸汤㊁当归四逆汤㊁暖肝煎等亦可选用㊂肝肾同属下焦,位置在腹,同为阴,但二者因为阴阳属性而又有所差异,肾为阴中之阴,故表现濡润㊁滋养㊁生长生殖的特点多一些,临床多见肾阴虚内热㊁阴虚阳亢,但肾阳虚也不少见㊂而肝为阴中之阳,表现为疏泄㊁生发㊁流通等阳气的特点多一些,临床所见肝郁气滞㊁肝气犯胃㊁肝郁化热较为多见,因肝体本属阴,故肝血亏虚㊁肝阴不足也十分多见,而肝阳不足虽不多见,亦有涉及,不可忽视㊂2.5 脾为后天本,阳运需阴罩脾为阴中之至阴,仓廪之官,为后天之本,气血运化之源,主运化㊁升清㊂关于脾阳的论述较为多见,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临证指南医案“曰[1]143: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㊂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㊂”说明脾虽为阴脏,但以阳气用事,脾宜升则健㊂李东垣将脾胃病的病因多责于 阳气不足”,治疗上也强调温补脾阳,创立了著名的补中益气汤㊁调中益气汤㊁升阳益胃汤㊁保元汤等㊂而脾阴学说,到明清时期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如秦景明‘症因脉治“云[10]: 脾虚有阴阳之分,脾阴虚者,脾血消耗,虚火上炎㊂”‘景岳全书㊃传忠录“曰[4]16: 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㊂”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到[10]: 若脾虚,渐成腹胀,夜剧昼静,病属于阴,当补脾阴㊂”由此可见,脾阴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具有滋养㊁濡润功能,表现对脏腑㊁四肢百骸㊁形体诸窍的濡养作用㊂常用的方药有缪希雍的资生丸,张景岳的玉女煎㊁五福饮,吴澄的中和理阴汤㊁补脾阴正方㊁理脾益营汤等㊂3 五脏补阴之法与用阳之法具体用药细辨3.1 养心阴,滋心营,潜心火‘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心为手少阴,心之体主静㊂本阴也,其用主动,则阳也㊂补阴者,补其体也,如龟板㊁柏子仁㊁丹参㊁丹砂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桂枝㊁人参㊁茯神之类㊂”吴鞠通对于五脏六腑之阴阳属性划分有可取之处,但用药似有商榷,补心阳可选择桂枝㊁肉桂㊁附子㊁薤白等,补阳温煦,使心阳用事无碍㊂补心阴可选麦冬㊁百合㊁阿胶㊁生地黄㊁龟甲等,滋养濡润使心体安静,所谓阴阳配合相用,才能照顾全面㊂在临床实际中,心之营阴亏虚,主要选择补养心体之类1474 环球中医药2017年12月第10卷第12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2017,Vol.10,No.12如鸡子黄㊁麦冬㊁阿胶㊁柏子仁㊁浮小麦等,具有滋养㊁濡润的作用;但一般心阴不足多伴有内热,故多佐以连翘㊁生栀子㊁淡竹叶㊁生甘草等以清心泻火㊁除烦安神㊂如出现心阴亏虚较甚而心中不安,多属于阴虚不能制阳,故选择龟甲㊁生牡蛎㊁鸡子黄等以滋阴潜阳㊁安神定志㊂3.2 补肺阳,宣肺气,养肺阴‘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肺为手太阴,主降㊂本阴也;其用主气,则阳也㊂补阴者,补其体也,如麦冬㊁沙参㊁五味子㊁百合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茯苓㊁人参㊁白术㊁白蔻之类㊂”补肺阳可选择甘温㊁辛温之品,一方面补气强肺,使外感之邪不易侵入;一方面辛发宣达,使已有之邪气自皮毛㊁口鼻而出,有开门逐寇之效㊂补气强肺可选择人参㊁党参㊁生黄芪㊁炙甘草等以甘温补益,辛发宣达则可选择细辛㊁麻黄㊁荆芥穗㊁白芷㊁桂枝等以辛温宣化㊂3.3 滋肾阴,壮肾阳,柔肾体‘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肾为足少阴,主润下,主封藏,体本阴也;其用主布液,主卫气,则阳也㊂补阴者,补其体也,如鲍鱼㊁海参㊁地黄㊁元参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肉桂㊁附子㊁硫黄㊁菟丝子之类㊂”补肾阳之品可分为温补和温散,温补则多选择药力缓和而不燥烈伤阴为佳,如菟丝子㊁枸杞子㊁杜仲㊁牛膝㊁锁阳㊁肉苁蓉等,温散则多选择辛温燥烈以驱除寒湿为主,如仙茅㊁淫羊藿㊁葫芦巴㊁附子㊁肉桂㊁乌药㊁吴茱萸等㊂而滋补肾阴之品则分为峻补和清养,峻补如熟地黄㊁龟板㊁鳖甲㊁天冬㊁玄参之类,清养则多选择桑椹㊁女贞子㊁知母㊁黄精之类㊂总之,以养阴清柔而不滋腻,温阳缓和而不燥烈为度㊂3.4 养肝血,疏肝气,散肝寒‘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肝为足厥阴,肝之体主入,本阴也:其用主出,肝主疏泄,又寅宾出入也㊂则阳也㊂补阴者,补其体也㊂如阿胶㊁萸肉㊁鳖甲㊁牡蛎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当归㊁郁金㊁降香㊁香附之类㊂”临床对于肝的治法较多,秦伯未㊁岳美中等前贤均有论述㊂一般遣方用药之时,养肝血㊁补肝体多选择当归㊁阿胶㊁制何首乌㊁白芍㊁山茱萸等,而临床实际多配合酸甘之品,一能养阴柔肝,二能敛阳制刚,故在补肝阴药的基础上配伍酸敛的乌梅㊁五味子㊁木瓜㊁酸枣仁等,效果更佳㊂疏肝气与散肝寒则有所区别,疏肝气主要指肝气舒畅条达不抑郁,故多选择柴胡㊁香附㊁郁金㊁佛手㊁生麦芽等,多走气分;而补肝阳㊁散肝寒则多指温经散寒祛湿,故多选择肉桂㊁川椒㊁吴茱萸㊁小茴香㊁桂枝等,适用于肝中寒盛㊁寒湿侵犯㊂3.5 运脾阳,补脾气,养脾阴‘医医病书㊃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曰[2]: 脾为足太阴,主安贞,体本阴也;其用主运行,则阳也㊂补阴者,补其体也,如桂圆㊁大枣㊁甘草㊁白术之类;补阳者,补其用也,如广皮㊁益智仁㊁白蔻仁㊁神曲之类㊂”吴鞠通在选药上略有不足,临床实际中,补气健脾之品多选用党参㊁黄芪㊁白术㊁炙甘草㊁白扁豆等以甘温补益;而运脾化湿则选择苍术㊁豆蔻㊁木香㊁砂仁㊁干姜等以温化湿浊㊁运脾调气㊂脾阴不足则可遵循缪希雍㊁吴澄之理论,选用甘淡濡润㊁清正平和的山药㊁太子参㊁玉竹㊁炒薏苡仁㊁莲子肉㊁粳米等,以平和甘淡为主㊂4 结语与体会综上所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因所居不同而再划分出阴阳,属性的不同间接地影响到感受邪气的差异㊁所患疾病的多寡㊁侵袭部位的不同等,五脏虽同属阴,但补阴之法不尽相同,虽用皆为阳,但用阳之方式不尽相同㊂五脏之特点及基本的喜恶:心喜苦降,恶火热上炎;肺喜清润,苦温燥,喜轻灵,恶重浊,喜肃降,恶上逆,喜温恶寒;肾喜温润,恶寒恶燥,喜补而恶泻;肝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喜酸恶风;脾喜温㊁补㊁燥㊁升,恶寒㊁泻㊁湿㊁降㊂在上焦且属阳者,用阳最多,且易受侵袭,当顾护阳气为主,但阳气之用的基础在于阴液的充足,故养护阴液不可少;上焦属阴者,用阴偏多,易受外邪,易耗阴津,当以养阴保津为主,但阴津的输布依赖阳气的宣发,故兼顾阳气亦不可少㊂在下焦且属阴者,用阴最多,易于耗伤,且生内热,以滋养阴精为重,因阴精之用在于阳气蒸动,故阳气不可少;在下焦且属阳者,用阳偏多,易受郁滞,但因属下焦,故兼有阴血亏虚者为多,阳气之舒畅流通不可忽视㊂位居中焦者,为枢纽为斡旋,阴阳亦不可偏废㊂从古至今,关于五脏阴阳属性及功用多有发挥者,但应以实际为重,不能执阴阳一端而通言之,亦不可因某一脏器之性而推演为五脏之性,更非一言一语而敝之,临证辨证辨病不可偏废,阴阳体用亦不可偏执,以心胸开阔㊁思路灵通㊁圆机活法为上,上述所言,难免挂一漏万,望同道指正㊂参考文献[1] 清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4,143.[2] 李列坤.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45.[3] 清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2.[4] 明㊃张景岳.景岳全书[M].孙玉信,朱平生,校正.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6,51.[5] 清㊃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全集[M].禇玄仁,辑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98.[6] 唐㊃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6.[7] 明㊃张景岳.类经图翼㊃类经附翼㊃质疑录[M].孙玉信,朱平生,校正.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2. [8] 明㊃王旭高.王旭高临证医书合编[M].禇玄仁,辑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9] 明㊃秦景明.症因脉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5.[10] 明㊃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杨洁,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2.(收稿日期:2017⁃01⁃06)(本文编辑:董历华)。

苦欲补泻2

苦欲补泻2

苦欲补泻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气味阴阳的角度,指出:“阳为气,阴为味… …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

药物气味的阴阳,影响着药物的升降浮沉。

如张元素《医学起源·用药备旨》说:“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 …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

(天运地气,病也分为天之病,地之病,有形之病,无形之病,脏之病,腑之病。

伤寒论是外感病人及其转化的书,那么客气是按一二三的顺序,那也是按照一二三的顺序,表里层次来写,如表为太阳少阴,中间为阳明太阴,里面为少阳厥阴)六淫为病的治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风厥阴甲忆寅卯,与申酉相冲,为苦火长生之地,子以泻母)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少阳相火,戊癸化火,午未南,三焦少阳,寅申合化火)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丑未湿土,为阴,故苦热淡)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二阳卯酉阳明燥金,一阳最靠里,二阳是中间,三阳最外)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太阳寒水,辰戌太阳化寒水,居北居下居骨,辛味是肝性,泻母泻子)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等病因,提出了很详细具体的五味调治方案。

后世据此创立了一些有名的方剂,如治疗伤风之银翘散,其中荆芥、淡豆豉、薄荷均为辛凉之品,连翘、牛蒡子、桔梗苦以佐之,银花、竹叶、芦根、甘草甘以缓之,基本符合《内经》治疗风邪以“辛凉、苦、甘”的原则。

又如治疗阳明燥实证的调胃承气汤,其中大黄性味苦寒,芒硝味咸苦,甘草味甘,正符合《内经》治疗热邪为病的五味调治原则。

五脏苦欲补泻《素问·脏气法时论》对五脏苦欲补泻的论治、配方规律有较为详细地论述,指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五脏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肝、胆(温补凉泻。

辛补酸泻。

)心、小肠(热补寒泻。

咸补甘泻。

)肺、大肠(凉补温泻。

酸补辛泻。

)肾、膀胱(寒补热泻。

苦补咸泻。

)脾、胃(温热补,寒凉泻,各从其宜。

甘补苦泻。

)三焦、命门(同心。

)张元素曰︰五脏更相平也。

一脏不平,所胜平之。

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神无所居。

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

血温气和,营卫乃行,常有天命。

五脏五味补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酸泻之(赤芍药),实则泻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母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以甘泻之(甘草、参、),实则泻子(甘草)。

欲软,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朮),以苦泻之(黄连),实则泻子(桑白皮)。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炙甘草),以甘补之(人参),虚则补母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诃子),以辛泻之(桑白皮),实则泻子(泽泻)。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补母(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以咸泻之(泽泻),实则泻子(芍药)。

欲坚,急食苦以张元素曰︰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

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

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

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相施用也。

此特洁古张氏因《素问》饮食补泻之义,举数药以为例耳,学人宜因意而充之。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肝藏魂,属木。

胆火寄于中。

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五脏大小补泻汤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的基础上结合五行生克制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补泻规律,是对五脏苦欲补泻法则内容的丰富与发挥。

以肝脏为例,基于肝之苦欲补泻法则“以辛补之,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小泻肝汤 (枳实、芍药、生姜,注: 枳实在《汤液经方》“二十五味诸药之精”中载为酸味) 选用酸味药、辛味药,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 选用辛味药、酸味药、甘味药进行组方,且其组方药味主次配伍及数量具有规律性,表现为小泻肝汤以酸味为主,辛味为辅,以达到泻肝之目的,补泻规律为二泻味、一补味; 小补肝汤以辛味为主,酸味为辅,甘味为助,以达到调补肝脏之目的,补泻规律为二辛味、一酸味、一甘味。

大泻肝汤 (枳实、芍药、生姜、黄芩、大黄、甘草,注: 大黄在《汤液经方》“二十五味诸药之精”中载为咸味)、大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旋覆花、赭石、竹叶) 为治疗本脏病及子脏之方,所以其组方分别在小泻肝汤、小补肝汤的基础上加上其子脏用药,心之补泻药味苦、咸,其组方补泻亦具有规律性: 大泻肝汤补泻规律为本脏二泻味、一补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一补味、一泻味,泻肝兼调心; 大补肝汤补泻规律为本脏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二补味、一泻味,补肝兼补心。

其他四脏大小补泻汤与肝脏大小补泻汤补泻规律一致,总结如下。

小泻脏汤: 二泻味、一补味;大泻脏汤: 本脏二泻味、一补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一补味、一泻味; 小补脏汤: 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 大补脏汤: 本脏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二补味、一泻味。

论五脏苦欲补泻+五臟補瀉用藥原則+五脏五味五行辨+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论五脏苦欲补泻+五臟補瀉用藥原則+五脏五味五行辨+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论五脏苦欲补泻+五臟補瀉用藥原則+五脏五味五行辨+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论五脏苦欲补泻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

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

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

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

故用酸味药来收敛。

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

故用苦味药以燥湿。

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

故用苦味药以降逆。

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

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

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杨德平,黄和赞中医学关于药物的补泻学说,主要有 3 种,第一种是五味作用补泻学说。

根据五味辛散、苦泄、咸软、甘补、酸收的基本作用,一般把甘和酸作为补药,把辛、苦、咸作为泻药。

后世治实证不离辛、苦、咸,治虚证不离酸与甘,并以此作为中药药理的核心。

第二种从阴阳分类,称阴阳药味补泻学说。

根据《内经》“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咸味涌泄为阴” ,把辛、甘、淡味作为补阳,酸、苦、咸味为补阴。

如附子、黄芪,尤其是桂枝辛甘而温,为助阳之代表药;而大青叶、龟板,尤其是白芍酸苦而寒,为补阴之表药,所以桂枝配白芍则为阴阳两补之典型配伍药对。

这两种补泻由于固定不变,故一般的都能理解,也能掌握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立法、组方、选药。

另外《内经》还有一种补泻,即五脏苦欲补泻,原文见于《素问· 藏气法时论》。

这种补泻就不同于上述补泻,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辨证的、灵活的[1]。

每一种药味都有补泻两个方面,根据各个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不同而不同。

就甘味来说,既能补脾又能泻心,苦味亦是如此,既能泻脾,又能补肾。

正因为这样变化多端,不容易理解,应用就更为少见。

这种补泻除了历史上少数几位医家作了解释发挥外,很少有卓越的系统见解[2]。

1 何谓五脏苦欲补泻下面引用《素问· 藏气法时论》原文详述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用苦补之,咸泻之” 。

五脏苦欲补泻比较好理解的是肝脏,最难理解的是心脏,现就以此两脏为例加以解说。

《辅行诀》的五味补泻,“辛补肝而泻脾,咸补心而泻肺,甘补脾而泻肾,酸补肺而泻肝,苦补肾而泻心。

《辅行诀》的五味补泻,“辛补肝而泻脾,咸补心而泻肺,甘补脾而泻肾,酸补肺而泻肝,苦补肾而泻心。

《辅行诀》的五味补泻,“辛补肝而泻脾,咸补心而泻肺,甘补脾而泻肾,酸补肺而泻肝,苦补肾而泻心。

总结《辅行诀》的五味补泻,“辛补肝而泻脾,咸补心而泻肺,甘补脾而泻肾,酸补肺而泻肝,苦补肾而泻心。

”体现了《辅行诀》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升降阴阳的内涵。

这种五味对五脏的体用补泻理论是在五行与四时通应的大前提下,运用五味来调节五脏气机升降以顺应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即以顺为补,以逆为泻;增强脏腑功能为补,减弱脏腑功能为泻,这一理论突出了气机升降对脏腑的影响,也直接启发清朝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的提出。

关于“五味体用补泻除病图”,陶弘景给予高度评价:“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陶氏为什么给予这幅图这么高的评价?此图到底蕴藏了什么样的惊人秘密?总览中医历史,几千年来一共有四幅图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最为重要。

第一幅图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主要阐述阴阳理论。

第二幅图是河图,河图主要阐述五行理论。

第三幅图是洛书,洛书主要阐述六气理论,或者称为三阴三阳理论。

第四幅图就是这张“五味体用补泻除病图”,简称“汤液经法图”。

这张图可以说是将太极图、河图、洛书,三合一的一张图,首先将阴阳化为体用;配合河图,讲述五行生克制化;配合洛书“天左旋,地右动”的“阳进阴退”,将阴阳、五行、六气理论浓缩在此图,本图是将中医阴阳五行六气经典理论具体化、实践化的应用图。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继承了《汤液经法》的方药,建构了自己的六经辨证和方证体系,但没有讲《汤液经法》的组方规律。

而《辅行诀》则留下了《汤液经法》具体规范的选药组方之法,即“五味体用补泻除病图”。

而且《辅行诀》选药组方法则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既立足中医(方技家),坚定执行《黄帝内经》“谨和五味”的原则;又效仿兵家,“用药如用兵”,遣药组方如同排兵布阵,以法用方,纪律严明,法度严谨。

《辅行诀》的组方规律是全书学术特点最鲜明、最有特色的部分,这在其后的中医著作中难以见到。

五脏苦欲补泻与喻嘉言清燥救肺汤

五脏苦欲补泻与喻嘉言清燥救肺汤

五脏苦欲补泻与喻嘉言清燥救肺汤五脏苦欲补泻为中医用药法则之一,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

该理论对后世用药原则影响深远,现代临床运用亦非常广泛。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

盖指水润下作咸,火炎上作苦,木曲直作酸,金从革作辛,土稼穑作甘。

五味而言,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酸补之,以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虽然苦者直行而泄,过苦则伤气,须咸以佐,辛者横行而散,过辛则伤皮毛,须苦以佐。

酸者束而收敛,过酸则伤筋,须辛以佐。

咸者止而软坚,过咸则伤血,须甘以佐。

甘之一味,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也,过甘则伤胃,须酸以佐。

淡品无味,五脏无归,专入太阳,微利小便,过利乃伤,须统五味而消息之。

知其数者,其于苦欲补泻益得共平,而心肝脾肺肾各尽其性矣。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脏病治疗原则1、关于肝病在《内经》和《金匮》三个不同的说法刚才在读原文的时候跳过一段,是“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下面看第二段,248页。

是讲五脏所欲之治法。

也就是五脏在其有病的时候,他希望用什么样的药味对它有好处、希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也就是适合用什么药味来治疗。

下面我读一下:[原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这一段中间有很多的删减,把与五味不太相关的内容就删减掉了。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其实是肝气郁了,对肝气郁滞的病,适合用辛散的方法,使肝气能够条达、能够舒畅。

要赶快用辛味药,辛味有散的作用嘛,来使肝气能够疏泄。

比如说香附、薄荷,都有舒肝、散肝的作用。

这还不算,下边又谈到补泻问题,说“用辛补之,酸泻之”,辛味药可以舒肝。

“适其性者为补”,它本来需要辛散了,你就给它辛散了,就这个意义上说,那叫补,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补阴、补阳、补气、补血那个补的概念不同,这里的补是特指、特定的概念。

适其性为补,反之则为泻,所以酸味药那就叫泻,比如说芍药。

所以在逍遥散当中是又有辛散、又有酸泻,因此说用逍遥散不用生姜、薄荷,那方子就不对了,生姜、薄荷是辛散嘛,在这里有补的作用,适其性嘛;但是也得有芍药,有芍药才能柔,免得你用辛散太过。

所以配方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说用一个药、一个性味来冶病,你配方的话,用酸味药时还得避免辛散太过。

当然,对于肝欲散来说,用芍药之类也可以柔一柔肝、养养肝血,一方面调其气、一方面养其血,这相对来说就很全面了。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这个“耎”同软的意思是相同的,也就是柔软的意思,是制心之急、心火亢盛下不来,要用咸味药来制约。

【转载】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转载】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转载】五脏五味补泻理论五脏五味补泻理论乐融融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

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

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张元素;黄帝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探讨1历史源流张元素,字洁古,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者,张氏探究《内经》,师法仲景,遣药制方的理论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一方面。

而这个理论概括来说又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是张氏对《内经》原文的补充,是其独到的用药经验,对后世临证遣药给予莫大的启示,临床价值很高。

故本文以寻求《内经》原意为基础,结合张元素的用药,对五脏五味补泻理论进行阐发。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用辛补之细辛,酸泻之芍药……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用咸补之泽泻,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用苦泻之黄连,甘补之人参……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用酸补之五味子,辛泻之桑白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柏,用苦补之地黄,咸泻之泽泻。

”(张元素补充药物)这是内经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进行的专章论述。

张元素在此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有所阐发,在其著作《医学启源》中为此理论的欲、补、泻均一一补充了药物,之后又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的《序例》中,并命之为“五脏五味补泻”。

2分脏辨析2.1肝的五味补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1]张景岳云:“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

”[2]全元起云:“肝苦急,是其气有余,木性柔软,有余则急,故以甘缓之,且调中,以实脾也。

中医——《我说神农本草经》五脏补泄

中医——《我说神农本草经》五脏补泄

中医——《我说神农本草经》五脏补泄第四讲药性——五脏补泄这一讲我们继续讲药性,叫做五脏的补泄。

从这一讲开始就是比较专业的知识了,中医对脏的概念是肝、心、脾、肺、肾这五个脏,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都有虚实的概念,有虚实我们就要有补泄,虚就要补,实就要泄。

所以我们的药性就可以用来做补泄。

在《黄帝内经》里面的《脏气法时论》有详细的介绍。

首先看肝,肝苦急,急食甘而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这句话什么意思?中医说肝主筋,肝苦急就是肝最怕的是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抽筋,肝如果急会很痛,全身的筋都会痛。

那怎么办?我们前两讲学五味的功效的时候,提到过,甘的作用是缓,急和缓就是相对的,所以急食甘而缓之,甘味的黄色的药就可以缓解急。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中医认为肝属木,我们看自然界的树木,树枝要发散开来,不能太密,密了就是郁,就照不到阳光,照不到阳光就不会结果,这一点大家都能想明白,所以中医里面也说木要疏,就是要稀疏,不能太密。

用什么让它疏呢?用金,金克木,自然界我们用金属的剪刀去修建枝叶,人体我们用辛味去疏木,所以叫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以酸泄之。

这里面有一个很多中医人都转不过来的怪圈子,就是什么是补什么是泄,我们讲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泄。

肝木喜欢调达,喜欢散,所以辛味发散就是补,而酸味收敛就是泄。

肝的补泄大家弄明白了之后,其他的四个脏就很好理解了。

再来看心,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

心脏最怕的是缓,什么意思,我们人正常的心跳是一呼一吸搏动五下,一吸两下,一呼两下,呼吸中间的停顿有一下。

心跳是不能停下来的,对不对,所以心脏最怕的是缓,当心脏缓的时候,我们要用酸味去收敛它,一收敛就会恢复跳动的速度,这怎么理解,其实收敛是收敛的我们静脉血的回流,静脉血能够按正常的量回流,心脏的速度就会正常。

酸味的作用是收敛,就是在敛阴、敛血。

五脏苦欲补泻

五脏苦欲补泻

五脏苦欲补泻五脏苦欲补泻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审阅专家吴晓五脏苦欲补泻为中医用药法则之一,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

该理论对后世用药原则影响深远,现代临床运用亦非常广泛。

中文名五脏苦欲补泻类别中医基础术语出处《黄帝内经》快速导航解读中医应用概念根据五脏生理特性及病变采用补泻法则。

解读《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

盖指水润下作咸,火炎上作苦,木曲直作酸,金从革作辛,土稼穑作甘。

五味而言,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酸补之,以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

虽然苦者直行而泄,过苦则伤气,须咸以佐,辛者横行而散,过辛则伤皮毛,须苦以佐。

酸者束而收敛,过酸则伤筋,须辛以佐。

咸者止而软坚,过咸则伤血,须甘以佐。

甘之一味,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也,过甘则伤胃,须酸以佐。

淡品无味,五脏无归,专入太阳,微利小便,过利乃伤,须统五味而消息之。

知其数者,其于苦欲补泻益得共平,而心肝脾肺肾各尽其性矣。

中医应用1、阐述五脏生理之调护(1)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一般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

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

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

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

故用酸味药来收敛。

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

故用苦味药以燥湿。

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

故用苦味药以降逆。

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

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

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

补即为顺应五脏之性,或增强功能。

泻即为违逆五脏之性,或降低功能。

综上所述,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云:“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

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临床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内经》认为分别易入于不同的脏腑。

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正所谓五味入五脏理论。

不过,这一理论所说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脏有特殊的亲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药食,服用之后,药力可先达到与其相应的脏腑,这一点《灵枢·五味》说的较明白。

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补是泻。

可见,它与我们所谈的“五脏苦欲补泻”是有所区别的。

后世许多医家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而且他还根据本段的内容,提出同一种药味,入通于不同的脏腑之后,可以发挥不同的补泻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则收敛心气,入肺则补益肺气;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敛肺,又能泻肝。

此外,他还提出即使某些药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如同是辛味药,既有细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黄柏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白术的苦燥,又有黄连的苦泻。

这些论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其后,王好古《汤液本草》、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医宗必读》等,都在张元素论述的基础之上立专篇对这一理论作了更深入的探讨。

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之论。

就五脏苦欲补泻的具体药味而言,今仅摘录王好古《汤液本草》的“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以供大家参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

以辛泻之,桑白皮。

以酸补之,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

以咸泻之,泽泻。


另外,从《内经》所述的五脏所欲的五味搭配来看,也体现了方剂的组方配伍原则。

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药疏散肝气,是顺从肝之所欲,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药;“用辛补之”则是增加疏散气之力,可视为辅助之药,即臣药;“酸泻之”,因酸味主收敛,与肝散之特性相逆,又与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顺从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约君臣药物的辛散太过,故在此用酸味药具有反佐的作用,而为佐药。

当然,临证治病时必须结合脏气的喜恶、病变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药物的气味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愈该脏病变,还会变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亲和力强的脏腑,所以还可能或伤所入之脏,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脏,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气弱者勿食辛,以防更伤其气;甘走脾,脾主肉,过食则自伤;酸走筋,筋病过食酸亦自伤,这是从过则自伤而言。

咸入肾,心主血脉,水胜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这是从过则伤及所胜、所不胜之脏角度来说的。

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论述,与《内经》五味所禁理论的过则伤及所胜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