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脏苦欲补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

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

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

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

故用酸味药来收敛。

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

故用苦味药以燥湿。

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

故用苦味药以降逆。

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

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

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

补即为顺应五脏之性,或增强功能。

泻即为违逆五脏之性,或降低功能。

综上所述,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云:“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

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临床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内经》认为分别易入于不同的脏腑。

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正所谓五味入五脏理论。

不过,这一理论所说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脏有特殊的亲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药食,服用之后,药力可先达到与其相应的脏腑,这一点《灵枢·五味》说的较明白。

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补是泻。

可见,它与我们所谈的“五脏苦欲补泻”是有所区别的。

后世许多医家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而且他还根据本段的内容,提出同一种药味,入通于不同的脏腑之后,可以发挥不同的补泻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则收敛心气,入肺则补益肺气;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敛肺,又能泻肝。

此外,他还提出即使某些药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如同是辛味药,既有细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黄柏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白术的苦燥,又有黄连的苦泻。

这些论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其后,王好古《汤液本草》、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医宗必读》等,都在张元素论述的基础之上立专篇对这一理论作了更深入的探讨。

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之论。

就五脏苦欲补泻的具体药味而言,今仅摘录王好古《汤液本草》的“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以供大家参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

以辛泻之,桑白皮。

以酸补之,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

以咸泻之,泽泻。


另外,从《内经》所述的五脏所欲的五味搭配来看,也体现了方剂的组方配伍原则。

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药疏散肝气,是顺从肝之所欲,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药;“用辛补之”则是增加疏散气之力,可视为辅助之药,即臣药;“酸泻之”,因酸味主收敛,与肝散之特性相逆,又与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顺从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约君臣药物的辛散太过,故在此用酸味药具有反佐的作用,而为佐药。

当然,临证治病时必须结合脏气的喜恶、病变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药物的气味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愈该脏病变,还会变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亲和力强的脏腑,所以还可能或伤所入之脏,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脏,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气弱者勿食辛,以防更伤其气;甘走脾,脾主肉,过食则自伤;酸走筋,筋病过食酸亦自伤,这是从过则自伤而言。

咸入肾,心主血脉,水胜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这是从过则伤及所胜、所不胜之脏角度来说的。

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论述,与《内经》五味所禁理论的过则伤及所胜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