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珠光体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共析钢的形核率和晶体长大速度与转变温度的关系
两者都具有极大值特征,其极大值约在550℃左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3)形核率I和长大速度G与转变时间的关系
当转变温度一定时,随转变时间延长,形核率I逐渐增大。 等温保持时间对珠光体的长大速度G则无明显的影响。
共析钢珠光体形核率与转变时间的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2.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图
根据不同温度下珠光体的形核率和长大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共 析钢的珠光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
共析钢的珠光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3.先共析相的长大动力学
亚共析钢(先共析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上的长大方向有两个): 一是沿奥氏体晶界长大(长度方向); 二是向奥氏体晶内长大(厚度方向):
典型形态:片状或层状 是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 片状珠光体,如图所示。
符号:P (Pearlite) 含碳量ωc=0.77%;
图9-1 共析碳钢的片状珠光体组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间距:
在片状珠光体组织中,一对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的总厚度称为“珠光体 片层间距”,以S0表示。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片状珠光体的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屈氏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索氏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屈氏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球状珠光体的组织特征
典型形态:球状或粒状 组成:铁素体基体+粒状渗碳体
T12A钢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当奥氏体晶粒较粗大,冷却速度较快时,先共 析铁素体可能沿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
当奥氏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冷却速度又比 较适中时,先共析铁素体有可能呈片(针)状, 沿一定晶面向奥氏体晶内析出,此时铁素体与 奥氏体有共格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B,过共析钢:
先共析渗碳体的形态可以是粒状、网状或针(片)状。
应用: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也可作大型或形状复杂零件的终热处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学习珠光体转变的意义:
珠光体转变在热处理(退火与正火)实践中极为重要: 退火与正火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即工件经退火或正火后直接交付使 用,因此在退火与正火时必须控制珠光体转变产物的形态,以保证退 火与正火后所得到的组织具有所需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 退火与正火也可以作为预备热处理。即为最终热处理最好准备,这就 要求退火或正火所得的组织能满足最终热处理的需要。
② 未溶解的渗碳体,可以作为共析相的非均匀成核或领先相。
如奥氏体化温度提高,保温时间延长,导致 (P转变速度降低): 降低加热温度,缩短保温时间,加速珠光体的转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2)碳含量的影响
对于亚共析钢,奥氏体中碳含量↗,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 孕育期↗ ,析出速度减慢↘ 。珠光体转变的孕育期↗ , 转变速度减慢↘ 。 对于过共析钢,在完全奥氏体化情况下,随着钢中碳含量 ↗ ,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的孕育期↘ ,析出速度增大↗ 。 珠光体转变的孕育期↘ ,转变速度增大↗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的形核
条件: 能量、成分和结构起伏
形核部位
奥氏体晶界
奥氏体晶内(温度较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转变时的领先相:
铁素体 珠光体 渗碳体 领先相?(相变温度和奥氏体成分)

过冷度小时渗碳体是领先相,过冷度大时铁素体是领先相; 在亚共析钢中铁素体是领先相,在过共析钢中渗碳体是领先相; 在共析钢中两者为领先相的几率相同,但一般认为领先相是渗碳体。
(2) 亚(过)共析钢先共析相的析出 先共析相量的影响:
先共析相的量的影响因素: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碳含量,析出温度, 冷却速度)。 碳含量↗ ,冷却速度↗ ,析出温度↘,先共析量↘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先共析相形貌的影响: A,亚共析钢:
G-Y
当奥氏体晶粒较细小,等温温度较高或冷却速度较 慢时,Fe原子可以充分扩散,所形成的先共析铁素 体一般呈等轴块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各种退火加热温度范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正火:
将钢加热至Ac3或Acm以上适当温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 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与完全退火不同点:正火冷却速度较快,转变温度较低,因此 获得的珠光体组织较细,钢的强度和硬度也较高。
目的: (1)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2)消除热加工缺陷组织,均匀组织,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 (3)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便于球化处理; (4)提高普通结构零件的机械性能。
过共析钢在奥氏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的情况下,渗碳体一般呈网状 或针(片)状渗碳体,此时将显著增大钢的脆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组织控制:
工业上,片(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加珠光体的组织称为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晶粒粗大——机械性能(尤其塑性和冲击性能)显著降 低——钢的脆性转折温度升高;
魏氏组织→采用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等。
保证不发生珠光体转变。为使奥氏体能过冷到低温,使之转变为马氏 体或贝氏体,必须要保证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珠光体转变。
珠光体转变的过程、转变机理、转变动力学、影响因素、珠光体转变 产物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本章知识点: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晶体结构; 珠光体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先共析相的析出条件;
Mn和Mo在γ∕α界面聚集,阻止了界面移动的拖拽作用,从而降低先共析铁素体 的长大速度,降低珠光体的形成速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9.3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
1.珠光体的形核率I和长大速度G
2.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图
3.先共折相的长大动力学
4.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Baidu Nhomakorabea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1.珠光体的形核率I和长大速度G
(1)形核率与转变温度T
在均匀形核:
一方面: 随转变温度T降低,过冷度增大,奥氏体与珠光体的自由能差增大,即相变 驱动力△Gv增大,使临界形核功W减小, 使形核率I增大。中间出现最大值; 另一方面: 随转变温度T降低,原子扩散能力减弱,因Q基本不变,使形核率I减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2)长大速度G与转变温度T
转变温度较高时珠光体团一般长大成等轴类球形,各个方向上的 长大速度G基本相等,可由下式表示:
S0 为珠光体的片层间距; Dcγ为C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 K为常数。
由于S0反比于过冷度△T,而K正比于△T,所以式可改写为
T ↘, ΔT↗, S0 ↘,C扩散距离↘,G ↗; T ↘, Dc ↘, G ↘ ;
影响机制:
① 合金元素自扩散的影响 观点1:合金元素在转变后期间接影响着珠光体的转变,主要影响了碳在 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以及相变临界点引起的。
观点2:转变初期就受合金元素的扩散所控制,合金元素较低的扩散速度 降低了珠光体的转变速度。
观点3:当转变温度较高和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转变初期受合金元素的扩 散所控制,因此使得珠光体转变速度降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② 合金元素对碳扩散的影响
大多数降低碳的扩散,Co则提高了扩散速度;
③ 合金元素对γ →α 的影响
如 Co则提高了γ→α的转变速度;
④ 合金元素对相变临界点的影响
Ni,Mn降低A1,减小过冷度,珠光体转变速度降低;而Co提高了A1,增 大过冷度,珠光体转变速度加快;
⑤ 合金元素对γ ∕α 界面移动的拖拽作用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和影响因素;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 何为珠光体?
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 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
• 何为珠光体转变?
Fe3C
平衡相变 共析相变 扩散型相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9.1 珠光体的组织特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4.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1)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 碳含量
(3) 合金元素 (4) 奥氏体晶粒度
(5) 应力和塑性变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
① 奥氏体不均匀有利于珠光体的转变。
(低C区形成铁素体,高C区形成渗碳体,加速C的扩散,促进P形成)
珠光体团:
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珠光体团”或“珠光体晶粒” 。
片状珠光体示意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片层间距大小和珠光体团影响因素: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大小主要取决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在连续冷却条件 下,冷却速度愈大,珠光体的形成温度愈低,即过冷度愈大,则片层间 距S0就愈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 (1)伪共析转变 亚共析钢缓慢冷却时,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过共析钢缓慢冷却时,先共析渗碳体+珠光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亚(或过)共析钢较快速度冷却时,奥氏体中同时析出铁 素体和渗碳体,即珠光体组织,成分并非共析成分——伪 共析转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G-Y
片状渗碳体破断、球化过程示意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片状渗碳体破断、球化过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获得粒状珠光体的途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获得粒状珠光体的途径:
(二) 片状珠光体的低温退火
界面能减小的自发趋势(片状球化 和析出相长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式中,S为铁素体片的半厚度;t为铁素体长大时间;α为系数。
先共析铁素体的转变动力学曲线也呈“C”字形,通常位于珠光体 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左上方。并且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高,先共析 铁素体的析出线移向右下方。 对于过共析钢,若奥氏体化温度在Acm点以上,则在等温转变过程 中于珠光体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左上方有一条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线。 这条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线,随钢中碳含量的增高,逐渐移向左上方。
如果不完全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在A1和Acm之间),加热 组织为不均匀奥氏体加残余碳化物,则具有促进珠光体形 核和晶体长大的作用,使珠光体转变时的孕育期↘ ,转变 速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3)合金元素的影响
常用合金元素(除Co 外)使钢的TTT曲线右移; 常用合金元素(除Ni、Mn外)使珠光体转变的“鼻尖”温度移向高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第九章
珠光体转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获得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
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以 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1)消除组织缺陷; (2)均匀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 余应力; (3)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9.2 珠光体转变机制
1.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2.珠光体转变时的领先相
3.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2.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1)片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相组成: γ → ( α + Fe3C ) 6.69% 复杂斜方
碳含量: 0.77%
0.02%
点阵结构:面心立方 体心立方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领先相Fe3C形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片状珠光体形成过程示意图
横向长大是渗碳体片与铁素体片交替堆叠增多。
纵向长大是渗碳体片和铁素体片同时连续地向奥 氏体中延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C%
珠光体形成时碳的扩散过程:
Ccem/γ

C%
G
E
γ
P S Cγ/cem Cγ C γ /α
G-Y
获得粒状珠光体的途径:
300~500 º C 500~650 º C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获得粒状珠光体的途径:
(四)形变球化:
若在稍高于临界点Ar3施加大应变量 形变,形变后等温或缓冷处理,可以直 接获得铁素体加细小弥散渗碳体的球化 组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Fe3C
A'
A S B
Fe3C
Cγ/cem γ
S' B'
温α 度
α A' S' B'
C%
Cα/cem C α/ γ
C γ /α
C%
碳含量
A

C α/ γ
α
S
γ
B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珠光体转变过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G-Y
(2)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渗碳体片存在内部缺陷,在亚晶界处出现沟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