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络是使道
经络—搜狗百科
经络—搜狗百科展开全文经络经络的粗浅定义是:关于人类身体状况的愉悦部分的外在表现。
外语:channel﹐meridian﹐vessel﹐branch﹐subfield﹐meshwork。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道日历的经络:安机器、织布、收蚕、安纺车、机器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经络的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协同模型'以经络细胞群为主体的经络实质的新模型较传统的延续多年的'神经-体液','神经-内分泌-免疫'假说有许多优势,它能比较轻松,且顺其自然地就能解释清楚'神经-体液假说等'费很大劲和很大周折也解释不清的'简单'经络现象。
而若将现代,精致,实体,单纯,单一的'经络细胞社会模型',用于传统古代(古典)的,粗特征。
故又将传统的机体三种调节的另二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补充,综合加入'经络的细胞群模型'使其更具中医的整体性。
因此,又提出了更具整体(全面)和概括性的经络'细胞群-神经-体液多系统协同模型'或'细胞社会-缝隙-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多系统协同说','细胞-缝隙-结缔组织-血管-淋巴-体液(内分泌-免疫)-神经多元系统协同假说'等。
二、经络论
二、经络论经络古典文献对经络的论述是明确的。
列如《灵枢,经脉》篇:“十二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浮而学见者,皆络脉也”,说明经脉循行于皮下而看不见。
《灵枢》记载,十二经别是起于肘膝关节附近,呈向心性循行以补充十二经脉的血气运行之不足:其病症中医称“流火上窜”,是现代医学中的淋巴管炎所见的红线。
按现代医学的认识,淋巴系统和淋巴液和淋巴细胞,确是补充血液循环系统的不足,可见两种医学体系所描述的内容基本吻合。
关于《经筋》记载,十二经筋亦起于四肢指趾骨上,止于关节骨,相互交接,是人体外周组织结构,与内脏无关,统一完善全身肌筋的运动系统运行,以“利关节”。
特别应该指出的,“手太阳经筋,弹肘内锐骨之后,即弹尺神经沟的尺神经,应小指之上”而且十二经筋疾病检查,均有压痛点,中医称为“以痛为腧”;各经筋的痹证,用现代医学对号入座,大多是相应运动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反应。
至于十五络脉的具体所在郎位,如内关、申脉....名称及其病症反应称:“实者必见,虚者不见,求之上下”来寻找络脉(静脉),属于浮者,常见的络脉。
还有皮肤,《素部,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
就是说人体皮肤。
是我们人体的外部屏障,以十二经脉中的血气,灌溉滋养进行分区,故称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它不直接与脏腑相关,又无表里配偶关系,故称奇经。
其中有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蹻、阳蹻、阴维和阳维等八脉,故称奇经八脉。
它不直接与脏腑相关,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极其重要的一组经脉,纵横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
阴经归于任脉,故为“诸阴之海”;阳经归于督脉,称“诸阳之海”。
具有充实十二经脉之不足和调控十二经脉的血气作用。
其循行特点,督脉“起于下极之俞,井于脊里,上至风府,人于脑”。
是从马尾---脊髓---入脑,属于脑脊髓中枢。
督脉病,头重,高摇之(头部震颤),以现代医学对上述疾病的描述分析,当属于脑中枢性疾病。
任脉和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根据现代医学观点,上述对任、冲脉所描述内容,提示任、冲脉功能可能与内分泌系统有关。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专家讲座
第26页
二、十五别络
1、概念: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 脉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 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2、生理功效:
(1)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经脉在体表联络;
(2)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三、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筋肉体系。经 筋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屈伸。正 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也。”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28页
二、 经络学说应用
(一)阐释病理改变 1、传递病邪 —(1)外邪经过经络内传脏腑:
外邪 皮毛 孙脉 络脉 经脉 脏腑 (2)脏腑之间疾病经过经络相互传变:如
肝气犯胃、肝火犯肺、肾阳虚水气凌心射肺。
2、反应脏腑病变 牙痛 胃肠火盛;目赤肿痛 肝火上炎; 两胁、少腹胀痛 肝气郁结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3页
五、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指端
头面部
足趾端
手太阴肺 手阳明大肠 足阳明胃 足太阴脾
心中
手少阴心 手太阳小肠 足太阳膀胱 足少阴肾
胸中
手厥阴心包 手少阳三焦 足少阳胆 足厥阴肝
肺中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脏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4页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5页
第三节 奇经八脉
阴、阳维脉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
三阴经交会处,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
督脉会合。 2、基本功效
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阴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24页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十二经别
1、 概念:经别,即别行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 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主要支 脉。
论经络理论
论经络理论经络理论(包括穴位理论)、精气神理论、脏腑理论是易经生命学(中医、气功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生物体的起源与演化、组成与结构(分布)、性质与功能、现象与应用的理论,三者构成了生命动力学体系,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正确地反映了生命现象与活动规律。
经络理论对中医实践(医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医书中说的:“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
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中医术诸疗法都与经络穴位有关,如中药讲药物归经,针灸、点穴、按摩、气功诸更是直接与之接触。
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就是经络学,它以经络性质(阴阳五行之气)论病,通过经络现象诊病,利用经络功能治病。
中药讲气味归经,不讲药物成分,通过药物气味(药性─—气之阴阳五行,炁流性质)进入经络从而达到消除病患的目的。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充分地证实了经络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准确性、完善性、实用性,对中医应用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灸和气功实践更是直接感受和体验经络穴位现象和实在性及应用经络功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 经络论撮要经络论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在中医和气功著作里都有了很系统、科学、全面、具体的论述。
从古人对经络穴位的论述里,在医疗和气功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经络是一种实在的物质系统,知道了经络物质对生命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了解到经络穴位的分类、分布、起止流向、性质功能、作用现象、运行规律、应用技能等知识。
经络的分布状态与神经、血管类同,与树木干支分布相似,有主干、支干、细支三类,在经络为经脉、络脉、孙脉三脉。
经络上密布着穴位,经络功能主要是通过穴位得以实现的,穴位是经络的功能点、敏感点。
外力作用于穴位上的效果比非穴位经络好得多。
经络病象也会反映在相应经络的有关穴位上。
阿是穴通常在孙脉上形成,因为孙脉细小,容易堵塞产生气节,出现痛感,这就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道理。
2 经络论的研究现状经络论也是神秘文化现象之一,并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终于在十几年前拍摄到了经络图,上有穴位点,与经络理论完全吻合,从而证实了经络穴位的实在性。
经络 原理
经络原理经络原理。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物质——气血,它通过经络在人体内部流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不仅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体的心理、情绪、意识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络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中医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到人体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物质,它通过一定的路径在人体内部流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这种生命活动物质就是气血,而它流动的路径就是经络。
经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在医家们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
经络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古代人们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人们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物质,它通过一定的路径在人体内部流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这种生命活动物质就是气血,而它流动的路径就是经络。
古代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关于经络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物质——气血,它通过经络在人体内部流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人们认为,疾病是由于气血在经络中的流动受阻所致,因此,只要调节气血的流动,就能够治愈疾病。
古代人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关于经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这就是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认为,调节气血的流动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只要调节气血的流动,就能够治愈疾病。
经络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古代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人们认为,身心健康是人体内部气血的流动畅通所致,只要调节气血的流动,就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古代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关于经络的调养方法,这就是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认为,调节气血的流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只要调节气血的流动,就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的通路。
在经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
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与脏腑之气相通。
经气是信息的载体,有感应和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经络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中介。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一)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共二十四条),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
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
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奇经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二)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可加强十二经脉相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天年精华版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天年精华版自助狂人 2019-06-30 18:52:41天年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对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妨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现代人的生活出现疾病,或者导致过早的夭亡,其实是一个生活的方式问题。
再往后推,你采取这种生活的方式后面还有生活态度问题。
再往后推呢,价值观的问题。
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所以我就强调一个概念,叫贵生。
什么叫贵?有自知之明的人是谓贵人,犯贱的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没有自我。
没有自我的前提是什么?根本就不了解自我,他叫集体无意识。
这是我强调的唤醒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个贵族意识。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进行探讨,介绍其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应用。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经络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素问》中首次提出了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在《灵枢》中被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古人对经络的认识是通过观察人体生活活动、疾病发展和治疗实践而形成的。
二、经络理论的基本概念1. 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理构造,类似于真实的血管、神经等系统,但不同于解剖学中的血管和神经。
2. 经络的主要组成: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主要是指十二正经和八奇经,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四奇经。
络脉则主要是指络合脉和皮部络脉。
3. 经络的功能:经络是人体内传导气血和调控脏腑功能的通道系统。
它起到连接和传输气血的作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还与人体的免疫、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有关。
三、经络理论的应用经络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下面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来介绍它的具体应用。
1. 诊断经络理论在中医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师通过观察经络的反应来初步判断病情,例如触诊经脉的苏息、应气、鸣动等情况,可以判断经络的通畅程度和脏腑的功能状态。
2. 治疗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经络理论被运用到针灸、推拿和草药疗法中。
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中医师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脏腑的效果。
例如,针灸疗法中的穴位选择和经络联络是基于经络理论的。
四、经络理论的争议与现代研究经络理论在现代科学视野下,常常受到质疑与挑战。
然而,一些现代研究表明,经络区域可能存在特殊的电生理活动,与经典中医的经络理论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
此外,一些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对经络的影响,为经络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经络理论仍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仍然存在许多待解的问题和争议点。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各位读者,前方高能预警!前方高能预警!这篇文章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智商正常的人需要初中文凭才能理解,当然,如果你全神贯注地看,其实小学文凭能够理解也未尝不可,毕竟,里面牵涉到的初中文言文知识绝大部分都已经翻译成了小学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汉字,少数超纲字,比如达到初中难度,请看不懂的读者自己查阅新华字典。
鉴于中医骗子一贯转移话题,我在这里申明,这篇文章我只质疑中医经脉,所以一般只回应跟中医经络关系比较密切的回帖,其余帖子看心情好坏回复。
既然要讨论经络,自然先要明白经络是个什么玩意儿。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七篇《脉度》,为了防止中医粉说我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全部节录一遍:“……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这里讲的经、络、孙都是“气”的通道,至于“气”又是什么鬼玩意儿,不讨论。
反正关于经络的定义这里讲清楚了:这是将脉按主次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描述了主干、旁支、再旁支的关系。
并且经络孙这些所谓的脉里面,行驶着一种叫做“气”的东西。
其中作为主干的经脉有12条,经脉上的旁支络脉种类要多点,包括别络、浮络、孙络3类。
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数量未定;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有三百六十五条。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门类虽多,但是跟文章主题关系不大,我就不讨论了。
下面是中医粉们较公认的经络的作用: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
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经络就是臣使之道,所以,“使道不通”指的就是“经络不通”,如果你平常心里不踏实,经常忧虑恐惧,经络自然不通,身体当然就有毛病。
有人说,你这几本书我都看过了,其他的经络书我也看了不少,我也天天在敲打经络,但是,这些锻炼方法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
这是为什么呢?前面我已经反复强调,说病是由心而生的。
而人体这些经络、穴位都是通心的,所以,敲打它们能够缓解身体的病痛。
但你的心结如果不打开,身体就无法再上一层楼,只能是处于一种维持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健康温饱状态,不可能真正地强壮起来。
《黄帝内经》上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其中,“主”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也就是咱们心脏所控制的情绪。
所以,心脏必须要安宁才行,“主明”就是心安静下来的意思。
“以此养生则寿”,这个时候我按摩穴位,打通经络才管用。
如果你整天胡思乱想,或者是忧虑恐惧、焦虑不安,心里一片混乱,这个时候任你按什么穴位都没用。
接下来,《黄帝内经》又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如果人心里老是乱糟糟的,那所有的脏器就都很危险。
这时,你天天吃燕窝、鱼翅也不管用。
请记住,所有的补品都得在心态平和的状态下才能被人体吸收。
实际上,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神补是什么?就是补心,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心里不乱。
《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经络就是臣使之道,所以,“使道不通”指的就是“经络不通”,如果你平常心里不踏实,经常忧虑恐惧,经络自然不通,身体当然就有毛病。
如果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您的病当然好不了。
要知道,人体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那就是经络。
为什么说经络是人体最好的保护机制呢?因为它是内联脏腑、外通四肢百骸的。
比如说脏腑里面虽然有很多浊气,但是,人体自有一个排气筒、一个下水道是跟外面相通的。
有的人虽然吃了不洁的东西,但最后他腹泻了,或者是撒尿撒出去了,这都是排泄管道在起作用。
张仲景对经络的理解
张仲景对经络的理解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对经络的理解在中医学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关于张仲景对经络的理解的详细内容:
1. 经络的定义:张仲景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
系统,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他将经络比作河流,气血则是河水,通过经络的流动来保持人体的健康。
2. 经络的功能:张仲景认为,经络在人体内部起到了连接各个
脏腑器官的作用,使得气血能够顺畅地运行。
他认为经络是人体的
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依据。
3. 经络的分类:张仲景根据经络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十二经络
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
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八脉则包括任脉、冲脉、督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
阳跷脉。
4. 经络的病理变化:张仲景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认为经络
在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会出现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问题,导致各
种疾病的发生。
他将这些病理变化归纳为经络病,如经络气滞、经
络寒凝、经络湿热等。
5. 经络的调理方法:张仲景提出了一系列调理经络的方法,包
括针灸、按摩、草药治疗等。
他认为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气血
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详细介
绍了许多经络调理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总之,张仲景对经络的理解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可以反映脏腑功能的古文
经络可以反映脏腑功能的古文
经络可以反映脏腑功能,这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
古代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人体经络是一种气血运行的
通道,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影响脏腑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经脉者,人之大脏也,气之所
舍也。
”这说明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另外,《灵枢·经脉》中也有详细的描述,指出经络与脏腑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脏腑的功能。
比
如《灵枢·九宫八风》中提到,“经脉者,血之道也,所以行血而
生气也。
”这说明经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与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
相关。
在古代医学中,医家们通过对经络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关于
经络与脏腑功能的理论,如“十二经脉贯通于脏腑,以传导气血”、“经脉之气通则脏腑之气和,气血通畅则脏腑功能正常”等等。
这
些理论都表明了经络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
总的来说,古文中关于经络反映脏腑功能的记载,强调了经络
对于人体脏腑功能的调节作用,说明了经络与脏腑之间密切的生理联系,这也为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中医经络理论解析
中医经络理论解析中医学是中国医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营养和能量可以在全身传输,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生物电网络,是能量和信息传输的通道。
经络主要包括经脉、络脉和穴位。
经脉是分布在体表和深层组织内的主要通道,络脉是与经脉相连的分支通道,而穴位则是连接经络的特殊点位。
二、经络的分类与分布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被分为十四条经脉和奇经八脉。
其中,十四条经脉分布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包括手足、头面、胸腹、背部等。
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胸腹部。
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调节、输送和传递能量和信息的通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和作用:1. 导引作用:经络系统能够引导和分配整个人体内的营养和能量,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2. 调节作用:经络系统可以调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3. 传导作用:经络系统可以传导和调控神经信号和生物电信息,维持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4. 联络作用:经络系统能够连接和沟通人体内外的各个部分,使得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四、经络与疾病的关系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的畅通与否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经络的不通畅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中医经络理论通过调整经络系统,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五、经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医经络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经络的问题。
其中包括中医经络诊断、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等疗法。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或穴位,来调整经络的功能和疏通经络。
六、现代科学对中医经络的理解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渐对中医经络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认可与解释。
例如,现代生物电学研究发现,穴位在电阻率、电容率和电流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电性质。
此外,通过经络的激活和调节,还可以调整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黄帝内经第五十七篇经络论
黄帝内经第五十七篇经络论
黄帝内经第五十七篇经络论
经络论这一章讲的主要内容是经脉的颜色与身体器官的联系,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五十七篇经络论更多内经知识请关注。
【原文】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
此皆常色,谓之无病。
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
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
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
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或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黄帝说:好。
中医心理学说课材料
中医心理学1.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边缘性、辩证性2.(论述):中医心理学的两大理论特点?答:(1)整体观:中医心理学具有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认识心理活动活动规律的特点,从而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环境、,以及心理活动本身都处于整体联系中。
(2)形神合一观:是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为中医心理学生理心理统一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答:(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2)九气、五志理论为后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深了人们对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4.中医最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初也。
即通过解说分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和行为诱导,来解除病患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
特点:原始朴素、治以祝由。
5.历代医家的贡献?答:先秦:《左传》、《五十二偏方》、《内经》(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体系,首提脏躁,首创甘麦大枣汤治疗之。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注重针灸的心理效应,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脉学专著介绍了情志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体现在调节情志养神对五志的阐述(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记载心理症状。
(4)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5)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统称为“三因”。
浅谈对中医经络的认识
经络学是体现人体内存在一种“网状管道现象”的新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细小的分枝为络脉,“经络”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人体通过物质能量(营养物质)与非物质能量物质(气)。
在遍布全身的经脉通道运行,把全身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任何病变,都可以在人体中的“气”找到解答。
人体气脉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古人称它象天符地,“天有咎度。
人之脉穴同其源。
地有山河,人有脉络合其妙,三百六十,无非脉之贯通。
八万四千,尽是肤之穿透”。
人体内具有大大小小,纵横交错,旋转反复的无形通道,通道中所输送的物质流就是气。
内通五脏六腑,外通皮肤毛孔,把全身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于人体场通道的复杂性,人类一直无法用准确的理论来描述人体经络在人体中存在的现象,每个人对经络存在的现象与说法就不能完全一致。
人是一部具有超精密结构的系统,由几种仪器无法检测到的神秘现象,同时控制着人体的系统运行。
如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
但其中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足以代表人体的整体状态。
这些系统出现故障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气是一种能量,它在人体间沿着固定的轨道运行,如气要逆行,就会消耗人体中气的能量,如果两气相触,人体的经穴就会封闭,使人的身体不爽,周身不适,所以气要沿着人体的经络顺行。
“气”完全可以按照人的意思和意愿在经络中运行。
阴阳动变的离合,对地球的气候进行改变,产生了冷热,对人的作用也是一样。
我们就必须靠自身的能量去作用它、了解它。
在人体的经脉中,有很多穴位是生命运转的重要关口。
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机关,它就会随你拨动,随着你的意念给予它的方向,实现我们健康、长寿的意愿。
气疾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另一个面是非物质能,通过毛孔沿着经络达到全身。
一旦物质气进入体内,堵塞非物质气进入体内,就会使人体的元气不足,就会造成人的精神和体力下降。
中医基础经络知识)
相表里的手三阳经交会;
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走向头,在头面与足
三阳经交会;
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走向足,在足趾各
与其表里的足三阴经交会;
Hale Waihona Puke 足三阴交均起于足趾,从足走向胸腹,在胸部各
与手三阴经交会。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足太阳膀胱经(一)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直至巅顶,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百会穴。
足太阳膀胱经(二)
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
任脉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任脉穴位
主要病候: 下腹部、男女生 殖器及咽喉疖的 病变。 保健概要: 男女生殖器官、 咽喉。
足厥阴肝经
起手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下至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沿足背向上,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抵少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隔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于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交会与巅顶百会穴。
足厥阴肝经穴位
中医基础经络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经 络
古人有“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
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传导、联络调节才能得以实现,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涵义
督脉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颈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龈交)处。
督脉穴位
关于中医经络论之一:经络学总论简述初识:
关于中医经络论之一:经络学总论简述初识:关于中医经络论之一:经络学总论简述初识:医籍曰:“医者不明经络,犹如夜行无浊。
”“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名言。
《灵枢。
经脉论》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概述: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共同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而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什麽是经络,有哪些主要内容,经络是人体经脉和脉络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为经的分支,犹如网络一样,连络周身,无处不至,其部位分部较浅。
经络的作用,总的来说,是进行有规律的生理活动。
如果发生病变,它又能反映出若干病理现象。
因此掌握这种规律,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经络的内容,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及三百六十五络和难以数计的孙络等。
由于十二经脉,能够贯彻内外上下,从分部到整体,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系统,因此常以十二经为主体,进行论述。
另,如奇经,别络,经别,经筋,也都各有所司。
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毛,筋肉,血脉等组织与器官。
各有不同生理功能,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活动,使内外上下保持平衡协调。
而这种配合主要依靠经络,在若干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
《灵枢。
海论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灵枢。
本藏篇》:“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难经。
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
”由此知,血气固然是奉养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但必须依靠经络来运行,才能循环不息,通达阴阳,使筋骨皮肉等组织,及器官,得以营养补给,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这种运行,转注的动力,名为“经气”。
人体受邪,护卫失常,病邪便沿经络通路,逐次传入脏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在《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一书中记载患牙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肩部疾病和耳部疾病用砭石或用灸治过程中发现线状感知传导,之后,反复在经线上施砭或灸的医疗实践取得较好疗效, 故被命名为齿脉、肩脉和耳脉,这与《灵枢*经脉》篇手三阳经脉循行路线基本相符,为“以砭启脉”及经脉源于灸法,提供了进一步有力的证据。
各条经脉的分布部位都有一定的规律;
每条经脉都有内属脏腑,与外络肢节两个部分;
每条经脉隶属于一个内脏,在脏与腑之间有表(腑)、里(脏)相互属、络的关系;
每条经脉在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时都有其特殊的证候群表 ;
各条经脉在体表都有腧穴的分布。十二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处理各种疾病,调整机体虚实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中的整体观点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就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紧密结合而形成的。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我们的祖先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马王堆《帛书.脉法》指出:“用砭启脉必如式,痈肿有脓”,这个“启”字为开启之意,现代用语有发现之意。就是说,施砭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了经脉,进而又说:“气 一上,一下,当郄与肘之脉而砭之”,凡指逆气向上或向下降的交替出现时,在肘下郗穴 或肘上之经脉施砭治疗逆气症候,再次为“以砭启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从已出土的历史文献来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 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区域、与脏腑的联系以及经脉之间的联系均校粗陋,且缺手厥阴心包经,尚未名明确“阴经属于脏络于腑、阳经属于腑络于脏”的相互关系。由此说明,当时的十二经系统尚不完善;十二经还差一经。并且,到《内经》成书的时期,才逐渐完善了十二经的系统内容。我们还可以从《难经》中,曾论及十二经缺一经的情况,说:“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面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这说明,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相关内容是后来补入的。古代医家将“心主”看成是一脏并与十二经相配,是因为五脏六腑不能与十二条经相对应。显然,这可能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系统方法。这种史实可以说明,要想在人体上找到手厥阴心包经的解剖实体,好像是不可能的,即便在现今医学高度发展,也一直没有找到。但根据1993年我国科学家研究心包经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穴位)参与人体心脏功能调节的。由此可知《内经》所指的经络中主要是经即感传线,经络图上经线是由生理上的感传线决定的,而不是由解剖形态决定的,更不是古人凭空杜撰出来的。
中医学以经络学说作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是通过若干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核之一。它指导临床各科以及中药应用,特别是针灸学。为什么对针灸学更加侧重呢?因为十四经循行路线上都分布独自的“输穴”(穴道),经,穴,病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哪一经有病就用那一经穴道治疗,哪一经穴道就冶那条经的病症(也可用于诊断学)。经过反复实践,临床用后有实用价值,故而形成一种理论,称为经络学说。那么,经络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指出经络是使道 ,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 。有人把它比着“飞机的航线”真太形象不过了!因为当飞机的每个航班都有规定的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飞行安全。但当飞机过后,还是一片天空,我们根本看不见什么航线。经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经络感传、循经皮丘带、循经疼痛等经络现象的存在,以及声、光、电等也可以证实其存在。但至少我们目前还不能用解剖刀和显微镜,哪怕是CT、核磁共振都无法找到
其实,早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十二条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而:“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这是对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是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络系统,是传递信息、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网络系统。。“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古人在长期的针灸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并认为这种联系是通过血脉,以最简单的直线联系实现的,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经脉学说以解释人体上下所存在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后来古人通过对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推测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循环的。这种认识在《内经》中反映得很清楚。例如“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灵枢?痈疽》)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素问?举痛论》)为了使经脉流注如环无端,原先的自下而上向心性流注的经脉中就必须有一半是离心性流注。同时基于“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的认识,古人又将每一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内外相连,上下相贯的复杂的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奇经八脉”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中的经别、奇经和络脉都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彼此互相配合发挥柞用。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是:
例如; 每一条经脉都与脏腑相通,并构成“属”“络”关系。每一条阴经属脏,每一条阳经属腑。阴经与阳经之间,脏与腑,之间构成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阴经)属肺(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阳经)属大肠(腑)络肺,脏腑之间即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在体外分布的位置上,表里经亦是相对的,并有络脉相互沟。十二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往来循环,构成人体主要经络。,过去,对于营卫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一般认为仅是按照上述的经脉分布路线次序走向。一经接连一经地循环流注,周而复始地运行于全身。实际上,这仅是古代医家关于经脉循行理论的一种叙述 。所谓经络 ,就其概念的基本性质而言,与阴阳和表里是同一性质的概念,都属于论理工具和方法论性质概念,而不是人体内生成的东西:若将医学的奠基性经典医著综合起来,有大量的史实可以充分说这一点。尤其是到了公元1341年元代针灸大家滑伯仁根据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撰写了"十四经发挥"。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明代医圣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使经络系统更趋完善。
论经络是使道
经络是什么?经络是我们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脉、孙脉等。经过半个多世纪针灸界专家、同行不懈努力研究,基本达成共识,经络是人体内传输生命物质、生命能量和生命信息、遍布全身内外上下的网络系统、是客观存的;尽管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产生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至今还没弄清楚经络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
《黄帝内经》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这说明心主神明能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通过“使道”——经络把信息传递至全身,从而及时、淮确地由心神对有关的生命活动加以调整、协调、使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稳定而又序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经络就是——使道,尤其是对脏腑的联络。因为在该论中黄帝问岐伯“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而十二脏相使,就是指六脏六腑相互联系、互为使用。因为只有通过使道即经络的联络,它们才可能在生理上相互合作、相互别约;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