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精选-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精选-多发伤的护理常规

多发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护初

3、并发症:

胸部损伤患者重点观察有无连枷胸 ,有无血气胸及心包填塞症状,患

者出现明显反常呼吸运动 ,应用胸带包扎固定胸部

,以减轻疼痛和抑 制反常呼吸,避免加重胸部损伤。

腹部创伤患者注意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程度,有无移动性浊音、 肠蠕动

等,另外,还要注意腹围情况,腹围增加1 cm,贮血量为 2900 m L;增加2 cm,

贮血量为 6100 m L ⑻。

骨盆或长骨骨折后 24~48h,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伴有氧分压下 降和二氧

化碳分压升高,意识模糊、嗜睡、发热、心率快 ,则可能发 生脂肪栓塞综合

征 ⑹,应给予激素、高压给氧、通气支持等对症支持。

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

,脑灌流减少时,采取去枕平卧位;循 环状态若有改善,则可以抬咼上身 10~20° ;合并昏迷时,头偏向一一

侧;有颅脑损伤伴脑疝时抬高头部 15~30°; 有胸部损伤或有胸腔引流的患者 ,如无休克可给予半卧位,以缓解呼 吸困难和利于引流;有下肢供血不足时,则不宜抬高下肢,以防肢体 缺血坏死; 对休克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抢救生命为主,防止过多搬动、翻 身,引起血压波动、休克加重导致死亡 ⑺。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抚患者及家属 ,紧急处理做 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 ,让患者有安全感,消除其紧张、恐慌 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医护人员面带微笑,仔细耐心倾听患者并尽量满足患者诉求 ,满足患

者心理及身体需要,让患者精神放松,争取早日康复。体

理 四、 心

备注:

疾病护理常规修订的目的:凸显科学评估,实施有效预防;体现最新进展,开展循证护理;

提供参考与指导,提升专业照护水平。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

多发伤的护理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有效潮气量。 2.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8~12 G一次性输液器或16~20 G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 3 .紧急控制出血。创伤引起的活动性大出血,因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而发生休克甚至急死。伤处表面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师清创缝合止血,骨折用夹板固定。急诊护士当机立断,直接加压止血,同时给予快速输液,经紧急手术, .4 .用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留置导尿管,记每小时尿量。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5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搏,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减少搬动 6.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 7有连枷胸、反常呼吸严重伴有低氧血症者,对活动的胸壁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或加压固定包扎,以减少反常呼吸。及早采用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保证机体供氧,纠正低氧血症,并行血气与血氧饱和度监测。 8如遇胸部开放性损伤,伤口与外界相通,应立即封闭伤口,使开放性伤变为闭合性伤。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再清创(较大缺损者须先行气管插管),修复缺损;遇有心脏挫伤、心功能不全及严重肺挫伤者,最好用s一一Ganz导管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 9密切注意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呜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10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11合并四肢、骨盆、脊柱损伤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注意观察有无脊髓损伤、肢体截瘫及休克情况。凡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应减少不必要的搬动,翻身时保持颈、胸、腰成一直线,防止扭曲。有截瘫者,做好截瘫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等三大并发症发生。 12及时牵引或固定骨折的肢体,并注意伤肢血液循环及肿胀情况,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并多做伤肢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神经内科规培护士培训

神经内科规培护士培训手册

目录 1.神经内科规培护士培训方案 2.神经内科规培护士岗前培训安排表(1个月) 3.神经内科规培护士一年内培训计划表 4.护理查对制度 5.交接班制度 6.入院流程 7.出院流程 8.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9.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1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常规 11.重症肌无力急救流程 12.脑疝的急救流程 13.专科常用药物(脱水药、降压药、营养脑神经药、抗凝药、降 脂药) 14.气管插管、气管套管等专科管道护理常规 15.拔管的防范及意外拔出的应急流程 16.吞咽功能的评估 17.专科检查如腰穿、DSA、支架植入技术等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 18.危重病人各种风险评估 19.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保养及故障的排除 20.格林巴利护理常规

21.脊髓炎护理常规 22.低钾护理常规 23.脑膜炎护理常规 24.帕金森护理常规 25.多发性硬化护理常规 26.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 神内一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一、培训对象 院校毕业后进入神内一新入职护士 二、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使新入职护士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培训方式、方法 (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讨论、临床查房、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

各个阶段的脑梗塞护理措施大全

各个阶段的脑梗塞护理措大全 脑梗塞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脑梗塞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脑梗塞患者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 一、脑梗塞急性发作时的护理措施 对轻型脑梗塞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最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应保持呼吸通畅。并且准备好充足的现金以免到医院后因资金不足而延误治疗。 二、在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护理措施 1、脑梗塞偏瘫护理措施 脑梗塞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在 2小时左右。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2、吞咽困难护理措施 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病人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症状,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饲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脑梗死病人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但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尽管医护人员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有时也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病人可能逐渐出现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家属要注意观察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对危重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4-10T08:50:02.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作者:徐桂华 [导读] 多发性硬化(MS)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澄清,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徐桂华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00) 【摘要】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呈现病灶部位及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数为反复发作与缓解及阶梯样重的病程。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远的地域,发病率越高。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2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患者护理神经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29-02 多发性硬化(MS)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澄清,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多种现象表明免疫反应介导多发性硬化发病;在MS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等抗体滴度升高,提示MS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MS有一定程度的家族聚集现象,可发生在同一家庭,提示遗传素质在M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S发病率与高纬度寒冷地区有关,因而环境因素在 MS的发病中可能起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患者多发性硬化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在4~4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3.6岁。发作与缓解是本病的重要特点。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发作时间持续24小时以上,缓解期至少1个月,最长可达20年,复发次数可为十余次或数十次,每次复发均可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病情每况愈下。 1.2方法与结果: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目的为阻止病程进展,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期,缩短复发期,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重视生活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治疗措施为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采取糖皮质激素冲击为首选的急性发作期治疗和免疫调节剂为平台的缓解期治疗,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结果:23例患者经过平均两周的住院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明显好转,出院时达成满意效果。 2 护理措施 2.1自理缺陷 2.1.1提供安全方便的环境:将呼叫器置于患者伸手可及处,日常用品如餐具、水、便器、纸巾等定位放置于床旁,以方便患者取用[1];活动空间不留障碍物,灯光明暗适宜;走道、楼梯设置扶手;病房、浴室地面平整、防湿、防滑;配备手杖、轮椅等必要的辅助用具,以增加活动时的安全性;指导患者眼睛疲劳或复视时,尽量闭眼休息或双眼交替休息;指导其使用字体较大的阅读材料和书籍等。 2.1.2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MS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常采用大剂量短程疗法,一般用甲基泼尼松龙1 000mg/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3~4小时滴完,连用3~5天后改泼尼60mg/d口服,12天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糖皮质激素有免疫调节和抗炎症作用,可减轻水肿,改善轴索传导,缩短急性期和复发期病程。长期应用不能防止复发,且可出现严重副作用,故不主张缓解期预防性应用糖皮质激素。 2.1.3病情观察:观察肢体无力的程度及病变累及范围,有无视觉减退、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感觉异常、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症状,结合病史了解是否存在复发-缓解或进展征象,如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生并作相应处理。 2.2知识缺乏 2.2.1疾病知识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病情,解释本病的病因、病程,病变常累及的部位,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目的、方法以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减少复发。 2.2.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无刺激性的饮食,并维持足够的液体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饮食中还应含有足量的纤维素,以利于激发便意和排便反射,预防便秘或减轻便秘的症状。 2.2.3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本病常用治疗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2]。应告诉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防止突然停药所致“反跳现象”等不良反应;同时注意观察有无骨质疏松、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消化系统并发症。 3 讨论 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患者提供生活照顾和帮助,指导、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协助保持舒适体位,变换体位有困难者协助翻身,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为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使之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防止过度疲劳[3]。帮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和每日温水全身擦拭等。对于有脊髓平面受损、肢体运动障碍的卧床患者,应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指导进行主动或被动锻炼。肌张力增高或共济失调的患者,应给予辅助支持,指导步行训练,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或肢体活动过度。排尿困难患者可以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留置尿管者应作好尿管护理,定期开放,一旦排尿功能恢复,应尽早撤除留置尿管。鼓励患者坚持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根据体力调整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保持平衡心态,生活有规律;指导患者避免感染、外伤、妊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预防接种、冷热刺激等引起复发的因素;勿使用热敷或过热的水洗澡;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后2年内避免怀孕。 参考文献 [1] 张宝婵;洪碧霞;冯洁贞;张俊鹏;多发性硬化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及应对[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4期. [2] 傅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护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5):461-462. [3] 刘丽娟.46例重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 ,40(5):356-357.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脏腑;督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并导致多部位髓鞘脱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易复发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瘫痪、麻木、痛性痉挛、失语、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精神症状或智能障碍等。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临床经验,在分析、整理文献并结合现代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对中医药治疗MS进行研究[1],现已取得一定进展。 1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 肾中精气乃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目眩昏花,虚风内动,上扰清窍则眩晕作矣。刘晓艳等[2]认为本病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位在脑髓,其发病与肾、肝、脾有关,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功能健全;肾虚则髓不得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因此,肾虚是MS的主要病机。 2 肝功不调,筋脉失养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儒门事亲》更进一步指出

“掉摇眩运,非风木之象乎?迂曲劲直,非风木之象乎?手足掣颤……筋急挛搐……皆是厥阴肝之用也”。由此可知,眼球及肢体的震颤也与肝功能失调有关。董浩认为[3]MS的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瘫痪眼球和肢体的震颤以及精神状态的异常等症状与肝关系密切。认为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病理过程中存在肝功能失调的病机。 3 脾胃亏损,肢体痿软 《证治汇补》:“气虚痿者,因于饥饿劳倦,脾胃气虚,百骸溪谷,皆失所养,以致宗筋弛纵。凡人病后手足痿弱者,皆属气虚。所谓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故不用者是也。”邱仕君[4]根据邓铁涛教授的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多发性硬化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亏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肌肉四肢,脾虚生化濡养不足,故四肢沉重无力,痿软不能随用;脾虚胃弱,升降枢机不利,则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故见视朦、复视、视力障碍;病人多见腰膝痠软、甚或瘫痪、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缓等一派脾肾两虚之征象。 4 湿热浸淫,阴亏津耗 湿热之邪日久则耗伤气血、津液,如《医论医话·痿论》:“痿

多发性硬化和脱髓鞘病

一.单选题: 1. 多发性硬化(MS)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为: A 位于脑干的脱髓鞘病变 B 位于小脑的脱髓鞘病变 C 位于内囊的脱髓鞘病变 D 位于侧脑室周围的脱髓鞘病变 E 位于半卵圆区中心的脱髓鞘病变 2. 下列关于MS病理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A MS脱髓鞘病变以灰质受累为主 B 本病病变特点为脱髓鞘改变,即使晚期也不会影响到轴突 C 早期新鲜病变可见硬化斑 D 在MS疾病各时期都存在脱髓鞘和轴索的损害,只是不同时期的突出损害有所不同 E 病变晚期可有轴突崩解,神经细胞减少,代之以神经胶质形成的影斑 3. 下述哪项体征高度提示为多发性硬化: A 眼球震颤、复视 B 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 C 一个半综合症、感觉障碍 D 视盘水肿、痉挛性截瘫 E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共济失调 4. 一个半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为: A 炎症或小血管瘤压迫脑干脱髓鞘病或腔隙性梗死 B 基底节部位的多发腔隙性梗死或炎症 C 脑干脱髓鞘病或腔隙性梗死 D 小血管瘤压迫或脑干脱髓鞘病 E 腔隙性梗死或小血管瘤压迫 5. 关于多发性硬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脑脊液急性期细胞数轻度增多 B 脑脊液中IgG量增高 C CT上可见脑室周围和白质高密度硬化斑 D 磁共振T2加权像可见脑室周围和白质中散在的高信号硬化斑 E 听觉、视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异常 6. 下列哪种症状及体征为MS典型大的发作性症状,且常为确诊病例的特征性表现: A 单肢痛性发作及球后视神经炎 B 张力障碍性痉挛及单肢痛性发作 C 张力障碍性痉挛及横贯性脊髓炎 D 球后视神经炎及横贯性脊髓炎 E 横贯性脊髓炎及单肢痛性发作 7. 下列哪项为临床确诊的MS:

视神经炎护理常规

1概述: 1.1定义:就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 内与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 1.2病因: 1.2.1炎性脱髓鞘。 1.2.2感染。 1.2.3自身免疫性疾病。 1.3临床表现: 1.3.1视力减退:为本病特有症状之一,多为单眼、亦有双眼者。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一般迅 速而严重,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成为全盲,但视网膜电流图正常。如为视神经乳头炎, 可在眼底出现变性之前,视力就明显减退,如为球后视神经炎,可在视力减退前,眼球 转动与受压时有球后疼痛感,一般如及时治疗,多可恢复一定视力,甚至完全恢复正 常,否则可导致视神经萎缩。 1.3.2视野改变:为本病重要体征之一,多数病人有中央暗点或傍中央暗点,生理盲点不扩 大,周边视野呈向心性缩小或楔形缺损,一般用红色视标或小白色视标易于查出,严 重者中央视野可以全部丧失。 1.3.3瞳孔改变:瞳孔对光反应与视力减退程度一般就是一致的。视力完全丧失,瞳孔直接 对光反应缺如;视力严重减退,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持续光照病眼瞳孔,开始缩小, 续而自动扩大,或在自然光线下,遮盖健眼,病眼瞳孔开大,遮盖病眼,健眼瞳孔不变, 叫Gunn氏现象。 1.3.4眼底检查:视盘发炎时,视盘呈现充血水肿,边缘不清,静脉中度充盈,生理凹陷消失, 高起一般不超过2屈光度,水肿局限于视盘本身,也可波及邻近视网膜成为视神经视 网膜炎,视盘内可有出血与渗出物,玻璃体轻度混浊,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继发性视 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初期眼底正常。 2诊疗原则: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除病因治疗外,早期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药物以加强神经营养。 2.1病因治疗:能找到病因,如细菌感染引起者,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梅毒、结核引 起者,应用驱梅、抗痨药。由副鼻窦炎、龋齿、扁桃体炎等引起者,应消除病灶。 2.2皮质激素:皮质激素能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及减少组织水肿,减轻视功能的损害与缩短病 程。在无全身与局部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时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以后减量渐停。①全 身用药: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 静滴;或强的松80mg,每日1次口服。②局部用药:强地松龙0、5~1ml或地塞米松5mg球

【实用】-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是指在单一致伤打击下,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创伤。它不是各种创伤的相加组合,而是一种伤情既彼此掩盖又相互作用的临床综合征或创伤症候群。复合伤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致伤因素所造成的损伤,如热压伤、烧冲伤等。复合伤与多发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护理评估】 1.1、气道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判断有无气道梗阻及梗阻的性质和原因 1.2、呼吸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1.3、循环根据心音强弱、脉搏快慢、血压高低等情况判断患者有无休克存在,如有,应积极进行抗休克处理。对于体表有明显外出血者,应予包扎或止血带止血。 1.4、意识状态伤后出现意识变化常提示脑损伤的存在,应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变化,进行GCS评分。 1.5、脊柱脊髓初次评估要特别注意脊髓损伤的可能,更不能因急救行为加重损伤或造成新的损伤。 2.【护理问题】 2.1、焦虑恐惧 2.2、疼痛 2.3、低效性呼吸型态 2.4、体液过多 2.5、营养缺乏 2.6、体温过高 2.7、潜在并发症:感染 3.【护理措施】 3.1、评估病情与抢救:患者平卧,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脱去患者全部衣物,检查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术。 3.2、尽快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及时补液、输血,

纠正失血性休克。疑有骨盆骨折、腹部内脏出血损伤时,不宜从下肢静脉或受伤肢体的远端输液。对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者,既要维持血压;又要注意控制液体量,以防脑水肿、肺水肿。 3.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腹部体征,准确记录病情及出入量。 3.4、留置尿管、胃管:严重多发伤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尿量、颜色变化;疑有腹部损伤的患者,胃管的置入应观察胃液的颜色,减低胃的张力。 3.5、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多发伤病人送检X线、CT、B超时,应有护士护送,途中注意意识、呼吸、面色变化,输液是否通畅,搬运动作应轻柔,体位按病情摆好。 3.6、术前准备:急救时即应做好急诊术前准备,如皮试、备血、备皮等,以免延误手术。 3.7、心理护理:外伤后神志清醒者,护士应关心与鼓励,消除焦虑和恐惧,配合治疗。 4.【健康指导】 4.1、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 4.2、护理人员主动关心,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沟通和交流,鼓励病人表述思想情况的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4.3、指导家属帮助病人做患肢功能锻炼和肌肉按摩,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5.【护理评价】 5.1、患者疼痛是否缓解、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5.2、患者情绪是否稳定 5.3、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不出现废用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1详解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 (一)康复治疗目的:延缓病情进展和减少复发,维持和改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性活动能力的水平,并尽可能地恢复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二)康复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康复治疗在疾病的早期,病情有所缓解时就可以开始。 2.循序渐进:一般早期强度不宜太强、时间不宜过长,以患者略感疲劳为度。 3.因人而异:治疗方法和强度要根据疾病累及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定。 4.以病人为中心:应以患者的功能需要为中心进行训练,多进行与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的活动及作业;鼓励患者多参与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 (三)治疗方法 多发性硬化患者病程长,临床症状表现、神经功能障碍多种多样,康复治疗宜早期介入,在疾病的发作期和缓解期康复的目的和原则不同,所以选择正确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1.运动障碍的处理 (1)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多发性硬化发作期患者在病情有所缓解时就应开始,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和防止畸形姿势,以被动和主动关节运动为主。对于关节囊紧张者可以应用关节松动手法,出现挛缩者可考虑使用持续的牵张手法,也可以利用夹板帮助患者维持最理想的姿势。 (2)肌力训练可以采用抗阻运动和有氧耐力训练(功率自行车、水中训练等),但要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来确定康复训练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由于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再则劳累可能是多发性硬化复发的诱因,因此要掌握好患者训练量,在训练期间可适时地加入1-5分钟的休息,并把活动尽量安排在使体温升高较少的冷环境中进行。 (3)肌痉挛的治疗痉挛是MS的主要症状之一,对患者的影响包括:①增加了运动的阻力,使运动迟缓,难以控制,患者不能随意地完成自主运动;②反应迟钝,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跤;③强直痉挛,可出现关节挛缩、异位骨化、压疮倾向和尿便障碍等。④严重者可以出现疼痛。

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 【常见问题/关键点】 1、心跳呼吸骤停 2、休克 3、低氧血症 4、感染 5、肾功能衰竭 6、MODS 7、疼痛 8、恐惧 【初始评估】 1、气道情况: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颜色紫绀等情况 2、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3、循环水平,瞳孔情况,GCS评分 4、意识水平,瞳孔情况,GCS评分 5、到达时间、生命体征、疼痛评分 6、受伤时间、损伤机制,有无现场昏迷史 7、性别、年龄、过敏史、既往史 8、充分暴露,检查全身的受伤情况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意识水平,瞳孔变化情况,持续GCS评分 3、气道通畅情况 4、呼吸情况:呼吸的频率节律形态 5、循环情况:监测血压,不稳定时期每5-15分钟评估一次血压,平稳后可改30分钟到1 小时评估一次,评估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表现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6、尿量:尿液的颜色、性状、量 7、腹部体征:有否膨隆,有无腹膜刺激征的出现 8、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运动障碍 9、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X线,CT,B超,MRI,腹腔穿刺等特殊检查结果 10、用药后效果评价:止痛剂应用后30分钟评估疼痛评分 11、评估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的情况 【干预措施】 1、无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性 室速立即予除颤 2、有呼吸的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测 4、开通至少两路大的静脉通路(至少20#留置针)并保持一路接输血器。 5、予颈椎和脊柱制动直至证实无损伤(注意:当证实脊柱可解除制动时,应记录时间及作 出决定的医生姓名并评估肢体的伸展功能) 6、抽取血标本:CBC;BG;PT;APTT;CX7,术前免疫及配血,必要时针对怀孕妇女检查RH类型。 7、床边备好吸引物品和复苏设备。 8、制动/夹板固定骨折及错位的部位,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进行棉垫加压包扎外 固定,呼吸机正压呼吸行气道内固定或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影响。及

多发性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董艳玲 △※ (综述),李吕力(审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宁530021)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0898010)中图分类号:R7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10)0320395204 摘要: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对其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有:①皮质类固醇激素;②干扰素β;③醋酸格拉太咪尔;④盐酸米托蒽醌;⑤硫唑嘌呤;⑥环磷酰胺;⑦免疫球蛋白;⑧血浆置换;⑨干细胞移植。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治疗;干扰素β The Progress on the Therapy of M ulti ple Sclerosis DONG Yan 2ling,L I Lv 2li .(Depart m ent of N eur olo 2 gy,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N ationality Autono m ous Region,N 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Multi p le scler osis (MS )is a de myelinating disease affec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2duced by aut oi m mune dis order .Morbility ofMS p r one t o manhood .A t p resent,the affir mative therapy of MS is deficient,the maj or therapy include:①Corticoster oid hor mone,②I nterfer on 2beta,③Glatiramer acetate,④M it oxantr one,⑤Azathi op rine,⑥Cycl ophos pha m ide,⑦I m munogl obulin,⑧Plas mapheresis, ⑨Ste m 2cell trans p lantati on .Key words:Multi p le scler osis;Therapy;I nterfer on 2beta 多发性硬化(multi p le scler osis,MS )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脫髓鞘病变为特点,主要由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见,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性的特点,部分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迄今尚无肯定有效的治愈办法。现对其主要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炎作用修复血脑屏障和减轻水肿;诱导淋巴细胞凋亡;降低细胞黏附因子表达;抑制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合成、分泌;同时还可以改善轴突传导性。因此,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应用于MS 急性期的首选药物[1] ,可缩短MS 复发时急性期的持续时间、促进恢复。对于治疗MS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最佳剂量,学界尚有争论。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每日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g,3~5d,可缩短复发病程,但并不能减少病情恶化的比例及远期的致残程度,同时发现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免疫系统只有短期的作用[2] ,在给药途径方面,虽然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控制MS 的复发,但绝大多数研究主张采用脉冲式静脉用药。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过程中会出现短期的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暂时的心境障碍、胃灼热感、头痛、肌痛。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骨折、无炎症性血管坏死、肝脂肪变性、感染等。对于那些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用激素后会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有可逆性的记忆缺陷[3] 。 2 干扰素β 干扰素β(interfer on 2beta,I F N 2β)通过拮抗促炎性因子I F N 2γ的免疫激活作用,增强抑制性T 细胞活性,阻止免疫应答;下调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B721,并通过增加 B722而影响T 细胞活性;下调细 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的表达,直接影响单核细胞通过脑血管内皮向脑组织的渗透,减少穿透血管壁的单核细胞数,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I F N 2β有两种:I F N β21a 为糖基化重组哺乳动物细胞产物,其氨基酸序列与天然I F N 2β相同;I F N β21b 为非糖基化重组基因工程产品,其17位的半胱氨酸为丝氨酸所取代。研 究[4,5] 发现,I F N β21a 能降低复发缓解型MS 患者的复发次数,减轻病残程度,以及减少病灶的数目及减 少病灶的体积。Coppola 等[6] 进一步证实了长期应用I F N β21a 的安全性、耐受性、持久有效性。不同的 I F N 2β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剂量及频率,I F N β21b 是隔日用药,250μg/d 。I F N β21a 是每周给药3次,每次剂量22μg 或44μg 。I F N 2β应用于MS 缓解期。I F N 2β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实验室异常诸如肝功能异常、淋巴细胞的减 少。Tre m lett 等[7]回顾性分析了使用I F N 2 β治疗的84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36.9%的患者出现转氨酶的增高,提示有必要对肝功能进行常规监测。应用I F N 2β治疗的缺点是对MS 的急性期无效且费用高。3 醋酸格拉太咪尔在欧州被推荐为对I F N 2β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用药。国内尚未见使用。是由髓鞘素碱性蛋白中出现频率最高的4种氨基酸,即L 2谷氨酸、L 2赖氨酸、L 2丙氨酸和L 2酪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肽乙酰盐混合物,它能模仿髓磷脂蛋白的部分抗原。醋酸格拉太 咪尔(glatira mer acetrte,G A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竞争 性地直接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结合,除组织相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几年的研究提出了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因素综合作用的多因素病因学说。 病毒感染及分子模拟学说 研究发现,本病最初发病或以后的复发.常有一次急性感染。多发性硬化患者不仅麻疹病毒抗体效价增高,其他多种病毒抗体效价也增高。感染的病毒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蛋白或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即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神经髓鞘组分的某段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或极为相近,推测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激活并

生成病毒抗体,可与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 自身免疫学说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y encephalomyelitis,EAE),其免疫发病机制和病损与MS相似,如针对自身髓鞘碱性蛋白(meyelin basic protine,MBP)髓鞘碱性蛋白(meyelin basic protein,MBP)产生的免疫攻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髓鞘的脱失,出现各种神经功能的障碍。同时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药或免疫调节药物对MS治疗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从而提示MS也可能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遗传学说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约10%有家族史,患者第l代亲属中多发性硬化发病几率较普通人群增高5~15倍;单卵双胞胎中,患病几率可达50%。 地理环境 流行病资料表明,接近地球两极地带,特别是北半球北部高纬度地带的国家,本病发病率较高。MS高危地区包括美国北部、加拿大、冰岛、英国、北欧、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南部,患病率为40/10万或更高。赤道国家发病率小于1/10万,亚洲和非洲国家发病率较低,约为5/10万。我国属于低发病区,与日本相似。

多发伤护理常规

多发伤护理常规 常见问题/关键点 1.心跳呼吸骤停 2.休克(失血性,心源性,感染性) 3.低氧血症 4.感染 5.肾功能衰竭 6.MODS 7.疼痛 8.恐惧 初始评估 1.气道情况: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颜面紫绀等情况 2.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3.循环情况: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出血量 4.意识水平,瞳孔情况,GCS评分 5.到达时间、生命体征、疼痛评分 6.受伤时间,损伤机制,有无现场昏迷史 7.性别、年龄、过敏史、既往病史 8.充分暴露,检查全身的受伤情况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意识水平、瞳孔变化情况,持续GCS评分 3.气道通畅情况 4.呼吸情况:呼吸的频率节律型态 5.循环情况:监测血压,不稳定时期每5-15分钟评估一次血压,平稳后可改30分钟到1小时评估一次,评估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表现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6.尿量:尿液的颜色,性状,量 7.腹部体征:有否膨隆,有无腹膜刺激征的出现 8.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运动障碍 9.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X线,CT,B超,MRI,腹腔穿刺等特殊检查结果 10.用药后效果评价:止痛剂应用后30分钟评估疼痛评分 11.评估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的情况 干预措施 1.无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予除颤。 2.有呼吸的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4.开通至少两路大的静脉通路(至少20#留置针)并保持一路接输血器。 5.予颈椎和脊柱制动直至证实无损伤。(注意:当证实脊柱可解除制动时,应记录时间及做出决定的医生姓名并评估肢体的伸展功能)。 6.抽取血标本:CBC、BG,PT 、APTT, CX7 ,术前免疫及备血,必要时对怀孕妇女检查RH类型。 7.床边备好吸引物品和复苏设备。 8.制动/夹板固定骨折及错位的部位,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进行棉垫加压包扎外固定,呼吸机正压呼吸行气道内固定或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影响。及早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保证供氧。9.清洗伤口并覆盖敷料(注意:尽量保留一些暴力事件受害者身体上的证据如枪伤或刀刺伤的伤口)。 10.协助医生放置有创性监测通路监测血压。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断连休克症状(一)额叶 病变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 (1)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在此各有一定的代表区,头部在下最接近外侧裂,足最高,位于矢状旁。该区病变引起对侧面部及肢体瘫痪。 (2)Broca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 (3)眼球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刺激性病变凝视病灶对侧,破坏性病变凝视病灶侧。 (4)额前区该区广泛的联络纤维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有关 二)顶叶 受损后以感觉症状为主。 (1)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其分布范围与中央前回相似,头部在下而足在顶端。 (2)左侧顶叶损害:左侧角回皮质损害引起失读,左侧缘上回损害引起两侧运用不能。有时左侧角回损害尚可引起Gerstmann综合征,症状为计算不能,识别手指不能,左右认识不能与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 (3)右侧顶叶损害:右侧顶叶角回附近损害,可引起病人不能认识对侧身体的存在,称偏侧忽视。 (三)颞叶 一侧颞叶损害症状较轻,尤其就是右侧时。 (l)精神行为障碍:可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症、似不相识感、情感异常与内脏症状。双侧颞叶损害可引起严重的记忆障碍。 (2)癫痫症状:颞叶前部病变影响内侧面的嗅觉与味觉中枢即钩回时,可出现钩回发作,病人可有幻嗅与幻味,气味难闻。做舔舌与咀嚼动作。 (4)失语:左侧颞叶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与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 (5)听力障碍:一侧颞横回处的听觉中枢受损时常无听觉障碍或为双耳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受损则听力障碍严重,偶可出现幻听。 四)枕叶 为视觉中枢距状裂之所在,损害后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视野缺损:单侧病变产生对测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双侧病变产生全盲或水平型上半或下半盲。皮层盲不影响黄斑区视觉,称黄斑回避,且对光反射不消失、如双侧视觉中枢完全损害,则黄斑回避现象消失。表浅的局灶性病变可产生色觉偏盲,一般为红一绿色,物体形状仍可感知。 (2)视觉性发作: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不成形幻视发作(闪光、暗影、色彩等),可继以癫痫大发作。 (3)其它视觉症状:视中枢周围视觉联络区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成形的幻视发作。 五)内囊 为白质中最主要的结构,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分为前肢(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含额桥束与丘脑前辐射)、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联处,含皮质延髓束)、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前部有皮质脊髓束,支配上肢的纤维靠前,支配下肢的纤维靠后。后部有丘脑辐射至中央后回。最后部有视辐射、听辐射等) 完全性内囊损害出现损害时极易引起对侧完全性偏瘫,临床上以急性脑血管病多见。内囊区出血常引起“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 一侧内囊前肢发生病变可出现对侧肢体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就是因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双

神经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神经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作者: ————————————————————————————————日期: ?

神经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通常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2 抗凝药皮下注射在(腹部脐周5cm以外),注射时不排气,不回抽血液,注射后(多按压)。 3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可出现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4 脑出血中,(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的(呕吐)及(枕部)疼痛。 5脑水肿可以使颅内压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因,内科通常采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脱水降颅压。 6 (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急性并发症,,发病后(24小时)风险最大。 7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模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8重症肌无力的三种危象包括(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和反拗危象。 9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震颤)常为首发症状。 10帕金森病的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11GBS脑脊液的检查中应注意有无(蛋白-细胞分离),即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出现于病后(2-3周)。 12 给予GBS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分钟后无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速度不超过(60滴/分)。 13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是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 14在观察病毒性脑炎的患者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需警惕脑疝发生。 15 癫痫按病因可分为症状性癫痫,特发性癫痫和(隐源性癫痫)。 16 苯妥英钠长时间的应用可引起牙龈增生,面部粗糙,(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可以加速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质疏松)。 17(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癫痫的最主要方法。 18癫痫患者的婚育指导中,患者可以结婚并生育,但将来孩子发生癫痫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应事先做好咨询,生育的最佳时间为(癫痫控制一年以后)。 19眩晕按性质分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存在自身或对外界环境空间位置的错觉为(真性眩晕)。20腰椎穿刺后的患者一般采取(去枕平卧)卧位,主要是为预防腰麻后(头痛)。 21神经内科患者并发肺炎的主要原因是误吸。(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22脑血管的介入检查及及治疗术中,穿刺点应用1-1.5kg的沙袋压迫6-8小时,敷料(加压包扎)24小时。 23 10%的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作用起效缓慢,持续时间长,250ml需要1.5到2小时静脉滴注,一般无不良反应,但输注速度过快可导致(溶血反应)。 24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5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如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或出现分离现象,常提示(脑干)损伤。 26成年人正常颅内压为(0.7~2.0kpa或70~200mmH2O),儿童为(0.5~1.0Kpa或50~100m mH2O)。 27Glasgow昏迷评分法是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最低(3)分,(8)分以下为昏迷。 28鞍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尿崩症)、(脑脊液鼻漏)、(中枢性高热)、(垂体功能低下)。 29脑室穿刺外引流时,引流装置一般高于零点(10~15cm),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的变化。 30颅脑疾病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抬高床头(15~30°卧位), 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1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患肢制动(24小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敷有无渗出,并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肢端皮肤(温度、颜色)。 32椎管内占位手术后1~2小时进行(轴位)翻身,避免引起脊髓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