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自己整理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西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秦朝的灭亡和刘邦的建立。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文化氛围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汉初的文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和个性,他们对于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汉初的文人们将古乐府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汉赋的雏形。
二、汉赋的发展1. 早期汉赋早期的汉赋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
这些赋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志向和抒发离别之情为主要内容。
早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枚乘等。
2. 中期汉赋中期汉赋的特点是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不仅包括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还涉及到了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
中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班固、司马迁等。
3. 后期汉赋后期汉赋是汉赋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汉赋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极致的完美。
后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杨雄、谢灵运等。
三、汉赋的演变1. 形式的演变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过程。
乐府诗是汉赋的前身,它的形式比较固定,多为五言绝句。
而到了汉赋的成熟阶段,文赋开始兴起,形式更加自由多样化,不再受限于五言绝句的格律。
2. 内容的演变汉赋在内容上也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汉赋主要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而到了中期和后期,汉赋的内容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更加广泛的领域。
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阶段。
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早期的汉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中期的汉赋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后期的汉赋达到了极致的完美,成为汉赋的黄金时代。
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内容上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
(完整)学霸自己整理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1、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他也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制形式方面,都对屈赋有所继承。
2、贾谊之后骚体赋继有人作,即使在汉大赋如日中天的武宣之世,骚体赋也从未间断,代表作品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和《九思》《九怀》《九叹》等九体作品及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等。
3、文景时代,各路诸侯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
这些宾客除特定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更多的讲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代表有梁园文学群体,其中枚乘是杰出代表,代表作品《七发》,“《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强调精神健康重要性,劝诫膏粱子弟,也是劝诫世人。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簒全篇;笔墨夸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4、汉武帝时起,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向中央,后历宣、成各世也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赋坛代表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乌有赋》是其代表作,这两篇赋虽然创作时间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结体严谨,可作一篇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后世赋家争相效仿而又无法企及。
②杨雄的四篇代表作即“扬雄四赋”又史称“四大赋”:《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四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又有有别于司马相如的而显示出开创精神,而独具魅力,其中《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杨雄后期的作品《解嘲》《逐贫赋》最有名,辞赋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西汉赋坛,较为著名的赋家还有武帝时的东方朔和枚皋,宣帝时的王褒以及与杨雄大略同时的刘向父子。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演变,并探讨其中的特点和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汉代文人在受到楚辞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创作的一种新文体。
最早的汉赋作品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汉赋的发展得益于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成为汉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赋在西汉时期经历了初期的摸索和发展阶段,文人们在创作中吸收了楚辞的豪放和乐府的平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到了东汉时期,汉赋进入了全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赋作家,如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丰富了汉赋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二、汉赋的特点和风格1. 丰富的主题内容:汉赋的主题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描写自然山水的山水赋,又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思乡赋,还有咏史抒怀的史事赋等。
这些不同的主题内容使汉赋具有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繁荣。
2. 独特的表现手法:汉赋在表现手法上注重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
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同时,赋作者还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3. 严格的格律要求:汉赋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七言或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字数、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规定。
这种格律要求使汉赋具有了独特的韵律美和音乐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三、汉赋的影响与传承汉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汉赋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汉赋的格律要求和表现手法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唐诗的格律和宋词的抒情表现等都受到了汉赋的影响。
此外,汉赋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起源于汉代,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
它的发展离不开汉代文化的繁荣和文人的创作热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汉赋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抒发政治抱负的重要手段。
早期的汉赋多以抒发爱国之情、吊古怀古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东汉时期,汉赋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开始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同时,汉赋的题材也逐渐扩展,除了爱国、怀古之情外,还涉及了对自然景物、生活琐事的描写。
这些变化使得汉赋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二、汉赋的特点与风格1. 情感丰富:汉赋以情感表达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常常以自身的感受和思考来描绘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2. 描写细腻:汉赋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3. 以叙事为主:汉赋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品的主题和观点。
4. 音乐性强:汉赋在表达情感时常常采用音乐性的手法,如押韵、律诗等。
这种音乐性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动听,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汉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的发展为后世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汉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许多后世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汉赋的影子,如唐代的律诗和宋代的词等。
其次,汉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以爱国、怀古之情为主题,强调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后世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汉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汉武帝在位,他提倡文治,鼓励文学创作。
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文人开始创作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汉赋。
汉赋最早是以咏史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文体的创作形式受到了前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如《楚辞》和《诗经》等。
二、汉赋的发展1. 前期发展汉赋在西汉初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当时的赋作者主要是一些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通过赋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抒发情感。
这些赋作大多以咏史为主题,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化,语言华丽而富有感染力。
2. 高峰期汉赋的高峰期出现在西汉中期,这一时期的赋作数量庞大,质量也较高。
西汉时期的汉赋主要分为乐府赋和骚体赋两大流派。
乐府赋以咏史为主题,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骚体赋则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遭遇为题材。
这一时期的汉赋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语言更加华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晚期演变到了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汉赋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的汉赋作品数量减少,质量也大不如前。
汉赋的衰落主要与政治和社会动荡有关。
东汉末年,王莽篡位,导致社会动荡,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汉赋逐渐被其他文学体裁所取代,如骈文和诗歌等。
三、汉赋的地位和影响汉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形式的创新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文学的限制,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
汉赋的华丽语言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文化传承与发展汉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汉赋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后世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的发展经过准备、繁荣、转变、衰落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西汉初期,汉赋形成期。
汉高祖初年(公元前206)———武帝初年(公元前140)骚体赋阶段。
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形式短小,抒情性强,带有楚辞的特点。
“大汉初定,日不暇给”,思想禁锢不严,文化比较活跃。
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
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的《七发》承前启后,结束了骚体赋阶段,初具散体大赋的特点,开启了赋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汉赋全盛期。
汉武帝初年———西汉中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汉景帝之第9子,17岁即位,在位55年。
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政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帝国达到强盛的顶峰。
刘彻极重视文化,大量征召文人赋家入京,用名利鼓励他们创作。
他本人也酷爱辞赋,有《李夫人赋》、《秋风辞》两篇赋流传下来。
还有《瓠子歌》二首,风格雄豪质朴,气势宏伟,为难得的帝王之作,收入《乐府诗集》。
散体大赋阶段。
赋的鼎盛期。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
作家作品最多。
国势强大,君主提倡,“兴废继绝,润色鸿业。
”(班固《两都赋·序》)多描写帝国威震四方的国势、繁华的都邑、丰饶的物产等。
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班固的《两都赋》等。
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到东汉中叶,汉赋转变期。
汉赋的转变期,从思想内容到体制和风格都开始转变。
此时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文治武功,专以铺采摛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抒情咏物的抒情小赋兴起。
转变原因:社会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赋虽数量不多,但很有价值,突破了彼此沿袭的赋颂的传统,成为六朝抒情赋的先声。
第四阶段:东汉中叶至末年,是汉赋的衰落期东汉中叶后,宦官外戚专权,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祸乱频起。
文人写作态度发生变化,赋体题材有所扩大。
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的短篇小赋兴起。
开始这一转变的是张衡的《归田赋》,还有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是由前代赋和骈文发展而来。
赋是一种具有辞章华丽、词藻丰富的文学形式,而骈文则是一种以对仗句式为特点的文体。
汉赋在这两种文体的基础上,融合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特点,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在西汉初期,汉赋的发展受到了儒家经典《诗经》的影响,赋作多以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思量。
而到了西汉中晚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汉赋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赋作的题材更加广泛,包括了社会风俗、自然景观、人物传记等,同时也浮现了大量的抒情赋和议论赋。
二、汉赋的特点与风格1. 辞章华丽:汉赋以辞章华丽、词藻丰富为特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2. 音韵优美:汉赋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韵律的和谐,使作品具有优美的声音效果。
作者往往通过压韵和平仄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感。
3. 主题多样:汉赋的主题多样化,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汉赋作品中既有对时事政治的议论,又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有对爱情、友情的赞叹和抒发。
4. 情感真挚:汉赋注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追求情感的真挚和深刻。
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量、对社会现象的评价,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情和思想的深度。
三、汉赋的影响与意义汉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领着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珍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
汉赋的辞章华丽、音韵优美、情感真挚等特点,成为后世文人所推崇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汉赋开辟了文学题材的广度和深度。
汉赋作品的题材多样化,不仅关注社会现实,还关注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拓宽了文学题材的范围,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学霸自己整理-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学霸自己整理-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汉赋作为一种典型的古典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先秦时代的《诗经》,在秦汉之间发展完善,进而在两汉、魏晋以及唐宋时期有了一次重大革新,演变成最完整和完美的汉赋形式,直至明清时期逐渐偃旗息鼓,并在清乾隆中发生了最后一次改变。
先秦时期提出的《诗经》,把形式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用它来赋述不同类型的事件。
这是汉赋形式最早的形式。
它最先出现在《诗经》,其次才有《诗》、《乐府》,这些作品的文字形式仍然保留了文学史上的视觉形式样式。
当时随着汉室的建立,汉赋也从古希腊式的文学作品中发展出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随着汉朝的发展,汉赋开始拥有了它自己新颖的主题结构,并运用了更丰富的文学表达手法,进一步完善了汉赋形式。
尤其是汉武帝的时候,反汉反政的汉赋以及主奉令的汉赋开始流行。
在两汉之间,秦时被排斥的《赋》受到了激烈的反弹,汉赋的风格进入了转折期,这在魏、晋以及品诗词的发展中再次被提出。
如魏晋时期的《抒情赋》《史辞赋》,以及唐宋时期的史赋、抒情赋、贴题赋和古人赋等等,使得汉赋深刻发展、变革。
唐宋时期,汉赋艺术也渐趋完备,以刘勰、徐义庆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对汉赋的演变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明清时期,汉赋仍然是一种盛行的文学形式,但是受到现代文艺的影响,汉赋表现形式也有了改变,由繁杂的象征性表述和过分细腻的语言特征转向了更加现实自然的叙述,如清末时候的《康有为诗词赋》,把细腻浪漫的元素发展成了深沉现实的文字内涵。
汉赋历经时代,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最终承袭了汉代文学特色,被奉为晋、唐、宋、明、清古人赋的艺术模板。
从早期的古典文章到现代的文艺特征,汉赋从一个文学形式到另一个形式,都能展示出多彩的文学魅力,展示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点。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起源和发展阶段1. 起源: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受到了古乐府和韵文的影响。
最早的汉赋作品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如《九思》等。
2. 兴盛阶段:东汉时期是汉赋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赋作家,如司马相如、贾谊、班固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3. 衰落阶段:随着东汉末年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加剧,汉赋逐渐走向衰落。
此时的赋作多为模仿和陈腐,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二、汉赋的特点和风格1. 形式特点:汉赋以韵文形式为主,常采用五言或七言绝句,句式多为平仄相间的对偶句,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内容特点:汉赋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歌颂祖国和民族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汉赋常以叙事、抒情和议论为主要手法,兼具文学和修辞的特点。
3. 主题特点:汉赋的主题多样,既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有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
其中,对爱情、忧国忧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是汉赋的重要主题之一。
三、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 文学地位: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2. 文化传承:汉赋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赋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艺术价值:汉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汉赋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综上所述,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源、兴盛和衰落的发展阶段。
汉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代,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特点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最早的赋作品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汉赋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的文学形式,以其优美的辞章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
汉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辞章华丽:汉赋注重辞章的华丽和修辞的运用,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作品具有音韵之美和节奏感。
2. 意象丰富:汉赋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形象感。
3. 情感真挚:汉赋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往往表达作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量和感慨。
二、汉赋的发展阶段汉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鼎盛时期和后期衰落阶段。
1. 初期发展阶段(西汉初期至西汉中期):在这个阶段,汉赋逐渐形成,并开始有了一些重要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包括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赋蔡中郎集》等。
2. 鼎盛时期(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这个阶段是汉赋的鼎盛时期,浮现了许多优秀的赋作家和作品。
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班固、贾谊等,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班固的《赋晁错传》等。
这个阶段的汉赋在辞章华丽、意象丰富和情感真挚等方面达到了巅峰。
3. 后期衰落阶段(东汉后期至西晋):这个阶段,汉赋逐渐衰落,失去了鼎盛时期的辉煌。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优秀的赋作品浮现,如张衡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三、汉赋的地位和影响汉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风格的影响:汉赋的辞章华丽、意象丰富和情感真挚的特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多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汉赋的影子,如唐代的诗歌和明清时期的辞章等。
2. 文学创作技巧的影响:汉赋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起源于西汉初年,最早的汉赋作品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当时的汉朝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和模仿。
他们以古代楚辞、乐府等为蓝本,创作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汉赋。
二、汉赋的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汉赋的初期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赋作品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
这些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离别之情等为题材,情感真挚,表达深刻。
2. 高峰时期汉赋的高峰时期出现在东汉时期,这一时期的赋作品数量众多,质量也较高。
东汉时期的赋作品多以描写社会风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后期发展阶段汉赋的后期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的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哲理思考为主题,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内容上更加深入。
三、汉赋的主要特点1. 情感真挚汉赋作品的特点之一是情感真挚。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情感真挚的特点使得汉赋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2. 修辞华丽汉赋作品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常常运用典故、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这种修辞华丽的特点使得汉赋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主题广泛汉赋作品的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还有对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表达。
这种主题广泛的特点使得汉赋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形式多样汉赋作品的形式多样,既有长篇赋,也有短篇赋,既有抒情赋,也有议论赋。
这种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得汉赋作品具有很高的创作灵活性和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它起源于汉代,经过初期发展、高峰时期和后期发展等阶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关于汉赋的发展历程介绍如下:一、汉赋的起源汉赋,起源于汉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赋和荀子赋,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汉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当时文学艺术的重要代表。
二、汉赋的发展汉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晚期。
1. 初期:汉赋的初期可以追溯到汉高祖时期。
此时的汉赋以模仿屈原赋和荀子赋为主,内容多涉及宫廷生活和政治议论,代表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和枚乘的《七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开始出现描写山水、刻画人物的作品。
2. 中期:汉武帝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时的汉赋在形式上讲究辞藻华丽、音韵和谐,强调文学的美感和娱乐性。
同时,汉赋的内容也开始涉及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描绘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扬雄的《长扬赋》描写了边疆的战争和民族关系。
3. 晚期:汉末是汉赋发展的衰落期。
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汉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然而,此时的汉赋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张衡的《二京赋》和蔡邕的《述行赋》,它们在文学艺术上仍然有着很高的成就。
三、汉赋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汉赋的华丽辞藻和音韵和谐的特点对后世的诗词、曲艺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影响。
最后,汉赋的内容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启示。
四、汉赋的衰落汉末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汉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一方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文人墨客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潮涌现,汉赋不再是文学的主流形式之一。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汉赋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汉赋的起源和特点1.1 汉赋的起源汉赋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赋,是一种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汉赋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2 汉赋的特点汉赋以情感抒发为主,注重情感的真挚和深切。
同时,汉赋还注重用词的华丽和修辞的辞藻,追求文辞的精美和华丽。
二、汉赋的发展阶段2.1 前汉时期的汉赋在前汉时期,汉赋开始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前汉时期的汉赋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采。
2.2 光武中兴时期的汉赋光武中兴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黄金时期,汉赋的题材和形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光武中兴时期的汉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个人感慨为主。
2.3 后汉时期的汉赋后汉时期的汉赋受到了前人的影响,题材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后汉时期的汉赋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
三、汉赋的影响和传承3.1 汉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在后世文学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3.2 汉赋的传承和发展虽然汉赋在后世逐渐式微,但其精神和艺术价值仍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现代诗歌和散文中仍然可以看到汉赋的影子。
3.3 汉赋的文学价值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汉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汉赋的经典作品4.1 《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汉赋的代表作之一。
《离骚》以其优美的诗词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4.2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一部融汉赋和古诗于一体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古诗十九首》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3 《九章》《九章》是一部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个人感慨为主题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最早的汉赋作品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在汉朝初期,由于受到楚辞和乐府民歌的影响,赋体文学逐渐兴旺起来。
最早的汉赋作品以抒发个人感情和抒发政治抱负为主题,形式上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采用了较为简炼的句式和韵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在西汉时期,赋体文学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许多文人开始创作赋体作品。
其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誉为汉赋的代表作之一,开创了赋体文学的新风格。
他的作品以雄浑的气势、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
二、汉赋的特点与风格1. 情感抒发:汉赋强调个人感情的表达,赋作者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为素材,通过赋文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汉赋的情感表达通常较为热烈、激昂,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壮志。
2. 辞章华丽:汉赋注重辞章的华丽和修辞的运用。
赋作者往往运用大量的比喻、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汉赋也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声律的和谐和节奏的流畅。
3. 想象丰富:汉赋作品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赋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描写,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使汉赋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汉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汉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唐宋诗词和元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唐宋诗词中,汉赋的影响表现在诗词的形式和内容上。
汉赋的辞章华丽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唐宋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许多唐宋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借鉴了汉赋的辞章技巧和表达方式,使诗词的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元曲中,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戏剧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元曲中的历史剧和神话剧往往借鉴了汉赋中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使戏剧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特点、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一、起源与发展背景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是在汉代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当时,汉武帝推行文治政策,重视文化的发展,使得文人士大夫得以有机会创作文学作品。
同时,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为汉赋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赋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二、汉赋的特点1. 抒发情感:汉赋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文人通过赋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往往借助于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2. 丰富的修辞手法:汉赋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以叙事为主:汉赋以叙事为主要形式,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汉赋更加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
4. 崇尚自然:汉赋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人往往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赞叹和憧憬。
三、汉赋的流派1. 乐府赋:乐府赋是汉赋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西汉初期的乐府音乐。
它的特点是结构完整,情感真挚,往往以叙事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
2. 骚体赋:骚体赋是汉赋的另一种流派,起源于汉代初期的骚体诗。
它的特点是语言华丽,修辞丰富,往往运用夸张和比喻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等。
四、汉赋的代表作品1. 《长歌行》:这是西汉乐府赋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汉代文学家佚名。
该赋以叙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2. 《离骚》:这是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品,作者是屈原。
该赋以自述的形式表达了屈原内心的痛苦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语言华丽,情感深沉。
总结: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它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叙事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代文学形式。
一、起源与发展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文学创作。
由于汉朝时期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促使了汉赋的发展。
最早的汉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抒发政治抱负为主题,形式上受到楚辞和先秦诗歌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东汉时期,汉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东汉时期的汉赋作品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强调情绪的发泄和抒发。
同时,汉赋也开始融入了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二、特点与风格汉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抒情性强:汉赋作品注重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借用寓言、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2. 修辞华丽:汉赋作品往往采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神话传说:汉赋作品往往融入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4. 技巧运用:汉赋作品在结构和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往往采用对仗、律诗等形式,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和美感。
三、代表作品1. 《离骚》:《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汉赋之一,由屈原创作于战国时期。
该篇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屈原的流亡生涯和对祖国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2. 《长歌行》:《长歌行》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不详。
该篇赋通过描绘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东汉时期文学家曹操的作品,以描绘孔雀飞翔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的憧憬。
四、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自东汉初年起开始兴盛,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以下是汉赋的发展历程:
1. 赛神仙: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的文人墨客尚崇仰神仙文化,因此他们以写赛神仙的能力为主题,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2. 颂抒情:经过起始阶段的摸索,汉赋开始逐渐发展起优美的抒情风格。
作为汉代流行的赋体文学形式,抒情赋成为文人们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陈琳的《陈情表》。
3. 崇古兴新:汉赋在崇尚古风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创新。
文人们既推崇古人的作品和风格,又试图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个人特色。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包括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4. 昌明大典: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制度,颁布了《昌言》、《明典》两部法典,要求官员必须熟悉这两部法典的内容。
为了帮助官员们熟悉法典,当时的文人们纷纷创作汉赋,称之为昌言大典和明典赋。
这些赋以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为目的,内容丰富多样。
5. 史载赋文: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明代史家班固开始将历史事件以汉赋的形式进行叙述,称之为史载赋文。
班固的《汉书》是史载赋文的代表作品。
这些赋文以史实为基础,以文学形式进行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赋的内涵和形式。
总的来说,汉赋经过了从表达神仙文化到颂抒情感、从崇古兴新到昌明大典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形式上的创新还是内容上的丰富,汉赋都在不断演化与提升。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汉代达到了巅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起源于秦朝的辞章文学,是由辞章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辞章是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文书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辞章渐渐脱离了官方文书的局限,形成了一种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学形式,即汉赋。
二、汉赋的发展1. 前汉时期的汉赋在前汉时期,汉赋主要表现为对政治事件和人物的歌颂和讴歌。
这些赋作品以表达忠诚、赞美君王为主题,语言华丽、辞藻华美,充满了宫廷气息。
代表作品有《长门赋》、《孤雁赋》等。
2. 先秦汉朝交替时期的汉赋在先秦汉朝交替时期,汉赋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一时期的汉赋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受,赋作品更加注重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语言更加质朴自然。
代表作品有《九章赋》、《白马篇》等。
3. 后汉时期的汉赋后汉时期的汉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赋作品开始注重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同时,汉赋的语言也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代表作品有《蜀道难》、《陈情表》等。
三、汉赋的演变1. 汉赋与后世文学的关系汉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诗歌和宋代的词都受到了汉赋的影响,汉赋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在后世文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2. 汉赋的传承与创新在汉赋的传承与创新中,唐代的文学家王之涣和杜牧都对汉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作。
他们在汉赋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赋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当代汉赋的发展在当代,汉赋作为一种古代文学形式,仍然受到一些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些作家和诗人在创作中运用汉赋的手法和形式,使其得以传承和延续。
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从起初的辞章文学到后来的个人情感抒发,再到后汉时期的社会现实描写,汉赋不断变化和发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汉赋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汉赋的形成和发展一、汉赋的起源与形成汉赋,这东西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其实它最早的雏形就像是一块石头被雕琢出来的艺术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慢慢有了今天的模样。
其实一开始,赋它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种“赋诗”那么高雅的东西,而是“辞章”或者“辞赋”,指的就是一种充满辞藻的语言,用来夸耀、赞美或者描述某个事物。
你要知道,在先秦时期,虽然诗歌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还没有像后来的《诗经》那样系统化的东西。
所以,古人就靠一些散文式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场合,像是祭祀、宴会、庆典,赋就成了那个时候最好的“语言包装”。
但是赋到底长什么样呢?咳咳,那时候的赋,语言上是比较自由的,结构上也不像今天的诗那样对仗工整,反而更加流畅,像是闲聊一般,都是很自然地表达情感的。
说到汉代的赋啊,那可真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汉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刚刚从战国的混乱中走出来,国家开始有了点儿雏形,各种思想和文化开始纷纷登场。
那个时候的汉赋,已经不像战国时期那样随便,风格更加有条理,而且词句更加华丽。
大家有没有听过“扬雄”的名字?对,就是那个被称为“赋圣”的人物,他的《长杨赋》可真是把赋的艺术推向了巅峰。
可以说,扬雄的赋把汉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了后世赋的一个典范。
你要说那时候的赋是啥味道呢?就像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热汤,内容丰富,语言富有节奏感,虽然听着有点“晦涩难懂”,但是你若细品,那些抒发的情感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二、汉赋的风格与特点说到汉赋的风格,这可就有意思了!汉赋讲究的是“铺陈”,就是那种一种东西不急着给你说清楚,而是先通过一些“铺垫”,让你慢慢琢磨、慢慢感受到它的深意。
就像我们有时候跟朋友聊天,讲个段子不着急把结局讲出来,先拐个弯,留点悬念。
汉赋的写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铺张”——我有时间给你慢慢讲,没关系,先来点“闲聊”,然后慢慢进入正题。
汉赋的语言特别讲究“气势”。
别看它表面上可能是描述一场宴会,一片风景,甚至是一段历史,它的写法总给人一种“气吞万里如猛虎”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1、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他也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制形式方面,都对屈赋有所继承。
2、贾谊之后骚体赋继有人作,即使在汉大赋如日中天的武宣之世,骚体赋也从未间断,代表作品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和《九思》《九怀》《九叹》等九体作品及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等。
3、文景时代,各路诸侯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
这些宾客除特定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更多的讲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代表有梁园文学群体,其中枚乘是杰出代表,代表作品《七发》,“《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强调精神健康重要性,劝诫膏粱子弟,也是劝诫世人。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簒全篇;笔墨夸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4、汉武帝时起,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向中央,后历宣、成各世也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赋坛代表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乌有赋》是其代表作,这两篇赋虽然创作时间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结体严谨,可作一篇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
义的作品,后世赋家争相效仿而又无法企及。
②杨雄的四篇代表作即“扬雄四赋”又史称“四大赋”:《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四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又有有别于司马相如的而显示出开创精神,而独具魅力,其中《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
杨雄后期的作品《解嘲》《逐贫赋》最有名,辞赋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西汉赋坛,较为著名的赋家还有武帝时的东方朔和枚皋,宣帝时的王褒以及与杨雄大略同时的刘向父子。
①东方朔,《答客难》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赋中对汉代文士不得志的状况揭示的非常深刻。
现存汉代最早以遇与不遇为主题的设辞类作品。
另东方朔还有《非有先生论》也是发愤述志的作品。
②枚皋,西汉赋坛创作最多的作家,但罕有流传。
③王褒,宣帝朝成绩最突出的赋家。
代表作品是《洞箫赋》。
对枚乘的《七发》有关乐器的描写有所继承,它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的奠基之作。
在他之后出现的汉代乐器赋基本都是以悲为美,并且也是用生命一体化观念灌注于作品。
“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6、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作家创作意识发生转变,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
开始于杨雄的《蜀都赋》,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杜笃《论都赋》,其后有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
成就最突出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①《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章。
肯定
了定都了洛阳的正确性,极力宣扬崇文尚礼、“法度”为重的思想。
奠定了班固在辞赋史上的地位,确立了京都赋的创作格局,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②《二京赋》上下篇《西京赋》、《东京赋》。
借“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对答成篇。
《西京赋》铺叙的品物之盛,在现了西京的繁荣富庶,穷奢极侈的都市景观和恢弘巨丽、雄壮无比的盛世气魄,但同样是批判的。
《东京赋》表现对西京奢糜生活的否定,表现东都礼治,有力的阐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政治主张。
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的非常完美,《二京赋》长篇铺陈,力求面面俱到,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7、从西汉后期开始,相继出现一批纪实性的述行赋。
由于作者的遭遇和所处历史阶段客观形势的差异,抒发的感情又不尽相同,按其性质可分为治世之作、衰世之作和乱世之作。
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是刘歆的《遂初赋》,是衰世文人的感叹,关注的是社会治乱问题。
班彪《北征赋》事以国家兴亡的中心的乱世之作。
班昭的《东征赋》是承平之世人们关注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
蔡邕《述行赋》,衰世叹治乱的作品
8、张衡《归田赋》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
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还我本真的表现出来却从容闲淡。
语言清新晓畅,挥散自如,骈偶恰到好处,为后世骈体赋创作了一个典范。
东汉末赵壹《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