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合集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原文: 公西华侍坐。

子曰: 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 子路、曾晳、冉有、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译文:点, 们) 由也为之, 以俟君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 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 打算怎么做呢? ”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 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犯,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 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赤,你怎么样? ”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 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 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我和他(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及赏析--选自《论语 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及赏析--选自《论语 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及赏析--选自《论语先进》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较长篇目,首先,《侍坐》章虽然属于语录体散文,但四个学生畅言理想抱负的文字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它们应该是排列有序、层进相衔的,传统的分析往往把孔子的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割裂开来,独自理解。

其实,这四层内容,无论从学生发言顺序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发言内容高低深浅来看,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的。

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

《劝学》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z ǐ路l ù 、 曾céng 皙x ī 、 冉rǎn 有yǒu 、 公gōng 西x ī华huá侍shì坐zuò 。

子z ǐ曰yuē :“ 以y ǐ吾wú一y ī日r ì长cháng 乎hū尔ěr , 毋wú吾wú以y ǐ也yě 。

居j ū则z é曰yuē :‘ 不bù吾wú知zhī也yě 。

’ 如r ú或huò知zhī尔ěr, 则z é何h é以y ǐ哉zāi ?” 子z ǐ路l ù率shuài 尔ěr 而ér 对duì曰yuē:“ 千qiān 乘shèng 之zhī国guó , 摄shè乎hū大d à国guó之zhī间jiān , 加jiā之zhī以y ǐ师shī旅l ǚ , 因yīn 之zhī以y ǐ饥j ī馑jǐn ; 由yóu 也yě为wèi 之zhī,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有yǒu 勇yǒng , 且qiě知zhī方fāng 也yě 。

”夫f ū子z ǐ哂shěn 之zhī 。

“ 求qiú ! 尔ěr 何h é如r ú ?”对duì曰yuē :“ 方fāng 六liù七q ī十shí , 如r ú五wǔ六liù十shí , 求qiú也yě为wèi 之zhī , 比b ǐ及j í三sān 年nián , 可k ě使shǐ足z ú民mín 。

如r ú其q í礼l ǐ乐yuè , 以y ǐ俟s ì君jūn 子z ǐ 。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必修二原文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必修二原文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一必修二原文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章节,讲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一起坐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不仅展现了他的诗词才华,而且也教育了他的弟子们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原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皆欲听之。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可使从事于礼,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可使东方之民,以服事其君,不知其仁也。


宰我问曰:“三子者之谁得于众人?”子曰:“亟追赶者皆丧之,而不豫知者是谓之追,必也坦坦荡荡,追得其本者则丧不得也。


译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旁边,孔子说:“我的一天长得比你们多,不会比我更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想听孔子说话。

孔子说:“由啊,千辆的国家可以使人民为之劳作,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求啊,可以做礼仪方面的工作,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赤啊,可以使东方的人民服从他们的国王,但不知道什么是仁。


宰我问道:“这三个人中谁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孔子说:“那些
急急忙忙地追逐着别人的人会失去他们,而不预先了解的人则被称为追赶,只有坦然自若、追寻自己的根源的人才不会失去。

《子路等侍坐》原文译文对照

《子路等侍坐》原文译文对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赤,尔何如”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高中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莫通:暮)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收藏下载复制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用(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弟子,是诸子百家学派中著名的四位学者。

1.子路: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学者之一、他是鲁国人,年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孔子称赞他为“孝乎闻人,有己之不好者,无所取闻。

”他非常尊敬孔子,始终效法孔子的言行。

他的一生一直在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学识。

2.曾皙:字太史,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曾经表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表示他和曾皙的思想认识十分一致。

曾皙音容宛在,很有才华,但他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办法放弃家族传统的官职,所以无法全身心地从事学问。

尽管如此,曾皙在历史上依然是一位卓越的学者。

3.冉有:字幼安,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说:“有早慧”。

冉有渴望求知,曾经问孔子如何修养才能达到学问的境界。

冉有的翻译能力非常出众,孔子曾经称赞他的言词:“必也正名乎!”他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卓越的学问。

4.公西华:字季札,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有德行,但是智慧和学问有一定的欠缺。

尽管如此,公西华在孔子门下也为人所尊敬,他一生的追求是好学,为人正直。

这四位学者在孔子门下学习了十年之久,他们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德行上也具备较高的修养。

他们努力向孔子学习,追求道德的完善,并且积极地传承和弘扬孔子的学说。

这四位学者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儒家思想: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通过遵循礼,义,廉,耻等传统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2.修身养性:这四位学者都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自我教育和修炼,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德行和素养。

他们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楷模。

3.学问追求:这四位学者对知识的追求是持久不懈的。

他们勤奋学习,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注重实践和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学识。

4.孝顺敬爱:曾皙被孔子誉为“孝乎闻人”,他以孝顺闻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但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不说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贤人君子去做。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做到,但愿意学着做些事情。

在诸侯祭祀祖先的典礼,或者在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这时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跟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服装已经穿得上身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有两种说法:A、儒家的治国理想是“礼治”(为国以礼)。

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

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

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论语》中的一篇描写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侍奉孔子的文章。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篇1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路曰:“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曰:“三子者之言何其狂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侍奉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不要因为我而不说话。

平时你们总是说:‘不了解我啊!’如果你们了解我,那么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子路说:“如果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军队的威胁,造成饥荒。

我愿意去治理这个国家,只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让人民勇敢善战,而且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德。

”孔子微笑着说:“子路,你何必这么谦虚呢?像你这样的人才,就可以称为君子了。

”子路说:“我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锵的声音也渐渐停止,放下瑟后站起来说:‘和这三位同学的言论相比,我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各自发表自己的志向罢了。

”子路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儿童,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感叹道:“我赞同点 (即曾皙) 的观点啊!”孔子说:“三位同学的言论真是狂妄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侍奉孔子坐着。

《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篇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原文如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赤,尔何如?”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有两种说法:A、儒家的治国理想是“礼治”(为国以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背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均为孔子的弟子,后被列为“四哲”,是儒家学派中的紧要人物。

他们在孔子的教学下,对儒学的进展做出了紧要贡献。

子路子路(前570年—前484年),字仲尼,姓丘,是位来自鲁国的孔门弟子,因其聪慧能干、忠诚正直而备受孔子推崇。

他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强调政治家的德治应当如北辰之为众星所瞻。

他也是孔门弟子中少数参加了公务的人,历任鲁国的司寇、国子。

他将儒家经典集智成书《尚书》《礼记》。

他的生平事迹在《庄子》《史记》《左传》等经典中记载,对后世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皙曾皙(前505年—前435年),字子思,是孔子弟子中出类拔萃的一位。

曾皙的学问精深且多产,于礼制、历法、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

他被誉为古代知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经史学上,曾皙政书垂篇,编纂五礼、冥祀、上元祠庙事、甲子要录等多种文献,在《中庸》《孟子》《诗经》等儒家经典中被多次引用。

另外,他还擅长音乐,订立了多种音律,被誉为古代音乐改革的先驱。

在后世的儒家学派中,曾皙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

冉有冉有(前507年—前436年),字次行,是孔子的弟子。

他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同时精通军事和政治。

在鲁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冉有表现突出,由御正升至参议。

他主张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整治,认为政治、经济、教育都应以仁为核心,做到整治有度,保持公正。

他也是儒家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理念的影响深远。

冉有的思想在《孔子家语》《论语》《左传》等多种经典中都有描述和被引用。

公西华公西华(?—前522年),名叔黍,是孔子弟子之一、据《左传》所载,公西华性格豪放,崇尚自由,对礼教不太认同。

但孔子认为他的个性特点是值得借鉴的。

他说“欲壹其志者,必先立其节”,这个观点是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本身的意愿,必需要先有一个良好的自我管束。

公西华的学说虽然与儒家的经典有所不同,但其个性及个性所引导的行为仍被儒家认可。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注音及翻译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注音及翻译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注音及翻译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注音及翻译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zǐ lù céng zhé rǎn yǒu gōng xī huá shì zuò子路:父亲曾哲,冉有,公西华,请坐。

Zǐ Lù: fù qīn céng zhé, rǎn yǒu, gōng xī huá, qǐng zuò.冉有:先生请也!Rǎn Yǒu: xiān shēng qǐng yě!子路:寡人愚昧,欲学圣人之道,望君教之。

Zǐ Lù: guǎ rén yú mèi, yù xué shèng rén zhī dào, wàng jūn jiào zhī.公西华:子某愧为学者,浅学而已,一点皮毛罢了。

Gōng Xī Huá: zǐ mǒu kuì wéi xué zhě, qiǎn xué ér yǐ, yī diǎn pí máo bà le.子路:虽有一点皮毛,亦乃经书中之要义也。

然而子某尚未通晓。

Zǐ Lù: suī yǒu yī diǎn pí máo, yì nǎi jīng shū zhōng zhī yào yì yě. rán ér zǐ mǒu shàng wèi tōng xiǎo.公西华:啊,子某既愿听教,那就先从曾哲及冉有说起吧。

Gōng Xī Huá: a, zǐ mǒu jì yuàn tīng jiào, nà jiù xiān cóng céng zhé jí rǎn yǒu shuō qǐ ba.子路:请恕寡人见识浅薄,仅闻知曾哲,冉有何谋?Zǐ Lù: qǐng shù guǎ rén jiàn shi qiǎn bó, jǐn wén zhī céng zhé, rǎn yǒu hé móu?冉有:冉某常与曾哲商讨儒家之学,二人所思所得颇有共鸣。

侍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侍坐原文及翻译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侍坐原文及翻译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②?”子路率尔而对曰③:“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

”夫子哂⑤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⑥。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⑦。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⑧,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⑨。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⑩。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原文通释]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龄大一些,就不敢对我说。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赏识我啊!’假如有人赏识你们,那你们怎样去做呢?”子路连忙回答:“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的军队侵犯它,又有灾荒困扰它,让我仲由去治理它,到了第三年,就能让人们勇敢,而且懂得规矩了。

”孔子听了微微笑了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冉求去治理它,到了三年,就能使百姓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方面的事,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不敢说能做到那些,愿意向他们学习。

宗庙的祭祀活动,或者诸侯的盟会,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我愿意在那个场合做一个小赞礼官。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奏瑟的声音渐渐弱了,“铿”地一声,离开瑟挺直身子,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总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夹在大国之间, 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 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 等到三年功夫, 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 微微一笑。

“冉有, 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 如果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 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 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 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 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 或者是诸侯会盟, 朝见天子,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晳, 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 铿的一声, 放下瑟直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 “暮春时节(天气暖和), 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 到沂河里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 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 “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 “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 “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 “治理国家要讲理让, 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 所以笑他。

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 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 那谁能来做大事呢?”一、通假字1.鼓瑟希, 铿尔: 希, 通“稀”, 稀疏2.莫春者, 春服既成: 莫, 通“暮”, 暮春, 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及: 及, 通“欤”, 语气词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 端章甫古: 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 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2、加之以师旅古: 泛指侵略的军队今: 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三、活用现象1.端章甫: 端, 名作动, 穿礼服;章甫, 名作动, 戴礼帽2.风乎舞雩: 风, 名作动, 吹风3.三子者出, 曾晳后: 后, 名作动, 落后4.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小、大, 形作名, 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勇, 形作名6、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 动作名, 才能, 指为政的才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音释词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 侯相见。同,诸侯同朝天子。 撰zhuàn:才具,指为政的才能。 冠ɡuàn者:成年人。古代男子20岁时 行冠礼,表示成年。 舞雩yú:台名,鲁国求雨的坛。
词类活用
端章甫: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 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曾晳后: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 赤也为之小,谁能为之大: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 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 育才德,桃李三千。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 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 取孔子的智慧” 。
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仁”,提倡“仁者爱 人”,“忠恕”之道;
在教育上,主张“有 教无类”、 “因材施 教”、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精神。
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问“志”
言“志”
四位弟子“志向”怎样? 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
评“志”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 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
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
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 曾晳: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极孝,后娘待 他极不好,而他孝行越谨,他老婆因为给她蒸梨不熟,就把老婆 给休了。一天去田里除草,他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瓜秧,他老爹曾 点发起火来,拿着大棍子,一棍子打得昏死过去。所幸曾参命大, 又活了过来,苏醒后,马上强做出一付活蹦乱跳的样子,以示无 碍,并哭丧着脸向曾点请罪,说是因为打他而让老人家费了力, 自己真是该死。然后又蹦跳进屋,搬出琴来大弹,以免老爹还想 着这事内疚。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 则走”的道理其实是大不孝:“明知道老爹拿着那么粗的大棍子 发了狠要打,还不快跑了躲开?如果竟被打死了,岂不是陷父亲 于不义不慈之地,让父亲背个恶名么?”曾参于是请罪。孔子以 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
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
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
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
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
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
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
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
思想。
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尔,词缀。 摄shè:夹(在)。 饥馑jǐn:指荒年。饥,五谷不熟; 馑,蔬菜不熟。 哂shěn:笑。 俟sì:等待。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 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 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 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 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冉有:春秋时儒者。冉氏,名求,字子有。
鲁国人。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家臣。孔子称其“可使治赋”。冉有帮 助季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声称冉求不再是 他的学生,要弟子“鸣鼓而攻之”。
•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在孔子的举荐之下,他的弟子公西
赤要奉旨出使齐国了。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老师帮 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自己又不好再开口,公西赤便委托自己的师兄兼 孔子的管家冉有向老师讨要一些粮食,以备自己走后,老母所食用。 孔子听了冉有的请求,就说:“那就给她满满一釜的小米子吧(釜, 古代计量单位,一釜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斗半)。” “公西赤要去 很长的时间呢,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给她一些?” “那就再给她 添上一庾(庾,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庾相当今天两斗多点)。” 冉有还想再说什么,孔子却把头扭向一边,闭目养神去了。 • 冉有退出,心想:老师也有点太小气了吧,人家公西赤这一走就 是三年两载不回还,就您给的那点小米子,够吃几天的,到时还不把 人给饿死?于是就自作主张,给了公西赤八十石小米。 孔子后来知 道了这件事,既没有怀疑冉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批语他自作主张,而 是语重心长地对冉有说:“公西赤这次出使齐国,乘的是肥马拉的香 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裘,雍容华贵。这是一个肥差,他到任之后,一 定有能力使他的母亲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咱们家中存的粮食的确 不少,但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些粮食是用来周济人们急需,而不 是给富人富上添富的。等公西赤领了俸禄寄回家中,他老母吃剩下的 几十石小米子在她眼中将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我们用这几十石小 米子来救济穷人,那将会有多少人从中受益呢?” 冉有听罢老师教 诲,再次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的只是同门师弟,而 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则是全天下的百姓啊!
《论语》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 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
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
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
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
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
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
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冠者 guàn喟 摄 哂

• 循循善诱
子路(姓仲名由)
志: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 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 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 并懂得义理。
侧重强国
性格: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
冉有(姓冉名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
性格: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yí 撰 zhuàn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由) (点)(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环境就容源自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
从文意来说,王充的解释似更符合原意。 因为,①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 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 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 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②孔 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 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 中的首要问题。这样解释,全篇上下文意就脉 络贯通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 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 了,就乘坐竹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随我 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很 高兴。孔子说,“仲由好勇的精神超过 我,只是我从哪里取材做竹筏呢?
对‚无所取材‛的解释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无所 取哉‛,是说子路没有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 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取;另一说是‚无所取裁‛,是 说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种责备的口气,似乎也非仁 者气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钱穆先生的说法,是说无法得 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种和平豁达的气象。
孔子的“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 子回答说:国君是国君,臣下是臣下; 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各自按应 有之道去做,要符合礼的要求。)
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晳,说“吾与点也” ?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 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 116页〕 ③“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 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 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志: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 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 相”。
侧重以礼治邦
性格: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 子路: 侧重强国 • 冉有: 侧重富民 • 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 有侧重
但都愿意在 仕途上创一 番事业. 都 是参加政治.
曾晳(姓曾名点)
志:
春游图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 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 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 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 唱着歌回来。
•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口才同样极好,可是 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齐相田常伐鲁,鲁子命 之出使救鲁。子贡去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 转了一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做下了桩天 大的事业,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一使而动五国之政。子贡又精通经济,善做生 意,银子挣得哗哗的。每次出使,车仆之盛, 拟于王侯,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 抗礼。儒学之昌盛,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 功不可没。孔子没有白喜欢他。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 为何“哂”子路?
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
孔子的“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礼的意 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 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 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子路》)
¤ 为何“与”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