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分析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分析一、引言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议题,其中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是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对于制定科学的环境管理和修复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因素及环境行为的转化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包括水介质迁移、气介质迁移和生物介质迁移三种主要方式。
1. 水介质迁移水介质迁移是指土壤污染物通过地下水或地表径流的作用,沿着水流方向传输。
土壤污染物在水介质中的迁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性质、污染物的物化性质、降雨量、地形等。
其中,土壤性质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对污染物的迁移有不同的敏感性。
2. 气介质迁移气介质迁移主要指土壤挥发污染物在土壤表面蒸发或土壤孔隙气体中的迁移。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其通过挥发从土壤表面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气体迁移。
土壤的气体扩散系数、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挥发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3. 生物介质迁移生物介质迁移是指土壤污染物通过生物作用而迁移到其他空间的过程。
例如,污染物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或者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转化。
生物介质迁移主要受生物多样性、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三、土壤污染物迁移与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受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1. 土壤性质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颗粒大小、有机质含量、 pH 值等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迁移速率有明显影响。
例如,颗粒细小的土壤通常吸附能力较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能力较好。
2. 污染物属性不同的土壤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这些属性将直接影响其迁移和转化过程。
诸如溶解度、挥发性、吸附性以及化学反应性等因素都会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了解污染物属性对土壤中的表现形式和迁移特征进行综合评估至关重要。
污染物的环境迁移和转化机制
污染物的环境迁移和转化机制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产生污染物的源头往往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机制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污染物在大气、土壤和水中的迁移和转化机制。
一、大气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机制大气污染是全球环境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其中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转化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理迁移大气中的污染物往往通过物理迁移的方式,随着气流的传输而在大气中传播。
例如,风起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就会随着气流的传递而向周围传播,范围可以达到数十公里。
2、化学转化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这种化学反应可以是自催化反应,也可以是光催化反应。
例如,在光照下,氮氧化物会与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臭氧等氧气化合物,这就是光化学反应。
3、降雨和沉积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接近地面时,会被降雨和沉积作用所固定,从而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在雨水中,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作用加剧。
二、土壤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机制土壤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威胁是不可忽视的。
在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扩散和渗透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扩散和渗透的方式进行迁移,这种方式和大气中的物理迁移类似。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和渗透受到土壤质量和结构的影响,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污染物的扩散和渗透具有不同的影响。
2、吸附和解析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析的过程是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之一。
污染物在与土壤颗粒接触时,会被吸附在颗粒表面。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和土壤类型,吸附的程度和效果有所不同。
3、微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污染物的重要转化机制之一。
有些污染物可以被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降解,这样就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规律研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规律研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交通等活动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其中,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规律的研究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污染物的定义、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以及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污染物的定义污染物是指有害物质或能够危害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
它们的来源可以是生产、生活、交通等活动,也可以是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的物质。
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和空气污染,其中水污染是最为严重的。
二、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是指污染物经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改变其状态和位置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受污染物自身特性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如水、气、土壤等)的影响。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水是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水流、沉淀和沉积等方式向周围环境扩散。
同时,包括悬浮、溶解等方式使污染物转移。
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污染物也会发生最终处理、降解、微生物氧化、光化学反应等变化以实现转化。
2. 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土壤是自然环境中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重要载体。
污染物首先通过雨水等渗入土壤,然后通过土壤孔隙和土壤结构向周围的空气或水中扩散。
在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受到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污染物会通过吸附、分解等过程来实现转化。
3. 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大气是污染物中转的环境之一。
污染物通过气流和降水等途径进入大气环境,进而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实现迁移和转化。
在大气环境中,光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等化学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不仅对环境自身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危害。
污染物进入人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疾病等。
此外,污染物还会对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研究论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污染问题,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POPs的定义和特点POPs是指那些在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且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常见于农业、制造业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由于其长期存在且高毒性的特点,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POPs的化学结构复杂多样,但都具有极强的亲脂性和稳定性。
二、POPs的来源和运输大部分POPs来自于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废弃物焚烧、农业用药和燃料燃烧等。
这些POPs在生产过程中被释放到大气中,然后经由降水沉降到地表,或由风吹被输送到其他地方。
同时,这些POPs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再向更远的地方传播。
三、POPs在土壤和水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POPs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温度等等。
POPs通常通过黏土颗粒的外表并进入土壤中,并不断向下浸泡直至到达地下水层。
这些POPs可以经由水流流动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沉积在土壤中,不断固定在沉积物中。
POPs在水中的迁移和转化,一般受到pH值、温度、水体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POPs会随着物理和化学过程从水体中析出并沉积在沉积物中,一些则会继续溶解在水中并流向下游水体。
此外,氧化、还原以及生物降解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会影响POPs的迁移和转化。
四、POPs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POPs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潜在的威胁,包括造成癌症、生殖和孕产问题等。
其对某些动植物物种也有影响,甚至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
为了减少POP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制定一系列防控措施。
其中包括立法对POPs的合理管理、加强环境监测,推广使用低毒性和可降解的替代材料,以及建立POPs的超长期监测机制等等。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 化1.1 汞的迁移转化汞是一种对动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 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是能以零价(单质汞)形式存在,还有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 除甲基汞 2Hg Cl 、23)(NO Hg 外,大多数为难溶化合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在含汞化合物中最强。
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比较复杂,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 土壤中汞的氧化 - 还原 2. 土壤胶体对汞的吸附3. 配位体对汞的配合 - 螯合作用4. 汞的甲基化作用 1.2镉的迁移转化由于土壤的强吸附作用,镉很少发生向下的再 迁移而累积于土壤表层 在降水的影响下,土壤表 层的镉的可溶态部分随水流动就可能发生水平迁 移,进入界面土壤和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而造成次生 污染 土壤中水溶性镉和非水溶镉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相互转化,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的酸碱度 氧化- 还原条件和碳酸盐的含量。
与铅 铜 锌 砷及铬等相 比较,土壤中镉的环境容量要小得多,这是土壤镉 污染的一个重要特点。
1.3 铅的迁移转化铅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 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 来自大气污染中的铅沉降和铅应用工业的 三废 排放 土壤中铅的污染主要是通过空气 水等介质 形成的二次污染 铅在土壤中主要以二价态的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极少数为四价态 多以 2)(Pb OH 、3PbCO或243)(PO Pb 等难溶态形式存在,故铅的移动性和被作物吸收的作用都大大降低 在酸性土壤中 可溶性铅含量一般较高,因为酸性土壤中的 H+ 可将铅从不溶的铅化合物中溶解出来植物吸收的铅是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铅 绝大多数积累于植物根部,转移到茎叶 种子中的很少。
植物除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以外,还可以通过 叶片上的气孔吸收污染空气中的铅。
1.4 铬的迁移转化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其浓度较高时 对生物有害 土壤中铬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铁 铬 电 镀 金属酸洗 皮革鞣制 耐火材料 铬酸盐和三氧 化铬工业的 三废 排放及燃煤 污水灌溉或污泥施用等 土壤中铬通常以四种化合形态存在,两种三 价铬离子 +3Cr和-2CrO ,两种六价铬阴离子 -272O Cr和-24CrO.其中3)(OH Cr 的溶解性较小,是铬最稳定的存在形式,而水溶性六价铬的含量一般较低,但 六价铬的毒性远大于三价铬的毒性 土壤中的有机 质如腐殖质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很快地把六价 铬还原为三价铬,一般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 2 时,六价铬就几乎全部被还原为三价铬[7-9] 由于土壤中的铬多为难溶性化合物,其迁移能 力一般较弱,而含铬废水中的铬进人土壤后,也多 转变为难溶性铬,故通过污染进入土壤中的铬主要残留积累于土壤表层 铬在土壤中多以难溶性且不能被植物所吸收利用的形式存在,因而铬的生物移作用较小,故铬对植物的危害不像 Cd 、Hg 等重 属那么严重 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从土壤溶液 吸收的铬,绝大多数保留在根部,而转移到种子 果实中的铬则很少[10-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逐渐成为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
重金属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元素,然而过量的重金属污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环境效应,对于制定有效的土壤重金属管理政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是环境污染研究的重要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迁移通路以及转化等方面。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常见的是自由态、交换态和配合态。
其中自由态是指重金属以溶解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交换态是指重金属与土壤颗粒之间通过离子交换作用结合在一起,而配合态则是重金属与有机物或矿物相结合而形成的配合物。
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对其迁移通路和环境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通路主要有溶解运移、根际渗漏、土壤侵蚀和大气降降尘等方式。
其中,溶解运移是指重金属在土壤水分中的溶解度高,通过滤过和渗漏流向地下水和表层水体,形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重金属污染。
根际渗漏是指植物根系所产生的渗漏液中的重金属,随着根系的扩张,可以被输送到更深的土壤中。
土壤侵蚀和大气降降尘也会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带入到周围环境中。
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重金属的化学特性对其转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还原和氧化等过程是影响土壤环境的关键过程,同时也是有机物矿化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关键步骤。
重金属还原和氧化过程将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的生成和转化,从而改变土壤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和重金属迁移特性。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重金属的污染会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重金属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出现腹泻、呕吐、贫血等症状。
因此,研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总之,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环境效应,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政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理研究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理研究一、引言污染物的土壤迁移与转化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理,对于治理和防治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当污染物进入土壤时,其有机物和无机物会向下渗透并在一定时间内扩散。
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分子量、极性和表面性质,而无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取决于其离子大小和电荷。
渗透的速度与渗透压、土壤孔隙度、土壤渗透系数、水分张力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受到孔隙水中的交换、降解和吸附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而样品的粒径、水解作用和光化学降解等因素会影响无机污染物的迁移。
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土壤中的化学和微生物过程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稳定的物质,并提供给植物一些营养物质。
而无机物的转化则包括颗粒迁移、沉积、物理和化学降解等多种作用。
对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碳源、电子接受体和新生细胞的基础;而在缺氧条件下,硝化作用、硫化作用、酸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有机和无机物质的转化。
四、环境因素对污染物的转化及迁移影响土壤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水分和氧气等,会对污染物的转化及迁移造成显著影响。
以温度为例,其影响作用主要是由于影响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高温下可以促进微生物降解的速率,但也会降低化学还原作用、颗粒迁移和酶作用的活性。
因此,土壤的温度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会产生复杂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五、污染物迁移及转化的模型基于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和转化机理的理解,建立了多种模型来描述和预测它们的行为。
其中,最常用的是传质模型和动力模型。
传质模型主要研究传质过程,比如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逆向溶解,是单一传输速度或者是分数传输模型。
土壤有机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机制
土壤有机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机制土壤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通过排放、溢漏等途径进入土壤中的有机化学物质。
这些污染物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可能进一步迁移到地下水或其他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了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溶解态和非溶解态两个方面来探讨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
一、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溶解态有机污染物主要以水溶解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它们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包括扩散、吸附、解吸、降解等环境过程。
具体来说:1. 扩散:溶解态有机污染物会在土壤水分的作用下发生扩散作用。
这是因为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分子与污染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弱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有机污染物以扩散方式向周围环境迁移。
2. 吸附:当溶解态有机污染物与土壤颗粒表面发生作用时,会发生吸附现象。
这是由于土壤颗粒表面存在着一定的吸附位点,可以吸附溶解态有机污染物分子。
吸附是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
3. 解吸: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后,有可能再次进入土壤水相中。
这是因为有机污染物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附作用是可逆的,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污染物可能会解吸,重新进入土壤水相。
4. 降解:溶解态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还容易发生降解作用。
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一系列微生物、酶和其他催化剂,它们可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非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非溶解态有机污染物是指存在于土壤固相中的化学物质,如溶解态有机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的复合物。
其迁移与转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流作用:非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可以通过水流作用进行。
当土壤水分流动时,这些复合物可能会随着水的流动而迁移。
2. 土壤颗粒的碎化与运移:非溶解态有机污染物与土壤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土壤颗粒大小、形态以及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1 土壤 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
化
1 汞 的迁移 转化 3
汞 是 一 种对 动 植 物 及 人 体无 生 物 学作 用 的有 毒元 素 。土壤 中汞 的重要 特点 是能 以零价 f 质汞 ) 单
吸附还受土壤 的 p H值及土壤中汞的浓度影响。当 土 壤 p 值在 1 H ~8的范 围 内时 ,其 吸附量 随着 p H 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 p 当 H>8 , 时 吸附的汞量基 本不 变 。 11 配位 体对 汞的配 合 一螯合 作用 ._ 3 土 壤 中 配位 体 与 汞 的 配 合 一螯 合作 用 对汞 的 迁移转 化有 较大 的影 响 。O , 一 汞 的配合 作用 H-C1对 可大大 提高 汞化合物 的溶 解度 。土壤 中的腐殖 质对 汞离子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及吸附能力 。通过生物小 循环及土壤上层腐殖质的形成 , 并借助腐殖质对汞 的螯合 及 吸 附作用 , 使 土壤 中的汞 在 土壤 上层 累 将
屠存 金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商丘 160 ) 700
摘 关 键
要: 介绍 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汞 、 、 、 、 镉 铅 铬 砷在土壤 中的主要存 在形式 、 来源 、 迁移及转化 词 : 重金属 ; 污染物 ; 治理方法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4 0 2 1 )4 05 — 3 6 10 6 (0 0 0 — 4 8 0
植物 除 通过 根 系 吸收 土壤 中的铅 以外 , 还可 以通 过 叶片上 的气 孔 吸收污染 空气 中的铅 。 1 铬 的迁移 转化 . 4
土壤 中挥 发进 入 大气 环境 , 而且会 随着 土壤 温 度 的 升高 , 其挥 发 的速 度加 快 。 土壤 中 的金 属汞 可 被植 物的根 系和 叶片 吸收 。 11 土壤胶 体对汞 的 吸附 .. 2 土壤 中 的胶体 对汞 有 强烈 的表 面吸 附 ( 理 吸 物 附 ) 离子 交换 吸附作 用 。从 而使 汞 及其 他微 量 重 和 金 属从被 污染 的水体 中转入 土壤 固相 。土壤对 汞 的
4.1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徙转变本节内容重点:土壤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氮和磷的污染及其迁徙转变,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迁徙转变,土壤的农药污染及其迁徙转变,土壤中温室气体的开释、汲取及传输等。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必定程度,惹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即为土壤污染。
土壤与水体和大气环境有诸多不一样,它在地点上较水体和大气相对稳固,污染物易于集聚,故有人以为土壤是污染物的“汇”。
污染物可经过各样门路进入土壤。
若进入污染物的量在土壤自净能力范围内,仍可保持正常生态循环。
土壤污染与净化是两个互相对峙又同时存在的过程。
假如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数目与速度超出净化速度,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连续积累,表现出不良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以致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土壤质量降落,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落,即发生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鉴别:(1)地下水能否遇到污染;作物生长能否遇到影响。
(2)土壤遇到污染后,不单会影响植物生长,同时会影响土壤内部生物群的变化与物质的转变,即产生不良的生态效应。
土壤污染物会随处表径流而进入河、湖,当这类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时,会污染地表水。
比如,土壤中过多的N、P,一些有机磷农药和部分有机氯农药、酚和氰的淋溶迁徙常造成地表水污染。
所以,污染物进入土壤后有可能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次生污染。
土壤污染物还可经过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品链最后影响人类的健康。
如日本的“痛痛病”就是土壤污染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典型例子。
)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源可分为人为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土壤污染物主假如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牲口排泄物、生物残体及大气沉降物等。
污水浇灌或污泥作为肥料使用,常使土壤遇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
工业及城市固体荒弃物随意堆放,惹起此中有害物的淋溶、开释,也可以致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也可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治理房存金【摘要】介绍了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铬、砷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源、迁移及转化过程.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提出了治理方法.【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0(039)004【总页数】3页(P458-460)【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物;治理方法【作者】房存金【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1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9由于重金属一般不易随水淋滤,土壤微生物不能分解,但能吸附于土壤胶体、被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所吸收,通过食物链或其它方式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所以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初期,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属于潜在危害,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受金属的化学特性、土壤的物理特性、生物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分为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其迁移转化形式复杂多样,是多种形式的错综结合[1-4]。
汞是一种对动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
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是能以零价(单质汞)形式存在,还有无机化合态汞和有机化合态汞。
除甲基汞、HgCl2、Hg(NO3)2外,大多数为难溶化合物。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毒性在含汞化合物中最强[5-6]。
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比较复杂,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土壤中的汞有三种价态形式:Hg、Hg2+和Hg2+2。
汞的3种价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价汞和有机汞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中可以被还原为零价的金属汞。
土壤中金属汞的含量甚微,但可从土壤中挥发进入大气环境,而且会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其挥发的速度加快。
土壤中的金属汞可被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
土壤中的胶体对汞有强烈的表面吸附(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从而使汞及其他微量重金属从被污染的水体中转入土壤固相。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中的污染物不仅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了解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对于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化建设等。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都会含有污染物。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土壤。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二、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性质、水分、气候等。
在土壤中,污染物分为三种状态:溶解态、粘附态和固定态。
其中,溶解态和粘附态的污染物在土壤中易于迁移,而固定态的污染物则相对不易迁移。
土壤中水分的存在对污染物的迁移有着重要影响。
在干旱的环境中,由于土壤中含水量不足,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可能会变慢。
而在多雨的环境中,土壤中的水分不断补充,使得污染物的迁移速度逐渐加快。
三、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主要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两种。
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在土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这种转化方式一般受到土壤中物质、温度、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中,污染物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从而发生转化。
而生物转化则是指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和转化。
在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丰富,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来分解污染物,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四、如何控制土壤污染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方法包括污染物源头治理、土壤修复、土壤保护等措施。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治理土壤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减少工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产生和迁移。
此外,通过土壤修复和土壤保护等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研究
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研究近年来,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大气污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这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变得至关重要。
大气污染物包括了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气体和颗粒物等。
它们在大气中的存在形式各异,有些以气态存在,有些则以颗粒形式悬浮在空气中。
当这些物质通过大气降雨或干沉降到土壤表面时,它们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
第一,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非常复杂。
土壤是一个多孔介质,其中含有许多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吸附和输送大气污染物。
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一部分会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难以迁移。
而另一部分则会溶解在土壤水中,经由水分的流动迁移到更深层次的土壤中。
这些迁移通道的存在使得大气污染物能够进一步扩散,对下方的地下水产生潜在威胁。
第二,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降解、转化和汇聚等过程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行为。
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将其还原成氨,从而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
另外,土壤中的酶也可以降解一些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毒或相对无毒的物质。
此外,土壤中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转化产生影响。
例如,部分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固化或沉淀,并减少其毒性。
第三,研究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对于土壤修复和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理解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或酶来降解和转化大气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总之,大气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模块一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模块一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砷的迁移转化
含砷废水
土壤表层:大部分以难容性化合物存在 微气在 生条土 物件壤 下嫌 , 二甲基砷
难溶性As2S3 累积在土壤的表层 生物体内
砷结合的有机基团越多,其毒性越小。无机砷毒性最大,甲 基砷、二甲基砷毒性较弱,而砷甜菜碱、砷胆碱几乎无毒性。
模块一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模块一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二)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
1.镉 土壤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水溶性镉:Cd2+、CdCl+、CdSO4, CdHCO3+.
非水溶性镉: CdS(水田)、CdCO3(旱地)及胶体吸附 态镉 注意: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很强,土壤中呈吸附交换态的镉所 占比例较大。土壤胶体吸附的镉一般随pH值的下降其溶出率 增加,当pH= 4时,溶出率超过50%,而当pH= 7.5时,交换吸附态的 镉则很难被溶出。
3.铬
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 两种三价铬离子Cr3+和CrO2-,两种六价铬阴 离子Cr2O72-和CrO42-. 大部分以Cr(OH)3形式存在。Cr(OH)3的溶 解性较小,是铬最稳定的存在形式,而水溶性六 价铬的含量一般较低。
模块一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铬的迁移转化
含铬废水 土壤表层:以Cr(OH)3等难容性化合物 存在,小量以可溶性六价铬存在
腐 殖 质
Cr6+还原成Cr3+ 累积在土壤的表层 生物体内
模块一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4.砷
砷是类金属元素,但是我们通常把它当作重金
属(从环境污染效应来看)来研究。
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以正三价和正五价存
在于土壤环境中.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水溶性砷、吸附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实施生态修复工 程:采用生物、 物理、化学等方 法,对已经污染 的土壤进行修复
和治理。
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如挖掘、焚烧等
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低其毒性,如氧化还原反应、沉淀 法等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如堆肥法、 生物滤池等
影响因素:土壤 质地、颗粒大小、 孔隙率、水分含 量、风速等。
过程:污染物在 土壤中可以沿着 孔隙、水流等路 径发生迁移,最 终进入地下水、 地表水或其他环 境介质中。
实例:重金属离 子可以通过水流 迁移到地下水或 地表水中,有机 物可以通过挥发 进入大气中。
定义:污染物 通过化学反应 在土壤中的迁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包括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等。
移过程
影响因素:土 壤性质、气候 条件、微生物
活动等
迁移方式:溶 解、沉淀、氧
化还原等
对土壤和环境 的影响:改变 土壤性质,影 响植物生长, 污染地下水等
生物迁移的定义: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消化、排泄等过程,从土壤中被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的现象。 生物迁移的途径: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昆虫摄食、微生物降解等途径,将污染物从土壤中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
生物迁移的影响:生物迁移可能导致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和放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生物迁移的防治措施:通过控制污染源、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措施,降低生物迁移的风险。
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
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第一章:引言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致使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成为一种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环境污染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有机物主要包括石油类、农药和有机溶剂等,而无机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氨氮和多环芳烃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药使用和交通尾气等。
第三章: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机制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受土壤质地、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土壤质地的差异会导致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和路径不同。
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等,也会影响污染物对土壤中的迁移。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是指污染物由原始形式转变为其他形式或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驱动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因素,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还原和氧化无机物等过程来转化污染物。
土壤化学性质也会影响污染物的转化,例如土壤pH值的变化会影响重金属的形态转化。
第五章:环境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污染物的存在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可能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减少,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重金属和其他无机污染物的超标会导致土壤毒性增加,危害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六章:应对环境污染物的措施为了减轻环境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加强污染物的监测与排放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来源。
其次,开展土壤修复工作,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恢复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壤环境的破坏。
第七章:结论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土壤污染物迁移与转化研究
土壤污染物迁移与转化研究土壤作为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其中,土壤污染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其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着极大的危害。
因此,研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对于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土壤性质、水文条件、气候因素、生物因素等。
其中,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土壤水分、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等都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关键因素。
水分含量对于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非常重要。
当土壤过湿或过干时,其导热和导水能力都会下降,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运移。
此外,质地也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关键因素。
粘土含量高的土壤,其结构比较密实,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和固定。
而砂质土壤则相对较松散,污染物可以相对容易地向下渗透。
水文条件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水流速度快的区域,污染物运移的速度也会加快。
而且,降雨量和蒸发量等气候因素也能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和转化。
降雨量大的地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会较高,这会有利于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
此外,土壤温度也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有机物的转化和降解速度。
如果土壤中温度高,微生物代谢速度就会加快,有机物的转化和降解速度就会更快。
生物因素也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释放出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帮助土壤中的农药、化学肥料等化学物质的分解和降解。
然而,微生物也会受到污染物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活性和数量。
一些污染物具有毒性,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导致有机物的降解速度下降。
总的来说,研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十分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分布和转化规律,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精品课件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
土壤的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过程
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形成原始土壤
(3)高等植物生长过程
形成成熟土壤
精品课件
裸露的 风化作用 成土母质
微生物
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和地域性 3.不可逆转性 4.治理难而周期长
土壤污染特点:一旦污染,难于消除
精品课件
中国土地污染形势严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2土壤污染的危害
1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 减产。
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 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 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 至少200 亿元。
土壤环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世界土壤污染状况
1977 美 纽约州 拉夫运河污染事故 引起美国对污染关注 颁布超级基金法,加强污染场地管理 2000年,荷兰、奥地利、西班牙 投入大量资金欧元用于恢复被污染土地
2002年,德国有128000hm2土地遭污染 2004年,欧盟形成一份土壤监测协议 日本最早发现和重视土壤污染 1970年 《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精品课件
(4)农药属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各种农药在等体积水和空气中的溶解量的比值作为衡 量各种农药扩散性能的指标, 当比值<1×104时,农药主要是以气态挥发的形 式扩散, 当比值>3×l04时,则以水体扩散为主。
精品课件
(5)土壤中农药的淋溶,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水中的溶 解度。溶解度大的农药,淋溶能力强,在土壤中的迁移 主要以水扩散形式进行。
第三章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式中:Q——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即为 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 ;
ω——过水断面(在实验中相当于砂柱 横断面积) ;
h——水头损失( h =H1−H 2 ,即上下 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 ;
二刻画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性质毒性一般毒性三致性持久性挥发性水解性辛醇水分配系数水溶性脂溶性吸附性迁移性生物可降解性光解性化学氧化性三几类典型有机污染物承压水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p117地下水的径流三多孔介质孔隙性比表面积多相性压缩性渗透性四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运动过程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
第三章 土壤中污染物 的迁移转化
有时还要考虑分子力的影响; – 通道通常是曲折的,质点运动轨迹也是弯曲; – 流速是缓慢的,多数为层流; – 水流仅在空隙中运动,在整个多孔介质中不连续; – 通常是非稳定的; – 通常为缓变流; – 渗流的过程往往伴随有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2.流体流动的描述方法
拉格朗日方法,类似于理论力学中把质点作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流体微元(大量质点构成的微小单元),设法描
r r (a,b,c,t)
(a,b, c,t)称为拉格朗日变数
在直角坐标中展开
x x(a,b, c,t)
r r (a,b,c,t)
y
y(a,b, c,t)
z z(a,b, c,t)
流体质点的速度
V r (a,b, c,t) t
x(a, b, c, t)
Vx
t
y(a, b, c, t)
L——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 离) ;
I ——水力梯度(相当于h / L,即水头 差除以渗透途径) ;
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中的污染物会通过多种途径迁移和转化,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环境中的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相关知识。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水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对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水中污染物迁移和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包括水流迁移和水体深度迁移两种方式。
水流迁移指的是污染物随着水流的运动迁移到不同位置,包括沉积物中和水生生物体内。
而水体深度迁移则是指污染物随着水体中的溶解氧、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变化,从水体表层向深层迁移。
2、水中污染物的转化水中污染物的转化包括生物转化和非生物转化两种方式。
生物转化是指水生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例如水草可以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而非生物转化则是指非生物媒介或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污染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例如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反应。
二、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转化大气是地球生态系统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是通过大气扩散和输送来实现的。
大气扩散是指大气中的气体、颗粒物质和水滴在大气层中不断的扩散和混合,从而实现了污染物在大气的广泛传递。
而输送则是指污染物在局部和全球尺度下的气流输送,例如大气中的臭氧和氮氧化物可以通过风吹向别的国家和地区。
2、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光解和生物转化等方式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其中,化学反应是大气中污染物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而光解和生物转化则是指污染物在大气中光照或微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3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农药、重金属污染达到上千万公 顷其中,矿区污染面积200万hm2, 石油污染500 万hm2 ,固废堆放5万 hm2
特征:多源、复合、量大、持久毒害 的现代污染特征,常量污染物向微量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岩石
(含矿物养分 低等植物
没有肥力)
成土过程的开始
土壤肥力不断发展
a
13
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 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 成的各种有机质。
可分为:普通有机质和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 敏素)
3.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酸化和碱化的原因:
土壤酸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 土壤的碱化
土壤溶液中OH-离子的主要来源是 CO32-和 HCO3-的碱金属 (Na、K)及碱土金属(Ca、Mg)的盐类。 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 :
a
36
(2)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胶体吸收了许多代换性阳离子,如Ca2+、
Mg2+、Na+等可对酸起缓冲作用,H+和Al3+可对碱起到
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和空气: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
a
9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
土壤的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过程
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形成原始土壤
(3)高等植物生长过程
形成成熟土壤
a
11
裸露的 风化作用 成土母质
微生物
高等植物
a
6
“土壤”的涵义——《说
文解字》
土壤பைடு நூலகம்地球
岩石最表层经
亿万年风化和
生物活动所形
成的物质。土
壤是生物圈、
岩石圈、大气
圈和水圈的交
汇点。
构成
土壤中有什么? 讨论
人们常说蚯蚓靠吃土为生,蚯蚓从 土壤中获得了什么?
a
8
组成
固相:矿物质、有机质、细菌微生物 液相:水分、土壤溶液 气相:N2、O2、CO2、水蒸气等
行为的依据 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 4.土地规划和利用的参比数据
a
42
2.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意义 a.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依据 b.农田灌溉水水质的依据 c.污泥施用量的依据 d.土壤污染预测和评价的依据 e土壤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依据
a
43
4.1土壤污染及污染物
土壤环境
a
1
a
2
世界土壤污染状况
1977 美 纽约州 拉夫运河污染事故 引起美国对污染关注 颁布超级基金法,加强污染场地管理 2000年,荷兰、奥地利、西班牙 投入大量资金欧元用于恢复被污染土地
2002年,德国有128000hm2土地遭污染
2004年,欧盟形成一份土壤监测协议
日本最早发现和重视土壤污染 1970年 《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粗细不等的土粒按照不同比列组合称为土壤机械组成,又 称土壤质地
a
17
4.土壤溶液 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气体、溶质和悬浮物质的总称。 土壤水是植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
5.土壤剖面 天然土壤一般分为:覆盖层A0、淋溶层A、淀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
D。
覆盖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a
我国16个省,蔬菜、水果农药检 出率20-60%,超标率20-45%,带来 食品安全问题。
a
4
主要内容
4.1土壤组成 4.2土壤污染 4.3土壤污染的危害 4.4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4.5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
a
5
4.1土壤组成 1
土壤及其组成 概念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绿 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定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上超过了 土壤的容纳和净化能力,从而使土壤性质、组成及结构发生变化、并导 致土壤功能的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标志:土壤生产力下降
土壤污染源: 1.工业和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2.农药化肥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4.大气污染物 5.放射性废物
缓冲作用。
(3)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溶液中普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用Eh氧化还
原电位表示。
4.2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的环境要素在未受到明显污染时,其化 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为环境背景值, 又称作环境本底值。
a
38
a
39
a
40
a
41
土壤背景值意义
1.研究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基础 2.研究化学元素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
土壤污染物
分类1 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 营养物质和其他
无机物质等。
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在全球大量使用的农药约 50余种 。
华中华东地区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长江以北的 土壤(如华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 CaCO3,多为中性或碱 性,pH值一般在 7.5-8.5之间,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高达 10.5。
土壤酸化的原因:
•化学原因:主要是矿物的风化过程产生的无机酸或大量 二氧化碳;土壤弱酸盐的水解;无机肥料残留的酸根; 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酸雨的影响;土壤胶体 吸附的H+、Al3+等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2.化学性质
(1)土壤的酸碱度 活性酸度:溶液中H+浓度所引起的酸度,pH值(酸性
土、中性土和碱性土) 潜在酸度:土壤胶体或吸收性复合体的交换性H+和
Al3+所引起的酸度。
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有由南向北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土壤的酸碱性首先决定于土壤的组成:
我国长江以南的土壤,Si、Al、Fe含量较高,三者占土 壤总量的95%以上,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如华南、西南 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壤、黄壤,pH值大多在4.5-5.5之间,有少 数低至3.6-3.8;
22
a
23
a
24
a
25
a
26
a
28
a
29
a
30
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1)土壤的温度 季节性变化:表层15cm土层的平均温度在全年中较气温为暖,而
春夏较冷。
a
31
(2)土壤孔隙度 土壤中土粒与土粒之间形成的大小不同的空间为土壤孔
隙。土壤孔隙在单位土壤容积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为土壤孔 隙度。 (3)土壤密度与容重 土壤固体部分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干土重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土壤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