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儿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毕业作业

当前儿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名:***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 **************

指导教师:

日期:

当前儿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前言

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消费品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于现在是独子家庭,孩子便成了家中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生活日用品还是在其他消费品上,孩子成了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少儿中心化”趋势对市场消费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生产儿童用品的企业,而是延伸到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乃至所有与生活消费相关的产业,甚至许多家庭在购买日常家庭用品时,父母也要仔细看看商品上的使用说明,如果其消费时需要限制儿童使用或对儿童健康不宜,多数家庭会放弃购买打算,某些产品格外畅销恐怕也与这种“儿童消费中心化”的趋势不无关系。少儿需求是给商家带来的市场效应可见一斑。要抓住父母的钱袋,先要抓住小孩的心,所以研究儿童群体的消费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特别是家庭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家庭消费出现“少儿中心化”趋势,即少年儿童(通常指从幼儿园至阶段即3-15岁年龄段)对家庭消费呈现愈来愈强的影响力。正确把握好少儿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开展营销活动。研究少年儿童的消费心理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儿童用品的设计、生产,实行广告、文化、情感等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儿童消费者的需要。

关键字:少儿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1.儿童消费群体简介

我们将0~14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称为少年儿童消费者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者在人口总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世界范围看,年轻人口型国家中,0~14岁少年儿童占30%—40%;老年人口型国家中,儿童占30%左右。中国这一比例为30%~40%,约4亿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构成了一支庞大的消费大军。

根据中国九家调查机构近日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座城市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中6-15岁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在这九个大城市的450万名6-15岁的儿童中,有87%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

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可从父母及亲属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钱,而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730元。另一个令人注意的现象是,有超过2/3的孩子是自己来花出这些钱的,在他们的个人消费中,食品所占比重最大,平均每月支出规模达到2474万元。

在“您的孩子月消费”的问题中,每月孩子的基本消费大都在200—1000元之间,其中200—500元的占52%,500—1000元的占37%;调查显示,每月孩子消费在200元以下或1000元以上的并不多见,两者加一起达到10%。

在“你的孩子消费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的栏目里,大多数孩子的消费比例基本保持在全家家庭支出的50%以下,结果显示有近80%的家庭将孩子支出分别控制在20%、30%和50%,只有4%的家庭中的孩子支出达到整个家庭收入的70%。儿童教育消费成为新热点,在国外部分国家这个数字更大,如美国儿童用品市场达到了近1600亿美元。可见儿童消费市场是个有着巨大潜力,蕴涵含着巨大商机的市场。

2.少儿的消费心理特征

2.1消费的天真好奇心理

少年儿童具有天真的心理特点,他们纯情、幼稚、有童话般的幻想色彩,因此,他们在购物时也就表现出天真好奇的消费心理。他们的需求标准往往是成人所难以理解的。如一些制作精美的商品引发不了孩子们的食欲和兴趣,而那些制作简单的商品却因为包装内附有各种不同的小玩具倍受他们青睐。

2.2消费的直观心理

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他们只从商品的直观印象上而不注意商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比较商品的质量和性能等。一般而言,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主要由直观刺激引起,对商品的注意和兴趣主要来自于商品的外观因素的影响,如商品的图案,色彩,造型,声响等,这个特点在低龄儿童身上变现的更为如初,他们最容易被结构简单,色彩明快鲜艳,能活动,带声响的玩具所吸引。另外,由于第零二天的商品知识及消费经验较少,生活范围局限很大,他们不了解市场商品的营销情况,很难辨认出商品的好坏,也不在乎商品使用的社会效应,这就使得儿童对上哦的认识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只管,表面的特点。

2.3消费的模糊心理

少年儿童年幼,没有太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不熟悉购物活动,缺乏选购能力,价值有效、胆怯,而内心却有着较强的购物欲望,尤其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

或看到同伴拥有了某种物品,所表现出的欲望就更为强烈。因此,在购物时少年儿童在琳琅满目的货价前表现出犹豫不决、捉摸不定、左顾右盼等不稳定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的调节和支配。

2.4消费的依赖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的购买能力还没有完全独立,在购买商品时,往往缺少自己的主见,因此,他们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而且年龄越小,依赖性越大。他们只知道要这样购买商品,而不考虑为什么要如此购买。这时的老师、父母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用品上通常老师的建议更具影响力,而在生活上,父母的建议显得更为重要。

2.5消费的可塑心理

由于少年儿童处于认识事物的学习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尚未发展成熟对老师、书本知识和传播媒体上的观点往往深信不移。在消费心理上,通常表现为容易被那些动人的推销宣传所说服和左右。

2.6 使用商品的模仿性

一般而言,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认识与调节能力都处于低级水平,他们对自己,他人以及外界事物的认识往往以别人的行为,思想作为指导,本身缺乏独立的判断分析能力,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模仿性、从众性。在消费活动中,儿童购买欲望的超声或对商品好坏的认识,受别人的消费行为及评价的影响很大,而都来自对周围其他人的模仿,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大,特别是学龄前期,别的小朋友拥有某件玩具或用品,常常会诱使儿童产生消费欲望,并以此作为其向父母要求购买的理由。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模仿性消费逐渐被有个性特点的消费所代替,购买行为也开始有一定的动机,目标和意向。

3.儿童消费群体心理变化趋势

3.1——从纯生理需要逐渐发展为带有社会性的需要。婴幼儿期主要是生理需要,并纯粹由他人帮助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社会性需要,到了童年期的儿童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消费活动了。

3.2——从模仿型消费逐渐发展为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学前期道德模仿性相当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带有个性的消费,购买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向。所以,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别人买什么也跟着买什么,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要什么,买什么往往有自己的主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