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三章-资本管理

(2)资本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例 现代企业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由于企业发展的性质 和特点不同,资本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同。按国
际惯例,一般企业的负债率在66%左右;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80-90%的资金是借来 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占其全部资产的比例一般为1020%,形成了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状况。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与《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2008.8.25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本、资本管理与资本构成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
二、银行资本管理的涵义和意义 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2008.8.25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两部分:
开业注册登记时所载明、界定银行经营规模的资金;
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补充的资金。通过内源资 本(Internal Capita1)或外源资本(Externa1 Capital)的融
(3)固定资产的形成能力与资本金的数量关联性 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既可由资本形成,也可由各种借 入资金、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形成,与资本金关联不 大;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的形成能力与资本金数量有非 常明确的关联关系。因为银行的固定资产是商业银行
形成较好业务经营能力的必要物质条件,这些设施的
资金占用时间较长,只能依赖于自有资本。
2008.8.25
三、银行资本构成
从经济资本的角度,资本构成包括市场风险,信用
风险和操作风险VAR资本,
监管资本角度,即资本充足比率, 有三个层面,第 一层是核心资本, 第二层是次级资本,第三层是只 可作市场风险用的资金;各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例 又有限制,用途也有规定。
200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25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目录
CONTENTS
•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定义与作用 •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原则与目标 •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筹集方式 •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运作方式 •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风险与监管 •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定义与 作用
低等。
然而,同业拆借也存在一些劣 势,如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需要良好的信用记录等。
留存收益
01
留存收益是商业银行通过经营业务所获取的利润中未分配的部分,也 是其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通过留存收益,商业银行可以将其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增强抵御 风险的能力。
03
留存收益的优势在于无需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 持股比例等。
02
资本金水平反映了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是银行信誉的
体现。
资本金可以用于银行的日常经营和风险抵御,如补充流动性、
03
弥补亏损等。
资本金的构成
01
02
03
核心资本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等,是资本金的主要部分 。
附属资本
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 准备等,是核心资本的补 充。
资本金的管理目标
风险防范
通过有效的资本金管理, 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确 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业务发展
充足的资本金有助于银行 开展各项业务,扩大市场 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满足监管要求
符合相关监管部门对资本 金充足率的要求,避免监 管风险。
资本金的管理要求
充足性要求
资本金应保持在一个充足的水平,以 应对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业务损失。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一、背景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银行的安全垫和发展基础。
资本金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管理之一,对于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资本金的定义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的净值,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资本金管理的意义资本金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管理之一,它对于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资本金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保障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营。
其次,资本金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最后,资本金管理可以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为银行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资本金管理的原则资本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配置资本金,保证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2.严格控制风险,防范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3.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资本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4.遵守法律法规,保证资本金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五、资本金管理的方法资本金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增资扩股。
通过增加股本和发行新股,增加资本金规模,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2.资本补充债券。
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增加资本金规模,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3.利润留存。
通过留存部分利润,增加资本金规模,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4.资产证券化。
通过将银行的资产转化为证券,获得资金支持,增加资本金规模,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六、结论资本金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管理之一,它对于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金管理应遵循合理配置、严格控制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和遵守法律法规等原则,采取增资扩股、资本补充债券、利润留存和资产证券化等方法,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资本新规全文

商业银行资本新规全文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加强金融监管,本文发布商业银行资本新规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和管理,维护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计算资本充足率,确保其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
第二章:资本充足率计算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附属一级资本+二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商业银行的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资本工具。
附属一级资本包括其他资本工具。
二级资本包括次级债券等。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包括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按照风险权重进行计算。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报送资本充足率报告,并且保持资本充足率在监管规定的要求范围内。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监管机构要求的期限内,按照监管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第三章:资本管理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本管理策略,确保资本充足率处于监管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合理的股本结构,维护良好的股东关系。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补充资本,保持资本充足率在监管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条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督管理,确保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
第十一条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发布有关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政策、法规和指引,为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十二条监管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监管手段,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存在问题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处置。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1. 前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服务的重要职责。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其稳定运营和保证金融风险可控的基础,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概念与作用商业银行资本金指的是商业银行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通过利润留存等方式积累形成的资金。
资本金的主要作用在于:承担银行业务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保障客户存款和利益;促使银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规范业务操作。
3.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组成与要求商业银行资本金主要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而二级资本则包括次级债券和资本债券等。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一定的比例以上。
4.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对于资本金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合理配置资本金,确保资金的充足性和有效性;其次,根据不同的业务风险水平,制定合理的资本金要求;再次,加强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暴露度,防范潜在风险;最后,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资本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5.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不确定的经济环境、金融市场波动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如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提升盈利能力等。
6. 国际资本金监管框架与趋势国际上,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资本金监管框架和规定。
例如,巴塞尔协议作为国际上最为重要的资本金监管准则之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此外,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加强了对资本金监管的要求,力求提高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7. 结语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对于银行业的稳定运营和保持金融风险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资本金的管理,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本金,才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和竞争力。
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金融环境和市场需求,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体系建设,以确保资本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客户服务能力,保护储户权益,根据《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商业银行的全部资本管理活动,包括资本的构成、计算、监管等各个方面。
第三条商业银行在进行资本管理活动时,应当遵循“风险控制、合规经营、客户至上”的原则,注重资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对资本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储户权益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第二章资本的构成和计算第四条商业银行的资本应当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份。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其他资本工具;附属资本包括优先股、次级债等。
第五条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实收资本应当是永续性的股本,即不能转换、不能回购;(二)其他资本工具应当是可转换债券等股权相关工具;(三)优先股、次级债等附属资本工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监管规定。
第六条商业银行的资本计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核心资本的计算方法包括实收资本和其他资本工具的加权计算;(二)附属资本的计算方法包括优先股、次级债等相关工具的加权计算;(三)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应当是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总和。
第三章资本监管第七条商业银行在进行资本管理活动时,应当加强资本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本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建立健全资本管理制度,包括资本计算、资本充足率、资本补充等方面的制度;(二)进行资本计算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本不足问题;(三)对资本充足率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障资本充足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监管部门和公众披露资本情况和变化情况,保持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监管部门将根据《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公开暴光违法行为。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一、引言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包括资本金的定义、重要性、管理原则以及相关的监管政策等。
二、资本金的定义和重要性资本金是商业银行通过股东投入或留存收益形成的长期性投入,用于覆盖潜在风险、支持业务扩张和增强信任度。
资本金包括股本、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金等。
资本金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覆盖: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涉及一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充足的资本金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保证银行在面对风险时有足够的资本可用。
2. 信任度提升:资本金的充足程度是衡量银行偿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重要指标,充足的资本金能够提高银行的信任度,吸引更多的存款和投资。
3. 支持业务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需求资金支持,通过充足的资本金可以提供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资本金管理原则1. 充足性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状况和发展阶段确定合适的资本金水平,以保证资本金的充足性。
充足的资本金能够抵御风险、提升信任度,并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持。
2. 利益平衡原则:商业银行应协调好资本金的规模和成本,避免资本金过高导致资金利用效率降低,或过低导致无法覆盖风险和支持业务发展。
3. 风险导向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业务的风险水平设定资本金要求,风险较高的业务应设置更高的资本金要求。
这有利于压缩风险,增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4. 合规性原则: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合规性是资本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资本金管理的具体措施1. 风险评估和资本水平测算:商业银行应通过风险评估方法,对不同业务风险进行识别、测算和预测,并根据风险结果确定合理的资本水平。
2. 资本筹集和配置: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风险规模,合理配置资本金。
资本筹集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方式进行,资本配置要均衡分散,避免资金集中导致风险集中。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与风险资本

满足监管要求
资本金是银行满足监管机构对资 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石,确保银行 有足够的资本来承担其风险。
资本金的构成
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是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 利润等。
附属资本
附属资本包括银行的长期次级债务和 其他债务证券,其风险权重通常高于 核心资本。
03
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的定 义与作用
风险资本的定义
风险资本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时间内,为了覆盖银行超出预期之外的损失(即非预期损失)所 需要持有的资本量。它是衡量银行风险承担和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风险资本的管理涉及到银行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和监测,是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 键。
协同管理旨在实现资本充足与风 险控制之间的平衡
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利用效率,降低风险水平, 实现银行长期稳定发展。
要点二
协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风 险管理体系
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环节,确保银行在追 求盈利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
06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与风 险资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04
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的管 理
风险资本的评估
信用风险
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包括还款意愿和还 款能力,以及贷款项目的可行性。
市场风险
分析因市场价格波动(如汇率、利率、商品 价格等)可能带来的损失。
操作风险
识别因内部流程、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等内 部因素引发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
评估银行在面临突发大量资金流出时的应对 能力。
风险资本的计算考虑了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最新全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本管理制度,确保资本充足,提高资本质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监管,确保本办法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风险状况,合理配置资本,确保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动态的资本充足率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资本不足问题。
第三章资本构成与分类第八条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第九条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和清算情况下,能够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和未分配利润。
第十条其他一级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和清算情况下,能够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包括优先股、永续债等。
第十一条二级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清算情况下,能够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包括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资本工具的性质和风险特点,合理分类和计量资本。
第四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风险程度,对各项资产进行风险加权计量,确定风险加权资产。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准确识别、计量、监控和控制各类风险。
第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监管要求,及时调整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参数。
第五章资本补充与约束第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内部积累、外部融资等方式,确保资本充足率的稳定和增长。
第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资本消耗,避免过度扩张和盲目投资。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三、银行资本在经营中的具体用途
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主要用于: 现金资产 呆、坏帐损失准备 发放中长期贷款 购置固定资产
2、西方商业银行资本的具体用途
保障储户免受损失 现金资产 风险准备 购置房产设备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
1、资本充足性的涵义
数量充足
资本充足性
结构合理 数量充足——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 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 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指各种资本在资本总 额中占有合理的比重。 监管当局的最低要求:附属资本的比重 ≤核心资本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 贷款需求和存款供给是否充分 贷款需求不足,而存款供给充分时,银行 以增加附属资本为主; —— 银行规模 大银行的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相对较高。
2、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3、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 资产质量决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大小。 4、银行经营规模 从绝对量看,商业银行的规模与资本 需要量成正比; 从相对量看,银行经营规模与资本需 要量(资本/资产)成反比关系。
二、最佳资本需要量的确定
从银行财务管理角度出发,银行的 最佳资本量是满足资本成本最低、盈利 最高的所需资本量。 1、银行的资本成本
(1)对商业票据偿还作担保的备用信用证; (2)国际上的银行承兑业务; (3)有追索权的资产出售。
2、转换系数为50%的表外业务
( 1)未被使用的初始期限在1年以上的承诺,
包括证券承销承诺和商业贷款限额承诺; (2)循环证券承销服务(RUFs)和票据发 行便利(NIFs)。
3、转换系数为20%的表外业务
2、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化(2003--2007年)
2003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 足率为6.15%,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 资本充足率为7.35%,114家城市商业银行 平均资本充足率为5.13%;资本充足率达 到8%的只有8家。2008年6月末,我国商业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是调节银行资本金,制定股息政策的一个重要项目。 银行如果增加注册资本,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股本;在 不盈利/少盈利时,可用其发放股息。 2.留存盈余:是由内源性资本形成的,是银行尚未动 用的累计税后利润。
留存收益大小取决于银行盈利性大小、股息政策 以及税率等因素。
一般来说,与盈利性呈正相关,与股息支付率、 税率呈负相关。
(二)资产风险权重的规定
1、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 2.表外项目的信用换算系数
(三)风险资产的加权计算
1.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风险权 重
2.表外风险资产=∑表外资产×信用换 算系数×表内相同性质资产的风险权重
3.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衍生工具资产 ×信用换算系数×表内相同性质资产的 风险权重
2.附属资本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 益账上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重估储备:对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银 行自身房产的正式重估和来自有隐蔽价值的资 本的名义增值。
(3)普通准备金: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 切亏损而设立。
(4)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 有一定债务性质的一些资本工具。
国银行的平均比率高于美国。
其余国家的比率显著低于美国基准水平。 其中:
德国的比率不到美国的80%; 日本银行的平均比率仅为美国的48%; 瑞典最低,仅为美国的25%。
(二)资本排名世界前十位的商业银行 资本金状况1998年英国《银行家》杂志
五、《巴塞尔协议》
为强化国际型银行体系的稳定,避免因各国资本 需求不同所造成不公平竞争之情形,国际清算银行下 的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于1988年公布以规范信用 风险为主的跨国规范,称为巴塞尔资本协定。
(一)美国标准:发展历程
2023修正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行为,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业务的商业银行。
第三条定义1. 商业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主要开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中间业务的银行。
2. 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3. 核心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4. 目标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为保持资本充足,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所设定的资本充足率。
5. 风险加权资产: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经济资本占用量。
6. 资本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合规进行资本管理的各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股本、准股本和附属资本工具等。
第四条资本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充分性原则:商业银行应保持足够的资本以防范风险和损失;2. 从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的要求管理自身资本,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3. 合理配置原则:商业银行应合理配置资本,以满足业务经营需要,维护金融市场稳定;4. 创新发展原则: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不断提高资本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第二章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五条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按照监管部门规定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计算。
第六条目标资本充足率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状况、业务规模和经营特点等因素,设定合理的目标资本充足率水平,并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第七条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商业银行应保持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
第八条风险调整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风险调整资本要求模型,对各项业务进行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并根据监管部门要求保持风险调整资本充足。
第三章资本管理工具第九条股本管理商业银行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合理配置股本,确保股本充足,并保持股本结构的稳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三章(有作业)

3、银行资本结构的限制:
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
的50%。 4、银行资本项目的扣减规定: 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以下项目:
A、商誉;B、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 本投资;C、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 资本投资。
(二)《新巴塞尔协议》的重大创新
1、三大支柱 最低资本规定: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市场及操
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当局的监管 信息披露(市场法则的约束) 2、信用风险计量的标准法与内部法 3、标准法中可以用评估机构的评级结果确定风
险权重 4、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
(三)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彭建刚》P.20-
例如,商业银行为了可赎回优先股或可赎回资本债券,或 者为了偿还债券本息,往往建立偿债基金。在证券发行条 款中常常要求商业银行每年或每半年提出一部分资金建立 偿债基金,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有时,商业银行也根据 本身的经营目标划转资本准备金。资本准备金是逐年累积, 一次或多次使用的,也是商业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一、《巴塞尔协议》的背景》的基本内容
《戴国强》P.46-
1、资本的分类及结构限制 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一级、二级资本) 附属资本≤核心资本 长期次级债务≤核心资本×50%
2、规定资产的风险权重《戴国强》P.47-48 表内资产的权重 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3、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
3、混合型权益资本(混合型证券)
这种新的资本工具将债务的特征与股票的某些特征结 合起来。
符合监管当局一级资本的标准:利息支付非累积、可 强制转换为永久性权益工具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评估资本吸收的能力,强化资本在经营管理的约束机制,提高资本管理水平,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第2 号令)、《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银监发【2005】88 号)、《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资本金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及附属资本。
第三条资本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资本的稳定性和资本质量,通过资本约束强化资产结构管理和风险资产管理,建立良好的资本补充机制,增强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
第四条资本管理层级划分为:董事会、经营管理层、责任部门。
一、董事会承担资本管理的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一)设定与银行发展战略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风险偏好和资本充足目标,审批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资本有效覆盖主要风险;(二)审批资本管理制度,确保资本管理政策和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三)监督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的全面性、准确性、前瞻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四)审批并监督资本规划的实施,满足银行持续经营和应急性资本补充需要;(五)每年至少一次审批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审议资本充足率管理报告、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听取对资本充足率管理和内部资本评估程序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六)审批公开信息披露内容、披露过程及相关内部政策,定期公开披露资本充足率相关信息,保证报告或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七)确保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源独立、有效地开展资本管理工作。
二、经营管理层负责资本管理政策的实施,其主要职责:(一)根据董事会资本政策,负责制定资本管理制度;(二)负责制定和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方法和手段,控制各项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规避、缓释、降低和分散风险,对重大和突发风险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三)负责建立对资本内部评价机制,定期对影响资本质量各因素进行评估,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依据;(四)负责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及操作程序,报董事会审批;(五)负责流动性管理,制定流动性管理办法,确保流动性目标达到监管要求;(六)负责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并制定资产减值管理办法,确保资产损失准备目标达到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黄亚钧-参考答案-第3章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1.概念解释:资本的双重性资本适度《巴塞尔协议》经济资本内源资本与外源资本答:略。
2.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内容是什么?答:(一)优先股(Preferred Stock)优先股和普通股均是商业银行所有权的凭证,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但是,优先股股东比普通股股东享有更为优越的待遇,即享有优先支付的固定比率的股息;在公司发生兼并、重组、倒闭、解散、破产等情况时,优先股股东比普通股股东优先收回本金;在股息收入纳税时,优先股股东往往获得部分股息免税的优待。
因此,在很多方面,优先股更与债券相像,是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一种证券。
(二)普通股股权1.普通股(Common Stock)2.资本盈余(Capital Surplus)3.留存盈余(Undivided Profits)(三)长期资本性票据和资本性债券(Long-term Capital Note and Capital Debenture)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长期资本性票据或资本性债券来筹集资金。
长期资本性票据与资本性债券从本质上看与一般债券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规定有固定利息率与期限的金融工具,不过,其期限一般很长,往往在10年以上。
我们把长期资本性票据和资本性债券通称为资本债券。
(四)补偿性准备金(Compensative Reserves)补偿性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出来的准备金。
补偿性准备金可分为两种,即资本准备金和贷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
资本准备金又可称作资本储备,是指商业银行从留存盈余中专门划出来的,用于应付即将发生的有关股本的重大事件的基金。
损失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意外事件的发生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而建立的基金。
3.如何理解银行资本充足性与资产增长的关系?答:商业银行的成长,一般是用其资产的增长来反映的。
资产增长、资产的收益状况以及股息发放比率等与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性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知道,银行资本筹集分作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两种方式,外源融资主要采用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和长期债券等方式进行,而内源融资主要通过获取留存盈余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资本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国内经济形势:如所处的经济周期 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 银行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有关法规制度 银行负债期限结构 银行信用规模 银行的营业机构 银行占有资本金的成本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三)资本充足率衡量标准的演变
资本与存款比率:美国10%。(20世纪初) 资本与总资产比率:美国8%。(40-50年代) 资本与风险资产(除现金和政府债券以外的资 产)比率。 纽约公式:将银行资产分类,确定每一类资产 所需的资本比例(6类:0%、5%、12%、20%、 50%和100%),再按风险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1952年) 综合分析法:“CAMEL”评级制度,8个数量指 标和8个非数量指标。(60-70年代)
定比例的债务资本组成。 4.从使用期限看,一般是指银行拥有的永久归银行
支配使用的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较长的债务。 NOTE:所有者权益=资产总值-负债总额,是一般公
司的资本概念。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银行资本的特征
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双重性,即产权资本 +债务资本 其中,所有者权益(产权资本)又称为一级 资本或核心资本,债务资本又称为二级 资本或附属资本
优先资本:银行发行的一种收益固定的 股票(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债务资本:以发行资本期票和资本债券 负债而筹集的资本。 资本期票—期限较短、发行额度不同的 银行借据; 资本债券— 是期限较长的债务证券。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三)商业银行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1. 基本职能:
是商业银行开业,经营,发展与壮大的前 提条件,是商业银行从事货币信用经营管 理活动的期初的预付与以后的积累。 (1)保护职能:抵御风险,弥补损失; (2)营业职能:是营业所需房产设备的资金 来源; (3)管理职能:资本充足率是金融监管当局 的基本要求,限制银行经营上过度扩张。
相关概念
普通股(Common Stock) 资本盈余:指银行在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时股 票的市场价格与票面价值的差额,即股票的溢 价部分。 未分配利润 股本储备帐户:按银行资产的一定比例提留的 专门用于应付意外事件或预料中的突发事件的 准备金,通常存于股本储备帐户。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2)优先资本和债务资本
五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四)测定方法
1.分类比率法 (1)无风险资产:包括现金、存放同业、短期国债等流动性很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注: 1、风险资产:这里指除现金和政府债券以外的所有资产。 2、(1)无风险资产:包括现金、应收款项、银行承兑汇票、 短期政府债券等。 (2)最低风险资产:包括长期政府债券、政府担保贷款、政 府机构债券、以储蓄账户和人寿保险单现金价格作担保的贷款 和信誉较高的商业票据。 (3)有价证券资产和未被银行检查机构列入有问题部分的放 款和投资。 (4)风险较高资产:指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信誉降低或者 担保品质量不佳、数量不足的资产。 (5)被银行检查机构归类为有问题的资产,如已经超过偿还 期限,但债务人尚未履行支付义务的资产。 (6)固定资产和无法收回的资产。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国际通行的“骆驼评级体系(CAMEL)”
即对: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 管理水平(management ability) 盈利状况(earning performance) 流动性(liquidity)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银行资本金的作用
1,资本金是银行开业的先决条件 2,资本金是债权人利益的有力保 障 3,资本金是增强银行信誉的决定 因素 4,资本金是金融监管的主要参数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2.主要作用
(1)满足金融监督管理当局的有关控制与规定要求; (开业与发展)
(2)保证房屋,设备,机具以及有关办公设备购 置的需要;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二)银行资本的构成
1.一般由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和债务资本构成. (1)普通资本:
包括普通股、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及股 本储备帐户.
普通资本的帐面价值=帐面资产-存款- 借款-附属资本-优先股 (注:债权清偿和收益分配的优先顺序:存款、 借款、附属债务、优先股和普通股)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3)填补日常营业过程中偶发性的资金短缺; (4)在银行亏损与破产倒闭时,保护合法存款人与
合法债权人的利益; (5)维护社会公众对银行的良好信心。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一)关于资本充足性的不同看法
(1)银行家、股东的观点: 要求银行资本适度,而不宜过度,即要规避资本过多 稀释利润的坏处,又要避免资本过少不利于业务发 展的害处.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原则
1.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目的 (1)保障存款人的利益,树立可以信赖的社会形象; (2)保障银行自身的安全,促进银行更有前途的发展. 2.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原则:
(1)数量充足,符合管理当局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2)结构合理,如普通股、优先股、留存盈余、债 务资本的合理比重; (3)来源有保障.(对外要理顺资本补充的渠道;对内 要增取股东们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第三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银行资本的基本知识 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 <<巴塞尔协议>>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内涵、构成和作用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 1.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是企业经营
的基础. 2.是其股东为赚取利润而投入的货币和保留在银行
中的收益。 3.从会计学角度,是由所有者权益(或产权资本)和一
(2)存款人的观点: A.建立了存款保险的国家,大额存款户希望银行资 本越多越好,小额存款户不怎么关心; B.未建立存款保险的国家,存款人一般希望银行资 本越多越好.
(3)银行监督管理当局的观点: 监督管理当局希望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与管 理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避免金融市场的动荡.第三章商业银行资 Nhomakorabea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