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悲剧的概述和中国悲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起:对悲剧的概述和中国悲剧的特点

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它诞生于希腊,并经过许多代作家的辛勤努力,把它发展成为西方文学上的一个璀璨明珠。而在中国有无悲剧,这是个至今都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美学文献中并没有悲剧这个审美范畴。

在“悲剧”这个词出现以前,人们将一些描述人类无法摆脱的哀痛的作品统称为【哀曲】、【怨谱】和【苦戏】,内容上主要描写主人公凄惨的遭遇,而不是剧烈的悲剧性冲突,创作的中心目的是突出一种“悲哀”、“怨恨”的审美风格,这也是中国的悲剧最大的特点。

中国悲剧主人公多是被动受难, 西方悲剧主人公则往往主动抗争, 因而悲剧冲突更为尖锐。西方悲剧“一悲到底”, 结局往往以主人公的悲惨与毁灭收场。中国悲剧正好相反,从逆境转入顺境较多,往往是人们通过抗争而取得胜利的大团圆结局,从而表现命运的可逆性和人类的主导地位,往往忽略了悲剧本身的冲突美。

中西方对比:

(一)从儒家美学:

儒家的美学思想是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而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强调改变,统一,融合。这点从中国古代的悲剧中也能看出,比如在发生悲剧的过程中,人们会用自己的力量试图改变,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思想,古人靠它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在心里找到一种牺牲自由的理由,于是在悲剧发展中冲突渐渐淡化,人们的抗争意识也逐渐归于平静,为之后的大团圆结局铺垫道路。

(二)从道家美学:

中国悲剧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主人公往往逆来顺受,疲于抗争,往往抗争都是在被逼入绝路时的最后反抗,这也是中国悲剧自认最大的看点,这种逆来顺受的理论思想是源于道家的“逍遥无为”的“出仕”思想,碰到以一己之力无法与之抗衡的强权时,干脆躲避与强权的正面交锋,自己无牵无挂地活着。悲剧里多了很多苦难,全是源于此,这也为悲剧中主人公的“无抗争力”的人物设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三)从禅宗美学:

“空”和“苦”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理论,禅宗中强调万物为空,而对虚幻的世界无限追求会产生苦,所以强调自身的修行,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就是它很好的写照,基于儒家性本善的原则的主人公在悲剧中苦苦的自我批责,对于任何的外来事物的攻击都从自我本身寻找根源,稍微好些的是承认命运之苦,但亦想从自身出发而改变世界,【苦尽甘来】和【一切艰辛和困苦之后终会迎来美好的明天】这样的思想深深的扎入了他们的脑袋。

综述:

总而言之,这三种美学思想是中国悲剧产生的根源,是基础性建设。中国的悲剧之所以没有西方那样的惊心动魄,主要是由于忽略了悲剧本身的冲突美,悲剧本身的美就在于美好的东西不断的被毁灭,毁灭数量之大,程度之深,而走“苦尽甘来”路线的中国悲剧,是无法表现这样令人震撼的美的,大团圆的安排于人们的心理也容易接受得多,潜意识里知道结局,增强了观影的稳定性也减少了观影的期待性和未知性。悲剧精神上的强化或弱化是中西方能不能达到“惊心动魄”的主要因素。

西方的悲剧意识是一种在发展过程中被强化了的悲剧意识。西方人在很早以前,在自我与自然的对比中,充分认识到了无法抗拒的死亡压力,但又不甘坐以待毙,所以为生存去奋斗,为自由去呐喊,这种明知不可为,却偏偏要为之的精神,造成了悲剧中人物与命运的一次又一次冲突,美好的一次又一次毁灭,在敬畏和抗争中加剧了冲突的产生,从而使观众震惊于悲剧人物异乎寻常的灾难祸患, 经历强烈情感体验, 产生强烈的审美同情, 在振奋中领略崇高, 激励意志, 达到悲剧的审美目的: 表现永恒正义的实现, 以使观众精神升华与心理净化。

中国的悲剧意识,却是一种在发展过程中被弱化了的悲剧意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实证性的、经验感触式的,因而在碰到自我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时,他们第一位所想到的,只是如何屈服于这种冲突中不可抗拒的一面,主动弃械投降,抑或如何在这种冲突下完成一种隐遁,一种逃避。然后才是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去克服这样的巨大痛苦,他们不敢直面困难的挑战,也没有某种强烈的悲剧性的抗争冲动。正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最终的结局也总会是冤屈昭雪,追求虚无的心理平衡,而这样的悲剧人们只会产生同情,而不会产生抗争激情,使中国悲剧失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失去了悲剧精神的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