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

高校全面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历史性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部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已达到2144万人,研究生人数突破140万,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事实。在过去10年扩招的大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走的是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外形扩张等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道路,这种以扩大规模为主旨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这种发展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

在这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机遇里,地方农业院校也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农业院校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大部分都已由单科性的农业院校发展成为以农科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性型大学。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未来地方农业院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及早采取内涵式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充分发挥学科和区位优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大力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才能使地方农业院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扩张之后,现在正跨入一个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扩张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

2021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强调将

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适当控制大学招生增长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多年的大规模扩张后,走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021年2月28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202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21年“两会”期间讨论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高等农业教育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不突出,基本处于弱势群体,与国内重点综合型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相比,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给予高等农业院校的投入十分有限。2021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地方农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传统的轻农思想和偏见对地方农业院校的影响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受“惟工业论”、“惟计划论”以及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农业院校仍是传统轻农观念的“重灾区”,同样的本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农业院校低人一等,这种现象在各大招生咨询会和招聘会上时有发生。

2、地方农业院校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

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据统计,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为*****.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地方农业院校而言,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各院校的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而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拨款经费极为有限,很多院校靠银行贷款建起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办学经费的进一步紧张,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面临着债务危机。

3、生源减少问题日益严峻。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下降20%,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2021年湖南省高考考生41.3万人,较2021年减少17万人,降幅逼近30%,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锐减,高等教育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事实证明,高校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一味追求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地方院校的财务负担将日益突出,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将日益严峻,不具备竞争优势和学科特色的地方高校在未来严峻而残酷的环境里将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破产的现实。因此内涵式发展在今后将是打造地方农业院校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三)是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包含以人为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质量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施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符合地方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导高校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策略选择

大众化教育也使地方农业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源数量、质量下降、办学经费不足、学科发展艰难、专业调整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困扰着各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转型期,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握住新的形势和特点,把握改革机遇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战略。唯有如此,地方农业院校才能打造形成自身强势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拥有自身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选择如下:

(一)科学定位

首先,地方农业院校应确定自己的特色,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生产的规律,以人为本,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地方农业院校在把综合性大学作为学校新世纪未来发展定位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学科优势依然是农学,学科特色依然是以具有区域农业特点、区域农业优势的农科类学科,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根本。

其次,作为跨越高等教育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要求农业院校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服务,深入研究探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立足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确定合理服务目标。

再次,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校的条件、优势以及社会环境,理顺社会、政府、学校、学生之间关系,积极探索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同步进行、完美配合的发展模式,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协调、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立校

办学特色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