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点突变:点突变又称错配,即单一碱基配对错误造成的变异,包括转换和颠换。
2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肠道中重吸收的各种胆汁酸,经门静脉重新入肝脏。肝脏再把游离胆汁酸转变成结合胆汁酸,与重吸收的结合胆汁酸一道,重新随胆汁排入肠腔,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5、胆色素: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主要随胆汁、粪便排出。
17、中心法则:是DNA、RNA和蛋白质之间基本功能关系的解释,即DNA是自身复
制及转录合成RNA的模板,RNA是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遗传信息的流向是DNA →RNA →蛋白质
18、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最重要的特征。)当DNA进行复制时,亲代DNA双链必须解开,两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合成一股新的互补链,最终得到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一样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和一股新生DNA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3)神经和激素调节:正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而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这些激素主要通过调节糖代谢的各主要途径来维持血糖浓度。
2、试叙述DNA与RNA的结构和组分的异同点。
4、试叙述进食过量糖类食物可导致发胖的生化机理
答:体内糖转化成脂肪的过程:
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可以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糖代谢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以还原生成3-磷酸甘油。糖代谢可产生ATP、NADPH+H+,然后由ATP供能,NADPH+H+供氢,在3-磷酸甘油基础上逐步结合3分子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所以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可以生成脂肪酸和3-磷酸甘油,进而合成甘油三酯,进入脂库。
26、生物转化:肝脏将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最终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7、碱储:血浆NaHCO3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缓冲酸的能力,习惯上将血浆NaHCO3称为碱储或碱储备。
问答题
1、简要说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机体对其的调节
10、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
11、必需脂肪酸:人体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来供给。有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三种。
12、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异亮
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缬
8、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哪些?各自作用如何?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排列由什么决定并按什么规律进行?
答:包括的核酸有: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tRNA既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又是读码器;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由 m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规律:①tRNA的反密码子和mRNA的密码子是反向结合的;②mRNA的阅读方向是5ˊ→3ˊ;③肽链延长方向:N端→C端。
19、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的过程,该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向是从RNA到DNA,与从DNA转录到RNA的信息传递方向相反,所以称为逆转录。
20、转录:是指生物体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碱基序列转化成RNA碱基序列、
从而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上的过程。
答:血糖 来源:①食物糖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肝脏内糖异生作用
去路: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化成其他糖类或非糖类物质
④血糖过高时随尿液排出
机体对其的调节
(1)肝脏的调节: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是通过控制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及糖异生来调节血糖的。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合成作用加强,促进血糖消耗;糖异生作用减弱,限制血糖补充,从而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分解作用加强,糖异生作用加强,从而使血糖浓度升至正常水平。当然,肝脏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神经和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
6、氨与胆红素对人体有毒性,人体分别是如何进行氨与胆红素的转运,以避免其对组织的毒性作用?
答:氨的转运:(1)在肝脏合成尿素,通过肾脏排除体外;
(2)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等含氮物质;
(3)部分由谷氨酰胺转运至肾脏,水解产生NH3,与H+结合成NH4+,排除体外。
胆红素的转运:
6、 糖酵解:在供氧不足时,葡萄糖在细胞液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
乳酸,称为糖酵解途径。
7、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8、血浆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包括脂类和载脂蛋白。
9、.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5、一碳单位:有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密码子:从mRNA编码区5’端向3’端按每3个相邻碱基为一组连续分组,每组碱
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称为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共有64个密码子。
其中有61个密码子编码20种氨基酸。另3个密码子代表终止信号。)
HDL【(高密度脂蛋白)中含蛋白质最多,占50%,密度最高,磷脂占25%,胆固醇占20%。颗粒最小,密度最大。】功能主要是从肝外组织向肝脏转运胆固醇。
IDL(中密度脂蛋白)是VLDL在血浆中代谢的中间产物【又称为VLDL残体】。多数IDL被肝细胞摄取【,其余IDL的甘油三酯继续被脂蛋白脂酶水解,】这些IDL最后成为【富含胆固醇、胆固醇酯和apoB-100的】LDL。
氨酸。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相互补充
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转氨基作用:是指由氨基转移酶催化,将氨基酸的α- 氨基转移到一个α- 酮酸的羰基位置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个新的α-氨基酸。该过程只发生氨基转移,不产生游离的NH3。
7、试叙述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异同点。
答:①模板:复制的模板为解开的两条DNA单链,而转录的模板是一条DNA链的一段,故为不对称转录。两者都是以DNA为模板。②参与酶:参与复制的酶主要有DNA聚合酶、拓扑酶、解链酶、引物酶、连接酶,参与转录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核酸合成的方向都是5ˊ→3ˊ,其中核苷酸间均以3ˊ,5ˊ- 磷酸二酯键相连。两者都是酶促的核酸聚合过程,都需要依赖RNA聚合酶。③原料:复制的原料主要是四种dNTP,转录的原料主要是四种NTP。两者都是以核苷酸为原料。④引物:复制需要以RNA为引物,而转录不需要引物。⑤配对:复制的碱基配对是A=T,G≡C;而转录的碱基配对是A=U,G≡C,T = A。两者都遵循碱基配对原则。⑥连续性:复制方式是半不连续复制,而转录是连续进行的。⑦后加工:复制产物为两条与亲链相同的子代DNA双链,不需要加工修饰。而转录产物为与DNA模板链互补的RNA分子,还需要经过剪接等加工过程才有生物学活性。⑧产物:复制产物是子代双链DNA,而转录产物是mRNA、tRNA、rRNA。
名词解释
1、血糖: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2、糖原合成与分解: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
程称糖原分解。
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4、有氧氧化 :在供氧充足时,葡萄糖在胞液中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
5、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生成柠檬酸, 柠檬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之后又生成成草酰乙酸,形成一个循环,该循环 生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柠檬酸,它含有三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
因此,进食过量的糖类食物会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引起发胖。
5、请叙述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糖代谢的关系。
答:(除了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之外,人体各组织都可以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的合成能力最强,占全身胆固醇总量的80%,另外有10%由小肠合成。)
胆固醇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液和内质网,合成原料是乙酰CoA,此外还需要NADPH供氢,ATP供能。乙酰CoA和ATP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2)肾脏调节:肾脏对糖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其极限值(可以用血糖浓度来表示,为8.9~10.0mmol/L(160~180mg/L),该值)称为肾糖阈。当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时,肾小管就能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从肾小球滤出的糖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就会出现糖尿。
9、请叙述体内胆汁酸的分类。生成部位及其作用。
根据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游离胆汁酸,一类是结合胆汁酸;根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胆汁酸,一类是次级胆汁酸。
来源 结构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胆酸 形成于肝脏 甘氨酸、牛磺酸 形成于肝脏
鹅脱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黄鹅脱氧胆酸
③在滑面内质网,胆红素与两分子UDP-葡糖醛酸结合生成胆红素二葡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或肝胆红素;
④结合胆红素(的水溶性强,)易于从肝细胞分泌,汇入胆汁并排入肠道;
⑤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再还原成无色胆素原。(80%~90%的)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未排出的胆素原一部分由肠道重吸收,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其余进入体循环,随尿液排出体外。
答:⑴组分:
同:①DNA与RNA都是由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组成。②DNA与RNA均含有四种常规碱基,包括两种嘌呤碱基和两种嘧啶碱基。嘌呤碱基均为腺嘌呤和鸟嘌呤;两种嘧啶碱基之一均为胞嘧啶。
异:①DNA中的戊糖是核糖,而RNA中的戊糖是脱氧核糖。②DNA中的另一种嘧啶是胸腺嘧啶,而RNA中的另一种嘧啶是尿嘧啶。
21、启动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均由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转录起始位点及控制转录起始的其他调控序列组成,是启动转录的特异序列。
22、翻译:翻译又称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核糖体协助tRNA从mRNA读取遗传信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mRNA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过程,或者说是把碱基语言翻译成氨基酸语言的过程。
⑵结构:
同:①DNA与RNA都含有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②DNA与RNA的一级结构都是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
异:①DNA的一级结构是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也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而RNA的一级结构是多核苷酸链。②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股链反向互补构成,并进一步形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而RNA的二级结构是通过单股链自身回折配对局部形成双螺旋区(通过链内互补构成局部双螺旋),不配对部分形成环状。③DNA含有三级结构,而RNA没有。
①游离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有极高的亲和力,所以入血后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从而促进胆红素在血浆中的运输,限制其透过血管进入细胞造成危害,阻止其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②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随血液转运到肝脏后,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胆红素通过特异性细胞膜受体进入肝细胞,并与细胞液中的(Y蛋白和Z蛋白两种)载体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载体蛋白复合物,向滑面内质网转运;
3、试述五种脂蛋白的组成特点和生理功能(或意义)。
答:
CM【(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占脂蛋白颗粒的80%~95%。】功能主要是转运来自食物的外源性甘油三酯。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含甘油三酯占脂蛋白的50%~70%。】功能主要是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
LDL【(低密度脂蛋白)含40%~50%胆固醇及其酯。】功能为从肝脏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
次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 形成于肠道 甘氨脱氧胆酸。牛黄脱氧胆酸 形成于肝脏
2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肠道中重吸收的各种胆汁酸,经门静脉重新入肝脏。肝脏再把游离胆汁酸转变成结合胆汁酸,与重吸收的结合胆汁酸一道,重新随胆汁排入肠腔,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5、胆色素: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主要随胆汁、粪便排出。
17、中心法则:是DNA、RNA和蛋白质之间基本功能关系的解释,即DNA是自身复
制及转录合成RNA的模板,RNA是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遗传信息的流向是DNA →RNA →蛋白质
18、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最重要的特征。)当DNA进行复制时,亲代DNA双链必须解开,两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合成一股新的互补链,最终得到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一样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和一股新生DNA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3)神经和激素调节:正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而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这些激素主要通过调节糖代谢的各主要途径来维持血糖浓度。
2、试叙述DNA与RNA的结构和组分的异同点。
4、试叙述进食过量糖类食物可导致发胖的生化机理
答:体内糖转化成脂肪的过程:
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可以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糖代谢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以还原生成3-磷酸甘油。糖代谢可产生ATP、NADPH+H+,然后由ATP供能,NADPH+H+供氢,在3-磷酸甘油基础上逐步结合3分子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所以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可以生成脂肪酸和3-磷酸甘油,进而合成甘油三酯,进入脂库。
26、生物转化:肝脏将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最终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7、碱储:血浆NaHCO3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缓冲酸的能力,习惯上将血浆NaHCO3称为碱储或碱储备。
问答题
1、简要说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机体对其的调节
10、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
11、必需脂肪酸:人体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来供给。有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三种。
12、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异亮
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缬
8、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哪些?各自作用如何?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排列由什么决定并按什么规律进行?
答:包括的核酸有: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tRNA既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又是读码器;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由 m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规律:①tRNA的反密码子和mRNA的密码子是反向结合的;②mRNA的阅读方向是5ˊ→3ˊ;③肽链延长方向:N端→C端。
19、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的过程,该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向是从RNA到DNA,与从DNA转录到RNA的信息传递方向相反,所以称为逆转录。
20、转录:是指生物体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碱基序列转化成RNA碱基序列、
从而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上的过程。
答:血糖 来源:①食物糖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肝脏内糖异生作用
去路: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化成其他糖类或非糖类物质
④血糖过高时随尿液排出
机体对其的调节
(1)肝脏的调节: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是通过控制糖原的合成与分 解及糖异生来调节血糖的。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合成作用加强,促进血糖消耗;糖异生作用减弱,限制血糖补充,从而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分解作用加强,糖异生作用加强,从而使血糖浓度升至正常水平。当然,肝脏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在神经和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
6、氨与胆红素对人体有毒性,人体分别是如何进行氨与胆红素的转运,以避免其对组织的毒性作用?
答:氨的转运:(1)在肝脏合成尿素,通过肾脏排除体外;
(2)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等含氮物质;
(3)部分由谷氨酰胺转运至肾脏,水解产生NH3,与H+结合成NH4+,排除体外。
胆红素的转运:
6、 糖酵解:在供氧不足时,葡萄糖在细胞液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
乳酸,称为糖酵解途径。
7、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8、血浆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包括脂类和载脂蛋白。
9、.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5、一碳单位:有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密码子:从mRNA编码区5’端向3’端按每3个相邻碱基为一组连续分组,每组碱
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称为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共有64个密码子。
其中有61个密码子编码20种氨基酸。另3个密码子代表终止信号。)
HDL【(高密度脂蛋白)中含蛋白质最多,占50%,密度最高,磷脂占25%,胆固醇占20%。颗粒最小,密度最大。】功能主要是从肝外组织向肝脏转运胆固醇。
IDL(中密度脂蛋白)是VLDL在血浆中代谢的中间产物【又称为VLDL残体】。多数IDL被肝细胞摄取【,其余IDL的甘油三酯继续被脂蛋白脂酶水解,】这些IDL最后成为【富含胆固醇、胆固醇酯和apoB-100的】LDL。
氨酸。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相互补充
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转氨基作用:是指由氨基转移酶催化,将氨基酸的α- 氨基转移到一个α- 酮酸的羰基位置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个新的α-氨基酸。该过程只发生氨基转移,不产生游离的NH3。
7、试叙述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异同点。
答:①模板:复制的模板为解开的两条DNA单链,而转录的模板是一条DNA链的一段,故为不对称转录。两者都是以DNA为模板。②参与酶:参与复制的酶主要有DNA聚合酶、拓扑酶、解链酶、引物酶、连接酶,参与转录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核酸合成的方向都是5ˊ→3ˊ,其中核苷酸间均以3ˊ,5ˊ- 磷酸二酯键相连。两者都是酶促的核酸聚合过程,都需要依赖RNA聚合酶。③原料:复制的原料主要是四种dNTP,转录的原料主要是四种NTP。两者都是以核苷酸为原料。④引物:复制需要以RNA为引物,而转录不需要引物。⑤配对:复制的碱基配对是A=T,G≡C;而转录的碱基配对是A=U,G≡C,T = A。两者都遵循碱基配对原则。⑥连续性:复制方式是半不连续复制,而转录是连续进行的。⑦后加工:复制产物为两条与亲链相同的子代DNA双链,不需要加工修饰。而转录产物为与DNA模板链互补的RNA分子,还需要经过剪接等加工过程才有生物学活性。⑧产物:复制产物是子代双链DNA,而转录产物是mRNA、tRNA、rRNA。
名词解释
1、血糖: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
2、糖原合成与分解: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
程称糖原分解。
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4、有氧氧化 :在供氧充足时,葡萄糖在胞液中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
5、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生成柠檬酸, 柠檬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之后又生成成草酰乙酸,形成一个循环,该循环 生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柠檬酸,它含有三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
因此,进食过量的糖类食物会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引起发胖。
5、请叙述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糖代谢的关系。
答:(除了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之外,人体各组织都可以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的合成能力最强,占全身胆固醇总量的80%,另外有10%由小肠合成。)
胆固醇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液和内质网,合成原料是乙酰CoA,此外还需要NADPH供氢,ATP供能。乙酰CoA和ATP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2)肾脏调节:肾脏对糖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其极限值(可以用血糖浓度来表示,为8.9~10.0mmol/L(160~180mg/L),该值)称为肾糖阈。当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时,肾小管就能重吸收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从肾小球滤出的糖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就会出现糖尿。
9、请叙述体内胆汁酸的分类。生成部位及其作用。
根据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游离胆汁酸,一类是结合胆汁酸;根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胆汁酸,一类是次级胆汁酸。
来源 结构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 胆酸 形成于肝脏 甘氨酸、牛磺酸 形成于肝脏
鹅脱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黄鹅脱氧胆酸
③在滑面内质网,胆红素与两分子UDP-葡糖醛酸结合生成胆红素二葡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或肝胆红素;
④结合胆红素(的水溶性强,)易于从肝细胞分泌,汇入胆汁并排入肠道;
⑤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再还原成无色胆素原。(80%~90%的)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未排出的胆素原一部分由肠道重吸收,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其余进入体循环,随尿液排出体外。
答:⑴组分:
同:①DNA与RNA都是由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组成。②DNA与RNA均含有四种常规碱基,包括两种嘌呤碱基和两种嘧啶碱基。嘌呤碱基均为腺嘌呤和鸟嘌呤;两种嘧啶碱基之一均为胞嘧啶。
异:①DNA中的戊糖是核糖,而RNA中的戊糖是脱氧核糖。②DNA中的另一种嘧啶是胸腺嘧啶,而RNA中的另一种嘧啶是尿嘧啶。
21、启动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均由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转录起始位点及控制转录起始的其他调控序列组成,是启动转录的特异序列。
22、翻译:翻译又称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核糖体协助tRNA从mRNA读取遗传信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mRNA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过程,或者说是把碱基语言翻译成氨基酸语言的过程。
⑵结构:
同:①DNA与RNA都含有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②DNA与RNA的一级结构都是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
异:①DNA的一级结构是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也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而RNA的一级结构是多核苷酸链。②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股链反向互补构成,并进一步形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而RNA的二级结构是通过单股链自身回折配对局部形成双螺旋区(通过链内互补构成局部双螺旋),不配对部分形成环状。③DNA含有三级结构,而RNA没有。
①游离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有极高的亲和力,所以入血后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从而促进胆红素在血浆中的运输,限制其透过血管进入细胞造成危害,阻止其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②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随血液转运到肝脏后,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胆红素通过特异性细胞膜受体进入肝细胞,并与细胞液中的(Y蛋白和Z蛋白两种)载体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载体蛋白复合物,向滑面内质网转运;
3、试述五种脂蛋白的组成特点和生理功能(或意义)。
答:
CM【(乳糜微粒)含甘油三酯最多,占脂蛋白颗粒的80%~95%。】功能主要是转运来自食物的外源性甘油三酯。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含甘油三酯占脂蛋白的50%~70%。】功能主要是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
LDL【(低密度脂蛋白)含40%~50%胆固醇及其酯。】功能为从肝脏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
次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 形成于肠道 甘氨脱氧胆酸。牛黄脱氧胆酸 形成于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