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与应用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太阳能制冷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利用太阳能来提供制冷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热传递原理。
太阳能制冷系统通常由太阳能集热器、制冷机组、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
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式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抛物面反射器等。
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将其转化为热能,提供给制冷机组进行制冷。
2. 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制冷效果。
常见的制冷机组有吸收式制冷机和压缩式制冷机等。
制冷机组通过吸收或压缩工质,实现制冷效果,将太阳能转化为制冷能力。
3. 传热装置传热装置是太阳能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实现太阳能的传递和分配。
常见的传热装置有换热器和传热管等。
传热装置通过传递和分配太阳能,使其能够有效地被利用于制冷过程中。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实现对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常见的控制系统有温度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等。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制冷系统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保证太阳能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应用太阳能制冷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领域太阳能制冷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通过利用太阳能制冷系统,可以为农产品提供合适的储存环境,延长其保鲜期,减少损耗和浪费。
同时,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太阳能制冷技术可以提供制冷效果,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2. 建筑领域太阳能制冷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空调和制冷系统中。
通过利用太阳能制冷系统,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制冷效果,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制冷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设备,食品保鲜到医药储存,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使用制冷技术。
本文将从家庭和商业两个方面,介绍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家用制冷技术1. 家电领域家庭制冷设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冷柜、空调等。
这些冷却设备使用的制冷剂通常是氟利昂或其替代品,用以改变压力和温度差异,从而将热量从内部排出。
家电领域的制冷技术发展迅速,新型材料和新型设计不断涌现,以提高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由于老式的压缩式冰箱使用制冷时需要不断换向,因而噪音很大,而新型多门冰箱使用的不振动压缩式制冷技术则有效减小了噪声。
同时采用双循环制冷系统,内外分区域独立,储物间隔可任意分配,方便我们存放不同种类的食品和饮料。
2. 空调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作为室内温度调节装置的代表,其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也不断提升。
传统的空调制冷剂是CFC,但因其会破坏臭氧层而被禁用。
如今主流的制冷技术则是使用HFC-410A、HFC-407C等替代CFC的制冷剂,并使用高效率压缩机、高效换热器等新型设备,以在节能的同时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室内环境的需求。
在智能化方面,通过Wi-Fi和手机APP的连接,我们可以轻松实现外出前预约、定时开关等功能,以达到最佳的室内舒适度和效果。
二、商业制冷技术除了家庭使用外,商业领域的制冷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冷链物流领域需要冷库、冷链车等一系列制冷设备,以保证食品和药品等易腐商品在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品质。
目前,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技术是商业冷链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如直流变频压缩机、气体密封、环保制冷剂等。
此外,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也在商业制冷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提高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三、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智能化、自动化、可持续性和人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期待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更广泛应用。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前景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冷与空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新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更加舒适和高效的空调设备,使我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凉爽。
本文将探讨制冷与空调技术的新发展和应用前景,并分析其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首先,传统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已经在能效和环保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新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应运而生。
一个重要的发展是绿色制冷技术的兴起。
绿色制冷技术是指使用更环保的制冷剂和更高效的冷却系统来替代传统的制冷技术。
其中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绿色制冷剂是氢氟碳化物(HFC)替代品,如氢氧化碳(R744)和氢氟碳氧化物(R1234yf)。
这些新型制冷剂具有低温性能优越、零臭氧破坏潜力和低全球变暖潜力等优点。
同时,新型冷却系统和制冷设备能够更高效地使用能量,从而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其次,新的制冷与空调技术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感知和分析室内外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温度控制。
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的连接,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和用电需求等因素来自动调整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舒适体验。
这种智能化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将大大地提高空调设备的能效和使用体验,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宜居的室内环境。
此外,制冷与空调技术还在医疗、农业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冷链技术成为保证疫苗和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制冷技术可以延长疫苗的保质期,并确保其不受高温和潮湿的影响。
在农业领域,冷藏技术可以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并减少食品浪费。
在工业领域,制冷技术也有着重要应用,如冷却电子设备和机器人的散热等。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不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对于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应用前景,可以预见其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热电制冷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热电制冷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热电制冷的原理热电制冷(thermoelectric cooling)是一种通过热电效应实现制冷的技术。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面存在温度差时,由于电子的迁移,会产生一个电势差。
热电制冷就是利用这种热电效应将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从而实现冷却的过程。
热电制冷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1.首先,热电制冷器由两种不同的材料(通常是P型和N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
这两种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所谓的热电偶。
2.当电流通过热电偶时,由于这两种材料之间的温度差异,电子会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移动。
这导致了高温一侧电子的过量,产生了一个电势差,即热电效应。
3.然后,根据热电效应的原理,电势差会导致热量从高温一侧传递到低温一侧。
这个过程是通过电子的迁移和传导导热完成的。
4.最后,通过将低温一侧与外部环境接触,热能可以被散发出去,实现了制冷效果。
2. 热电制冷的应用实例热电制冷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热电制冷的应用实例:2.1 电子设备冷却现代电子设备通常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热电制冷技术可以在电子设备中使用,通过在集成电路上放置热电偶,将热量从电子设备传递到散热片,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体积小、无噪音、可靠性高等优点。
2.2 空调和制冷设备热电制冷技术可以用于小型的空调和制冷设备。
相比于传统的压缩机制冷技术,热电制冷技术更加简单、节能、无霜冻和无需维护。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小型房间空调、车载冰箱、微型制冷箱等场景。
2.3 光学设备冷却在一些对温度要求非常高的光学设备中,如红外线探测器和激光器等,需要将设备冷却到极低的温度,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热电制冷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并且可以应用于高温差环境下,因此被广泛用于光学设备的冷却领域。
2.4 汽车座椅冷却现代汽车座椅通常具有加热和通风的功能,为乘坐者提供舒适的体验。
制冷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

制冷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导言:航空航天领域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极高。
温度的控制往往影响着航空航天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制冷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制冷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领域及其研究进展。
一、航空航天中的制冷技术应用领域1.航空器空调系统航空器的内部环境空调系统对乘客的舒适性和机组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通过制冷技术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可以为乘客和机组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2.助推器制冷系统助推器是航空飞行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动力设备,它通过制冷技术冷却助推器的燃气,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3.航天器和卫星冷却系统航天器和卫星在太空中会受到高温的影响,而这些高温会对其电子设备和系统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通过制冷技术对其进行冷却。
例如,太空望远镜中的探测器需要维持在低温下工作,以提高其分辨率和灵敏度。
4.燃料冷却和润滑系统航空航天中的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需要通过制冷技术对燃料进行冷却,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此外,润滑系统也需要通过制冷技术来冷却润滑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航空航天中制冷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1.制冷剂的研究与开发在航天器和卫星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发新的制冷剂,以满足航空航天中对高效,高性能制冷剂的需求。
例如,氢气和氦气广泛应用于太空望远镜和卫星中,以实现超低温冷却。
2.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为了满足航空航天中对温度控制的严格要求,研究人员对制冷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他们研究制冷循环,制冷剂的选择和流动分析,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此外,他们还研究热传导和热辐射对航空航天器和卫星的影响,以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
3.制冷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研究由于航空航天领域对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极高,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可靠且耐久的制冷设备。
他们通过使用高性能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进行严格的寿命和可靠性测试。
低温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低温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温制冷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它能够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比如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
此外,低温制冷技术也常被用于制作更高效的电子设备和芯片。
本文将对低温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低温制冷技术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低温制冷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研究。
当时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如低温物理学和热力学等。
后来,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低温制冷技术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领域。
1950年代移植手术的开展,为低温制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移植手术中,医生需要将人体器官保存在低温条件下,而低温制冷技术恰好可以胜任这一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温制冷技术在医学、生物学以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低温制冷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低温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温使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减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低温制冷方法有以下几种:1. 压缩制冷法压缩制冷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低温制冷方法,主要通过压缩和膨胀工作物质来实现制冷。
压缩制冷设备通常包括蒸汽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
2. 吸收制冷法吸收制冷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制冷的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溶剂和吸收剂之间的吸收反应来实现制冷。
吸收制冷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利用低温废热进行制冷,因此比压缩制冷更加节能高效。
3. 磁制冷法磁制冷法是一种新型的低温制冷技术,主要利用磁场对材料进行控制来实现制冷。
该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等优点,目前在电子、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低温制冷技术的应用低温制冷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移植手术移植手术是低温制冷技术最早被应用的领域之一。
在移植手术中需要保存人体器官,低温制冷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器官得以长时间保存,从而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2. 电子制造低温制冷技术在电子制造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制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应用分析

制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应用分析随着现代工业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一些特殊的行业,如航天、地质勘探等行业也对高效、稳定、可靠的制冷系统越来越有需求。
因此,制冷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着重就制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应用做一些分析和总结。
一、国外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国外各个行业中,制冷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制冷技术逐渐往节能、环保领域发展。
1. 制冷效率提高先进的制冷技术不仅能够使冷却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提高制冷效率。
美国公司Ingersoll Rand就研发出了随着需求调整工作量的变频空调。
它的制冷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发生器和制冷机的工作中,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更高的制冷效率。
近年来,各个国家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方面的研究,制冷系统的效率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2. 技术整合不同的制冷技术在运用上往往会出现冲突,一些国外专家就提出了技术整合这一观点,通过整合,可以解决冲突问题,使不同技术在某些领域共存。
例如,一个针对太阳能散热领域的项目考虑采用多种制冷系统整合使用,例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光伏板,以获得更佳的结果。
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也将会给制冷技术带来不小的推动。
通过VR技术,人们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对制冷系统进行测试、维护。
法国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利用VR技术来模拟制冷技术维修的应用程序,包括一系列制冷系统的情境模拟,帮助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制冷系统的维护和运作原理。
二、国内制冷技术的发展情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之一,制冷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随着人们对高效、节能、环保的需求的增加,制冷技术的应用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国内制冷技术发展的现状。
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用于制冷的设备种类相对固定,市场竞争机会也相对固定。
但在消费正常和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制冷技术与应用

实验6—7 制冷技术与应用制冷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中将某物质或流体变冷,使其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并保持这个温度。
其本质就是转移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一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制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新的制冷方法相继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农牧业、建筑业、国防、医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本实验侧重于对照实物详细讲解液体蒸发式制冷循环系统,对其它制冷方法只作简单介绍。
【实验目的】1.了解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2.掌握液体蒸发式制冷原理。
3.熟悉家用冰箱和空气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1.制冷方式简单地说,获得低温度就称为“制冷”。
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将天然冰贮藏在地窖中,待到酷暑季节用来冷藏鱼肉等食品。
从古代埃及壁画上发现,在公元以前,埃及人民已会将水装入素制陶壶中,壶中水从壶壁渗出蒸发,吸收了壶中水的热量,从而使壶中水的温度得以降低。
可见这是制得低温水的最早方法。
然而,用人工和机械方法制冷,只是一百年多来的事情。
1823年,由英国的麦加耳·法拉弟(Michael Faraday)发表了有关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的文章。
1872年,德国的卡温林特(Carl V on Linde)最早将其应用于工业方面。
四十一年之后——1913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手动式家用冰箱。
1918年,美国Kelvina tor公司第一次生产出自动的电冰箱供商业和家庭使用。
封闭式电冰箱于1920年研制成功。
自1930年以后,由于碳氟化合物(又称氟利昂)类制冷剂的出现,才使电冰箱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此之前的1927年,家用吸收式冰箱也已经问世。
全世界冰箱的发展与普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
我们国家直到六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生产全封闭式冰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的制冷方法相继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制冷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制冷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第一章:引言制冷技术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它在为人类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环保和能源问题。
从过去的制冷剂到现在的制冷设备,制冷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制冷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来探讨制冷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第二章:制冷技术的历史制冷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那时,人们发现一些物质可以吸热,这就是制冷原理的基础。
直到18世纪末期,法国著名科学家拉瓦锡发明了蒸气压缩循环制冷机,制冷技术才开始迅速发展。
不过直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了常用的氨和氟利昂制冷剂,自此制冷技术开始进入现代化的发展。
第三章:制冷技术的现状现代的制冷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目前在工业、商业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使用的制冷设备也越来越多。
但是制冷技术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
使用过的制冷剂会释放出氟利昂等气体,这些气体会损害大气层,臭氧损耗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对制冷技术进行环保和清洁的处理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话题。
第四章:制冷技术的创新制冷技术的创新一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来,通过改进制冷剂和技术,制冷效率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在替代氯氟烃制冷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在高精度仪器、航空航天、电子和高速列车等领域,创新性的制冷技术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制冷技术正在不断地向着节能、环保、高效的方向进化。
第五章: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冷水机、家用冷冻食品到工业中的化工、制药、食品制造、医疗器械等等。
这些应用不仅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反面的环境问题。
因此,制冷技术的应用需要科学的近距离监管,避免破坏环境。
在未来,制冷技术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和普及。
第六章:制冷技术的未来展望看到了制冷技术的发展史、现状以及创新过程,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未来的制冷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通过对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地热等环保技术,进一步推动制冷技术的发展。
空气制冷技术的相关应用与发展思考

空气制冷技术的相关应用与发展思考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制冷技术,空气制冷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提高人们生活舒适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针对空气制冷技术在低温领域、制冷空调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空气制冷领域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气制冷技术,低温领域,制冷空调领域空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空气制冷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制冷技术,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方面意义重大。
对空气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挖掘空气制冷技术的应用潜力。
一、空气制冷技术在低温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空气制冷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为相关人员制取低温提供极大地便利。
而且,空气制冷机,以空气制冷技术为基础,在相对较大的冷却负荷范围和低温条件下,可以维持相对良好的运行性能。
即便是工况变化较大,或者外界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空气制冷技术的运行质量也不会明显的影响。
分析我国现代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发现食品冷冻和冷藏工艺的低温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食品的类型不同,需要使用的冷藏工艺或者冷冻工艺也不同。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在0~100℃范围内,对温度进行灵活的调节。
同时,制冷系统应当可以长期在-30℃的低温环境中维持稳定运行状态。
但是,如果仅使用单级蒸汽压缩制冷方式,制冷系统根本无法在-30℃的低温环境中运行太长时间[1]。
而如果使用复叠式压缩制冷方式或多级压缩空气制冷方式,不仅会增加制冷系统的运行成本,还会明显降低制冷系统的COP。
而应用空气制冷技术,则可以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
因为空气制冷系统可以在低温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且在快速制冷的同时,还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所以在食品冷冻冷藏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人们直接将带有蓄冷器的开式制冷系统直接安装到了冷库当中,借此调整冷却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混合比例,进而对冷藏间和冷冻间的温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使相应的制冷需求得到满足。
制冷技术与工程应用

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
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 的热量从而制冷。
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吸附式制冷 ......
二、制冷方法
二、制冷方法
二、制冷方法
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如: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
汽车、常规武器的环境模拟试验等。
七、制冷技术的研究方向
环境保护:臭氧消耗、温室效应 ——合理选择和使用制冷剂
提高效率:注重制冷系统的高效——热力性能 减少能耗:利用太阳能、地热能,能量回收再 用
制冷技术永恒的主题 ——环保、节制冷工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性质及选择; 制冷设备结构类型、工作原理、设计选型; 制冷系统组成、设计、安装、运行。
思考:
什么是制冷? 你认识的制冷系统或设备? 制冷的目的是什么? “冷”是怎么制出来的?
一、基本概念
制冷:利用人工的方法,把某物体或某空间的温度降低到低于
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实质:将热量从被冷却对象中转移到环境中
★思考:热量能从低温物体传转移给高温物体吗?
制冷≠冷却
四、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替代制冷剂 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现氟利昂12 1918年美国工程师考布兰第一台家用电冰箱
1910年莱兰克蒸气喷射制冷 1872年美国人波义耳,发明氨压缩机。 1874年德国人林德,第一台氨压缩机。
1859年法国人卡列,第一台氨吸收式制冷机。 1844年美国人戈里,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 的空气制冷机。 1834年美国人波尔金斯试制成功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 闭式循环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 利用天然冷源
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它的原理和应用涉及到物理学、热力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冷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制冷技术的原理制冷技术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主要通过热量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物体的冷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冷技术原理:•蒸发制冷原理:蒸发制冷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吸热的特性实现制冷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低压环境下使制冷剂蒸发,从而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实现降温效果。
•压缩机制冷原理:压缩机制冷是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其冷却至液态,释放热量,最终使制冷剂再次蒸发,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吸收式制冷原理:吸收式制冷是利用制冷剂与吸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制冷的一种方法。
其中,制冷剂在低压条件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与吸收剂通过吸收作用结合,最后通过加热使制冷剂脱离吸收剂,从而达到冷却效果。
3. 制冷技术的应用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1 家庭领域制冷技术在家庭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家用冰箱:家用冰箱是制冷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内部的制冷系统,冰箱能够将食物和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避免食物变质,延长其保鲜期。
•空调系统:家庭空调系统也是制冷技术的常见应用之一。
空调系统通过制冷循环实现室内的降温,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2 商业领域制冷技术在商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超市冷藏柜:超市中的冷藏柜利用制冷技术来保持食品、饮料等商品的低温状态,延长其保质期。
•冷链物流: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中,冷链物流系统利用制冷技术来保持货物的低温状态,确保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和有效。
3.3 工业领域制冷技术在工业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以下是一些例子:•石化工业:在石化工业中,制冷技术被用于各个阶段的生产过程中,例如提取和精炼原油、制造和储存化工产品等。
制冷实验大纲

《制冷技术与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227课程名称:制冷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总学时:60 (其中理论课56 学时,实验4 学时)学分:3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实验课先修课程:制冷技术与应用、通风与空调面向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开课单位:建筑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专业课实验教学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专业课实验内容是针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课程而设置,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根据“空调用制冷技术”专业课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开拓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使用某些实验设备的能力和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制冷工程中节能和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方面本科程宜安排在学完《制冷技术与应用》、《流体力学泵与风机》《通风与空调》等有关专业基础课之后的学期,本课程要求掌握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热力计算和设备的构造、设计与选型计算,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二)能力、技能方面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有一直观的了解,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
并掌握一些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做一些简单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项目一、制冷(热泵)循环系统演示实验(1)实验目标;了解制冷机(热泵)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循环;掌握制冷机(热泵)工作性能的测量方法;了解工作条件对制冷机(热泵)工作性能的影响;了解制冷工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蒸发和冷凝现象。
(2)具体内容了解逆卡诺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空调用制冷循环的规律及基本设备的结构与性能。
简述热电制冷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热电制冷的原理及应用一、热电制冷的原理热电制冷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的一种制冷技术,利用热电材料在电流作用下会发生热电冷却的特性。
热电材料通常由两种半导体材料(P型和N型)组成,当电流通过该材料时,电子会在两种材料间进行能量转移,从而使得一侧的材料吸热,另一侧则放热,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基于热电效应的制冷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如无需制冷剂、无噪音、无振动以及可靠性高等。
二、热电制冷的应用热电制冷技术在许多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电子器件散热由于电子器件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其性能甚至导致故障。
热电制冷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散热,通过将热电元件与散热片相结合,在电子器件表面形成冷热分布,将热量从设备中转移出来,实现散热的目的。
2.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热电制冷技术可以用于组织冷冻保存、热敏感药物的运输以及医疗设备的制冷等方面。
比如,在组织冷冻保存过程中,热电制冷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避免组织损伤。
3. 空调和制冷设备热电制冷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空调和制冷设备中,以替代传统的压缩机制冷技术。
通过热电材料的冷却作用,可以实现低温空气的制备,并提供持续的制冷效果。
与传统制冷设备相比,热电制冷技术具有体积小、无振动、无噪音等优点,更适合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
4. 光电子器件在光电子器件中,由于高功率光子器件的热效应会导致光子器件的性能下降,热电制冷技术可以用于控制光子器件的温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热电制冷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光子器件表面的温度分布,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5. 太阳能利用在太阳能利用中,热电制冷技术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通过热电制冷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其他地方,保持电池板的冷却状态,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6. 航天航空领域热电制冷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航天器中,由于太空中的温度极端,热电制冷技术可以用于控制航天器内部的温度,保持设备正常工作。
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与实践首先,在该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科技创新的历程和价值。
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在不断的实践中,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创新的全过程。
介绍冷却机制、热力学循环系统、制冷剂材料与组分、传热强化和结构分析等方面知识。
加强实际案例和技术信息的引导,深化学生对科技创新现实意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了解科技逐步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价值,以及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其次,在该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科学道德的重要性并塑造学生创新、协作、互助的思想。
这门课程是工程应用和研究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探索、创新与协作。
这是一个收获和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
在引导工程师的思想和价值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和互助心理,同时加深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与尊重。
这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也是社会责任担当的体现。
最后是引导学生积累行业性知识,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选择和责任性。
通过多方面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取行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和现实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在行业内获得就业机会的竞争力。
同时,依据行业特点,教育学生加强行业终身学习的觉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势,也更加符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要求。
短期内,我们可以在该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的运营理念,拓宽教育渠道、结合融媒体、多元形式的教材编写等。
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并进一步升级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环节,丰富辅导课程等。
长期内,我们可以考虑增强该课程的特色化和系统化,串联不同层次的课程,深入挖掘新兴技术的思政价值和社会影响,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术体系和收益系统。
通过持久、创新和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师生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良好教学效果。
浅谈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技术也在稳步提升,并且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今天,制冷技术已在农业、商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且涉及领域还有不断扩大之势。
由此可以看出,制冷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对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制冷技术;发展;应用前言制冷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它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
而且,制冷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制冷技术的重要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在食品方面,人们希望食品的保存时间能变长,这时就需要制冷技术,利用低温将其保持;在调节汽温方面,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们恐惧的就是夏天的高温,这时就要考虑空调降温。
由此可以看出制冷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发展制冷技术也是我们必需的,因为成熟的制冷技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主要的新型制冷技术2.1半导体制冷技术热电制冷是具有热电能量转换特性的材料,在通过直流电时具有制冷功能,由于半导体材料具有最佳的热电能量转换性能特性,所以人们把热电制冷称为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器的尺寸小,可以制成体积不到1cm?的制冷器;重量轻,微型制冷器能够做到只有几十克甚至数克;无机械传动部分,工作中无噪音,无液态、气态工作介质,因而不污染环境,制冷参数不受空间方向以及重力影响,在大的机械过载条件下,能够正常地工作;通过调节工作电流的大小,可方便调节制冷速率;通过切换电流方向,可使制冷器从制冷状态转变为制热工作状态;作用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控制。
2.2激光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是一种刚刚发展起来的制冷技术。
物体的原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实际上就是表示物体温度高低的热运动,即原子运动越激烈,物体温度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
所以,只要降低原子运动速度,就能降低物体温度。
制冷原理最主要的应用是

制冷原理最主要的应用是简介制冷是指将低温的物体传递热量给高温的物体,使得低温物体的温度降低,达到冷却的目的。
制冷原理是制冷技术的基础,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制冷原理的几种主要应用。
1.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最主要的应用之一是家用空调。
空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运作,将室内的热量吸收并排放到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家用空调的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为高压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 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压液体。
- 高压液体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吸收室内的热量。
- 蒸发后的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
2. 制冷设备除了家用空调,制冷原理在各种制冷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商用冷柜和冷冻车等。
制冷设备的制冷原理与家用空调类似,都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
这些设备通过控制制冷剂的循环过程,可以达到不同的制冷效果,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3. 医药和食品行业制冷原理在医药和食品行业具有重要应用。
在制药过程中,一些药品和疫苗需要保持低温才能保持其有效性。
制冷技术可以用于制冷储存药品和疫苗,确保其质量不受损。
同样,食品行业也需要使用制冷技术来保存食品,延长其保质期。
4. 工业制冷制冷原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化工过程中,有些反应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制冷技术可以提供所需的低温环境,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此外,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需要通过制冷技术排放,以维持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正常运行。
5.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制冷原理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航空航天器上的电子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散热,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航空航天器中使用制冷技术来控制电子设备的温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总结制冷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家用空调、制冷设备、医药和食品行业、工业制冷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制冷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各个方面享受到制冷的便利和效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我们提供更高效、环保、可靠的制冷解决方案。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制冷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应用前景。
一、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谈到制冷技术,我们不得不提及“制冰机之父”卡尔·冯·林德。
林德是制冰机的发明者,他于1748年制造了第一台人工制冰机。
此后,制冷技术逐渐发展,并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新高峰。
那时,制冷技术主要用于食品储藏和工业冷却。
1860年,法国发明家高夫莱发明了第一台制冷剂压缩循环制冷机,这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20世纪初,制冷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家庭用制冷系统家庭的制冷需求主要是用于储存和冷藏食品。
普通家庭的制冷系统通常使用压缩式冷凝式制冷技术,它是一种简单的制冷系统,但效率相对较低。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热泵式制冷技术,这是一种更高效的制冷系统。
热泵制冷技术利用空气、水或地下的热源,将热量转移到室内,从而实现制冷。
不仅如此,热泵式制冷技术也被用于制热,使其更具实用性。
2. 商业用制冷系统商业用制冷系统主要用于超市、餐馆、酒店等场所。
这些场所经常需要大量储存和冷藏食品,因此需要更高效的制冷系统。
商业制冷系统通常采用制冷剂循环制冷技术,同时,也会配备温度控制系统,确保食品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
商业制冷系统还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3. 工业用制冷系统工业用制冷系统通常用于冷却大型机器和设备。
工业用制冷系统需要更强的冷却能力,并且需要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工业制冷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制冷需求,例如制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以及广告和电影制作等行业。
三、制冷技术的未来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冷技术也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未来的制冷系统将更具环保性。
现有的制冷剂中,氟利昂已经被证明对大气层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需要寻求更环保的替代品。
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与实践制冷技术与应用是现代制造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在工业生产、食品保鲜、医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制冷技术与应用领域,由于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多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为了推动制冷技术与应用的深入发展,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注重思政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1. 调整课程设置,注重思政导向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要注重思政导向,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制冷技术与应用知识,成为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 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要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3. 打造实践平台,提升学生能力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还要注重打造实践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1.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主要是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和实践,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
1.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制冷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 qo wo qc wo qo Tc ' h 1 c wc wo Tc 'Te '
2018/12/11 10
热泵与制冷系统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制冷机与周围环境在能量上的相 互作用是消耗机械功,从低温热源Heat Source吸 热,然后放热至高温热源Heat Sink,目的是或取冷 量,即从低温热源吸热,就是制冷循环;目的是获 得热量,即从放热于高温热源,就是热泵循环。 2.两者的工作温度区不同,热泵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 热源,而制冷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所以系 统工作的温度区域显然高于制冷系统,COP值相对 于制冷系统要大些。 3.应用的领域不同
38
2018/12/11
39
带有经济器的压缩式制冷循环
带经济器的螺杆式压缩制冷循环
在汽缸的适当位置开进气孔实现二次吸气, 又称为补气,二次吸气的压力大于蒸发压力, 类似于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 制冷循环; 带经济器的离心式压缩制冷循环 在两级以上压缩式制冷循环时采用类似于中 冷器的经济器。
2018/12/11 9
热泵的含义及特点
新国际制冷辞典(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Refrigeration)的定义,热泵(Heat Pump)就是以 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 (GB50115-1992)《暖通空调术语标准》中对热泵 的解释是:能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互换的制冷机。 热泵消耗电能或热能,将环境中蕴含的大量热能或工 业废热,提升为满足用户要求的高温热能,根据热力 学第一定律,热泵的热量关系表达式为:
2018/12/11
13
热泵驱动热源的种类
1.核能和太阳能、水力、风力等自然能亦可驱动热泵; 2.为了有效使用热泵,在中大型建筑物中最好设置蓄 热器或蓄热槽,由于有些热源温度变动大,使供热 量有波动。 3.采用电力驱动的热泵比直接使用锅炉供热所消耗的 能源节约40%,而且对城市的污染和排热量也大 大减轻,但是电力的供应紧张以及有废热可利用的 场合,采用热能驱动也不失为一种供能方式。
2018/12/11
14
2018/12/11
15
热泵型机组
热泵机组的节能,回收、利用低位热能的有
效手段之一。
2018/12/11
16
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
2018/12/11
17
2018/12/11
18
2018/12/11
19
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
2018/12/11
20
2018/12/11
空调用制冷技术
陈汝冬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7 制冷系统
设计制冷系统的前提:
1.用户情况,包括制冷系统的用途、冷负荷、
使用场所、供冷方式、安装要求等。 2.冷却水源、水量、水质和水温等 3.气象条件: 工程项目图纸和有关资料
2018/12/11
2
制冷设备选择
氨系统
氟利昂系统 制冷系统的设计计算:
21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 Source Heat Pump
GB/T19409—2003《水源热泵机组 》的定义: 以水为热(冷)源,制取冷/热风或冷/热水的装置。包括一
个使用侧换热设备、压缩机、热源侧换热设备,具有单制冷 或制冷和制热功能。制热时以水为热源。制冷时以水为排热 源。水源热泵类型: 水源热泵按使用侧换热设备的型式区分类型: 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和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 按冷热源类型分为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地下水式与地下环 路式的热泵系统; 另外还有地表水的闭式和开式热泵系统; 闭式环路土壤热泵系统等。
2018/12/11 27
第一节 双级蒸气压缩制冷
一、双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对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当压缩比大于8~10 时,应采用双级压缩。具体来讲,对于氨制冷 剂,压缩比大于8 ,蒸发温度低于-25℃;对于 氟利昂制冷剂,压缩比大于10 ,蒸发温度低 于-30 ℃左右时应采用双级压缩制冷。 2)双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和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 循环。
2018/12/11
24
第六章 双级和复叠式蒸气压缩制冷
采用自然条件下的空气或水冷凝制冷剂时, 对于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能获得的最低蒸发温度 约为-20℃~-30 ℃。当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时, 单级制冷循环将难以实现,必须采用双级和复叠 式制冷。这是因为在较低蒸发温度下使用单级蒸 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会出现以下问题: 1.节流损失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2.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上升,影响润滑,损坏机件; 3.压缩机运行时的压力比增大,容积效率下降。
1.制冷量
2.冷凝、蒸发温度确定
3.压缩机选型:包括类型、数量、大小以及
各台机组系统间的互换、单双级、冷凝器及 水量、蒸发器及流量、辅助设备等。
2018/12/11 3
机房布置
包括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必须符合《采暖通
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制冷设备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66-84、 《冷库设计规范》 GBJ72-84等
2018/12/11 29
2018/12/11
30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
如图示,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先在中间冷
却器盘管中过冷,然后进入蒸发器。同时,低压 级排出的气体在中间冷却器中与注入的气液混合 物接触,降温到饱和温度。从高压级排出的制冷 剂处于状态4的气体,流经冷凝器后变成状态5的 液体,再分成两路:一路经过节流阀进入中间冷 却器,在吸收了充分的热量后,与低压级排出的 气体一起,进入高压级吸气腔;另一路在中间冷 却器中被过冷后,经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吸热 蒸发后进入低压吸气腔。
MR1
M R1h2 M R h3 M R1h3 MR M R1 h3 (h2 h3 ) MR
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
2018/12/11
35
双级蒸气压缩制冷的中间压力
中间压力p的确定,是双级压缩制冷的特有问
题。在设计双级压缩制冷机,选定适宜的中 间压力,可以获得最佳的运行经济性。 一般情况下应以制冷系数最大作为原则确定 中间压力,这样得出的中间压力称为最佳中 间压力。 寻找一个统一的表达式进行中间压力的计算 比较困难,设计中应选择几个中间压力值进 行试算。
冷却塔种类
开式和闭式 选用和布置原则
以夏季空调室外计算 湿球温度为准,上海冷 却塔的出水温度为32度。
2018/12/11
6
制冷剂管道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补充:要有良好的回油系统。 不能有气阻和液阻;
氟利昂系统管道的设计:
用紫铜或无缝钢管;焊接连接,20mm以下
用丝扣连接;不能使用天然橡胶垫料;
2018/12/11 28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
循环过程:制冷剂顺序通过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
机里被压缩,使两级的压缩比均小于单级压缩, 并在两级压缩之间设置了中间冷却器; 特点: 使用中间冷却器,使来自低压级压缩机的过热蒸汽 完却冷却至饱和状态,故称为完全中间冷却。这 样可以减少过热损失,降低排气温度,同时又利 用中间冷却器使膨胀阀后的液态制冷剂再过冷, 减少节流损失。 图示:
2018/12/11
7
氨系统管道的设计:
制冷设备与管道的保温:保温层外表面无凝
结水,保温层外设保护层;难燃、导热系数 小的材料。
2018/12/11
8
8 冷热水机组
目前常用的有压缩-冷凝机组和冷、热水机组。 最常用的活塞式冷水机组:
有一台或多台压缩机组装 模块式冷水机组—微机处理控制系统 螺杆式冷水机组与活塞式类似,优点运行平稳,能 量无极调节等 离心式冷水机组—多用在大型制冷系统中,在制冷 量大于1163kW时的COP比螺杆机大1.2倍,但噪声 大,无法进行转速调节。
2018/12/11 11
热泵的性能系数
制热系数:
Qk N
除第二类热泵外热力系数均大于1。 制热季节性系数HSPE(Heat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HSPE=供热季节热泵总的制热量/供热季节热泵总的输入能 量,具体的测定及计算可参阅美国空调制冷学会标准 ARI210/240-89(ARI Standard For Unitary Air Conditionning & Air Source Heat Pump Equipment),由于测定和计算比较 复杂,我国尚未作为法定指标被应用,根据经验,HSPE取 1.7较为经济。
2018/12/11
31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
3 MR
求解经过中冷器前的膨胀
MR2
6
阀的制冷剂流量MR2,可 根据热平衡式:
2 MR1
5 MR MR1
M R1 (h2 h3 ) M R1 (h5 h7 ) M R2(h3 h6 )
所以
7 MR1
8
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
2018/12/11
33
2018/12/11
34
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
MR MR2 MR1
循环中吸气状态点4是
由状态2和状态3这两种 状态混合而得,根据热 平衡
M R1h2 M R 2h3 M R h4
MR2
所以
MR MR1
M R1h2 M R 2 h3 h4 MR
1 m
2018/12/11
26
例题
(
1 C m 1 0.048 1.04 ) ( ) 24.7 C 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