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鉴赏期末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鉴赏期末论文
学院:国际法学院班级:金融法1141 学号1120377101 姓名:夏雪凌序号:98浅析哭嫁及哭嫁歌——以仡佬族和土家族为例摘要: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但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哭嫁就形成了不同的形式,从而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也让他们的音乐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
哭嫁歌以哭诉的形式为主,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感情,还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土家族仡佬族哭嫁歌风俗习惯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它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但是,今天婚姻自由了,但还是存在着哭嫁,不过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是一种传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
而出嫁的女子哭嫁时,需要唱“哭嫁歌”。
“哭嫁歌”是一种习俗民歌。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
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
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
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
”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
[1]“哭嫁歌”在许多地区、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但是在今天存在哭嫁这一习俗和“哭嫁歌”这一习俗民歌的民族并不是很多,不过就我所知土家族和仡佬族中还流传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和有趣的歌曲。
一、仡佬族的哭嫁和哭嫁歌(一)哭嫁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结课论文第一部分:我眼中的蒙古族长调我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并不是蒙古族,但是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成长经历,环境影响使我的性格更加豪爽,非常热爱这里的文化。
因为平时很喜欢听一些歌,所以这学期选择了音乐鉴赏这门课程。
在这门课程里,我不仅了解了世界各国各区域的音乐风格,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蒙古族长调这种音乐形式的精神内涵!草原儿女在辽阔的土地上自强不息,他们创造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也留下了长调这样的代表着纯净草原气息的声音。
蒙古长调是蒙古传统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歌种,蒙古语称“乌尔汀哆”,意思为悠长的歌声、悠扬的旋律、宫廷歌曲等。
她的产生和发展与浩瀚无垠的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勤劳、智慧、勇敢的蒙古人紧密相联。
蒙古长调具有曲调悠扬、音域宽广、律动独特、唱法奇妙、题材严肃等多个鲜明特征,其中悠扬舒展的旋律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蒙古长调民歌,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诉说着关于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宗教与艺术的感悟,以具有鲜明色彩的游牧文化、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将蒙古人的智能与心灵深处的感受表达地淋漓尽致。
长调的内容多为赞颂性的,如赞美自然、家乡,赞颂英雄、父母宾朋、骏马等。
蒙古族长调在1997年获得了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认为长调这种悠扬辽阔、质朴、未经修饰的天然嗓音,是演唱蒙古长调最美的乐器的音,就是天韵之音,它可以如此自然、率性、赤诚、真挚、炽热、温凉。
这样的音乐是绿色的,这样的情感能环抱人心,让人倍感亲切,耳根酥软,以至倾心。
这世间真切珍重的东西是源自于天地水土血肉骨质的人性,而蒙古族长调祛除俗世尘埃人心烦恼,其中对人类普世价值的颂扬与咏唱,便让人宛如觉得人间真有天使在。
蒙古族长调充分表达了心胸开朗、注重感情深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这样的精神气质。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融入了草原儿女的民族特性的心灵天籁!然而现在一些不了解长调本质的人将长调改编,使得改编体商业化庸俗化。
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专业:植物保护13级1班姓名:汪涛学号:2013512122摘要:新疆民族音乐多是以人们在生产劳动以及社会生活中创作出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这些作品一代代流传下来,许多经典曲目也广为流传。
关键词:民族文化精神经典流传正文: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民族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民族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从而真正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我觉得一个人可以活的平庸但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修养,因为我们是人。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使他是平庸的,但在其平庸中也会透出一种不凡。
修养是一种境界,是用一种有灵韵的东西填补一个人心灵的空白,是为了成就灵魂的高尚,谁也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但事与愿违,放眼望去,那一双双空洞的眼神会我告诉我们一切。
修身养性,并不是说要靠修身养性来修饰自己,修身养性可以提升自我,但更多的我们是要靠修身养性来慰藉自己。
我喜欢音乐也希冀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是我选这门课程的初衷;我也可以确切的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确有收获,起码提高了自己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相对于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
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范本模板】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音乐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接触郑彬老师的民族器乐欣赏课之前,我对音乐的认识仅仅限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了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
在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我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
那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
下面是我对接触到的民族器乐和作品的感想和认识。
在本课程中,我见识到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欣赏了许多经典的中国民族音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
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艺术之美.所有乐器中,我对古筝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古筝和琵琶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民乐优美形象的乐器,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以前我对这些乐器只是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直接接触到古典民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渐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古筝是弦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筝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
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
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
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在课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听了《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演奏。
《世界音乐》期末论文
世界音乐班级姓名学号学院谈感想上个学期选修了音乐鉴赏课,收获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了解了专业音乐和民族音乐。
这学期很幸运的是又选修了世界音乐,在这个课堂上让我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音乐,感受了音乐的力量。
原来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还是可以表达其他情感的,而我忽视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这也纠正了我在以往对音乐的狭隘认知。
世界各地由于有不同的人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汇聚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大餐。
世界音乐带领我们领略了亚洲音乐线性横行;感受欧洲音乐纵向和声;欣赏美洲音乐融合特色;体悟非洲音乐打击节奏乐;发现大洋洲自然音乐美。
世界音乐带领我们乘坐音乐之舟环游世界,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风格,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说道亚洲音乐除了中国音乐,还有日本音乐、印度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音乐,当属古代音乐和民族音乐最让人欣慰了。
至于现代音乐很多都是跟在西方音乐后面,成为缺少原创的快餐音乐。
在一片学习西方钢琴的喧嚣中,也就只有最具中国特色的弦乐器——古筝和二胡,能带给我们属于自己音乐的喜与悲了。
受中国古代音乐影响很大的日本音乐融合了民族特征,发展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清远、宁和的音乐风格。
源于中国萧的日本的吹奏乐器尺八就是日本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亚洲音乐中很重要的一种音乐就是印度音乐了,特别是佛教音乐也给中国音乐带来很大的影响。
印度南北方形成的以北印度为中心的印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的风格;南方则形成了以南印度为中心的卡纳提克音乐。
因此印度音乐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使得印度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中国音乐舞台大多充斥着具有欧洲音乐风格的音乐元素,那么就来感受原滋原味的欧洲音乐。
欧洲音乐追求的富于动力的立体音乐美,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引领了当代世界音乐。
特别是,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摇滚音乐,蓝调音乐,以及重金属音乐。
同时,欧洲的一些音乐大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音乐财富,给人一种欧洲音乐很有底蕴的感觉,那些音乐大家仿佛是不可被超越的。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深远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具有强大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在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不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
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审美体验,被其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吸引,从而不断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例如:歌曲《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于1938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采用带再现变化的复三部曲式,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全曲采用激昂的旋律,表达出无数革命人向往并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与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延安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的精神,从而坚定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培养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民族音乐的学习对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乐曲表现了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弹尽粮绝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涵盖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顽强民族精神。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日益推进,文化的相互交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趋势,而其中的音乐文化更是越来越呈现出无国界的巨大优势。
从西方的流行乐,到非洲的打击乐,再到中国的民族乐无不已经渗入到世界的每一篇土地。
不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融发展。
但是我们还是要清楚的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呈现出来的渐趋同化,日渐衰退的现状。
所以努力加强发展我国的多样化的民族音乐,应该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并且不可逃避的任务。
关键词: 世界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世界音乐(World music)有时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 pop)。
广义的世界音乐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流行音乐占据了整个世界。
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充斥全球的每个角落,对各国流行乐坛带来巨大的冲击。
其实,所有的这些"美国"形式,实际上都是非洲血统的基因转移,是贩奴时代流传到北美的节拍。
当这些节奏稍略加工以后以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的故乡时,又影响了曾经孕育他们的文化并诞生了令人兴奋的混血品种--世界音乐。
80年代世界音乐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却是一种循环关系:非洲的黑人文化作为流行音乐的源泉使其迅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这种美国形式的流行音乐回到非洲时又促使了世界音乐的诞生。
80年代,当世界音乐的影响逐渐扩大,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的音乐家便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充分体现了更加前卫的当代意识,从而又返回来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世界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甚至传统音乐相结晶的混合体。
人类的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
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展,交通的发达,信息的迅速传播,生活在全球各地的人们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已成为人们当前迫切的需要。
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
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古琴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而君子四艺之首的琴,则取自古琴。
依我个人而言,古琴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真正最璀璨的明珠。
说起琴,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西方的钢琴了,毕竟关于钢琴的考级辅导之类的实在太多了。
而古琴,虽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就受众而言,并没有钢琴广泛。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
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
古琴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琴为后世通用的形制。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
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要提高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首先要了解民族音乐的赏析特点,并深刻理解民族音乐传情达意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1浅谈民族音乐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民族音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看自己明显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英语中,民族音乐被称为“ethnic music”。
原意是“少数民族音乐”。
然而,随着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这一观点也在逐渐演变。
从当代民族音乐学者的立场上看,各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对此不能强加上高低优劣的区别。
它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价值,而不能以所谓“欧洲音乐最为优秀”的错误观点来否定和轻视东方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
因此,当今对“民族音乐”大致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
民族音乐在它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二、民族音乐的形成音乐不仅是艺术门类的一脉,而且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自身的因起渊源。
古往今来,诸多音乐家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不同的研究与论说,从而归纳出六种不同的见解。
即“模仿起源说”、“源于巫术说”、“信号扬抑说”、“游戏起源说”、“表现说”及“异性求爱说”。
这几种见解似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宗教和情感。
但我个人认为,达尔文所倡导的“异性求爱说”是最具说服力的。
在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曲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
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
全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
民族音乐论文写作参考(独家整理6篇)
民族音乐论文写作参考(独家整理6篇)论文范文一题目:浅议传承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方向不能迷失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业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
就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两个以上不同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如何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希望你在阅读了以下民族音乐论文后能有所启发。
摘要:我国民族音乐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特有的风韵并不断增光添彩,对我们一代代后人来说,要传承和发展这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任重道远的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增强自信、保持特色、学人所长、润己之身,让我们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不断增强影响力,用我们的民族音乐滋养世世代代国人的情怀,丰富世世代代国人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族音乐;增强自信;保持特色;学人所长润己之身中华民族的"国音";"民乐";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的过程中发展的,同样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乃至生生不息的后人们在传承的过程中发展。
我们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后人在任重道远的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让民族音乐增强自信、保持特色、学人所长、润己之身,在世界乐坛上不断增强影响力,滋养世世代代国人的情怀,丰富世世代代国人的文化生活。
一、增强自信、保持特色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基调。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包含了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口号式的自信,是需要在了解民族音乐历史、学习和体味民族音乐的精华并保持特色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基础上的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
(1)了解民族音乐历史。
我国音乐是世界乐史的源头音乐之一。
在远古的7000年前就发明了用禽骨和陶土制成的骨笛和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到黄帝时代音律理论出现,别具一格的五音或称五声,就是在距今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产生的,并被命名为"宫、商、角、徵、羽";,并由此衍生出了"民族七声调式";,像,清乐"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雅乐"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燕乐"宫、商、角、清角、徵、羽、闰";,这样的独具风格的音乐体系,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悠扬、绵长、低婉、深沉的曲风,给人以空旷、灵动、清新、秀美的自然美感。
世界民族音乐小论文
最后的木琴师,影片带着浓郁的东南亚调子,色彩和用光尽管并不华丽惊艳,但都非常考究,洋溢着异国独有的风情. 除了带来视觉满足和完美的音乐盛宴,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便是主人公Sorn一生中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
一个小男孩追逐着一只蝴蝶走入哥哥的房间,一束独特的电影光把木琴照得很美,故事开始……主人公Sorn出身于音乐世家,其与生俱来的音乐才能令人折服,在其哥哥因为音乐天赋而遭人妒忌暗害后,他经历了音乐生涯中的第一次考验——父亲禁止小儿子再碰木琴,但音乐的种子已在年幼的他心中生根发芽,他没有放弃,苦苦坚持,最终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于是他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Sorn勤奋好学,意志坚忍,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与不懈探索追求,很快他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就在他如日中天时候遇到了自己青年时期最大的对手——K!他不再是胜者,他所有的骄傲在那一刻崩溃,被打击得手脚无措。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我否定后,在挚友敲打与内心深处的不断反思后,他开始真正领略木琴的魔力与音乐世界的真谛,当他冲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后,他开始迈上音乐世界的新台阶。
经过不断的磨砺,Sorn愈加成熟,也更显王者风范,最终战胜了K,但Sorn也被其音乐造诣所折服,对他表示尊敬。
在影片的最后,Sorn把生命浓缩成一曲柔软人心的绵韧坚持,就连军官也被这传统的美妙音乐所打动,放弃了对禁令的执行。
琴声亦伴随Sorn走向生命的尽头,病床上仍做敲击状的两根手指,让我们看到音乐已经进入了这位木琴师的灵魂.画面闪回,幼时第一次遇见的木琴与蝴蝶,一段缘的初与终,人生得到了如此的贯穿统一,如同神的旨意.所有的一切矛盾最后还是以一首优扬的木琴结束,他的生命也随之而去!Sorn一生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源自于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于音乐殿堂的向往。
平凡如我,也许并没有天赋异禀,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相信我们同样可以徜徉于音乐的海洋。
我们看到,在这场文化的战役里,为大众所喜爱的音乐最终取得了胜利.Sorn绝不会是最后的木琴师,传统定将得以长久延续.在享有盛誉的木琴师Sorn看到儿子买回钢琴的时候,他并没有像一个老顽固那样发怒,也没有排斥这些所谓的新文明,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这一乐器,在他眼里,乐器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一种乐器,只要能奏出人心底真切的感情,就都是好的.他兴奋地与儿子合奏,让两种文明交融,并各自从对方那里获得了新生.Sorn的一生不仅在为木琴的演奏事业而上下求索、殚精竭虑,在他晚年时期,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冲突的时候,他仍旧能够倾个人之力为两者的融合交汇而努力,随后,他顺利地被一个贵族纳为宫庭乐师,这里电影没有一个平台的问题,如果没有贵族的衬托,就不能体现与昆英斗琴的重要性。
名族音乐赏析论文
名族音乐赏析论文民族音乐特点与风格分析-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摘要】民族音乐是在特定地域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对民族生产生活的艺术化写照。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南族音乐是管窥毛南族人风俗民情的主要窗口,它折射出历代毛南族人的精神情感和价值追求。
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毛南族音乐所显露出的鲜明特点和风格,洋溢着别致的美学内涵。
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毛南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是在剖析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毛南族;民歌音乐;特点;风格虽然毛南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但是却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音乐不仅是毛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毛南族文化的艺术底蕴。
毛南族音乐主要包括毛南族的民歌、乐器和舞蹈,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代表着毛南族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信仰。
以民歌为主要内容的毛南族音乐旋律性和实用性较强,这也造就了其直接抒情、朴实浪漫的音乐风格。
对毛南族音乐风格和特点的辨析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毛南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帮助毛南族音乐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下实现良性传承和发展。
一、毛南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一样,毛南族族人也酷爱歌舞,音乐已经融入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歌传情、以歌达意已经成为毛南族的一个传统习惯。
几乎每个村寨、峒场都有若干个非常出名的歌手或歌师,这些歌手、歌师会得到他人的尊敬,用“劳者歌其事、恋者歌其情”来形容音乐在毛南族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毫不夸张。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小到聚会、大到过节,毛南族人都要唱歌,用音乐来表达其情感,而且,毛南族人在歌唱时,词曲大都随编随唱,自由灵活。
除了随编随唱的民歌之外,毛南族的音乐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具有固定体裁的音乐体系。
早在远古时期,毛南族人便采用古歌谣和古咒语的形式来演唱民间歌谣。
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当时的毛南族古歌谣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耕种、狩猎等生产生活状况,但更多是反映、祭祀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内容,这种古歌谣或古咒语都是口头流传,大多已经失传。
民族器乐赏析论文
论文题目: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论点:中华民族巍巍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旷古烁今,文学之美,艺术之美,皆传于世;诗文,古画,音乐,智慧等传统文化门类各书异彩,民乐以她的气质,所蕴含的历史特色当之无愧的谱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艺术,特色,联系与发展民族音乐——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洋洋洒洒,幽默风趣,意蕴深厚,寓教于乐,古典之美,中华传统艺术之美,一学期的民族器乐赏析,让我感受到的,明白了的,民族音乐的魅力。
民族音乐以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还是盛唐,都弥散着民族音乐的气息,共同构筑和诠释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一.以历史发展看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融合。
源远流长,远古时代,打猎的呼喊声成为了最早的音乐;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华夏文明发展到了奴隶社会,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音”在商代甲古文中和言语的“言”是一个字,言在甲古文中是单管乐器的象形字,下边是口,上边是一支竖立的古代箫管,用嘴吹箫管而发音,这就是言的本意,这正反映出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音乐(歌唱)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埙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声音通透空灵,还记得课上敖老师关于勋的故事,让人在欢笑中明白了埙的特色。
音乐就这样伴着王朝的起落,始终以她的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记录历史的艺术之美传承和发展着,在春秋、战国和秦汉,钟鼓音乐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
课上讲到的编钟和编磬流传至今,它的大型演奏仍然让我们有古朴和庄重的感觉,可以找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而且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需要体会古代的情境,否则无法感受钟鼓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每个人在听到钟鼓乐的时候都会想到在朝堂之上君臣、竹简的环境,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在这里相辅相成,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色彩与深厚的文化。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艺术论文
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艺术论文世界各国民歌的特点及作品赏析一、日本民歌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帄洋西部的一个岛国。
它与我国隔海相望。
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
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
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奠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日本民歌按体裁可分为10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
`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非凡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
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两种。
如无半音调式有:Sg5M=Z律调式: 5 6 1 2 3 5 民谣调式: 6 1 2 3 5有半音调式的有: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琉球调式: 1 3 4 5 7 1 作品赏析《拉网小调》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
日本四周环海,国土又呈四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发达。
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捉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
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
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
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
二、印度尼西亚民歌在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之间,太帄洋与印度洋浩瀚辽阔的洋面上,有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那就是漂亮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国家,共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经济、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长期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由于种种原因,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第一篇:世界民族音乐论文浅谈世界民族音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很少人能静下心来喝一杯茶听一首音乐,更不要提世界民族音乐了。
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跟着老师欣赏一下世界上很多民族的音乐,聆听一下老师的演唱,真的是一个很难的机会。
在选课时见到“世界民族音乐”这一课,当时并没有想过这究竟是讲什么的,也没有想民族音乐究竟是属于音乐的的哪一范畴,只是纯粹地以为是欣赏世界各地的音乐。
虽然上了这么多节《世界民族音乐》,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走马观灯,像一个好奇的孩子看看新鲜,所以我也无法系统地对其作出一个总结,也觉得没有必要,前人已经有过十分丰富,系统,深刻的总结,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就说一下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能够触动我内心那根疲软不堪的弦的东西,算是一种分享吧!说到世界民族音乐就不得不谈到世界民族的乐器。
不同的民族,各式各样的乐器,在这堂课上,我算是长眼界了。
有爱尔兰的风笛和竖笛,有蒙古的马头琴,有我国的古筝,琵琶.......真是数不胜数。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非洲手鼓,它不仅是个非常好听的乐器,而且是个非常有激情的鼓.当你熟练打出一小段一小段时,你会发现你的鼓在深情的说话.当你和朋友们共同演奏同一个速度节奏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融入了其中,在和你的朋友们没有语言的沟通交流.这些感觉真的都是妙不可言。
世界民族音乐,重要的是“民族”二字。
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一片土地上的一个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之间或许会有相似的文化,但是无论它们多么相似,总有那么几点是只有本民族才具有的,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和精神。
通过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不仅仅欣赏了不同民族特有的音乐,同时也从它们传承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继承传统,发扬民族音乐,使其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仍具有不老的魅力,对世界民族音乐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世界民族音乐论文
对音乐的感受在百度百科上,对于“音乐”一词有这样的解释: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没错,在最早出现音乐的远古时代,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工具。
远古的祖先用简陋的道具,敲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而对于我们来说,在我们还在娘胎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已经接触到音乐了:母亲有节奏的心跳声、母亲体内的血液流淌的哗哗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音乐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童年的歌谣、故乡的山歌、还有收音机或者电视上传来的偶像的歌声。
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就是他们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很喜欢音乐。
我的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我对音乐的喜爱。
她说起我小时候的往事的时候,总会说到她有时候因为工作没空跟我玩的时候,就会开着收音机让我一个人在那里听音乐,而淘气的我听到音乐后总会“安分”下来,认真的听起音乐。
的确,音乐不是枯燥烦闷的说教,而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们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它往往可以很轻易的带动一个人的情绪,可以让人感受到很轻松很舒服,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很紧张或者很焦虑。
它是有形的,因为它要通过载体保存下来,通过介质去传播。
但它有是无形的,即使只让你听了一次,它也可以随时的回响在你的耳边,荡漾在你的心田。
音乐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
基本上对于每个朝代,都有这个年代的音乐特色和特点。
而即使在同一个朝代,不同的民族之间,也有对音乐的不同追求。
也许因为我的汉族人的缘故,对于少数民族的一些唱法说实话不是很喜欢。
只有某些单声独唱的,歌唱得特别清,然后音调特别高的例外。
但是挺喜欢他们的群歌群舞,他们很多时候都是一群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
这种气氛和这种唱歌的形式我是比较喜欢的。
在我看来,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穷贵贱,不分高低尊卑。
只要你有对生命的体会,有对生活的看法,你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亚洲各国民族音乐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很多来自民间,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经过音乐者制作后得已保存,还有些亚洲各国民族音乐依然活跃于民间。
而有些民族音乐由于缺少保护,已经消失。
第1篇:浅谈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亚洲各国民族音乐就是融合每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具有一个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音乐,根据民族音乐家与历史学家的有关意见,同时加以考虑民族音乐文化具体的特征,世界上现存的民族音乐按照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欧、西欧、黑人非洲、北美、拉丁美洲与大洋洲等几个民族音乐文化区域。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的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各区域的民族音乐都会受到每个区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产生民族音乐时的特定的民族物质文化,他们之间并没有落后与先进的区别,只是当时所处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不同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
只有从民族文化特征方面去深入的了解民族音乐,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去欣赏亚洲各国民族音乐。
一、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文化特征非洲面积比较大,同时包含的部族也比较多,每个部族的语言与信仰又各不相同,最关键的就是每个部族的习俗有不同,这就造成了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但是此地区的民族音乐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节奏感特别强,同时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黑人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但是整个黑人非洲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并不受黑人非洲民族音乐的多样性的影响,黑人非洲民族音乐风格上的共性在音乐的乐器与旋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黑人非洲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宗教与社会的政治功能,并且常常在各个方面上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黑人非洲音乐在狩猎、在各种仪式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黑人非洲民族音乐活动是适应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所产生的,更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国际法学院班级:金融法1141 学号1120377101 姓名:夏雪凌序号:98
浅析哭嫁及哭嫁歌
——以仡佬族和土家族为例
摘要: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但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哭嫁就形成了不同的形式,从而民族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也让他们的音乐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
哭嫁歌以哭诉的形式为主,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感情,还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土家族仡佬族哭嫁歌风俗习惯
哭嫁,是指出嫁的姑娘在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
它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但是,今天婚姻自由了,但还是存在着哭嫁,不过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是一种传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
而出嫁的女子哭嫁时,需要唱“哭嫁歌”。
“哭嫁歌”是一种习俗民歌。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
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
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
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
”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
[1]
“哭嫁歌”在许多地区、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但是在今天存在哭嫁这一习俗和“哭嫁歌”这一习俗民歌的民族并不是很多,不过就我所知土家族和仡佬族中还流传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和有趣的歌曲。
一、仡佬族的哭嫁和哭嫁歌
(一)哭嫁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佬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宗教信仰、节庆、婚丧、风俗习惯等,全靠口头传承。
它的果珠(即祭师)和民间歌手、乐手均能歌善舞,他们是仡佬族音乐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
仡佬族自己有着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其中婚姻是最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俗之一。
在仡佬族的婚礼礼仪中就存在着哭嫁这一特殊的形式。
他们的哭嫁十分风趣。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
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
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
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
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
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
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
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
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
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
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
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
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
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
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
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
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2]
(二)哭嫁歌
仡佬族的哭嫁歌并不是十分的多,只是在堂屋里唱酒歌的夜晚,闺房内的新娘在一帮小姐妹的陪同下唱《哭嫁歌》,内容大多是表达对家乡父老、姊妹的依恋之情,其他就没有什么“哭嫁”的歌曲了。
仡佬族的《哭嫁歌》有用仡佬语唱的,也有用汉语唱的,一般用大嗓门,个别的曲调是大小嗓结合,很有特色,但歌曲中的哭腔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只是曲调稍稍的忧怨加上大嗓门的唱法,显得有些“撕心裂肺”。
二、土家族的哭嫁和哭嫁歌
(一)哭嫁
土家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而它的音乐文化也正和它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土家族的人民不仅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开发了生存的土地,也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能歌善舞才能创造了绚丽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中,哭嫁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婚嫁风俗,是土家姑娘在出嫁前以“哭哭唱唱”方式来迎接这一生庆典的仪式过程。
土家族的哭嫁常常是在哭嫁前一个月就开始了,一次典型完整的哭嫁,其结构大体如下:
(二)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与该地区民众关于哭嫁的民俗心理有关。
土家族人认为新娘不哭、哭得不好是不吉利的。
因此,在过去,土家姑娘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会不会哭唱,被人们当做权衡姑娘聪明或呆笨的标准之一。
如果在哭嫁时哭得不悲、不感人,还会被人耻笑。
哭嫁成了衡量女子伦理道德和才能的标准。
在土家族的婚礼上,哭嫁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之中,姑娘在婚前三天、七天、半月、二十天,有的甚至提前一两个月时间,就开始哭嫁,越近婚期哭声越悲,临出嫁前往往通宵达旦地哭嫁。
每到天擦黑,亲邻少女妇妪群集到出嫁姑娘家里,聚首痛哭,深夜始散。
在新郎来娶亲的当天夜里,必是新娘哭嫁的高潮,往往通宵达旦,特别是娶亲的人快到姑娘家时,假若姑娘哭得不动人,脸上无泪,这时会把母亲急坏了,她就用自己的哭唱(领唱)来催促女儿尽情地哭,甚至暗暗地揪痛女儿,使之嚎啕大哭。
并且,这一晚的哭嫁完全是按出嫁礼仪进行的。
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志中对此有许多相关的记载。
[3]
土家族的“哭嫁歌”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音乐特征。
从形式上看,它可以说是一部声乐套曲,在演唱中有序曲、高潮、尾声等等章节。
而哭嫁歌的风格中必含有哭、歌和语三种元素。
歌者逢歌必哭,而哭到悲处,歌与语言混为一体,用带着语言声调的歌声“哭唱”诉说切身的苦恼,这显出“哭嫁歌”独特的音乐特征。
土家族的哭嫁歌在艺术上很有特色。
虽然深沉哀婉忧怨是其基本格调,但是,透过这模拟哭泣的旋律常常又能感受到土家姑娘对未来的某种期盼和憧憬。
土家族的艺术有追求异相美的特质,结婚本事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土家人却以哭当歌,但是当人们从那哭哭唱唱的词语中发现土家女孩没有因为春情发动而遗忘父母的恩情,以及土家族忧怨曲折的社会发展历程和土家姑娘丰富的内心世界时,本是让人烦躁、苦恼的哭腔旋律也唐人不由的深陷其中,跟随者哭唱的人一同悲伤,一同感恩,一同不舍,一同留恋,一同对未来未知的一切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而且,土家族哭嫁歌是民族文学的一部分,它是土家族女性集体长期创作的思想结晶,同时又是土家族的一部抒情长诗。
既揭示了土家族女性的复杂心理又反映了土家族原始婚俗和社会的变迁。
土家族哭嫁歌的歌词常常生动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如一首《哭夫》,一开头便这样唱道: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
三、总结
哭嫁,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代表了他们的一种文化,使他们历史的见证,不可或缺。
并且,这种有趣的风俗也是一种珍宝,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让很多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很想亲自去了解它。
哭嫁歌,作为哭嫁时的歌曲,朴实自然,情真意长,表达了出嫁姑娘的许多丰富的情感,比如对父母、兄嫂、姊妹的依依不舍;对未来人生的期许与盼望;以及对未来的不安和担忧,等等。
这些情绪,都通过歌唱、歌曲表现出来,唱的人既能缓解自己的情绪,也让听得人沉浸在歌者诉说的情境中,陪她一起悲伤,一起流泪,一起依依不舍,一起憧憬未来……
哭嫁歌,歌乐一体,旋律独特,十分具有民族的娱乐和音乐价值。
而且它那以哭伴歌,悲喜相交的表达形式,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它作为一种习俗上的歌唱,十分注重修辞,语言天然本色,口语入诗,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优美的格调。
参考资料:[1][3]来自《互动百科》(/wiki/《哭嫁歌》)
[2]来自《百度百科》(/view/4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