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部分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共质体——指无数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结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活细胞把某些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成为不彻底的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链——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生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最终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又称呼吸电子传递链。
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如1h)内,放出二氧化碳的mol数与吸收氧气的mol数的比率叫做呼吸商(简称R.Q.)或呼吸系数。
细胞器——指细胞内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壁——指植物细胞在原生质生命活动中形成的多种壁物质加在质膜外方所构成的结构,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生物膜——也叫细胞膜,指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其主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质。
呼吸作用——活细胞中有机物通过某些代谢途径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细胞把某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不彻底的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常所提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是含铁的酶,由于它可以从正常呼吸链的CoQ或cytb处分出来,越过部位Ⅲ,将电子传递给氧,从而对氰化物不敏感,故称这种呼吸现象为抗氰呼吸。
呼吸跃变现象——也称呼吸骤变现象,是指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
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现象。
代谢“源”——指制造和输出同化物的组织或器官,一般指成年的叶子,它制造出光合产物并输送到其他器官,它有一种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的“推力”。
质外体——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的空腔,贯穿各个细胞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常所提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呼吸强度(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小时)单位植物组织(干重、鲜重)或单位细胞或毫克氮所放出CO2量或吸收O2的量或有机物干重的损失量或能量的释放量。
比质量转移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切面积运输的干物质量:
比质量转移率(SMTR)= 运输的物质干重/韧皮部的横断面积×时间
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或器官,如嫩叶、幼根、果实、正在生长的块根和块茎等,它有一种把光合产物向内拉的“拉力”。
消失点——又名熄灭点,在氧分压较低的情况下,无氧呼吸随着氧分压的增加而减弱,一般把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分压(10%左右)称为消失点。
伸展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与藻类中的、由约3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类主要富含羟脯氨酸残基的糖蛋白,在高等植物初生细胞壁中含量可多达15%。
水势——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即水溶液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的气孔),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边缘效应——水蒸气经气孔的扩散速率并不与气孔面积成正比,而与气孔(或面积)的边缘长度(总周长)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在植物地上部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的一种主动运输过程。
乙烯的三重效应——乙烯的三重效应是中生植物对乙烯的特殊反应,即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的横向生长(加粗),地上部失去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力量,称为根压。
蒸腾拉力——由蒸腾作用产生的从空气→叶片→茎→根→土壤依次升高的一系列水势梯度所推动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上端原动力称为蒸腾拉力。
束缚水——由于植物细胞的原生质胶体微粒紧密吸附而不易流动的水分称为束缚水。
自由水——远离植物细胞原生质胶体微粒而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自由水。
吸胀作用——指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离子的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
离子的被动吸收——植物细胞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
道南平衡——是由科学家Donnan发现的。
当细胞内存在不可扩散的阴离子以及细胞内外体积相等时,细胞内可扩散负离子与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的乘积时的平衡,称为道南平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积累的干物质与蒸腾失水量的比值,用克(干物质)/公斤(水)表示,也可以说是植物每消耗1公斤水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
蒸腾系数(需水量)——指植物制造1 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克数。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1μmol/L以下)有机物。
植物生长物质——指所有自然合成的或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他的内源调节物质(如:多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类似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生长促进剂——人工合成的一类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生长抑制剂——指能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丧失顶端优势,使植株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外施赤霉素不能逆转这种抑制效应。
生长抑制剂也抑制种子和芽的萌发。
植物生长相关性——高等植物是多器官的有机体,各个器官和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相关性。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分枝,通常主茎的顶端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缓慢或潜伏不长,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生长——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细胞、器官或植株数目、大小与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即发育过程中量的变化称为生长。
分化——构成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和分化产生的,来自同一个合子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上、功能上、化学结构上特异的细胞称为分化。
抗逆性——植物对不良的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抗逆性。
冻害——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
寒害——在0℃以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
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寒害。
逆境生理——研究植物在不良环境下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忍耐或抗性称为逆境生理。
抗旱锻炼——在种子萌动期、幼苗期有目的地适量减少水分供应,以提高其抗旱能力,称为抗旱锻炼。
大气干旱——指空气过度干燥,大气相对湿度低于20%,植物因过度蒸腾而破坏体内水分平衡,叫做大气干旱。
光饱和点——植物在很低的光照强度下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这时的光合强度很低,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强度也增强,达到一定光强时,光合强度达到最大值。
以后,即使继续增加光强,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的光照强度,叫做光饱和点。
间质——叶绿体内悬浮类囊体的无定型的胶体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叶绿体DNA、酶类、无机离子等。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量或放出O2的量或干物质的积累量,用m g(CO2)h-1dm-2或mg(O2)h-1dm-2或mgh-1dm-2。
天线色素——没有光化学特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象漏斗一样把光能聚集起来,传给作用中心色素,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和全部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不能诱发放出电子,只起吸收和传递光量子的作用,故称聚光色素或天线色素。
反应中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属于此类,它具有光化学活性,既是光能的“捕捉器”,又是光能的“转换器”,因之亦称为“陷阱”(trap)。
基粒——由于植物叶绿体类囊体呈包囊状的扁平状小体,因此又叫做片层,片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地方片层垛叠在一起,从外形看好象一个颗粒,因此称为基粒。
类囊体——高等植物的叶绿体都具有由许多片层组成的片层系统,每个片层是呈自身闭合的单层膜组成体,呈压扁了的包囊状,称为类囊体。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等在1957年前后观察到,在远红光(685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多,这样两种光波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叫做双光增益效应,或称爱默生效应。
光系统——是类囊体膜上的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复合体,包括PSⅠ和PSⅡ。
光合同化力——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光合碳素同化需要的NADPH和ATP。
希尔反应——水的光解是希尔(Hill)于1937年发现的,他将离体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接受体的水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这种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分解,并放出氧的反应,便简称为希尔反应。
环式光合电子传递——PSⅠ产生的电子经过一些传递体传递后,只引起ATP的形成而不放O2,不伴随其它反应,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经过一系列传递后降低了能位,最后经过质体蓝素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也就是电子的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故称为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光能引起PSⅡ所产生的电子(即水光解释放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把电子传递到PSⅠ去,由光能进一步提高了能位,而在光合链上最终使H+还原NADP+为NADPH,同时引起了ATP的形成,此外,还导致水分解放出O 2。
在这一过程中,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路,故称为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伴随着光合电子传递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 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C3途径——光合作用中只用卡尔文循环同化CO2的途径称为C3途径,这种途径中碳素同化的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C4途径——光合作用时先在叶肉细胞内固定CO2形成C4-二羧酸,然后C4-二羧酸从叶肉细胞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在那里脱羧释放出CO2同时形成C3化合物,所释放的CO2即进入C3途径,而形成的C3化合物则从维管束鞘细胞转回到叶肉细胞,在叶肉细胞内又再转变为CO2受体PEP,形成一个循环,这样的反应途径称为C4途径。
CAM途径——即为景天酸代谢途径。
景天科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O2,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
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细胞溶质,在NADP苹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脱羧,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
这种最初CO2固定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的反应分别在夜间及昼间进行,苹果酸合成日变化的代谢途径。
光呼吸——植物中含有1,5-二磷酸羧化酶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放出CO2和吸收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
CO2补偿点———在CO2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减慢,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放出的CO2量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外界的CO2浓度就叫做CO2补偿点。
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减少而降低,到某一光强时,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量和呼吸过程中放出CO2量达到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
花熟状态——植物能感受外界刺激而诱导开花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幼年期——幼年期是植物早期营养生长的阶段,在此期间,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变化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严格地说,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
临界夜长——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隐花色素——在于隐花植物中的一类蓝光受体,它的作用光谱的特性是有4个峰:分别在3 50~380nm,420nm,440~460nm,480nm。
光敏素——一类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部分组成:生色团和蛋白质。
它有两种类型:生理激活型(Pfr型)和生理失活型(Pr型)。
春化现象——植物需要经过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
去春化现象——在春化作用未完成前,转到较高温度下,春化作用的效果被消除的现象称为去春化现象。
花粉萌发的“集体效应”——在人工培养的花粉培养基上或在柱头上单位面积的花粉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生长越好的现象。
幼年期——幼年期是植物早期营养生长的阶段,在此期间,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变化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严格地说,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
临界夜长——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隐花色素——在于隐花植物中的一类蓝光受体,它的作用光谱的特性是有4个峰:分别在350~380nm,420nm,440~460nm,480nm。
光敏素——一类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部分组成:生色团和蛋白质。
它有两种类型:生理激活型(Pfr型)和生理失活型(Pr型)。
春化现象——植物需要经过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
去春化现象——在春化作用未完成前,转到较高温度下,春化作用的效果被消除的现象称为去春化现象。
花粉萌发的“集体效应”——在人工培养的花粉培养基上或在柱头上单位面积的花粉越多,花
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生长越好的现象。
长日植物——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植物。
短日植物——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植物。
日中性植物——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称为日中性植物。
Pr型光敏素——光敏素的一种类型,吸收高峰在660nm,吸收红光后转变为Pfr型的光敏素类型称为Pr型光敏素,它是光敏素的生理失活型。
Pfr型光敏素——光敏素的一种类型,吸收高峰在730nm,吸收远红光后转变为Pr型的光敏素类型称为Pfr型光敏素,它是光敏素的生理激活型。
衰老——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命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暗期间断现象——在足以引起短日植物开花和抑制长日植物开花的长暗期的正中间的时相,被一个足够强度的短时间闪光所间断,短日植物就不能开花,长日植物开了花的现象,即暗期被闪光间断。
诱导光周期数——光周期诱导所需的光周期处理天数称为诱导光周期数。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即花的分化不出现在适宜的光周期处理的当时,而是在处理后若干天,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相对长日植物和绝对长日植物——长日植物在短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不能开花,这样的植物称为绝对长日植物。
一些长日植物在不适宜的日照长度下,经过相当长时间也能或多或少地形成一些花,这样的植物称为相对长日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