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锦衣卫的趣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明朝锦衣卫的趣闻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
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

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
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纪、监视文武百官,“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锦衣卫一时很牛逼。

锦衣卫虽然牛,但明成祖朱棣上台后,觉得心里不踏实。

毕竟,他是靠篡权登位的,
反对势力仍不少,巩固帝位是第一要务。

为此,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始设东厂,
命中官剌事”。

东厂是“东缉事厂”的简称,其首领由朱棣信得过的太监担任,不少精干
的锦衣卫也被选入东厂担任下属官员和业务骨干。

相比于锦衣卫,东厂职能为“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名义上虽然“与锦衣卫均权势”,但东厂除了兼有锦衣卫的职能,其侦缉范围更广,侦缉行动更严密,还可无需奏章
直接向皇帝汇报。

后来,东厂有了监狱,权力更大。

皇帝一旦听到风吹草动,百官的问题
可由锦衣卫负责查办,皇亲宗室的问题则让东厂查办。

除了查办大案要案,东厂还有一个
职责,即监视锦衣卫,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可以说,从朱棣时代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东厂一直很牛,直到西厂出现。

西厂的设置,完全是个偶然。

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个名叫李子龙的大臣竟然轻松地闯进了内宫深院,这让疑神疑鬼的明宪宗心里很不踏实,认为皇宫内外有秘密沟通。

为了加强特务统治,明
宪宗于次年1477年在东厂之外增设“西缉事厂”,简称西厂,首领由大太监汪直担任,
另从锦衣卫选拔厂员。

虽然与东厂、锦衣卫合称“厂卫”,但西厂的权力超过东厂,侦缉范围自京师遍及全国。

西厂不仅兼有锦衣卫、东厂的职能,还设有自己的监狱和法庭,在不向皇帝奏请的情
况下,可以随意逮捕、拷问、审讯文武大臣,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在其监视范围之内,
肆无忌惮。

同时,西厂还有一项职能,即监视东厂,“权焰出东厂上”。

五个月后,因朝
野反对声此起彼伏,明宪宗被迫撤销西厂。

明武宗时期,皇帝朱厚照是个玩家,不理朝政,是个“坐皇帝”;大太监刘瑾专权,
被称作“立皇帝”。

朱厚照很有个性,听不得臣民谏言,为此于正德元年1506年重设西厂。

当时,东厂由马永成掌管,西厂由谷大用掌管,二人皆属“八虎”,深得明武宗宠信。

刘瑾虽是“八虎”之首,但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各不相让,互相拆台,刘瑾便与马
永成、谷大用等人有了矛盾。

为了巩固自己的老大地位,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刘瑾矫
诏“立内行厂,刘瑾领之”,“时东厂、西厂缉事人四出,道路惶惧。

瑾复立内行厂。


内行厂与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

但是,刘瑾身为司礼监太监,又是不可
一世的“立皇帝”,由他掌管内行厂,内行厂的规格和权势自然高过西厂、东厂和锦衣卫。

相比于其他厂卫,内行厂的机构更大,特务更多,制度更严,侦缉范围更广,除了监视天
下臣民外,东厂和西厂也在其监管之例,“虽东西厂皆在伺察中,加酷烈焉”,内行厂成
为脚踩东厂西厂的厂上之厂。

除了可督察、指挥其余的厂卫,内行厂还有权侦知天子以下的任何臣民的行踪,是明
朝最大的特务机关。

可以说,从锦衣卫、东厂、西厂到内行厂,四者后来居上,四者中以
内行厂出现最晚,但其权势地位却凌驾于其他三个厂卫之上。

内行厂的酷刑很厉害,当时
刘瑾为了把持朝政,对反对势力极其严酷,“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戍边,或枷项发遣。

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数日辄死。


一百五十斤的大枷抗在肩头,一点一点地将人慢慢折磨而死,这比杖刑、砍头、凌迟
处决之刑更惨绝人寰。

数年之中,“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人谈内行厂而色变。


行不义必自毙。

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因“谋反”被处死,“瑾诛,西厂、内行厂
俱革,独东厂如故”。

内行厂只存在了二年,但它把特务的嚣张狠毒演绎到了极致,也给
明朝臣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明朝锦衣卫简介:
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
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
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
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

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

寻又改为都尉司。

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
仪鸾司隶焉。

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

十五年,罢仪鸾司,改
置锦衣卫,秩从三品……"出自《明史》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
都尉府"。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
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
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明成
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

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也有
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

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

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

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

"足见其酷烈程度。

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术不正的产物,所以其后遗症也特别严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

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