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一、城市概况
1、历史沿革
临湘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地,西汉为长沙国下隽县地,晋属巴陵县地,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置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 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 年)更名为临湘县。清代属王禾上、下里,民国6 年(1917)粤汉铁路北段通车,设车站于此,遂逐渐发展为集市。民国19 年(1930)县治由陆城搬迁至长安。1984 年4 月6 日,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1986 年1 月27 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 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 县划归岳阳市管辖。1992 年9 月1 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96 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
2、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建制
临湘地处湖南省东北边陲,素称“湘北门户”。地理位置为东经113°9′-113°21′,北纬29°12′— 29°51′,市境南北纵长72.5 km,东西宽31.6 公里。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可以概括为“一江环绕,两省交界,五线穿境”,一江环绕即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38.5km,沿江有儒溪、新洲脑、叶家墩等10 多处渡口。两省交界即地处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与湖北的赤壁、通城、监利、通山、崇阳、洪湖毗邻。五线穿境即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临湖公路、武广高铁、京广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使临湘历来为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
现辖3个街道(长安街道办事处、五里街道办事处和桃矿街道办事处)、10个镇及114个行政建制村,市域总国土面积1718km2。
3、自然条件
3.1地质地貌
临湘市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东南群峰起伏,中部丘岗连绵,西北平湖广阔,东南部有药菇山、大云山等28 座海拔800 米以上的山峰,构成雄伟的天然屏障,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植被繁茂;北部是江湖平原地区,海拔在40 米以下,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中部地表波状起伏,为丘陵区域,海拔一般在50-300 米之间。
3.2水文水系
临湘市水资源充足,长江经临湘市境西北边沿流过,全长38.5公里;境内有黄盖湖、冶湖等16 个大小湖泊。北有源潭河,流经长安城区和聂市镇,汇入黄盖湖后入长江,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3890 公顷;南有桃林河,流经羊楼司镇、五里街道办事处、忠防镇、詹桥镇、桃林镇等,汇入新墙河入洞庭湖,全长74 公里,流域面积7382 公顷;东有新店河,与湖北省赤壁市交界,流经羊楼司、坦渡两个镇,汇入黄盖湖后入长江,全长63公里,流域面积1495公顷。
3.3气候
临湘市处在东亚季风气候区中,气候带上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秋寒偏早;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四季分明,季节性强,生长季中光热水充足,农业气候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9 天,日照率41%,降水量1469.1毫米。
3.4 植被
临湘市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树种较多,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银杏、红豆杉、莼菜,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香樟、楠木,以及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松柏、罗汉松、中华猕猴桃、刺揪、水青冈、芡实、睡莲等。
临湘市森林覆盖率约为51.11%,2016年林木蓄积量达到261.3万m3,主要分布在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龙窖山和大云山山区,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3.5主要资源
临湘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竹木之乡”、“浮标之乡”以及“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矿种较多,尤以稀有金属和非金属为最。地下矿藏30 余种,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白云矿总储量超过3 亿吨,年产量200多万吨,是钢铁工业、玻璃工业、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钾长石、石灰石、高岭土、水晶、云母蕴藏丰富,品位极高。
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下第一人工洞”6501,“南方第一漠”银沙滩,省级风景名胜区龙窖山“千家峒”,以及三国古战场遗址黄盖湖等,形成了“山奇、水秀、洞幽”的旅游资源特色。
4、经济社会
4.1 人口与城镇化
2015年,临湘市总人口53.75万人,位居岳阳市各区县第七名,常住人口51.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28 万人,城镇化率47.6%。低于岳阳市54.01%的平均水平,在岳阳各区县排名第五,亦低于湖南省50.89%的平均水平。
4.2 经济产业
201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57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8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7.33亿元,增长11%。三产业结构比为13:55.5:31 .5。
5、城镇建设
5.1中心城区(长安城区)建设
至2015年末临湘市中心城区(长安城区)建设用地为15.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由1995 年的7.8 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15.8 平方公里,增加8.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995 年的7.2 万人增加到2015 年的14.2万人,增加约7.0万人,年均增加0.35万人。
中心城区建设水平较低,居住用房60%以上为低、多层自建房,土地率利用率低,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城市开敞空间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需求。
5.2镇区建设
现状镇区建设主要沿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如107 国道、京广铁路、S201 线等分布,呈明显的“点一轴”分布状态。
因临湘建设条件较好的用地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区域,且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而南北两端分布了较多基本农田与山林,发展建设受到限制,因此在现阶段,临湘市整体镇区发展呈现出中部较快,南部和北部较慢的态势。镇区之间的现状联系不畅,道路网密度较低,路面质量较差,导致城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发挥联动发展的优势。
5.3乡村建设
目前,临湘市共有114个自然村,构成中心村——基层村两个层次的乡村型居民点,其中具有中心村性质的村庄有7 个,分别是:盛塘村、渔潭村、柳厂村、金盆村、龙窖山村、璧山村、长源村,其余为基层村性质。
临湘乡村建设主要存在了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人均耕地少,人均建设用地大,目前临湘人均耕地约1.12 亩,为全国人均量的70.4%,而人均建设用地207 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偏高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二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种植业比重仍然偏大,畜牧养殖业比重偏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外向度不高。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道路的技术等级低,
道路质量较差,农村的水、电、气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尚未建立。四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基础性的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制约村镇现代化发展。
5.4工业园区建设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湾工业园和滨江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二园”空间布局。
1) 三湾工业园区建设
三湾工业园区位于长安镇、城南乡三湾地区,东靠京港澳高速,西依五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抵临湘城区,连接京广铁路、107 国道、S301 省道以及武广高速铁路,以轻工业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及文化附加值较高的传统手工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于2003年8月开园至今,实际开发面积为3.2 平方公里。已经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5 个,协议利用外资8.4 亿元。
2) 滨江产业园建设情况
滨江产业园北临长江,东临赤壁市,南接冶湖和洋溪湖,西与城陵矶新港区毗邻,连接湖南和湖北,沟通沿江和内地。滨江产业园由湖南省化工农药产业基地与岳阳港临湘港区鸭栏码头合并统一管理,且已初步纳入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范围,列为岳阳市沿江经济带、全省36 个重点产业基地之一,重点发展发展炼油化工产业、催化剂及助剂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产业、合成材料深加工产业四个产业。
2007年8月,临湘滨江产业示范园开园,已开发建设1.68 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生物药业区、轻工纺织区、机械制造区三大主导产业。被湖南省经信委授予“湖南省化工农药产业基地”称号。
2012年省石化行管办会同省农药协会考察了滨江产业园后认为,近几年临湘市举全市之力建设滨江产业园区,园区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招商方面要在延伸产业链方面动脑筋,主动对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产业转移化工农药企业;主动对接岳阳石化产业,依托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两大央企,引进一批石化下游产业项目;依托国发绿色化工公司,引进一批光气衍生产品生产企业,要依托园区现有企业,积聚一批产业链延伸和产品互补的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湖南化工农药产业基地。指导了滨江产业园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013年,园区平台不断优化,完成了三湾工业园和滨江工业园的合并,以“一园两区”的产业规划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融入岳阳绿色化工园,促进规模效应与错位发展。
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临湘市是连接湖南湖北两省的重要交通走廊,是洞庭湖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利用良好的交通区位及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