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解析版)部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解析版)部编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操东临碣.石观看沧海,看“水何dàn dàn,山岛sǒng zhì”,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季节,李白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王湾行舟于绿水之中,只见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夕阳西下,飘零天涯的游子面对着苍凉xiāo sè的深秋暮色内心凄楚悲怆,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碣.石( )dàn dàn()sǒng zhì()啼.叫()涨.满()xiāo sè( )【答案】jié澹澹竦峙tízhǎng萧瑟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B【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在季节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B.杨花落尽子规啼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枯藤老树昏鸦【答案】D【解析】A、B、C三项描写的都是春季的景物,D项描写的是秋季的景物。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

“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六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题目中的“次”为“停宿”之意,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五言绝句融写景、叙事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D.《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答案】C【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七言绝句。

5.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两句是:,。

初中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全解(原创精品,精心校正,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全解(原创精品,精心校正,含题目和答案)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选自《》,这是诗人《》的第一章,作者,字,政治家、家、。

著有《》、《》,诗歌《》、《》、《》、《》等。

第二部分:重点字词注释①东:②临:③以:④观:⑤何:⑥澹澹:⑦竦峙:⑧丛生:⑨丰茂:⑩萧瑟:⑪洪波:⑫行:⑬若:⑭星汉:⑮幸:⑯甚:⑰至:⑱以:⑲咏:⑳志:第三部分:诗歌中心归纳这首诗是曹操,途中登临时所作,诗人景象,表现了,抒发了。

第四部分:内容要点梳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以“”字总领全篇,流露了的心情,显示了“”的气势。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了,荡漾的海水和耸立的山岛,相衬,并济,显示了。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结合,具体真实描画了。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和,使一幅海山秋色图平添了浩荡磅礴的气势,表现了诗人。

两个“若”字表明这里写的是景。

5.这首诗结合,抒情,在海水、山岛的景物描写和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浪漫想象中,融入诗人。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选自《曹操集》,这是诗人《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第二部分:重点字词注释①东:向东②临:到达,登上③以:来④观:看⑤何:多么⑥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⑦竦峙:耸立⑧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⑨丰茂:茂盛⑩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⑪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⑫行:运行⑬若:好像⑭星汉:银河⑮幸:幸运⑯甚:很⑰至:达到极点⑱以:用来⑲咏:歌吟⑳志:志向第三部分:诗歌中心归纳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首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开篇便将诗人置身于高山之巅,俯瞰着辽阔的大海,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壮阔无边的视野。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通过对水与山的形容,展现了大自然的深邃和静谧。

诗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使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力量。

诗中的节奏铿锵有力,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又深刻。

每一个景物和景象,都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幅画面,清晰而生动。

整首诗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震撼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感受。

因此,读完《观沧海》,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高远,也能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壮阔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诗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飘落,子规啼鸣,表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生命的流逝。

这两样景物不仅仅是描绘,更是通过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无奈。

杨花落尽可以视作春天的落幕,而子规啼则是秋天的预兆,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闻道龙标过五溪”,则是诗人听说龙标即将经过五溪,意味着他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而“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对心中情感的寄托,而“随风直到夜郎西”,则是对远方的思念和期盼。

总体来看,通过对杨花和子规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迁,更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性意义,抒发了人生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描绘了行舟在宽阔的江海上的情景。

首先,“潮平两岸阔”表现了江海水势平静,两岸辽阔开阔,这种开阔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境界的宽广和开阔。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1.正确答案为B,应为téng。

2.正确答案为C,应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1)“丛生”;(2)“海日生残夜,___入旧年”;(3)“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4)“落日熔金,一树如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正确答案为A,应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中的描写之一,不是全诗的重点。

5.诗人写了___尽和子规啼的景物,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气氛。

6.诗人表达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7.天净沙是地名,秋思是诗名,被誉为元曲中的代表作。

8.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思念之情,离别之苦。

10.诗人描写了船行经___的景象,融入了自然元素,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11.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5.描述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出了无限悲凉和感伤的气氛。

6.诗人听闻友人将左迁龙标,感到惆怅和恋恋不舍。

7.这首曲子的名字是《秋思之祖》。

8.这幅画描绘了深秋晚景。

9.表达了游子在天涯漂泊时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10.描述了船行得很快,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1.这个场景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2.描述了千嶂之外的长烟和落日,以及孤城的闭合。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主题思想】《观沧海》描摹了大海气吞山河、笼涵宇宙的雄伟景象,抒发诗人雄浑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愿望。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描述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个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动摇荡,山岛高耸高耸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赏析选择题:3、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诗经由过程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解析】D“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朴实。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word版有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word版有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积累与运用】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星汉..灿烂(星星和月亮)B.次.北固山下(停泊)C.我寄愁心与.明月(给)D.幸甚至.哉(达到极点)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枯藤/老树/昏鸦。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下面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东汉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青莲居士C.《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明代5.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诗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愁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6.文学常识填空。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 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反复诵读《观沧海》,边读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参考答案:诗人登上碣石山,居高临下,广阔的大海尽收眼底。

秋风萧瑟,洪波涌动,巨浪滔天,激荡着诗人的情怀,让他展开了雄奇的想象:日月星辰仿佛从大海中升落,宇宙天体的光明灿烂似乎从大海中孕育。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同时“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营造出的壮阔宏伟、雄浑苍劲之感,诗人表达的自信豪迈、昂扬奋发之情,都表现出刚健的风格。

这首四言诗音节短促,“二二”节奏铿锵有力,同时诗句末多仄声,又增强了音调的铿锵之感。

二、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示例】这一联千古名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认真品味。

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

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视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

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发挥,丰富诗中的画面内容,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起笔,既指明时令,又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结合诗句试加分析。

参考答案: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假如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参考答案: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名句默写(共23分)1.(8分)《观沧海》默写。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2.(4分)根据要求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3.(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5分)根据要求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二、选择题(共8分)5.(2分)(23-24七年级上·天津·期中)选出对《观沧海》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是全诗的诗眼。

D.“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6.(2分)(23-24七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写了这首诗。

【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上】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观沧海》曹操【原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习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分析:D 解析:“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分析: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与答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与答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其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 ,曹操以四言诗著称 ,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原是《》的第一章 ,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 ,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水何澹澹⑵秋风萧瑟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 ,开头以“”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 ,其中前六句写 ,后四句写。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 ,与诗的内容无关。

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 ,写动景诗句是 ,写静景的诗句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 ,再描绘海绵景色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 ,先远观 ,再近观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写实景 ,再写虚景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 ,在描绘山岛风光 ,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 ,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9、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 ,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 ,是一个奸雄。

显然那是一种误解 ,是文学形象。

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 ,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10、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 ,“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十句 ,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⑵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习题及答案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第4课】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观沧海》曹操【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赏析选择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解析】D “悲从中来”是错误的,应该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解析】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4课古代诗歌四首(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4课古代诗歌四首(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04课古代诗歌四首【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花即柳絮。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诗人运用这两种南国独特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B.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

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

C.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D.诗人远在扬州、行踪不定,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把思念之忧送到身在贵州桐梓的老友。

【答案】D【详解】D.“夜郎”在本诗中指的是今天的“湖南怀化”,不是贵州桐梓;故选D。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面对这首元曲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天净沙》,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

B.这首元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再加上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C.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和无穷的乡愁。

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直接抒发了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

D.这首元曲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答案】B【详解】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详和温馨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课后练习是检测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方法,那么古代诗歌四首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大家参考。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课后练习是检测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方法,那么古代诗歌四首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大家参考。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答案:一、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分析:《观沧海》描写了山岛、树木、百草、海水、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沧海景象的描写,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2.发挥你的想象,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分析: "阔"字表现了涨潮时长江气势宏伟、水面辽阔,"悬"字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第一句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第二句愈见精彩,风虽正,却很猛,那帆也变成了弧形,正所谓"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观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

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天净沙秋思》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

七年级语文上15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一、《观沧海》第一部分: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部编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件(附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件(附同步练习及答案)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 所见所思。
2、作者都观到了哪些景象?
观察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 -洪波-日月-星汉。
3.作者在写海时又写了山岛上的草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在描写大海时,以 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 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 丽多姿。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 受诗歌的声韵美。
观沧海
曹操
作者名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 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 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
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
文体知识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 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 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 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 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代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 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 的内容没有联系。
这两句诗写景除了写明时令,还渲染了凄清的气 氛,衬托离愁别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 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答案:一、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分析:《观沧海》描写了山岛、树木、百草、海水、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沧海景象的描写,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2.发挥你的想象,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分析:“阔”字表现了涨潮时长江气势宏伟、水面辽阔,“悬”字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第一句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第二句愈见精彩,风虽正,却很猛,那帆也变成了弧形,正所谓“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3.《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语句透露这一点?分析:《钱塘湖春行》善于抓住细节来表现早春的特点。

如诗中的“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争暖树”“啄春泥”等词语,都生动的表现了初春的景象。

4.《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

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分析: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课后题答案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课后题答案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 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 着。上下句运用拟人形成对偶,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景美而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向 上的精神。“阔”字用得妙,写出了春天到来,潮水上涨, 两岸之间水面格外宽阔的景象,用词准确形象。“悬”字 说明风力强劲,把船帆吹得鼓涨,可以想到船行速度飞快, 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 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 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示例:一个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 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 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 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 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 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 肝肠寸断。由此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外流浪已有多年了, 尝尽了一个“断肠人”在外羁旅生活的凄苦。又未曾回过 久违的故乡看一看,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此使我想到了 自己有家的幸福。 五、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朗读
使我们仿佛看到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 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 “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1)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暮春时节; (2)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气氛;(3)寓情于景,抒发了 离别的忧伤。
下列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课外再搜集一些。 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课外搜集: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和答案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___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改写:1.划分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用原文填空:1.___的《观沧海》中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诗中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海天一色,无边落木萧萧下”。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此时此夜,难为情何?”。

二、课时达标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___一帆悬。

___生残夜,___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改写: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季的景色。

可以从“___入旧年”这句话中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___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一幅宽阔而壮观的海景画面。

如果身临其境,会感到心旷神怡,身心愉悦。

4.“___生残夜,___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这两句话通过对时间的描绘,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分析:《观沧海》描写了山岛、树木、百草、海水、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沧海景象的描写,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
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2.发挥你的想象,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分析:“阔”字表现了涨潮时长江气势宏伟、水面辽阔,“悬”字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第一句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
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第二句愈见精彩,风虽正,却很猛,那帆也变成了弧形,正所谓“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3.《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语句透露这一点?
分析:《钱塘湖春行》善于抓住细节来表现早春的特点。

如诗中的“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争暖树”“啄春泥”等词语,都生动的表现了初春的景象。

4.《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

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分析: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一个人牵着一批瘦马缓缓行走在古道上。

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只能浪迹天涯吧。

谈感受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本课或课外找一首律诗,看看诗中有哪些上下对仗工整的诗句,说说是怎样构成对仗的,并对诗句作简要的赏析。

示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尽”对“又生”。

“原上草”被火烧过,可根还在地下,来年春风吹过,又长出新草。

表现了草顽强的生命力。

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几处”对“谁家”,“早莺”对“新燕”,“争暖树”对“啄春泥”。

“乱花”对“浅草”,“渐欲”对“才能”,“迷人眼”对“没马蹄”。

前两句“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后两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通过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展现了一幅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