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CWES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提供全面的精准诊疗临床解决方案
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的比较分析
![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83c1b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8.png)
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的比较分析谭聪;倪淑娟;翁微微;黄丹;盛伟琪;廉朋【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3(000)010【摘要】Background and purpose: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patients with K-ras mutation won’t benefit in the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treatments. Thus K-ras mutation analysis is mandatory before this treatment. There is controversy that K-ras mutation analysis should be performed on primaries or related metastase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ncordance of K-ras status between primary and related metastases tumors, thus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and rigorousness of clinical K-ras testing. Methods: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mCRC treated i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were enrolled. After DNA extraction and PCR amplification, tumor specimens with paired primary tumors and related metastatic sites were put into sequencing analysis. And the K-ras mutation status in exon 2 was assessed. Results: K-ras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31 out of 76 primary tumours (40.8%) and also 40.8%of the metastatic sites. But discordance was found between primary tumor and metastasis in 15 cases (19.7%):8 primary tumors had a K-ras mutation with a wild-type metastasis, meanwhile 7 primary tumors were wild type with a K-ras-mutated metastasis. Conclusion: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quite a few mCRC cases have differentK-ras status between primary tumors and related metastatic sites, and it’s not very rigorous to choose the anti-EGFR treatments merely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tumor-K-ras mutation.Further study and consultation are needed on this problem.%背景与目的:K-ras基因突变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靶向治疗的重要负性预测因子。
科技创新助力肿瘤精准医学发展
![科技创新助力肿瘤精准医学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ffde3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c.png)
科技创新助力肿瘤精准医学发展作者:潘锋张清涵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1年第24期由國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21苏州血液学峰会”,2021年10月8日在苏州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通过视频对本次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自2008年创办以来苏州血液学峰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已成为全国众多血液学同道和血液学领域知名学者,分享学术前沿进展的平台和我国血液学领域的年度重要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詹启敏教授以“科技创新助力肿瘤精准医学发展”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詹启敏院士强调,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肿瘤成因复杂,是外界环境、个体生活习惯和个体基因组等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精准医学近年来在肿瘤诊疗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肿瘤的预防、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但精准医学发展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生物样本库、大数据和法律法规这三个制约肿瘤精准医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抢占医学科技创新制高点。
医学进步的两大特征詹启敏院士说,百年来医学发展一直紧跟科学发展的脚步,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共同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是医学进步的两大特征。
1895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X 射线,很快 X 射线被医学家用于临床,这是物理学发现在医学中最迅速的应用。
X 射线能较好地显示人体骨骼和体内病变,医生可以在没有切口的情况下观察到人体内部情况,医学诊断由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此后,X 射线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飞速发展,形成了一门综合学科并一直伴随临床诊断到今天。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德培养分离、提纯和强化了青霉素,提高了青霉素的功效。
青霉素的发现和量产为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成功救治了许多伤病员和感染性疾病患者。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https://img.taocdn.com/s3/m/bb7e2a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1.png)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1)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颈部转移癌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颈部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其中60%-80%的颈部转移癌来自于上颈部或头颈部的原发肿瘤,例如口腔、喉咙、喉咙头部、甲状腺、鼻窦、鼻咽、食管和肺等位置。
然而,对于一部分颈部转移癌病人,原发灶却难以明确,这为临床的诊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病理学检查颈部转移癌病人首先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确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灶。
如果确诊转移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病理学检查方法能够进一步鉴定转移癌的类型、分级和特异性标志物,以了解该肿瘤来源和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原发灶。
二、图像学检查颈部转移癌病人应进行头颈部的全身性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CT、胸部X线、胸部CT、骨扫描和经颅血管成像。
这些检查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转移病灶,也能发现并排除原发肿瘤来源于肝、胃等其他部位的可能性。
三、全身评估颈部转移癌病人应接受一系列全身评估,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全身电解质和功能性检查、免疫学和风湿学检查等,以排除恶性淋巴瘤和其他转移疾病的可能性。
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史。
如存在烟酒过量等危险因素,应积极加强干预措施。
四、治疗策略对于颈部转移癌病人中原发灶不明者,治疗策略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转移病灶的位置和数量、患者的治疗意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常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最佳的治疗方案选择。
总之,颈部转移癌原发灶不明的病人需要进行病理学、影像学和全身评估等多方位的检查取证。
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结合多种治疗手段进行包括术后、放化疗等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
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
![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adbb88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5.png)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3.0770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技术现状及进展戚鹏1,2,孙益丰3,4,徐清华4,5,周晓燕1,2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QI Peng 1,2, SUN Yifeng 3,4, XU Qinghua 4,5, ZHOU Xiaoyan 1,2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Shanghai 200032, China;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3.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Epigenetics,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4. Canhelp Genomics Co., Ltd., Hangzhou 311100, China;5. Xu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Transformation, Department of Genetics,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4,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OUXiaoyan,E-mail:135****************戚鹏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专业委员会技术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技术学组成员。
202X年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讲座
![202X年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6979d0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d.png)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预后(yùhòu)
3年生存率 40~60% 5年生存率79%,8年生产率67%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谢谢 ! (xiè xie)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发病率:占头颈部转移癌3%~8%。第I区 (level I)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第IV区(level IV)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 组,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常见是鼻咽癌,其次是咽壁和 软腭肿瘤。如果怀疑扁桃体病变,应作扁桃体切除手术。国外有报道(bàodào)颈 部转移性鳞癌常规作扁桃体切除术发现26%的隐性扁桃体癌。5年生存率79%, 8年生产率67%。谢谢
颈部(jǐnɡ bù)转移癌大约80%来源于头颈部原发肿瘤,
尤其是上、中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多见于颌面部原发性 肿瘤。
典型的淋巴结转移是向同侧颈部引流,但是软腭、
扁桃体、舌根、咽后壁,尤其是鼻咽病变常向双侧颈部 引流。
声带、鼻窦和中耳淋巴引流很少或无淋巴管网。
上颈深后组淋巴结主要引流口咽、鼻咽病变,而口腔、 喉或下咽病变很少有此处转移。
鼻腔和鼻窦肿瘤除鳞癌以外,还常见各种小涎腺肿瘤。
转移性腺癌若位于中上颈部,除考虑来源于涎腺、 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外,还要考虑来源于锁骨水平以 下的原发病变。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淋巴结转移 规律 (zhuǎnyí)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颈部 淋巴结分区 (jǐnɡ bù)
第I区(level I)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 II 区(level 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cab6c320f111f18583d05a22.png)
ESMO 指南: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疗原发灶不明癌症(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s)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该类肿瘤无法通过常规诊断方法确定原发性癌灶的位置。
原发性不明癌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3%~5%。
目前尚未发现该类型肿瘤所共有的生物学特征。
不过,最新证据已经表明:即使在原发性肿瘤静息的情况下,肿瘤细胞本身的转移性特质、循环肿瘤细胞的位置特异性转化、转移部位的致癌性诱导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促使肿瘤的转移性扩散。
诊断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诊断需要借助病理学评估。
根据病理学特征,可以讲原发灶不明癌症分类为:(1)高度和中度分化腺癌、(2)低度分化癌(包括低度分化腺癌)、(3)鳞状细胞癌、(4)未分化肿瘤、(5)神经内分泌分化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主要用于确定原发灶不明癌症的起源组织、排除化疗敏感性和可治愈性肿瘤(例如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肿瘤标记物检查:某些生殖细胞肿瘤会分泌特殊的胎儿蛋白(α-fetoprotein, 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可做为诊断及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完成治疗后追踪的重要检查之一。
(图 1)。
如果检查结果确诊是癌或腺癌,建议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免疫学染色或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女性患者进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免疫学染色,以排除激素敏感性肿瘤并进行特殊治疗。
角蛋白(keratins)CK7 和 CK20 染色可能会提供原发性癌灶的位置信息,嗜铬粒蛋白 A CgA (chromogranin A)和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染色主要用于判断神经内分泌分化(表 1)。
CK7,卵巢、肺和乳腺癌阳性,胃结肠、前列腺阴性。
CK20,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癌阳性。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KI-67,(细胞增殖标志指数)数值越高,肿瘤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转移灶有创意的病例分享题目
![转移灶有创意的病例分享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dabdd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6.png)
转移灶有创意的病例分享题目摘要:1.引言:创意病例分享的重要性2.什么是转移灶3.转移灶的诊断和治疗4.创意病例分享的实际应用5.总结:转移灶的创意病例分享对医学发展的贡献正文:【引言】在医学领域,病例分享是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方式。
通过分享病例,医生们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尤其是转移灶这种复杂多变的病症,更需要医生们通过创意病例分享来提高认识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从转移灶的定义、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通过实际案例分享来展示其创意性和实用性。
【什么是转移灶】转移灶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或体腔,迁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繁殖形成的新生物。
转移灶的形成是恶性肿瘤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转移灶的诊断和治疗】转移灶的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灶的类型、大小、分布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创意病例分享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转移灶的创意病例分享:患者,男性,56 岁,因右侧股骨疼痛入院。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股骨有一处转移灶。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曾患有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和化疗后,原发病灶已经得到控制。
医生们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较弱,决定采用微创手术切除股骨转移灶,术后辅以化疗和靶向治疗。
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转移灶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同时,创意病例分享对于提高医生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12例分析
![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12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dacc6325c52cc58bd6beb7.png)
对我院收治 的仅有淋 巴结转移的原发部
原发部位 不明的转移癌是一种不 多见的癌
位不明转移癌 患者 1 的诊 治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1 患者 手术切除 包块病理 学检查 :腺癌 6例 ,未分化癌 2例 2例 症。原发癌被发现的机会并不高。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 患者 的生存 期是比较 长的,经过 治疗后 有相 当数 目的长期 生
存者。在临床上 只要符合原发 部位 不明的转移癌的诊 断条件 ,应根据 患者的情况尽早安排治疗。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V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V1](https://img.taocdn.com/s3/m/e42298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7.png)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V1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疗思维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颈部转移癌的临床出现越来越多,而很多患者
的原发灶并不清楚,这一类颈部转移癌被称为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对于这类患者,诊疗思维需要重新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一、确定疾病类型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可以是淋巴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不同种
类的肿瘤。
在确定疾病类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来判断。
二、减轻症状
由于患者的原发病灶不明,症状也会比较严重。
因此,在诊治过程中,需要通过用药或手术等途径来减轻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综合治疗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放疗、化疗等治
疗手段的选择。
需要根据疾病的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等
因素进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密切随访
患者完成治疗后需要进行随访,以观察治疗效果,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随访,做好保健工作。
总之,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患者,诊疗思维需要根据疾病类型、患者全面情况重新整理。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密切随访,以期达到积极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效果。
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临床诊治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
![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临床诊治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8a72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d.png)
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临床诊治实践的中国
专家共识
基于分子指导的原发灶不明肿瘤临床诊治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是由中国肿瘤学会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的一份指南,旨在提供原发灶不明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则和建议。
该共识基于分子指导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和相关分子检测,以确定肿瘤的分子特征和可能的靶向治疗选项。
根据分子特征,患者可以被归类到不同的亚型,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该专家共识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肿瘤患者,应该优先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确定肿瘤的组织类型和来源。
2. 在确定组织类型和来源后,可以进行分子检测和基因测序,以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并筛选可能的靶向治疗选项。
3. 分子指导的靶向治疗应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选择。
例如,对于肿瘤中存在HER2基因扩增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
4. 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复查和监测,评估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该专家共识的出台,为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然而,由于原发灶不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肺部肿瘤的诊疗实践与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肺部肿瘤的诊疗实践与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cfa67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5.png)
肺部肿瘤的诊疗实践与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肺癌的筛查与管理 (1)二、 2022EO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3)三、 PD-L1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5)四、免疫治疗中irAE的管理 (7)五、 2021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9)六、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治疗 (10)七、 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解读 (12)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副反应及处理策略 (17)九、关于亚肺叶切除的思考 (18)十、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20)十一、 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 (22)十二、 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全程管理 (24)十三、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知信行 (25)十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实践 (27)十五、肺小结节的精准定位 (29)十六、肺段(亚段)切除的经验分享 (31)十七、肺癌的精准诊疗与分子诊断策略 (33)十八、 GGO诊疗的现状与挑战 (35)一、肺癌的筛查与管理1.肺癌的禁忌食物不包括()A.脂肪食物B.辛辣食物C.腌制食物D.高蛋白食物E.饮酒和咖啡参考答案:D2.()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A.胸部X线片B.PET-CTC.MRID.胸部CTE.超声检查参考答案:D3.下述哪项不是肺癌放疗的副作用()A.放射性肺纤维化B.脱发C.支气管胸膜瘘D.骨髓抑制E.局部皮肤反应参考答案:C4.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A.肺癌B.胃癌C.肝癌D.食道癌E.结直肠癌参考答案:A5.肺癌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咳嗽B.胸痛C.咳血D.呼吸困难E.发热参考答案:B二、2022EO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1.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未接受过RT、初治CNS转移患者BMRR达()A.59.8%B.77%C.74%D.27%E.76.9%参考答案:E2.下列不属于靶向治疗的是()A.早期+局晚B.晚期一线治疗C.早期三线治疗D.晚期二线E.后线治疗参考答案:C3.特泊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的ORR为()A.54.5%B.27%C.59.8%D.77%E.74%参考答案:A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FLOURISH 是目前在中国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中开展的规模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B.奥希替尼即使是在脑转移以及合并症等疾病负担较重的患者人群中C.奥希替尼未表现出与FLAURA 临床试验类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D.目前研究仍在随访中,后续更?中国患者?群的数据分析值得持续关注E.奥希替尼表现出与FLAURA 临床试验类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参考答案:C5.希替尼暴露总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A.35.5个月B.25.8个月C.15.8个月D.35.8个月E.45.8个月参考答案:D三、PD-L1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1.与小细胞肺癌相关的是()A.PSAB.CA19-9C.NSED.CYFRA21-1E.CA15-3参考答案:C2.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是ES-SCLC目前有且的一线免疫治疗方案()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A.鳞癌B.小细胞癌C.腺癌D.大细胞癌E.细支气管肺泡癌参考答案:B4.关于小细胞肺癌,叙述错误的是()A.易复发和转移B.单一治疗效果好C.肿瘤倍增时间短D.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敏感E.早期易出现转移参考答案:B5.截止目前小细胞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PD-L1抑制剂用于SCLC具有更大的治疗获益,相较PD-1抑制剂更具优势()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四、免疫治疗中irAE的管理1.斑疹/丘疹区域>()全身BSA,应暂停ICIs治疗,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外用A.10%B.15%C.20%D.25%E.30%参考答案:E2.在ICIs治疗期间,每()周复查ECG、心肌酶谱等A.1-2B.2-4C.4-6D.6-8E.8-10参考答案:B3.除()外,ICIs相关肝脏毒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均不同A.女性显著性B.抗平滑肌抗体C.肝小叶炎症D.浆细胞增多E.CD20+ 和CD 4+参考答案:C4.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时,irAEs不可逆的是()A.皮肤皮疹或瘙痒B.结肠炎C.肝脏毒性D.内分泌病变E.肺炎参考答案:D5.irAEs的常见毒性不包括()A.皮肤B.胃肠C.心血管D.内分泌器官E.肝脏参考答案:C五、2021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1.对于不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的肿瘤,不推荐进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染色()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属于Ⅱ级推荐的免疫治疗前基线检查是()A.静息或活动时血氧饱和度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B.24小时动态ECG检查C.特定肿瘤类型的基因突变状态D.心肌酶E.尿常规参考答案:C3.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关键是()A.肿瘤表达黏附分子B.C.D.B.肿瘤分泌细胞因子C.肿瘤表达MHCI分子D.肿瘤表达MHCII分子参考答案:C4.()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首次编写并出版A.2010年B.2012年C.2014年D.2016年E.2018年参考答案:D5.根据免疫相关毒性分级管理总体原则,G1的处理措施是()A.无需住院,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B.住院治疗,停止ICIs治疗C.无需住院,不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继续ICIs治疗D.无需住院,不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停止ICIs治疗E.住院治疗,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参考答案:C六、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治疗1.完全切除后的NSCL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大,ⅠB-ⅢA期患者的生存率在(),有待进一步提高A.90%B.36%-53%之间C.36%-68%之间D.77%-92%之间E.33%参考答案:C2.推荐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的检查是()A.低剂量螺旋CTB.胸片C.超声D.磁共振E.生化指标检查参考答案:A3.下述器官中最容易发生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是()A.脑B.骨骼C.肝脏D.胰腺E.肾上腺参考答案:C以下关于肺癌患者肿瘤的随访内容,不正确的是()A.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有必要进行密切随访B.建议对于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推荐的随访频次为术后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并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酌情决定首次随访时间C.对于出现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患者推荐立即随访D.PET-CT有明显优势,推荐随访以PET-CT为主E.随访期间应鼓励患者戒烟参考答案:D4.下列哪种肿瘤的发病率()A.肝癌B.胃癌C.乳腺癌D.肺癌参考答案:D七、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解读1.以下关于根治性切除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需符合肿瘤完全切除的标准B.尽管NSCLC患者接受了肿瘤完全切除术,所有术后患者仍都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的危险C.危险度随分期的增加而减少D.支气管、动脉、静脉、支气管周围组织和肿瘤附近的组织切缘均阴性E.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及采样后结外组织无侵犯参考答案:C2.亚裔人群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约为50%,一半推荐仲检查范围涵盖不包括()A.17B.18C.19D.20E.21参考答案:A3.以下关于肺癌患者肿瘤的随访内容,不正确的是()A.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有必要进行密切随访B.建议对于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推荐的随访频次为术后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并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酌情决定首次随访时间C.对于出现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患者推荐立即随访D.PET-CT有明显优势,推荐随访以PET-CT为主E.随访期间应鼓励患者戒烟参考答案:D4.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NSCLC需进一步明确亚型B.术后标本应出现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LC-NOS)的诊断C.对于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贴壁为主型腺癌、腺鳞癌、肉瘤样癌、大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中的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等类型,需要充分观察术后病理形态改变方可诊断D.肿瘤中含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腺鳞癌、复合型小细胞癌、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还应评估病理类型所占比例E.对于腺癌术后病理标本应给出腺癌亚型及比例(以5%含量递增比例),微乳头型腺癌及实体型腺癌未达5%也应列出参考答案:B5.以下关于辅助化疗的治疗时机及推荐疗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待患者术后体能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可开始辅助化疗B.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4-6周开始C.辅助化疗建议最晚不超过手术后2个月D.术后辅助化疗常规推荐4周期E.更多化疗周期不会增加患者获益,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1.EGFRm+ NSCLC辅助/新辅助治疗进展2.奥希替尼用于新辅助治疗研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NEOS中期分析表明,新辅助奥希替尼可以作为可切除的 II-IIIB 期 EGFR突变肺腺癌有效且可行的治疗策略B.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可切除的 IA-IIIB期 EGFR突变NSCLC患者中使用奥希替尼进行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可以带来良好的病理响应C.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会导致手术意外延迟D.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会增加手术并发症E.新辅助奥希替尼对比/二代EGFR-TKI为EGFRm NSCLC带来更高的ORR及R0切除率数值,可能带来更好的疗效参考答案:D3.AD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降低()疾病复发风险A.80%B.70%C.60%D.50%E.40%4.()研究改写中国肺癌指南,将晚期靶向治疗引入手术患者治疗中A.BR19B.RADIANTC.MSKCCD.SELECTE.ADJUVANT/EVAN参考答案:E5.下面对基于液体活检的无细胞DNA(cfDNA)分析描述错误的是()A.为疾病诊断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方法B.cfDNA片段组学特征已用于肺癌的检测C.目前对肺癌的检测灵敏度已非常高D.Ⅰ期肺癌的检测灵敏度可能低于40%E.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生存率并使患者受益参考答案:C6.FDA及参与Orbis计划的多国监管机构(HC、C和HAS)一致认为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以为()EGFRmNSCLC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A.IA-IIB期B.IB-IIIA期C.IIA-IVA期D.IIB-IIIB期E.IIB-IIIC期参考答案:B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副反应及处理策略1.当皮疹覆盖<10%体表面积(BSA)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激素类软膏(弱效),隔日一次;如有瘙痒,口服抗组胺类药物B.皮肤科会诊或皮肤活检C.局部激素类软膏(中效)或激素类软膏(),每日两次D.暂停免疫治疗E.静滴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参考答案:A2.是否完成学习()A.是B.否参考答案:A3.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器官中,比较罕见的是()A.皮肤B.胃肠道C.肺D.心血管E.肝脏参考答案:D4.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需要考虑的可能性是()A.疾病进展B.偶然事件C.irAEs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5.一项关于Pembrolizumab的研究显示,最早出现的毒性反应是()A.皮肤反应B.甲状腺功能减退C.肝脏毒性D.肺炎E.肠炎参考答案:C九、关于亚肺叶切除的思考1.楔形切除时,肿瘤细胞可能会有残留,因此楔形切除只适用于非侵袭性肺癌()A.对B.错参考答案:A以下说法有误的是()A.对于仅行楔形切除者,R0切除且评估淋巴结数>5个者OS优势明显B.STAS-患者局部复发率更高,总体生存更差C.肿瘤细胞可以沿着血管、淋巴管、支气管或相邻肺泡腔扩散D.切缘不足、淋巴结评估不充分均会显著影响预后参考答案:B2.个对比肺叶和亚肺叶切除的RCT研究的时间为()A.1997年B.1995年C.1996年D.1994年E.1993年参考答案:B3.根据NCCN指南,不属于Sublobectomy指征的一项是()A.肺功能储备差或合并疾病多而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B.直径≤2cm周围型结节C.GGO≥50%D.倍增时间≥200天E.病理为AIS参考答案:D4.肿瘤较小时,很少扩散到段间静脉之外,因此肺段切除甚至可以应用于部分侵袭性肺癌()A.对B.错参考答案:A十、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解读1.肺癌脑转移辅助检查中的检查是()A.影像学检查方法B.分子病理检测C.血清肿瘤标志物D.腰椎穿刺E.脑脊液检查参考答案:A2.分子靶向治疗中,属于ALK抑制剂的是()A.吉非替尼B.厄洛替尼C.克唑替尼D.埃克替尼E.奥希替尼参考答案:C3.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整个疾病病程中约()%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并且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更高A.35B.40C.45D.50E.55参考答案:D4.脑转移的分级预后指标中的纳入4个预后因素,不包括()A.KPSB.年龄C.性别D.脑转移数目E.有无颅外转移参考答案:C5.SCLC不手术的情况是()A.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的脑转移瘤B.转移瘤和/或水肿体积大C.颅内压失代偿D.肿瘤卒中E.危及生命者参考答案:A十一、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1.EGFR非经典突变哪类药物()A.免疫治疗B.化疗C.一代EGFR抑制剂D.二代EGFR抑制剂E.抗血管生成治疗参考答案:D2.EGFR-TKI+VEGFR治疗模式,被证实有PFS获益的研究是()A.JO 25567B.NEJ 026C.RELAYD.CTONG 1509(中国)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非小细胞肺癌中靶向药物最多的靶点是()A.KRASB.EGFRC.ALKD.ROS1E.RET参考答案:B4.相比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的EGFR突变血浆清除率更高更快()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EGFR突变率在哪种病理类型中()A.大细胞癌B.腺癌C.鳞癌D.小细胞癌参考答案:B十二、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全程管理1.肿瘤的一线治疗是指()A.手术前进行的化疗B.手术后进行的化疗C.病人已经接受过治疗无效以后再进行的治疗D.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肿瘤患者使用的个全身治疗方案参考答案:D以下哪个指标被认为是评估肿瘤临床获益的金标准()A.PFSB.ORRC.DCRD.OS参考答案:D2.EGFR突变率在哪种病理类型中()A.大细胞癌B.腺癌C.鳞癌D.小细胞癌参考答案:B3.Responserate是指()A.反应时间B.生存率C.缓解率D.有效率参考答案:C4.特殊情况下抗肿瘤药物使用采纳的循证医学证据,依次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说明书中已注明的用法,国际权威学协会或组织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学协会发布的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等()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十三、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知信行1.2017年发表的法国研究结果:()%的患者不规范使用肠外营养(不符合指南标准)A.65B.70C.75D.80参考答案:A2.2020年发表的意大利肿瘤学会(AIOM)的全国调研:()肿瘤科医护人员依从指南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A.1/3B.1/4C.1/5D.1/6参考答案:A3.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E.50%参考答案:D4.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A.肠内营养B.ONS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参考答案:B5.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A.ONS/ENB.肠内营养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参考答案:A十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实践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院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的权责()A.制定本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B.审议本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C.负责抗肿瘤药物的采购、供应、集中调配及合理用药指导D.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参考答案:C2.具有抗肿瘤药物处方权的临床医师职称要求为()A.住院医师B.职业医师C.助理医师D.初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参考答案:D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可行性、经济学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A.普通使用级B.一般使用级C.特殊使用级D.临床试验级参考答案:A4.处方前置审核对于医生的作用是什么()A.限制医生自由开药B.提醒医生注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C.让医生了解、掌握用药的规范和标准D.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参考答案:C一位46岁女性患者患有胃低分化腺癌IV期,曾经接受过替雷利珠单抗和恩沃利单抗等多轮治疗,近期评价为PD。
肺癌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肺癌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4f6f6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1.png)
肺癌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早期肺癌的精细化诊疗和转化研究 (1)二、临床视角:IB期EGFR突变NSCLC的辅助治疗 (3)三、少见突变NSCLC治疗进展及思考 (7)四、抗体偶联药物在NSCLC中的运用 (9)五、肺癌局部介入消融治疗的应用——着眼局部,控制大局 (11)六、类器官在肺癌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13)七、肺癌分子病理检测的指南与实践 (14)八、肺癌脑转移的研究现状 (16)九、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新进展 (20)十、免疫时代的外科临床思考 (22)十一、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 (24)十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 (25)十三、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 (27)一、早期肺癌的精细化诊疗和转化研究1.ctDNA甲基化相比突变的最大优势是?A.稳定B.数量大C.易分析D.分子小E.长度短参考答案:B2.肺癌辅助化疗提高多少5年生存率?A.0.05B.0.1C.0.15D.0.2E.0.25参考答案:A3.肺结节中恶性比例为?A.0.3B.0.2C.0.1D.0.05E.<5%参考答案:E4.目前肺癌筛查的标准工具是?A.LDCTB.X rayC.CEA、cyfra21-1D.纤支镜E.PET-CT参考答案:A5.EGFR突变的术后辅助治疗首选?A.化疗B.放疗C.靶向治疗D.免疫治疗E.细胞治疗参考答案:C二、临床视角:IB期EGFR突变NSCLC的辅助治疗1.基于EVIDENCE研究,埃克替尼在国内获批适应症A.单药适用于IB-IIIA期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B.用于ⅠB-ⅢA期存在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突变的NSCLC术后辅助治疗C.单药可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D.用于ⅠI-ⅢA期存在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突变的NSCLC术后辅助治疗E.单药适用于II-IIIA期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参考答案:E2.根据NCCN指南(2022年第5版),以下高危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低分化肿瘤(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B.楔形切除C.脏层胸膜浸润D.肿瘤>4cmE.淋巴结状态未知(Nx)参考答案:A3.关于I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楔形切除术相比,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在总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B.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3年或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C.肺叶切除术比亚肺叶切除患者有更好的生存D.对IB期患者肺叶切除后辅助化疗是更有效的治疗模式E.手术切除方式是影响I期NSCLC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参考答案:B4.JACC第八版分期Ib期(T2aN0M0)患者的生存率约为A.77%B.68%C.53%-65%D.60%E.36%参考答案:B5.以下哪类患者可能不能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A.肿瘤直径<4cmB.IB期有高危因素的C.肿瘤直径≥4cmD.II期E.III期参考答案:A1.晚期NSCLC一线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策略2.对于没有敏感突变基因突变的EGFR-TKI耐药患者来说,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可能会获得较好疗效?A.铂类为基础的两药化疗B.抗血管治疗C.免疫治疗D.抗血管联合免疫E.免疫+化疗+抗血管参考答案:E3.下列哪两个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非小细胞肺癌向小细胞肺癌的转化?A.RB1和TP53B.RB1和C797SC.RB1和METD.RB1和RETE.RET和TP53参考答案:A4.目前市面可及的三代EGFR-TKI药物OS最长超过多长时间?A.2年B.3年C.2.5年D.4年E.5年参考答案:B5.对于EGFRm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T790M和C797S突变且为顺式模式,可以使用下列那种药物治疗?A.BrigatinibB.阿法替尼C.阿美替尼D.奥希替尼E.吉非替尼参考答案:A6.对于EGFRmNSCLC患者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T790M和C797S突变且为反式模式,可以使用下列那种组合药物治疗?A.吉非替尼+埃克替尼B.吉非替尼+阿法替尼C.埃克替尼+达克替尼D.吉非替尼+奥希替尼E.阿美替尼+奥希替尼参考答案:D三、少见突变NSCLC治疗进展及思考1.治疗少见突变晚期NSCLC的抗肿瘤药物不包括以下哪种IB.双特异性抗体C.内分泌治疗药物D.ADC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参考答案:C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少见突变NSCLC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地位已确立B.不同TKI药物的耐药机制存在差异C.一种靶向药物可能可同时抑制不同的少见突变基因变异D.同一种驱动基因变异可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实体瘤中发生E.以靶向少见突变的特异性抑制剂为主的联合治疗或可延缓耐药发参考答案:A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液体活检相比于组织活检,具有克服肿瘤组织的异质性、样本可及性高、样本类型多、微创等优点,所以液体活检优于组织活检。
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d4d6f3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陈宣维;林建华;叶君健;许卫红【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04(007)003【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6例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22例.结果随访1~4年,手术患者1年存活率22.7%(5例),3年存活率9.1%(2例),4年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2个月.疼痛消失或缓解20例;6例不全瘫痪患者,术后神经功能1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3例无改变;完全瘫痪者则无一例恢复;14例无瘫痪患者术后3例发生截瘫,较同期无瘫痪未手术者的截瘫发生率低.结论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预后差,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或缓解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稳定脊柱,减少截瘫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页数】3页(P247-249)【作者】陈宣维;林建华;叶君健;许卫红【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神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神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神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神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相关文献】1.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诊断 [J], 陈金影;蔡虎;徐清华2.18F-FDG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陈彩龙;林美福;陈文新;王恩成;周硕3.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癌的诊断及治疗 [J], 隆兴波;任庆兰4.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作用 [J], 周维风;高光健;杨继文;戴云海;程光华5.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J], 王金艳;仲悦娇;陈凌翔;李云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断和治疗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90ebe5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7.png)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诊断和治疗
刘明波;董淑华;唐平章
【期刊名称】《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029)001
【摘要】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诊断困难,治疗尚无固定模式,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阐述其诊断方法及以手术、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刘明波;董淑华;唐平章
【作者单位】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
【相关文献】
1.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刘相良;赵颖华;纪伟;贾琳;万志强;赵宇光;陈晓;李薇
2.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 [J], 彭汉伟;曾宗渊;郭朱明
3.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 [J], 张智显
4.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分析 [J], 罗海宁;唐绍文;李俊
5.^(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J], 侯庆仪;唐安戊;张祥松;陈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CWES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提供全面的精准诊疗临床解决方案引言: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转移恶性肿瘤找不到原发灶的情况不在少数,而能够提供肿瘤基因组系统全面信息的CWES可以在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为患者各阶段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指导精准治疗,也是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溯源的可靠方法之一。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在所有人类恶性肿瘤中仅占3-5%[1],但由于目前每年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数量巨大,所以在临床中,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
造成这种原发灶无法溯源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原发病灶已去除、肿瘤出现多器官的转移、原发病灶的病理特征不明确等等。
如果无法确定原发灶,将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近日,领星也接待了这样一名无法确定原发灶的“脑肿瘤”患者。
案例详情王先生于今年7月中旬入院进行检查,在进行MRI检查时发现桥小脑角(CPA)区有疑似肿瘤信号。
随后,王先生又进行了一系列CT、增强MRI及头颅MR检查,影像学报告显示“考虑为脊索瘤,软骨来源肿瘤不能除外”。
主治医生迅速为王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一周后,王先生在全麻下行经远外侧入路左侧斜坡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回报显示,王先生脑部的肿瘤并非原发肿瘤,而是转移性癌。
由于肿瘤组织的病理特征不明显,病理科医生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判断,只表示有一定的可能为“肝癌脑转移”。
该图片由rawpixel在Pixabay上发布那么,这种无法诊断原发部位的转移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会面临怎样的难题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来说,除了肿瘤的分期外,原发肿瘤所处的位置是影响化疗方案及辅助性治疗手段的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来说,内分泌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对于有广泛内脏转移、需要迅速控制肿瘤负荷的患者来说,化疗才是首选治疗[2]。
同样的,化疗药物种类繁多,不同的癌症种类对于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大不相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也就是说,像王先生这样患有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患者,后续的治疗选择将会受到极大的局限,一般只能进行经验化疗(通常为紫杉烷/铂或吉西他滨/铂方案),通常这类患者的预后也较为不乐观。
像王先生这样依靠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确定肿瘤的来源的患者,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若时间倒回到20年前,王先生的治疗选择很可能真的只有进行经验化疗。
但在基因检测广泛普及的现今,人类对肿瘤的机制研究也更为深入,通过基因检测来对转移性肿瘤溯源已不仅仅是一种设想,领星的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CWES)就是其中一种可靠的方法。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或许会疑惑CWES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类的基因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两部分。
现代研究表明,大约85%的致病基因突变位于仅占整个基因组1%的外显子区域,而绝大多数内含子部分的信息一般不具有临床指导价值[3]。
WES就是针对肿瘤组织基因组的外显子部分进行大规模测序的一种检测方法。
而领星的CWES则是在普通WES的基础上,增加临床级别的生物信息分析和解读,结合患者的病史、病理等临床信息,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终身随访和持续的新药信息更新。
该图片由Arek Socha在Pixabay上发布通常,我们对CWES优势的认知一般都局限于用药伴随诊断方面,但实际上,CWES能够提供的肿瘤基因组信息极为庞大,这些肿瘤系统性信息还能够为肿瘤的来源、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肿瘤预后乃至家族遗传性等多种方面提供线索。
在面临后续治疗方案无从下手的困境时,王先生的家属及其主治医生基于对领星的信任为患者选择了领星的CWES产品,期望能够通过CWES检测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指导,同时也期待CWES能够帮助找到转移肿瘤的来源。
领星迅速“响应”8月上旬,领星实验室团队在接到了王先生的全血及手术组织石蜡切片后迅速启动了检测项目,并在一周后为患者交付了一阶段的检测报告,包括PD-L1报告及针对国内已上市靶向药物的快速检测结果,为患者快速匹配靶向药物提供支持。
两周后,领星的生物信息及临床数据应用团队就迅速为患者出具了第二阶段的详细报告,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基因变异谱和解读结果,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免疫治疗药物的用药指导或是其他可能的临床治疗途径的匹配,具体结果如下:在患者的肿瘤中共检测到了301个体细胞突变,在领星数据库的实体瘤肿瘤突变负荷(TMB)分布中处于top 86.8%的位置,属于TMB高的肿瘤,为免疫治疗的正向指标。
患者TMB在肝癌人群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红线处)进一步将患者的突变进行归类和分析,我们能够得知,该患者的突变类型多数为错义突变,携带PIK3CA、FBXW7、NF2、RB1等肿瘤关键驱动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PI3K通路,另外,涉及的通路还包括CDK周期通路、BRCAness通路、经典RTK通路等。
CWES所提供的肿瘤基因信息,可以为后续的靶向药物匹配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提示,具体如下图所示:(点击查看大图)(点击查看大图)同时,领星个体化的分子肿瘤协作组(inividualmolecular tumor board,iMTB)使用了两种方法交互验证,为患者的肿瘤进行溯源,具体结果如下:KEGG通路聚类法我们将从CWES(检测约2.7万个基因)中检测到的301个突变在KEGG上进行通路聚类分析,在所得到的与突变基因相关性最高的前8条通路中我们可以看到,指向特定癌种的通路仅有1条,为肝细胞癌通路,如下图所示:在编号为hsa05255的通路中,共聚类到7个典型的肝癌基因,如下图所示:注:蓝色背景框表示该患者携带的突变基因尽管患者的肿瘤组织来源于脑部,但KEGG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的301个突变基因中有3个基因被聚类到脑胶质瘤通路(hsa05214)中,但这3个基因均为肝癌和脑肿瘤共有的突变基因,并不是在脑肿瘤中独有的突变基因,如下图所示:注:蓝色背景框表示该患者携带的突变基因突变指纹分析第二种方法则是对患者的突变基因根据碱基突变类型(也称突变指纹)进行归类和分析,通过突变指纹的癌种偏好性揭示患者的原发灶来源。
注:准确的突变指纹的富集需要大量的突变位点,一般panel的基因检测位点仅有几十至上百个,在这么小的检测范围内能检出的潜在变异位点数量远不能满足突变标签分析所需的数据量。
而我们通过CWES的全面检测,在王先生的肿瘤组织中检出了301个突变位点,足以进行突变指纹分析。
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进行分类的突变指纹共有30种(在Cosmic网站中展示)。
将该患者的体细胞突变的突变特征与这30种突变指纹进行比对,得出相似度(similarity)数值在50%以上则可认为相似度偏高。
该患者的突变特征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点击查看大图)经比对,相似度在50%以上的突变指纹从高至低为Signature 5、12、3、26、16。
其中Signature 5、3和16在多种癌症样本中均有发现,在不同癌种间的特异性不高,而其余两类Signature12和16则为偏向肝癌的类型。
突变指纹含义来源于:/cosmic/signatures_v2领星的CWES详细报告显示,王先生有机会从m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PARP1抑制剂、免疫治疗或周期依赖性化疗方案中获益。
此外,两种突变基因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指向王先生的原发病灶可能为肝癌,也证实了病理科医生的推测,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方案制定王先生被确诊为“肝癌脑转移”后,肝脏内科为其进行了MDT会诊,结合CWES出具的肿瘤分子病理报告,主治医生最终为王先生初步拟定了“化疗联合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案。
至此,王先生的故事就暂告一个段落了,但领星的使命将会持续进行。
为了给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全时全程”精准医疗临床支持服务,对于每一位信任领星的患者,领星的客户关系团队都将进行终身随访服务,及时为患者更新药物上市和临床试验开展情况,给予每位患者最大的信息支持。
领星CWES为患者提供“全时全程”精准医疗临床支持服务此外,领星还将对患者随访中采集到的影像学诊断、病程信息整理入库,形成每个患者个性化的时间线,为后续数据挖掘分析提供了长程、完整、干净的数据集,以便于医生进行患者管理,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患者的治疗中去。
领星自成立以来所有的努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帮助中国临床医生更好地治疗中国肿瘤患者。
因此,领星无论在技术还是产品服务的设定上都是以此为目的——把精准医疗的结果真正落实到临床,让肿瘤患者获益。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高质量标准的临床服务,领星已先后获得了CLIA和CAP的实验室资格认证,并连续多次高质量通过各项室间质评,检测水准受国际认可。
并且领星所做的努力不会止步于此,目前我们已经在实现“AI+医疗”的临床应用中迈出了积极的脚步,并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呈现了基于医疗场景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的一部分应用和服务。
希望未来可以深度挖掘AI技术在肿瘤诊疗过程中的应用,真正做到让患者获益,帮助医生提高效率,推进中国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
参考文献:[1] PavlidisN, Fizazi K.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CUP)[J]. Critical reviews inoncology/hematology, 2009, 69(3): 271-278.[2] 李小梅, 焦顺昌, 王景文. 哈里森肿瘤学手冊[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3] Choi M, Scholl U I, Ji W, et al. Genetic diagnosis by whole exome capture and massively parallel DNA sequenc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45): 19096-19101.关于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