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合集下载

第二讲资源及其稀缺性总结

第二讲资源及其稀缺性总结
资源的概念源于经济学科,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 或者说,资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 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它是自然界、人类(劳动力) 和文化(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 资源是一个可变的历史范畴。
①自然资源向实物资源演变; ②从生活资料性的资源扩展到生产资料性的资源; ③从实物资源扩展到非实物资源; ④劳动力资源的消耗则从体力劳动逐渐向智力劳动演变。
第二讲
资源及其稀缺性
2018/12/25 1
资源经济学
主要内容
一、资源及其重要性 二、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三、自然资源的特性 四、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源稀缺的本质 六、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七、资源稀缺性的测度 八、缓解资源稀缺性的因素
2018/12/25 资源经济学 2
一、资源及其重要性
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 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 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 (如铜),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 利用的速度(如石油和煤),它们是可能耗竭的。 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 的资源。如果此类资源被利用的速度超过再生速 度,它们也可能耗竭或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
2018/12/25 资源经济学 30
六、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储存性自然资源(stock resources):指所有的 矿藏和土地,它们是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的物 质,因而从人类角度来看,其当前的供给是固 定的。 流动性自然资源( flow resources):是指那些 在充分短暂的、与人类相关的时间间隔内可以 自然更新者,包括大气、水、动植物、风能、 潮汐能等。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自然 资源系列 海洋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
金属矿资源、非金属矿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海洋浮 游生物资源
海水资源(或海水化学资源)
海洋气候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底资源
(摘自«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
深海海底矿产资源、滨海砂矿资源 海洋能源资源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整体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密度、数量、质 量上不均衡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 多种功能和用途
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 加工成为物质财富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 灌溉、航运、旅游
树木经过加工成为家具 充分利用 石油通过加工形成各种燃料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实。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表 几种矿物的元素资源基础及其期望寿命
矿物
资源基础 /t① 2.0×1018 1.5×1015 84×109
0%
2%
5%
10%
实际年均消耗增 长率 /1947~1974, %
铝 铜 金
166×109 216×106 62.8×106
1 107 772 709
468 332 307

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可更新资源,有利用不超过其繁 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二者有差别。
资源基础及其子集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的 理论潜力。 持续潜力——流动性资源有时间分配问题,在考虑 到留给后代同等利用机会的情况下的潜力。 环境潜力——利用资源时必然向环境排放废物,在 考虑到环境对废物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的潜力。 承载潜力——在同时考虑后代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的潜力。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总结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总结

2) 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 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 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 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水俣病、骨痛病
3) 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1986年)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 土地退化:沙漠化、土壤侵蚀、污染、盐碱化、潜育 化、耕地生产力下降、采矿废迹地 —— 环境污染 —— 生态功能降低、退化 相关视频
/programs/view/upi djgEWbEU/
/programs/view/RCRe_5i bPkI/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斯 国 国 度 本 国 大 国 国 罗 中 美 印 日 德 拿 英 韩 俄 加 伊 朗
17 12.9 12.47 8.6 6.1 5.86 5.14 4.71 60 59
二氧化碳排放量(亿吨)
化石燃 料燃烧 56.6%
北极南极冰雪融化

罗斯冰架上的融水 池。西南极半岛成为 世界上暖化速度最快 的地区之一。在过去 三十年间,南极半岛 的阿德利企鹅数量骤 减了近90%,南极半岛 唯一的帝企鹅群落现 已完全消失。
洞庭湖的变迁:
湖泊缩小
在唐宋时代,东洞庭湖面积方圆360里,青草湖方圆265里, 蒌沙湖方圆170里,夏秋三湖合一时,方圆七八百里。至明清 时期,洞庭湖面积仍有6000多平方千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围垦,50年代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 米,60年代以后,洞庭湖面积进一步缩小,如今仅有2691平 方千米。
入污染,直接经济损失2.19亿 ) 40万)
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2004年黄河取水口被污染,受灾 北江镉污染事故 (2005年,冶炼厂超标排放含镉废水 ,超标12倍 ) 重庆綦(qi)河水污染(硫酸厂 排水污染,受灾3万居民,停水2天)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流入 ) 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年,9.6万亩水域污染,鱼类、水草大批量死亡) 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6年,砷超标10倍,8万人受灾) 太湖水污染事件(2007年,富营养化) 江苏沭阳水污染(2007年,水氨氮超标,20万人受灾,停水40小时)

第二讲 资源及其稀缺性精选全文

第二讲  资源及其稀缺性精选全文
从资源问题的实质来看,它是由人对资源认识的 局限性、对处理人与资源关系的局限性而产生的 资源制度局限性所造成的人与资源关系的失衡、 失调或恶化,是通过资源与资源关系失衡、人与 资源关系失衡而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
衡即制度失衡。
2024/9/30
资源经济学
7
二、自然资源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类
阿兰·兰德尔: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2024/9/30
资源经济学
35
七、资源稀缺性的测度
理想的稀缺性指标至少应具有三种特性:
预见性 可比性 可计算性
2024/9/30
资源经济学
36
资源稀缺性的指标
物质指标:保留与利用比率 经济指标:
资源价格 稀缺性租金 边际发现成本 边际开采成本
2024/9/30
资源经济学
37
八、缓解资源稀缺性的因素
2024/9/30
资源经济学
16
几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
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 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 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 (如铜),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 利用的速度(如石油和煤),它们是可能耗竭的。
《辞海》:“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 的原料。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英国大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 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前者如土地、水、大气、 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产、陆地、 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环境功能(气象、海 洋现象、水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环境功能(植物的光合 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和地球 化学的循环功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生成 作用等)”。

自然资源整理

自然资源整理

第一章概论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首先,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自然界同一自然实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联系。

其次,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第三,自然资源是一个包含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概念。

2 、自然资源的功能与特性功能:1) .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物质资料2) .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资源特性:1)综合性和整体性一、自然资源是有多种单项资源组合而成的庞大的自然系统,即自然综合体,各资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二、各项资源内部也是一个复杂系统。

三、自然资源与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2 )时空变化的不平衡性与节律性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所制约,因而自然资源分布亦有强烈的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域有不用的资源组合和资源优势。

受自然地理环境时间尺度上节律性演化规律的制约,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性资源,亦有节律性变化规律。

非可再生性的矿产资源,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形成和发展亦有节律性的阶段性差异。

3)多层次性与多功能性4)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数量的有限性表现在:1 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再生性资源亦属于此;2 一定技术水平下,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是有限的;3 虽有多功能性,但在多数情况下,仍有局限性,在某种情况下只能利用其中一个方面,在另一种条件下只能利用其另一方方面。

潜力的无限性表现在:1 多数资源可以更新和循环利用;非耗竭性资源可以常用不衰;2 非再生性资源,一种资源枯竭了,常可有另一种资源取而代之,随着材料工艺的进步,替补性或具有新功能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

5)可塑性和演变的不可逆性第二章土地资源1 、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与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1.2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1.2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2、耕地资源 一方面,随着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加,对食物的需 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耕地在不断减少。原因: 1)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不可 避免地占用耕地; 2)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原因毁损耕地; 3)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必要的土地利用变化 等使耕地减少; 4)曾经对弥补耕地减少起重要作用的宜农荒地开垦 受到极大限制,因为后备耕地资源已经显得不足, 且靠损失生态用地来弥补耕地已经不合时宜
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 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 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 实。 • 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1、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性; • 2、地缘政治; • 3、人口过多或增长过快; • 4、经济欠发达和技术落后; • 5、不合理利用和不适当管理; • 6、环境退化等。
矿种 锂 铝 钽 石膏 菱镁矿 萤石 磷 砷 重晶石 滑石 石棉 石墨
位次 1 3 2 1 1 1 2 1 1 1 2 2
中国资源人均值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不少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具有 众多人口,中国的人均资源量在世界上不具有优势。由于中国人口还在不 断增长,因此人均资源量仍呈下降的趋势。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3、水资源 因人口增加,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将 下降为1760m3,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随 着中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水资 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一方面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 (农业输水和用水的低效率、工业万元产 值用水量定额过高等)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低、经济最发达的是(A)盆地。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丰富的是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西部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中,塔里木盆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哪个部分?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3、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以下哪项战略的实施是对外合作、互利共赢的典型体现?A. 资源税制度改革B.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C. 跨境资源基础设施建设D. 资源出口促进政策4、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全球矿产资源产量最高的国家B.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较为粗放,利用率低C.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D.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5、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B. 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C. 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D. 铝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6、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措施,不属于正确做法的是()A. 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B. 合理安排跨流域调水C. 严格保护水生态环境D.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7、下列关于水能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开发可以增加一国的军事战略储备,提升国家安全等级B、水能开发可以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但对提升国家安全等级影响较小C、水能开发仅对能源供应产生影响,对国家安全没有直接影响D、水能开发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进而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8、哪一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A、风能B、耕地C、矿产资源D、海洋资源9、我国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以下哪项措施对维护国家安全最为关键?A.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C. 加强资源储备建设D. 推进资源国际化合作 10、以下关于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B. 适当限制对重要资源的出口可以维护国家安全C. 加强对外投资可以促进资源资源的自主开发,减少对外依存D. 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1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国家安全关系不大B. 开发新能源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C. 过度依赖进口的矿产资源会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影响国家安全D.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因此可以大量出口,减少国内消耗12、题干:以下哪种措施不利于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A.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C. 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流程D. 大量开采不可再生资源1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主要位于下列哪个省区?()A、陕西省B、甘肃省C、四川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下列哪个省份因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被称作“千湖之省”?A、云南省B、江苏省C、湖北省D、浙江省1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强化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C. 过度开采与浪费现象严重,环境压力较大D. 全面加强资源管理,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制度16、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保障能源安全()A. 增加能源消费总量B. 提高能源产业集中度C. 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能源D. 限制能源产业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学1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资源是一切有用和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资源是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地理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获取的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的所有天然生成物,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劳动成果。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获取的初始投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2 自然资源的二元多级分类。

可更新是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从而能够持续利用。

又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是指它的储量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例如:矿物资源等储量固定的资源。

3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

4 自然资源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概念:是指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

研究内容:1)自然资源的基本理论2)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3)自然资源调查4)自然资源评价5)自然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规划6)自然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2)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3)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4)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5)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5 能结合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认识学习自然资源学的重要性。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的矛盾等),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然资源稀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庞大的集合名词,它所涉及的内涵较广。

由于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学科研究自然资源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不同,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也不近相同。

目前,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有三大方向,即地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和生态学方向。

地理学者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学者认为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生物学者则认为自然资源是对于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领域学者对自然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人类所用或为人类服务。

下面从各个学科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的定义的发展。

首先看地理学者下的定义。

1.较早给自然资源下较完备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1951),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他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从功能上看的概念。

2.萨乌式金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用作动力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

3.伊萨德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改善自身的净福利的自然条件和原料。

4.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能量的来源,或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条件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这个概念相比之前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来讲,更为详细,也更全面。

5.我国着名地理学家牛文元给自然资源下了如下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组合体,包含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社会系统中能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第10页/共45页
3、分类多样性
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 有交叉。如:从地球圈层的分布;从用途;从经济学等方面 分类。 有学者主张:流动性或者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或 资本性来代替不可更新性;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存性资 源) (如化石属矿物燃料);可更新资源 (收人性或流动性资源) 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如风景、空间等) 如:哈哥特分类系统(图1-1) 还有以固有属性分类法(图1-2)。
理论上可恢复可循环使用的临界性使用后就消耗掉的恒定性所有元素矿物金属矿物鱼类森林动物土壤蓄水层中的水石油天然气煤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波浪水能大气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一旦超过再生能力临界性资源就变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使用到灭绝的程度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的相对性由图可知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线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有交叉
•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之一是产生各种废物,这些废 物要排放环境媒介(资源),即大气、水、土地等。这 就需要另一个衡量资源潜力的概念。
• 【吸收能力】或【同化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 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第33页/共45页
• 任何环境媒介的吸收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不仅随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天然变 化,也可以被人类改变。
第29页/共45页
渔业资源
第30页/共45页
➢维持持续产量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意味着 须抑制当前的消费。所放弃的这一部分消费可 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为后代在资源上得 到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但是这种“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和权利”很可 能在其他方面又失去了。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 力水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二元多级分类--哈格特分类系统
二元多级分类--固有属性分类法
自然资源
耗竭性资源
表1-1自然资源的分类表
可更新性(再生) 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
不可更新性 (不可再生)资源
恒定性资源
亚恒定性资源 易误用及污染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作物资源 牧场及饲料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 渔业资源 遗传资源 矿产资源 化石燃料资源
粗制石器、钻木取火 精制石器、刀耕火种
燧石、树木、鱼、兽、果 栽培植物、驯化动物
青铜器时代
青铜斧、犁、冶铜技术、轮轴机 铜、锡矿石、耕地、木材、水
械、灌溉技术、木结构建筑

农业社会
铁器时代
铁斧、犁、刀、冶铁技术、齿轮 铁、铅、金、银、汞、石料、
传动机械、石结构建筑、水磨
水力
中世纪
风车、航海
风能、海洋水产
2 探明储量
指已经查明并在当前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 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要预测资源寿命,需假设
地质勘探不再有新的发现; 生产目标、产品价格、技术等方面不变
只反映当前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生产者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因国家、经济类型、企业 类型而不同 技术、知识和工艺水平; 需求水平, 取决于人口、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政府政 策,以及可替代资源的相对价格; 开采成本, 取决于采藏条件和区位,更取决于生产要素 (劳动、投资、基础设施)费用和政府税收政策。 资源产品价格, 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关系,也受生产者价 格政策和政府干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上述因素具有空间变异性,探明储量在各区域不同
因为对未来估计无章可循,远景资源预测不一定可靠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名词解释1、资源基础: 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储藏量。

3、条件储量: 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开采是不经济的。

4、远景资源: 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 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7、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8、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

9、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简答题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含义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的自然界中的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的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不是由自然而是由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是不断扩大); 人的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有区别(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方面);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更新性的相对性参考答案:(1) 分类: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如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 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 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历来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最早关于可更新资源的记述,例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可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管子》。

《山海经》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记述。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口号。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2月,中国政府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里,排列在前三位的就是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

表象: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多或人均消费过多,都会引起人口过剩问题,学术界分别称之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

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地理学家金梅曼:环境或其某些部分,只有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需要时,才是自然资源。

《辞海》: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人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种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都属于自然资源。

《大英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作为这些成分之源泉的环境功能。

定义: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大类,后者又包括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是地壳中储量固定的资源,即矿产资源。

可更新资源是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例如,生物,土壤,地表水等。

恒定性资源是按人类的时间尺度衡量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例如,气温,降水。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生产潜力时用得更多.
2、持续能力
可更新资源自然潜力的利用必须考虑时间上的
公平分配,即应留给后代同等的资源利用机会。 把这种考虑结合进可更新资源潜力的估算中,就
要采用持续能力或持续产量的概念。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
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 新的利用能力。如:渔业资源
受制于政治和市场力量。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可行性的变化 起着关键作用。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 都不一样。
4、远景资源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 资源藏量尚未查明,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远景资源估计常用方法:是根据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
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根据过去每钻进单位深度的发现率 外推。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相对容易,已有了较为成 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太阳辐射、水量平衡、土地
等。
一、不可更新资源度量
1、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潜在的最大数量。资源基
础是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实际用来预测未来资源 的可得性。

估算方法(矿物):
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地壳的总质量

未来自然资源的可得性估算:采用“探明储量”、
2)计算值取决于管理目标、资源利用途径,生活标准;
3)科技水平与投入。

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承载力的概念:
【生存承载能力】: 【最适承载能力】:
【容限承载能力】:
【生存承载能力】有足够的食物保证生存,但不能保证所有个体 的茁壮成长,以及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
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土壤
蓄水层中 的水

第2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

第2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

第2章⾃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第⼆章⾃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第⼀节资源问题产⽣的原因⼀、⼈⼝过剩→当代⾃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资源问题=⼈⼝数量×⼈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的环境后果⼈⼝过剩:⼈⼝数量过剩:是指⼀个地区(或国家)的⼈⼝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物、⽔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持这些⼈⽣存的程度;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部分⼈贫穷到⽆⼒⽣产或购买⾜够的粮⾷、燃料等⽣活必需资料时。

⼈⼝消费过剩:是指⼈⼝数量虽然不多,但⼈均资源消费过⾼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其他因素1、⼈⼝的分布2、战争3、科学技术的某些发展4、经济、政治、道德伦理诸要素第⼆节⾃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与时空尺度1.⾃然资源学的框架结构⾃然资源学:主要是研究⼈类与⾃然界中可转化为⽣产、⽣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以单项和整体的⾃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然资源学研究的时空尺度1、空间尺度:要区分全球、区域、地⽅、地点等尺度。

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

我国把区域⾃然资源的可持续利⽤作为研究重点。

2、时间尺度区分未来近、中、远期的不同任务(1)近期规划⽬标主要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当地⾃然资源,打破资源、环境退化与发展受阻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实施可⾏的开发项⽬,起步措施还必须有政策保证;(2)中期规划则是从发展的可靠性着⼿,使当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步⼊良性循环;(3)远期规划着眼于前瞻性预测,⾛向⾃然资源的可持续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其他学科1.环境科学2.国⼟经济学3.⼈类⽣态学第三节⾃然资源学的发展⼀、关于⼈类史前时期的⾃然资源问题研究——⾃然资源学的史前时期⼈类对其环境和⾃然资源的影响是局部的、微⼩的。

积累了⼀些极为原始的经验,但根本谈不上记载,更不⽤说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更新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是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 自然过程再生的资源,如生物、土壤、地表水等。
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
恒定性资源(immutable or perpetual resources)是按人类的时 间尺度衡量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如 气温、降水、潮汐、风、波浪、地热、太阳能等。
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
亚恒定性资源:风能、降水
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大气、水、自然风光
二、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可为人类利用的数量有多少? 自然资源的潜在数量、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水平、经济
发展潜力等决定。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不可更新资源的估算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社会性:资源是文化的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自 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自然资源稀缺约束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生 态影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的冲突和争夺 冲击着社会,诸如此类的问题使自然资源的社会性有了更 加深刻的内涵。
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自然资源的 稀缺性
相对稀缺 (资源地区分布与人口 分布不匹配)
人口数量增加 人均需求量增加 人的世代无穷、有些资源不可再生
资源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不均 地区发展不平衡:技术、资金、交通等 地缘政治:隔离、孤立等
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系统。人类不可能在改变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中某种 成分的同时,又使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不变。
自然资源学2第二章自然资 源的性质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得性度量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1、根据自然资源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地壳 )、气候资源(大气圈)、水利资源(水圈)、土地资源 (地表)、生物资源(生物圈)五大类。
2、根据自然资源的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工业资源、服务 业(交通、医疗、旅游、科技等)资源。
动态性:资源的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历史进程 中不断演变。
与自然资源动态性有关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是增值性和报酬递 减性。自然资源利用合理可以不断增值。如荒地变成农田 、农田变成城市用在这点以 后每一单位的追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将减少并最终成为负 数。
自然资源的地域性使得它的稀缺性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并由 此派生出“竞争性”的特征。
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但是并非所有的自然资源潜在用途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且都能表现出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又是多种多样 的,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需要全面权衡,努力按照生 态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借助系统分 析的手段,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多用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通过人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联表现出 来,自然资源一旦成为人类的利用对象,人就成为“人类资源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措施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又影响环境,人与自然资 源之间构成相互关联的一个大系统。
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 分布是不均衡的;同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和技术工艺条件也具有地域性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就 是所有这些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性、可更新性、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发生起源等对自然资源 进行较详细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进一步的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
耗竭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
土地、草场、 作物、森林、 动物、基因资 源等
不可更新资源
可重复使用的 资源(非消耗 性金属)
不可重复使用 的资源(化石 燃料)
恒定性资源:太阳能、潮汐能、原子能
非耗竭性资源
临界性资源(critical resources)是可能被掠夺到耗竭程度的可 更新资源,如果对此类资源的使用速率超过自然更新速率, 那么它就会向矿产资源一样实际上是在“被开采”。
****有些学者主张用“流动性”或“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获“资本性 ”来代替“不可更新性”。
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具有相对性(讨论) 其他分类: 可以根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自然资源的可耗竭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只是表明了理论上 的最终极限,而不能在实际上用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 。
探明储量: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 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储量。
条件储量:也是已经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 现有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时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探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 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 尚未勘察或极少勘查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储量和理论资源 的总和统称最终可采资源。
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 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 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指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
种群(或人口)数量。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稀缺性 2、整体性 3、地域性 4、多用性 5、动态性 6、社会性
稀缺性:
绝对稀缺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3、根据在自然界中更新的速率,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 新资源量大类,后者又包括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普遍认同的分类
自然资源
不可更新 自然资源
可更新 自然资源
恒定性 自然资源
临界性 自然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是地壳中储量固 定的资源,即矿产资源。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 由自然过程再生(如铁矿石等),或由于它们自然再生的 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如煤、石油等),它们 是可能耗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