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复习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1、戏剧的学科划分
2、学习戏剧理论的重要性
3、课堂需要做的工作与不能做的事情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戏剧的起源与分类
二、戏剧的功能
三、戏剧的特性
四、戏剧的时空属性及节奏
五、戏剧的五个要素
六、戏剧剧本写作训练
第一章戏剧的起源与分类
第一节戏剧的起源
一、戏剧源头是:原始巫术(祭祀)仪式,或宗教祭祀活动。
如中国先民们常进行的“八蜡”,“傩”,“雩”等巫术祭祀活动,或者西方的酒神节及其演剧活动,都包含着表演的因子。因为:
(1)表演动作
(2)表演者:尸、祝、巫、觋
二、我国戏剧的早期形态:歌舞、杂技、游戏活动、简单的装扮等活动
如春秋时期的优孟衣冠、汉代的百戏、五代十国时的踏摇娘、唐参军戏。
它们是早期戏剧的原因:
(1)有表演者
(2)有表演动作
(3)有观众
三、我国戏剧成熟的时期是:宋元时期,以杂剧为表现样式。
同以前的源头或早期形态相比,宋元杂剧除了具备“表演者”、“观众”、“表演动作”之外,还具有两个特征:
(1)它的观演关系分化的非常清楚;
(2)它具有明显的“剧”(故事)的特性
所以它是成熟的戏剧(戏曲)
第二节戏剧的分类
二、分类的方法与类别
(1)根据舞台呈现形式、即其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分为:
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
(2)根据戏剧内容的三要素分为:
情节剧、性格剧、观念剧
(3)根据题材不同分类分为:
历史剧、现代剧;农村戏、都市戏等
1、话剧(含诗剧):
(1)综合性:表演艺术+ 语言艺术。
(2)主体结构,是由人体表演与语言为主组成的。
(3)地位:戏剧艺术最主要门类。
(4)名称由来:新剧(文明戏)——话剧;1928年洪深、田汉等提出。
(5)特殊之处:话剧是戏剧种类中“文学性”最强的
2、歌剧:
(1)综合性:表演艺术+ 音乐艺术
(2)话剧与歌剧的不同:
话剧以说话为主,而歌剧以歌唱为主。说话与歌唱的区别就在于夸张、变形的程度不同3、舞剧:
综合性:表演艺术+ 舞蹈艺术
舞剧演员,不仅口中既无说,也无唱,连形体动作也发生了夸张、变形。
4、木偶剧:
综合性: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偶演出,又叫傀儡戏,西方叫“puppetry”木偶戏从我国汉代即有,唐宋时繁盛。按照木偶操纵方式的不同分为:托棍木偶;提线木偶;手套木偶。
5、哑剧:
演员表演艺术的单项变体
三、内容三要素与戏剧分类
(1)内容三要素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①悲剧是对行动中的人的模仿;②悲剧包括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戏景和唱段。
(2)分类:
根据三个要素在剧中所占比重不同,对戏剧进行以下三种划分:
①情节剧:包括传奇剧、佳构剧等
以情节取胜,人物性格塑造、思想传达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
②性格剧及心理剧
以塑造、表现人物为主。
在西方,古希腊悲剧中已经有了性格剧的影子,如《俄底浦斯王》(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神谕、斯芬克斯之谜)。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人物性格便成为剧作的重心,张扬人性、突出个性。
心理剧是性格剧的发展,是20世纪艺术观念“向内转”的结果。
③观念剧:
细分为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以表现思想观念为主。
问题剧(problem play):指19世纪中叶产生在欧洲的一种戏剧类型,
问题剧的根本特征在于“问题意识”,即通过剧作来展示生活中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政治剧(political theatre):以表现政治主张、国家政策、进行宣传鼓动为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政治剧特指20世纪,伴随着左翼运动而兴起的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剧作。
理念剧(Idea play):淡化情节,简化性格,以突出一个思想理念为中心。
它虽涉及问题、触及政治,但重心不是宣传、提出问题等,而在于深层的哲学式的思考,第二章戏剧的功能
第一节戏剧的功能
从不同层面看,戏剧有不同的功能,如下:
(1)游戏层面:娱乐(享乐)功能
(2)评价层面:评价功能
(3)教育层面:教育功能、启蒙功能
(4)信息符号层面:交际功能、认识功能、预测功能
(5)心理层面:净化功能、补偿功能
(6)社会层面:社会组织功能、仪式功能、传承功能
第三章戏剧的特性
本章重点
1、理解:戏剧的文学层面和舞台表演层面的双重性
2、识记并理解:戏剧的特性
(1)文学层面:戏剧的特性是:特定情境内的冲突——集中性、紧张性、曲折性
(2)舞台层面:戏剧的特性:在场的表演——当场性、一次性、距离性
第一节戏剧的双重属性
一、戏剧的双重属性:文学性、舞台表演性。
戏剧有两个生命,一个存在于文学中,一个存在于舞台上、表演中。所谓的“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其实指的就是此。
当剧作只被阅读时,文学>表演,还不能成为严格戏剧;当剧作被呈现于舞台上时,文学=表演,这两个层面同时彰显、不可分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
二、历史上关于文学性与舞台性的看法
(1)强调“文学性> 舞台性”的看法:
俄国的尤﹒伊﹒艾亨瓦尔德《否定剧场》:剧场是艺术的一种虚妄而不正当的样式。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独自阅读剧本优于看舞台演出的剧,许多悲剧的伟大杰作读起来比表演出来更好。
(2)强调“舞台性> 文学性”
残酷戏剧提倡者阿尔托,到质朴戏剧的鼓吹者格洛托夫斯基都比较排斥文学性。
残酷戏剧提倡戏剧摆脱剧本的束缚,力图让戏剧回归到宗教仪式状态,用各种古老的艺术手段和仪式的魔力直击观众心灵。
质朴戏剧强调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决定作用,其实就是强调舞台表演的重要性。他通过排除法认为演员与观众才是戏剧的本质。
第二节文学层面的戏剧特性
一、从文学层面看,戏剧的特性是:特定情境内的冲突。
(1)戏剧是模仿人的行动
(2)只有特定情境的行动才是具有戏剧性的行动,特定情境导致戏剧的产生。(反日常情境即特定情境)
(3)行动不是普通的行动,是有冲突的行动。冲突越强烈,戏剧性就越强。
何为“冲突”?冲突是受欲望、情感、需求等支配的人物之间产生的对立或呼应;
何为“有冲突的行动”则是对立或呼应的人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行动。
(4)有一定长度的、特定情境中的有冲突的行动就形成了戏剧。
二、冲突的种类与特点
1、冲突的种类
①从存在的位置看:内在心理冲突;外在动作冲突
②从方向看:反向冲突;正向冲突
③从大小看:总体冲突;局部冲突
2、冲突(文学层面戏剧性)的特点:
①集中性;②紧张性;③曲折性
①集中性:情节紧凑(起始、中段、结尾紧扣)、最好在1—3小时内演完;人物不宜过多、
3、5个主要人物为宜;场面集中、变动不宜过于频繁。
②紧张性:动作要能在观众中引起紧张感。紧张感可以是惊慌、担忧、恐惧、怜悯;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