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课件
合集下载
基底节解剖PPT课件
47
脉络膜前动脉细小,在蛛网膜下腔行程较长,易发生 闭塞。闭塞可能造成对侧偏瘫(大脑脚底供血不足)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囊下2/5丘脑皮质束供血不足 ),偏盲(内囊下2/5视放射供血不足)。症状出现与 否取决于侧支吻合情况。 48
大脑前动脉 中央支 从大脑前动脉远侧段起始端发出的中央支 左、右 各一条。称为内侧纹状动脉 medial striate artery、内侧前穿动脉 medial anterior perforating artery、或Heubner返动脉。相当 于前交通动脉水平从大脑前动脉发出后,又折 回大脑前动脉起点附近的前穿质入脑。此动脉 是供应中央核团(基底核区域)重要而恒定的 血管,内囊膝部核后肢前部也接受它一部分血 液供应。 从大脑前动脉近侧段远端发出的中央支 每侧2~3 小支,供应丘脑下部的视上区、胼胝体膝和透 明隔。 从大脑前动脉近侧段起始端发出的中央支 每侧3~ 4小支,供应尾状核前部。
29
已知基底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发自苍白球内部和黑质 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轴突终止于脑干多处部位,包 括前腹侧核(VA)、腹外侧核(VL)、腹内侧核(VM)等,丘 脑核团及上丘、中脑-桥脑上部被盖。 与基底神经节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乙酰 胆碱、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 内囊膝部损失,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舌体无力,有时伴有 肌无力;定向障碍、勾音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 行为改变也可发生。内囊后肢内穿过的神经纤维较多, 此处病变表现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为对侧偏瘫、感觉 障碍、视觉障碍等。
4
5
纹状体: 解剖结构:①尾状核是由前向后弯曲的圆 柱体,分为头、体、尾三部,位于丘脑背 外侧。 ②豆状核分为壳和苍白球,其中壳 和尾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 状体。 功能:纹状体是椎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发现 苍白球作为基底前脑的一部分还参与机体 的学习记忆功能。
基底节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44
精选PPT课件
45
后交通动脉
AchA MCA
PCA PcoA
ICA
前床突
精选PPT课件
46
脉络膜前动脉 较细动脉,多数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外方 1.5~4.5mm处,直接由颈内动脉发出。脉络膜前动 脉按其行程可以分为池部和脑室部。池部为从脉络 膜前动脉起始部始至进入侧脑室颞角之前止,因行 于环池而得名。脑室部起于侧脑室颞角,沿侧脑室 内的脉络丛向后至丘脑枕,继而绕丘脑枕弯行向上 ,经侧脑室三角部进入侧脑室体部,到达室间孔附 近,与脉络膜后动脉吻合。主要供血区为:脉络丛 、视束的大部分、外侧膝状体的外侧部、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前1/3、以及苍白球的大部分。
36
精选PPT课件
37
精选PPT课件
38
精选PPT课件
39
精选PPT课件
40
精选PPT课件
41
精选PPT课件
42
精选PPT课件
43
后交通动脉 全长约15mm。后交通动脉在向后行走过程中,发出2-8条细小 的中央支,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供应丘脑下部、丘脑腹侧部、视 束前1/3及内囊后股;后组主要供应丘脑底核。这些中央支其中一 支堵塞后,因有效的侧支循环难以建立,很难代偿。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血 供
精选PPT课件
32
1,右侧颈内动脉;2,后交通动 脉;3,脉络膜前动脉;4,视束; 5,下丘脑;6,视交叉;7,大 脑前动脉A1段;8,Heubner’s 回返动脉;9,大脑前动脉穿支; 10,嗅束;11,大脑中动脉M1 段;12,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穿支;13,颞叶; 14,侧脑室下角;15,脉络膜; 16,外侧膝状体;17,丘脑膝状 体支;18,丘脑枕;19,下丘; 20,中脑与脑桥过渡区;21,黑 质;22,大脑脚;23,海马钩; 24,大脑后动脉;25,基底动脉; 26,丘脑穿支动脉
头颅CT影像解剖ppt
头部断层扫描及CT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 角区及后 角
5cm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cm
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
基底节区结构
基底节(Basal ganglia) (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 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 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 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 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 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 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 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基底节区
杏仁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侧脑室体部
6cm
四脑室
2cm
鞍上池 环池
3cm
三脑室 四叠体池
4cm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 小脑上池
侧脑室三 角区及后 角
5cm
基底节区:尾状核、 豆状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cm
豆状核:苍白球(内)、 壳核(外)
基底节区结构
基底节(Basal ganglia) (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 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 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 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 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 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 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 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 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 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
基底节区
杏仁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尾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侧脑室体部
6cm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及临床
2018/11/20
2018/11/20
内囊前脚 内囊膝
内囊后脚
2018/11/20
尾状核头 苍白球 内囊前肢
壳核
内囊膝
内囊后肢
2018/11/20
2018/11/20
2018/11/20
胼胝体
尾状核 内囊
壳
屏状核
外囊
外侧苍白球 内侧苍白球壳
外侧苍白球
内侧苍白球
2018/11/20
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位于壳与岛叶皮质之间,其内
侧面与壳之间借外囊相隔,外侧面平坦,随岛叶内的回 旋而起伏,岛叶皮质和屏状核之内的白质称最外囊。
屏状核
2018/11/20
杏仁核,是海马旁回沟棘方的灰质团,
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前方。
杏仁核
2018/11/20
内囊 ←
位于 豆状核、 尾状核和 丘脑之间
内囊
2018/11/20
内囊
2018/11/20
在大脑半球的水平断面上,可见内囊 呈横置的“V”字形,尖端指向内侧。 内囊一般可分为三部: 前方的称内囊前脚,较短,位于豆状 核与尾状核头之间; 后方的称内囊后脚,位于豆状核与丘 脑之间,较长; 前、后二脚在尾状核头与丘脑之间以 钝角相连,称内囊膝。
→
2018/11/20
豆 状 核
2018/11/20
←
豆状核
在岛叶深部,全部包埋于髓质中, 它在位置上与侧脑室并互关联,其 外侧面较平坦,与屏状核隔以外囊, 内侧面隔内囊与尾状核与丘脑相分 隔。
2018/11/20
在水平断面上,可见豆状核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指向 内侧。豆状核被垂直的内外髓板分为三份: 最外侧部称为壳,内侧两部合称苍白球, 原的前端与尾状核头相连,向后被内囊纤维所分隔。
2018/11/20
内囊前脚 内囊膝
内囊后脚
2018/11/20
尾状核头 苍白球 内囊前肢
壳核
内囊膝
内囊后肢
2018/11/20
2018/11/20
2018/11/20
胼胝体
尾状核 内囊
壳
屏状核
外囊
外侧苍白球 内侧苍白球壳
外侧苍白球
内侧苍白球
2018/11/20
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位于壳与岛叶皮质之间,其内
侧面与壳之间借外囊相隔,外侧面平坦,随岛叶内的回 旋而起伏,岛叶皮质和屏状核之内的白质称最外囊。
屏状核
2018/11/20
杏仁核,是海马旁回沟棘方的灰质团,
位于侧脑室下角的前方。
杏仁核
2018/11/20
内囊 ←
位于 豆状核、 尾状核和 丘脑之间
内囊
2018/11/20
内囊
2018/11/20
在大脑半球的水平断面上,可见内囊 呈横置的“V”字形,尖端指向内侧。 内囊一般可分为三部: 前方的称内囊前脚,较短,位于豆状 核与尾状核头之间; 后方的称内囊后脚,位于豆状核与丘 脑之间,较长; 前、后二脚在尾状核头与丘脑之间以 钝角相连,称内囊膝。
→
2018/11/20
豆 状 核
2018/11/20
←
豆状核
在岛叶深部,全部包埋于髓质中, 它在位置上与侧脑室并互关联,其 外侧面较平坦,与屏状核隔以外囊, 内侧面隔内囊与尾状核与丘脑相分 隔。
2018/11/20
在水平断面上,可见豆状核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指向 内侧。豆状核被垂直的内外髓板分为三份: 最外侧部称为壳,内侧两部合称苍白球, 原的前端与尾状核头相连,向后被内囊纤维所分隔。
基底节区及内囊课件
丘脑解剖
1、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2、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忆功能
和情感调节有关。 3、外侧核群:其中腹侧核群包括: 腹前核调节躯体运动。 腹外侧核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协调有关。 腹后外侧核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 腹后内侧核传导头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靠近丘脑枕腹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也属于丘脑
2. 丘脑至皮质下(锥体外系统)诸神经核的纤维联系受累时产 生面部表情分离性运动障碍。即当患者大哭大笑时,病灶 对侧面部表情丧失,但令患者做随意动作时,面肌并无瘫 痪。 3. 丘脑外侧核群与红核、小脑、苍白球的联系纤维受损产生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可出现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样动 作。 4. 丘脑前核与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联系受损产生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及强哭强笑。
• 椎体外系损害定位较困难,且无实际意义。一般来说 :
• 1、苍白球和黑质损害 主要有震颤麻痹,苍白球损害愈重,肌张力增高愈显。 • 2、壳核及尾状核损害 主要表现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肌张力 增高或多变。 • 3、齿状核和下橄榄核损害 出现肌阵挛。
内囊的解剖
(1)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 面呈向外开放“V”字形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上部 疑核 副神经核
眼外肌 咀嚼肌 面肌(额肌、眼轮匝肌) 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大 脑 皮 质
躯体运动、 感觉区 —————————→ 新纹状体 苍白球 额叶躯体 运动区 腹前核、 背侧丘脑 腹外侧核 内囊 苍白球丘脑纤维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听辐射 视辐射
三偏综合征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在大脑半球的水平断面上,可见内囊 呈横置的“V”字形,尖端指向内侧。
内囊一般可分为三部:
前方的称内囊前脚,较短,位于豆状
核与尾状核头之间;
后方的称内囊后脚,位于豆状核与丘
脑之间,较长;
前、后二脚在尾状核头与丘脑之间以
钝角相连,称内囊膝。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12
内囊前脚 内囊膝
侧面与壳之间借外囊相隔,外侧面平坦,岛叶皮质和屏 状核之内的白质称最外囊。
屏状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8
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位于侧脑室下角的
前方。
杏仁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9
← 内囊 内囊
位于 豆状核、 尾状核和 丘脑之间
内囊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基底核 = 基底神经节 =
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 + 杏仁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1
尾状核为一“弓”型的灰质团块,其
全长始终伴随着侧脑室。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3
尾状核的前端膨大,称为尾状核头
→ →
→
突入侧脑室的前角
尾状核中部稍细,称尾状核体沿丘脑的背外侧缘伸延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6
在水平断面上,可见豆状核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指向 内侧。豆状核被垂直的内外髓板分为三份: 最外侧部称为壳,内侧两部合称苍白球, 壳的前端与尾状核头相连,向后被内囊纤维所分隔。
壳 外侧苍白球
内侧苍白球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7
屏状核为一薄层灰质,位于壳与岛叶皮质之间,其内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内囊后脚
13
尾状核头 苍白球 壳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内囊前脚 内囊膝 内囊后脚
14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15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16
尾状核更细,称尾状核尾
靠近侧脑室的外侧壁,继而弯向下方,
沿侧脑室下角的顶壁向前进入颞叶,
抵下角前端,再接近杏仁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4
豆 状
←
核
2/20/2021
基底节区解剖位置关系图
5
豆状核
在岛叶深部,全部包埋于髓质中, 它在位置上与侧脑室相互关联,其 外侧面较平坦,与屏状核隔以外囊 ,内侧面隔内囊与尾状核与丘脑相 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