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营养现状及发展
中国国内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
中国国内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中国国内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国内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业岗位:1、临床营养师主要从事与疾病有关的营养工作,为病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设计适合不同病人的食谱等,主要在医院工作,又常称为营养医师。
此类营养师多为医学院/医科大学的预防医学系毕业。
2、公众营养师又称为公共营养师,其工作与公众有关,主要从事营养知识的传播、群体性的营养调查、各种与营养相关的社会活动策划,以及与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有关的影视文学等作品策划也是其工作的内容。
其工作内容多为营养知识之类的无形产品。
3、食品营养师主要在食品企业工作,主要负责食品的开发之类的与食品相关的营养工作。
4、运动营养师是为运动人员提供营养指导的营养师,职业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他们的运动量相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量较大,其营养需求与常人有较大的不同。
所以该类人群的营养有特殊的要求,应该有专业的运动营养师进行,有利其健康。
5、餐饮营养师主要从事与餐饮有关的营养工作,如营养配餐方案,营养食谱的开发,营养配餐员的培训,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等。
6、药膳营养师为食品和制药公司、市场协会和餐饮服务供应商服务。
药膳营养师们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研究,对管理和市场提出专业性意见,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好的药膳养生食品投放市场。
还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分成更细化的营养师,如美容营养师,保健品营养师等。
营养师工资待遇怎么样? 刚入行的公共营养师工资并不高,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后才能有较可观的收入。
从公共营养师薪资调查表可以看出,其薪资呈现出上限高和个体差异大的特点,绝大多数公共营养师月薪都超过2500元,最高月薪甚至超过20000元。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的公共营养师不足4000人,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面临着营养结构失衡的问题,急需大量从事营养实践工作的营养保健师;另一方面,《国民营养条例》也规定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和社区等公共场所必须配备营养师。
中国公众营养状况及改善行动
粮 食 科 第1卷 2 6 第1 油 品 技 4 0年 0 期
专论
中国公众营养状况及改善行动
于 小冬
( 家发改委宏观院 公众营养与发展 中心 , 国 北京 10 3) 00 8
中图分类 号 :S2 14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7 5 12 0 ) 1 1 0 T 0 . A 10 —7 6 (0 6 0 —0 — 5
平, 已经是 一件不 容迟缓 的大 事 。 1 1 我 国居 民营养和健 康状 况 . 1 11 营养摄 入 和食物 消费 .. () 1 能量 和蛋 白质 从 总 量看 全 国 居 民摄 入 能 量每 日达 到 2 5 . 2 3 5千卡 ( 1 轻体 力 活 动 男 子 以 8岁
千 卡 的 8 .% 。其 中, 村 人 口达 到 2 9 . 卡 , 67 农 27 9千
是 R A的8 . %。可见 , D 84 能量供 给基本 满 足需求 。
蛋 白质摄入 每 日 6 .g 是 R A 8 g的 8 . %。 6 1, D 0 26 其 中农 村为 6 .g 是 R A的 8 .% , 白质摄 入大 49 , D 11 蛋
6 .g 19 67 ;92年 6 g 20 8 ;02年 6 .g 6 1。其 中 , 市 稍 有 城 增 加 , 村稍有 减少 。可喜 的是 , 农 虽然蛋 白质 摄入 总
铁 的问题 比较 特殊 。如果 按 照 R A来 看 , 国 D 我 居民铁 的摄 入应 该 是 足 够 了。20 02年 城 乡 居 民 平 均摄 入 铁 2 . m , 经 达 到 R A 规 定 的 毫 克 的 33g已 D
岁 以下 2 . % ;0岁 以上 2 .% ; 42 6 1 5 育龄 妇女 2 .% , 06 全 国平 均水平 为 1 . %。 5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对膳食营养的关注逐渐增加。
健康的饮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膳食营养平衡以及膳食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主要由谷类、肉类、蔬菜、水果、奶类以及豆类等主要食物组成。
谷类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能量来源,包括大米、小麦等。
肉类则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和脂肪,常见的有猪肉、牛肉和鸡肉等。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豆类提供植物蛋白和纤维素。
奶类则是补充钙质的重要来源。
二、膳食营养平衡膳食营养平衡是指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在膳食中的合理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平衡的指导原则是“五谷杂粮、五菜一汤、适量鱼肉、少盐少油、常喝牛奶”。
这一原则强调了谷类和杂粮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奶类,减少盐和油的摄入量。
为了保持膳食营养平衡,需注意以下几点:1. 多样化饮食:摄入多种食物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2. 合理安排主食:以谷类为主,适量摄入杂粮、精细米面和马铃薯等。
3. 多吃蔬果: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4. 适量摄入肉类和豆类:摄入适量的肉类和豆类可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但要注意控制总脂肪摄入量。
5. 勤喝牛奶:牛奶是重要的钙质来源,有助于骨骼健康。
6. 减少盐和油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盐和油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应尽量减少食用含盐和油较多的食物。
三、膳食改善措施为了提高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1. 加强营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递膳食营养知识,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促进农产品多样化:增加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3. 多渠道宣传重要食物:重点介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食物,如杂粮、蔬菜、水果和奶类等。
4. 加强餐饮行业监管: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推动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选择。
5. 家庭健康膳食指导:通过开展家庭膳食指导,引导家庭合理选择食物,制定健康的膳食方案。
营养强化食品改善公众营养的紧迫性与发展对策
5 8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而且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有严格规定 。但有些性质稳 定、色泽鲜艳、价格低廉 的工业用的染色剂 ,也常被一 些 不法厂商用于食品的着色 。染制的鲜艳食品对人体健
口未解决温饱 问题 ,我国贫困农村人 口受营养不 良影响 比例高达2 以上 ,特别是贫困农¥ 5 以下儿童 ,有 /3 - ,岁 1 近3 %生长发育迟缓。另外 ,城镇有2 0 多万人收入水 0 00 平低于最低 生活保 障线 ,还有6 0 多万残疾 人需要帮 00
维普资讯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20 年第 1 期 07 2
F o n tio i a o da dNurt ni Ch n i n NO. 2, 2 0 1 07
营养强化食 品改善公众 营养 的紧迫性 与发展对 策
周 希华 ,杨文甫 ,姜 国华
成分 的不足 ,或在贮存 及加工过程 中造成 的营养素损
食物原有 的颜色、味道 、口感等 ,不需要人群掌握更多
的营养知识及专业技能 ,就可使特定地 区、特定人群的
营养状 况在 E常 的3 餐 中得 到改善。 t ~4 15 经济性 . 强化食品 的价格 略高于普 通食品 ,今后会 逐渐成 为众多消费者容易接受的经济实惠品。如螺旋藻、安利 等保 健 品因价格较高 而难 以普 及到千 家万户 ,而食用
2 2 2 高收入阶层营养失衡 ..
在经济发达地 区,因营养摄取不均衡 、体力活动减 少 ,肥胖群体迅速增加。经2 0 年 “ 02 中国居 民营养与健
醇。食之过多的人患动脉硬化 、高血压 、高血脂、脂肪 肝 、冠心病 、肥胖 等症 的概率 比少 吃猪 肉的人高2 ~3
倍。
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
我国不同区域膳食结构分析及膳食营养建议
我国不同区域膳食结构分析及膳食营养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和追求也日益多样化、营养化。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膳食结构特点,探讨其背后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建议,以期为我国居民的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首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北部等不同区域的膳食结构进行概述,包括主食、副食、蔬菜水果等各个方面的消费情况。
接着,我们将从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针对不同区域的膳食特点,提出具体的营养建议,包括增加某些营养素的摄入、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消费、推广平衡膳食的理念等。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膳食结构,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加健康、科学的饮食选择。
我们也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营养政策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膳食结构分析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饮食习惯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各地的膳食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普遍偏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面食、肉类等。
同时,由于北方地区的农业结构以种植小麦为主,因此面食在北方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这种膳食结构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脂肪摄入过多,增加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更为均衡和多样化。
南方人普遍喜食大米、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海鲜、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也较多。
这种膳食结构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慢性病风险。
在西部地区,尤其是牧区,人们的主食以牛羊肉等动物性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
我国目前居民的营养及调整方法
我国目前居民的营养及调整方法0802061003 08食品班摘要:营养是指人类摄取食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类体格,智力成长发育和维护健康的基本条件. 然而我国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营养问题呈现结构复杂和总量较大两方面特点。
从结构看,营养不良包含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两类,前者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贫困人口,后者主要存在于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口。
受二元化经济的影响,我国两类营养不良同时存在。
特别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在农村地区也呈现出两类营养不良并从的格局,营养摄入不足依然有待解决,而营养失衡又大量出现;从总量看,我国拥有3000万—4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和一定数量的城市救助对象,他们是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主要人群。
除此之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包括中西部城市)中患营养失衡型营养不良的人群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发展迅速。
关键字:营养,现状,调整,问题世界银行曾经进行了一项统计,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以工资计算),约占该国GDP的3%—5%。
2003年我国GDP总额为11.73万亿人民币,那么因营养不良受到的劳动力损失应不少于3500亿元!这只是计算了最直接的、可计算的经济损失;而因营养不良给人类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因不健康和患病给个人、家庭生活带来的损失等,都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因此改善公众营养是一项关乎国家宏观大局、民族千秋万代的战略性任务。
营养不良又称营养失调,包含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对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1.营养缺乏:(1)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
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摘要引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与慢性病状况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经历了深刻变革,这对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全面洞悉当前态势,本文基于丰富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对中国居民的营养摄入水平、膳食结构特点以及慢性病患病状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旨在为制定精准有效的医药卫生政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国居民营养医药卫生慢性病一、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概览1.营养素摄入现状1.中国居民的能量与脂肪摄入量显著攀升,超重与肥胖问题愈发严峻。
2.维生素A、钙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膳食结构剖析1.谷类食物占据主导地位,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水果的摄入远低于推荐标准。
2.乳制品与海产品的消费量偏低,而新鲜畜肉的摄入量则超出合理范围。
3.烹调用油与食盐的摄入量远超推荐值,显著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二、中国居民慢性病状况分析1.慢性病发病概况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2.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6.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0%,形势严峻。
2.慢性病患病特征1.患病率高企,高血压与糖尿病尤为突出。
2.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有待提升,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3.慢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
三、营养与慢性病关系的深入探讨1.营养与慢性病风险1.膳食结构不合理与营养素摄入失衡显著提升了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2.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加剧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膳食纤维与维生素的缺乏则增加了糖尿病与肠道疾病的风险。
2.营养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1.调整膳食结构与优化营养素摄入对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2023中国科学营养新趋势白皮书
2023中国科学营养新趋势白皮书2023年,中国科学营养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发展。
本篇白皮书旨在探讨这些新趋势,并为公众、营养学专业人士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营养科学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营养科学在老年健康领域的作用愈发凸显。
针对老年人群体,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饮食需求和健康状况。
白皮书建议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老年饮食指南,以满足老人身体需求的变化,并预防和管理与老龄化相关的营养不良问题。
二、植物基膳食的兴起随着素食主义和环境保护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植物基膳食。
植物基膳食被认为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然而,植物基膳食需要注意搭配以确保摄取到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白皮书呼吁相关机构制定全面而科学的植物基膳食指南,为追求植物基膳食的人们提供准确的营养信息。
三、健康饮食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关联非传染性疾病(NCDs)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在中国日益增加。
健康饮食在预防和管理NCDs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皮书鼓励加强健康饮食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减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促进食品行业提供更多健康的选择。
四、食品营养标签的改进与标准化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的重要信息来源。
然而,当前的食品营养标签存在诸多问题,如标签不规范、报告不准确等。
白皮书建议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营养标签标准,确保标签信息准确、透明,并提供更多的营养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食品选择。
五、食品安全与科学营养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白皮书提倡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加强科学营养的考虑,并推动食品产业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选项。
此外,白皮书呼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培训,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选择食品。
结语2023年中国科学营养新趋势白皮书涉及的新趋势旨在引导和推动中国科学营养领域的发展。
通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饮食指南、推广植物基膳食、加强健康饮食宣传、改进食品营养标签以及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我们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科学、更健康的营养信息,促进全民健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30•【文号】国办发〔2017〕60号•【施行日期】2017.06.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6月30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
注重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健全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营养资源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国民营养健康工作的政策环境。
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汇报材料范文(4篇)
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汇报材料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营养不良问题在我国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和特定人群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部门制定了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改善人民的营养状况,促进全民健康。
二、计划目标1. 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通过普及营养知识、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素的摄入等措施,提高居民的营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2. 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通过饮食健康教育、健身运动推广等措施,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3. 增加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营养改善: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营养改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饮食质量和营养水平。
三、计划措施1. 普及营养知识教育(1)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营养知识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能力。
(2)加强青少年和儿童的营养教育,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加强对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的营养指导,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2. 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食品生产和销售行为,确保民众饮食安全。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广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民众对食品营养价值的认识。
(3)加强食品添加剂标识和监管,提醒公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危害。
3. 优化饮食结构(1)推广“一碗白米饭配多样菜”的饮食模式,鼓励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2)限制高盐、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加强食品标签标识和宣传须知,提高民众对食品营养成分的认识。
(3)加强对快餐和外卖食品的监管,提高其营养质量和安全性。
4. 提供营养改善政策支持(1)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营养改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营养补助和教育培训等支持措施。
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需求现状
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需求现状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需求现状公共营养师,是我国的一项新兴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营养缺失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这一类与饮食营养息息相关的疾病日益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引导我国居民参与及改善营养饮食搭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需求现状,欢迎学习!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需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安定祥和,丰富的生活使广大民众更加注重生活保健和科学营养。
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300人就有一名营养保健专业人员,我国13亿人口,全国专业营养人员不足4000人,而且还有一多部分为医院临床营养师,所以公共营养师在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缺口。
中国需要公共营养师“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第一次写入十一五年纲要目前国人对科学膳食营养知识了解甚微,国家至今还没有非常规范和专业的营养师法律,一直以来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过,情况正在得到全面改善。
“中国公共营养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
只有专业营养师在中国普及了,人们才有可能在采购食物、烹饪、就餐、购买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说。
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第一次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
这标志着我国营养改善将正式纳入到国家的发展规划中,获得政府的强力领导、大力支持、有效组织和切实管理。
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公众营养改善不仅仅是停留在倡导阶段,而且是即将进入全面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操作阶段。
即将颁布的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出台后,所有的医院、幼儿园、学校、社区及餐饮等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
一、目前国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因缺乏有关营养知识,不会吃饭,吃出了很多慢性病。
据统计,2003年,中国餐饮业的营业额超过6000个亿人民币,2004年,超过7000个亿人民币。
中国居民营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
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
(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饮食健康:健康饮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饮食健康:健康饮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饮食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一个重要的话题,人们也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在我国的饮食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笔者将结合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国的饮食健康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现状:1、日益丰富的餐饮市场市场上现有各类餐厅、快餐店以及外卖平台等供给餐品,人们接触到的美食种类日益增多。
饮食的多样性也引发了人们的健康问题。
2、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考虑大于健康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偏好和需求,一部分餐饮店和食品生产商用更多的油、盐、糖和调味品来提升菜品售卖的口感。
此类做法虽然能够增加销售额,但长期来看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人们对营养知识缺乏了解大多数人对于营养搭配、食材选择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缺乏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储备,也缺少意识到饮食对健康的实际影响。
二、发展趋势:1、推广饮食健康知识,引导选择正常饮食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政策引导、公众教育和营养咨询等方面发力,主动加强饮食健康与公众教育宣传,有力推广饮食健康知识和丰富多样的营养食材及健康膳食标准,引导大众可能选择正常饮食的饮食习惯。
2、健康饮食产品的不断涌现未来越来越专业和多样化的保健品、生态食品和保健饮品,成为了自然健康生活的代表,有助于引领人们更加健康地饮食。
3、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品质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也更为重视可持续发展、地域特色、新颖、个性化、营养丰富等方面,饮食日趋年轻化、时尚化。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健康饮食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政府、企业和全社会都应该为促进饮食健康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积极推进饮食健康的发展,共同为人民的健康幸福出力。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饮食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饮食健康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迅速崛起的营养产业——中国发展营养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访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
践 经 验 。 国 自古 就 有 以食 为 补 、 我 以食 为 疗 的传 统 理 念 。 药 食 同源 的理 念 正 是反 映 了中 医对 食品与 疾 病 之 间相互 关 系的 深刻 理解 。 以汉 医 为主 , 包括 蒙 医 、 藏 医等 各 民族 医学 在 内 的中医 医学 . 数 千年进 行 的添 经 加、 取、 减、 提 删 复合 、 制等 研 究和 实践 , 炮 发现 累 积 了一 大批 药 食两 用 以及 专 门用于 养生 、 养颜 、 身 强 保 健 的 药食 品种 和 验 方, 累了药 食 配伍 、 工方 法等 积 加
呈现二元化 的特点, 即贫困地 区依然呈现营养素涉入
不足 问题 , 而其他 地 区都 发生了病 谱 的转 变 , 呈现 出程
度不 一 的营 养 失 衡 问题 , 国居 民 的营养 健 康 状 况变 我 得 更 加 复 杂了。 们 于2 0 年公 布 的一 项 居 民营 养 和 我 04 健 康 调 查结 果显 示 , 国仅 成 年人高 血压 尿病 、 我 糖 成
到2 6美 元; 0 9 , 全球 金 融危 机 的 冲击 我 国经 济仍 继续 快 速 发展 , 均G P  ̄ 3 0美 元左 右, 标 志着 40 20 年 在 人 D达 q5 0 这
中国 已经进 入 了 养健 康 产业 的快 速 发展 期 。 ̄J 2 0- 开 始 , 营 , . 0 Z- ,Z T ' 北京 、 海 、 圳 、 I 上 深 广州 等城市的人 均 G P( D 以常住 人 口计算) 陆续超 过 10 0 就 0 0 美元 ; 据 此 发展 速度 , OO 根 到2 1年底 , 国人 均G P 过 10 0 我 D超 0 0 美元 的大中城 市将 会接 近2 O
对各 种特 殊 人群 的专用食 品); 营养 原料 ( 大类 各 营养素 以及各种动植 物提取物 活性物 质等新 资
发展营养健康产业 提高民族健康水平——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国家公众营养改善
节 。西 医药 也 一样 .完全 可 以和食 品相 结合 的 ,
希 望 更 多 的发 展生 物 药 .减 少 化学 药 的使 用 .这 也 是 医药产业 向健 康产业 发展 的表 现 。
食 物强 化 .到 现 在全 世 界 已经 发展 到 了9 多个 国 O
照 国际 上的 做 法最 早从 1 4 年 开始 强 制性 的 采取 1 9
这就 是 标 准 .我 管他 叫 做食 品加 减 工程 。从 功 能
性 保 健 品来 说 .它 本 身 就 是 进 行 调 整 的食 品
再 一个 就 是 中 医药 .很 多人 都 是 亚健 康 .原 有 的
摄 入结 构 不合 理 .所 以整个 身体 的 运行 就 会 受到
家 .这7 年都 很成功 。而我们 国家 .从 每十年一次 O 的 国家营养和 健康状 况调查来 看 .像维 生素B 、维 1
在 过 去 .营 养 健 康 产 业我 们 提 的 不 是 特 别
民营 养 不 良状 况 、提 高 民族 健 康 水平
的 行动 ,也得 到 了国 内外 各 方 面 的大
力 支持 ,面粉 、食 用 油营 养 强 化 的 国 家标 准 已经 颁布 实 施 ,立 法 准 备 工作
也正在 进行 过程 中 。
1 ・ 8 CHIA OO D ・ 01 / N F 2 ]0]
产 业 . 医药 产 业 。一 个人 要 想健 康 ,一 定要 有 个 合理 的 膳食 结 构 和合 理 的 生活 方 式 所 以这就 联 系到 营 养健 康食 品产 业 。 中 国还 有 保 健 品 国际 上 叫做 功 能 性 食 品 这 是 促
2024年我国医院营养科现状与发展
2024年我国医院营养科现状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公众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医院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营养科在预防疾病、辅助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我国医院营养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亟待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
一、营养科现状概览当前,我国医院营养科的整体发展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营养科的建设与发展,营养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营养诊疗、营养咨询、营养教育等方面,营养科已经成为医院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院营养科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是营养科发展的核心力量。
目前,我国医院营养科的专业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营养科专业人才的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营养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现有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影响了营养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是营养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营养诊疗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营养科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医院营养科在营养诊疗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营养诊疗方法相对单一,缺乏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营养诊疗设备的先进性和普及程度也有待提高。
因此,加强营养诊疗技术创新,开发更加先进、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是提升营养科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服务模式创新探索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升级和转型,营养科服务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
目前,我国医院营养科的服务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门诊咨询和病房服务为主。
然而,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营养科需要探索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如开展线上营养咨询、开设营养健康讲座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五、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我国医院营养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范文(5篇)
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营养不良、肥胖和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制定实施“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是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全民的营养水平,减少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
3.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 加强对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人等)的营养保障。
三、实施方案1. 加强营养教育宣传(1)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活动,包括营养饮食科普讲座、校园营养教育、社区营养学习等形式,提高人们对营养的认识。
(2)发布相关营养指南和健康食谱,推动科学饮食观念的普及。
(3)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广泛宣传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理念。
2. 优化食品生产质量(1)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2)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禁使用有害物质。
(3)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可控。
3. 提高特殊人群的营养保障水平(1)加强对儿童、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监测和评估。
(2)制定特殊人群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针对性的膳食指导。
(3)加大特殊人群营养产品的研发和供应。
4. 加强政府监管(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2)加强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3)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5. 推动健康生活方式(1)开展体育运动宣传活动,提倡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加身体锻炼机会。
(2)鼓励人们步行、骑车代替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3)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预期效果经过“2024年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预计能取得以下效果:1. 全民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有所减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与此同时,营养问题和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以及慢性病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膳食不均衡问题。
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国人摄入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主食,而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
此外,中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也偏低。
这种膳食结构的不均衡会导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进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
其次,慢性病在中国居民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病患者国家之一,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盛行率急剧增加。
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
现代社会的高速节奏和工作压力使人们缺乏锻炼的时间和动力,加上油腻、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病率。
此外,吸烟、酗酒和缺乏睡眠等不健康行为也是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针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加强公众的营养教育,提高居民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摄入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减少盐、糖和油脂的摄入。
其次,促进体育锻炼,鼓励人们增加日常的身体活动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应加强公共卫生意识,提倡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政府在改善国民营养和减少慢性病方面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营养健康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控制食品安全和饮食环境的质量。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体系,提高慢性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
公共营养师工作总结7篇
公共营养师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作为公共营养师,我在过去的一年中致力于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通过专业的营养知识和指导,帮助大众改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
二、工作内容概述1.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特殊疾病人群。
2. 开展营养知识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撰写营养专业文章和报告,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营养健康方面的建议。
4. 参与社区活动,提供现场营养咨询和指导服务。
5. 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全民营养计划的实施。
三、重点成果1. 成功帮助数百名公众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2. 推出多期营养知识宣传栏目,受到广泛好评。
3. 发表多篇专业文章,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营养风险评估与规划,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5. 建立了完善的营养咨询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问题:公众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度不高,导致营养问题的普及率较高。
解决方案: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布科普文章等形式,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2. 问题:部分人群在遵循营养计划时,难以坚持。
解决方案:制定更为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增加计划的可行性和吸引力,同时提供持续的营养咨询和支持。
3. 问题: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全民营养计划的推进受到一定阻碍。
解决方案: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全民营养计划的实施。
五、自我评估/反思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公共营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会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工作方法上,我会更加注重细节,力求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我还需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全民营养事业的进步。
六、未来计划1. 深入学习营养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中国营养报告2023
中国营养报告2023引言中国营养报告是由中国营养学会定期发表的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并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公众提供科学的营养建议。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营养报告2023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 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根据2023年的调查数据,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主食消费下降:与过去相比,中国人民对主食的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快餐文化的流行有关。
•蛋白质来源多样化:中国人民在蛋白质摄入方面,越来越注重多样化的来源,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
•蔬果摄入不足:尽管中国以农业大国闻名,但中国人民的蔬果摄入量仍然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的变化、农田资源的不足以及人们对蔬菜水果的重视程度不高所致。
2. 中国人民的营养状况通过对中国人民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一部分人民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包括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与营养不良相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面临营养过剩的问题,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加。
•营养教育亟待加强:营养教育对于改善中国人民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营养教育措施还不够普及和有效。
3. 中国营养报告的建议基于对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分析,中国营养报告2023提出了以下建议:•提倡均衡饮食: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倡导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合理摄入主食、蛋白质、蔬果、乳制品等,避免任何一类食物过度摄入。
•加强蔬果推广:应当加大力度推广蔬菜和水果的消费,培养人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蔬果的供应充足。
•加强营养教育:营养教育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并覆盖到成年人和老年人,以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和意识,帮助他们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结论中国营养报告2023对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众营养现状及发展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一、中国公众营养状况(一)目前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公布的我国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14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2亿多人贫血、1.6亿多人血脂异常、6000多万人肥胖、1.6亿多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糖尿病等;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用养失调”的问题;居民营养观念不科学,消费意识非理性。
如按该类疾病每年每人平均消费1000元医疗费用估计,全国每年耗费6200亿左右,占2003年我国GDP116694亿元的5%以上。
而且近三年来,上述疾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即我国正面临着的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双重挑战的严峻形势。
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的改善措施提高我国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已经是一件不容迟缓的大事.1、生长发育和营养缺乏病:从总体上看,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呈现稳步提高态势,营养缺乏病的患病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营养不良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农村地区问题仍比较严重,具体论述如下:(1)体重根据2002年调查,我国新生婴儿平均出生体重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比1992年下降了57%。
其中城市下降了70%,农村下降了53%。
(2)身高和生长迟缓慢2002年全国城乡3-18岁各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与1992年相比,平均增加了3.3厘米;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比1992年下降了55%,其中城市下降了74%,农村下降了51%。
(3)贫血贫血是营养缺乏病之一。
由于膳食结构的影响,我国贫血患病率一直较高。
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城市男性患病率达到10.6%;城市女性患病率达到了17.0%。
2、和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呈现出总量大、增长快、城乡差别小等特点。
(1)患病人群总量大据调查数据估计,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现有高血压患病人群1.6亿,达到本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8.8%;糖尿病人0.2亿多,达到本年龄段人口总数的2.6%(另有0.2人空腹血糖受损,达到本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9%);成人超重2.0亿、肥胖病人0.6亿多,分别为成年人口总数的22.8%和7.1%。
大城市中这个比例则达到30.0%和12.3%;成人血脂异常病人1.6亿,为成年人口总数的18.6%,(2)患病率增长快110年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农村中患病率同样迅速上升,同1996年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39.1%.同1992年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
(3)慢性病患病率城乡差别不明显从全国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中高血压患病率来看,城乡差别已经不明显,除了四类农村患病率为12.6%,其它5类地区分别为20.4%、18.8%,21.0%,19.0%,20.2%,几乎看不出区别;血脂异常患病情况也是如此,城乡差别不大。
糖尿病的情况有所不同。
统计数据说明,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呈现经济发展、收人水平和患病的正相关关系。
(二)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球看,我国是营养不良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的国家。
从总量来说,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属于世界上营养不良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从结构来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结构特征,我国正承受着营养摄人不足和营养结构失衡两类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负担。
我们面临的既有发达国家所需着重解决的失衡型营养不良,又有发展中国家主要存在的营养素摄入绝对不足问题。
在城市和东部地区营养素摄入结构失衡型的营养不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突出问题,与营养状况相关的慢性病如肥胖、冠心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发病率明显提高。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而且发病年龄也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患病者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和不幸,而且还会给全社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损失,同时对我国的公费疗、医疗保险事业都会带来巨大挑战。
按照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低下、劳动能力丧失(部分丧失)、免疫力下降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按目前我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10,000亿元人民币估算,我国每年为此损失约3000-5000亿元。
这个测算,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及患者、家庭、社会为此所付出的其它代价.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的传统营养观下的营养供给。
对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下的人群的关注度很低,产业层次低。
营养与食物安全的矛盾日渐突出。
1、两类营养不良并存受我国二元化经济的影响,全国营养不良的表现也呈现出强烈的二元化特征,也就是营养摄人不足和摄入失衡的双重性。
在地域分布上,我们曾经将营养摄入不足的的主要关注对象放在农村,将营养摄人失衡的主要关注对象放在城市。
现在根据2002年的调查,实际情况比过去更加复杂,城市中也有“不足”,农村中也有“过剩”。
人们常说的富贵病,即因营养素摄入失衡引起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再是城市人的专利。
2、贫困农村营养攻坚任务繁重虽然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从此次调查结果看,贫困农村的营养状况依然很不乐观。
贫困农村人口受到营养不良影响的比例竟高达2/3以上,这对于该类地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
解决贫困农村营养不良,使该类地区居民的体格与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其劳动创造和参与竟争的能力,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
3、城乡慢性病快速发展趋势必须遏制在我国城乡,与营养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形成了对居民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同时,它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由于这些疾病同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直接相关,如何通过提倡合理膳食,改善人们的不良饮食,并加以人工干预措施,遏制住这些疾2病在广大城乡地区中大面积快速增长的势头,是非常急迫的事情。
4、公众普遍缺乏营养科学知识和理念我国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食物取材、利用,还是食物加工、烹调技术都享誉世界。
但是,以往我国大部分群众对食物的认识还仅仅是“为了吃饱”,提高一级的要求是“吃好”。
至于什么是“吃好”?很多人理解是“色、香、味、形”,缺乏营养科学理念和均衡营养的要求。
除特殊情况外,无论是通过食物、饮料,还是通过营养素补充剂,营养的摄入都必须通过吃、喝等个人行为来完成。
所以,主动学习和接受营养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营养理念,是改善营养的关键和入口。
二、营养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原动力。
决定人类自身发展状况即人口素质的三个要素是遗传、营养和教育。
其中,遗传是先天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要素;而营养和教育则是后天的、可以改变的要素。
人一旦出生,就只有“营养”和“教育”两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其总体素质的形成。
在这两者中,“营养”决定着人们体格、智力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维护状况,即决定人类“硬件”;而“教育”决定人们知识、道德等状况,即决定人类“软件”。
可以看出,“硬件”和“软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大家对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国家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营养对人类自身发展、人口素质有哪些影响,营养不良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一)体力不足、劳动能力降低。
研究显示,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人体生长发育。
如钙和维生素D缺乏可能造成骨骼生长不良;缺乏维生素A是导致双目失明的原因。
儿童时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成年后身材矮小,这将影响他成年后的劳动能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研究显示,儿童2岁以前生长发育迟缓,成年后劳动生产率将平均下降9%;严重缺碘造成的克汀病将使劳动能力全部丧失,中等程度的缺碘使劳动生产率平均下降25%。
(二)营养不良与急性、传染性疾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许多急性、传染性疾病往往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又会带来新的营养不良,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1999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1700万名,其中49%与营养不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们能够观察和统计的儿童死亡原因往往是诸如腹泻、麻疹、疟疾、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营养不良深藏在这些疾病之后,营养不良的危害程度常常被低估甚至不被察觉,无声地蚕食着人的体力、智力乃至生命。
(三)营养不良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潜在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系列的研究显示,胎儿期和婴儿期的营养损害,在他们成年后易患诸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
这些被称为“富裕病”的慢性病,其实有不少是根源于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不良,只不过因为过于遥远和隐蔽而被人忽视。
(四)营养不良会世代相传,形成恶性循环。
营养不良的女孩长大后会变成矮小的妇女,而矮小的妇女比一般妇女更有可能生下低体重婴儿(新生儿低体重是营养不良的标志之一),从而使营养不良世代相传,如果不采取行动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循环往复,抑制着人口素质的提高。
3三、公众营养国家改善行动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比较注重技术设备的改进和提高,比较注重产业的规模增长,比较注重产品的“色、香、味、型”,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应该说对食品的营养品质重视不够,没有树立起高度的营养观念,没有将科学的营养要求纳入指导方针。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开发生产的、用于营养改善的食物产品的比率尚不到2%。
无论是品种、质量、还是方便水平均难以满足人民营养健康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发展“营养均衡食品”,是中国食品工业开拓发展领域,实现升级换代,提升竞争能力和增值潜力,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也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反应到人们生活日常膳食上,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时期的“营养型”转变,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讲求科学膳食、平衡营养的经济条件;反应到医学统计上,我国疾病病谱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疾病的发生从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转为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
多少年来我们盼望的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营养的改善是重要条件)的卫生工作方针有了实现的可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所以,改善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应是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有三种途径,即调整饮食结构;食物营养强化;营养补充剂;功能性营养食品。
这四种方式各有优势,但也各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