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插本提纲版-(精简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识记)l.管理的定义;

指组织为了完成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具体含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是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能力是无法实现的。

(领会)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内容、管理原理、管理方法

(领会)3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两重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识记)4管理的职能;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领会) 5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应扮演三大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领会)6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类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领会)7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这是因为管理存在普遍的规律性,在许多的情况下可按理性决策而取得成功。如果不承认管理的科学性,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导致管理的失败。

(2)艺术性:能熟练的应用管理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技巧达到某种效果。这是因为管理情景有时十分复杂,缺乏应用理性准则的具体条件。管理的主要对象既有理性又有感情的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必须随即决策。

(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他是艺术,是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角度去描述。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管理的科学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管理现象,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技巧需要在管理实践中磨练和提高,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管理创造性地解决管理实践问题。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

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2行为管理理论: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人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主要代表性理论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3现代管理理论

识记

4霍桑实验内容:(1)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2)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4)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5学习型组织: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6核心资源: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7核心能力: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领会

8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9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5+6+14):

(1)六大基本活动:①技术活动②商业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⑥管理活动的(2)五大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3)14条原则:⒈分工⒉权力与责任⒊纪律⒋统一指挥⒌统一领导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⒎报酬合理⒏集权与分权⒐等级链与跳板⒑秩序⒒公平⒓个人稳定⒔首创精神⒕集体精神

10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内容: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威,他认为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这三种权威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能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11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12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

1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

2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管理理论,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3权变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强调管理要随着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4全面质量管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工商企业界和公共管理部门掀起了一场质量革命——全面质量管理。戴明和朱兰是质量管理之父。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待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包括五个要点:(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4)精确测量(5)授权于员工

5学习型组织理论:

(1)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6核心能力理论:

(1)核心能力是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

(2)核心能力: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3)一项能力可以界定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市场的通道。

(三)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

1.管理与伦理道德

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3.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5.企业的社会责任。

识记

1伦理道德的概念:

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正确与否,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2功利主义、权力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推己及人道德观的含义

(1)功利主义道德观: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评价:(1)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促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2)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2)权利至上道德观: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只要是人就应当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

(评价:(1)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中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3)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评价:(1)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2)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4)社会契约道德观: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5)推己及人道德观:遵守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则,是善的

3社会责任的概念: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