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蝶恋花》冯延巳《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
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扰未见,余花落
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①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
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
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
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
里无寻处。
【注释】①抵死:总是,老是。
14.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两词以景引情,以“帘幕”“行云”起兴,引出并衬托闺妇孤独之情。
B.两词以动作写情,以“醉醒”“独语”写闺妇倍加思亲念归的痛苦之情。
C.两词均写到花,晏词“余花”写春之流逝,冯词“千花”状春之繁盛。
D.两词均写到“双燕”“柳絮”,均是以哀景衬衷情,突出思而不见的悲哀。
E.两词均借景抒情,以春景抒发伤春怀人的悲愁和由此引发的纷乱心绪。
15.两首词的结尾在抒情手法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6分)
14.BD【解析】B项,“独语”不是重在写动作,而是重在写神态;D 项,“均是以哀景衬衷情”错“燕子双飞”是乐景。
(答B项给2分,答D项给3分)
15.①晏词结尾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以斜阳送平波之景表现闺妇对游子的悠悠恩情别绪;(2分)②冯词结尾以虚写实(用比喻、想象、直抒胸臆),(1分)以柳絮喻愁之纷乱,以梦中的寻觅形象地表达闺妇的哀怨与痴情。
(2分)(意思对即可)。
晏殊《鹊踏枝》翻译赏析
晏殊《鹊踏枝》翻译赏析晏殊《鹊踏枝》翻译赏析《鹊踏枝》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鹊踏枝》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鹊踏枝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注释:《鹊踏枝》:即《蝶恋花》。
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其词牌始于宋。
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彩笺:古人用来题写诗词的精致美丽的纸。
这里代指题诗。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作为书信的代称。
《鹊踏枝》译文1: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烟,兰花哭泣的泪珠结成了露水,罗幕间透着缕缕轻寒,燕子双双飞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光穿过红红的门户照到床前。
昨夜西风凛冽,碧树凋零,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想给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里。
《鹊踏枝》译文2:围栏里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心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水,仿佛在伤心地哭泣。
轻风吹动帘幕,感到一丝寒气,只见一对燕子向远方飞去。
清明的月亮不懂得分离的伤痛,月光斜洒进房中,一直到天明。
西风吹了一夜,碧绿的叶子开始衰落。
我独自登上高楼远望,远方的道路伸展蔓延。
真想给思念的人寄一封书信,可山高路远,水路漫长,谁知道该寄到什么地方呢?《鹊踏枝》译文3:庭院里的菊花笼罩在雾气里,像是郁郁含愁;兰花也仿佛在朝露中饮泣。
挂着丝罗帷帘的屋子里有寒气透过,筑巢屋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地联翩飞去。
明月啊,你不了解人间离愁别恨之苦,还把你的银辉,从晚间到清晓,斜射进我朱漆的窗户。
昨晚刮了一夜的'西风,把树上碧绿的叶子吹得光秃秃。
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阅读答案15篇[精]蝶恋花阅读答案1蝶恋花·别范南伯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划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划地:依旧,还是。
②南徐:今江苏填江。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
与辛弃痰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阅读题目18、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开篇直言“离恨”,点明词作主题。
采用比喻手法,将春夜话别的无尽离愁比作绵绵春雨,化无形为有形。
B、“添得”二句承接前句,明写春雨使江水上涨东流,实写离愁绵绵不绝,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东春水向东流”异曲同工。
C、“弱柳”一句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写弱柳留不住离舟,尽管殷勤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离开,留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D、“鸣橹”指划船摇格发出的声响,描写了友人远行时耳听桨声,心中惆怅,因前程未卜而担忧,一个“绝”字写出朋友心事沉痛。
19、本词下阕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阕抒写离情运用的技巧有何异同?(6分)参考答案18、D(D项,“为君愁绝听鸣橹”描写的对象是作者,而非朋友,这句话描写了作者送行时听着朋友乘坐的小船摇橹声音越来越小,心生惆怅,表达了对朋友远行前途未卜的担忧,“绝”写出的'是作者的无限深情。
)19、①相同:都运用了虚写(想象)、借景抒情的写法来表达离恨与思念。
②不同:本词设想友人回望却有乱山遮隔,从对方着笔,表面写友人思我,实则一语兼言两者,把双方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柳词则是设想别后情境,以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杨柳”,“残月”等来表达离别后自己的孤独与对心爱之人的想念。
蝶恋花阅读答案2蝶恋花①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②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晏殊《蝶恋花》翻译及赏析
晏殊《蝶恋花》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篇一」窗外绿阴添几许。
剩有朱樱,尚系残红住。
老尽莺雏无一语。
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
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
自是思量渠不与。
人间总被思量误。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幕怎样的景象?(3分)(2)词的下阕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感慨?试作分析。
(3分)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幕(暮春)初夏即景:窗外绿荫浓郁,只剩樱桃那一点点残红,尚留春意;而一只长大的黄莺不声不响地将它衔去吃了。
(2)词的下阕词人想象画梁双燕呢喃,仿佛在“惜人迟暮”,流露出韶华易逝的迟暮之感;而又想到燕子是不会做此思量的,于是感慨人常陷入思量太多的`痛苦(因思考而生的痛苦)。
注释:①朱樱,深红色的樱桃。
古代视为珍果。
左思《蜀都赋》:“朱樱春熟。
”②双燕乳,双燕在哺育幼燕。
③渠,它。
指燕子。
赏析夏承焘、张璋《金元明清词选》论云:“此词写春感与离情。
暮春天气,绿肥红瘦,正是恼人季节。
加上‘所思在远道’,更难乎为情。
”全词关键在“迟暮”一语,如义山所云“刻意伤春复伤别”,借惜春以寄慨。
1907年春作于海宁。
伤春迟暮之感。
虽比不得周邦彦《满庭芳》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写的清丽要眇,然亦是词人心中“第一义”。
整阙词满怀《离骚》之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本词中亦有此慨。
“人间总被思量误”又是在思量什么呢?也许真意只有静安先生知。
词的大意:当日的雏莺已经长成,它悄悄地飞来,衔了颗樱桃又飞去了。
看那窗外的绿树,又添了多少浓阴,只剩下红艳艳的樱桃,似乎要把残春留住。
独自坐着,静看那画梁上双燕在乳雏。
燕语呢喃,像在惋惜我已年华迟暮。
我自个儿在想念着他,燕子自然是不懂得的。
唉,人间总被相思所误。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篇二」《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是作者从青州赴莱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乐县(今属山东)驿馆时怀念其家乡姊妹而作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翻译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翻译赏析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翻译赏析《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注释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彩笺:古人用来题写诗词的精致美丽的纸。
这里代指题诗。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作为书信的代称。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1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烟,兰花哭泣的泪珠结成了露水,罗幕间透着缕缕轻寒,燕子双双飞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光穿过红红的门户照到床前。
昨夜西风凛冽,碧树凋零,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想给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里。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2围栏里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心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水,仿佛在伤心地哭泣。
轻风吹动帘幕,感到一丝寒气,只见一对燕子向远方飞去。
清明的月亮不懂得分离的伤痛,月光斜洒进房中,一直到天明。
西风吹了一夜,碧绿的叶子开始衰落。
我独自登上高楼远望,远方的道路伸展蔓延。
真想给思念的人寄一封书信,可山高路远,水路漫长,谁知道该寄到什么地方呢?《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3庭院里的'菊花笼罩在雾气里,像是郁郁含愁;兰花也仿佛在朝露中饮泣。
挂着丝罗帷帘的屋子里有寒气透过,筑巢屋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地联翩飞去。
明月啊,你不了解人间离愁别恨之苦,还把你的银辉,从晚间到清晓,斜射进我朱漆的窗户。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①辛弃疾洗尽机心随法喜②。
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
谁与先生宽发齿③?醉时惟有歌而已。
岁月何须溪上记。
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
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注]①词写于淳熙九年冬,当时作者被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中,闲居度日。
②法喜,佛语法喜,谓见法生欢喜。
③宽发齿,宽延齿落发白之期,亦即延年益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机心”指机谋之心。
首句言洗尽机谋之心,人就能随佛法向善,诸事欢喜。
B.二、三句承接首句,说秋思如春意一般,亦为赏心悦目之事,可助樽前之乐。
C.“谁与……”二句词人以反问的方式表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自己发白齿落的忧虑。
D.下片“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两句,词人以陶渊明自比,以陶渊明为榜样。
2.本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自己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沉醉于那微风不动的优美田园风光中,安心过平静的生活。
②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写词人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表达其洗尽机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以反问的方式”错,这里是设问。
“谁与”二句写醉歌可以延年益寿。
词人以设问的方式,说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发白齿落的忧患。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卧”二句写躺在石龙上酣睡,别人叫都叫不醒。
周围一点风都没有,似乎老天也喝醉了。
这谁也不能叫醒的石龙不正是诗人的化身?他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其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恰似陶渊明来归隐。
他以陶渊明为榜样,以淡泊高雅的情怀,对待落职闲居。
其志在高山流水之心事,言其落职之后,将高卧不起,波澜不惊,安心地过寂寞的生活。
“微风不动天如醉”七字,写的虽是山中寂静如醉如寐一般的景色,却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洗尽机心”,淡薄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阅读答案1蝶恋花宋琬①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③遮掩窗儿黑。
【注】①宋琬(1614-1673)山东莱阳人,宋琬父兄辈在明末与清军作战中,多人殉难。
1645 年初,宋琬流亡在吴中一带,在旅途之中写下此词。
②梅花笛∶笛曲《梅花引》。
③生憎∶此处可作厌恶解。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表面写月与帘近,实则以夸张手法表现月光的皎洁清冷,为第三句作铺垫。
B.“乌鹊惊飞\\“化用曹操《短歌行》诗意,表现了作者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心志。
C.既为明月皎洁伤心,又因芭蕉遮窗挡住月光而生厌,作者思虑重重,心境矛盾。
D.整首词当中运用了月亮、蟋蟀、芭蕉等多个意象,主旨寄寓深远,表达含蓄委婉。
16.作者夜里难以成眠的`原因有哪些?(6 分)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B(“表现了作者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心志”错。
)16.①关塞阻隔,故人分离,使作者心境凄凉;②远离故乡,身体疲病,使作者心神不宁;③月光皎洁清冷,亮如白昼,使作者心怀伤悲;④芭蕉遮窗,乌鹊、笛曲、蟋蟀以及风吹芭蕉等各种声音交相袭扰,使作者心绪烦乱。
(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个要点即可得6分。
)蝶恋花阅读答案2蝶恋花感怀(明)沈宜修犹见寒梅枝上小。
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
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
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
(4分)(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
(4分)参考答案⑴词人的烦恼因思念亲人所致。
(2分)东风又至,时间飞逝,亲人远在天涯,相聚遥遥无期,只能期待梦中团聚;独守空房,寂寞难耐,脉脉思念之情却无人倾诉、无人知晓。
(2分)⑵空自既写出了捣衣时因无法寄送而产生的徒然无奈、心不在焉,也写出了词人因牵挂亲人而产生的散乱心绪;(2分)依旧既写出了芳草与往年一样萌生,也写出了庭院与往年一样冷清,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念之情依然长久、深重。
晏殊的诗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
晏殊的诗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歪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注】想寄一封信给我的心上人,但是山水阻隔,道路遥远,又不知道他人在何处。
①彩笺:彩色的信笺。
②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那个日夜思念的人最终还是没有出现,于是她只有“欲寄彩笺兼尺素”。
“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如此绚丽、鲜亮;尺素,指书信,如此朴素,毫无雕琢。
因此二者既包含了女子漂亮缠绵的一份情思,又蕴藏着女子最朴实、真诚的一份心意。
既表达了女子思念之切,同时也表现了想要书写的内容之繁复。
“山长水阔知何处”,有这么多想要寄的书信,可是山如此高远,水如此宽敞,山水两种阻隔,不知他在何处。
这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内心的惆怅。
“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路”相对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以“知何处”的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扩展阅读:晏殊的晚年生活庆历二年(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
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
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
【译⽂】昨夜⼀阵西风吹落了满地树叶,我独⾃登上⾼楼,望尽了天边的路,却不见思念的⼈归来。
【出典】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注:1、《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双飞去。
明⽉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长⽔阔知何处。
2、注释:蝶恋花:⼜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为词牌。
《乐章集》《张⼦野词》并⼊“⼩⽯调”,《清真集》⼊“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字,上下⽚各四仄韵。
槛(jiàn):栏杆。
古建筑常于轩斋四⾯房基之上围以⽊栏,上承屋⾓,下临阶砌,谓之槛。
⾄于楼台⽔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家所⽤。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作“离别”。
朱户:犹⾔朱门,指⼤户⼈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的信笺。
古⼈⽤来题写诗词的精致美丽的纸。
这⾥代指题诗。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写信⽤素绢,通常长约⼀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九⾸》“客从远⽅来,遗我双鲤鱼。
呼⼉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作“⽆”。
3、译⽂1: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层愁烟,兰花哭泣的泪珠结成了露⽔,罗幕间透着缕缕轻寒,燕⼦双双飞去。
皎洁的⽉亮不明⽩离别之苦,斜光穿过红红的门户照到床前。
昨夜西风凛冽,碧树凋零,我独⾃登上⾼楼,望尽天涯路。
想给⼼上⼈寄封信,可是⾼⼭连绵,碧⽔⽆尽,不知道我的⼼上⼈在哪⾥。
译⽂2:围栏⾥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仿佛在伤⼼地哭泣。
轻风吹动帘幕,感到⼀丝寒⽓,只见⼀对燕⼦向远⽅飞去。
清明的⽉亮不懂得分离的伤痛,⽉光斜洒进房中,⼀直到天明。
西风吹了⼀夜,碧绿的叶⼦开始衰落。
我独⾃登上⾼楼远望,远⽅的道路伸展蔓延。
蝶恋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
【注释】① 止:犹只。
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
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两句。
(5分)9、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
(2分)这两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2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雨打花落、春之将逝的感伤之情。
(1分)9、(1)感叹青春将逝之情(答惜春伤春之情亦可)。
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借写清明雨打落红杏,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的时光易逝的嗟叹。
(2)孤独寂寞之情。
如人在深深处,写主人公一个人在深闺闲居,尽日沉烟香一缕写整日对着一缕袅袅沉香出神。
(3)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主人公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而小巧的画屏上画的正是爱人所去的西江之路。
(感情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每点2分,共6分)【译文】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
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
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
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
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春日闺中怀人。
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各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
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用语简练,清超绝俗。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2012华约试题简述
导读:上周六(2月11日),2012年自主招生“北约”和“华约”两大联盟同天开战,从考生的普遍反映来看,“华约”考试的语文试题多数是阅读题,因此材料和要回答的问题很多,“华约”试题整体难度要超过“北约”。
以下是高考网编辑根据考生回忆对试题进行的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高考网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语文1.阅读理解题:“华约”语文卷中唯一让考生感到生僻的内容是俄罗斯作家的小说《马车夫彼得》,这道阅读理解题除了选择题之外,还包括了一道开放式论述题,要求考生将这篇小说与鲁迅的《一件小事》进行比较。
2.古诗词阅读《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问: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描述之一,另外两重是什么?"3.作文写作:材料内容如下:富兰克林和他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士摔倒了,他的同事想去扶那名女士,富兰克林阻止了,而且拉着他的同事躲到了柱子后头。
同事觉得很奇怪,这时,女士站起来走了。
同事问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么做?富兰克林说,每个人在摔倒的时候都是很尴尬的时候,这名女士也肯定不太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阻止他就是为了不要让这名女士感到尴尬。
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要求考生根据以上材料,任选角度,结合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数学1.有N个学生在一个班级,他们要参加乒乓球双打比赛,班里先举行了热身赛。
这N个学生,两两互为搭档,恰好都参加了一次热身赛。
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的值并写出其中一个比赛安排方案。
2.解答题涉及到概率、圆锥、三角函数、导数等内容。
英语1.英语作文形式是给出一段中文资料,先翻译成英文,然后写出150字的看法,材料内容与“人的潜能”有关。
2.翻译题:每个人都有很多潜能,但是总得不到发挥。
迫于环境的逼迫、自身的懒惰等,每个人往往过早地给自己定了模式,让我们把偶然出现的夹缝当做我们的人生之路,从而让潜能只有很小一部分得到释放,极大部分被抛弃了。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注]。
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横波、秋一寸:皆指眼目。
(1)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请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与黄昏近”。
(3分)
参考答案:
(1)(4分)词的上片重在伤春,以“飞絮落花”等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
(2分)下片重在怀人,以“蝶去莺飞”抒孤独之感,“望断”极写倚楼盼望来信而终归失望之情。
(2分)
(2)(3分)借景抒情。
(1分)眼见日光西斜,黄昏将至,满腹的愁绪至夜深人静之时愈将深重。
此句以景结情,委婉抒写了因伤春、怀人而生发的绵绵愁恨。
(2分)
【《蝶恋花》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宋代)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
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注释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别:一作“离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兼:一作“无”。
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
那么《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
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
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①槛:栏杆。
②罗幕:丝罗做的帷幕。
③朱户:朱红色的门户,指富贵人家。
④彩笺:彩色精美的字纸,借代书信。
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因古人常用以写信,
故亦借代书信。
1.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点明了地点、时间、景物,勾勒出环境和人物的情绪、感觉。
B.词人怪明月不谙“离恨”,实际写出了作者被离别折磨,极端痛苦的心理。
C.“独上”句凸现出人的孤独;“望尽”句说明凭空眺望茫无所见的怅惘之情。
D.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景,抒写了离别相思之情,意境深远,笔力豪放飘逸。
2.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
经过三种境界。
”本词中“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其余的两种境界分别是什么? [解析]译词:
蝶恋花
晏殊
栏杆边上,菊花笼在愁绪似的雾霭,兰草挂着泪珠
般的晚露,
丝罗帷幕,渗透过轻轻的寒意,燕子已经成双成对
飞翔离去。
明月不理解离别的怨恨愁苦,拂晓时月光斜照穿透
朱红门户。
昨夜西风吹得绿树凋零。
独自登上高楼,久久眺望
天边远路。
想寄上彩纸和素帛的书信,山势绵长水势空阔怎知
寄往何处?
参考答案:
1.D(“笔力豪放飘逸”不恰当,这首词的表达“缠绵婉约”。
B项也不恰当。
)
2.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第三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
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
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
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
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
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
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
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
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
“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
“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
人公的强烈感受。
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在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
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固然有凭
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
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
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
来的。
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
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
纯用白描。
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
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
诗笺;尺素,指书信。
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
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
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
着落的怅惘中结束。
“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
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
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
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
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