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owerLie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表现-PPT精品课件
![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表现-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be7e266bd97f192279e9f0.png)
浆液性囊腺瘤影像学表现
• CT平扫: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 • MRI平扫: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影。 • 微囊型胰体尾多见,寡囊型胰头多见。 • 至少6个小囊,小囊直径≤2cm,壁薄(<2mm)。 • 与胰管不交通,胆管不扩张。 • 中心可见星形瘢痕(含微小血管,不同程度强化,T2WI
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表现
概述
• 胰腺囊腺瘤起源于胰腺大导管的上皮细胞。 • Compagno等1978年将胰腺囊腺瘤分为浆液性、粘液性。 • 发生于中年人,男:女=1:2。 • 临床表现:
小的病灶几乎没有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发热、体重减轻、腹部扪及包块。
病理
浆液性囊腺瘤
• 胰头区多见,好发于老年男性
鉴别诊断-实性假乳头状瘤
• 多发生于年轻女性 • 以胰头、尾多见,突出于胰腺轮廓之外 • 几乎所有的肿瘤都有不同程度出血或囊变 • 肿瘤内和包膜均可发生钙化 • 均无胆管及胰管的扩张 • 增强呈渐进性强化,程度略低于胰腺。
F,17y左上腹痛20余天
鉴别诊断-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 病灶较大,边界不清,出现实性软组织肿块,囊壁分隔 厚薄不均,对周围组织器官侵蚀,血管包埋,远处转移 应疑为粘液性囊腺癌。
女,59岁,上腹不适伴呕吐4月余
鉴别诊断
• 假性囊肿 • 真性囊肿 •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 胰腺原发实性肿瘤囊性变
实性假乳头状瘤 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腺泡细胞囊腺癌 腺鳞癌 巨细胞肿瘤 囊性畸胎瘤 胰腺转移瘤囊性变(胃癌、肾癌、黑色素瘤)
鉴别诊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 起源于胰导管上皮,分泌粘液,导致胰管的扩张或囊肿 形成,与主胰管交通,乳头状结节突入扩张的导管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规范报告课件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规范报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f7c3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0.png)
主胰管扩张标准
02
01
年龄与主胰管扩张关系
主胰管扩张定义
主胰管内径>3 mm为扩张标 准。
65岁以上建议内径上限4 mm 。
03
主胰管扩张的临床意义
内径≥鉴别要素
强化壁结节意义
强化壁结节定义
1
强化壁结节指主胰管壁或囊壁上的乳头状赘生物。
强化壁结节临床意义
2
在增强胰腺实质期时正常胰腺实质和PCN囊液的对比度最佳 ,可清晰显示囊壁结构。
强化壁结节的观察测量
——01.
在T2WI中表现为充盈缺损影,与T2WI高信号的囊液对比度 最佳,可清晰显示壁结节边界。
非强化壁结节的观察测量
——02.
如果是多发性壁结节,则需要测量出最大壁结节的大小。
多发性壁结节的测量
——03.
小主题二:MRI是评估出血最佳方式 MRI的T1WI表现为特征性高信号,提示出血。
小主题三:SCN也可发生出血 少部分SCN可发生出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识别。
急性胰腺炎影响
01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在影像上表现为 胰腺增大、密度减低、边缘 模糊等。
02
急性胰腺炎与PCN的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内可出 现囊性病变,需与PCN鉴别 。
囊壁厚度评估
• 主题一:囊壁厚度评估 • - 小主题一:囊壁增厚与肿瘤性质 • - 解释内容:囊壁增厚常提示恶性。 • - 小主题二:囊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 - 解释内容:厚度>2 mm通常考虑恶性。 • - 小主题三:囊壁增厚的影像学判断标准 • - 解释内容:以最厚处为准进行测量。
壁结节的测量
2024年胰腺囊性肿瘤影 像学诊断规范报告
胰腺囊性肿瘤精品PPT课件
![胰腺囊性肿瘤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8168ae10a6f524cdbf8524.png)
交界性 腺癌
胰腺粘液性囊腺肿瘤CT表现
大单囊或几个大囊组成, 囊壁厚薄不均匀伴有强化, 囊壁和分隔钙化(边缘钙化), 不规则厚壁伴壁结节,提示恶性 胰管扩张少见, 可伴有胰腺炎
粘 液 性 囊 腺 瘤
粘液性囊腺癌
壁结节
不规则厚壁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癌
粘液性囊腺瘤
并分泌粘液,引起主胰管和分支胰管扩张, 组织学分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交界性、导
管内乳头状粘液癌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三型:
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混合型
诊断要点
➢ 单个或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葡萄状),和(或) 等密度分隔,
➢ 胰管扩张伴壁结节(乳头状) ➢ 有时可见胰腺囊性灶与胰管相通 ➢ 典型CT表现:胰管扩张伴壁结节,或胰腺囊性灶
钙化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中心钙化
蜂窝状改变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增强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蜂窝状改变
中央日光放射状钙化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CT增强
MRI增强
平
扫
微
囊
型
浆
液
性
囊
增
腺
强
瘤
(二)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较微囊性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或粘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动脉期:实性成分强化,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相间分布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静脉期:实性成分强化更明显,包膜完整,分界清晰
病例二 女性,32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后实性成分呈“浮云 征”
胰腺粘液性囊腺肿瘤CT表现
大单囊或几个大囊组成, 囊壁厚薄不均匀伴有强化, 囊壁和分隔钙化(边缘钙化), 不规则厚壁伴壁结节,提示恶性 胰管扩张少见, 可伴有胰腺炎
粘 液 性 囊 腺 瘤
粘液性囊腺癌
壁结节
不规则厚壁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癌
粘液性囊腺瘤
并分泌粘液,引起主胰管和分支胰管扩张, 组织学分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交界性、导
管内乳头状粘液癌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三型:
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混合型
诊断要点
➢ 单个或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葡萄状),和(或) 等密度分隔,
➢ 胰管扩张伴壁结节(乳头状) ➢ 有时可见胰腺囊性灶与胰管相通 ➢ 典型CT表现:胰管扩张伴壁结节,或胰腺囊性灶
钙化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中心钙化
蜂窝状改变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增强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蜂窝状改变
中央日光放射状钙化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CT增强
MRI增强
平
扫
微
囊
型
浆
液
性
囊
增
腺
强
瘤
(二)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较微囊性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或粘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动脉期:实性成分强化,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相间分布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静脉期:实性成分强化更明显,包膜完整,分界清晰
病例二 女性,32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增强后实性成分呈“浮云 征”
胰腺囊性肿瘤PPT课件
![胰腺囊性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41f279fc4ffe473368ab94.png)
钙化
6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中心钙化
蜂窝状改变
7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增强
8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蜂窝状改变
中央日光放射状钙化
9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CT增强
MRI增强
10
平
扫
微
囊
型
浆
液性
囊
腺
增
瘤
强
11
(二)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较微囊性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或粘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分析4646例例ipmtipmt资料发现主胰管扩张资料发现主胰管扩张弥漫多发病灶壁内结节大小等可作为判定肿瘤良恶弥漫多发病灶壁内结节大小等可作为判定肿瘤良恶性的依据性的依据4545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主胰管粗细不均扩张主胰管粗细不均扩张胰腺实质钙化胰管胰腺实质钙化胰管内结石内结石胰腺萎缩胰腺萎缩4646四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四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好发于20203030岁年轻女性岁年轻女性亚洲人和黑人多见亚洲人和黑人多见属低度恶性肿瘤属低度恶性肿瘤胰腺上皮源性囊实性肿瘤由纤维性包膜实性胰腺上皮源性囊实性肿瘤由纤维性包膜实性区假乳头区囊性区混合组成区假乳头区囊性区混合组成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多位于胰头胰尾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多位于胰头胰尾4747ctct表现表现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多数囊实相间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多数囊实相间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实性成分表现为实性成分表现为浮云征浮云征或呈或呈附壁结节附壁结节或表现为表现为囊实性相间分布囊实性相间分布以实性成分为主者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囊性成分多位于包膜下性成分多位于包膜下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泡沫细胞聚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泡沫细胞聚集而成集而成肿块较大呈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肿块较大呈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有完整包膜且强化明显有完整包膜且强化明显推移邻近结构侵犯少见很少伴有胆系扩张推移邻近结构侵犯少见很少伴有胆系扩张钙化少见钙化少见4848ct平扫
6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中心钙化
蜂窝状改变
7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增强
8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蜂窝状改变
中央日光放射状钙化
9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CT平扫
CT增强
MRI增强
10
平
扫
微
囊
型
浆
液性
囊
腺
增
瘤
强
11
(二)巨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较微囊性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或粘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分析4646例例ipmtipmt资料发现主胰管扩张资料发现主胰管扩张弥漫多发病灶壁内结节大小等可作为判定肿瘤良恶弥漫多发病灶壁内结节大小等可作为判定肿瘤良恶性的依据性的依据4545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主胰管粗细不均扩张主胰管粗细不均扩张胰腺实质钙化胰管胰腺实质钙化胰管内结石内结石胰腺萎缩胰腺萎缩4646四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四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好发于20203030岁年轻女性岁年轻女性亚洲人和黑人多见亚洲人和黑人多见属低度恶性肿瘤属低度恶性肿瘤胰腺上皮源性囊实性肿瘤由纤维性包膜实性胰腺上皮源性囊实性肿瘤由纤维性包膜实性区假乳头区囊性区混合组成区假乳头区囊性区混合组成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多位于胰头胰尾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多位于胰头胰尾4747ctct表现表现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多数囊实相间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多数囊实相间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实性成分表现为实性成分表现为浮云征浮云征或呈或呈附壁结节附壁结节或表现为表现为囊实性相间分布囊实性相间分布以实性成分为主者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囊性成分多位于包膜下性成分多位于包膜下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泡沫细胞聚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泡沫细胞聚集而成集而成肿块较大呈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肿块较大呈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有完整包膜且强化明显有完整包膜且强化明显推移邻近结构侵犯少见很少伴有胆系扩张推移邻近结构侵犯少见很少伴有胆系扩张钙化少见钙化少见4848ct平扫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课件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bf8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1.png)
(血行、淋巴)。 ❖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胰头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3”字征。 【CT表现】 ❖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主要和直接征象。
❖ 胰腺密度改变:多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也可等密 度。
❖ 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壁结 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 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时, 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壁厚更 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内密度混杂 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 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内存 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结合牧 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助于鉴别诊 断。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 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 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 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 (*)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 扩张。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 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 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 (*)。穿刺活检证实。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肿瘤分类
【外分泌性肿瘤】 ❖ 胰腺癌:最常见,多源于胰管上皮。好发于胰头。 ❖ 胰腺囊腺瘤:分浆液性和黏液性;
前者小,系良性,后者大有恶变倾向。 ❖ 胰腺囊肿:分真性与假性。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内分泌性肿瘤】
分功能性(80%~85%)、无功能性(15%~20%)。 功能性分β细胞瘤(胰岛素瘤)和非β细胞瘤。 良、恶性的区别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和浸润周围脏器 组织。 ❖ 胰岛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70%~75%。 ❖ 胃泌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20%~25%。 ❖ 胰高血糖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1%。 ❖ 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癌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胰头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
内侧壁僵直不规则,可呈倒“3”字征。 【CT表现】 ❖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是主要和直接征象。
❖ 胰腺密度改变:多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也可等密 度。
❖ 胰腺囊肿:囊壁较薄,均匀,一般无强化,也无壁结 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
❖ 胰腺癌:当胰腺癌出现较大的中央液化、坏死灶时, 与粘液囊腺癌鉴别困难。若瘤体实性成分多,壁厚更 不均匀,囊变区内无分隔现象以及囊变区内密度混杂 不均等征象时,胰腺癌的可能性大。
❖ 胰包虫病:典型的CT表现为多囊和囊内分隔,囊内存 在子囊,囊周结构强化明显,囊壁可有钙化。结合牧 区生活史以及合并的肝、肺包虫囊肿,有助于鉴别诊 断。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癌。CT增强示胰头 区囊性肿块,囊内密度不均,分 隔样,囊壁厚薄不均,有强化壁 结节(上图白长箭头),胆总管 (*)及主胰管(下图白三角) 扩张。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粘液性囊腺瘤。CT增强 示胰头及钩突多数液性密 度短管状影,不规则排列 (*)。穿刺活检证实。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胰腺肿瘤分类
【外分泌性肿瘤】 ❖ 胰腺癌:最常见,多源于胰管上皮。好发于胰头。 ❖ 胰腺囊腺瘤:分浆液性和黏液性;
前者小,系良性,后者大有恶变倾向。 ❖ 胰腺囊肿:分真性与假性。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PP
【内分泌性肿瘤】
分功能性(80%~85%)、无功能性(15%~20%)。 功能性分β细胞瘤(胰岛素瘤)和非β细胞瘤。 良、恶性的区别取决于肿瘤有无转移和浸润周围脏器 组织。 ❖ 胰岛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70%~75%。 ❖ 胃泌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20%~25%。 ❖ 胰高血糖素瘤: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1%。 ❖ 生长抑素瘤,舒血管肠肽瘤。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 ppt课件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51fe3684868762caaed5e2.png)
2020/11/24
28
IPMN分型 1、主胰管型:表现为局部或广泛的主胰管扩张,扩张
的导管内可见强化的壁结节。此型恶性可能大。 2、分支胰管型:好发生于胰腺钩突部,表现为分叶状
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并与主胰管相通。 诊断要点:病灶与胰管相通并伴胰管扩张 。
2020/11/24
29
病例一 男性 67岁 主胰管型IPMT 病史:频发胰腺炎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7
CT扫描示:胰头肿瘤呈多个小囊聚集成“蜂窝”样,边缘光整,中央见小 片状钙化。
女性,56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女性,67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癌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可为大单囊 也可为几个大囊组成。 肿瘤的大小与恶性程度相关,直径>8cm则考虑恶性 可能大。
2020/11/24
2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 1、增强后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 2、实性成分表现为“浮云”征或呈附壁结节,或表现为囊
实性相间分布。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性成分多位于包膜 下。 3、有明显完整光滑的包膜,且强化明显
2020/11/24
21
病例一 女性,28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2020/11/24
4
浆液性囊腺瘤(SCN)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PPT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853d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2.png)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治疗方式的选择
01 02
手术切除
对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手术 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药物治疗可能作 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控制症状、缩小肿瘤或延缓肿瘤生长。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胰腺囊性肿瘤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腹部超声、CT等影像 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
囊性肿瘤。
健康饮食
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的摄入。
控制体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2
胰腺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初步筛查胰腺囊性肿 瘤的方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 形态、密度以及与血管的关系,有 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病理学诊断
穿刺活检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 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可以通过冰冻病理检查快速确定肿瘤的 性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胰腺囊性肿瘤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假性囊肿的鉴别诊断
总结词
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继发性病变,而 胰腺囊性肿瘤则是原发性的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PowerLite)PPT课件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NXPowerLite)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e149089eb172ded63b7f9.png)
型。 生物学行为多样。
27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28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29
30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45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31
32
33
34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35
36
37
38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39
40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53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54
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8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27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28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29
30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45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31
32
33
34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35
36
37
38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39
40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53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54
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8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胰腺囊腺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胰腺囊腺瘤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9de57b3169a4517623a316.png)
• 囊壁由立方或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内含透亮 浆液,肿瘤细胞不分泌癌胚抗原(CEA),囊 液中的CEA水平低。
精选
病理表现
• 浆液性微囊性腺瘤,占90%,由无数密集 排列1-2cm小囊腔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状 结构,中央可见星状纤维瘢痕或钙化,包 膜完整。
• 浆液性寡囊性腺瘤,占7-10%,由单个或 数个较大的囊腔组成,囊腔直径>2cm,病 变中央无星状纤维瘢痕,肿瘤包膜不完整, 可穿插至邻近胰腺组织中。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影像表现
• 黏液性囊性肿瘤好发于胰尾部。 • 肿瘤囊腔较大,囊腔数目较少,囊壁厚薄
不匀,有较厚的分隔和实性结节,胰管可 扩张。 • 肿瘤也可表现为内壁光滑的单囊病灶。
• 如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囊壁或分隔较 厚,及出现实性乳头状结构应考虑为癌。
精选
鉴别诊断
• 胰腺囊肿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 • 浆液性与黏液性:部位钙化 大小
精选
精选
黏液性囊性肿瘤
• 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
• 病理特点:囊肿较大,多为大的单房性或多房 性囊肿,囊内充满黏液,囊壁内皮由组装细胞 组成,内壁可有乳头状突起。肿瘤细胞分泌 CEA。
• 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病年龄较浆液性囊腺瘤稍年 轻,约3/4的病人为女性。
精选
病例一15个月后CT复查
精选
精选
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诊断
精选
病例一 CT平扫
精选
增强扫描动脉期精选ຫໍສະໝຸດ 增强扫描动脉期精选
增强扫描静脉期
精选
增强扫描静脉期
精选
延迟扫描
精选
MPR重建
精选
MPR重建
精选
MRI T1轴位
精选
病理表现
• 浆液性微囊性腺瘤,占90%,由无数密集 排列1-2cm小囊腔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状 结构,中央可见星状纤维瘢痕或钙化,包 膜完整。
• 浆液性寡囊性腺瘤,占7-10%,由单个或 数个较大的囊腔组成,囊腔直径>2cm,病 变中央无星状纤维瘢痕,肿瘤包膜不完整, 可穿插至邻近胰腺组织中。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影像表现
• 黏液性囊性肿瘤好发于胰尾部。 • 肿瘤囊腔较大,囊腔数目较少,囊壁厚薄
不匀,有较厚的分隔和实性结节,胰管可 扩张。 • 肿瘤也可表现为内壁光滑的单囊病灶。
• 如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囊壁或分隔较 厚,及出现实性乳头状结构应考虑为癌。
精选
鉴别诊断
• 胰腺囊肿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 • 浆液性与黏液性:部位钙化 大小
精选
精选
黏液性囊性肿瘤
• 分良性、交界性及恶性。
• 病理特点:囊肿较大,多为大的单房性或多房 性囊肿,囊内充满黏液,囊壁内皮由组装细胞 组成,内壁可有乳头状突起。肿瘤细胞分泌 CEA。
• 黏液性囊性肿瘤发病年龄较浆液性囊腺瘤稍年 轻,约3/4的病人为女性。
精选
病例一15个月后CT复查
精选
精选
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诊断
精选
病例一 CT平扫
精选
增强扫描动脉期精选ຫໍສະໝຸດ 增强扫描动脉期精选
增强扫描静脉期
精选
增强扫描静脉期
精选
延迟扫描
精选
MPR重建
精选
MPR重建
精选
MRI T1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2WI ------微囊和间隔,高信号区伴低信 号中心
巨囊性囊腺瘤
较微囊型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和黏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单房 一般2-6cm 分叶状或类圆形 囊壁无强化 壁结节少见,可能为多个小囊融合 无乳头状突起和钙化
粘液性囊性肿瘤
临床表现可类似于慢性胰腺炎。 好发于60-70岁,男性多见。 导管起源、乳头状生长、产生大量粘液,导
致进行性胰管扩张。 病理上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和
型。 生物学行为多样。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钙化少见,位于肿瘤周边部分,呈细条状 或斑点状
转移罕见
胰 腺 炎 假 囊 肿
淋 巴 管 囊 肿
囊 肿 并 钙 化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胰腺囊性病变观察内容
肿瘤数目、大小、位置 形态、边缘,密度/信号 壁的厚度 强化方式 壁结节、分隔、钙化 继发改变
(胰胆管扩张、周围侵犯、淋巴结、远处转移)
浆液性囊腺瘤
1/3患者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好发于中年女性(2:1),良性病变。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病理上分为微囊性(microcystic adenomas)和
巨囊性( oligocystic adenomas)。
微囊性囊腺瘤
肿瘤大小不一(1-20cm),边缘光滑 切面海绵状或蜂窝状,由无数小囊(1mm-
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信号,增强后强化
囊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间隔厚且厚薄 不均,出现囊壁和分隔钙化,呈不规则形, 不连续或斑点状(提示恶性)
胰管扩张少见
可伴有胰腺炎表现
鉴别诊断
鉴别的重要性 浆液性----观察 黏液性----手术
若出现多间隔、明显强化、壁结节、乳头状 突起,不诊断浆液性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胰腺囊性病变的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先天性
非肿瘤性病变
囊
性
炎症性
病
变
外分泌
分
上皮肿瘤
类
肿瘤性病变
内分泌
非上皮肿瘤非肿瘤性病变先天性炎症性单囊(真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
多囊(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脓肿
肿瘤性病变
外分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肿 瘤(腺瘤,交界性,腺癌), IPMT,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 液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囊腺癌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实性假乳头状瘤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年轻女性多见 亚洲人和黑人多见 肿块较大,引起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 囊实性肿瘤,低度恶性,生长缓慢 多有包膜
5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9:1) 临床症状:腹痛、腹部包块或黄疸 多无慢性胰腺炎及糖尿病史 潜在恶性或恶性病变 病理上分腺瘤,交界性或原位癌,腺癌 85—90%位于胰体尾部
影像表现
多较大,平均10 cm 单房或多房,子囊较大 水样密度或信号,可伴有蛋白或出血致密
度或信号不均 囊壁变化较大,囊壁、壁结节和间隔为低
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大多数囊实相间
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及泡沫 细胞聚集所致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
巨囊性囊腺瘤
较微囊型少见,多位于胰头 容易误诊为假囊肿和黏液性囊腺瘤 生物学行为与微囊型相似,影像表现不同
单房 一般2-6cm 分叶状或类圆形 囊壁无强化 壁结节少见,可能为多个小囊融合 无乳头状突起和钙化
粘液性囊性肿瘤
临床表现可类似于慢性胰腺炎。 好发于60-70岁,男性多见。 导管起源、乳头状生长、产生大量粘液,导
致进行性胰管扩张。 病理上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和
型。 生物学行为多样。
分支胰管型
主胰管型 混和型
主胰管型
较少见 主胰管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0.5-1.5 cm 位于胰体尾,其余胰腺区正常 位于胰头,远端胰管扩张和囊变
推移周围组织,侵犯少见。位于胰头部位, 肿瘤即使很大亦较少引起胆胰管的扩张
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钙化少见,位于肿瘤周边部分,呈细条状 或斑点状
转移罕见
胰 腺 炎 假 囊 肿
淋 巴 管 囊 肿
囊 肿 并 钙 化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胰腺囊性病变观察内容
肿瘤数目、大小、位置 形态、边缘,密度/信号 壁的厚度 强化方式 壁结节、分隔、钙化 继发改变
(胰胆管扩张、周围侵犯、淋巴结、远处转移)
浆液性囊腺瘤
1/3患者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好发于中年女性(2:1),良性病变。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病理上分为微囊性(microcystic adenomas)和
巨囊性( oligocystic adenomas)。
微囊性囊腺瘤
肿瘤大小不一(1-20cm),边缘光滑 切面海绵状或蜂窝状,由无数小囊(1mm-
2cm)构成,薄壁 纤维分隔有不规则的星状瘢痕,日光放射
状钙化 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影像表现
水样密度或信号 无壁或薄壁 壁和分隔强化 不侵犯胰周脂肪和器官 CT-----钙化
信号,增强后强化
囊壁不规则,可见壁结节,间隔厚且厚薄 不均,出现囊壁和分隔钙化,呈不规则形, 不连续或斑点状(提示恶性)
胰管扩张少见
可伴有胰腺炎表现
鉴别诊断
鉴别的重要性 浆液性----观察 黏液性----手术
若出现多间隔、明显强化、壁结节、乳头状 突起,不诊断浆液性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胰腺囊性病变的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先天性
非肿瘤性病变
囊
性
炎症性
病
变
外分泌
分
上皮肿瘤
类
肿瘤性病变
内分泌
非上皮肿瘤非肿瘤性病变先天性炎症性单囊(真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
多囊(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脓肿
肿瘤性病变
外分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肿 瘤(腺瘤,交界性,腺癌), IPMT,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 液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囊腺癌
提示恶性征象
出现实性肿块。 主胰管扩张>10mm 多中心生长 壁钙化或弥漫性钙化 有糖尿病病史
实性假乳头状瘤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年轻女性多见 亚洲人和黑人多见 肿块较大,引起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 囊实性肿瘤,低度恶性,生长缓慢 多有包膜
5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分支胰管型
多位于胰腺钩突和胰尾 多为葡萄样或分叶状,也可单囊 与胰管相通,主胰管正常或轻微扩张
混和型
最多见 钩突分支胰管+主胰管(多见);体尾
部分支胰管(单发或多发)+主胰管
可有壁结节
即使体积很大,极少侵犯周围血管和远处 转移
呈乳头样突入十二指肠壶腹部 MRCP:主胰管和囊性病变是否相通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9:1) 临床症状:腹痛、腹部包块或黄疸 多无慢性胰腺炎及糖尿病史 潜在恶性或恶性病变 病理上分腺瘤,交界性或原位癌,腺癌 85—90%位于胰体尾部
影像表现
多较大,平均10 cm 单房或多房,子囊较大 水样密度或信号,可伴有蛋白或出血致密
度或信号不均 囊壁变化较大,囊壁、壁结节和间隔为低
囊实性比例变异较大,大多数囊实相间
囊性区可由出血、坏死、粘液变性及泡沫 细胞聚集所致
肿块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多 有完整包膜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T1WI上多有高信号。 增强后实质部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
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肿瘤组织呈网状排列,之间形成血窦, 所以,造影后在门静脉期显示肿瘤实质 部分明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