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教案1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教案教案: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先秦文学的基本概况;2.理解并且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创作思想以及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3.先秦文学的主题、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教学方法;3.课堂读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4.拓展阅读和辅助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古代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教师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世界,简单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并展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二课: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1.教师导入:通过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的选段和名句,引导学生感受先秦文学的魅力和独特性。
2.教师讲解:讲解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包括重视音乐和美感,注重感情表达,关注社会现实等。
4.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先秦文学的主题、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1.教师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先秦文学的主题、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
2.教师讲解:讲解先秦文学的主题,包括人生哲理、爱情和自然,以及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制度的反思。
3.学生展示: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一个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解读。
4.学生总结:针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学生进行小结,总结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
五、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讨论和展示的评价: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作业和小结的评价: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先秦文化(一)教学设计人教版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先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2.理解题型
-题目示例:请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仁”概念的含义。
-答案示例:仁是指爱人,包括亲子、君臣、朋友等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准则。
3.应用题型
-题目示例:根据先秦文献,举例说明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哪些进步。
-答案示例:先秦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包括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等。
4.分析题型
-题目示例:请分析先秦时期诸侯争霸对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我发现,在先秦文化教学中,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片段,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对于先秦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是值得保留和发扬的优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先秦文化的内涵。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和典籍,如《诗经》、《尚书》、《周易》等。
-先秦诸子的原著和注解,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先秦时期的艺术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雕塑等。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如封建制度、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
第一讲先秦文学教案(精选五篇)
第一讲先秦文学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第一讲先秦文学教案先秦文学史一、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二、本课程的讲授过程、讲授方法、考勤和考试1、第一次课老师讲授,主要讲前言部分,宏观把握古代文学史的规律、分期和先秦文学的整体特点。
2、第二次以后:每次讲课分三个环节,首先老师讲理论,接着讲文本(每讲一课会就某个文本进行解读),然后讨论(就问题展开讨论)。
3、课程进行到一半会布置期中作业,以论文形式上交。
4、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
考勤以点名计分;平时成绩则根据期中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提问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
5、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平时讲课内容,特别注意文本解读。
三、文学、文学史、先秦文学史1、什么是文学:广义(文学即文化);狭义(包括四大文体在内的具有审美特质的一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文字艺术。
)古代“文学”,被称为“文章之学”(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孔门四科之一】《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
”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
《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官名】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
“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
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
明清废。
2、文学史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历史。
文学现象包括文学作品研究,文学思潮研究等。
如“百家争鸣”思潮,《诗经》大小序之辩,“诗言志”等。
先秦文学史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的理解。
2. 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引导学生关注先秦文学。
2. 提出问题:先秦文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1)夏、商、西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2. 先秦文学的特点(1)题材广泛,形式多样(2)思想性、艺术性并存(3)注重人文关怀三、案例分析1. 以《诗经》为例,分析其题材、形式、思想性及艺术性。
2. 以《楚辞》为例,分析其浪漫主义风格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主要成就。
2. 强调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先秦文学的特点及主要成就。
2. 提出问题: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二、讲授新课1. 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对诗歌的影响(2)对散文的影响(3)对戏曲的影响2. 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及作者(1)《诗经》:《国风》、《小雅》、《大雅》、《颂》(2)《楚辞》:屈原、宋玉等(3)诸子散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各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主要成就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强调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主要成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兴趣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二节上古歌谣第三节上古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先秦文学、两汉文学:文学的自发时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化的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的自觉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文学的转型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二、先秦文学概貌: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上古歌谣一、上古歌谣的保存上古歌谣零散保存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后代的辑本有: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为详尽。
二、上古歌谣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的:《吴越春秋》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征服自然愿望的:《礼记·郊特牲》中《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周易》中《屯·六二》:屯如,邅[zhān]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gòu]。
4、与战争相关的:《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5、愉快的劳动生活:《周易》中《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
6、思恋之歌《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候人兮猗。
三、上古歌谣主要特征: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一、什么是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大学语文先秦文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价值。
2. 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3. 培养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教学难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的理解。
2. 先秦文学主要作品的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先秦文学有哪些了解?二、讲授新课1. 介绍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
- 先秦文学具有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 先秦文学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神话、传说等。
2. 介绍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 诗歌:《诗经》、《楚辞》- 散文:《庄子》、《孟子》、《韩非子》- 寓言:《庄子·外物》、《韩非子·说难》- 神话、传说:《山海经》、《楚辞》三、课堂讨论1. 讨论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分析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强调先秦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吗?二、讲授新课1. 分析先秦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作者。
- 《诗经》:以民歌为主,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
- 《楚辞》:以屈原为代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 《庄子》:以寓言故事为主,阐述了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 《孟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仁政、民本,强调君臣关系。
- 《韩非子》:以法家思想为主,强调法治、权谋,主张以法治国。
2. 举例分析先秦文学的主要作品。
- 以《诗经》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以《楚辞》为例,分析其浪漫主义色彩和作者情感。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第一章:概述1.1 先秦文学的定义和背景先秦时期: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的时期,包括夏、商、周等历史时期。
文学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神话、传说等。
文学背景: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
1.2 先秦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文学作品传递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哲学。
先秦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思想启示。
第二章:诗歌2.1 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形式:包括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同形式的诗句。
2.2 先秦诗歌的代表作品《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305首诗歌。
《楚辞》:楚国文学的代表作品,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2.3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爱情、战争、劳动、自然等主题。
表达个人情感、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探讨人生哲学等思想内容。
第三章:散文3.1 散文的特点和形式散文:以叙述、议论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形式:包括寓言、神话、传说、论辩文等不同形式的散文作品。
3.2 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品《孟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作品。
《左传》、《史记》等史书作品。
3.3 散文的主题和思想人性、道德、政治、教育等主题。
探讨人生哲学、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观点等思想内容。
第四章:寓言4.1 寓言的特点和形式寓言:以寓意、启示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
形式:通过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来表达寓意的故事。
4.2 先秦寓言的代表作品《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4.3 寓言的主题和思想道德、政治、人生等主题。
通过寓言故事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给予读者启示和思考。
第五章:神话和传说5.1 神话和传说的特点和形式神话:描述神灵、英雄等超自然力量的传说故事。
传说:关于历史人物、事件的传统故事。
5.2 先秦神话和传说的代表作品《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史记》中的传说故事。
先秦文学教案
二、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 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宫谏,庶人 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国语·周 语上》记召公语)
“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 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受 迷惑),风听胪言(市井传言)于市,辨妖祥于 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在邪而正 之,尽戒之术也。”(《国语·晋语六》记 载晋国范文子语)
现存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 经》、《穆天子传》、《庄子》、《楚辞》、 《淮南子》、《列子》等古籍中。
四、上古神话主题
从一个民族的神话中可感受到这个民族 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神话主题。中国上 古神话主题主要有:自然神话,创世神话, 英雄神话等神话主题。
1、自然神话,指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 神话。
先民后君,敬德保民)与历史散文; • 士人文化(重士保民,理性精神与感性自
觉)与诸子散文; • 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与《楚辞》。
第三节 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 先秦文学发展三阶段:
一、从上古至春秋中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 发展的有上古歌谣、上古神话、《易》 卦爻辞、铭文、《尚书》、《诗经》等。 而《诗经》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 成就。
• 教学目标: 了解原始歌谣的产生和主要内容;了解原始 思维的特点;了解神话的概念,上古神话 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上古掌握神话的基本 主题,上古神话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上古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是诗歌(即歌谣)。这 种歌谣最初在口头传唱。上古歌谣主要涉 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歌谣: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 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和人们的劳动生活密 切相关。《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今夫 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 举重劝力之歌也。”原始歌谣的内容也往 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如《吴越 春秋》中记载的《弹歌》: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第一章:概述1.1 先秦文学的定义文学产生的时间: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221年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寓言、史书等1.2 先秦文学的重要性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其他时期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诗经2.1 诗经的简介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包括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2 诗经的艺术特色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第三章:楚辞3.1 楚辞的简介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的总称代表人物:屈原、宋玉等3.2 楚辞的艺术特色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性第四章:诸子百家4.1 诸子百家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多元、学术繁荣主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4.2 诸子百家的文学贡献运用寓言、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出许多富有哲理的言论和故事第五章:史记5.1 史书的简介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5.2 史记的艺术特色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注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刻画第六章:先秦散文6.1 散文的发展背景先秦时期,散文逐渐取代了甲骨文和金文散文成为记录历史、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6.2 主要散文作品及特点《孟子》、《庄子》、《韩非子》等散文风格各异,既有严谨的说理,又有生动的寓言和比喻第七章:先秦寓言7.1 寓言的定义及作用寓言是一种以故事表达道理的文学形式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传达道德、哲理教育7.2 著名寓言及其寓意伊索寓言、庄子寓言等学会正确理解寓言寓意,提高道德修养和思辨能力第八章:先秦诗歌(下)8.1 《楚辞》其他代表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欣赏屈原等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8.2 《诗经》中的婚恋诗《周南·关雎》、《郑风·山有扶苏》等了解古代婚恋观,感受诗歌中的浪漫与真挚第九章:先秦诸子百家思想9.1 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等学习儒家思想,培养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9.2 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学会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第十章:先秦文学的综合理解与应用10.1 先秦文学的价值了解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0.2 先秦文学作品的现代意义分析先秦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新发展先秦文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先秦文学的定义和重要性补充说明:先秦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基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而且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文学先秦部分教案
4、婚恋歌谣。原始时代的最初婚恋不同于文明时代的含情脉脉,多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这在《周易》爻辞所保存的较古老的短歌中有所体现。如《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这是写野蛮抢夺婚的诗,反映了原始确实存在过的抢夺婚习俗。另外如《咸》卦卦爻辞,是记录一对夫妇新婚之夜生活的诗,洋溢着一片自然的生命热情和冲动。到了氏族社会末期及私有制时代,作为两性之间稳定持久的爱情应时而生。原始婚恋歌谣中对此也有所反映,最有名的是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情歌的《候人歌》。它只有“候人兮猗”四字。传说大禹治水,娶涂山氏女为妻。接着他省视南方,女久盼未归,便唱出了这支歌。诗的前两个字是实词,后面两个字是感叹词,强烈表现出涂山氏女悠远缠绵的思念和焦灼急切的心情,表达明朗、真挚,没有丝毫的矫饰。与《候人歌》不同,原始歌谣也有表现婉转含蓄、微妙情趣的情歌,如《周易·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这首诗虽仅十字,但它却是一首美丽的牧场情歌。小伙子拿着刀杀羊,却不见血;姑娘承筐而装,篮子却是空的。时人唱出这支戏谑性的短歌,来打趣两人因情有所钟而心不在焉的情景。短诗没有言语表白和信物暗示,但把两人无言相契的爱情表现得含蓄有致,生动有趣。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
先秦文学教案(板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先秦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先秦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2. 先秦文学的主要形式: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史记等。
3. 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楚辞中的《离骚》、《天问》;诸子百家中的《孟子》、《庄子》;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孔子世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先秦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先秦文学的理解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先秦文学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3. 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如《关雎》、《离骚》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先秦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6. 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检验学生对先秦文学知识的掌握。
4. 欣赏与批判能力: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和讨论,评估其欣赏和批判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先秦文学相关教材和注释版本。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历史背景、文学作品和图片的课件。
3.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供学生深入研究。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
先秦文学教案123
先秦文学教案先秦文学总论(1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难点,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重点。
【讲授内容】: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
上古时期的古代神话,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在创作方法、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
一、先秦文学简史:我国在夏朝以前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
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1.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夏。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夏朝已有文字。
既然有了文字,就会用来记事。
《尚书》中的《夏书》和其它先秦典籍中都有关于夏代史事的记载,它们虽说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但在夏朝当时,有一些相应的文字记载,应当是可能的。
这些记载就是古代散文的萌芽。
夏朝也有诗歌,保留至今的,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
另外,夏朝的乐舞也很发达,战国时还在流行的《九歌》与《九辩》,相传就是夏启时代传下来的。
2.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朝取代了夏朝的统治。
商朝的文化已相当发达。
至今人们已从考古发掘中见到不少商朝的文字记载,这就是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商朝人非常迷信,商王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大事都要向鬼神问卜。
卜辞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预测天气,有的祈求丰年,有的记载农业生产和渔猎,更多的是记载政治和军事的重大事件。
这些记载都很简单,最长的也不过上百字,但已按照一定的文法规则组织起来,能够清楚准确地交代一件事情。
还有的卜辞写出对事情的推测,带有一定的语气,例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这本是一次卜雨的记录,但其中对雨来的方向作了推测,构成反问语气和排比句式,体现了记录者组织文句的技巧。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教案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从文体上看,先秦文学的要紧成绩在于诗歌和散文。
诗歌的要紧成绩,是周朝的《诗三百》和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
散文的要紧成绩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高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高作《老子》、《庄子》,墨家高作《墨子》,法家高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渊源,是我国古代文学素材和文学形象的宝库。
二、神话的原始形态是在有文字以前普遍流传在人民口头的神异故事。
三、我国神话的保留及流传情形。
它的产生,第一与远古时期生产力和熟悉水平低下有关。
先民们对各类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转变,无法作出科学的说明,只能借助想象和空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第二,与上古先民说明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期望有关。
这种期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现象及问题进行试探,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说明与描述。
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
我国神话具有多族多源的特点。
一样所说的神话要紧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
这些典籍要紧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
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留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本来应是很丰硕的,可惜由于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有效,免除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由于神话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没有取得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留,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份。
【先秦文学教案】【讲稿】
【先秦文学教案】【讲稿】第一篇:【先秦文学教案】【讲稿】中国文学史概说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
①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
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诗是需要品味体会,普希金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过去的将变为可爱。
这是1825年普希金题在一位16岁少女纪念册上的短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少女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女,岁月也不再浪漫如白桦林里19世纪的俄罗斯,读这首诗的人也许阅历不同,年龄变化,但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会感谢生活的赐予,它使我们忍让、宽容、克制并憧憬未来……②文学还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
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
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良知。
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
古代文学教案-第一课时
四、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夏商文学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和夏孔甲的《破斧歌》可看出夏商时代已有完整的诗歌出现。商代诗歌《诗经·商颂》五篇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是用于祭祀。《周易》中的某些卦爻辞也与巫文化有关。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据说是夏代的遗文,《禹贡》列有九州岛,这种地理观念夏人是不可能有的,可推断是周人补充进去的。《甘誓》亦是后人追记。
五、先秦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神话
2பைடு நூலகம்诗经
3、楚辞
第二课时上古神话概说
一、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第二、文、史、哲不分
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态势。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某些作品是史学著作,如《左传》、《战国策》;或哲学著作,如《孟子》、《庄子》。这些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第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确指。先秦文学的本来面目,使之存在许多可争议之处,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不同于后代作品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反复诵读《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学习赋、比、兴手法的使用及《诗经》中的名篇是如何用简短优美的语言来叙事、议论和抒情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重点篇目,学习赋、比、兴手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课堂讨论分析《诗经》中的名篇是如何用简短优美的语言来叙事、议论和教学法、课堂讲授法。
手段:常规教学
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
诗经
2课时
课堂教学
设计
一、课前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听过这样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家都知道这诗句出自哪里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名篇。
二、《诗经》简介
《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各诸侯国的歌谣,《雅》是周王朝地区的乐歌,用于诸侯朝会或贵族宴会,《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
可以认为是文学作品的散文,在春秋战国时期按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记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史传散文;另一类是阐述先秦诸子观点,以论说为主的哲理散文,也称诸子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左传》具体地记叙了二百五十余年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长于叙事,具体生动、剪裁恰当,详略有致,各种叙事手法运用自如。
四、《氓》
本篇选自《卫风》,这是一篇弃妇诗,由女主人公自述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悔恨怨愤之情,溢于言表。全诗以叙述为主,恰当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并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问:全诗仅240字,经常在叙事过程中插入抒情和议论,请找出哪些是抒情和议论的部分?
第三段和第六段是抒情和议论的部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讲授法。
手段:常规教学
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
先秦文学概述
2课时
课堂教学
设计
一、课前导入
先秦文学,是指秦王朝建立以前的文学,从现存的材料来看,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二、《诗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在春秋时已流传于世。
与《左传》同时的另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即主要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对话。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众意向,具有进步意义。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史,是以战国时期的史料编撰而成。《战国策》的的文学性,比《左传》更强。《战国策》写了六百多个人,其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如鲁仲连、唐且、荆轲等。这些都是在完整的、曲折的、甚至有部分虚构的情节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显得生动丰满。
作业
实践教学
作业:(1)背诵《静女》和《采薇》的第六章。
2015年第一学期中国古代文学(上册)教案
古代文学(上册)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先秦文学概述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使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发展慨况,特别是《诗经》和先秦历史散文的特色及艺术表现技巧有一个基本掌握,为接下来的深入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先秦文学的分类及各自特色。
教学难点:先秦几部重要历史散文集的特色及其文学、历史价值。
五、《采薇》
本篇选自《小雅》的“鹿明之什”。这是一首反映戍卒的生活和心情的诗。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在归家途中的追思,描写了戍边的艰苦和戍卒的哀怨悲伤。
提问:《采薇》和《氓》中都有不少重言叠字,如“依依”“曰归曰归”等。把它们摘录下来,选几个说说你认为好在哪里?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从各个方面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精神。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有很大比重。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那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为后世的现实主义诗人提供了范例。《诗经》始创的赋、比、兴手法,也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方法。
提问: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初中时也学过很多例如:“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的寓言皆出自先秦诸子散文,那么诸子散文具体都有什么特色呢?
诸子哲理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记叙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的文章大多很短,但其记言记事,时有生动逼真、富有文学情趣的片段,在短短的记叙中,展现出人物的感情和性格。
《墨子》是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墨子的文章,文字浅显,质朴无华,常常缺少文采,但是善于用具体事例说理,逻辑严密,对后世的论说文,有其特殊的影响。
孟子好辩,好论战。《孟子》中有许多地方用精当的比喻来说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风格独特。它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表述十分抽象的哲理,而且大多是神话、构思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等。
三、《静女》
重点词汇解释:(1)踟蹰:心神不定、犹豫徘徊的样子。(2)说:喜欢,高兴,后写作“悦”。(3)洵:确实。
提问:大家诵读过诗歌之后,有没有发现诗中有一些字词表示的意思能理解,但写法却和今天我们的现代汉语不一样呢?这就是我们学习古文经常会遇到的通假字,那么现在大家一起找出这些通假字吧。
(1)爱通“薆”,隐蔽。(2)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3)蕢通“馈”,赠送。(4)匪通“非”,不是。
提问:赋、比、兴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表现手法?
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比,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况,即是打比方;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
三、楚辞
楚辞是形成于战国后期的一种新诗体。它在江汉一代流行,句子长短参差,多用语气词“兮”,常采用楚国方言。屈原是最重要的楚辞作家。
四、先秦散文
先秦寓言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用拟人手法写的故事,主要是动物的拟人化。如“狐假虎威”。另一类寓言是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某一类人的故事,往往是突出了这类人的某一特点,如“滥竽充数”。
先秦寓言的寓意形式和含蓄幽默,它的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人物描写,对后世的小品文,短篇小说乃至戏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业
实践教学
作业:(1)复习课上所讲内容,缕清先秦文学发展的分类和各自特色。
《荀子》中多是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这些文章,论点明确,论证缜密,善用类比,造语简约,如《劝学》等。
《韩非子》中的政论文条理分明,逻辑性很强,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而且词语犀利,语气严峻。
五、在我国先秦文学中,大量的寓言是应该予以特别注意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寄托着某种事理、具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简短故事。寓言具有比喻和象征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