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文学
1.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 栖居(居住,停留)在这片大地上。
2.杨慎《升庵诗话》:夫六经各有体,《易》以道阴阳, 《书》以道政事,《诗》以道性情,《春秋》以道名分。后 世所谓史者,左记言,右记事,古之《尚书》、《春秋》也。 若诗者,其体其旨,与《易》、《春秋》判然矣。
因此,文学作品的情感既要合于人的一般本 性,又要植根于深广的社会生活之中。
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偏重于情感的 抒发,而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较少,但社会 生活是作为一个背景,构成了诗词情感产生 的肥沃土壤。
李白《静夜思》所表现的思乡之情是合于人 性的普遍情感。人之思乡之情是在社会生活 中得以升华。 社会中的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辗转奔波于 他乡,我们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尤其 是对那些常年背井离乡的人更为深切。因此, 我们读李白的这首诗,不需要李白的生活叙 述,但这种生活是深藏于我们的心中,具有 广泛性和深刻性。
因此,只有哲学家才能写哲学史。并且一个 哲学家所写的哲学史,常常是与自己的哲学 思想有关的一部分写得最好。
其三,“视域融合”:解释过程是文本视域 与诠释者视域在冲突中走向融合的过程。一 方面是解释者的思想向文本的渗透,另一方 面是文本影响解释者的思想,二者互动的、 双向回流的解释活动创造了新的文本意义。
唐张泌《寄人》曰: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 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梦中依依,又来到谢家;回合的小廊、曲斜 的栏干依然,但谢家之女已经离去;只有天 上的明月还像往日一样多情(往日,明月见 证着我们的相爱相恋),静静地照着清冷寂 寞的庭院,陪伴着孤单伤情的我,春花从枝 头轻轻地飘落。
三、文学文本的解读:细读法
(一)审慎地阅读文学作品的每个词,通过 词的字面义揣摩其言外之义,即深层义。 (二)仔细探求作品中隐喻、象征的含义。 “阅读就是解读比喻。”
(三)避免片面的解释,要全面而统一的把 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整体必须通过部分来理 解,部分必须通过整体来解释,这即是解释 的循环。 (四)避免抽象、概括的解释,要具体、细 致;把作品中的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对作 品中空白的地方予以合理的想象;对微小的 意义,根据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经验加以突出 和扩充。
四、文学史课程的要求
文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
一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二是创作主体的个性、人生经历和思想;
三是文学作品,这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其四, 解释者在解释文本时,不是被动复 制文本的原意,而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 文本意义进行创造性的解释。 解释者的修养:丰富深广的知识;真切深刻 的人生体验;人格的修养(仁者的人格、清 高超逸的人格);深厚的艺术修养。
Baidu Nhomakorabea
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有待于诠释。 《史记· 伯夷列传》曰: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孔子)而名益彰; 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而行益显。……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 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 的,但群体的生命是无限的。正是个体生命 的短暂才换来了群体生命的代代常新和绵延 不绝。因此,个体生命的短暂是有意义的。
其次,个体的生理生命是有限的,但个体的 精神生命是无限的。生理生命虽然消亡,但 精神生命可以永恒。因此,个体的生命也具 有永恒的意义。《庄子· 养生主》曰: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变”,即是指个体生命和生理生命;“不 变”即是群体生命和精神生命。
南宋姜夔《踏莎行》曰: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二十多岁时,在合肥与一位女子相恋, 别后二十多年,仍怀念不忘。这年冬天,词 人沿长江东下,在安庆停留,遥望合肥,感 梦而作。古人认为,梦见某人,即是某人的 精魂来到这里。
因此,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情感是否真挚深切,二是反映社会 生活是否深广。
文学作品以情动人,这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 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是以抒情为主流的。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的,它奠定了中国 古代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发展方向。
人之情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人之情是基于人的一般本性,具有生 而即有的本原性。 其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社会性,社 会生活培养、发展、升华了人的情感。一般 而言,本能性的情感是很原始、粗糙的,只 有在社会生活的熔炉中经过冶炼方能绽开美 丽的情感之花。
什么是诗意? 生动的形象,形象的美; 真挚的感情,情感的美;
深刻的理思,思想的美。
文学是广义的诗。人的生存世界是有限的、 世俗的、功利的,而文学的诗的世界是无限 的、超越的、审美的。
文学是什么?
1.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对社会生活 的形象反映。
这个文学的定义,意味着决定文学作品价值 的首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但在 文学史上有许多传送千古的名篇佳作,就其 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而言,并没有突 出的成就。
梦中又分明见到你,依然是体态轻盈,言语 娇软。想到你夜长相思,难以成眠,一定会 怨恨薄情之人(我)一去没有音信。春天又 来了,你的相思更加浓郁,早已染满了无边 的春色。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 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别后,你书辞常寄,我没有回信;只有别时, 你作的针线还伴随着我。在现实中我们不能 相见,你的精魂只有在梦中一往情深地追寻 着我,不论我漂泊到海角天涯。
杨 柳 岸 , 晓 风 残 月 。
今 宵 酒 醒 何 处 ,
诗意地栖居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
一、什么是文学
二、文本的解释理论
三、文学文本的解读:细读法 四、文学史课程的要求
阅读篇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P.1-32)。 2.游本《中国文学史》。 3.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3、张泌(bì )《寄人》、李商隐《落花》、 苏轼《蝶恋花》、姜夔《踏莎行》、徐志 摩《偶然》。
3.雷· 韦勒克《文学理论》从文学的虚构性、创造性、想象 性、文学语言等讨论了文学的特征。 4.中国传统文论的文学观念,主要见于古代关于文学性文体, 特别是“诗”的言说中。
《楚辞· 远游》曰: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终生 劳苦)。 面对天地的无穷,岁月的永逝,则 人生是非常短暂的,但在这短暂的人生 中又充满劳苦。
张先《天仙子》曰: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流逝 的年华),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 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 应满径。
文学作品固然以情取胜,但也不可缺少 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否则, 文学作品因缺少哲理的深度而少味。情 感之美与思想之美相结合。
李白的《静夜思》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此诗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深深 地打动了读者。诗人把天上的一轮明月与人 间的思乡情绪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人“望 月怀乡”的永恒主题。这首诗所反映的社会 生活相当简单。
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用以表达感情的富于声律辞采美 感的语言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的反映,诗是文学的代表性文体。
客人离去,内心觉得孤独和寂寞。小园的花 在暮春夕阳中依依飘落,更增加怅惘、伤感 的情怀。面对春尽日暮,有情的“芳心”所 得的惟有零落飘荡、沾人衣裳的命运而已。 这也许是我们人生命运的写照:我们一生的 艰难和辛勤,所得到的只是年华凋零而泪落 沾衣,因为“无”是人生的本质和归趋。
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苏轼《前赤壁赋》之所以千古传诵,是因为 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苏轼回答 客人说: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 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
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哲理内涵呢?从什么角度 理解“变”和“不变”的含义呢?
客自去,花乱飞,本不相干,但措词似花飞 缘客去。花落当客在时,浑然不觉,客去后, 寂寥孤独,方引起注意。 落英缤纷,连园外曲径;凌空飞舞,宛若送 夕阳斜晖。
花落于地上,渐积渐多,因肠断而不忍扫; 残留于枝头的花,愈见稀疏,不因惜花者心 急眼穿而暂留。 面对春尽日暮,有情的“芳心”(花)所得 的惟零落飘荡沾人衣裳的命运;关合诗人面 对春残日暮,虽有惜花之心而无可奈何,惟 有泣下沾衣而已。
总结地说,文学的完整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 人的、以哲理来启迪人的、社会生活的 形象反映。
陶渊明《拟古》曰: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 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 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 荒芜。我心固非石,君情定何如。
前面数句,写景叙事:仲春时节,好雨知 时节,当春乃发生,众蛰惊醒,草木纵横 生长,去年的双双燕依然翩翩归来,相偕 并入故巢。燕子在问:去年自从分别之后, 你的门庭日渐荒芜。我心坚定而不可转移 (依然回到旧巢),你的心情究竟如何呢 (能不能安贫乐道) ?此时,燕子与诗人 融合为一,具有诗人的情思和品格(安贫 而依恋故居),且事、景、情、理融合为 一,具有感人的情思与动人的理趣。
上片写晚春的景色,表现了词人对春光已逝 的惋惜。“天涯何处无芳草”,具有隐喻的 意义,芳草象征女子。 下片叙写“多情却被无情恼”,寄寓着词人 的失意之情。墙里佳人无心而笑,可这无心 之笑唤起了墙外行人的情思,墙外行人因得 不到佳人的响应,而空自多情而恼。五代词 人冯延巳《谒金门》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你我相逢,偶然激起了爱的光芒。但因为你 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期望,我们终将分离。 离开之后,请你不要执着于那份偶然的情感, 因为偶然的情感没有长久的意义。你最好把 我忘掉,忘掉我的不好,也忘掉我的好,忘 掉我们相会时所放的光芒,让一切的相逢、 相爱都在不悲不喜中走向虚无。
《木兰花慢》(张惠言)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 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 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 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但月地和 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 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 点点凝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人生相逢、相爱皆是偶然,既然是偶然,就 没有执着的理由。因此,当我们相逢时,也 不必惊喜,当我们离开时,也无需伤悲。转 眼之间,我们就会各奔东西。
这首诗构成了一个完整鲜明的意境。美好的 爱情静静地凋零,诗人的内心深藏着爱情失 落的悲伤。爱情失落是人的普遍遭遇,具有 广泛性和深刻性。
宋苏轼《蝶恋花》曰: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二、文本的解释理论
传统诠释学与现代诠释学(哲学诠释学) 其一,文本没有所谓的一元性的原意,文本 的意义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多元性即文本 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开放性即文本的意 义面向不同时代的解释者和同一时代不同的 解释者开放,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
其二,解释者的成见、先见是解释文本的必 要前提,即是说没有成见、先见,文本的解 释就不可能。那些主张消除成见和先见以达 到对文本原意的把握,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 想。台湾学者徐复观说:
现在我已梦醒,你的精魂又要回去了。正 当夜深人静之时,你的归途是皎洁清冷的 月光照着千山蜿蜒崎岖的小路,你是那样 的孤独、清冷、伤悲和辛勤,无人爱恋、 悲怜、关心。 词人梦醒,回忆往日的情事,心中充满了 无限的哀怜、悔恨之情。
晚唐诗人李商隐《落花》曰: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 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 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