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合集下载

(完整版)生态学(双语)专业英语单词(2)

(完整版)生态学(双语)专业英语单词(2)

K-对策者 K—strategistisn维超体积资源空间 n—dimensional hyper—volume n维生态位 n-dimensional nicheRaunkiaer定律 Law of Frequencyr-对策者 r-strategistis奥陶纪 Ordovician period白垩土草地 chalk grassland斑块 patch斑块性 patchiness斑块性种群 patchy population半荒漠 semi-desert半矩阵或星系图 constellation diagrams伴生种 companion species饱和密度 saturation density饱和期 asymptotic phase保护哲学 conservation philosophy北方针叶林 northern conifer forest被动取样假说 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本能 instinct本能行为 instinctive behavior避敌 avoiding predator边缘效应 edge effect变异性 variability标志重捕法 mark recapture methods标准频度图解 frequency diagram表现型适应 phenotypic adaptation并行的 simultaneous并行同源 paralogy捕食 predation不重叠的 non—overlapping残存斑块 remnant patch残余廊道 remnant corridor操作性条件作用 operant conditioning草原生态系统 grassland system层次性结构 hierachical structure产卵和取食促进剂 oviposition and feeding stimulant 产业生态学 industry ecology长日照植物 long day plant超体积生态位 hyper—volume niche成本外摊 externalized cost程序化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尺度效应 scaling effect抽彩式竞争 competive lottery臭氧层破坏 ozone layer destruction出生率 natality或birth rate初级生产 primary production初级生产力 primary productivity初级生产者 primary producer传感器 sensor串行的 serial垂直结构 vertical structure春化 vernalization次级生产 secondary production次级生产力 secondary productivity次生演替 secondary successon粗密度 crude density存活曲线 survival curve存活值 survival value存在度 presence搭载效应 hitchhiking effect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 mainland-island metapopulation 带状廊道 strip corridor单联 single linkage单体生物 unitary organism单位努力捕获量 catch per unit effort单元的 monothetic淡水生态系统 fresh water ecosystem氮循环 nitrogen cycling等级(系统)理论 hierarchy theory等级的 hierarchical底内动物 infauna底栖动物 benthos地表火 surface fire地带性生物群落 biome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面芽植物 hemicryptophytes地上芽植物 chamaephytes地植物学 geobotany第三纪 Tetiary period第四纪 Quaternary period点突变 genic mutation或point mutation电荷耦合器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顶极阶段 climax stage顶极群落 climax community顶极种 climax species动态率模型 dynamic pool model动态平衡理论 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动态生命表 dynamic life table动物痕迹的计数 counts of animal signs动物计数 counts of animals冻原 tundra短日照植物 short day plant断层 gaps多波段光谱扫描仪 multichannel spectrum scanner, MSS 多度 abundance多样化 variety多元的 poly thetic厄尔尼诺El Nino反馈feedback反射reflex泛化种generalist防卫行为defennce behavior访花昆虫flower visitor非等级的non—hierarchical非空间模型non-spatial model非内稳态生物non-homeostatic organism非平衡态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metapopulation非平衡态跟踪生境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habitat-tracking metapopulation非平衡态下降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declining metapopulation非生态位non-niche非生物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非线性关系nonlinear分布dispersion分解者decomposer分支过程branching process分子分类学molecular taxonomy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系统学molecular systematics浮游动物plankton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负荷量carrying capacity负相互作用negative interaction负选择negative selection附底动物epifauna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富营养化现象eutrohication改良relamation盖度coverage盖度比cover ratio干扰disturbance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干扰廊道disturbance corridor干扰作用interference高度height高斯假说Coarse's hypothesis高斯理论Coarse's theory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格林威尔造山运动Grenville Orogenesis 个体individual个体论概念individualistic concept更新renewal功能生态位functional niche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构件modules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关联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s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周期photoperiod过滤器filter哈德-温伯格原理Hardy—Weinberg principle 海洋生态系统Ocean ecosytem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旱生植物siccocolous河流廊道river corridor恒有度contancy红树林mangrove呼吸量respiration互利mutualism互利素synomone互利作用synomonal化感作用allelopathy化学防御chemical defence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化学物质allelochemicals化学隐藏chemocryptic划分的divisive环境environment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环境容纳量environmental carryin capacity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环境资源廊道environmental resource corridor 荒漠desert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荒漠生态系统desert ecosystem黄化现象eitiolation phenomenon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混沌学chaos混合型mixed type活动库exchange pool获得性行为acquired behavior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 niche基质matrix极点排序法polar ordination集群型clumped寄生parasitism加速期accelerating phase价值value价值流value flow间接排序indirect ordination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ant analysis减速期decelerating phase简单聚合法lumping碱性植物alkaline soil plant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接触化学感觉contact chemoreception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Iizing Microorganisms, PSM 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经典型复合种群classic metapopulation经济密度economic density景观landscape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n景观过程模型process based landscape model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空间动态模型spatial dynamic landscape model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竞争competition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聚合的agglomerative均匀型uniform菌根mycorrhiza抗毒素phytoalexin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空间模型spatial model空间生态位spatial niche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 库pool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廊道corridor离散性discrete利己素allomone利己作用allomona利他行为altruism利他作用kairomonal连续体continuum联想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猎食行为hunting behavior林冠火crown fire磷循环phosphorus cycling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领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领域性territoriality流flow绿色核算green accounting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 equation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密度density密度比density ratio密度制约死亡density-dependent mortality 面积效应area effect灭绝extinction铭记imprinting模拟hametic模型modeling牧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内稳态homeostasis内稳态生物homeostatic organisms内源性endogenous内在的intrinsic耐阴植物shade-enduring plants能量分配原则principle of energy allocation 能量流动energy flow能源资源energy resources能值emergy泥盆纪Devonian period拟寄生parasitoidism逆分析inverse analysis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年龄性别锥体age—sex pyramid年龄锥体age pyramids偶见种rare species排序ordination配额quota配偶选择mate selection偏害amensalism偏利commensalism频度frequency平衡选择balancing selection平台plantform平行进化parallel evolution栖息地habitat期望值外推法extrapolation by expected value 气候驯化acclimatisation器官organs亲本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亲族选择kin selection趋光性phototaxis趋化性chemotaxis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趋性taxis趋异进化divergent evolution趋异适应radiation adaptation取食促进剂oviposition and feeding stimulant 取样调查法sampling methods去除取样法removal sampling全联法complete linkage全球global全球变暖global warnn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确限度fidelity群丛association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 unit theory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群落community群落的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群落水平格局horizontal pattern群落外貌physiognomy群落演替succession群系formation群系组formation group热带旱生林tropical dry forest热带季雨林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热带稀树草原tropical savanna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人工斑块introduced patch人工廊道introduced corridor人口调查法cencus technique人口统计学human demography日中性植物day neutral plant冗余redundancy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熵值entropy value上渐线upper asymptotic社会性防卫行为defence behavior社会优势等级dominance hierarchy摄食行为feed behavior生活史life history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生活小区biotope生活型life form生活周期life cycle生境habitat生境多样性假说habitat diversity hypothesis 生理出生率physiological natality生理死亡率physiological mortality生命表life table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生态反作用ecological reaction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生态工业ecological industry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ics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生态适应ecological adaptation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生态位niche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生态位相似性比例niche proportional similarity 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产品ecosystem goods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生态系统学ecosystemology生态型ecotype生态学ecology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生态元ecological unit生态作用ecological effect生物organism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cochemical cycle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量biomass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biome生物群落演替succession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剩余空间residual space失共生aposymbiosis湿地wetland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湿地植物hygrophyte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实际死亡率realized mortality食草动物herbivores食肉动物carnivores食物链food chain食物网food wed矢量vector适合度fitness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适应值adaptive value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收获理论harvest theory收益外泄externalized profit衰退型种群contracting population 水平格局horizontal pattern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erosion 水循环water cycling瞬时增长率instantaneous rate死亡率mortality & death rate松散垂直耦连loose vertical coupling松散水平耦连loose horizontal coupling溯祖过程coalescent process溯祖理论coalescent theory酸性土理论acid soil plant酸雨acid rain随机型random碎屑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K-对策者K-strategistisn维超体积资源空间n-dimensional hyper—volume n维生态位n-dimensional nicheRaunkiaer定律Law of Frequencyr-对策者r-strategistis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白垩土草地chalk grassland斑块patch斑块性patchiness斑块性种群patchy population半荒漠semi-desert半矩阵或星系图constellation diagrams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饱和密度saturation density饱和期asymptotic phase保护哲学conservation philosophy北方针叶林northern conifer forest被动取样假说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本能instinct本能行为instinctive behavior避敌avoiding predator边缘效应edge effect变异性variability标志重捕法mark recapture methods标准频度图解frequency diagram表现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并行的simultaneous并行同源paralogy捕食predation不重叠的non—overlapping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残余廊道remnant corridor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草原生态系统grassland system层次性结构hierachical structure产卵和取食促进剂oviposition and feeding stimulant 产业生态学industry ecology长日照植物long day plant超体积生态位hyper—volume niche成本外摊externalized cost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尺度效应scaling effect抽彩式竞争competive lottery臭氧层破坏ozone layer destruction出生率natality或birth rate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初级生产者primary producer传感器sensor串行的serial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春化vernalization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次级生产力secondary productivity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on粗密度crude density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存活值survival value存在度presence搭载效应hitchhiking effect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mainland-island metapopulation 带状廊道strip corridor单联single linkage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单位努力捕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单元的monothetic淡水生态系统fresh water ecosystem氮循环nitrogen cycling等级(系统)理论hierarchy theory等级的hierarchical底内动物infauna底栖动物benthos地表火surface fire地带性生物群落biome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地植物学geobotany第三纪Tetiary period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点突变genic mutation或point mutation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顶极阶段climax stage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顶极种climax species动态率模型dynamic pool model动态平衡理论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table动物痕迹的计数counts of animal signs动物计数counts of animals冻原tundra短日照植物short day plant断层gaps多波段光谱扫描仪multichannel spectrum scanner, MSS多度abundance多样化variety多元的poly thetic厄尔尼诺El Nino反馈feedback反射reflex泛化种generalist防卫行为defennce behavior访花昆虫flower visitor非等级的non—hierarchical非空间模型non-spatial model非内稳态生物non-homeostatic organism非平衡态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metapopulation非平衡态跟踪生境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habitat—tracking metapopulation非平衡态下降复合种群nonequilibrium declining metapopulation非生态位non—niche非生物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非线性关系nonlinear分布dispersion分解者decomposer分支过程branching process分子分类学molecular taxonomy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系统学molecular systematics浮游动物plankton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负荷量carrying capacity负相互作用negative interaction负选择negative selection附底动物epifauna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富营养化现象eutrohication改良relamation盖度coverage盖度比cover ratio干扰disturbance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干扰廊道disturbance corridor干扰作用interference高度height高斯假说Coarse's hypothesis高斯理论Coarse's theory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格林威尔造山运动Grenville Orogenesis个体individual个体论概念individualistic concept更新renewal功能生态位functional niche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构件modules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关联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s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周期photoperiod过滤器filter哈德-温伯格原理Hardy—Weinberg principle 海洋生态系统Ocean ecosytem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旱生植物siccocolous河流廊道river corridor恒有度contancy红树林mangrove呼吸量respiration互利mutualism互利素synomone互利作用synomonal化感作用allelopathy化学防御chemical defence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化学物质allelochemicals化学隐藏chemocryptic划分的divisive环境environment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环境容纳量environmental carryin capacity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环境资源廊道environmental resource corridor 荒漠desert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荒漠生态系统desert ecosystem黄化现象eitiolation phenomenon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混沌学chaos混合型mixed type活动库exchange pool获得性行为acquired behavior机体论学派organismic school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 niche基质matrix极点排序法polar ordination集群型clumped寄生parasitism加速期accelerating phase价值value价值流value flow间接排序indirect ordination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ant analysis减速期decelerating phase简单聚合法lumping碱性植物alkaline soil plant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接触化学感觉contact chemoreception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Iizing Microorganisms, PSM 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经典型复合种群classic metapopulation经济密度economic density景观landscape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n景观过程模型process based landscape model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空间动态模型spatial dynamic landscape model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竞争competition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exclusion principle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聚合的agglomerative均匀型uniform菌根mycorrhiza抗毒素phytoalexins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空间模型spatial model空间生态位spatial niche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库pool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廊道corridor离散性discrete利己素allomone利己作用allomona利他行为altruism利他作用kairomonal连续体continuum联想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猎食行为hunting behavior林冠火crown fire磷循环phosphorus cycling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领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领域性territoriality流flow绿色核算green accounting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 equation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密度density密度比density ratio密度制约死亡density-dependent mortality 面积效应area effect灭绝extinction铭记imprinting模拟hametic模型modeling牧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内稳态homeostasis内稳态生物homeostatic organisms内源性endogenous内在的intrinsic耐阴植物shade-enduring plants能量分配原则principle of energy allocation 能量流动energy flow能源资源energy resources能值emergy泥盆纪Devonian period拟寄生parasitoidism逆分析inverse analysis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年龄性别锥体age-sex pyramid年龄锥体age pyramids偶见种rare species排序ordination配额quota配偶选择mate selection偏害amensalism偏利commensalism频度frequency平衡选择balancing selection平台plantform平行进化parallel evolution栖息地habitat期望值外推法extrapolation by expected value 气候驯化acclimatisation器官organs亲本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亲族选择kin selection趋光性phototaxis趋化性chemotaxis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趋性taxis趋异进化divergent evolution趋异适应radiation adaptation取食促进剂oviposition and feeding stimulant 取样调查法sampling methods去除取样法removal sampling全联法complete linkage全球global全球变暖global warnn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确限度fidelity群丛association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 unit theory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群落community群落的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群落水平格局horizontal pattern群落外貌physiognomy群落演替succession群系formation群系组formation group热带旱生林tropical dry forest热带季雨林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热带稀树草原tropical savanna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力学第一定律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人工斑块introduced patch人工廊道introduced corridor人口调查法cencus technique人口统计学human demography日中性植物day neutral plant冗余redundancy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熵值entropy value上渐线upper asymptotic社会性防卫行为defence behavior社会优势等级dominance hierarchy摄食行为feed behavior生活史life history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生活小区biotope生活型life form生活周期life cycle生境habitat生境多样性假说habitat diversity hypothesis 生理出生率physiological natality生理死亡率physiological mortality生命表life table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生态反作用ecological reaction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生态工业ecological industry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ics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生态适应ecological adaptation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生态位niche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生态位相似性比例niche proportional similarity 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产品ecosystem goods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生态系统学ecosystemology生态型ecotype生态学ecology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生态元ecological unit生态作用ecological effect生物organism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cochemical cycle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量biomass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biome生物群落演替succession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剩余空间residual space失共生aposymbiosis湿地wetland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湿地植物hygrophyte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实际死亡率realized mortality食草动物herbivores食肉动物carnivores食物链food chain食物网food wed矢量vector适合度fitness适应辐射adaptive radiation适应值adaptive value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收获理论harvest theory收益外泄externalized profit衰退型种群contracting population水平格局horizontal pattern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erosion水循环water cycling瞬时增长率instantaneous rate死亡率mortality & death rate松散垂直耦连loose vertical coupling松散水平耦连loose horizontal coupling溯祖过程coalescent process溯祖理论coalescent theory酸性土理论acid soil plant酸雨acid rain随机型random碎屑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K-对策者K—strategistisn维超体积资源空间n-dimensional hyper—volume n维生态位n—dimensional nicheRaunkiaer定律Law of Frequencyr-对策者r-strategistis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白垩土草地chalk grassland斑块patch斑块性patchiness斑块性种群patchy population半荒漠semi-desert半矩阵或星系图constellation diagrams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饱和密度saturation density饱和期asymptotic phase保护哲学conservation philosophy北方针叶林northern conifer forest被动取样假说passive sampling hypothesis 本能instinct本能行为instinctive behavior避敌avoiding predator边缘效应edge effect。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ppt课件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ppt课件
your eyes, and poke a pencil into the exposed works .(L.2,Para.2)
*b)….that Thoreau's wood ,Mark Twain's rivers ,
and Melville's oceans are today under attack. (L.10,Para.13)
*Parallelism 排比
*Example:
*a)….that Thoreau's wood ,Mark Twain's rivers ,
and Melville's oceans are today under attack.(L.10,Para.13)
*Thoreau , Mark Twain, Melville
Pollution
Soil Pollution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top our earth crying,can you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everyday life?
*Make the most of reproducible(可再生 )goods
*Any man-made change in a nature system
is likely to be detrimental to that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a present living thing or
the organization of a current natural ecosystem is likely to be “best” in the sense that it has been so heavily screened for disadvantageous components that any new one is very likely to be worse than the present ones.

生态学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从个体的行为到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生态学中,有四条被称为生态学四大定律的基本原则,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大定律,分别是能量流动定律、营养物质循环定律、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

能量流动定律是生态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且从高能量级向低能量级流动。

在生态学中,能量以太阳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传递,最终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出去。

这个过程中,能量会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常会依赖于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

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定律。

它指出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而不是消失的。

营养物质通过生物体的摄食、代谢、排泄等过程进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分解、腐烂等过程被还原为无机物质,再次被生物吸收利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营养物质循环网络。

生态位定律是描述生物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的定律之一。

生态位是一个生物种群在其所居住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地位,包括其生活方式、食物来源和生活空间等。

生态位定律指出,不同物种之间会通过竞争来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减少资源的竞争压力。

每个物种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生态位,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竞争排斥定律是生态学中关于竞争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当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生态位上有所重叠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竞争,竞争会导致其中一个物种被排斥出生态系统。

竞争排斥定律是基于竞争是有限资源的结果,资源的争夺导致了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生态学四大定律提供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

能量流动定律和营养物质循环定律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式,生态位定律和竞争排斥定律则揭示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机制。

这些定律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生态

生态

贝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少的特征。

艾伦规律(Allen’s rule):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变短的趋向。

集合众群(metapopulation):表示一种局域种群构成的种群。

高斯假说或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竞争的结果是生态位的分离,达到共存。

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原理:高斯(Gause)认为共存只能出现在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稳定、均匀环境中,因为,如果两物种具有同样的需要,一物种就会处于主导地位而排除另一物种。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分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该指数指数假设,对无限大的群落随机取样,样本中两个不同种个体相遇的几率可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交互群落(ecotone):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决定的,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即交互群落,这种过渡区有宽有窄,存在时间有长有短,交互群落拥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黄化现象(etiolation phenomenon):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耐受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时,也就是当他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能导致该生物的衰退或不能生存。

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内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在不同这时,例如,研这就这样线上运行并非总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

这些摇摆的频率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是不太明显的。

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

结果,山猫就要死去。

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四法则的读后感
生态学的四条法则是: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

首先,我来说一下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本来就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

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加重视研究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环境协调。

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

其次,先来说每一种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一个生态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作用。

单单这个事实就有一些惊人的结果。

大家了解一下第二个原则,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这只是一个物理学基本定律的通俗重述,物质不灭定律。

应用到生态学上,这个定律强调自然界没有所谓的“废物”。

然后,一切事物必然有其去向,具体表现在特别适用于有机化学领域。

生物体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有时,可以假设,如果天然有机化合物被人造的天然物质变体替代,至少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饰。

生态学第三定律认为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合物,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生命系统中起作用的,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的环境危机警告我们为时已晚。

在生态学中,就像在经济学中一样,这个定律主要警告人们,每一个收益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方面,这个生态规律包含了前三个规律。

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或失去,也不受制于所有的改善措
施。

由于人类的力量从它那里提取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放回原处。

《封闭的循环》读书笔记

《封闭的循环》读书笔记

《封闭的循环》读书笔记传统科学思想上的细分和专业化,促使人们习惯于仅仅从一个学科/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习惯于把现实中非常复杂的关联的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独立的问题。

这样思考的结果,在科学上是日益严重的与现实脱离,变成了为了科学而科学;在现实中,则是问题非但没有被科学解决,反而在科学的干扰下产生了更糟糕的结果。

同样,科学上的简单化,促使我们在对自然的利用时,仅仅想到了某些个领域,甚至我们根本上就把自然给简化了,认识不到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远远不是认识不到,或者人性自私的结果,除了这些外,还与我们根本上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必须接受一种复杂性/系统性的思考,要认识到自然的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而且相互关联的,当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改变时都必须从众多的角度/从连续的环节,去思考它们的结果。

01. 我们习惯于考虑单一的事件,而生物圈却是循环的。

要了解生物圈是很难的,因为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是一个外国的奇怪现象。

我们已经变得习惯于考虑那些独特的单一的事件,每个事件都出于唯一的单个的原因。

但是在生物圈里,每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一种动物的粪便成为土壤细菌的食粮;细菌所分泌出来的东西滋养了植物;植物则养育了动物。

这种生态循环是很难与技术时代的人类经验相适应的。

02. 太阳进入到了地球的生命循环系统中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系统在它最初出现的形式中都有一个固有的致命的错误:它所需要的能量从消耗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即有机物质的地质化学贮藏物中得来的。

这个错误已经不能矫正了,生命自我孕育的增长一直在消耗着地球原有的“有机浓雾”。

生命一直在毁灭着它自己得以幸存的条件。

03. 我们是那样久的忽略了对复杂过程的思考。

在科学界里,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准备好去处理这种程度的复杂性。

我们在现代科学的熏陶下,所思考的是极其简单的。

面对着复杂到像环境及其广大的活的居民群体一样复杂的形势,我们就有可能程度不一地,企图在思想上把它简化成一组个别存在的单一的事物,希望它们的总和并多少都能说明整体的形象。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生态学相关术语讲义

20℃
10℃ 4℃ 0℃
0.99821
0.99970 0.99997 0.99984
0℃冰 0.917
水的密度特点导致水温的分层stratification现象
水的特性—B.粘滞度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粘滞度下降
水的特性——C. 热力学特性
• 高比热high specific heat——利于有机 体维持稳定的体温;使海洋和大水体保 持较小的温度变化 • 高蒸发热 (或潜热latent heat)——蒸发 的冷却效应 • 冰比水轻——避免环境极端化
• 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非生物成分,
• 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对特定有机体产生
影响的生物成分,即该有机体与其他有机体的 相互关系。
• 条件Conditions:引起有机体对之作出反应
的可变环境因子为条件,如温度、酸度、盐度等。 条件是不可消耗的 not depletable
ε垂直消光系数,可从实测计算而来ε=[1/z2.303(lgI0 -lgIz)]
• 水下10m,光照仅为水面的
水生的利弊Pros and Cons of aquatic life
优越性Advantages: 稳定的温度环境 支持自身重力的能量消耗少乃至无 (浮力) 利于运动 不利方面Disadvantages: 氧气含量低 (溶解度低, 扩散受限制) 水的粘滞性限制retards 生物的运动(某些生 物具有流线型身体, 其它的具有降落伞). 光照可能不足
同一祖先
相对短的时期 进化出多样的形态、色彩、行为模式 令科学家高兴的是,新种的出现、改变和消失, 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丽鱼科鱼类的适应辐射(趋异)——从少数祖先 产生出很多种类,是最令人惊叹的事件之一, 而且作为活的有机体,其进化的各个不同阶段 都可被观察到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名词解释2.(Allen’s rule)艾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有边短的趋向。

3.(Bergman’s rule)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小的特征。

4.(Cope’s rule)科普氏规律:在某些分类单元内,动物个体大小的进化趋势是趋向于个体增大。

5.(Dehnel phenomenon)戴耐尔现象:全北区哺乳动物的体重在冬季趋于降低的现象。

6.(eutrophication)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范围的大小,成为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te),即有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

7.(Gloger’s rule)葛洛格规律:在寒冷干燥的地区,动物的体色较浅,在潮湿温暖的地区,其体色较深。

8.(Jo rdan’s rule)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9.(Liebing rule)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有机体的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

10.(Wilson’s rule)威尔逊规律:北极地区的物种比热带地区的物种皮层厚。

11.Hamilton 规则():个体由于利他行为而牺牲的直接适合度必须小于利他行为获得的间接适合度。

12.Linderman十分之一定律(林德曼定律):各营养层之间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0%的规律。

13.r-K对策(r、K strategists):有利于发展较大的r的选择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的增强的选择位K选择。

r选择的物种称为r对策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对策者。

14.斑块(eutrophication):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空间实体,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15.边际值原理(marginal value theorem):不是这在一个斑块的最佳停留时间为不是这在离开这一板块时的能量获取率(即这一斑块的边际值)。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四大定律是生态学中的重要基本原则,它们分别是能量流动定律、物质循环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和适应性定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大定律及其在生态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能量流动定律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根据这一定律,能量从太阳等光合作用的能源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和分解者。

然而,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因为有部分能量会被转化为热能而散失。

这种能量流动的不可逆性决定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总量是有限的。

物质循环定律是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以循环方式流动。

例如,水循环和碳循环是两个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

水循环通过蒸发、降水和地下水循环,将水分分配到不同的地理区域。

碳循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在生物体之间循环。

物质循环定律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生物多样性定律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存在和维持。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因此,维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适应性定律是指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通过进化和适应来提高自己的存活能力。

适应性定律强调了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

例如,某些物种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够发展出特殊的适应性机制,从而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下来。

这四大定律在生态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学家们利用这些定律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预测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制定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策略。

生态学的四大定律,即能量流动定律、物质循环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和适应性定律,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 四大定律

生态学四大定律生态学四大定律是生态学中的四个重要定律,包括能量流动定律、营养物转化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和尺度效应定律。

这些定律是理解生态系统的基石,对于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能量流动定律能量流动定律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是单向的,从光能、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最终以热能方式流失。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级生物都依靠下一级生物获取能量,能量随着食物链向上逐渐减少。

这一定律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相互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制定生态系统管理政策的基础。

2. 营养物转化定律营养物转化定律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础。

该定律指出,生态系统中营养物(如碳、氮、磷等)被生物体吸收、利用、释放,最终在生物体之间循环。

这种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存活和生产的基础。

3. 生物多样性定律生物多样性定律指出,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力和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体的相互关系、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是维持和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和功能的关键。

4. 尺度效应定律尺度效应定律指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随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研究生态系统时需要考虑生物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多个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一定律提醒生态学家需要针对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设计相应的实验和研究方案。

总之,生态学四大定律是理解生态系统的基础,为研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中,科学家从事生态学研究,提供政策建议,而公众则可以了解和了解我们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挑战和需求。

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三版)II 12 The 4Laws of Ecology

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三版)II 12 The 4Laws of Ecology

Para.2 The analogy of watch
What does the term “R & D” mean? What role does it play in developing
the best watches? restricted selection Out of adjustment: out of order Translate: (para.2)
Para. 12 What’s the embarrassing fact about the final generalizations? Why are they widely held by many people without scientific analysis or
professional authorization? enmesh- trap, entangle, entrap Interplay- interact, intermesh Incisive-acute, penetrating, sharp, intelligent, bright
Para.7 further explanation by introducing enzyme capable of breaking down the substances the grave consequence of absence of degradative enzyme in a new m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ade organic substance Translate line 91-94 (para.7)
harmful. Translate: line 71-73
这个原因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生物体中实际发现的化学物质的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_ 像生态学家那样思考(1)_生态学四定律_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_ 像生态学家那样思考(1)_生态学四定律_

万物皆 有归属
自然最 通晓
没有免费的午餐
热电站的高烟囱
①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万物皆相连
② Everything must go somewhere
万物皆有归属
③ Nature knows best
自然最通晓
④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态学四定律
①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② Everything must go somewhere ③ Nature knows best ④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
特定情况、特定尺度下的 现实世界
多年重复,科学领域内得到共识
巴里·康纳(Barry Commoner )
第一次对即将到来的环境 危机发出了警报
第一次将生态学理念植入大众意识
生态学四定律
①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万物皆相连
② Everything must go somewhere
万物皆有归属
③ Nature knows best
自然最通晓
④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态学第一定律
万物皆相连
麦当劳与亚马逊森林
我们生活在一个生物圈里,每 个人的行为都影响着其他人
控制论
水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第二定律

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控制论”c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时,生态循环的运转,就像船的运行一样,很快会将这种形势带回到平衡的状态,因为过多的藻类使鱼更容易获得食物,这就又减少了藻类的数量,而增加了鱼粪,最后则导致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这时鱼粪就腐烂了.这样一来,藻类和营养物的水平又向它们原先平衡的位置上回转.在这样的控制论系统里,整个过程并非是通过严格的控制维持的,它是很灵活的.船在它的航线上运行并非总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这些摇摆的频率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和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是不太明显的.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和山猫的种群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是数量开始增加.如此循环往复.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结果,山猫就要死去.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是相同的.如果水中的养分变得高到足以刺激水藻的迅速生长,稠密的水藻群体就会因为自身光合作用效力的限制,而不能被长久地维持下来.随着水中水藻群厚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够达到水藻群低部的光则急剧消失,结果,任何茁壮的、过分生长的水藻都会很快死去,同时留下有机残骸.这样,有机物质的含量就会变得那样大,以致它的降解完全消耗了水中所含的氧.于是腐生细菌死去,因为它们必须有氧才能生存.整个水生循环崩溃了.控制系统的能动行为,例如它的天然摇摆的经常性,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的速度,以及它的总的效率,都是依其各个步骤的相对速度而变化的.在船的体系中,罗盘针是在一秒钟的范围内摆动的,舵手则要花费几秒钟来做出反应,船则要在数分钟的时间内才能做出相应的摆动.这些不同的反应时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船总是要有以它的航线为中心的特有的摆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上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一个特有的反应时间,它以存于其内的有机物的新陈代谢和再生速度为依据.产生新一代的鱼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产生新一代水藻的时间则可能是一天的事,而引起腐烂的细菌的再生则可能只在几小时内.这些有机物的新陈代谢的效率是1,水藻的比率就大约是100,而细菌大约是1万.如果整个循环系统要保持平衡,那总的周转率就必然由最慢的一个步骤来控制,如鱼的生长和新陈代谢.任何外部的迫使这个循环中的一部分运转得比总的效率还要快的影响,都会产生麻烦.例如,鱼排泻废物的效率决定着细菌引起腐烂的效率,而氧的消耗率又以腐烂率为准.在平衡状态中,由水藻提供的和来自空气的充足的氧供给能产生腐生细菌.假定有机废物进入这个周期循环的速度人为地增大了,例如有污水倒入水中,这时所提供的腐生细菌就由于有机废物而大大高于正常水平,于是,由于它们急速的新陈代谢,而能够在增加了的大量有机物质上迅速地发生作用.结果,腐生细菌对氧的消耗率就会超过藻类的氧产生率从空气中进入的氧的速率,从而使氧的水平减至零,这个系统也就崩溃了.所以,循环周期的各个不同过程的效率是处在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中的,这种平衡状态只有在没有外部加在这个系统上的干扰时才能维持下来.当这样一种影响来自循环以外时,它就不再由循环关系中的自我调节所控制了,从而也就成为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的一种威胁.各种生态系统在它们的快慢差率的特点上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然改变了的环境或者趋向崩溃点的速度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水生生态系统的转换要比土壤生态系统快得多.所以,一英亩种群丰饶的海域,或者一英亩鱼池每年所产生的有机物质要比一英亩苜蓿多7倍.土壤的循环转换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的转换步骤中有一步非常慢——即从土壤的有机物贮存中释放营养物的那一步——这一步,比在水生生态系统相应的那一步慢得多.一个生态系统在它被驱向崩溃前所能承受的压力的量,也是它的各种内在联系和它们反应的相应的速度的结果.生态系统越复杂,它对其所承受的压力的抵抗就越有效.例如,在兔子——山猫系统中,如果山猫有一种可以选择的食物来源,它们就有可能在兔子的突然枯竭中幸存.从这个角度上说,建立别的支路上的分支增加了一个生态系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大部分生态系统都是那么复杂,以致它们的循环都不是在简单的圆圈内进行的,而是由许多分支交叉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或者是内部相互联系的结构.就如同一张网一样,网中的每个结都是通过几股线与其他线结联在一起的,这种结构比无分支的线圈,在抵抗瓦解的能力上要强得多.环境污染常常是一个讯号,即一个生态系统的联系被切断了,或者是这个生态系统已经被人为地简化了,并且因此而变得难以承受压力和抵御最终的崩溃.生态系统的各个反馈特性会引起极其重大的扩大和强化过程.例如,在食物链中,小鱼吃虾米,大鱼又吃小鱼的这种事实,不可避免地要在食物链的顶端的最大的有机体内产生一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聚集.较小的有机体在新陈代谢率上总是比较大的有机体显得高得多,这样,它们的那些与摄入机体中去的被氧化了的食物的量也要更大一些.所以,一种在食物链顶端中的动物是靠消费大量位于食物链中较低处的有机物体来生存的.从而任何在食物链中较低级的有机物质中出现的新陈代谢物质,都将浓集在顶端的有机物体之中.所以,如果滴滴涕这是一种不能很快被新陈代谢的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是1 个单位,它在土壤中生活的蚯蚓体内就会达到10-40个单位,而在吃蚯蚓的山鹬体内,滴滴涕的浓度就会达到200个单位的程度.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这些相同的特性,如果超过了负荷,就可能导致急剧的崩溃;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和它自身的周转率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负荷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否则就要崩溃;生态网是一个扩大器,结果,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小小混乱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及很远的、延缓很久的影响.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当然,这仅仅是对一个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物质不灭定律的有点通俗的重述.把它运用到生态学上,这个法则所强调的则是,在自然界中是无所谓“废物”这种东西的.在每个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泻出来的被当做废物的那种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做食物而吸收.动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呼吸的废物,这正是绿色植物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营养.植物排出氧,氧则被动物所利用.动物的有机粪便滋养着可引起腐烂的细菌.它们的废物,如硝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这样一些无机物,则成了藻类的营养物.不断地探究“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得出很多一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惊讶的有价值的资料.例如,试想一种含水银的家用物品的结局——一个只是最近才被人看到的影响环境的客观事实.买来一节含水银的干电池,在电力被使用枯竭后,就“被扔掉了”.但是,它实际上去了哪儿呢首先,它被装在一个放垃圾的容器里,这个垃圾袋被收集起来,并被送进了焚化炉.在焚化炉里,水银被加热了,这就产生了水银蒸气,它们从焚化炉的烟囱里喷出来,而水银的蒸气是有毒的.它们被风带走,最后由雨和雪送到了地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它落入到山里的湖泊中时,水银凝缩并沉入湖底.在这儿,在细菌的作用下,水银被转化成为甲基汞.它可以溶于水,并被鱼吸收;但它不能进入新陈代谢,水银则积存于鱼的器官和肌肉中.鱼被一个人捉来并食用,水银则在这个人的器官中积存下来,它将在这里出现危害.如此继续下去.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追踪一条生态途径的方法.这也是一个消除先前的那种概念的很好的方法,那种概念认为某些东西在被扔掉时,就毫无用处地走开了;实际上,它只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分子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它一直在任何一种有机体的生命过程中活动着,在一段时间里,它就隐藏在这种有机体之中.现今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它们被转化成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法则的环境之中.结果,而且常常是,大量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状况下,在并不属于它所在的地方累积起来.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根据我的经验,这条原则会遇到激烈的反对,因为它与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相矛盾.这个思想认为人类是无以伦比的.现代技术的最普遍的特点之一,被认为是它可以按照预想去“改造自然”——提供食品、衣服、住宅、各种通讯和交际的手段,这些都是优越于那些人在自然中可利用的东西的.坦白地说,生态学的第三个法则认为,任何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是因人为而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有可能是有害的.这是一个很极端的看法,然而我认为,如果从一个适当的特定的前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它是具有很多优势的.我发现用一种类推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原则是很有用的.假定你要打开你的表壳,闭上你的眼,然后把一只铅笔插进那些裸露的器件中间.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其结果是这只表被损坏了,但结果也并非绝对如此.有着某种有限度的可能性,即这只表出了差错,而铅笔的随意插入正巧使它得到了所需要的调整.然而这种结果是太超出必然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在手表下隐藏着一种现代技术人员称作“探索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或者是人们更熟悉的说法:R&D的非常可观的力量.这意味着,在过了很多年后,每个由其师傅教出来的、大量的手表工匠们已经试验过了各种各样有关手表机械的安排细节,抛弃了那些不能与这个系统的整个运动所共存的部分,而保留了那些比较好的特性.结果,手表的机械,就如同它现存的状态,从各个可能组成部分的安排中,从手表的机件的独特的构造中,显现出一种非常有限的选择性.任何一种随意的在这个表中进行的变化部可能陷入一种很大程度上的紊乱和具有破坏性的安排,而这些都是在过去的手表制造者的经验中已被试验过了,并且是被抛弃了的安排.可以这么说,作为一条手表制造者法则,“手表工匠懂得的是最好的”.在生物体系中有一个非常相近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类推法.用一种因子,如X射线来诱导生命物体产生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的、遗传性的变化是可能的,它会加大突变频率,虽然极其罕见,在自然界里还是可以看做是可能性的变化,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其意义在于普遍的观察,当突变频率通过X 射线或其他方式提高了时,几乎所有的突变对有机体都是有害的,而且大多数损害都能在这种有机体完全形成之前把它杀死.换句话说,和表一样,一种被迫在它的组织里承受一种任意的变化的活的有机物,几乎肯定是要受到损害,而不是得到改善.在这两个例子中,解释是一致的——大量的R&D.实际上,在每一种生物出来之前都有着大约2-3亿年的R&D.在这期间,一大批新的个体生命产生了,在每一个情况下都足以提出尝试某些随机的基因变化适应性的机会.如果这种变化危害了有机体的生存能力,它就可能在这种变化传给其后代之前,就杀死了这个有机体.用这种方法,人类逐渐积累起一个复杂的,由可以相互共处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组织;那些不能与整体共存的可能的安排,便会在进化的长期过程中被排除出去.这样,一个现存的生物结构,或是已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按照常识,就似乎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对有伤害的成分做过筛选的,否则,任何新的生物体都会比现在的生物体要糟得多.这个原则与有机化学领域特别有关.生物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时,可以有这种设想,如果天然有机化合物被人工的天然物质变体所代替,则至少有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改.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认为,一种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人工的有机化合物,却又在生命系统中起着作用,就可能是非常有害的.这个原因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生物体中实际发现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要比可能有的多样性受到更为广泛的限制.有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例子,如果对各种可能类型的蛋白质的分子都拿出一个,它们加在一起的重量就会比可见宇宙重.显然,有极大量的蛋白质类型不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由上所述,人们就会想到,这些可能有的蛋白质的很多种,一旦在一些特殊的生物体中形成,就会发现是有害的,并通过这个实验室的失败而被摒弃.以同样的方式,活细胞会合成具有偶数即4、6、8等个碳个碳的碳链的脂肪酸一种含有多种长度的碳链的有机分子,而没有单数个碳的碳链长度的脂肪酸.这说明,后者一旦被试验,就会发现是不符合标准的.简言之,包含有附属的氮和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中是奇少的.这就警告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工物质的介入是很危险的.情况确实如此,因为这种物质通常都是有毒的,而且常常是致癌物质.以滴滴涕在自然界里到处可以被发现这个事实为依据,我认为,在一些地方,于过去的某一时间里,一些不幸的细胞已合成了这个分子,——并且死了.有关生命体系的化学上的各种显着的事实是,因为每一种有机物质都是由一种活的有机体产生的,所以,在自然界的某一时间,就存在着一种能把那种物质加以分解的酶.事实上,除非对降解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从而再循环被强化,是没有一种有机物会被合成的.因此,当一种新的人造的有机物以一种分子结构被合成时,它是与自然界中发生的那些类型的有机物大相径庭的,从而也就有了一种可能,即没有可使其降解的酶存在-这种物质就日渐积累起来了.在有了上述的这些考虑之后,我认为,应该慎重地对待每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学制品了,这些化学制品是不会在自然界中发现的,但却作为一种对其他的生命形式的潜在的危险,而在一种有机体中有力地活动着.从使用性上来说,这个观点意味着,所有的人造有机化合物,无论在生物学上有着任何活力,都应该像我们对待药品那样来对待的,或者说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它们.当然,在成亿公斤的这种物质被生产出来,并且被广泛地散布到它可以接触到的生态系统中,并且影响着我们观察不到的大量的有机体的时候,这种谨慎和小心也就成为不可能的了.这也恰恰就是我们一直在用合成洗涤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所做的那些事情.这些常常是灾难性的结果给“自然界懂得的是最好的”一个强大的佐证.生态学的第四个法则:没有免费的午餐.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思想证明在阐述各种环境问题上是那样有用,以致于我把它从其渊源——经济学中借过来了.这个法则来源于一个经济学家们喜欢讲的故事.一个富有的石油大王认为他的新的财产需要经济科学来指导.因此,他命令他的顾问们制出一套多卷本的包含有一切经济学智慧的书来,违者处死.当这部巨着奉献上来时,石油大王却不耐烦去看它,他发出一道命令——把所有的经济学知识缩减成单独的一卷.故事就顺着这样一条脉胳发展着,如这类故事将会有的结尾一样,一直到这些顾问们按照要求,把整个经济学缩减成一句话.如果他们还打算侥幸活下来的话.这就是“免费午餐”法则的来源.在生态学上,和在经济学上一样,这条法则都主要警告人们,每一次获得都要付出某些代价.从一方面来看,这个生态学法则包含着前三条法则.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是没有东西可以取得或失掉的,它不受一切改进的措施的支配,任何一种由于人类的力量而从中抽取的东西,都一定要被放回原处.要为此付出代价是不能避免的,不过可能被拖欠下来.现今的环境危机是在警告:我们拖欠的时间太长了.以上所述,都是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之网的看法.我试图从可用的事实当中,通过逻辑上的各种关系,把这个观点发展成一整套可以理解的综述.换句话说,这种尝试一直是具有科学性的.然而,很难忽略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即最后的,从所有这些中间概括出来的观点——生态学上的四个法则——都是已经被很多不具备任何科学分析或者专业思想的人所广泛掌握了的思想.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中,所有的生命都被交织在其内的复杂的网络,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是曾经非常清晰而美妙地被描述过的.大量有关环境的自然特征和栖息在其中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从白鲸中得知.马克· 吐温不仅有着惊人的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环境特点的渊博的知识,而且对科学脱离于生活现实的情况有着相当尖锐的批评.作为一个批评家,利奥·马克思提醒我们:“任何熟悉美国经典作家我想到了柯柏、爱默生、梭罗、梅里维尔、惠特曼、以及马克·吐温的人,都可能对我们近来所知道的被叫做生态学的事物产生过兴趣.”不幸的是,这种文学上的遗产并不足以把我们从生态学的灾难中拯救出来.不管怎样,每个美国的技术工作者、工业家、农业家,或者在职官员们,这些在环境问题上采取宽宥态度,或者参与了毁灭环境的人们,起码都读过一点爱默生、梭罗、梅里维尔、惠特曼以及马克·吐温的着作.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还是露营爱好者、鸟的观察者,或者酷爱钓鱼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着对自然过程的个人认识,这种认识正是生态学希望能说明的.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又不为环境危机所动,显然,他们也不了解,梭罗的森林,马克·吐温的河流,以及梅里维尔的海洋现在都正在受着攻击.。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摘要】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是指翻译过程中应注重原文的生态环境、作者的生态性格、目标文化的生态系统和译者本身的生态意识。

这一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生态文学理论。

四生概念的内涵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维护,对作者原意的尊重和还原,对目标文化的适应和融合,以及对译者自身的反思和成长。

这一理念意味着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与生态的交流与传递。

四生概念的应用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也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和谐发展。

未来,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将成为翻译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石。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四生理念、起源、内涵、意义、应用、发展1. 引言1.1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翻译观念和方法论,旨在打破传统翻译学中以文本为中心的模式,将生态学的理念引入翻译领域。

这一理念包含着四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源生”、“真生”、“生生”和“生养”,通过这四个概念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建出了生态翻译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源生”指的是翻译的文本源头,即原文和原意。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应该尊重和保护原文的原味和原意,避免过度加工和改变,实现对原文的尊重和传承。

而“真生”则是指翻译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忠实度,翻译者应该力求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而不是随意添加自己的主观色彩。

“生生”强调翻译的生命力和活力,翻译应该具有活力和创造性,能够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而“生养”则是指翻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翻译不仅是语言传播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翻译者应该秉持真善美的原则,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为翻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方式,对于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和实践,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必将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做出积极贡献。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生态翻译学是一门关注环境、社会和文化之间相互关联的学科,强调翻译工作与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生态翻译学中,有着一个特殊的理念,即“四生”理念。

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这个理念。

第一个方面是“生物生”。

生态翻译学强调生态翻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翻译工作者通过传播环保、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促进社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高。

通过翻译生态文学作品等方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生态系统,从而增强生态保护的理念。

第二个方面是“地理生”。

生态翻译学强调地域和地理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因为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联系紧密,地域特色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工作需要考虑到翻译的地理所处的区域的环境条件和特点,并在翻译中对这些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现和传达。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生”。

生态翻译学强调社会和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社会活动,社会因素决定了翻译的对象、内容和形式。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工作者应该在翻译中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利益,传递与社会利益相符合的信息和价值观念。

第四个方面是“精神生”。

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的精神生活和心灵层面的关注。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以及对待翻译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

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强调了翻译与生态环境、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

只有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翻译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和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传达信息和价值观念,更好地促进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Four-Laws-of-Ecology中英对照

Four-Laws-of-Ecology中英对照

Four Laws of Ecology1 In broad outline,there are environmental cycles which govern the behavior of the three great global systems:the air,the water,and the soil.Within each of them live many thousand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living things.Each species is suited to its particular environmental niche,and each,through its life processes,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ts immediate environment.1概括来讲,地球的三大系统—空气、水和土壤的行为由环境循环所决定。

每个系统中都生活着成千上万个不同物种的生物,每个物种都有与之相适宜的独特的环境生位,并且每一物种,在其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影响着它的周边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 Each living species is also linked to many others.These links are bewildering in their variety and marvelous in their intricate detail.An animal,such as a deer,may depend on plants for food;the plants depend on the action of soil bacteria for their nutrients;the bacteria in turn live on the organic wastes dropped by the animal on the soil.At the same time.the deer is food for the mountain lion. Insects may live on the juices of plants or gather pollen from their flowers.Other insects suck blood from animals.Bacteria may live on the internal tissues of animals and plants.Fungi degrade the bodies of dead plants and animals.All this,many times multiplied and organized species by species in intricate,precise relationships,makes up the vast network of life on the earth.2每个生物物种也与许多其他的物种相联系。

生态学四大法则

生态学四大法则

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

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s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

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

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

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

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

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

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

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

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生态学四法则 《封闭的循环》撷选

生态学四法则 《封闭的循环》撷选

生态学四法则《封闭的循环》撷选
巴里.康芒纳
【期刊名称】《环境教育》
【年(卷),期】2006()7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生态学;法则;生态系统;《封闭的循环》;巴里·康芒纳;美国
【作者】巴里.康芒纳
【作者单位】华盛顿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G236
【相关文献】
1.制浆/造纸水资源封闭循环利用“四位一体”集成技术应用 [J], 王学军;郭旭斌;马玉春;高永全
2."多彩贵州华丽转身"——京沪穗港四地媒体精彩报道选撷 [J],
3.选劫打劫解决循环劫的一个简易法则 [J], 陈祖源
4.社区银行建设模式探索--以封闭物业小区四主体、三市场收入循环分析为例 [J], 王惠
5.封闭式循环水养殖7月龄四指马鲅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J], 蓝军南;区又君;李俊伟;温久福;牛莹月;周慧;李加儿;李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这就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内容都就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

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就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

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就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

这就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

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与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cybernetics)就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

舵手就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

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

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

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

如果罗盘针只就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

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

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

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

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与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时,生态循环的运转,就像船的运行一样,很快会将这种形势带回到平衡的状态,因为过多的藻类使鱼更容易获得食物,这就又减少了藻类的数量,而增加了鱼粪,最后则导致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这时鱼粪就腐烂了。

这样一来,藻类与营养物的水平又向它们原先平衡的位置上回转。

在这样的控制论系统里,整个过程并非就是通过严格的控制维持的,它就是很灵活的。

船在它的航线上运行并非总就是稳定不变的,不过它最终还就是要在它摇摆于真实的航线的起伏不停的运动中遵循总的方向。

这些摇摆的频率就是以其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中的相对速度所决定的,如船在船舵转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时的速度。

生态系统也现出类似的循环,尽管这些循环受到多种多样的天气与环境的各种媒介的日常或季节的影响,而常常就是不太明显的。

这类生态学上的摆动的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毛皮动物种群大小的阶段式的变化。

例如,在加拿大的动物捕猎史上,兔子与山猫的种群就是以十年为一转折的。

当兔子很多时,山猫的繁殖也很快,山猫种群的增大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兔子的种群,使它减少下来;当兔子变得稀少时,也就没有足够的食物维持大量的山猫了;当山猫开始死去时,兔子所受的威胁也就较少些,于就是数量开始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变化成为简单循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循环中,山猫种群无疑就是与兔子种群有关,而兔子种群也反过来与山猫种群有关。

在这种摆动系统中总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整个系统在这种摆动中的辐度超出于平衡点,以致这个系统不能再恢复它的正常水准时,整个系统就将崩溃。

例如,假定在兔子——山猫循环周期的一部分摆动中,山猫设法吃掉了所有的兔子(或者就只剩了一只了),这样,兔子的种群就不可能再繁殖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兔子被吃掉时,山猫就要开始挨饿,但这一次,山猫种群减少之后就是再不会有兔子数量的增加了。

结果,山猫就要死去。

整个兔子——山猫的体系也就崩溃了。

这与伴随着生态上的崩溃的那种被称为“富营养”的情况就是相同的。

如果水中的养分变得高到足以刺激水藻的迅速生长,稠密的水藻群体就会因为自身光合作用效力的限制,而不能被长久地维持下来。

随着水中水藻群厚度的增加,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够达到水藻群低部的光则急剧消失,结果,任何茁壮的、过分生长的水藻都会很快死去,同时留下有机残骸。

这样,有机物质的含量就会变得那样大,以致它的降解完全消耗了水中所含的氧。

于就是腐生细菌死去,因为它们必须有氧才能生存。

整个水生循环崩溃了。

控制系统的能动行为,例如它的天然摇摆的经常性,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的速度,以及它的总的效率,都就是依其各个步骤的相对速度而变化的。

在船的体系中,罗盘针就是在一秒钟的范围内摆动的,舵手则要花费几秒钟来做出反应,船则要在数分钟的时间内才能做出相应的摆动。

这些不同的反应时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船总就是要有以它的航线为中心的特有的摆动。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上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一个特有的反应时间,它以存于其内的有机物的新陈代谢与再生速度为依据。

产生新一代的鱼的时间可能就是几个月,产生新一代水藻的时间则可能就是一天的事,而引起腐烂的细菌的再生则可能只在几小时内。

这些有机物的新陈代谢的效率就是1,水藻的比率就大约就是100,而细菌大约就是1万。

如果整个循环系统要保持平衡,那总的周转率就必然由最慢的一个步骤来控制,如鱼的生长与新陈代谢。

任何外部的迫使这个循环中的一部分运转得比总的效率还要快的影响,都会产生麻烦。

例如,鱼排泻废物的效率决定着细菌引起腐烂的效率,而氧的消耗率又以腐烂率为准。

在平衡状态中,由水藻提供的与来自空气的充足的氧供给能产生腐生细菌。

假定有机废物进入这个周期循环的速度人为地增大了,例如有污水倒入水中,这时所提供的腐生细菌就由于有机废物而大大高于正常水平,于就是,由于它们急速的新陈代谢,而能够在增加了的大量有机物质上迅速地发生作用。

结果,腐生细菌对氧的消耗率就会超过藻类的氧产生率(从空气中进入的氧的速率),从而使氧的水平减至零,这个系统也就崩溃了。

所以,循环周期的各个不同过程的效率就是处在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中的,这种平衡状态只有在没有外部加在这个系统上的干扰时才能维持下来。

当这样一种影响来自循环以外时,它就不再由循环关系中的自我调节所控制了,从而也就成为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的一种威胁。

各种生态系统在它们的快慢差率的特点上显然就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然改变了的环境或者趋向崩溃点的速度也就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水生生态系统的转换要比土壤生态系统快得多。

所以,一英亩种群丰饶的海域,或者一英亩鱼池每年所产生的有机物质要比一英亩苜蓿多7倍。

土壤的循环转换之所以慢,就是因为它的转换步骤中有一步非常慢——即从土壤的有机物贮存中释放营养物的那一步——这一步,比在水生生态系统相应的那一步慢得多。

一个生态系统在它被驱向崩溃前所能承受的压力的量,也就是它的各种内在联系与它们反应的相应的速度的结果。

生态系统越复杂,它对其所承受的压力的抵抗就越有效。

例如,在兔子——山猫系统中,如果山猫有一种可以选择的食物来源,它们就有可能在兔子的突然枯竭中幸存。

从这个角度上说,建立别的支路上的分支增加了一个生态系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大部分生态系统都就是那么复杂,以致它们的循环都不就是在简单的圆圈内进行的,而就是由许多分支交叉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或者就是内部相互联系的结构。

就如同一张网一样,网中的每个结都就是通过几股线与其她线结联在一起的,这种结构比无分支的线圈,在抵抗瓦解的能力上要强得多。

环境污染常常就是一个讯号,即一个生态系统的联系被切断了,或者就是这个生态系统已经被人为地简化了,并且因此而变得难以承受压力与抵御最终的崩溃。

生态系统的各个反馈特性会引起极其重大的扩大与强化过程。

例如,在食物链中,小鱼吃虾米,大鱼又吃小鱼的这种事实,不可避免地要在食物链的顶端的最大的有机体内产生一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聚集。

较小的有机体在新陈代谢率上总就是比较大的有机体显得高得多,这样,它们的那些与摄入机体中去的被氧化了的食物的量也要更大一些。

所以,一种在食物链顶端中的动物就是靠消费大量位于食物链中较低处的有机物体来生存的。

从而任何在食物链中较低级的有机物质中出现的新陈代谢物质,都将浓集在顶端的有机物体之中。

所以,如果滴滴涕(这就是一种不能很快被新陈代谢的物质)在土壤中的浓度就是1 个单位,它在土壤中生活的蚯蚓体内就会达到10-40个单位,而在吃蚯蚓的山鹬体内,滴滴涕的浓度就会达到200个单位的程度。

这一切都就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就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就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这些相同的特性,如果超过了负荷,就可能导致急剧的崩溃;生物网络的复杂性与它自身的周转率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负荷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否则就要崩溃;生态网就是一个扩大器,结果,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小小混乱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及很远的、延缓很久的影响。

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当然,这仅仅就是对一个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物质不灭定律的有点通俗的重述。

把它运用到生态学上,这个法则所强调的则就是,在自然界中就是无所谓“废物”这种东西的。

在每个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泻出来的被当做废物的那种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做食物而吸收。

动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就是一种呼吸的废物,这正就是绿色植物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营养。

植物排出氧,氧则被动物所利用。

动物的有机粪便滋养着可引起腐烂的细菌。

它们的废物,如硝酸盐、磷酸盐与二氧化碳这样一些无机物,则成了藻类的营养物。

不断地探究“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得出很多关于一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惊讶的有价值的资料。

例如,试想一种含水银的家用物品的结局——一个只就是最近才被人瞧到的影响环境的客观事实。

买来一节含水银的干电池,在电力被使用枯竭后,就“被扔掉了”。

但就是,它实际上去了哪儿呢?首先,它被装在一个放垃圾的容器里,这个垃圾袋被收集起来,并被送进了焚化炉。

在焚化炉里,水银被加热了,这就产生了水银蒸气,它们从焚化炉的烟囱里喷出来,而水银的蒸气就是有毒的。

它们被风带走,最后由雨与雪送到了地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它落入到山里的湖泊中时,水银凝缩并沉入湖底。

在这儿,在细菌的作用下,水银被转化成为甲基汞。

它可以溶于水,并被鱼吸收;但它不能进入新陈代谢,水银则积存于鱼的器官与肌肉中。

鱼被一个人捉来并食用,水银则在这个人的器官中积存下来,它将在这里出现危害。

如此继续下去。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追踪一条生态途径的方法。

这也就是一个消除先前的那种概念的很好的方法,那种概念认为某些东西在被扔掉时,就毫无用处地走开了;实际上,它只就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分子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它一直在任何一种有机体的生命过程中活动着,在一段时间里,它就隐藏在这种有机体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