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
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
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
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
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
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
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关于健康教育论文范文2篇
关于健康教育论文范文2篇关于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等原因,致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家庭及学校把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集中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甚至于许多人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作是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去教育好自己所教的学生,让他们拥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以一个成功者的心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讲究策略,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成功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很明确,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并不明确,因为在以升学为唯一目的教育体制下是少数学生取得成功,而多数学生处于一种失败者的地位。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在学校其实扮演的是失败者的角色,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是以一个失败者身份走向社会的,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诸如修理工、瓦工等重体力劳动是心存自卑的,对自己的劳动角色是不认同的。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是明显,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体育,在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一定注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尽可能多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与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亮点,找到自信。
作为班主任同时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生理方面存在的缺点,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去作比较,否则永远就是一个失败者。
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姓名学院学号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课时虽不多,但对我的生活却有着长久的影响。
由所学知识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既有助于我们认清常见疾患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健康对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的认识中,它的重要性位列整个生活的首位,因为它是成就其他所有事情的基础保障,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健康出现了异常,那么我们追随时代、追逐梦想的脚步势必会受到阻碍。
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科技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现今我们所承受着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异常严峻的。
食品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精神健康状况。
如今,大多数的人群都处于亚健康行列,虽然我们都可以做许多事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除非健康问题切实地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或者事业,否则很少有人真正为健康付出努力。
我们中的大部份人,或许对健康都抱有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侥幸心理,但更多时候,等待我们的却是为时已晚。
健康是万事之本,我们不仅要重视它,也一定要为此付诸以行动,因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保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保持,一方面接受着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与在校接受的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联系。
保证每天的水分及各类营养的摄入量、给运动量设定合理目标,几乎是日常生活的标准配置,而面对诸如雾霾等恶劣的天气状况就要更加注意个人防护。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低头一族,这不得不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脊椎病的发生,但我们也许可以利用它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状况。
手机应用程序中有越来越多的健康类程序出现,从记录饮水量到记录运动量,从提醒生理周期到推荐运动方式,各类手机应用程序几乎涵盖了影响健康的全部生活方式。
对于生理健康问题,随着医学发展,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去解决它,而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却已经越来越常见了。
大学生健康教育优秀论文3000字(2)
大学生健康教育优秀论文3000字(2)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1、增强体质,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强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身体协调发展,体态端庄,提高健康水平;在户外锻炼还具有保健作用(如阳光照射的保健作用,对大脑和眼睛等的保健作用,以及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体育锻炼的保健效能,在某些方面比药物更有效。
同时,还能使大学生了解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紧张大学生学业任务重之压力大,使心理紧张度增加。
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能促进大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
在运动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
3、有效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运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上的“渲泄口”,对于单恋和失恋的大学生,运动可以转换他们的这种情绪,每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压抑、不满、怒气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将它压抑下来,必将对身心造成伤害,体育运动能使这些不良情绪得以渲泄。
运动中,大声的喊叫、激烈的动作,大量的出汗,胜负竞争的兴奋,都可以提供一个公开、合理化的渲泄口,通过运动升华与转移某些不良的情感,从而改善情绪的亚健康状态。
同时,由于运动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腺素分泌增多,这就使人觉得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4、修正行为举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个体忘却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篇1听了这次这次讲座,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日常的生活我们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
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第一,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听了这些,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比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心里调节这两个方面。
很多人来到大学后就变得松散,逃课、泡网吧、谈恋爱。
在大学我们肩负改变自己命运的责任,所以要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我们应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恋爱心理健康”从健康的心理行为,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和如何对待困扰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析。
恋爱给人带来美妙的感觉,我们需要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第一,加速自我的心理成熟。
培养独立的人格,能体贴、关怀、尊重他人。
第二,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交往的范围、间距、场合、分寸。
第三,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要使恋爱生活和谐,减轻恋爱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合的恋人是有必要的。
第四,学习掌握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身心发展较快的阶段,他们需要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自我调节来达到情绪平衡和心理稳定。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社交活动频繁的阶段,他们需要与同学、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够学会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心理常识、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沟通等内容,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设置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大学可以设置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
这些中心可以由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提供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和在线咨询等服务,让大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大学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心理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活动等,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改进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改进。
《2024年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及其效果评价研究》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及其效果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大学生健康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对其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验,本文力求提出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性健康、营养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内容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体检、急救演练、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健康教育视频、课件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4. 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效果评价1.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问卷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行为改变: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如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评估健康教育对行为的改变程度。
3. 健康状况:通过定期体检,评估学生的身体状况,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效果。
4. 满意度调查: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健康教育教学的认可程度及建议。
五、实验研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我们选取了某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上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知识掌握程度:实验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与问卷结果均显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有所提升。
2. 行为改变:通过观察,学生们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方面有了积极的改变,如饮食更加均衡,作息更加规律。
3. 健康状况:定期体检结果显示,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如体重控制、视力保护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2024年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及其效果评价研究》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及其效果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及其效果评价,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与理论支持。
二、背景及意义在大学教育中,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的理论探讨(一)教学内容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性健康、营养健康等多个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施策略(一)课程设置高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
(二)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健康讲座、建立健康档案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五、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一)评价方法效果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态度转变、行为改变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实证分析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经过健康教育的教学,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健康行为习惯得到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结课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经验方法的改善。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观研究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
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
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等。
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
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模板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模板范文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压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讨论,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策略。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分析,以及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
其次,它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环境。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策略3.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员,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咨询服务: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心理健康活动:学校组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工作坊等,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3.2 社会心理支持网络社会心理支持网络是指学校与社会资源的结合,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需要与社会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例如,学校可以与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合作,将其资源引入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服务。
3.3 自助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自助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实践。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长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大学生们常常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困扰。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有效的干预手段,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在大学生群体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1.1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这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自卑最为突出。
1.2 影响因素1.2.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是心理问题的主要触发因素之一。
学业上的困扰、考试压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担忧,使得大学生们难以轻松应对,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1.2.2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最复杂的阶段之一,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同学、师长、家庭等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压力。
社交困难、人际交往不畅、担心被排斥等问题,使大学生们感觉孤独和无助,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1.2.3 自我认同与自尊感大学生在探索自我、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产生自卑心理。
此外,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和期望,也给大学生增加了自我价值的压力,导致他们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和否定。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1 促进个体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供必要的心理知识、技巧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2 预防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提供应对学业和人际问题的策略,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3 促进学习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总结(2篇)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总结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____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校得到了全面开展和推动,本文将对____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育课程开展情况____年,我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强化教育”的理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整个课程设置为系列化、循序渐进,包括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心理调适与应对教育等多个模块。
该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课程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提高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活动。
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得到了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2. 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通过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们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对心理健康常识、心理疾病防治方法以及心理调适与应对技巧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有助于他们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4.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他们应对心理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三、问题和建议虽然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改进。
1. 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大学生身心健康论文3篇
大学生身心健康论文3篇大学生身心健康论文3篇篇一: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论文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受欢迎的人有人说,把握好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它是快乐人生、幸福人生的前提,是事业成功、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自我完善、健全人格的需要。
的确,两年前的我,刚刚踏入大学校园,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
在我逐渐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的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及时了解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宿舍生活的天津学生,我对大学生活确实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期待。
区别于高中时的学习是唯一任务,大学为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提供了不少锻炼自己能力的舞台。
从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文体类社团,到钻研科学、探讨问题的学术类社团;从组织活动举办比赛的校学生会,到召开讲座进行社会实践的校团委。
这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平台,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但当我真正深入其中的同时,我也发现,上大学、参加社团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人际关系在这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搞好自己与同学之间、自己与学长之间、自己与“领导”、“下级”之间的关系等等,也成为了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经历了快两年的大学生活之后,我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能起到促进作用,相反,那些不受大家欢迎的人,往往都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一节“必修课”。
我们会和越来越多的人交往:一起上课的同学、每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室友、社团里的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事”、也有可能是恋人。
总而言之,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处于青年期的我们,人际交往的需要往往极为强烈,大家都希望能交到来自各地的朋友,不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
所以,我觉得,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受同学们的欢迎,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乐于帮忙。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新一代,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
本文将就大学生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探讨,特别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比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
其次,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应当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相结合。
大学校园应当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同时,大学应当增加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资源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倾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大学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引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广泛重视。
本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经历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例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规划困惑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他们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有效管理压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处理情绪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我关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迹象和症状,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必须向他们传授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以及预防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维护。
2. 心理调适技巧的培养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技巧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
心理调适技巧包括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巧,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高职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教育部、省高校工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和《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掌握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求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活动的必要性(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主流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活动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如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淡化以及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的增加。
凡此种种,使大学生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往往感到心理不适,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活动障碍,影响其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
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面对现在和创造未来的辉煌。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浚汉先生说:“人类问题的核心在于人的心,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就必须从改变人心人手。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适应不良大学生环境的适应不良主要发生在入学后一年内,以女生突出,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没有独立生活及在外的经验,远离父母和家乡,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荡,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整。
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感到孤独、想家、对环境不适应、情绪低沉、不思学习级睡眠不好。
个别大学生甚至千方百计创造回家的机会,以逃避新的环境。
2.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紧张、焦急、担忧和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当人们在面临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或威胁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
它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的丧失,罪疚感与失败感的增加等。
健康教育论文(2)
健康教育论文(2)健康教育论文篇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
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健康教育学结课论文
健康教育学结课论文《健康教育学》结课论文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石河子大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012级工商管理大类 导师:黄勇 姓名:孟飞 学号:2012516159时间:2014年元月学习感想我在大二的第一学期选了由黄勇老师教授的健康教育学,我感觉学到了很多,最起码我现在知道了吃那些东西是对健康有利的,吃那些东西是对健康不好的。
其实我很惭愧,选修了这么一门课,却没有好好地听课,前期是由于在做SRP项目,耽误了2节课,最后由于自己的感冒不得不耽误2节课,不过这次感冒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健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
其实健康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名词,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名词,就像老师说的一样,没有了健康,什么都没有了。
我当初选这一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学一点关于健康的知识,而今天在我结课时,我想说我学到了,虽然可能只是一些日常健康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我想说,这足够了,健康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吗?所以我能选上这一门课,真的感觉很欣慰,虽然每次上课都要从东区走到中区,有时是冒着大雪纷飞的天气,有时是冒着天寒地冻的天气,但是当当我坐在教室的那一刻,我就感觉到了知识的无限魅力。
我一直在想,大学不应该是一味的碌碌无为,我选了这门课,不带回去点知识,我绝不甘心,当然,事实证明,今天我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了我应该学到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会影响我的一生。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我见上了这门课我最感兴趣当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一块了,当然不只是因为我是心理委员,更因为我爱心理学,所以我的结课论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前言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
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
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一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社会实践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心理效应,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从新的视角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实践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纸上谈兵的教育体系更具有时效性。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我意识冲突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
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
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
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28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引言心理健康在大学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方面的挑战。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和技巧,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处理挫折和困难。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面对学业上的困难、人际关系的挑战、就业压力等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支撑起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掌握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高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学校在投入和安排上存在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
目前很多学校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是课堂讲述和简单的心理测试。
这种方式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
最后,学校和社会资源的不足也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经费和人员支持,社会资源的投入也比较有限。
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2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观研究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
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
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等。
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
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
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
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
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3教育互动的和谐———善于利用情感交流,增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亲和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
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
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4教育环境的和谐———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
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
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
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参考文献:[1]俞卫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2]史立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8).大学生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思路摘要: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根据表现形式分析了成因,最后指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讨其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挑战,又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只要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善用网络并且联合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得更好。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易实现。
但是,网络的发展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学校层出不穷的教育事件的背后,总能找到一些与网络有关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模糊网络环境的一大特征就是虚拟性,尽管目前很多网络活动都要求匹配身份证和相关资料才能进行,但是网络间的人际交往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仍是虚拟的。
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一个“虚拟身份”,而经营这个“虚拟身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要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常常会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间的界限模糊掉,因而产生各种发展矛盾和不适的问题。
例如,某学生在网络中是个“万人迷”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这些,这种失调很容易引起学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的一些问题。
2.网络成瘾问题严重网络环境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吸引力的空间,游戏和网络社区活动比学习以及学校生活看上去精彩很多,加之学生有大量的自由、空闲时间,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严重。
在网络环境建立之出,网络成瘾表现为社交成瘾和游戏成瘾等几种形式,而目前,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学生无论课上课下,无论吃饭走路,都在刷朋友圈、看微博。
3.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网络环境除了虚拟性和空间广阔之外,其中的言论也十分自由,这是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所导致的。
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接触到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有些信息足以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
充斥于网络的消费信息和广告使学生重视物质、爱攀比;很多对“官二代”“富二代”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丧失努力拼搏的动力;还有一些不良信息,甚至影响他们对社会制度的看法;更有甚者,使大学生形成了某些“反社会”思维。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从表面上看,网络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是,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来自个体本身的某一方面。
每个大学生都享有自由使用网络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沉迷于网络,或者引起自闭症及人际关系焦虑问题。
受到网络影响而导致自身发展问题的学生,往往本身就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甚至缺乏客观的判断能力,对自身的人格和心理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2.大学教育的原因大学教育也应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发展问题负责。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是强制学生修满学分,缺乏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学校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因为大学教育默认学生已经拥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自控意识。
但实际上,大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强制”和“管控”性的外部控制力,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弱,到了大学突然“自由”了,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3.网络监督的原因在学生自控力弱、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成了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
尽管公安部门对不法网站和虚假信息进行了严肃处理,但仍避免不了一些不良信息的流传。
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靠夸大、煽动和掩盖事实等方法,使信息的表象“符合大学生的胃口”,而实际上这些不良信息使大学生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和侵害。
网络监督力度弱,大学生接受到的不良信息太多,自然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教育和家庭背景,其中很多人存在心理发展不足的现象,与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有很大关系。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人的人格发展存在几个关键期,大学期间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我们无法对学生以前的心理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的人格发展指引道路。
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即在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之后,使人们获得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以此来维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强化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可以防范大学生心理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客观分析网络社会生活、主动选择健康的网络信息。
首先,建议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校必修公共课,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心理学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是那些活泼的、对学生实际帮助比较大的,而不是心理学专业典籍;其次,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之外,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年级辅导员,应该具备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知识,以便有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第三,建议学校定期进行与学生人格发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支持学生主动建设与心理发展相关的社团,使“关注人格发展、关注心理健康”成为每个在校大学生所重视的问题,使内省和总结自身的发展成为每个大学生的“成长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们重视自身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学校也更容易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作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个体咨询因为缺少类似的情境,导致咨询效果无法迁移,在停止咨询后,具有很高的复发率。
在高校中,借助团体心理咨询帮助想要搞好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不佳的大学生,可以增加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加深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且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被尊重、被保护、被接纳、被肯定的环境,实现个体精神的放松。
大部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根本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进行正确的情绪宣泄,就可以解决压抑的情况。
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困惑与苦恼,通过情绪宣泄,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借助“20个我”“优点大轰炸”“我的生命线”“我的自画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被人称赞与称赞别人的感觉,进而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充分接受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想法,进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