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解读《蒹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郦波解读《蒹葭》

今天我想为大家品读的是《诗经·秦风》中的名作《蒹葭》,诗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记得当年跟我的老师学这首诗的时候,我的一位导师是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的关门弟子,主攻诗词吟诵之学。钱老师是南派吟诵大师,古代的诗词不像我们今天用所谓朗诵的语调去朗诵,他们都是吟诵出来了,其实都是带着音乐的节奏了,所以诗歌诗歌诗而歌之。当时学这首诗的时候我就有疑问,因为用古诗吟诵的方法,他是这么唱的(小丽老师吟咏):(略)

这是古诗词的吟诵方法。我相信很多朋友还是第一次听到,尤其是这种南派吟诵。我当时跟老师学了之后,我就产生一个巨大的疑问,因为我们知道这首诗改成白话文之后,还有一种唱法,“绿草苍苍,白雾茫茫。”嗯,这是琼瑶小说《在水一方》里头的主题歌,拍成电视剧电影之后,我记得应该是90年代的时候,传入大陆之后唱遍神州。

而小说和主题歌都叫《在水一方》,那么凄婉,和我们初读这首诗的感觉是一样的,甚至琼瑶的小说本身也是悲凉伤感的。我记得是刘雪华演的主人公杜小双,而著名的秦汉演的男主人公朱诗尧。杜小双是个孤儿,后来寄人篱下在朱家,而朱诗尧默默地爱她。两个人的爱情缠绵悱恻、悲凉、伤感,和这首音乐完全吻合。所以我记得当时问我的老师,为什么吟诵听上去不是那么伤感呢?这首诗到底是不是一首悲凉的爱情诗呢?

当然首先要问这首诗是不是爱情诗,因为古代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它是一种寓意了政治内容在里头的政治寓意诗。比如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这说的就是秦襄公没有用周礼来治国,所以当事人用蒹葭这首民歌来讽刺秦襄公。但是这种说法也非定论,我们还是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待。人间自是有情痴,此爱不关秦襄公。

那么对于《蒹葭》这首诗到底写的是怎样的情感?我记得当年应台湾一所大学的要求,写过一篇小文章,叫做《初秋的断想》,就是论的这首诗。文曰:说到秋,总也离不开愁。诗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大概是对秋愁最著名的论断了。黛玉也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嘛,其情愫更是苦不堪言。“草木摇落兮而天下秋”,秋的哀婉却也难免。

但我以为,如同春天分为早春和暮春,秋天也要分初秋、深秋而分别对待的。人们盼望春天,丰子恺则曰不然,初春料峭正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谈不上半分舒适的。至若暮春,杂花生树,温暖而充满希望,才是人们渴望的春天。而秋天大致相反。深秋肃杀,令人生哀,愁字且在此景最佳。但初秋不然,甚至大相径庭,乃至有实力和暮春的温暖PK一下。初秋的时节,暑气消退,天高云淡,想一下便觉神清气爽,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破一个鲜明的迷局,最能说明问题。

《诗经》里的蒹葭曼妙万状,历来为人称道,写的正是初秋的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百年来引了人们多少窥探与遐想。清人沈德潜说它苍凉弥渺,近人吴凯生说它景色凄清,台湾女作家琼瑶更因此作《在水一方》的小说,后拍成电视剧热映,主题歌《在水一方》的现代诗演绎,更是尽了哀婉的极致。可这个发生在初秋日子里的爱情故事,其情感色彩,真的是那么哀婉吗?

蒹葭今人多理解成芦苇,实际上指的是水边细长的水草,或者有芦苇,却不止于芦苇。关键是“白露为霜”这一句,不论是说白露的节气,还是有白露凝成了霜的模样,但总是白露前后初秋时节。元代的《农书》记载说,白露时晴朗湿润,多微风。

这样的日子里,谁的心情会糟糕得起来呢?更让人容易误解的是“苍苍”、“萋萋”、“采采”,三个同意附它的词汇,本来是形容水草丰茂的样子,“苍苍”和“萋萋”的音韵,却凭空给了人们暗淡的想象。尤其是“萋萋”一词,本与“采采”同意,字面非常欢悦,是形容随草极丰茂,即旺盛的绿意,却被琼瑶直接改成了凄凉的凄,“凄凄”两点水的“凄”和草字头的“萋”不是一样的,改成了凄凉的“凄”自然平添了无限的凄凉。

所以这样的景色不是哀景,是乐景。那么情感呢?处暑之后就是白露,却还未至秋分,天气刚转凉,正是宜人的郊外,小伙子与姑娘在此约会。又或者有位佳人,让这位秦地的小伙子一见倾心。他寻寻觅觅溯流而上,而姑娘或藏而不见,或渐行渐远,却并不消失。所以总是宛在水中央,就像俚曲里唱的那样,爱情就像捉迷藏,小伙子追求的道路因此平添了些怅惘,也不过是情理之中的插曲。若是说哀婉已属勉强,哪里有曲中谱的那般断肠。

我想先民在《诗经》的时代,应该是很爽朗很健康的,这从十五《国风》里最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小伙子与静女约会时候的搔首踟蹰,还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些情怀都明白如话,都有着可以想象的自然与流畅。即使是《国风·卫风·氓》中的弃妇,有两句决绝的抱怨,也不做无病的呻吟,更何况是属于秦地《秦风》中的男女呢。

如此说来,《蒹葭》写得实在应该是这样的景象:初秋的时节,天高云淡,清风如拂面的画笔,却画不出丰美的水岸与岸边岛里的绿草依依,美丽的爱情一幕在这里上演,余音不绝如缕,却有一抹隶属情爱的淡淡惆怅,挂在远远的天边。这是两千年前的爱情,纯洁透明的和今天一样。这是两千年前的秋天,和今天一样。

我这篇小文章主要的意图,是辩解了这个故事发生在初秋这个时间的蒹葭男女,约会在水一方求之不得,蒹葭苍苍,和蒹葭萋萋,都不是苍凉的“苍”,也不是凄凉的”凄”,而是绿草丰美、绿意盎然的意思。而姑娘和小伙子在这里约会,也不是姑娘拒绝了小伙子的追求,而是和它捉迷藏,让小伙子,“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又总是追不到。所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说明这个姑娘并没有离开。

如果你还记得《射雕英雄传》,你就知道,黄蓉和郭靖在约会的时候,黄蓉曾经也这样戏弄过郭靖,郭靖很着急,而黄蓉本来就精灵古怪,所以这两个人并不是爱情的悲剧。姑娘也没有拒绝小伙子,“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都是若隐若现。“所谓伊人”在郊外的水中岛里与小伙子约会,这种爽朗的情感,怎么能谈得上哀婉凄凉呢。

事实上,在《诗经》的爱情诗里,也绝少有这种哀婉凄凉之作。诗经时代的爱情,就像初秋爽朗的天气,晴朗温润,多微风,这才是《蒹葭》背后的爱情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