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近王澍_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_陶钧

合集下载

山水营造的诗意—解读王澍的人文建筑

山水营造的诗意—解读王澍的人文建筑

(2000年,已建成) (2001年,已建成) (2001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方案) (2003年,已建成) (2003年,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3-2004,方案) (2002-2005,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5年,已建成)
小 结
参考文献
【 1 】行走城市委员会编, 《王澍建筑地图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 2 ,( 8 ) 【 2 】王澍编著, 《设计的开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8 ) 【 3 】王澍 陆文宇,宁波历史博物馆, DOM US CHINA , 2009 , (5) 【 4 】王澍 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学报, 2008 , (9) 【 5 】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 1999 ,( 4 ) 【 6 】周亮 戴月,阅读王澍,中外建筑, 2008 ,( 3 )
LA FIN
解 读 王 澍 的 人 文 建 筑
山 水 营 造 的 诗 意
————
1963年11月 4 日 生 于新疆 ,在西 安 生 活 。 他 于 1 9 85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今东南大学)建筑 系,1988年获得东 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毕 业,2000年获同济 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 筑艺术学院院长、硕 士生导师。 他喜欢箫管, 擅长书法和山水画, 执 着 践 行 中国本土建 筑学理念,享有“中 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 筑家”美誉。代表作 品有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美术馆,世博会 宁 波 滕 头 案例馆、苏 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 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 山校园等。

“大师的情怀 素材多维解读_优秀作

“大师的情怀 素材多维解读_优秀作

角度三:成功在于坚持。

王澍的成功,是10年积累的爆发,更是十年如一日坚持的结果。

10年里,他一直恪守自己的建筑理想,为设计理想的作品默默坚持。

他的成功证明: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点滴积累,默默坚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只要坚持,即使天资不好,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反之,即便天资聪慧,如果缺少坚持的毅力,也会半途而废,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那样,贻笑大方。

角度四:成功没有捷径。

当今中国,无论商业还是学术领域,许多人都在追求捷径,寻找成功的捷径,好高骛远,内心浮躁。

但任何想求得事业速成的想法,都是错误的,真正做学问、搞事业要学会沉下去,沉得越久,将来才能飞得更高。

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隐藏着辛酸的奋斗故事。

成功的路上没有“速成法”,唯有脚踏实地,不断积累。

【素材二】跪下去的世界大师——周仰杰周仰杰是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的御用鞋匠,他打造了JimmyChoo这个与香奈儿等名牌鞋子齐名的世界品牌。

在制鞋领域里,周仰杰堪称世界级大师。

有一次,香港某电视访谈节目采访他。

节目录制结束后,回休息室时,女主播边走边问他:“晚上,我要参加一个派对,您说我该穿什么样的鞋子去呢?”听到咨询,他马上站住,仔细打量女主播的双脚。

忽然,他不顾身着笔挺的正装,双膝一曲,跪在地毯上,俯身低头,趴在地上,用手仔细测量着女主播的脚长,并伸手拿过纸笔,认真记录着,勾画着,然后,从鞋子的款式选择和色彩搭配等方面,向女主播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神情专注,动作专业,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

后来,在节目中女主播说:“或许,正是因为多年以来肯于这样俯身低头,保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专业态度,周大师才最终打造了JimmyChoo这个美丽、优雅而又尊贵的世界品牌。

”【多维解读】。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以复制 。独立的人格 、独立 的思想理念、独特的研 究方 法 或 许 是 让 其 取 得 今 天 成 就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留 意 王 澍 的 个 人 经 历 及 其 思想 理 念 , 可 以发 现 和 梳 理 出几 点其 所 见长 的研 究方 法 :
重实验实践结合 ,积极地研究探 索新材料、新工艺 。 王澍 的多项作 品中让人最感兴趣 的部分,是他
对 古 旧建 筑 材 料 的 循环 利 用 。 他 开 创 性 地 将 传 统 手
设计意 向类 比得 出设计方案不 同, “ 业余建筑师 ” 王澍花 了更 多精 力去研 究和解读意 向背后的力量或 说是类 比的机制 。文人的审美和世 界观早 已渗入历
史 上 的 士 大 夫 阶 层 , 而 王 澍 则 通 过 自己 的 分 析 去 解 读 这 种 思 维 背 后 的 力 量 。而 这 一 方 面 成 为 王 澍 自 己 坚 持 去 亲 身 体 验 文 人 文 化 的 原 因 ; 另 一 方 面 也 成 为 他 设 计 的 源 泉和 灵 感 。
少植物和动物 的人不会伤害别人 ,而 这些正是王澍 对 《 容膝斋 图》等古文献研究后所想 所得在其规划
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 ( 2 )实验 研 究 法—— 扎 根 传 统 ,勇 于 创 新 ,注
在他 的生活中,他不知不觉地 浸染 了浓厚 的传统 文 人 的气 息。赖 德霖在一篇论文 中将王澍归类为 “ 文
王 树 是 一 位 真 正 的学 者 , 这 种 文 人 情 怀 也 影 响 着 他 的气 质 和 处 事 方 式 。在 他 的 一 生 中 ,书 法 、 绘 画 、 园林 游 , 是 茶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正 是 这 些 习 惯

四步走近王澍——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四步走近王澍——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四步走近王澍——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陶钧;王畅
【期刊名称】《江苏建筑》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通过"访谈初识"、"亲述感悟"、"游历象山"、"解读文字"这4个步骤,对中国文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与思想进行一次全面的解读。

其中着重分析了王澍在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和思想方法。

同时通过对王澍所撰写文章的理解来挖掘王澍的文人特质和其所想表达的建筑哲学。

【总页数】3页(P1-3)
【作者】陶钧;王畅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论王澍,兼论当代文人建筑师现象、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转化及其他问题 [J],
2.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J], 王斌
3.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J], 高劼;
4.面对建筑的一种姿态--解读建筑师王澍 [J], 高晖
5.王澍:征服世界的文人建筑师 [J], 马晴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场所精神与建筑的归根复命:王澍作品之现象学解读

场所精神与建筑的归根复命:王澍作品之现象学解读

场所精神与建筑的归根复命:王澍作品之现象学解读
宣炜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作为一名略带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实验建筑师,王澍和他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道路从未止步.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来解读王澍的作品,可以清晰看到他所重视的不是建筑单纯的物质功能,而是建筑所蕴含的场所精神,或者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他在建筑与当地环境、文化的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力图使建筑回归自然之根、回归传统文化之根,最终彰显建筑回家的功能,进而使人类在现世生活中有所归依.
【总页数】4页(P222-225)
【作者】宣炜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城市改造中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以王澍建筑作品为例 [J], 周慧
2.论现代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延续——王澍与贝聿铭的建筑作品分析 [J], 齐鹏
3.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 [J], 邢至怡
4.从舒尔茨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现象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启发[J], 彭长武
5.场所体验与记忆重现要要关于王澍建筑作品的思考 [J], 王苒琳;白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步走近王澍_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四步走近王澍_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陶钧,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2
南京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师张雷曾这样评价过王澍:“一 个建筑师该有 4 个本事:会想、会做、会说、会写,而王澍属 于 4 个本事都有的人。 ”[3] 2006 年 9 月,王澍在东南大学开 了一场以《以小见大》为题的讲座。 在讲座中剖析中国传统 文人造园的特点,以此为视角阐释了童寯《江南园林志》里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含义。 同时,他指出自己的早期作 品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见图 2)正是在感悟出“小中见大, 大中见小”的真正含义后 2 天之内迅速构思出设计概念的。 该主题中的“大”和“小”不是常规尺寸意义上的大与小,而 是界定在人的主观感受下, 一种对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之间 的尺度和比例的控制。 王澍的这一感悟来自于一次与童明 在苏州艺圃园里喝茶时的偶然发现: 在处理建筑形体与周 边环境的关系时,改变被观察对象和所处的环境对象,可带 来不同的观察焦点和其背景的虚实程度的差异。 当小尺度 的对象在一定围合区域内作为焦点时,它具有核心控制力, 而其身后的大尺度建筑物往往被瓦解成一个虚无的背景。 同时, 作为背景存在的大尺度建筑物在造型和形体上越简 单干净越虚无, 处于焦点位置的小尺度建筑物就越孤立越 突兀越有主题性。因此,在设计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的过程 中尽管王澍遇到了用地紧张、 高度受限制且必须满足巨大 建筑面积等问题,但是通过几个大小尺度之别的盒子分离、 偏转和穿插的手法改变不同的视觉焦点, 王澍巧妙解决了 较大尺度建筑与周围低山、 静水之间的视线关系。 由此看 来, 对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深刻感悟是王澍能够创造出富 有人文气息且与自然相契合的建筑作品的关键。
[关键词] 王澍;文人建筑师;象山美院;造园;解读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12)02-0001-03

建筑师_文人_学者_教师_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建筑师_文人_学者_教师_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1 情趣盎然的“传统”文人
王 澍 对 弟 子 常 说 的 一 句 话 是 —— “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 个文人”①通观王澍的文章,字里行间里 流露出的一种浓烈的儒气与书卷味。王 澍笔下常见的一个名字就是童寯先生, 他总是饱含深情地写道童先生云云,而 在与之相关的行文中又总能看“园林” 二字。王澍是将童寯先生与园林并置起 来的。他引用后者的话:“今天的建筑 师不堪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 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要的多。”②这 里,不难看出王澍心目中典型的中国文 人代表就是童先生为代表的,所以他才 会认为有情趣的文人才有可能造出中国 园林。
“登楼”需要智慧,“撤梯”需要 勇气。所以,王澍(包括部分作品)乍 看之下颇有几分艾森曼式的哲学型建筑 师的味道,而实际上却是一位维特根斯 坦式的人物——明白游戏规则之后,投 身到游戏中去。因此,我们不难理解 王澍任教于中国美院以及积极参于设计 一系列“实验建筑”等事件。例如在天 亚院宅中,王澍再次执着于园林思考与 营造精神,在方寸之间将一座园林进行 建筑化,餐厅与书房成为了两块尺度巨 大的湖石假山,镶嵌于方框状的居室之 间,形成了有意思的观看与被看的关 系。可以认为,正是有这些个环境相对 宽松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小建筑, 成全了王澍的“边缘”想法。所以尽管 他的言论有时是高调的、甚至带着些许 反叛的意味,但行动却是低调的、务实 的、执着的。
暂且撇开王澍对这座历史保护建筑 所使用的“落架重修”不说,而仅着眼 于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空间序列,他试图 强调能与观者主体行为发生联系与共鸣 的多种进入的可能性,从运
动 形 式 上 唤 醒 历 史 意 识 —— 某 种 逝 去的仪式感,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材 料这种显现的批判的地域主义式的表达 方式上。这种不可言说的诗意,正是 王澍想追求的。他说,“我喜欢的诗 人都是擅长用语言暗示什么的诗人。暗 示只是跟某物很近,它使人试图走到靠 某物最近的地方,并且往往看似漫无目 的。”⑦于是,他作用于建筑中的传统 表达站在了一个更高更意味深长的位置 上,这点与他在园子里调侃学生们为 “竹林七贤”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 的。

王澍 他们最不听设计师的

王澍  他们最不听设计师的

王澍:他们最不听设计师的2013-02-21 16:58:29 来源:南方周末[我来评论]打印大中小从来没有这么多机构想颁奖给王澍——当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他们蜂拥而来。

能推掉的,王澍尽量推掉,只是偶尔配合。

2012年10月,王澍去美国接受《华尔街日报》颁给他的“2012年全球创新人物奖”。

领奖的时候,他顺便去了一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那地方他已去过多次,每次都有新收获。

这回正在展览绘画上的中国园林,他看到了三十一幅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中的八幅,和一张北宋时期佚名的园林大画,“难得一见”。

“每回出去旅行,心里都在滴血。

”王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好东西都留在国外了。

”他自诩“后锋建筑师”想从这些传统绘画里探索未来。

王澍对“先锋”的定义是“跟着国外最新的潮流跑”:“但面对传统这个问题,包括国外有探索性的建筑师,都无从下手。

我觉得后锋比先锋更有挑战性。

"别人忙着接项目、建地标的时候,王澍在工地上和工人们打了十年交道。

“找不到潮流的方向时,他们就要来看一看王澍在干什么。

”王澍习惯了不着急,他清楚自己“在中国建筑界一直有个特殊的位置”,“当所有人都忙完了,想安安静静讨论点深度的东西时,就会找到我。

”普利兹克奖让他终于从各类质疑中抽离,转而身价倍增,不少地产商都希望能找来王澍设计,至少是“挂个名字”。

“这并不等于他不要钱,也不等于他抗拒商业设计。

”许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王澍也做过商业建筑——杭州的“钱江时代”公寓。

但大多数时候,王澍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推掉那些地产商:“我做不到像有些人,既能在赚钱的圈子里头混一圈,又跑回非赚钱的圈子里混一会儿。

我没有这么高的智商。

”除了土特产,还有什么是纯中国的?媒体:你曾说北京、上海不是你心目中的中国,它们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王澍:我们整个一百年的变革,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变成另外一个我们想象中的国家。

这个国家不管是资本主义的版本,还是共产主义的版本,都是西方模式。

打造到现在,我觉得很成功,它基本上可以不叫中国了。

王澍作品赏析

王澍作品赏析

宁波五散房——画廊
画廊背丘面湖,屋顶一波三折,横 向展开,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特征。
外墙的外层是各种砖块堆砌而 成,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 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展 示场地。 钢筋条做垂帘,地面是各 种碎砖的铺砌。
画廊室内
宁波五散房——咖啡厅
主入口的坡道通向屋顶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 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 计。
漏窗
进门的小路是序厅,两旁由竹篱围绕,上方悬挂着十二个音罩,代表了十二个节气,对应 录制了鸡啼、牛哞、蝉吟、蛙鸣、小雨淅沥、微风吹拂等声音„„ 。
在这个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还原出三维的效果。“滕头馆”里种植有水稻、 草莓等植物,生态屋顶有一米五厚的覆土,种上六七米高的乔木。场馆的外墙则 进行“垂直绿化”,整个墙面都是植被,对墙体温度进行调节,既达到了节能的 效果,又节省了土地。
图书馆面向城市的界面
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 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5、垂直院宅——“钱江时代”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 融会贯通,将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空中, 在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上实现了合院住宅 的感觉。
独特的双层“盒子”结构设计、罕见 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积的公共活动空 间,带来高层住宅与自然声息相通的踏 实感受。
狭窄悠长的廊道
宁波五散房——茶室1
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 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建筑的 灵感来自民间的花格窗和瓷器中的冰裂纹。
通往窗的开启
茶室室内
宁波五散房——茶室2
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 荷塘,经一小桥直入。
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 建筑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 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 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 “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

王澍的山水建筑

王澍的山水建筑

在讲他的建筑之前,希望给他的建筑一个定性,王澍的建筑 因该被称作为实验性建筑,每个建筑是对一种新的建筑方式 或者建筑构件的探讨。
王澍对城市化进程的回答
现状:传统文化几乎被现代化进程所摧毁 王澍做法:通过自己的实验建筑对城市内 生活场所的重建
案例分析:钱江时代、南宋御街、象山 校区、
钱江时代—垂直的院宅
围绕“城市性建筑”的理念,重新定义 高层住宅,强调在高层居住中重新塑造传统 城市的氛围和社会文化特性。以一个3m x 7l2m的大开问.两层高的”盒子”为基本构 造单位,居住2~6户。除一层住户拥有小型 私家花园外,所有住户均可共享一块公共交 往空间 以期重建邻里关系,并为老人、儿 童、残疾人等社会群体提供在高层住宅中缺 乏的活动与游戏空间。均匀布置这类空间, 强调生活质量的均好性。
传统瓦爿墙
瓦爿墙是浙东地区民间的,以就地取材的各种旧砖、 旧瓦等废旧建筑材料为主材,草筋黄泥或黄泥加白石 灰为黏结辅料,采用层层叠砌的工艺砌筑而成的一种 墙体。
混凝土衬墙与回收旧砖瓦组合墙体
瓦爿 墙
混凝土 衬墙
采用衬墙体系作为 瓦爿墙的承重载体; 通过明、暗托梁的 设置把瓦爿墙分解 成3~4m高度的墙体, 减少了下部砖瓦的 承载力,避免了瓦 爿砌筑过高压碎下 部砖瓦的情况。
每层每户基本都有 自己的前院和后院, 而且还有一部分的 公共院子,为了找 回原来的城市邻里 之间的生活习惯。
钱江时代标层平面图
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是杭州 市中心的一条古 街道,曾经一度 荒废到了拆除的 危险,后经由王 澍接手设计,在 保有原有居民和 建筑的情况下, 进行修复性保护。 体现了传统建筑 和现代化进程的 融合。
王澍
谈谈你所了解的王澍是怎样的一个人? 说说对王澍建筑的理解? 那么你喜欢他的建筑吗?

王澍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色彩和建筑机理

王澍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色彩和建筑机理

王澍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色彩和建筑机理2010551048 王晨曦摘要:建筑的色彩和机理代表了一个建筑的精神,从欧洲的古典主义到柯布西耶引领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色彩和机理发扬了这种建筑理论的精神。

现在,流行于世界的几种风格中,有解构主义的欧美风格,有白色暧昧的日本建筑,然而有一种建筑突然出现在大家的眼中。

人们认为这种建筑是不合时宜,是不可理解的。

他的建筑中带着中国文人儒雅朴实的气息和色彩,他让中国建筑屹立在世界人们的讨论之中,这就是王澍和他的传统文人色彩中的建筑。

他利用最传统的材料创造出的生于自然的建筑,让人深思。

关键词:王澍材料机理文人思想自然这样的校园,在中国很特别;这样的建筑,在世界上很罕见。

像座迷宫,没有大门,也找不到出口,初来乍到的人会迷惑。

骑山地车,沿着回廊,居然可以一直冲到楼顶观光。

山行水转,农田、树林、溪流和鱼塘在校园景观之中很自如地起伏舒展。

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来的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穿插在屋顶与墙面,一股沧桑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园,正是这所“特别”的建筑,使它的设计者——王澍,夺得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建筑师。

鼎鼎大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曾获此殊荣。

王澍的建筑语言是充满诗意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体悟。

王澍的作品并不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运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

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是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

王澍想表达的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世界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澍的建筑是不合时宜的:非标准化、没有速度、不追求效益。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大规模拆迁重建,王澍有意识地循环利用建筑材料,有效地控制造价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数百万块不同拆迁现场捡回来的砖块重新聚合在一起的建筑物,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提示人们去思考“我们是不是拆得太快了,是不是只顾拆除而忘了它们是怎么建造起来的”,“我们是不是要想一下怎么合理利用这些工艺,发挥它在建筑学上的价值。

对话王澍

对话王澍

对话王澍:传统无法回去,但能复活2014-02-26 16:54 来源:人民画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字号T | T2013年7月的最后一天,40℃高温下的杭州像一只大蒸笼。

但来到位于杭州西南郊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绿树、藤萝、池塘、芳草的环绕中,钟摆的节奏似乎慢了下来,体感温度也降了一些。

果真如它的缔造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所说:“这个小世界里甚至有自己独立的时间。

”就在王澍最新完成的作品——象山校区内的“水岸山居”,他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采访前,他不做预先的准备,采访时,他所有回答都是即兴。

他在宋代山水画中观照当代中国的未来;他口中的传统既是具体的“工匠的技术”又是抽象的气质和理念;他回答每一个问题都语言平实,思路清晰,但又总流露出一些脱离话题本身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的味道;作为一个自诩的“业余建筑师”,他对建筑却有种格外严肃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庆幸自己“没有祸害人间”……这就是对话中的王澍,面对他,你仿佛面对着一句阐述事实的悖论句式:不想当文人的工匠不是好建筑师。

人民画报:众所周知,你特别喜欢宋代山水画,从中汲取了很多建筑的灵感。

宋代山水画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王澍:它和某种超越时间的、对艺术、对世界的看法有关,也和很当代的问题有关。

比如宋代是大尺度的山水画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而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短期内我们对人的生活环境和景观做如此大量、快速、大尺度的变化和建造。

我觉得,我们特别需要去反观宋朝人在干什么。

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宋以前的建筑,尺度非常巨大,用的材料巨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巨大。

在宋代,其实已经碰到第一次生态危机,突然之间,建筑用料的尺寸开始缩小,用很小的木料来做很大的结构,就变成了一种技术上的衍变和创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高峰。

同时在艺术上,宋代也达到中国的最高峰,文化水平高到不可企及。

宋朝人的绘画表达了,在那个时代大家的眼睛和想象里,世界是那样一个美好、自然的世界。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位J 象I 1 I 校I 的 “水 岸 山 居 ”被 称 为 足时 他统 I _ 】 水㈣ 的 ’ 种 演 绎 . 腱现 中 国 化 统 的 f I " J 山 水绘 ㈣ 嗣 I 进 入式 结 构 1 澍 酷 爱 书 法 , 刻 印 ,特 ” U, e l 好
仿 , : 帖 ,他 蜕 的 建筑 风 格跟 l ’ 几f F 米修 j J1 5 浊 仃糟 密 - , J 分的 1 系 。 出 丁对 传 统 文化 n 0 热 爱 . 他 数 l 【 l I‘ l I 地临 錾 ’ 本 字 帖 , 从 停 歇 r t 1 f , 代【 刮林 没¨ r 刈 L 澍 也产生 J 深刻f 向祭 ; l l 。 九 f i 央荚 术 : 院 l I i 校 区设 计 中 , 考虑 门然 f l J 城『 n 0 系, 实 现 ’ 、 r I 然, 一 半 建筑的象i l i 校 喇 类 比 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々 ∞小 爵『 f j , 父 采 昆爱 好
f I , h柯京 学院 ( 现 东 后 牛业 东南 人 : f ( 师: 齐 康) , 2 0 0 0 : 化 i / ,
的 材 料 和 做 法 例 撕 I 夯 l 实 验 . 他 1 \ 介 J : 建筑f 【 I 啡 之 的 f 1-

要】私交从 】 澍的 、 卜 『 : ; _ 1 介 始,接着从 文献法 、炎
比法 及实 验 浊 返 儿 个 研 究 h浊 n 勺 『 『 J , 刈 1澍 及 其 建 筑 作
如象 I l 』 校『 的建 筑 ,起 伏 连 绵 的 外 观廊 道 , 1 人 小

追 求 教 学 更深 层 次 的 J
他每年带领学生做 乡 f 。 周研 , 芾 , J 【 到 化 统 建

王澍理论整理

王澍理论整理

王澍:王澍与场所精神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宁波历史博物馆,他的作品件件令人印象深刻,此皆源于王澍“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使建筑师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形式的建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各国的建筑形式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

特别是我国,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已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此背景下,王澍及其作品的出现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从个人经历来看,王澍早年痴迷于西方文艺理论,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理论体系。

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大量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20 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

60 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这是一种研究外观、表象或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撇开一切概念和理论,直接观察事物本身,尊重现象,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寻求事物的本质。

换个角度看,而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和更纯粹的现象。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

建筑现象学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

它要求设计师用心观察并感受建筑所处的环境从而产生灵感; 它也要求研究者从建筑本身所显示的那样来看待建筑,从而把握建筑的本质。

因为研究方式的纯粹,所以在建筑现象学的视角下人们更易完整理解建筑和人、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建筑的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工业化进程对我们存在世界的冲击,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作为一个存在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的本性,就是让现象彰显本质,使万物回归本位。

王澍_我首先是个文人_然后才是建筑师

王澍_我首先是个文人_然后才是建筑师

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一砖、一瓦、一 结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建筑终于 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
檐、一木间,江南民居般的灵性与自然 对中国正在发生的现实做出了正面回 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的灵趣交相辉映,使人看着心里有一种 答,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在评委们的眼中,王澍获奖在于设
的历史情感?有没有和本地的自然人文 也归功于中国美术学院、各地政府的大 优势位置。
肌理和谐共处?如何努力解决中国快速 力支持。尤其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的点评就是
城市化下城市和乡村的冲突?
江,在王澍的作品受到外界争议时,仍 很好的印证。普利兹克先生揭晓今年普
这种对延续传统生活习惯、信念的 然一直站在他的身后,还把中国美术学 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名单时,给出了对王
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掀 年里,始终如一地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
“我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建筑
起热潮,“千城一面”的钢筋混凝土大楼 音,用建筑书写着“小世界”的文化大理 师。”这是王澍最喜欢说的话。王澍有着
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这样的建筑与本 想。
深厚的书画功底和文学情结,他对自己
土文化有多大关系?王澍责疑。
W文 化 ZHEJIANG TODAY 文化名家 ENHUA 主持 / 朱馨 电话 /87052244
朱 馨 金晓依
2012 年 5 月 25 日,北京人民大会 堂。
王澍
设立于 1979 年,有着建筑界“诺贝 我首先是个文人,然后才是建筑师
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首次将
颁奖典礼设在中国,并首次颁奖给一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其中体 生动体现。
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

业余建筑师——王澍

业余建筑师——王澍

“业余建筑师”——王澍摘要:王澍无论是思想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是个特立独行的建筑师,他称自己是业余建筑师,通过对他的各种思想的解读尝试做以下的归纳:1、注重建筑本身、场地以及环境的设计;2、尝试大胆使用低廉材料身边常见材料;3、建筑回归生活4、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关键词:王澍、深思熟虑、自由、生活、传统刘家琨曾经在评论王澍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文章中提到王澍的三个特点:知识背景、民间/业余状态和江南烟雨气质。

又同时指出知识背景王澍是极力摆脱同时又受其强有力的影响,而民间/业余状态是有意为之,江南烟雨气质是下意识的。

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王澍也分别针对这三个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思想。

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归纳:一、真正好的城市,是以深思熟虑为基础的,城市的设计应当是整体式设计的。

在这整体式设计中再去寻找所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王澍认为,建筑的设计虽然是单个体建筑,但是仍是属于城市的,应该可以非常容易地直接地插入某个城市。

他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美术馆、杭州垂直院宅以及美术学院香山校园都是这样的特征。

保持城市的整体性设计。

与周围环境可以很融洽的契合到一起去,甚至只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都不会很冲突。

王澍的作品十分注重环境的分析,这是一个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他曾解释说在江南不可避免的带上地方特色有时并非诗意。

在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在白墙上要加了一溜黑线,因为天不是蓝的,都是灰色的。

白色建筑在视野中和天的就没有了分界线,分不出天际。

另外由于气候的潮湿,建筑对风向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所以他的建筑方向性十分明确可以一目了然风是哪里过来的。

“风会决定这个建筑采用一个什么样子的形态,而不是你的美学趣味要这个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王澍的这个观点在多处其实都有体现,有很明显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存在,他曾指出后现代注意实际是种很肤浅的做法,基本是一种古典的符号复兴。

当然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复兴。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谢智帅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理念和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变化,建筑业也掀起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一轮探索热潮.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王树得到了建筑界的认可.他的作品保留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也展示了国际设计.在当前语境下,对典型人物的典型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中国建筑师王树的个人经历和设计作品,归纳总结了其研究方法,分析了其探索之路,深入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文人建筑师王澍,同时从其研究方法中有所学习.
【总页数】2页(P223,228)
【作者】谢智帅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
2.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丹下健三的探索之路
3.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芦原义信的探索之路
4.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探索之路
5.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Kerry Hill的探索之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建筑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收稿日期]2012-02-13[作者简介]陶钧,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

他对自己有所坚持。

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

———罗四维[1]1第一步:访谈初识初识王澍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在2003年CCTV10《人物》访谈节目中,王澍坐在自己制作的木质板凳上语速缓慢但神情严肃的谈论着他近些年设计的作品。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宅屋中亲手制作的八盏木构灯具———他称之为“八间不能住的房子”。

虽然是一次关于灯具器物的创作(见图1),但王澍想表达的却是一种暗含结构关系的空间概念。

从功能到造型的颠覆性设计以及其亲手精巧的制作,王澍让放置于角落方寸之间的照明器物充满古朴韵味,这是他对传统文化哲理的一种解读。

2第二步:亲述感悟四步走近王澍———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陶钧,王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通过“访谈初识”、“亲述感悟”、“游历象山”、“解读文字”这4个步骤,对中国文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与思想进行一次全面的解读。

其中着重分析了王澍在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和思想方法。

同时通过对王澍所撰写文章的理解来挖掘王澍的文人特质和其所想表达的建筑哲学。

[关键词]王澍;文人建筑师;象山美院;造园;解读[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12)02-0001-03Four-Step Approach to Wang Shu———An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i ArchitectTAO Jun WANG Chang(Architecture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9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architect ———Wang Shu ’s design works and ideas through four steps:“Acquaintance in first interview ”,“Personal narration of senti -ment ”,“Travel to Xiangsh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rit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Wang Shu ’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piration and thinking mode when he takes charge of the creation of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Meanwhile,through the dissection of his writings,the author tries to excavate the literati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Shu and his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Key words :Wang Shu ;literati architect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gardening;interpreta -tion图1“八个不能居住的房子”中的一个王澍:198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12年2月18日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1江苏建筑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南京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师张雷曾这样评价过王澍:“一个建筑师该有4个本事:会想、会做、会说、会写,而王澍属于4个本事都有的人。

”[3]2006年9月,王澍在东南大学开了一场以《以小见大》为题的讲座。

在讲座中剖析中国传统文人造园的特点,以此为视角阐释了童寯《江南园林志》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含义。

同时,他指出自己的早期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见图2)正是在感悟出“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真正含义后2天之内迅速构思出设计概念的。

该主题中的“大”和“小”不是常规尺寸意义上的大与小,而是界定在人的主观感受下,一种对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尺度和比例的控制。

王澍的这一感悟来自于一次与童明在苏州艺圃园里喝茶时的偶然发现:在处理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时,改变被观察对象和所处的环境对象,可带来不同的观察焦点和其背景的虚实程度的差异。

当小尺度的对象在一定围合区域内作为焦点时,它具有核心控制力,而其身后的大尺度建筑物往往被瓦解成一个虚无的背景。

同时,作为背景存在的大尺度建筑物在造型和形体上越简单干净越虚无,处于焦点位置的小尺度建筑物就越孤立越突兀越有主题性。

因此,在设计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的过程中尽管王澍遇到了用地紧张、高度受限制且必须满足巨大建筑面积等问题,但是通过几个大小尺度之别的盒子分离、偏转和穿插的手法改变不同的视觉焦点,王澍巧妙解决了较大尺度建筑与周围低山、静水之间的视线关系。

由此看来,对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深刻感悟是王澍能够创造出富有人文气息且与自然相契合的建筑作品的关键。

3第三步:游历象山2002年王澍在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系主任之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设计实践———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群组建筑。

王澍曾这样说过:“必须到现场,这是我的建筑的基本特征。

现场和图片的差别会很大,在现场你可能会感动,看图片你可能只觉得不错,但是现场它会有直指人心的一种感动。

”因而,为深入了解其设计思想则必定要对其建筑作品亲身游历一番。

王澍有一篇记录当时设计过程的文章———《那一年》,该文记述了象山校区建筑设计各种意念的来源和现场建造经验,再现了一种针对场地和生活世界的设计态度。

他是这么描述一次攀登六和塔而带来设计上灵感的经历[4]:“六和塔体积相当庞大,高达60m ,所在山体与象山近似,但走进塔内,体量感完全消失。

每层塔六边,共18扇完全相同的窗。

我自每扇窗向外拍了一张照片,窗同,山同,但位置不同。

我意识到把这18张照片展开,就从内部决定了这组校园建筑面向青山回望的结构,从基座平台上,从院子中,门洞中,门框中,桥中,从房子之间狭窄的间距之中。

”为了能切身感受文中所提到的山与塔之间微妙关系,因而杭州的六和塔就成为我游历象山美院前的第一站。

跟随王澍的足迹顺塔内楼梯逐级而上,每一层不同角度连续的窗口将四周环境取景定格,如同连续的胶片来展现环境。

这种与周围景色的动态交流,不仅消化了塔本身的体积感,而且让塔身变得通透。

王澍将对环境的处理方式上的感悟运用在象山美院的一期校园建筑设计中。

校园一期建筑群大约10栋,均居于象山以北,在总平面上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平行,而是存在一种看似无规律的摆动,这种摆动的布局其实完全跟随着象山的山势而来,同时与象山保持一种向心性的张弛度,就像中国书法中的行书,比楷书松弛却又比草书更有控制力。

不过,在校园的二期建筑群的设计上,王澍却实现了另一种尝试。

二期建筑单体彼此是以不同的院落串联着的,序列清晰可辨。

王澍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上进一步的释放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其体现在一种活泼的游走氛围,无论是扭转的建筑形体明示或暗示出的路径,还是建筑彼此间环境不断的转换,都激发了参观者对探索路径的兴趣。

二期建筑以3种类型建筑为主,王澍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山房”、“水房”、“合院”[5](见图3)。

“山房”的类型取材于杭州灵隐佛寺前的千佛岩,一种崖壁佛窟类型;“水房”则呈现中国南方微波起伏的缓慢水体状态,提供了建筑内外甚至所有屋顶之上的多种讲学漫步场所;“合院”是最接近城市建筑的,原则是每个建筑内包含3个以上的小院落,是特别适合几个人饮着绿茶安静交谈的地方。

二期的11栋建筑中,每种类型都被复制后变体至少两次,每种材料作法也至少被重复两次,但每座建筑与地形的结合方式都有决定性的不同。

因而,建筑与景观的区别已经不存在了,建筑往往就是景观。

4第四步:解读文字王澍一直推崇的法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罗兰·巴特曾说过:“读者的诞生就是作者的死亡。

”在关注王澍建筑的作品的同时,通过对他所写文字的阅读,也能解读其所想表达图2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2江苏建筑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图3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二期山房水房合院的思想。

“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

”王澍如是说[6]。

王澍把每一篇文章都看作一个作品,它与建筑作品有着相互平行、相互刺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王澍的文字之间,有一些词是被等价解释的:建筑就是造房子,造一个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设计就是营造。

[7]王澍一直以“反学院”建筑师自称,同时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业余工作室”,并在中国美院教书期间采取挑战常规建筑院校教育模式的方式,且一直质疑被西方建筑理论所统治下的对建筑的复杂解读。

而他对传统手工做法的迷恋,和对本土造房技术朴实的传承也是王澍所呈现出的特点。

他追求真实大于追求好看,希望创造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所。

比如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瓦园,就是用一个非功能性的装置作品,通过表现传统房屋中局部来体现房屋的建筑性,同时展现的是江南民居的一个日常生活情景的碎片。

这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回忆和反思。

解读王澍身上所秉持的文人精神,就要从其对世界的态度来理解。

中国文人常常以造园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

王澍也不例外,关于他所欣赏的造园意境可以从他甚为喜爱的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见图4)窥得一斑:“那是一张典型山水画,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倪氏总是留白的,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4根柱子,很细,几乎没有什么重量,顶为茅草。

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若视画的边界为围墙,近处亭榭,居中维持,池前似石似树。

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

如果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那么我以为,这张画边界内的全部东西,就是园林这种教案助学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像西人的观点那样,造了房子,再配以所谓的景观。

”[6]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情趣”是更胜于建造技术的,因而可以产生情趣的“自然”则显现出比人间社会更高的价值。

在王澍通过不同定义下的建筑手段去体现对“情趣”的追求、对“生活方式”的反思以及对日常细节的扑捉的同时,我们品尝到了对本土建筑印象诗意的表达。

在饱读西方哲学和现代文学、建筑、艺术理论之后,王澍重新反思中国式的空间是什么?而中国城市在面临文化断代之后如何重续文脉?这种批判的眼光,让王澍的作品在表达传统上多了一层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