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被动句
文言文被动句的标志和例句
文言文被动句的标志和例句“文言文被动句的例句全解析:让古人的表达不再神秘!”嗨,亲爱的朋友!文言文里的被动句,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有点高深莫测?别担心,今天咱们就通过一堆例句,让它变得亲切可爱起来!基础例句:打好理解的地基1.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国家有险峻的地势而且人民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所利用。
)2.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卒大多被他所用。
)3.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了。
)4. 山峦为晴雪所洗。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所洗刷。
)5.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只剩下“敌船”被火烧毁。
)场景例句:拓展使用场合生活场景1. 其物常为小儿所取。
(他的东西常常被小孩子拿走。
)2. 家中珍玩多为友所借。
(家里的珍贵玩物很多被朋友借走。
)职场场景1. 此计为上司所否。
(这个计谋被上司否定了。
)2. 功绩常为他人所冒。
(功绩常常被别人冒领。
)正式场合1. 江山社稷为贼寇所扰。
(江山社稷被贼寇侵扰。
)2. 邦国之安为外患所危。
(国家的安定被外部的祸患威胁。
)互动与练习试试填空题,把被动句补充完整:1. 财物______盗所窃。
2. 名位______奸人所谋。
答案:1. 为 2. 为结束语与鼓励瞧瞧,搞懂了文言文的被动句,是不是感觉自己又厉害了几分?以后读古文,碰到被动句再也不发怵啦!继续加油,探索更多文言文的奇妙之处!。
文言文被动句的举例
文言文被动句的举例(1).“于”字被动句式将介词“于”放在动词的后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如《孙子兵法·行军篇》:“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擒于人”即被他人擒获。
(2).“为”字被动句式将介词“为”放在动词的前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有时“为”后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如《韩非子·五蠹》:“而身为宋国笑。
”“为宋国笑”即被宋国人耻笑,出现主动者“宋国”;又《战国策·燕策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戮没”即被杀戮,“为”后没有出现主动者。
(3).“为……所”被动句式“为”字被动句式的动词前加“所”字构成。
主动者置于“为”与“所”之间,有时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如《汉书·霍光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为江充所败”即被江充败坏,“为”与“所”之间出现了主动者“江充”;又《张中丞传后叙》:“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为所杀”即被杀害,“为”与“所”之间没有出现主动者。
(4).“见”字被动句式将“见”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式,不能引进主动者。
如《韩非子·说难》:“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见疑”即被怀疑。
(5).“见……于”被动句式是“见”字被动句与“于”字被动句的结合,“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含义,“于”放在动词后引入主动者。
如《史记·楚世家》:“必见欺于张仪。
”“见欺”即被欺骗,又用“于”引入主动者“张仪”,“见欺于张仪”即被张仪欺骗。
(6).“被”字被动句式将“被”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也可由“被”直接引进主动者。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谤”即被毁谤,“被”不引入主动者;又蔡邕《被收时表》:“臣被尚书召问。
”“被尚书召问”即被尚书召去问话,“被”引入主动者“尚书”。
文言文被动句的几种类型及例子
文言文被动句的几种类型及例子古代汉语文言文被动句是汉语文言文中一种重要的句式类型,它以“受”字开头,表明句子主语承受动作的被动状态,其结构通常为“受+施+傅+枢”。
古代汉语文言文被动句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受(视)施固定结构,二是傅(字)衍拓结构,三是枢(词)共旨结构,四是受(施)循环结构,五是受(释)统一解析结构。
一、受(视)施固定结构受(视)施固定结构是汉语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被动句式,它以“受”字开头,然后再紧接着一个由动词、形容词或名词组成的施字,然后再加一个“傅”字,最后接一个“枢”字,其结构为“受+施+傅+枢”,如:“受书文言”、“受辞赋”、“受法度”。
例如:《论语》中有“受命于文远”一句,可以解释为“受(视)命施(乃),傅(请)于文远”。
二、傅(字)衍拓结构傅(字)衍拓结构是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它的特点是把施字的动作性成分抽取出来,重新衍拓及组合成傅,形成“受+施+傅+枢”的语句,它在表示形式上能体现出动作的转换或变换。
例如:《淮南子·地理志》中有“受环阔”一句,凡受环阔这四字,第三字“阔”就是由“廓”(表示开阔)衍拓而来的,所以可以解释为“受(视)环施(廓),傅(阔)于阔”。
三、枢(词)共旨结构枢(词)共旨结构是文言文中一种有趣而特殊的句式,它在词句结构上特别做到施和枢结合,能够把句子的主题表达得更为准确、浓缩。
它的结构为“受+施+傅+枢”,其中“枢”是由施字的共旨词所替代的,在文言文中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能够准确表达出句子的主旨。
四、受(施)循环结构受(施)循环结构是汉语文言文中一种很有意思的结构,它和其他汉语文言文被动句结构不同,其构成结构是“受+施+傅+受……”,其中多个受施结合在一起形成循环,可以表示动作一直(循环)重复的意思。
例如:《论语·述而》中有“受道夫复受道”一句,此句可以解释为“受(视)道施(得),傅(由)于夫,受(识)道施(得)”,即一直(循环)重复“受道”。
无标志的被动句举例
无标志的被动句举例1.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哪些文言中的被动句例析被动句是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标记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往往用一些介词来表示被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于”“受……于……”表被动这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被动句式。
例如:1、不拘于时,学于余。
(第一个“于”)(《师说》)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5、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屈原列传》)6、使不辱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二)、用“见”“见……于……”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徙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2、渐见愁煎迫。
(《孔雀东南飞》)3、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4、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同上》)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8、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辞》)9、见犯乃死,重负国。
(《苏武传》)(三)、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主动者)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4、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5、既自以心为形役。
(《归去来兮辞》)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8.报效国家的人,会被积攒的威望抢走!(同上)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陈涉世家》)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11、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苏武牧羊》)(四)、用“被”表被动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文言文被动句例句翻译
一、例句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公曰:“孤不德,不能事君,而君以客礼待之。
”翻译:君曰:“孤不德,不能事君,而君以客礼待孤。
”解析:此句中,“君以客礼待之”为被动句式,主语为“君”,宾语为“客礼”,动词为“待”。
翻译时,将宾语“客礼”提到主语“君”之前,形成“君以客礼待孤”。
二、例句二:《史记·项羽本纪》原文:项王谓海青曰:“吾闻之,天下有才子,莫如吾子。
”翻译:项王谓海青曰:“吾闻之,天下有才子,莫如吾子。
”解析:此句中,“吾闻之”为被动句式,主语为“吾”,宾语为“闻”,动词为“之”。
翻译时,将宾语“之”提到主语“吾”之前,形成“吾闻之”。
三、例句三:《三国演义》原文:刘备闻曹操起兵,欲取荆州,大惊,遂率军至荆州。
翻译:刘备闻曹操起兵,欲取荆州,大惊,遂率军至荆州。
解析:此句中,“刘备闻曹操起兵”为被动句式,主语为“刘备”,宾语为“曹操起兵”,动词为“闻”。
翻译时,将宾语“曹操起兵”提到主语“刘备”之前,形成“刘备闻曹操起兵”。
四、例句四:《孟子·离娄上》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翻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解析:此句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为被动句式,主语为“孔子”,宾语为“东山”、“泰山”,动词为“登”。
翻译时,将宾语“东山”、“泰山”提到主语“孔子”之前,形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五、例句五:《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翻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解析:此句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被动句式,主语为“雎鸠”,宾语为“河之洲”,动词为“在”。
翻译时,将宾语“河之洲”提到主语“雎鸠”之前,形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总之,文言文被动句式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韵味,通过对主语和宾语的转换,使得句子结构更加丰富。
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将宾语提到主语之前,以保持句子的原意。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以下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1.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 《狼》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急持刀,对狼不敢前。
6. 《猫》
鼠善闭而不擒,而狗者常能逾墙而出或斗而择人而食也。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用,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被动句文言文例句
被动句文言文例句
1. “吾被雨所淋。
”例子:哎呀,就像我那次没带伞,结果吾被雨所淋,那可真是太惨啦!
2. “其被众人所赞。
”例子:你看那厉害的人物,其被众人所赞,多牛啊!
3. “此屋被风所破。
”例子:哎呀呀,那间老房子,此屋被风所破,好可怜哟!
4. “他被困难所阻。
”例子:有的人遇到点事,他被困难所阻,就停滞不前了呢。
5. “那花被寒霜所冻。
”例子:冬天一到,那花被寒霜所冻,看着真让人心疼呀!
6. “我被惊喜所击中。
”例子:有一次呀,我被惊喜所击中,那心情,简直无法形容!
7. “此书被老鼠所咬。
”例子:可怜那本书,此书被老鼠所咬,都不成样子啦!
8. “她被爱情所困。
”例子:好多人都这样呢,她被爱情所困,纠结得很呐!
9. “那树被雷电所击。
”例子:你说倒霉不倒霉,那树被雷电所击,直接就倒啦!
10. “吾被幸福所包围。
”例子:有时候呀,我觉得自己好幸运,吾被幸福所包围呢!
结论:这些被动句文言文例句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们能生动地表达各种情境呢!。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笔记区】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以借用其他的介词的方式来表示。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用介词“于”“受……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二章》)2.用“为”表被动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3.用“为……所”表被动例:①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②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③为.乡里所.患。
(《周处》)④余时为.桃花所.恋。
(《西湖二》)⑤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4.用“见”“见……于……”表被动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5.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仅是这些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①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题区】一、选择题1. 与“卒见使于一鼠”句式不同的一项()A.徒见欺B.府吏见叮咛C.百姓之不见保D.而自令见放为答案:1.题干和A、C、D是被动句,B项“见”表示“对自己”。
“不役于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以勇气闻于诸侯B.求人可使报秦者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答案:C A介后B定后C被D省3.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行道之人弗受D.而君幸于赵王答案:C ABD被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例:戍卒叫,函谷举,举人一炬可怜焦土。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C.虽董之以严刑D.不拘于时答案:D D被ABC介后5.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寄蜉蝣于天地答案:A BCD介后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B.贤能为之用C.帝感其诚D.欲信大义于天下参考答案:D“感”都是被动用法,“被……感动”;“为”是“被”的意思。
文言文被动句例子翻译
原文解析:“民之从事也”,其中“民”为主语,“之”为代词,指代“民”,“从事”为动词,意为“从事某事”。
整个短语“民之从事也”翻译为现代汉语即“人们从事某事”。
“必因其材而笃焉”,其中“必”为副词,表示“必定”,“因”为介词,意为“根据”,“其”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民”,“材”为名词,意为“才能”,“笃”为动词,意为“坚定”,“焉”为语气词,用于句末。
整个短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即“必定要根据他们的才能来坚定”。
“虽不能至”,其中“虽”为连词,表示“虽然”,“不能”为否定动词,“至”为动词,意为“达到”。
整个短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即“虽然不能达到”。
“心向往之”,其中“心”为名词,意为“内心”,“向往”为动词,意为“向往”,“之”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至”。
整个短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即“内心向往那个境界”。
综合上述解析,原文“民之从事也,必因其材而笃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翻译为现代汉语为:“人们从事某事,必定要根据他们的才能来坚定,虽然不能达到那个境界,但内心却向往之。
”以下为文言文被动句的其他例子及其翻译:例一:原文:“城破,赵王不敢复战。
”翻译:城池被攻破,赵王不敢再战。
例二:原文:“兵败,将军不敢还。
”翻译:军队战败,将军不敢返回。
例三:原文:“车陷,马不能进。
”翻译:战车陷入泥中,马无法前进。
例四:原文:“箭伤,将军不能言。
”翻译:箭伤严重,将军无法说话。
例五:原文:“臣死,君王不得安宁。
”翻译:臣子死了,君王无法安宁。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在表达上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准确传达被动意义。
在学习和阅读文言文时,掌握被动句的用法对于理解文意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被动句翻译方法
古文之中,被动句式繁多,用法精妙,实为汉语一大特色。
然于今人阅读古文,往往因被动句式之繁复,而感困惑。
故本文旨在阐述文言文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以助读者领悟古文之美。
一、理解被动句式结构文言文被动句式通常由“被”、“受”、“于”、“为”、“见”等字引导,主语往往为受事者。
如:“吾家之狗,为客所杀。
”(我家之狗,被客人所杀。
)其中,“吾家之狗”为受事者,“为客所杀”为被动结构。
二、翻译方法1. 翻译“被”、“受”字引导的被动句对于“被”、“受”字引导的被动句,可将被动结构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被……所……”。
如:“书被黄犬咬破。
”(书被黄狗咬破了。
)2. 翻译“于”、“为”、“见”字引导的被动句(1)“于”字引导的被动句,可翻译为“被……所……”或“由……所……”。
如:“秦王烹醢王翦于咸阳。
”(秦王在咸阳烹杀了王翦。
)(2)“为”字引导的被动句,可翻译为“被……所……”或“被……所……”。
如:“子路为孔子所知。
”(子路被孔子所了解。
)(3)“见”字引导的被动句,可翻译为“被……所……”或“为……所见”。
如:“孔子见之,曰:‘善哉!’”(孔子看见了他,说:“好!”)3. 翻译无标志的被动句有些文言文被动句没有明显的被动标志,但通过上下文仍可判断为被动句。
此时,可结合上下文,将被动结构翻译为“被……所……”或“为……所……”。
如:“吾闻夫子之学,有异于人。
”(我听说夫子的学问,与众不同。
)4. 翻译倒装句式的被动句文言文被动句有时采用倒装句式,此时需调整语序,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客为吾杀犬。
”(客人被我杀了狗。
)三、注意事项1. 翻译被动句时,要注意主语的变化。
在被动句中,主语通常为受事者,翻译时应将其放在句首。
2. 翻译被动句时,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性。
在翻译过程中,要确保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读者易于理解。
3. 翻译被动句时,要注意词义的准确。
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原文词义,避免出现歧义。
初中文言文被动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被动句整理
1. 哎呀呀,“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不就是个典型的被动句嘛!就像你被大家信任和依靠一样呀!
2. 嘿,“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不是在说吴广被士卒们拥护嘛,是不是很形象呢?
3. 哇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那两只小虫子就这样被吃掉啦,真神奇啊!
4. 瞧,“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雪清洗,这画面感多强呀,你能想象到吗?
5. 哎呀,“贤能为之用”,有才能的人被任用,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努力让自己被发现嘛!
6. 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都被秋风给破坏啦,杜甫得多无奈呀!
7. 哇哦,“帝感其诚”,上天都被他的真诚感动了呢,这多厉害呀!
8. 看呀,“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国家有险阻,人民都归附,贤能的人被任用,这不是很好理解嘛!
9. 哎呀呀,“为乡里所患”,被乡里人当作祸患,这可真糟糕呀!
10. 哇,“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千里马就这样被埋没在奴隶人手里,多可惜呀!
我的观点结论:初中文言文中的被动句真的很有意思,通过这些句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表达和情感,也能让我们对文言文学习更感兴趣呢!。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 古文中的被动语态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古文中的被动语态总述被动语态在古代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与现代中文相比,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更加普遍且灵活。
本文将介绍古文中被动语态的特点以及常见的语法结构。
特点古文中的被动语态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或强调动作自身。
它可以通过改变动词形式或增加辅助助词来实现。
语法结构1. "被"字结构古文中常使用"被"字结构来表达被动语态。
被动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 被 + 动作 + (其他补充成分)"。
例如:"吾被人所指责",表示"我被人责备"。
2. "受"字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受"字相似,古文中也有以"受"字来表达被动的结构。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强调被动者受到的情感或影响。
例如:"受人爱戴",表示"受到人们的爱戴"。
3. 动词形式的转换古文中还可以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例如,将动词的主动形式改为使役或被使役形式,如"使我行"、"为妇人所笑"等。
此类结构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示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文中被动语态的示例:1. "虽穷,被之以无惧"译为:"尽管贫穷,却无所畏惧"2. "被强者之屈"译为:"屈于强者之手"3. "吾被人所陷害"译为:"我被人陷害"总结古文中的被动语态是一种常见且灵活的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被"字结构、"受"字结构以及改变动词形式,可以达到清晰表达被动意义的目的。
在翻译古文时,理解和正确运用被动语态的特点和语法结构非常重要。
文言文被动句的例子
文言文被动句的例子“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哇塞,这句话就是说不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束,向我学习呢。
就好比现在有个很有个性的同学,不随大流,还跟你一起探讨学习,多棒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哎呀,这说的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困住了嘛。
就像玩游戏的时候,你本来很厉害,结果被对手给困住了,那感觉肯定不好受呀。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嘿,这是说我会被大方之家嘲笑呢。
就好像你做了一件傻事,被那些很厉害的人笑话,多尴尬呀。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哇哦,这是说臣子真的怕被大王欺骗从而对不起赵国呀。
就像你答应了别人一件事,又怕做不到被人家埋怨。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余嘉其能行古道。
”(《师说》)哇,这就是说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束,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的风尚。
就像有个同学不跟风,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多让人佩服呀。
“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哎呀,这是说你被赵王宠幸呢。
就像在学校里,被老师表扬一样,那得多开心呀。
“使不辱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哇,这是说出使不被诸侯侮辱呢。
就像代表班级去参加比赛,肯定不想给班级丢脸呀。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嘿,这是说被天下人嘲笑,为啥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被大家笑话,得多郁闷呀。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哇,这是说风流人物总是被雨打风吹去。
就像那些曾经很厉害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被人遗忘了,多让人感慨呀。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哎呀,这说的是人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嘲笑,为啥呢?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就像一个人如果不善良,最后肯定会倒霉呀。
文言文被动句真是很有味道呢,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表达被动态的巧妙方式,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的语言和文化。
高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句例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句例句以下是十条高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句例句及例子:1.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就像一个强大的团队,有厉害的人愿意被它所用啊!例子:在班级中,班长能力强又受大家信任,很多同学都愿意为他所用。
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这不是被天下人笑话嘛!例子:他做事总是不靠谱,最后落得个身死人手,为大家笑的下场。
3.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哎呀呀,不然你们都要被俘虏啦!例子:敌人太凶猛了,再不逃跑,我们这些人皆且为所虏呀。
4.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这不就老是被那些厉害的人嘲笑嘛!例子:我在这方面知识浅薄,总是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遭诽谤,多冤呐!例子:他那么努力工作,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太让人心疼了。
6.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整个世界都浑浊就我清白,大家都醉了就我清醒,所以才被流放呀!例子: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在那个混乱的环境中,可不就举世混浊而他独清,众人皆醉而他独醒,是以见放嘛。
7.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费心的人统治别人,出力气的人被别人统治,不就是这样嘛!例子:在古代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8. “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束,还向我学习呢!例子: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拘于时,学于很多有才华的人。
9.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结果自己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嘲笑啊!例子:那个昏君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0.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困住的情况嘛!例子:他们的处境,就像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我的观点是:文言文被动句在高中语文中很重要,掌握这些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很有帮助呢!。
文言文被动句
文言文被动句的五种形式在文言文学习中,文言句式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在中高考中,文言文句式是必考项,尽管讲解的无数遍,但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会出现各种错误。
文言文句式,也叫特殊句式,在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主要分: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前三种句式相对简单,后一种倒装句比较难。
今天我们先来讲解一下文言文被动句的五种形式。
一、用“于”来表示被动关系例一:舜发于畎亩之中。
——《孟子·告子下》翻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例二: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翻译: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
例三: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赵国强,燕国弱,而您被赵王宠幸。
例四: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翻译: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二、用“见”或“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例一: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我们白白地被欺骗。
— 1 —例二: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翻译: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例三: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秦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三、用“为”“为所”“为…所”来表示被动例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翻译: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被他差遣。
例二: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屈原列传》翻译:自己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例三: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翻译: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在前头。
例四: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翻译: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例五: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翻译: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被擦过一样。
四、用“被”来表示被动关系例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翻译: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2 —例二: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被动句文言文例子
被动句文言文例子
以下是 8 条主题为“被动句文言文例子”的内容:
1. “吾被雨所淋。
”就好比你正开心地在外玩耍,突然毫无防备地被一场大雨给浇透啦!
2. “其被众人责之。
”哎呀,这就如同一个人在众人面前犯了错,然后被大家纷纷指责呀!
3. “彼常被友欺。
”这是不是像一个老实人老是被朋友捉弄欺负一样呀?
4. “屋被风所破。
”这不就像是本来好好的屋子,却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吗?
5. “花被霜所毁。
”那不就和美丽的花朵被寒霜无情地摧残了一个样嘛!
6. “我被其言所惑。
”这多像你被别人的一番话给迷惑住了,迷迷糊糊的呀!
7. “车被石所阻。
”这不就和车好好地行驶着,却突然被一块石头给挡住了去路一样嘛!
8. “身被病所困。
”这和我们健健康康的身体被可恶的病痛给纠缠住了不是很像嘛!
观点结论:瞧瞧这些被动句文言文例子,是不是很生动有趣呀,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被动句的用法呢!。
被动句文言文及翻译
山间清泉,涓涓细流,自石缝中出,蜿蜒曲折,终汇入江海。
其源远流长,清冽甘甜,犹如君子之德,润物无声。
余尝游于此山,得见此泉,感其神奇,遂作赋以记之。
泉自石出,石若舌舔,细腻光滑,似仙子之指,轻抚山岩。
泉水潺潺,如丝如缕,细细倾听,仿佛仙乐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泉水所经之处,草木皆荣,花叶繁盛,此乃山间清泉之德,润泽万物,而不居功。
其水清澈见底,可鉴心性。
水中游鱼,自由自在,往来穿梭,似在嬉戏。
时而跃出水面,留下一圈涟漪,如梦如幻。
泉水旁,绿草如茵,白鸟翩翩,此景宛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泉水之行,不急不缓,不骄不躁。
遇曲折处,亦能顺势而为,不争一时之快。
遇险峻处,亦能绕道而行,不惧艰难险阻。
此泉水之行,正如君子之德,行事稳重,知进退,善变通。
泉水汇入江海,虽不复见其小,然其精神已融入江海之中。
江海因之而更广阔,泉水因之而更深远。
此泉水之行,犹如君子之志,胸怀天下,虽处低位,亦能影响大局。
余观此山间清泉,不禁想起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此泉水虽清,却养鱼育人,此乃清泉之妙。
余愿效此泉水,虽处山间,亦能发出光亮,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泉之赋曰:山间清泉,石出细流。
蜿蜒曲折,汇入江海。
清冽甘甜,润物无声。
泉水之行,君子之德。
遇险则避,遇顺则行。
汇入江海,影响大局。
虽处低位,发光发亮。
山间清泉,吾辈楷模。
翻译:在山间,有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岩石缝隙中缓缓流出。
它蜿蜒曲折,最终汇入广阔的江海。
这泉水清澈甘甜,默默无闻地滋润着万物。
泉水的流动,就像君子的品德,稳重、知进退、善于变通。
遇到险峻的地方,它能够避开;遇到顺畅的地方,它能够顺势而行。
虽然泉水最终汇入江海,但它的影响却融入了整个大局。
即使在低位,它也能发出光芒,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山间的清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赋文通过对山间清泉的描写,赞美了它的清澈、柔韧和无私,同时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向往和追求。
文言文被动句及翻译
吾王被执于楚。
翻译:我的王被楚人俘虏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用作被动语态,表示主语“吾王”受到了“楚人”的“执”(执,动词,意为俘虏)。
二、例句二:
吾友被酒所困。
翻译:我的朋友被酒困住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同样表示被动,主语“吾友”受到了“酒”的“困”(困,动词,意为困扰)。
三、例句三:
城破,百姓被杀。
翻译:城池被攻破,百姓被杀。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百姓”受到了“杀”(杀,动词,意为杀害)。
四、例句四:
吾家之宝剑被吾弟借去。
翻译:我家中的宝剑被我弟弟借走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吾家之宝剑”受到了“借去”(借去,动词短语,意为借走)。
五、例句五:
书生被友嘲笑。
翻译:书生被朋友嘲笑。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书生”受到了“嘲笑”(嘲笑,动词,意为嘲笑)。
我见吾师被囚禁。
翻译:我看到我的老师被囚禁了。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吾师”受到了“囚禁”(囚禁,动词,意为囚禁)。
七、例句七:
我国被列强侵略。
翻译:我国被列强侵略。
解析:此句中,“被”字表示被动,主语“我国”受到了“侵略”(侵略,动词,意为侵略)。
通过以上七例文言文被动句的列举及翻译,我们可以看出,被动句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在表达被动的动作、遭受的灾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这些被动句不仅展现了古汉语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语言表达的追求和智慧。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
1.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啊,就像是一个人被无形的力量推着走!比如说“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里的“为”不就表示被动嘛,“被贤能之人所用”,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哎呀呀,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可有意思啦!像“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就是说“我常常被大方之家嘲笑”呀,这不就像我们有时候会被人调侃一样嘛!
3. 嘿,你知道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吗?就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这是“被天下人嘲笑”呢,多形象呀!
4.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那简直就是语言中的小秘密呀!例如“不拘于时”,不就是“不被当时的风气所拘束”嘛,多有趣!
5. 哇塞,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啊,好比一个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某种境地!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就是“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是不是很有感觉!
6. 嘿哟,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就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里的“为”就是“被士卒所用”呀,你说妙不妙!
7.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真的很特别呢!比如“受制于人”,不就是“被人控制”嘛,这在生活中也常见呀!
8. 哇哦,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呀,就如同“洎牧以谗诛”,是“等到
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呀,真让人感叹!
9.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是不是很神奇呀!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不就是“被天下人嘲笑”嘛!
10. 哎呀呀,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那可是很有魅力的呢!比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就是说“风流的事物总是被风雨吹打而去”呀,是不是很有味道!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是非常独特且有趣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分成两类:用一定的虚词作为标志的被动句和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构成“谓语+于+宾语”式。
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介词“为”(wéi)表示被动
用“为”字表示的被动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为”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也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在后面带上宾语——名词或代词,用在动词前面。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带上了宾语“之”。
“幸勿为过。
”《报任安书》
“为”没带宾语,直接用在动词“过”的前面。
这种用“为”表示的被动句,其语法作用和现代汉语的“被”的用法一样,“为”的意义就是“被”。
二是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
这种被动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最常见。
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但是,在文言文中,“为”后面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记》此句中,“为”的后面省掉了宾语“之”。
3.用“见”表示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用作被动句时,是有条件的。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幼时记趣》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比较这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当“见”带了宾语时,只是一般的陈述句,不表示被动:“见藐小微物”即看见微小的事物;只有“见”字后面是动词时,也就是“见+谓语”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而且“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见放”即被流放。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以把“见”和“于”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者,构成“见+谓语+于”的格式。
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另外,“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
”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他人的动作行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表示“慈父背弃了我”,“你既然记挂着我”之意,类似现代汉语中“见谅”、“见笑”、“见教”等的用法。
4.用“受”表示被动
在动词前用“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有罪受贰。
”《左传·哀公六年》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因有罪被怀疑),后面省略了引进主动者的介词“于”。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5.用“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也有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
其形式和现代汉语相似,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也可以不引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判断这种用法之前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介词用,有时也和“披”相通,只有介词“被”引出主动者,组成“被+名(代词)+动词”的格式;或者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动词”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
二、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
“戍卒叫,函谷举。
”“函谷关被攻克。
”《阿房宫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王被拘禁。
”《报任安书》
“洎牧以谗诛。
”“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
”《六国论》掌握了以上被动句的几种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弄清楚句子的主语,因为只有主语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例子中的两句话,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出于主语“虎兕”,“于柙”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为静物的“龟玉”虽处于主语的地位,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所以,主语“龟玉”只是处于受动地位,因而句子是被动句。
2.分析主语是否有“被迫”的情形,或者注意主语产生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
”《报任安书》
主语的“系狱”(关在牢里)只能是“被迫”而为。
有些虽不是“被迫”,但其情形,仍是来自外界的原因。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