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的美国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1“自由放任”的美国[人民版]课件
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 1、原因①18世纪晚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 阶级所推崇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纪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却加 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束缚,提供了广阔的贸 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 易市场。②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完 底”,其原因是什么?有何认识? 成,垄断产生。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刺激 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 竞争,使得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 2、认识:①垄断的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经济危 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③必 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 制定相适宜的经济战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 抛!抛!抛!
$ 10
$ 1000万 $1 $100万
纽约交易所112年历 史上“最糟糕的一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爆发 1929.10.24.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 蔓延 金融业-----工业、农业、外贸 表现 ①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②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③世界贸易额剧减; ④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⑤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小结整合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出现了 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 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在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指导下美国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 展的虚假繁荣。 一场大危机突然袭击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面对危机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美国垄 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美国资本主义 制度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 口,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自由放任的美国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贫富分化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膨胀分期付款
大萧条来临
社会危机严重
经济萧条衰退
国际局势紧张
课堂小结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胡佛反危机
自由放任
自愿合作
罗斯福新政
课堂检测
1、揭开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序幕的事件 ( ) A、股票市场大崩溃 B、汽车建筑钢铁业成为经济支柱 C、民族主义倾向加剧 D、20世纪初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方面: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方面: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最主要原因
特点是什么?这场经济危机
于是乙和丙非常。。。。 乙和丙的情绪迅速传染给其他人,大家都非常害怕,大家就都到银行去。。。。。 大街小巷议论的新闻全是。。。。 银行的现金告空,于是银行要宣布破产了。。。。。。 随之而来的是。。。。 大家开始节省开支,减少投资,工资减少,生产的物质少了,物价上涨了。。。
产品滞销、积压
物价下跌
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出现了股票抛售风。股市崩溃,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到来
6.1 “自由放任”的美国
①贫富悬殊
生产与销售矛盾 ②股票投机、银行信贷 (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原因 ③自由放任政策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1929—1933年, 美国破产的银行占全 国银行总数的49%。 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 46.2%,...钢铁工业 下降了近80%,汽车 工业下降了95%,农 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 54%,…。
银行信贷、股票投机带来虚假繁荣与不稳定性
材料四:“经济学之父” 亚当· 斯密, 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 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 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应扮演 经济的“守夜人”。工业革命后这种思想 为西方世界所应用推广,为资本家攫取了 巨额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无序竞争…
我懂三种职业, 我会三种语言, 我打过三年仗, 我有三个孩子,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 BUT I ONLY WANT ONE JOB.
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重点难点:
20年代美国 柯立芝繁荣
失业者在等候救济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呢?
(课标要求)
材料一: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 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 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个例子生动而又形象地揭示出经济危机是 由经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 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 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1928 年胡佛的总统竞选宣言
材料五 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 材料六 “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被当作木 材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 胡佛杯水车薪的措施,使美国病入膏肓。 “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灵”
2自由放任的美国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一 知识认知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自由放任”
的美国
世界经济大
危机
杯水车薪
病入膏肓的
经济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四、反思与启示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往者已不及, 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THE END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1/高关税 报复措施 贸易几乎终止
1.各国征收高关税,构建贸易壁垒
/2/贸易量只增长了3%
2.世界贸易量增长幅度降低
/3/贸易的依赖性减小
3.国家间外贸依赖性和联系减弱。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三、教学流程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病入膏肓的经济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杯水车薪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板书设计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金融;工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4、影响 二、病入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三、杯水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预 3、结果:失败
一 知识认知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自由放任”
的美国
世界经济大
危机
杯水车薪
病入膏肓的
经济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四、反思与启示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往者已不及, 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THE END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1/高关税 报复措施 贸易几乎终止
1.各国征收高关税,构建贸易壁垒
/2/贸易量只增长了3%
2.世界贸易量增长幅度降低
/3/贸易的依赖性减小
3.国家间外贸依赖性和联系减弱。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三、教学流程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病入膏肓的经济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杯水车薪
USA –unrestrained freedom
板书设计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2、表现(金融;工业;农业;其他)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4、影响 二、病入膏肓的经济:(六点表现) 三、杯水车薪 1、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原因,背后隐患 2、胡佛政策①自由放任②局部干预 3、结果:失败
6.1放任自由的美国。
华盛顿州的“胡佛村”
1932年总统大选, 罗斯福以普选票57%、 选举人票472张∶59 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
——威廉· 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人民呼声: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罗斯福: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B
C
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
③ 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
面临严峻的考验。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根据材料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①②(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B资国与殖民、半殖 民地C资国与资国)③
“美国人家家锅里一只鸡, 家家有一辆车。”
二、危机的特点
特点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概况
破坏性特别大 来势特别猛
二、危机的特点
特点 概况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来势特别猛
A地域B领域 1929—1933
工业降1/3,贸易减少 2/3,失业3000万 “黑色星期四”
三、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华尔街(wall street)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一个小 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 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 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从 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 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举例:全球市场只需要一张桌子,那么每个资产阶级都 有木头,钱、机器等生产所需要的资料(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假设这张桌子利润很大,那每个资产阶级都会 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一张桌子,结果全球市场商品 过剩,经济危机出现(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符合社会 也就是市场的需要)。
27班“自由放任“的美国
(二)胡佛政府的应对危机的措施
1、1929年起的措施---结果 2、1932年的调整措施---结果 始终带有自由放 特点: 任的传统经济学 理论的特点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对经济的打击: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社会生活危机 2、对政治的影响:
(1)政治危机(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
4.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是( C ) A.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票大幅度哄抬
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推崇并推动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 策却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其原因 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三: 1925年5月,美国各主要部门的生产开始减退,呈 现出经济危机的苗头,但被股票价格的疯狂上涨所掩盖。 ……于是经济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 ——王斯德《世界现代 史》 思考:分析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劳动人民
贫
富
悬
殊
生产与销售 的矛盾
掩 盖
资产阶级
股票等 投机活动
金融市场 不稳定
再见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2)地点: 美国
(1929—1933)
(1)时间: 1929、10—1933年
纽约——世界
Hale Waihona Puke (3)标志: 纽约股市崩溃(导火线)
2、过程(经济领域)
工业 (工厂关闭、工人失业) 金融业 (银行倒闭)
(田地荒芜、农民破产) 农业
对外贸易 (剧减)
3、大危机的表现:
(1)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自由放任的美国
正是在上述种种矛盾的综合作用下,世界经 济大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929 1929 —— 1933 1933 年共有 年经济大危机是以美国股市崩溃为先导而引发的 10500家银行破产,占全国的49%,金融业处 一场金融、工业、农业和政治的全面性危机。1929年10月24日, 于休克状态,上百万美国人的多年积蓄荡然无存。经济危机沉重地 打击了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 纽约股票市场抛售了股票近1300万股。股价下跌的速度快得连自 1932年,工业 生产指数与 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0 动记录机都跟不上,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银行筹划组织了一个 %,生铁下降了 2.4亿美元的购进集团也无法抑制跌势。人们称这一天为“黑色 79.4%,钢铁下降了75.8%,汽车下降了74.6 %,采煤下降了 星期四”。 40.9%。最严重时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钢铁业 只有15%。 10月29日,一天内股票抛出量高达1650万股,《商业及财政 危机期间企业倒闭了13万家以上,失业工人数到1933年达到 记事报》称“本周发生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股票市场灾难”。到 1700 年底,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各种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 万人,失业率24.9%。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影响, 450亿美 1932 年农产品产量比 元,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到 1929年增加,但价格指数却从 1932年6月,纽约股票价格指数降至 100降为44。农民总 收入下降了 最低点—— 57 34 %,比 点;股票价格平均每股由 1914年水平还低。农产品总值 365美元下跌到 192981 年为 美元。 119亿 美元, 由于跌价引起的证券贬值总额达到 1932年为53亿美元;谷物总产值 840亿美元,超过 1929年为12.1928 8亿美元, 年的国 1932 年仅为3.91亿美元。农业生产严重过剩还引起生产力的大倒 民收入总额。巨大的股灾与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导致大批银行倒 闭,1933年全国18569家银行为应付提款,不得不抛出抵押品和 退和大破坏,由于缺油而用马拉犁代替拖拉机,由于工资低而用手 工劳动取代机器操作。 证券,损失惨重。
PPT课件罗斯福新政(新)
内容: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作用:减少盲目生产,防止盲目
竞争→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条件
情景四:
⑴左图反映了美国罗斯福 新政的哪一举措?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田纳西水利工程
⑵产生什么作用?
增加就业,刺激
消费,稳定社会
等候领取面包
情景五: 材料:“三十年代,在号称 进步的康涅狄格州,年轻 女工在血汗工场每周只能 挣得一美元十分,而在锯 木木厂的男工每小时工资 只有五美分‛ 。
●重要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合为一 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服务于垄断组织,并被用 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标志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 一步提高,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国家政权为垄断资本家服务的主要方式包括:⑴利用国库资 金为垄断集团承担投资风险,保证高额垄断利润;⑵通过国家立 法和预算,把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作为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⑶通过国家收购私人企业和将国有企业低价出售给私人这两种相 互交替的形式,实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国有化和私有化,甚至把 赢利的国有企业转到垄断集团手中;⑷利用国家权力,加强资本 的集中和积聚,加剧垄断集团对中小企业的吞并;⑸通过‚国家‛ 的形式和外交手段,在国际上进行争夺市场的斗争。 (引自 《辞海》)
2 实施新政根本目的:解决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 级的统治.
3 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
2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 内容—3R 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
情景创设----材料分析 情景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然而,这种自由放任政策 也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脆弱 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美国 经济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 动的冲击。
自由放任政策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自由放 任政策将继续成为美国政府制定经济 政策的重要方向。
然而,自由放任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 战和限制,例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 和国际合作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 自由放任政策的未来发展。
新自由主义强调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化,成为 美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础。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放任政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美国政府更加推行自由放 任政策,以适应国际市场 的竞争。
美国政府通过贸易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和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等手段,促进国际贸 易和投资,吸引全球资本 和人才。
02
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政策鼓励市场自由竞 争,刺激创新和效率,促进了
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资源分配
自由市场机制有助于更有效地 分配资源,使得资源流向高效 率、高回报的领域,提高了整 体经济效率。
贫富差距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导致财富积 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贫富差 距加大,社会不平等问题加剧 。
国际关系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在国际舞 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贸易保护主 义等。
03
自由放任政策的争议和批评
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导致财 富和收入在少数人中积累 ,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社
会不公和不稳定。
贫困问题
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导致 贫困问题的加剧,影响低 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和福
经济波动
缺乏政府宏观干预可能导致经 济波动加剧,如大萧条等经济
自由放任政策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自由放 任政策将继续成为美国政府制定经济 政策的重要方向。
然而,自由放任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 战和限制,例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 和国际合作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 自由放任政策的未来发展。
新自由主义强调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化,成为 美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础。
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放任政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美国政府更加推行自由放 任政策,以适应国际市场 的竞争。
美国政府通过贸易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化和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等手段,促进国际贸 易和投资,吸引全球资本 和人才。
02
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政策鼓励市场自由竞 争,刺激创新和效率,促进了
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资源分配
自由市场机制有助于更有效地 分配资源,使得资源流向高效 率、高回报的领域,提高了整 体经济效率。
贫富差距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导致财富积 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贫富差 距加大,社会不平等问题加剧 。
国际关系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在国际舞 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贸易保护主 义等。
03
自由放任政策的争议和批评
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
自由放任政策可能导致财 富和收入在少数人中积累 ,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社
会不公和不稳定。
贫困问题
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导致 贫困问题的加剧,影响低 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和福
经济波动
缺乏政府宏观干预可能导致经 济波动加剧,如大萧条等经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36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新民主》;华莱士的《新边疆》;埃 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简
诺迪的《罗斯福革命》;戴格勒的《超 பைடு நூலகம்: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
越我们的过去》;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 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
的《未来的到来》;珀金斯的《富兰克 “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
答案
考点二 “走出梦魇”—— 罗斯福新政
历史解释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一些主 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 现新变化。 (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 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4)新起点: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 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3.罗斯福新政的社会认可度 “整个国家都站在他那边,即使他做的事情是错的,人们还是追随他。 事实如此,人们拥护他所做的一切,如果他把国会大厦烧为灰烬,人们 仍然会欢呼喝彩,‘烧得好啊,我们总算点起了一把大火’。”
——美国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评价罗斯福的话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众对罗斯福的拥护和支持。 命题角度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美国民众渡过难关的信心;政府执 政的理念。
2.唯物史观——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 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 (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 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
必修二
专题6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探究2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材料一 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富兰克
林· 罗斯福于1932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在接 受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 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必修二
专题6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1.经济的全面危机 (1)金融业: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格连续下 跌;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 (2)工业、农业:生产跌回到________年的水平。 (3)就业、生存危机:失业人数大增;中产阶级积蓄 无存;少年失学、青年没有就业机会,许多家庭急剧贫 困。
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 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 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 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 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必修二
专题6
第1讲
必修二
专题6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②赢得了国会的支持。 ③发表“________”,争取了人民的支持。 (2)新政的目的:通过________来结束经济混乱状 态,摆脱危机。
必修二
专题6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施行新政 (1)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________,主要是采取应 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 已取得的成就。
必修二
专题6
必修2专题6-1“自由放任”的美国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大危机的原因: 劳动人民
贫 富 悬 殊 生产与销售的 矛盾
资产阶 级
自由放任 股票等 投机活动
掩 盖
金融市场 不稳定
想一想,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作者从哪些方 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联邦政府代表和维护 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 所欲为。 (2) 垄断资本控制国民经济,操纵市场和价格,使 市场规则遭破坏,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3)贫富悬殊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4) 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 最终掀起大危机。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假如你是美国总统,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你会如何来解决呢?不妨大胆的来设计一 下!(提示:可以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原 因来分析哦) 考考你!
•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让经济进行“自我疗伤”; • 大幅度提高关税; •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等提供贷款, 并允许复兴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 • 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 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 邦政府进行救济。
“胡佛屋”
• ①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 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 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 • 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的国家要适应 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并不断协调 好国际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国 际环境。 • ③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 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 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从根本上 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的手段。在经济区域 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第29讲“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课件新人教版
第 29 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基__本__矛__盾__,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 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 竞争等。
[答题术语] 1.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 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 间的矛盾。
3.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 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 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 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探究:(2)结合史料三、四和所学知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 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 何?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 解决”说明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 史料四中“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大 幅度提高 887 种商品的关税”等信息说明胡佛政府在一定程度 上对经济进行了干预。 [提示]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从自由放任政策到 凯恩斯主义的转变;从二战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 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新变化。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基__本__矛__盾__,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 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 竞争等。
[答题术语] 1.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 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 间的矛盾。
3.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 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 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 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探究:(2)结合史料三、四和所学知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 济大危机,世界各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 何?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 解决”说明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 史料四中“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大 幅度提高 887 种商品的关税”等信息说明胡佛政府在一定程度 上对经济进行了干预。 [提示]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专题十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调整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从自由放任政策到 凯恩斯主义的转变;从二战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 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发展中开的创共同国之家处干”预。经—济—新必修模二式课,本二第战12后0页欧
美都采用国家干预进行社会、经济改
请思考:革从,经从济而角产度生看深,远罗影斯响福。新政开创了什么 新模式挽救了市场经济,对美国与西欧有何影 响?
三、化解危机显实效
1、进步性: ⑴经济方面: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经济逐步
恢复并发展。 ⑵政治方面: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法》 制度;为没有谋生能力
的人提供救济;
维护社会稳定
知识阐 释
“三R”,即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
新
改革(Reform)
政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
的
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支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
柱
贫民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
经济状况
思考:与胡佛相比,罗斯福 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当时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 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 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 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设计思路
“自由放任”的美国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化解危机
政治危机
力行新政
信任危机
重拾信心
胡佛
美都采用国家干预进行社会、经济改
请思考:革从,经从济而角产度生看深,远罗影斯响福。新政开创了什么 新模式挽救了市场经济,对美国与西欧有何影 响?
三、化解危机显实效
1、进步性: ⑴经济方面: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经济逐步
恢复并发展。 ⑵政治方面: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法》 制度;为没有谋生能力
的人提供救济;
维护社会稳定
知识阐 释
“三R”,即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
新
改革(Reform)
政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
的
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支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
柱
贫民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
经济状况
思考:与胡佛相比,罗斯福 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当时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 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 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 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设计思路
“自由放任”的美国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化解危机
政治危机
力行新政
信任危机
重拾信心
胡佛
全省同课异构“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靳占红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狂跌(标志 着经济危机爆发),并且形成连锁反应,席卷了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形成了世界 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一览表
工业生产下降
工厂倒闭家数
失业工人人数
整个工业倒退年代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工业 下降 贸易 缩减 失业 人数
〖巩固练习〗 美国有一首民谣:梅隆拉起警笛, 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 国朝地狱里冲。谈谈你对这首民谣 的理解
要点:
(1)经济危机始于股市崩溃 (2)美国政府的政策对经济危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3)大危机时期美国生经济凋敝、社会萧条、人民生活困 苦不堪、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美国面临崩溃的情况。
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
国际局势紧张
法西斯上台
战争危险
胡佛政府的解困措施
1、前期: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关税
2、后期: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效果: 没有克服,不断恶化
美国面临的局面:
生产大倒退、大破坏,经济凋敝,社会萧条,人民生活困苦, 阶级矛盾尖锐,人心惶惶,对资本主义丧失信心,资本主义制 度面临崩溃,期望“救星”。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 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生产过剩-生产与销售产 生矛盾 (直接原因)
过度信贷消费
股票投机过度 自由放任政策
经济 危机
(具体原因)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具体、直接)
危机的影响
工人罢工 抗议示威 骚乱暴动 关税战 倾销战 货币战
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 国家之间 矛盾激化
为什么
自由放任的美国
愤怒的人们把胡佛作为嘲讽的对象,称他为“饥饿总 统”。凄凉敞陋的贫民窟、旧报纸、乞讨袋、破汽车被人们 称作“胡佛村”、“胡佛被”、“胡佛袋”、“胡佛车”。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变卖家产的失业者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胡佛政府的措施为何会使美国的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
由于胡佛政府遵循传统的经济学自由放任 理论, 执行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生产与消费 之间的矛盾,所以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 的危机。
人的提名,获胜。1929年胡佛上台 后,正赶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 国经济坠入深渊。
胡佛政府的政策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1、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主 张经济“自我治疗” 2、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推行“自愿联合” 政策
3、大幅度提高关税,实行借贷救济等紧缩 政策
胡佛措施的效果
小结:加剧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危害,美国不但没 有摆脱危机,经济反而跌到了“谷底”。
Empire State Building
“自由放任”的美国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既经历了战后的迅速恢复繁荣—— 柯立芝繁荣(1923-1929),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 条(1929-1933)。十年间,美国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 天”。
自由主义给美国带来繁荣,同时也带 来了隐患……
胡佛总统 (1929.3-1933.3)
有限的政府权力;政府保障公民 的权利
柯立芝总统 (1923.8-1929.3)
-保障自由贸易、支持私人企业的 市场经济
政府尽量不要对市场经济进行指 导和干预
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 汽车工业、电器业 市的一栋著名的摩天大楼, 和建筑业等工业部 共有102层,1930年动工, 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1931年落成,只用了410天。 地上建筑有381米高的美国 帝国大厦,自1931年以来, 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 达40年之久,直到1971年 才被世贸中心超过。如今 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作为 纽约永远的标志,象征美 国工商业文化。
自由放任美国
第18页/共34页
美国的经济在不断地恶化。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出现了用 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区,老百姓把它叫做 “胡佛村”,即使以富豪如云出名的纽约曼哈顿区,这 样的“胡佛村”也有两个。人们还把流浪者手里拎的装 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把无家可归的人夜里包在 身上聊以取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把抓来充饥的 长耳朵野兔叫做“胡佛猪”;把身无分文而翻转过来的 衣袋叫做“胡佛旗”。最有趣的是,有人把锯掉车头的 破汽车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称为“胡佛车”;还“得、 得、得”地赶着这种“胡佛车”,去迎接前来“访贫问 苦”的胡佛总统。
股票投资过度
第5页/共34页
贫富悬殊 分期付款过度膨胀 股票投资过度
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第6页/共34页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0—1933年 (2)地点:美国 纽约 (3)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4)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第7页/共34页
巩固练习: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的 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 炉子呢?”妈妈回答:“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 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 什么失业?”“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反映当 时社会情形的对白,直接揭示了
生产方式
机器化大生产
分工更细, 效率更高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矛盾
第10页/共34页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0—1933年 (2)地点:美国 纽约 (3)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4)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生产社会化根与本资原本因主:义资私本人主占义有的制基之本间矛的盾矛—盾— 2、表现
美国的经济在不断地恶化。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出现了用 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区,老百姓把它叫做 “胡佛村”,即使以富豪如云出名的纽约曼哈顿区,这 样的“胡佛村”也有两个。人们还把流浪者手里拎的装 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把无家可归的人夜里包在 身上聊以取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把抓来充饥的 长耳朵野兔叫做“胡佛猪”;把身无分文而翻转过来的 衣袋叫做“胡佛旗”。最有趣的是,有人把锯掉车头的 破汽车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称为“胡佛车”;还“得、 得、得”地赶着这种“胡佛车”,去迎接前来“访贫问 苦”的胡佛总统。
股票投资过度
第5页/共34页
贫富悬殊 分期付款过度膨胀 股票投资过度
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第6页/共34页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0—1933年 (2)地点:美国 纽约 (3)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4)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第7页/共34页
巩固练习: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的 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 炉子呢?”妈妈回答:“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 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 什么失业?”“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反映当 时社会情形的对白,直接揭示了
生产方式
机器化大生产
分工更细, 效率更高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矛盾
第10页/共34页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0—1933年 (2)地点:美国 纽约 (3)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4)原因: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 生产社会化根与本资原本因主:义资私本人主占义有的制基之本间矛的盾矛—盾— 2、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大生产 矛盾
资本家私有制
目的为何?
自由放任
生产日益扩大 加剧
榨取最大利润
股票投机
矛盾
银行信贷
工人待遇?
购买能力有限
产品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财富过于集中——广大人民购买力低,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 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时期;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 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 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三人行 ?
柯立芝繁荣
罗斯福新政
J·C·柯立芝
H·C·胡佛
F·D·罗斯福
(在任1923~1929) (在任:1929~1933)(在任:1933~1945)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
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 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牛奶白白被倒掉, 玉米当作木柴烧。 富人发疯去上吊, 穷人饿得嗷嗷叫。
5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中发生的相对过剩,使 社会经济陷于混乱和瘫
痪的状态。具体表现是 商品滞销、生产下降, 企业倒闭、失业多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自由放任的美国”
【整体感知】 第一框题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第二框题 杯水车薪 ——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第三框题 病入膏肓的经济(自学) ——胡佛措施并未见效
学生漫画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 星期四。一个小时 内,11个投机者自 杀身亡。
从1929年9月 到1933年1月间, 道琼斯30种工业股 票的价格从平均每 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 1929年9月繁荣的 顶峰到1932年夏天 大萧条的谷底,道
(2)世界方面: 最主要原因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二、杯水车薪——美国如何对付经济危机?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 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二、胡佛总统应对危机
探究活动
(1)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哪些?有何特点? 其结果如何?(阅读教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与殖民地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国家间)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3)世界局势: 的矛盾 ( 倾销、增税)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局 势紧张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4、影响:
(2)胡佛政府的措施为何使美国的危机程度进一 步加深?
由于胡佛政府遵循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 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所以加重了生产相 对过剩的危机。
27
胡佛政府的政策 1、前期:1932年前
(1)特点: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 干预
(2)内容: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 关税
2、后期:1932年
1.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工业、农业、 世界贸易)
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 摇欲坠。
3.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 道路。(美:新政;德日:法西斯主义)
17
社会矛盾激化
工
人
砸
碎
工
厂
玻
璃
示
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者
与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警 察
冲
突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 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 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 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 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琼斯工业指数从 381点跌至36点, 缩水90%.
幽默与讽刺
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 品说:“在旅馆你必须 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 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 问旅客:‘您是要一个 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 爆发 1929.10.24.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
感受与体会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3.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 下降,胡佛最终被人民抛弃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大危机
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加深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政府 ——————摆脱危机
影响
美国 国历—家届—垄政—断府—资改—本革—主—义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 西欧和日本—强—推化—行国—新家—的对—经经—济济—模的式干二和预战持后续经增济长复兴
背景资料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 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19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机器化大生产
密切协同 分工更细, 步调一致 效率更高
感受与体会
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金融业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工业 企业破产、失业剧增 农业 农业萧条、农民破产 民生 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特点
影响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国际关系:
范围广
时间长
破坏性大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信贷消费,股票投机,造成市场虚假繁 荣,掩盖了矛盾
③股市崩溃——导火线 市场虚假繁荣
劳动人民
贫悬 富殊
资产阶 级
股票等 投机活动
生产与销售的 矛盾
掩 盖
金融市场 不稳定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 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方面: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资本家私有制
目的为何?
自由放任
生产日益扩大 加剧
榨取最大利润
股票投机
矛盾
银行信贷
工人待遇?
购买能力有限
产品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财富过于集中——广大人民购买力低,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 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时期;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 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 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三人行 ?
柯立芝繁荣
罗斯福新政
J·C·柯立芝
H·C·胡佛
F·D·罗斯福
(在任1923~1929) (在任:1929~1933)(在任:1933~1945)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
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 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牛奶白白被倒掉, 玉米当作木柴烧。 富人发疯去上吊, 穷人饿得嗷嗷叫。
5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中发生的相对过剩,使 社会经济陷于混乱和瘫
痪的状态。具体表现是 商品滞销、生产下降, 企业倒闭、失业多等。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自由放任的美国”
【整体感知】 第一框题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第二框题 杯水车薪 ——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第三框题 病入膏肓的经济(自学) ——胡佛措施并未见效
学生漫画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 星期四。一个小时 内,11个投机者自 杀身亡。
从1929年9月 到1933年1月间, 道琼斯30种工业股 票的价格从平均每 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 1929年9月繁荣的 顶峰到1932年夏天 大萧条的谷底,道
(2)世界方面: 最主要原因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二、杯水车薪——美国如何对付经济危机?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 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二、胡佛总统应对危机
探究活动
(1)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有哪些?有何特点? 其结果如何?(阅读教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与殖民地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国家间)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3)世界局势: 的矛盾 ( 倾销、增税)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局 势紧张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4、影响:
(2)胡佛政府的措施为何使美国的危机程度进一 步加深?
由于胡佛政府遵循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 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所以加重了生产相 对过剩的危机。
27
胡佛政府的政策 1、前期:1932年前
(1)特点: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 干预
(2)内容: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 关税
2、后期:1932年
1.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工业、农业、 世界贸易)
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 摇欲坠。
3.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 道路。(美:新政;德日:法西斯主义)
17
社会矛盾激化
工
人
砸
碎
工
厂
玻
璃
示
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者
与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警 察
冲
突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 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 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 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 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琼斯工业指数从 381点跌至36点, 缩水90%.
幽默与讽刺
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 品说:“在旅馆你必须 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 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 问旅客:‘您是要一个 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 爆发 1929.10.24.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
感受与体会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3.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 下降,胡佛最终被人民抛弃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大危机
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加深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政府 ——————摆脱危机
影响
美国 国历—家届—垄政—断府—资改—本革—主—义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 西欧和日本—强—推化—行国—新家—的对—经经—济济—模的式干二和预战持后续经增济长复兴
背景资料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 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19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机器化大生产
密切协同 分工更细, 步调一致 效率更高
感受与体会
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金融业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工业 企业破产、失业剧增 农业 农业萧条、农民破产 民生 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特点
影响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国际关系:
范围广
时间长
破坏性大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信贷消费,股票投机,造成市场虚假繁 荣,掩盖了矛盾
③股市崩溃——导火线 市场虚假繁荣
劳动人民
贫悬 富殊
资产阶 级
股票等 投机活动
生产与销售的 矛盾
掩 盖
金融市场 不稳定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 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方面: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