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范文.doc
普通教育学读后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普通教育学》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著,于1806年首次出版。
该书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普通教育学》的一些读后笔记摘抄。
二、教育学的定义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的理论科学。
2. 教育学不仅关注教育实践,还要关注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
三、教育目的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智慧、体魄和劳动能力。
2. 德行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智慧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体魄教育和劳动能力教育是教育的辅助。
3. 教育目的的确定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教育方法1. 赫尔巴特提出了“五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应用。
2. 明了阶段: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3. 联想阶段: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认识。
4. 系统阶段:整理、归纳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5. 方法阶段: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应用阶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育制度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制度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学校、班级、课程、教材、教师等。
2. 学校是教育制度的核心,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
3.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4.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
六、教育评价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估。
2. 教育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
3. 教育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课程、学校等方面的评价。
七、教育与社会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 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
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一、作者介绍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他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在系统地实践哲学与观念心理学的基础上,以伦理学阐述目的、心理学论证方法、实验学校为实践基础,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成为科学教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赫尔巴特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扩展到学校教育系统,并渗透进全部教育理论的建构中,成为继裴斯泰洛齐之后真正教育心理学化的典型代表。
赫尔巴特于1776年生于德国奥格斯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赫尔巴特童年曾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哲学教育。
1788年,进入奥尔登堡文科中学,接受古典式的德国教育,开始研究康德的哲学。
1789年,年仅13岁的赫尔巴特写出了第一篇哲学论文《论人类道德的自由》。
1793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学,后转学哲学,师从康德的学生费希特。
1797年,赫尔巴特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从1797年到1800年,他在瑞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中担任3位年龄分别为8岁、10岁和14岁的男孩的家庭教师。
他每隔两个月就写一份教育报告,3年共写了24份报告。
在对他所教的三个儿童的个性和需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赫尔巴特体验并认识到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价值,并开始研究教育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1802年,赫尔巴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教育论文《裴斯泰洛奇关于直观的初步观念》,裴斯泰洛奇促进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给了赫尔巴特很大的启迪,使之开辟教育科学之路的努力有了真正的起点。
获哥丁根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讲授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课程。
1805年成为哥丁根大学正式教授。
180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开始构建他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阅读心得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普通教育学》阅读心得“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
”这是我在刚参加工作时,在自己的岗位照片下面写的一句话。
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赫尔巴特的兴趣教育将兴趣视为学生学习极其重要的基础,他指出:“一旦没有了这种兴趣,教与学无疑会变得空洞乏味。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能达到自律和专注的程度,因此,兴趣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多样化课程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开设多样化课程,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
赫尔巴特曾这样阐述兴趣:所谓兴趣,就是专心所追随的、审思所积聚的对象。
兴趣存在于有趣的事物之中,而事物是多方面的,因而兴趣也是广泛和多方面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开齐开足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知识性课程,还要开展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性课程,实验、劳动、食育、非遗等实践性课程,还有口语表达、省情礼仪、生态保护等社会行课程,发掘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便激发学生的天赋和潜能。
二、探索完善“以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
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节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每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探索以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尝试与探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例如教师尝试布置多元化学习任务,通过以“假如我是作家”为题的总结式发言,寻找“游戏”中的数学逻辑,分享“科技改变生活”的体验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尽管学生会犯一些知识逻辑上的错误,我们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珍惜学生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三、指导个性化成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定会成为一种习惯。
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兴趣、习惯,往往会激发他们未来生活的潜能。
尤其是小学教师应该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性格特点,积极评价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的进步,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探索个性化成长。
如果学生说“我没有任何兴趣”,那么我们更应该给予他最贴切的关心,指导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2024年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____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此书的原标题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有一个“绪论”。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
”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一)儿童的管理“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儿童管理的目的“……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____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
”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____倾向,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
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清楚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
作为教师,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Allgemeine Padagogik ausdem Zwe—ckder Erzi ehung,1806)。
《普通教育学》一书的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
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
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
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究竟什么叫做性格”、“论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过程”、“训育”、“训育特殊性的考察”。
本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下面拟就《普通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
(一)五道念与教育目的论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1.“自由”的观念。
亦译作“内心自由”的观念。
“自由”的观念要求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的束缚而只受制于人的内在判断,归之于人的内在自律,归之于人的理性自觉,从而使人的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
意志、理性之外显即为人之行为,人之行为之内化即为人之意志、理性。
赫尔巴特认为,如果道德实践只是借助于道德他律,借助于一味附和外来的主张来实施,那么,这种实施便是懦弱和苍白无力的。
只有“自由”的观念才可使人的意志和行为之间避免产生任何矛盾和斗争。
它使人具备明确的目标,不致产生动摇、犹豫、颓伤和彷徨。
但是,“自由”的观念本身只解决了人的价值判断问题,因而只能使人决定行为的目标和方向,还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普通教育学》读后感3篇《普通教育学》读后感3篇首先在对儿童进展管理方面,赫尔巴特提出的措施之一是权威与爱,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
而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受到爱戴的关键又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本人是非常赞赏这种观点的一旦获得了爱,它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自不待言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应该引起当代社会的注意。
因为在当下这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很多人哪怕是知识也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如果是这样,那受再多的教育又如何?还不行害人又害己,酿成了教育的悲剧?所以说,道德教育不是来得更重要吗?而赫尔巴特正是强调了德行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并非“有知识”的人都是有“德行”的。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代人应该要反思的地方吗?。
还有,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那么。
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反过来他也不成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他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根本的途径和手段,即教育离不开教学,要以教学为载体,而且任何教育都必须具有教育性。
我觉得这个原那么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方面,这告诉了我们思想品德这门课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学校开设这门课,让学生从小就承受道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来进展教育。
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教育者在设计课堂时时刻记得“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说设计任何一个课时,任何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要思考其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意义。
当然,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也不例外地存在一些缺乏之处,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觉得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吧。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即
“
专心
和
,
赫尔 巴特被 称 为
、
审思
”
,
“
专心
”
和
“
审思
”
又 各 有 静 态和 动 态
:
教 育 科 学之 父
、
”
,
但 是 由 于他 的 唯 心 主 义
,
形而
由 此 就 形 成 了 教 学 的 四 个 阶段 称为
三
“
一 是 静 态 的 专心
,
,
上 学的 哲 学
心理 学 观 点
。
使他 并 没 有 真 正 达 到 建
“
提 出了 两 个 原 则
” 。
由 儿童 自 己 管 束 自 己
教 育 自己
。
—教 学 如 果 不 进 行 道 德 教 育
“
教 学的 教育性
”
和
“
教 育 性 的教 学
,
他说
:
赫 尔 巴 特 在 欧 洲 近 代 教 育 思 想 史 上 占 有重 要 地 位
。
只 是一 种没 有 目的 的
,
9 世 纪 中叶 以 后 1
,
他 的 思 想 不 仅在 德 国流 行
,
,
手段
,
而 道 德教育如 果 没 有教学
。 ”
就是 一 种失去 手
也 影 响 到 欧 美 各 国 的教 育 界 很大
。
对欧 美中学 教育影 响
。
段 的 目的
赫 尔 巴 特 还 提 出在 教 学 中 要 贯彻 多 方
,
在 他之 后
,
还 形 成 了 赫 尔 巴 特 学派
,
赫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究竟什么叫做性格”、“论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过程”、“训育”、“训育特殊性的考察”。本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四、《普通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
(一)五道念与教育目的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在赫尔巴特看来,五道念为人人所共有。作为一套普遍的道德范畴,五道念是人类的永恒的美德,它将人类的一切美德都网罗入内。五道念是一个层层剥笋,步步递进的关系,愈到最后,其道德自律的成份愈少,而道律他律的色彩愈浓。赫尔巴特断言,五道念囊括了意志道德的一切类型,因而是巩固世界秩序亦即维护普鲁士君主政体下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永恒真理”,如果人人都能牢固地将五道念建立起米,天下自无任何骚乱,社会自然安定太平,人民自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
2、赫尔巴特论证的教学法往往被人认为是教师的“教法”,而不包括学生的“学法”,这就是忽视了他的“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之上的。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来规定教师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统觉团的形成和扩大,他没有否认学生的主动性,而是更多地论述了教师如何去做,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而杜威也忧虑,“迎合学生的任性和兴趣”会有危险,需要有成人的指导来发展学生的民主,他没有否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
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纪念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发表200周年
展望未来现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跨学科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将成为 未来教育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教育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以解决教育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2、教育技术革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将更 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未来的教育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如何优化教育过程、 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在《普通教育学》发表200周年之际,我们应深刻领会赫尔巴特的教育 思想内涵和现代教育学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和创新,以 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经 典与现代的碰撞
在教育学的历史长河中,赫尔巴特的名字和他的《普通教育学》无疑占据着举 足轻重的地位。这本书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教育学的方向,时至今日,它仍然对 我们理解和改进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赫尔巴特作为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深受德国当时社 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 格、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和实践操作,主张通过课堂教学、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多重途径来实现教 育目标,为现代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围绕着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他强 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 独立精神的公民。在课程内容方面,赫尔巴特注重学科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认 为学生应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同时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 他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从《普通教育学》探寻赫尔巴特的师生观
【 关键词 】 赫 尔巴特
师生观 教 学 训育管理 源自赫尔 巴特是我国教育界所熟知的一位哲学家、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在 1 8 0 6 年出版的《 普通教育 学》 , 成为教育理论发展史上一块不可磨灭的丰碑 , 他因此被誉为 “ 科学教育学之父” 、 “ 教育性教学” 的
倡 导者 以及教学 形式 阶段 的创造 者 。
所谓师生观, 一般地说, 就是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 中的地位、 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或处理 的看法或观点 , 是教育观或教学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全 面研究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 , 就必 须研究其师生观。本文从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 普通教育学》 出发 , 围绕其三大核心问题即管理 、 教学和 训育进行探讨 , 以期全面、 客观地展示和分析赫尔 巴特关于师生观的思想或观点 , 使人们对他的师生观
有一个 正确 的了解和认 识 。
一
、
从‘ 镦 学”探寻赫 尔 巴特 的师 生观
赫尔 巴特关 于师生观 的思想 和论述 主要表 现在其 对于教育 教学 的看法之 中 , 可 以说 , 他 在对教育 问
题 的探讨 中、 在对教学过程的论述中所涉及到的兴趣、 个 陛、 过程等内容无不展现并反映着其师生观。 ( 一) 学生 的兴趣—— 教 学的条件 赫尔巴特从观念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兴趣 , 认为人 的一切认识是时间和经验的产物 , 兴趣同样如此 。 对任何人来说 , 兴趣都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和素质 , 而只能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状态和结果 。学生的 学习兴 趣在教 育教学 中占有 极其重要 的地位 , 因为它是教学 得 以进 行 的必 要条件 , 是 学生学 习所不可 或 缺的主要因素。正因为对兴趣如此重视 , 所以, 赫尔巴特与其他一些教育家不同, 他是以兴趣作为线索, 围绕其 阐述教育的目的、 内容 、 方法、 手段等问题 , 使其成为贯穿他的教育理论 的最活跃的中心概念和重 要 原则 。 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固然重要 , 但如何看待兴趣 , 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针对许多人历来认为的 教师必须力 图使其课堂教学特别是讲授 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 “ 学习是 目标 , 兴趣是手段” 的看法或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要求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 升。
课程评价
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成绩、教师观察、学生反馈等,以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 况,为进一步改进课程提供依据。
04
CHAPTER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与教育
学习过程
赫尔巴特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 过程,学生需要经历清晰、联想 和系统化三个阶段才能真正掌握
知识。
教学方法
根据学习过程的理论,赫尔巴特提 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 范、练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 握知识。
教育评价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评价应该根据学 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 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 育质量。
纪律与惩罚
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纪律和惩罚是 必要的,以确保教学秩序和儿童行为 的规范。
教育内容论
知识传授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包括科学、历史、 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培养
除了知识传授外,教育还应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普通教育学
目录
CONTENTS
• 普通教育学概述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 赫尔巴特的课程观 •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 赫尔巴特的教育伦理学思想 •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01
CHAPTER
普通教育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普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 律,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从《普通教育学》中探析赫尔巴特的学生观
从《普通教育学》中探析赫尔巴特的学生观1. 引言1.1 介绍赫尔巴特的学生观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他对学生观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自由和发展。
他认为,学生应该是自主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赫尔巴特的学生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倡导个性化教育。
这些理念对当代教育也具有启示意义,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借鉴。
1.2 引言背景赫尔巴特是德国教育学家,他的学生观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学家纷纷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在当代教育界备受重视,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注重教师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深入探析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赫尔巴特的学生观进行全面解读,并探讨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及与当代教育的联系,以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赫尔巴特的学生观概述赫尔巴特(1760-1844)是德国启蒙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德国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学生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
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发展潜力。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潜力,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因此他提出了“从学生出发”的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还强调教育应该是整体性的,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学重要人物之赫尔巴特
教育学重要人物之赫尔巴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学重要人物之赫尔巴特赫尔巴特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无论是在全国统考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是在各个省份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均为重要的备考人物。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 rt,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一、赫尔巴特生平简介生于德国奥登堡。
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于1794年进耶拿大学。
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六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
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
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1799年以后,他停居在友人家专攻哲学;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
1809年他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
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于1841年逝世。
二、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坚信,他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学”。
因为他的教育学具有坚强的双翼,即把教育学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
他说:“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来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当然,在分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也不能忽视他的政治思想。
离开了他的政治的观点,也难以对他的教育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
普通教育学 教育家赫尔巴特
教育思想
1、教学阶段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 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 生领悟和掌握。 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 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是否正确。 2、教育性教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 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 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 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道德教育之所以离不开教学,其原因就在 于道德的培养离不开知识。所以要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在 此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各种品德。 3、训育
03
论证了智育和德育 的关系,揭示了教 认为在教学中应追 学具有教育性这一 求实质的目的,即 原理。 必须使学生学习有 “实际用处”的知 识。
02
04
感谢浏览
1
绪论 Der dumme ist nicht der tugend.
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 ——赫尔巴特
1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 —也许就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 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主要 内容
来。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把
学习的新观念与头脑中固有的旧观念联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他主张采用分析教学的方式来 分解各种个别的现象,以从混乱的、无关的东 西中提炼出普遍的、“类属”的东西。此时, 由于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 来,所以会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期待”的状 况。教师可采用谈话和提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行 教学,以便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从《普通教育学》中探析赫尔巴特的学生观
从《普通教育学》中探析赫尔巴特的学生观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在当今教育领域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做出积极的贡献。
深入研究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探讨其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启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赫尔巴特是德国哲学家,他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独特的学生观,对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赫尔巴特对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为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提供了有益启示。
赫尔巴特的学生观涉及到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方法,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赫尔巴特的学生观,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提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研究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对于完善当今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研究意义】2. 正文2.1 赫尔巴特学生观的主要内容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的学生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学生的本质特征:赫尔巴特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维能力、情感和意志。
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2. 学生的发展过程:赫尔巴特将学生的发展过程描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无知无觉到有知有觉的过程。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发展,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3. 学生的学习方式:赫尔巴特强调学生的活动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学生的社会性:赫尔巴特认为,学生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一个社会成员。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历范文】
普通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普通教育学在英美等国称为教育哲学。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读普通教育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读普通教育学心得范文1
大一的时候教《普通心理学》的老师就已经给我们推荐《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了,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赫尔巴特是近代著名教育科学的创始人,在教学的心理学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那时候老师介绍我们看时,我觉得那么有名的人写的书应该都是比较深奥的,所以就一直迟迟没有去看。
这个学期因为外国史这个课程,我终于有机会去看它里面的内容了,借来这本书一看,原来我之前的感觉是对的,这本书真的挺深奥的,概念性的东西很多,理解不了他要表达的,可能我们看的都是经过其他学者翻译过来的吧,或许看英文版本的话会更容易理解。
不过虽然它比较的深奥,但我还是能够吸收一点他里面的精髓的东西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写管理的方法中提到了用权威和爱来进行管理,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而受到爱戴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我觉得这是非常的正确的,因为一个教师必须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使儿童对你信服,让他们觉得你是有这样的资格来做他们的老师的,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指出他的错误的话,那么学生或许就不再地信服他。
当然,除了有卓越的知识,教师还应该爱儿童,跟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长时间的相处和温柔的爱抚都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儿童便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一旦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他们便会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不会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这样便能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课堂的管理。
赫尔巴特他也提倡通过赞许和责备来对儿童进行训育,他认为应该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
我觉得适当的奖励和责备对儿童来说也是必须的,用奖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而责备则让儿童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不能一味地奖励,这样儿童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有时候责备也是很必须的。
这是我觉得书中比较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读普通教育学心得范文2
老实说,对我来说,读《普通教育学》这本书还是挺具挑战性的,因为这本书的语言比较抽象,难懂。
但是细细品来,作者赫尔巴特的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下是我比较深刻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对儿童进行管理方面,赫尔巴特提出的措施之一是权威与爱,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
而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受到爱戴的关键又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本人是非常赞赏这种观点
的一旦获得了爱,它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自不待言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应该引起当代社会的注意。
因为在当下这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很多人哪怕是知识也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如果是这样,那受再多的教育又如何?还不行害人又害己,酿成了教育的悲剧?所以说,道德教育不是来得更重要吗?而赫尔巴特正是强调了德行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并非“有知识”的人都是有“德行”的。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代人应该要反思的地方吗?
还有,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反过来他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他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即教育离不开教学,要以教学为载体,而且任何教育都必须具有教育性。
我觉得这个原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方面,这告诉了我们思想品德这门课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学校开设这门课,让学生从小就接受道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教育者在设计课堂时时刻记得“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说设计任何一个课时,任何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要思考其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意义。
当然,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也不例外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觉得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吧。
读普通教育学心得范文3
近段时间考试多多,教育学心理学都是复习重点,故此把大学时喜欢的一些名篇论著拿出来又看了看。
或许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又或许在应试教育下讨了十几年生活,对中国现行教育情况总是摇头不满的。
可是现在自己从事教育也几年了,心里隐隐的一直有个问题,我们教育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日以继夜的投身在教学的第一线,甚至拿不出多的时间照顾家人和自己,这样的事业,我们的劳动获得了什么?
不管是赫尔巴特抑或是国内的教育大家的论著中,都是立意高远,读之引人向往的。
教育,是教育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必要为即将要成人的下一代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贤们都肯定的描述过,独立、自主、自由的人,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奋斗的目标。
由原先附属的人成为有自己思想见地的独立人,不仅需要知识的给养,更需要老师言传身教的树立这样的意识,买下这样的种子,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巩固、培养、煅炼而成。
再来赫尔巴特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也是我很感兴趣的,由于教学实践的限制,总是觉得在这一块总是学得不够。
赫尔巴特认为在学生管理这一方面的方式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威胁,监督,权威与爱。
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这其中的分寸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练把握的。
就以威胁一项来说,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不管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不影响威胁这一手段的广泛运用。
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
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都有一一分析叙述,这为我等急需积累经验,得到指导的青年教师来说无异于是开了回金手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错误。
书总是常读常新的,原是读书时闲暇涉猎的作品,在而后几年中亦是让人过目不忘,还能因为新的人生经历,读出新的体会,实在是饶有趣味的一个过程。